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七夜物语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七夜物语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4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七夜物语读后感精选10篇

  《七夜物语》是一本由[日] 川上弘美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夜物语》读后感(一):一想到未来,就会醒来啊!

  长大以后,你才知道童话不是给儿童读的,从格林到安徒生,内蕴一个比一个残酷;长大以后,读了米切尔·恩德,发现现代童话对时间空间个体成长……有了更深邃洞见,而且,童话可以成为极具叙事力的文体,故事在自成一统的世界观里可以无限绵延,往往是孩童主人公也可以无限的成长。

  日式物语则有鬼魅气质。芥川奖得主川上弘美将物语体和童话体结合起来,显然,先天的就要比温柔系的安房直子更多一点阴暗系的磨砺。虽然川上弘美素来都擅长治愈系的故事,但这次的治愈需要挖掘想象力的底限。

  阴暗,毋庸置疑。两位不足十岁的小学生有各自的困扰,如果是当代西方儿童心理学家,想必会将其归入破碎家庭儿童的心理障碍症。他们在翻看图书馆的一本奇书:《七夜物语》后进入神奇世界:黄昏的世界里有老鼠掌管的厨房,夜晚的世界里有让人沉睡的小屋,会诞生东西”的怪婆婆,能带你飞去海底的蝠鲼,还能让他们见到从未见过的父母……

  七夜只在七个瞬间。时间停止,世界朝另一个维度飞驰。这样的设定本身并不稀奇,治愈系童话的魅力也不在于此。小夜在异世界里明白了好多道理妈妈也是有妈妈的,妈妈在生下自己以前是把自己当陌生小孩看的……以及我最喜欢的那句感触:“一想到未来,就会醒来啊!”

  一想到未来,就会醒来。从孩子嘴里冒出来的这句顿悟实在要让成年读者触目惊心。即便是儿童,也有回忆,甚而是人类整体的回忆。故事里的小女孩从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逐渐成为目睹整个人类和星云历史的小女孩,见证形象化的人与物的关系……读者就能感知到:这是一种哲学性的成长。孩子,不过是寓言化的、见到真相的人。

  七个在瞬间绵延的夜晚,带给两个孩子七次考验,从小小的家务事,发展重大的救世任务。如同米切尔·恩德笔下的毛毛,这些孩子面对的不是怪兽、巫婆,而是自我意识的上升。从这个角度讲,这样的童话最适合讲给孩子听,不存在审美道德方面的误导,只有想象启发——尤其是怪婆婆讲述生物物品偏见的那一段,颇得我心,哪怕我没有孩子,也会愿意读给恋物时代的任何成年人听。

  恩德写过史诗级的童话《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但川上弘美的物语体童话只限七则,倒也很有日式的简约特色。当我们看到结尾就会发现,未来并没那么可怕,孩子会长大,父母也会长大,在七夜中预演过的未来、重申过的记忆愿望……都会在和谐的时间中演变成真。

  《七夜物语》读后感(二):让感官在夜世界漫游

  这本蓝色故事书知道你所有的少女心事

  《七夜物语》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冒险、是故事,但是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更像一个私物,它适合一个人切断与周遭的一切联系,窝在沙发角,忘记时间甚至忘记自己地阅读

  我从未读过一本书可以如此丰富地调动感官,如同走到每一个路的转角都能收到一朵玫瑰。可是我该如何与人分享我的阅读体验呢?

  或许分享阅读和分享口味也有一点相似吧,有时候口味不仅仅是食物好吃不好吃的问题,常常是这样,比如你喜欢某种质感,或者你曾经被某种质感刺激并打动,身体里就暗暗将这个记忆保留下来,等待下一次不经意的召唤。所以,很多时候,口味是一个关乎人生经历和记忆的问题。

  小时候,我住在田野里,四月里整个大地都像小奶狗一样向天嗷嗷,洋槐树结满白色的花串,乡下孩子放学就往树上爬、往洞里钻,或者下到田里去七手八脚地扯芍药。那些芍药,就低低地在泥地上铺上一层又一层,怎么扯都扯不完。后来长大,离开乡下,去到没有田野的地方生活城市里也是有大槐树的,每到四月开始春雨槐花雨水死死钉在水泥地上,香味也被湿气包裹起来,偶尔窜出一丝来就让我感动不得了,满空气里到处去寻找,我常常戏谑自己这种状态,大概古时候鸦片瘾犯了也不过如此了吧。但其实,槐花的香味到底有什么好闻的,能让人那么那么地着迷吗。也有很多人嫌弃它太过于浓郁,或者根本就对这种质感的气味没有任何偏好。但对于我来说,我着迷的除了它本身的调调以外,更多的还是它背后深深的意蕴——消失殆尽的田野记忆。所以,也许我喜欢的是槐树花身上的芍药味呢。

  陈晓卿在《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里也提到过类似困惑。有的人喊他介绍馆子,但这对他一张“扫街嘴”来说却是很为难事情,常常真心真意费了老劲给推荐的馆子对方却并不那么满意。因为口味的确包含太丰富的内涵,它甚至能对一个人做出形而上解释,实在是不好传递得很呐!所以,不要用概念来传递感觉吧,感觉就用感觉来传递,也许我看到一朵花的快乐和你看到一片云的快乐是一样的,而更可能的是,当我和你一起看一朵花开在一片云下,我们同时都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快乐呢?

  读《七夜物语》这本书期间,我不止十次暗自感叹:川上弘美一定是一个“感觉大师”。她写主人公小夜每天去榉野中学高中生,小夜的每一种疑惑都在我身上拉起共鸣,每一次在脑子里悄悄提问,都好像擦拭我内心深处一面镜子,而每一次擦拭都让小时候的自己显露得更加真切,直至毫发毕现。

  我以为只有我的童年孤独的,但或许每个人都是这样以为的。记忆里面那些晃眼的云彩和那些飘荡的长得像燕子尾巴的麦穗,它们之所以老是在不经意间从身体哪个部位冒出来,正是因为一旦被成年人谈起都觉得五彩斑斓童年原来是那么的无聊寂寞。如同小夜每日趴在高年级学校的大铁门外蹲望,她注视别人又害怕被人注视、渴望隐匿又渴望与人交往、终于被人搭讪了兴奋紧张……每一个暧昧的侧面都在川上的眼睛里展露无遗。我见小夜犹见自己,像初次扮上华美的晚装站在镜前,羞怯却好奇。但川上又如此的温柔,她不会自恃凌厉将你逼上人性悬崖,她让“五月的风,从小夜和不穿制服的哥哥之间吹过”,让将要跌落地面尴尬转身幻化成黄昏里金色蝴蝶。须臾之间,童年又回到记忆中那个五彩斑斓的样子

  一般而言女性写作比起男性写作的独特魅力主要来自于女性视角特有的空间感觉和身体意识。所以,对于《七夜物语》,女性读者和儿童读者能够与它产生的特殊共鸣是一般男性读者很难想象的。因为在川上看来,男生的魅力恰恰在于他们身上那种特有的“漫不经心”。她用小男孩主人公仄田的成长告诉我们,整整齐小心翼翼的男生是没人爱的,只有当他变得邋里邋遢开始开起撩女同学裙子玩笑时,仄田对小夜而言才是讨厌却又有趣的。川上在这本书里低调地树立起这样一个性别标杆,并不是要去争夺什么社会标准的立法权,这反而是男性们热衷于追求的事,对于川上和女性来说,诚实去面对的喜好和追随一种混沌美感就是价值所在了。在这种意义上,男性视角相对是充满棱角和割裂的,女性视角则表现出一种混沌相生的哲学取向,我想这也是川上这本书想要传达的审美立场吧。

  “混沌美”从本书的源头就开始向读者展现。川上把《七夜物语》想象为这样一本书:每个读完这本书的孩子在合上书的那一刻就会将书中所见全数忘记,而当他们经由书进入夜世界之后又会把读过的故事重新记起来。我们小的时候不是常常有这种感觉吗,某个现实场景仿佛在梦里面发生过,但是又实在是想不起来究竟是在梦里预见的还是先前就经历过相似的。这种熟悉却又无法完全把握的飘忽感,成了《七夜物语》的魔法所在。川上并没有将读者的兴趣牵引到去探索这种现象科学源头,她像世界上最普通一个女人一样对世界撒娇:反正就是觉得很神奇,我才不管为什么呢!

  深邃但是亲昵,犀利但是善良。如果要用一句什么话来形容这本书的质感,我心中反复的一句话就是:它像来自大姐姐的温柔逼视。

  《七夜物语》读后感(三):夜的世界

  在我们曾经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夜晚肯定是一个非常特殊甚至可怕的存在,因为黑暗笼罩了我们身边的世界,只能用蜡烛或者灯光夺回一点光明,或许越长越大的我们,忘记了曾经身处的夜晚情景,而是为她赋予了更复杂含义。那么就让曾经是小孩子的我们,通过这本《七夜物语》找回曾经通往童年与夜晚的入口吧。 小夜不仅有一个温柔的名字,本身也是一个温柔的小孩子,她是一名只与妈妈生活在一起、想念爸爸的小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爱读书的她走进图书馆,从最里面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满是灰尘的《七夜物语》,她与同班的仄田同学一起阅读这本书,却总是在阅读后忘记书的内容,之后,他们就如书中描述的一般一次次走进夜晚的世界里。作者川上弘美总是擅于在贴近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混入幻想的世界,这本书中也不例外,借由日本文学中的黄昏的世界,作者创作出了黄昏的世界、黑夜的世界、世界的间隙,这都让幻想中的世界更加丰富而具有层次。 夜晚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法则,瑰丽奇异又层次分明,两人只能在夜晚的世界中克服各种困难,并摸索着其中的法则。每一夜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成长。在这里作者创作的夜晚意象,既是一种实在,也是一种象征,在我们忽略的夜晚中在幼儿睡梦中,有时会有我们也无法得知奇迹发生,而夜晚的世界亦是一种镜子,在其中我们照出了平时被忽略的真实自我,在勇敢直面自我之后才有可能被治愈,并且继续前行。 在塑造的每一夜的情境中,作者也是别有深意的,小夜与仄田要学习做家务、克服自己的欲望、直面自己的痛苦,发现自己的善良,与朋友分享快乐,并且在战胜困难之后学会体谅与原谅。在经历了这些不寻常夜晚之后,两个原本在各自人生中有着各自缺憾的小孩子变得更加成熟善良,自信勇敢,并且重新认识了身边的世界,这不单单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温馨童话,也是适合每个成年人阅读的故事,每一夜的经历也是每一个成年人需要反思的,这些夜晚教给小夜与仄田的道理,是否我们已经逐渐远离,并且在白日的世界中渐行渐远? 作者用七夜的故事来重现了从幼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那些我们童年时候被忽略的经历,其实也许是今日我们之所以成长为现在模样的肇始,那些曾经似曾相识的记忆,也许是我们忘记了的美好,作者又一次用温柔细腻笔触为每位成年人描绘出了那令人怀想却再也无法回去的童年,而我们也需要在白日世界之后,享受黄昏的世界,以及夜晚的世界,不要忘记曾经黑夜的世界带给我们的纯粹感动,纵然白日的世界再美好,我们也需要在夜晚的世界中攫取梦与梦想,并且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

  《七夜物语》读后感(四):心事浩渺连广宇, 此身虽异性常存

  编辑说,听说您是位妈妈,《七夜物语》应该是本妈妈会喜欢的书。

  这个误会新鲜,我虽然有宝宝,可却是她爸。

  看完后发现这绝对是本野心之书,作者已经是获得过一圈文学奖项的资深大咖,当然不满足于用砖头一样的篇幅讲述冒险童话。她预设的应该是一本亲子共读的物语,孩子会看到成长的烦恼和出口,而大人会在记忆的回溯中懂得珍惜生命中的美好。然而我终究不是孩子她妈(最近要去趟泰国,回来也说不定……),过分细腻的铺陈在我这里有些走偏,始终没找到圆满的入口。

  所以这也是本考验之书。不少人和我一样,觉得虽然躯壳在应付社会和时间的剥削中不可逆地衰老,但童心却能毫无原则地永存,可《七夜物语》像一个突然出现黑洞,我在一次次下着结构不新鲜、幻境不新鲜、人物不新鲜、结局不新鲜的判断时,错过了太多的东西。我不得在小夜的注视下承认,自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爱的能力,那种能力不能随意保鲜和回放,也不能用转移到孩子身上做借口,它就是被我自己用生活的细节扼杀掉了。孩子眼中不堪入目的东西被我得意地贴上了成熟的标签。“好像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变成大人。”(MD这是什么感觉,又不是在看太宰治……)

  这当然是本妈妈之书,它太适合用来与妈妈达成幸福的和解,或者分享成长的秘密。可它骨子里却是写给因为种种借口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的爸爸们。书中父亲似乎只在头尾出现过那么几次,其实却比始终陪伴身侧的母亲施加着更加巨大影响

自从搬到幸福小区,小夜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

  这个残酷的开头是平行世界或者幻界或者奇想世界或者梦境或者书中世界出现的渊源。为什么人们要成长,要相爱,要结婚,要生育,要选择,要离散,这些东西对同样是人类的孩子们有着原始吸引力,所以它们变成了一场亦真亦幻的冒险,而这场冒险的策划者(无心的)、舵手(缺位的)和终结者(自然而然的)其实都是爸爸。

之所以知道方向,是因为爸爸把一个小小的指南针放在了仪表盘上。

  作者是宽厚的阿姨,小夜是坚强的孩子,所以她们共同迎来了一个反弗里达式的超现实结局。用心读完这本书的父亲们也许该停下来,深深望上曾经的爱人们一眼吧,大人世界的那些暴虐和任性与小夜们的成长大冒险比起来,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天象仪为遥望而存在,天象仪为睡眠而存在,天象仪为与恋人坐在一起而存在,天象仪为躲在人后意气消沉而存在。

  虽然名义上是本写给孩子看的书,但作为大人既然读过了,至少试着占据书中不那么糟糕的章节吧。

  心事浩渺连广宇, 此身虽异性常存。

  《七夜物语》读后感(五):没有成为海贼王或火影,就自己创造童话吧——《七夜物语》笔记

  我实在无法抵御川上老师文字的魔力,普普通通的故事,波澜不惊的情节,一点都不出色的人物,她是怎么写得这么好看的?

  我想写长长的赞美的或分析文本的书评,想把自己喜欢的川上弘美安利给熟悉的或陌生的人,可是我觉得我失败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第一,她是一位女作家;第二,她的作品不以情节取胜;第三,我的理论库里没有赞美文字想象力的有力武器;第四,如果我喜欢的熟悉的朋友如果不喜欢川上老师,并且明明白白说出来,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友谊?

  1、成年后对童年的追忆抑或脑补

  《七夜物语》应该是目前大陆出版的川上老师小说里最厚的一部,在温情甜蜜的文字里,隐藏着日常生活里的种种不快:分离、孤独、怯懦、无能、隔阂、无趣。不论是相对安稳却有些无聊的现实还是刺激但不稳定的梦境,小夜和她的伙伴仄田情绪都在不停转换中。

  童年的时光太匆匆,还没来得及经历冒险就在平淡的日常中长大,为了方便,大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是波澜不惊的成人思维了。而当我们长大,从无趣的儿童变成无趣的成人后,会不会在夜深人静,为了寻找失落的童心,脑补从未经历的童年,也会有像小夜一样,“那令人怀念不已的旋律,梦醒之后,小夜就再也无法记起。可是,每次从梦中醒来,小夜心里总是感到一种深深的幸福和淡淡的忧伤。”

  《七夜物语》的主角虽然是两个小孩子,将之归入儿童读物,会不会太草率了呢?因为惯常人们在讨论儿童文学及女性文学时,会不自觉将作品降格,我很担心因为这个粗鲁的分法,让很多热爱纯文学的亲错过这本小说。

  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读的《爱丽丝奇幻冒险》,更像是送给寂寞的灵魂,安慰那些经过平乏的童年、过着平乏生活的甲乙丙丁。小夜与她的暗恋小男友的故事,他们的成长,让我不那么励志、不那么刺激、不那么友爱、不那么勇敢的童年变得明晃晃的。

  同样是“书穿”,小夜没有变成侠客、皇后、国王,没有金手指,她和仄田,依然是没什么特长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成为写故事的小夜,有一颗柔软心的川上老师,曾因大地震怀疑自己的故事太平淡,无法安慰遭遇巨变的世界。

  “我也经常觉得自己缺了些什么。而且,哪怕我们便成了大人,也仍然无法填补。”她所擅长的是书写日常,尽管有无法填补的部分,对于读者来说,已经足够。

  七个夜晚,七段冒险,七次成长体验,旅程越来越难,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小主人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难办,从简单的家务劳动,到囚徒困境似的选择,最后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结果,好在这是梦境,他们被安慰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勇士、伟人去,那一晚的冒险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保有最可贵的纯真,“想拯救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或者保护那些不能失去的,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可是,拼命保护那些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却只有傻孩子才能做到。”

  如果在现实世界做同样的任务,大人要承担失败的后果,因为现实太沉重,所以人们会聪明地做出更合理的选择,抛弃那些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没有力量的存在。

  因为还能做梦,还有那不切实际的童年的梦,才可能体会到深深的幸福吧;而幸福是如此飘渺,醒来后就会忘记,因而,才会淡淡地忧伤呀。

  2、就写长长的故事,对抗虚无与寂寞

  川上弘美在写作以前,是一位全职主妇,生活圈子想来十分逼仄。而当她开始写作后,她用文字将狭小的生活放大,将那些微不足道的情感体验,用非常非常可爱的笔触写出来,那些有些任性的文字。

  比如这段对反对她养宠物的妈妈的依恋:“她偷偷地在心里做了一个无比大胆的决定:等我长大了,我要养三只狗、十只猫、满满一缸金鱼,还有乌龟、蜥蜴、毒蜘蛛……希望妈妈永远和我在一起。”

  经过长长的400多页细致叙述,小夜不那么惊险刺激的冒险结束了,完美的大团圆结局让读者为小夜与父亲感动,感动于那微小而自然的亲情,然而下一页,川上老师来了个大反转,这个开放的谜一样的结局,实在让人为止击节:

  “小夜现在以写孩子们的故事为生。她想写一本书,书的开头是这样的:

  这个故事

  发生在什么时候

  用哪儿的语言写成

  没有人知道

  有一天

  这个故事开始了

  继续着

  最后

  它变成了这本书”

  还记得小夜是怎么发现《七夜物语》的么?

  “小夜在一层最里面的书架上发现了这本书。

  那是一个奇怪的书架。图书馆里书架在天花板上的荧光灯的照耀下,都明晃晃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书架附近却有些昏暗。

  这个书架上的书,小夜都没有听说过。其中,有一本特别古旧的书。小夜战战兢兢地伸手过去。

  伸出手去的那一瞬间,小夜感觉一股电流从自己身体中穿过。

  小夜缩回手来。

  她有些害怕:这个书架上的书该不会不能碰吧?但是,她不想就这样放弃。

  小夜又伸出手去。

  小夜忍着身上电流冲击的疼,把书抽了出来。稍微扬起一些灰尘。也许很久没有人拿过这本书了。”

  作者是多么促狭,多么狡猾呀。这是川上最擅长的结尾方式,耐心铺垫整本书,然后一瞬间爆发,炸得人猝不及防。甜蜜的情绪瞬间被现实的空虚与寂寞填满,说好的治愈呢?

  小说并没用对长大后的小夜做过多描述,小夜有没有结婚,有没有自己的小孩,小夜的妈妈和爸爸还好么?她见到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仄田,单方面的心跳不已。

  七夜物语仅仅是一本励志的成长童话?还是一本关于朦胧的暗恋的情感启蒙书?

  谨慎的温柔的小夜,当她长成专为小朋友写故事的作家后,在井然有序、规规矩矩的日常,唯有在文字的想象世界中,才能获得深深的幸福。

  《七夜物语》读后感(六):七夜物语:不一样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读《七夜物语》时,我的脑海里总浮现起另一部非常著名的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可能是因为两部童话有许多相似。

  《爱丽丝梦游仙境》出版于1856年,至今已被翻译为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它是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出版的,它讲述了七岁的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怀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一只兔子洞,由此坠入神奇的地下世界的故事。

  《七夜物语》的作者是日本著名女作家川上弘美,她几乎获得过日本文学界的全部大奖,而她的作品也被翻译为多国语言。这部《七夜物语》讲述一个十岁小姑娘的冒险旅程。它讲述了日本榉野区一个小学四年级小学生小夜和同班同学仄田,看到一本神奇的书之后,进入了书中,并开始了一连串夜晚世界的冒险。遇到了神奇的大老鼠格力克莱尔和影子米埃尔,被安排在大老鼠金碧辉煌的厨房里做事,抵抗影子米埃尔的吞噬,打败温柔的忘记痛苦、充满困意的房子离去,与婆婆们斗争、拯救被物拉过去的世界,欢乐的樱桃克拉芙缇之夜,以及在太古之海与自己的光与影做最后的战斗。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卡罗尔性格内向、终生未婚,却十分热爱儿童,喜欢与儿童一起游戏。《七夜物语》的作者川上弘美也说过一段话:到现在我都不能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我在小学时非常成熟,但当我进入中学,实际上我就没有普通的中学生那么成熟了。而当时光流逝,我变成了一个孩子似的人。我想我可能无法与时间结成同盟。

  《爱丽丝梦游仙境》刻画了一个引人注目、颇具个性的童话故事人物形象:一个披着垂肩金发的、天真活泼、满怀好奇和求知欲、诚实而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帮助兔子寻找丢失的扇子和手套,她把将被王后砍头的三个园丁藏起来,她还在荒诞的法庭上大声抗议国王和王后对好人的诬陷。在她身上充满了民主、正义和人道的精神。而且,她还有非常鲜明的性格特征,譬如她爱哭,又好强逞能,喜欢炫耀自己的知识,却又不时出纰漏。她不愿意静坐在课堂上,常盼着时间从早上八点一下子跳到午餐十分。这些都使得爱丽丝的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可爱。

  而《七夜物语》中小夜给人的印象也不是那么鲜明、深刻。小夜几乎是一个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小孩,她的性格也比较模糊,像梵高、莫奈印象派的画作。就像我们小时候所熟悉的那些女同学一样,她们总是在不惹人注意的教室角落里,默默无闻,害羞,甚至有点忧伤。没有突出的个性,如果期间没有什么特别发生的故事,毕业之后,我们很快就会忘记她们的存在,她们的长相、姓名都会渐渐散逸于我们的记忆之外。小夜也有一些属于她个人的个性特征:乖巧、懂事、成熟、勤快、善良、适应力强、有判断力、勇敢。而后面这些性格,也是在冒险中逐渐形成的。

  小夜与爱丽丝一样都经历了一场异常华丽的冒险,只不过,爱丽丝是依据她已有的秉性,对外界做出有力的反击、精彩的表现。而小夜则是对在外界的适应中,慢慢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形成自己的判断与决定,进而决定自己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爱丽丝是大胆的、无所畏惧的、敢于挑战权威的,相比之下,小夜是胆小的、怯懦的,不仅不敢挑战权威,而且,她是内向性的,与爱丽丝对外界的反应都表现为语言和行动不同,小夜对外界的冒险、对生活的反应,更多是在其心理层面展开的。爱丽丝是性格鲜明的,爱丽丝的剧情是明确的,而小夜则是无数细微莫可名状的情绪的集合,是无尽感受与不可言说的思绪的汇聚。可以说,小夜是一个比爱丽丝要复杂得多的小孩,也是一个内心展现要丰富得多的小孩。最根本的差别是,爱丽丝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判断。而小夜的内心世界确是一团混沌,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做。

  与爱丽丝的冒险的追寻的不同,爱丽丝是跟着兔子先生跳进兔子洞的。而小夜的冒险是在自己生活之上延展出去的,是多少被冒险带进去的。看了一本神奇的书之后,突然平时经常去的那所高中变成了一个夜的世界。是不被选择。有人说,川上弘美是东方卡夫卡。确实,在这部小说中,可以感受到这种个人面对世界的无能为力。不管出现的合不合理,以及为什么出现,都没有什么解释,世界就是这样,冒险也就是这样,没有解释,没有说明。而与爱丽丝冒险与日常的迥异不同,小夜的冒险,更像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充、一种衍生、一种延续。她的冒险是基于她对自我认识、对世界的认识之上的,而她对自我的认识,是从对爸爸妈妈的认识开始的。这也是川上弘美童话的特点,她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场景虚构出一个童话的世界,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衍生出幻想的世界,有时都不太能分清两者的界限。

  小夜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的妈妈和别人妈妈的不一样。“妈妈有多少讨厌的东西,小夜总是在想,为什么自己的妈妈不能像别人家的妈妈?”

  而小夜对爸爸的认识,更多的是在回忆中进行的。“小夜跟着母亲搬到这个榉野区的幸福小区是在她上小学前不就的那年春天。在那之前,小夜有爸爸。”

  “爸爸身材魁梧,下颌和双颊都长着刺拉拉的胡子。他的形象让人想起绘本中的大熊。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高兴的时候就喊着‘让大熊抱抱’,将小夜抱起来,高举过肩头,慢吞吞地在家里走来走去。”但是爸爸为什么“不在一起生活了”,“离婚了”,小夜却并不知道原因。就像一天清晨发现自己变成大蜘蛛的格里高利,对小夜而言,这件事同样不可理喻。

  从一开始,小夜的世界就是破碎的,而她却又追求圆满的渴求。与爱丽丝的古灵精怪、生机勃勃截然不同,小夜是孱弱的、微不足道的,与爱丽丝的强烈地介入到冒险中不一样,小夜是有些被动、甚至是有些试图逃避地开始冒险的。在其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人的自我认知与生存境地,与十九世纪爱丽丝的那个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多么深远的改变。小夜是东方式的,更是自萨特、加缪、卡夫卡等现代存在主义与荒诞主义出现之后的人物。在这种话语体系背景下,小夜,做了许多哲学式的思考以及面对许多来自他人的疑问。

  “的确,正如妈妈所说,千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关于书的话题没人理解小夜。但是只要平常小心一些,就能交到朋友。朋友很重要……自己有些地方和大家不一样,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和大家是一样的。”

  “一个总是会在关键时刻搞错的男孩子。但是,也正是因为他总是搞错两人才多次得以从险境脱身。”

  “你们人类啊,真是一种不会独立思考的生物,只会等着别人教你怎么做。”

  “恋爱本身对于相爱的两人来说,不仅仅是美好的,而且伴随着强烈的恐怖吗?”

  “我说,‘真’的意义是什么,你们俩知道吗?你们不觉得吗,有时候,真的东西,也许不是唯一的。”

  “为什么不能像我们一样,用平常心面对自己以外的‘生物’呢?……你们总是企图以憎恨或者喜欢的名义左右对方。”

  “……你还太小了,而且,你还从未爱过别人,也就是自己之外的人。”

  “……外表完美无缺,内心却无法同样美丽。相反的,内心非常美丽,外表却乏善可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这个世界——夜晚的世界里,有一股力量想要将我们弄得‘四分五裂’”。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们就是你们自己,所以现在你们也就是在攻击自己啊。”

  就像小夜家所在的幸福小区前的那几株樱花,是孱弱却也是美的,富于无限生机的。而小夜,也正是这样一个诗意的、东方的、现代的探寻人类生存意义的爱丽丝。这是一个在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里,追寻圆满与完整的现代生存处境。在川上弘美看来,这个任务只有小孩才能做到,而且只有少数善良、有灵性,内心有能量的小孩才能做到。因此在这个故事中,小夜和仄田,以及大他们一点的高中生麦子和南生、小夜的爸爸妈妈也到过那里。一代又一代的人,反复地在夜的世界出现。夜的世界,是幻想的世界,也是理想的世界,那里万物混沌初生,相生相长。没有绝对和唯一,一切都和谐相处,变动不居。

  《七夜物语》读后感(七):治愈这个世界的初爱

  我不知道如何向朋友推荐川上弘美的新作《七夜物语》。几年前,我特别喜欢她的另一部作品《踩蛇》,曾毫无保留地向喜欢阅读的朋友推荐它。甚至,还煞费苦心地写了一篇长文——《小说的看头》,不厌其烦地解读它。这次面对《七夜物语》,它依然是我喜欢的小说,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带给我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这种惊喜的程度远远超过《踩蛇》,但我不知道如何向身边的朋友形容这种惊喜。

  我身边有位这样的朋友,她理应拿出一周或更多的时间,从工作和应酬中抽身出来,来细读《七夜物语》这部作品。按我的理解,这本书几乎为她量身而写的。几年前她与前夫离异,独自抚养八岁大的儿子,现在正在跟另外一个同样离异的中年男子深入接触,准备再次组建家庭。为了二次婚姻进展得顺利及其它种种原因,她将儿子送去外地上六天制的寄宿学校,每周只能跟他相处一天时间。由于她的儿子与我的小孩在幼儿园是同班同学,我曾跟他有过几次接触,他的眼神和沉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七夜物语》书中的主人公鸣海小夜和仄田鹰彦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他——单亲家庭的小孩。

  但我不会向她推荐《七夜物语》。其一是因为她已经习惯手机阅读,或者使用Kindle这类电子产品屏读,一本超过400页的小说,对她来说,无疑是块砖头,甚至于它本身传达出来的重量,或许比砖头更令她头皮发麻或心生恐惧。(我想她除了儿子的课本外,已经很久没有抚摸过一本纸质小说的封皮和书脊了。)其二是因为她偏爱那种言情类的网络小说和朋友圈里转发的心灵鸡汤,像《七夜物语》这种题材,会被她取笑为“小男孩看的读物”、“幼稚的童话作品”或“小女孩才喜欢的东西”,我能想象她发出那种略带神经质的哈哈大笑后,怀着是一脸不屑的表情揶揄我、拒绝我、打击我。我还没有习惯接受这种必然的、令人生悲的嘲弄。

  可我还是决定怀着严肃、认真,甚至是过分严肃认真的态度来介绍这部小说。毫无疑问《七夜物语》是年近60岁的芥川奖得主川上弘美非常重要的作品,它最初(2011年)在日本《朝日新闻》连载,后由朝日新闻社出版,讲述的是榉野小学四年级3班的鸣海小夜和仄田鹰彦——即将“步入青春期”的他们,在“夜晚的世界”进行的冒险故事。中文版译作岳远坤教授(任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七夜物语〉:成长,是最华丽的冒险》一文中着重指出:“虽然这是一部以儿童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其读者定位并不仅仅是儿童,作品中充满哲理的文字所体现的人生思考,值得每一位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的同时,思考自我人生的奥义。”

  1.幻想与童梦交织的画卷

  《七夜物语》既是这本小说的名字,也是主人公小夜和仄田在图书馆每次读完就忘记的“魔书”,此外,它还暗含全书的谋篇和布局——每个“夜晚的世界”单独成章,全书主体由七个夜晚组成,再加上作为序或引子的“图书馆”,以及作为跋或尾声“黎明”,构成全篇九个主次要章节。在书中,作者川上弘美至始至终围绕“七夜物语”,巧妙地构织出一个有机整体,它既是叙事线索,又是创作文体,还是书中的潜文本,三者交织成“一本魔书”。

  小说叙事围绕十岁的小夜展开。叙事笔触和语言风格偏向儿童视角,行文极其轻巧灵活,童言童真充斥字里行间,读起来趣意盎然。由于小说的全篇构成,交织着“平常的世界”、“夜晚的世界”以及“夜晚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之间的世界”的东西、人、生物,还有睡梦、奇思和妙想,且四处遍布着隐喻、暗示和象征等叙事手法,导致普通读者难以顺利读取故事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意义。作者较为含蓄隐晦的表达,在深化文本厚重感的同时,也设置了一定的阅读障碍。

  在“平常的世界”,小夜吃的食物是妈妈日常做的凉拌小松菜、腌白菜、纳豆、黄豆大酱汤、小果布丁、腌鲑鱼子;闯入“夜晚的世界”,小夜享受的是“老鼠”格力克莱尔准备的“樱桃克拉芙缇之夜”,有巧克力、牛奶糖、棉花糖、果仁糖;在“平常的世界”,小刀、笔盒、折叠刀、算盘、铅笔、橡皮擦、雕刻刀、紫色粉笔、语文笔记本等物品,都是小夜和仄田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课堂文具;穿越到“夜晚的世界”,“小铅笔头”、“朱莉的刺绣”、“黑板”、“粉笔”、“橡皮擦”……它们都变成了会蹦会跳会说话的小怪物;在“平常的世界”,小夜和仄田是“规规矩矩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进入“夜晚的世界”,他们则成了“不可思议的人”。

  在这边,小夜的生活主要由他们构成——“绝不肯放弃自己原则的爸爸和妈妈。关系很好,却常常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的宫崎。充满了矛盾,却怎么也讨厌不起来的仄田。神秘的那哈托。似乎还有许多事情瞒着小夜和仄田的南生和麦子。”而在那边,小夜先后遇见了格力克莱尔、米埃尔、“影子“、“小铅笔头”、金环、蝠鲼(鬼丝卷鲼),她感觉到“自己开创的夜晚世界”——这个世界交织着她的梦、幻想和期望:

  在梦中,小夜思考着答案。

  想穿一下妈妈穿的那种下摆很大的连衣裙。

  想抹一下口红。

  想坐着飞机去埃及。

  想一次把海洋酱吃个够。

  想每天吃一个包着奶油而不是蛋奶的泡芙。

  想养十条狗、十只猫、满满一缸金鱼,还有乌龟、蜥蜴、毒蜘蛛。

  在“平常的世界”,关于东西、人、生物的一切,都显得规规矩矩、按部就班;而在“夜晚的世界”,关于狗狗、食虫、植物、佳肴、生物、未来世界、宇宙的一切,都充满了“魔法”——“那一瞬间,巨大的光芒照耀着大海、夜晚的世界的每个角落。”、“巨大的光芒与那两个虚空的孩子所在的光,色彩截然不同。那是闪耀着七种、十种、二十种颜色的光芒。”

  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川上弘美笔下“夜晚的世界”,弥漫着梦幻的色彩、迷离的氛围、诱人的气息,像极了烟花、流星雨、萤火虫点亮的那个世界。这不禁让人想起梵高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创作的《星夜》(又名《星月夜》)。荷兰画家曾在信中向他妹妹解释这幅杰作:“夜晚甚至比白天更加色彩斑斓……只有你注意着它,你才会看到有些星星是淡黄色的,其他的星星有一种粉红色的光芒,或者泛着绿色、蓝色,和勿忘我的光辉。不用说,只在蓝黑背景上放置白色的小点,显然是是不够的。”

  2.“透明”而非“凄美”的童话

  日本女作家中,我比较偏爱这几位:林芙美子、金子美铃、川上弘美、角田光代、青山七惠。相较而言,川上弘美是最具日本味道的。青山七惠的疏离更契合这个时代特质,角田光代的情感浓度更符合女性写作视角,但川上的文本,更接近现当代日本文学经典。

  几年前读川上弘美的短篇集《踩蛇》,被她文字里散发出来的空灵、幽玄所击中,由此写下:“《踩蛇》深受日本传统文化‘物哀’理念的影响。作者内心深处的细微情感,通过借助与蛇的对话、木偶的恋情、猫洞的幻境、寻墓途中的自我迷失等,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种种思考和觉悟。”

  而这次读到这部散发着奇异而迷人气质的《七夜物语》时,居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一部在日本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品。想到故事里名叫焦班尼的男孩和他夏夜的睡梦。

  从细节设置上来看,川上弘美的《七夜物语》与宫泽贤治的这部作品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出现一条有名字的宠物狗,前者叫图巴,后者叫扎维尔;故事主人公都爱吹口哨,前者吹的是《生命之歌》,后者则是《巡星之歌》;更为巧合的是,两部小说整体布局上都安排了九个篇章,尽管前者是长篇,后者是中篇。

  从叙事推进上来看,宫泽贤治的童话讲究“从日常到非常”、“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从俗到圣”,他的童话世界里呈现的一切都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如果你非常熟悉宫泽贤治系列作品的话,再来理解川上弘美的《七夜物语》:从“平常的世界”穿越到“夜晚的世界”,从日常的“G栋二零二号房间”到幻想的“堆满了玩具的梦幻般的屋子”,从“与爸爸去看天象馆”到“坐在蝠鲼背上遨游”,如此种种,难道不就是“宫泽贤治风格”的传承和升华吗?

  从情感表达来看,宫泽贤治内心深处流淌着“透明而凄美”的孤独与悲伤,他曾说过,“在这个不美好的世上,最美好的童话总是悲伤的。它们都是饱受自我牺牲的崇高与孤独所折磨的灵魂写成的,满溢着无边的悲哀感,透明而凄美,原原本本地呈现出生命本身的重量。”

  相比宫泽贤治,川上弘美笔下倾泄的是更细腻、更质朴的情愫,她那“温柔的笔触”、“细微的日常感”能做到“治愈这个世界”(清泉浅井评价)。尽管故事中,川上弘美有时也会借助“紫色‘老婆婆’”这样的幻想角色,以“声色俱厉”的口吻说出:

  “所以,你们这些‘生物’都不行。你们无法拥有平静的心灵。你们为什么总是无法冷静地对待自己以外的一切呢?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们一样,像‘东西’们一样,用平常心面对自己以外的‘生物’呢?恨的话,就教训对方。爱的话,就呵护对方。你们总是如此。憎恨也好,喜爱也罢,在我们看来,都是一样的。你们总是企图以憎恨或者喜欢的名义左右对方。”

  在故事结束的时刻,川上弘美写下:“那令人怀念不已旋律,梦醒之后,小夜就再也无法记起。可是,每次从梦中醒来,小夜心里总是感到一种深深的幸福和淡淡的忧伤。”但这一缕“淡淡的忧伤”更多是“透明”,而非“凄美”。

  3.既懵懂又朦胧的初爱

  初次读完《七夜物语》,我感觉这是一个既有趣味、又带深度、更具广度的“前青春期”的“初爱”故事——一种比“初恋”更原本、更纯洁的情感关系。简单地说,它像是一份情书,一份时隔34年后,四年级3班鸣海小夜写给同班同学仄田鹰彦的26万字情书。尽管故事中流露的情愫既懵懂又朦胧,像雾又像风,但它依然是一份满满的“治愈这个世界”的初爱。

  小夜和仄田的这份初爱贯穿全书始终。从第一章“图书馆”,小夜回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仄田给她留下的印象,到从第二章“第一夜”他们在高中特别教学楼的相遇,小夜再次敞开心扉谈论他:“仄田之所以没有朋友,是因为他和大家不一样。仄田在课间和午休时间都不去操场上玩。别的男生在黑板上写老师的绰号或者在黑板上乱写男女同学的名字瞎起哄的时候,仄田也坚决不加入。也绝不掀女同学的裙子。跟女同学说话,好像比跟男同学说话显得更开心。”

  再到第四章历经“两个夜晚”之后,小夜和仄田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小夜屏住呼吸。这么说来。爸爸妈妈像自己和仄田一样去那个世界冒险之后,又在那边的现实世界里再次相遇并相爱了。”以至在第八章的“第七夜”,他们在“夜晚的世界”,坐在蝠鲼的背上遨游大海,且并肩与像自己“影子”与“光”拼杀搏斗,其间这份情感关系在“春天来临的前一天”达到高潮——“至今为止,小夜和仄田已经牵过很多次手了。在夜晚的世界那边牵过手。刚刚回到这边的世界时,两人继续沉浸在夜晚世界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牵过手。”

  即便是最后一章 “黎明”,在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一次小学同学会上,这时候的仄田成了让大家佩服的“地球物理学家”,但小夜看到仄田时“眼泪就快要忍不住了”,她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觉得仄田如此亲切呢?”

  当然,川上弘美的高明之处,远远不止在于以细腻、逼真、有趣的笔触捕捉到这份美好绽放但又转瞬即逝的只属于前青春期异想世界的初爱,更重要的是,她还在其中投影了不同年龄段的情感关系,作为“夜晚的世界”的镜像。第一夜小夜和仄田在“夜晚的世界”相遇时,这面镜子是南生和麦子;在“两个夜晚”中他们确定了亲密关系时,这面镜子是小夜在“夜晚的世界”遇见的是年轻时候恋爱的爸爸与妈妈。以此可见,从“前青春期”小夜和仄田“初爱”,到“青春期”的南生和麦子“初恋”,再到“青年期”的爸爸和妈妈“热恋”,最后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和妈妈的“离异”,作者川上弘美以“爱”为纽带,构筑了既广阔又磅礴的“生命之歌”。在第四章的“两个夜晚”,川上弘美有非常明确的暗示:

  第一,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是小夜的爸爸和妈妈。

  第二,但是他们还没有结婚。

  第三,他们上小学的时候曾到《七夜物语》的世界里冒险。

  第四,但是他们已经不记得冒险的经历。

  第五,他们长大了。

  第六,他们开始相爱。

  第七,他们想回到开始相爱的那段时间,重新开始做一件事。

  而且,在第七章“樱桃克拉芙缇之夜”,躲在暗处的作者忍不住站出来“现身说话”:“虽然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夜晚,不知为何,小夜和仄田都深深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眷恋。直到夜晚的冒险全部都结束了,他们俩对这个夜晚还是念念不忘。即使哪一天彻底忘记了眼前的场景,但是在这儿体验过的安宁、快乐、欣喜,也会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上。”

  这是一次非常奇特的阅读之旅,也是一次开拓心野的治愈之旅。看完《七夜物语》,我感觉到内心特别温暖、柔和,再三感慨川上弘美创造异想世界的功力和境界,也感叹那些连同迷夜一起闪烁又消逝的成长密码。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次回到这美妙的“初爱”时刻——“夜晚世界的黑暗已经驱除一净。与此同时,蜜色的东西开始弥漫、交织,光变成了乳白色,四周充满了淡淡的温暖。”

  2017年6月13日

  Written by : 唐 瞬

  《七夜物语》读后感(八):影子的秘密

  初读《七夜物语》,不知觉想起了宝玉神游太虚幻境那段,在亦真亦幻之中,孩子遁入梦境,另一个时空鲜活无比,醒来则回到现实。纵然梦里的冒险忘了大半,只有那份成长与领悟的感觉沉淀了下来。

  在日语文学中,“物语”一词,意为故事或杂谈,更接近于口口相传的民间传奇。在川上弘美的《七夜物语》中,同样继承了物语体例的自由结构与清丽文笔,讲述了两位小学生小夜与仄田七个夜晚的冒险故事。在日本的古代神话语境中,相传有七位神圣决定人间福德,即七福神,体现了佛教之七难即灭、七福即生的观念。第一夜,在大老鼠格力克莱尔的一系列家务考试中,两个孩子学会自立;第二夜,他们无限接近天堂,又无限接近恐惧;第三夜与第四夜分别属于小夜与仄田,在一个人的冒险中,小夜穿越到过去,仄田则遇见另一个自己;第五夜,白天与深夜的世界成为了一体两面,“真正的东西,并不是唯一的”;第六夜,真实的世界亦不再可靠,甚至正在消失;第七夜,夜的世界四分五裂……两位孩子在七夜中经历的磨砺,则在童话中杂糅了历难、开悟的佛学意味。

  有人把《七夜物语》解读成一场华丽的冒险,而对照我的实际阅读感受,则更倾向于把它的关键词定义为“影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关于影子的故事:黑夜是白天的影子,梦境是真实的影子,回忆是现在的影子,完美是残败的影子,米埃尔是格力克莱尔的影子,仄田既是父亲的影子,又是小夜的影子……在日常与虚构之间,正隔了一个想象的幻影。影子是光明下的黑夜,经过影子的镜像,我们反而看到了更真实的世界。在夜的世界里,时间不是单向的,可以在一天之内看尽花开花落、循环往复,在回忆与未来之间上天入地,世界的层次也因为时间的缘故变得丰富。当小夜在影子世界中与年轻时的父母相遇,她看到了野玫瑰的绽放于凋零,也看到了婚姻已然破裂的父母曾经爱情的美好,蜂蜜色的空气属于回忆的影子,却在现实中破碎不堪。而在影子与本体之间,很多时候则尔我不分,夜晚的影子世界与白天的现实世界相互注释与影响:“夜晚的世界里发生的一切,会改变你们的世界。之后,变化又会导致夜晚世界的改变。”两个世界都在不断的变化运动中,一边神秘一边袪魅。小夜与仄田的探险,正是通过影子认识复杂世界的过程。川上弘美借故事人物之口,道出了“杂糅在一起才是精彩”的结论,不同的人见到同一个世界,都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影子,创造出不一样的世界。每个人的冒险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在同一个影子世界里的小夜与仄田,也常常孤独前行。

  正如小夜所感悟的那样:故事里的冒险总会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而生活中却未必有那么多欢乐故事。冒险是为了离开,创造影子是为了认识本体,走过黑夜,才能看见光明。

  《七夜物语》读后感(九):曾在夜晚世界里冒险的孩子们

曾在夜晚世界里冒险的孩子们

  赵松

  在我们都还小,却又觉得自己已不是小孩子的时候,有多少个夜晚是疯跑在外面,而最后又总是恋恋不舍地不想回家的啊。那时我们习惯性地游荡在夜色深处,路灯的边缘,以及树林、胡同的幽暗里,临到最后总是觉得还会有些什么的吧?就是带着这样的念想,极不情愿地回到家里,睡着之前还要在黑暗里睁着眼睛,浮想好一会儿。在那些个夜晚里,我们扮演过强盗,巡警,小偷,猎人,商贩,鬼子兵……当然也有妖魔鬼怪,要是刚好只有一两个人的时候,甚至会因入戏太深把自己吓到。我们总是一边游荡一边断断续续讲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传闻,还有自己随口编造的奇异故事,而所有的一切注定只能是发生在这夜晚里,而不会是白天里。白天是不属于我们的。它只属于大人们,他们以各种方式统治着我们这些孩子。我们这些夜晚世界里的冒险家都注定是要在某一天被彻底抛入白天的,那就是我们长大的时候。

  或许很多年以后,你仍会在某个瞬间忽然想起那个夜晚世界,但又觉得根本无法描述它。你并不认为那是个童话般的世界,你确信它与白天的这个世界始终都是共生同在的,只是你也清楚地知道,通往那里的任何一扇门都早已不复存在了。直到有一天,你随手翻开日本作家川上弘美的这部《七夜物语》,看到小夜和仄田这两个孩子在夜晚世界里的冒险经历,你才恍然意识到,那个夜晚世界其实是属于所有孩子的,只是进入的方式不同而已。遗憾的是,跟他们的经历比起来,你甚至觉得自己都没有真正进入过,而只是在它的附近徘徊游荡了很久。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其实并不是被抛入白天的,而只是待在那里,慢慢地被白天所捕获而已。小夜跟仄田才是真正进入过的,尽管他们看到的也只是那个夜晚世界的一些局部。

  从小夜跟仄田偶然闯入那个中学实验室里,遇到大老鼠变的格里克莱尔开始,那个迷宫般的世界似乎就此对他们敞开了通道,从此他们就开始不时地去那里经历各种现实中从来都不会有的奇怪事物。无论是最初的那些迷幻梦境般的体验,还是对那个夜晚世界与白天世界彼此之间微妙因缘关系——尤其是对现实世界对这个夜晚世界的扭曲影响的发现,无论是那场各种学校里的物件以及文具共同呈现的狂欢,还是最后那次发生在黎明前深海中的与光、影的战斗,似乎都在展现那个夜晚世界种种神秘奇妙的过程中不时预示着它的最终不可避免的解体命运。之前它所展现的一切越是奇妙得如梦如幻不可思议,之后它的解体就越是显露出其残酷的属性,几乎令人失语。说到底那是个必然失落的世界,尽管它是那么的浑然神奇、美妙如梦而又纯朴温馨。它就像童年,像伊甸园,人总是要从它那里坠入现实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解体的并不是它本身,而人对于它的想象。进入成人的现实世界,既是人的第二次降生,也是人的第一次经历死亡,那个世界就此关闭了。

  在《七夜物语》里,虽然对两个孩子经历夜晚世界的描述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虽然川上弘美的简净笔触将那一切写得生动多姿仿佛写实,但真正对全书结构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其实是对于现实世界,尤其是对于小夜一家生活状态的呈现。父母在小夜四五岁时就离异了,画家父亲到另一个城市生活,而小夜则跟母亲、小姨一起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父母为什么离婚,始终是小夜心中的一个谜。她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平和宁静,小夜又是那么的聪明可爱,以至于会让人觉得这种家庭变故并没有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但慢慢地体会一下,就不难发现,作者在这一部分的叙述中所采用的色调是灰的,所营造的气氛是压抑的,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她用一种明净简约的笔触将这种调子与气氛处理为一种特别安宁诗意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就像薄脆的玻璃容器,无论它有多么干净透明都不能避免让人产生某种隐隐的担忧,仿佛它随时都有可能被不经意间发生的意外触碰所打碎。

  在川上弘美笔下,这种宁静而又本质脆弱的现实世界与那个夜晚世界的不断膨胀展开刚好构成了对应,似乎所有的隐忧都会转化成那个夜晚世界膨胀生长的动力,而那个夜晚世界的不断丰富呈现反过来又会给予这个脆弱宁静的现实世界以某种微妙的慰藉与平衡。或许在作者心里,促使那个神奇的夜晚世界持续生长的动能中实际上也早已包含了令其解体的因素,夜晚世界就像一颗种子的世界,一旦它开始萌芽,就必然会破裂、解体,而小夜对它的探索与体验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小夜能在那里发现爱的根源。没错,即使是爱也是一样会破裂解体的,就像生命本身在出生后走向死亡,可是这或许也正是需要爱发生、存在的本质意义,因为只有在真正的爱中,人才能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某种极致状态,而这恰恰是比什么都重要且宝贵的经验,它甚至可以让人能够坦然赴死。

  书中开始就提到一本《七夜物语》的奇书,它的神奇之处不仅仅在于它可以不断被几百年里的一代代孩子们所发现,并且包含了读到它的孩子们未来人生轨迹与命运的所有信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揭示了遗忘。任何人打开它阅读它之后,无一例外的都会遗忘所读到的内容,只有在那个夜晚世界里才有可能重新体会到它所包含的一切奥秘。这里所揭示的遗忘固然是对解体的呼应,也是对那个夜晚世界必然失落的象征,但似乎同时也暗示着这样的一种观念:正因为有遗忘,长大后的人们才有可能去面对承受那个不断解体的现实世界。因为遗忘的清空之力还能够为想象与渴望留出些许的余地,因为遗忘能让人不会意识到日常世界其实时时被不断生成的废墟所包裹,也不会每天都念及死亡的存在。

  尽管川上弘美的精妙文笔所构建的书中世界是极富魅力和感染力的,最后结尾处的调子也算是明朗的,但从总体上说,这本小说的深处,其实是隐藏着很多伤感忧郁的意味的,虽然她从始至终都几乎没有直接触及到它们,但是也正因如此这种伤感与忧郁才更显得深沉凝重得难以化解。作者川上弘美早年曾做过小学老师,这一点从她对校园生活的精准传神的描述中是可以想见的。但她个人生活怎样,早年是不是也经历过跟小夜类似的家庭变故,都还无从知晓。值得注意的是,据说她在当老师的时候,沉湎于喝酒,次日经常带着宿醉去学校给学生上课。我们从这个信息里似乎可以感觉到些什么——当一个人需要借酒消愁的时候,一定是经历过某个世界的破裂与解体,而酒则是最为便利的举手可及的能让人暂时忘怀失落的东西。所幸,她并没有彻底深陷于酒的世界里,而是找到了文学,能让她安顿自己的灵魂。

  2017年4月28日

  (2017.6.17刊发于《晶报-书评周刊》)

  《七夜物语》读后感(十):如果你有一本《七夜物语》

  如果你有一本《七夜物语》

  ——评《七夜物语》/By Rene-summer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们一天天的老去,我们变得越来越爱回忆,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甚至追溯到孩童时候…可是美好的印象却是很模糊,依稀在眼前有个影子,可伸手却触摸不到。如果我们能拥有小夜在图书馆看到的那本《七夜物语》,穿梭在现实和梦想之中,那应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小夜是谁?小夜是日本女作家川上弘美的新书《七夜物语》中的一位主人公。川上弘美的主要作品有《神》《老师的书包》《水声》等,曾多次获得文坛奖项。她在《七夜物语》中讲述了小夜和仄田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古旧的名叫《七夜物语》的图书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魔幻故事。

  夜晚是宁静的,但又是黑暗的,而故事就从夜晚开始。对于小夜来说,夜不能寐,她烦恼的事是想起了那本《七夜物语》。那本书很是奇怪,翻开读的时候,每一个场景都会清晰出现在眼前,然而合上书,放回书架,走出图书馆却忘记的一干二净,这样奇怪的现象,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有些害怕,更不要说只有四年级的小夜了。仄田在看过这本书之后也是同样的感受。在此之后,他们不断的在现实和梦幻中徘徊,而作者川上弘美也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魔幻般的城堡,等待着小夜和仄田去一步步的探险。

  每一个夜晚都是未知的,每前行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在夜晚探险的过程当中,有体格庞大的大老鼠,有二十四岁时候的妈妈,有会说话的“铅笔”,梦幻般的存在着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和物,原来小夜和仄田来到了《七夜物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随时随地会出现的各种考试,小夜和仄田也在这些考试中不断的成长,从不会做家务到熟练操作,从找不到头绪到能发现夜晚的破绽,从梦想的夜晚中逃离。

  现实中的我们碍于种种障碍,总是畏畏缩缩的不敢去做一些事情,但会在心里想象自己很强大,川上弘美在书中就勾勒出了这样的小夜和仄田。现实中的小夜想见爸爸,却不敢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现实中的仄田很是懦弱,也不帅,这一切在梦想的夜晚里都来了一个大反转,小夜如愿以偿见到了爸爸,仄田也变得强大、帅气了。梦想变为现实,这是我们的心愿,也是小夜和仄田的心愿,更是川上弘美的意愿,也为整本书的结局奠定了基础。

  川上弘美以细腻的笔锋,治愈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你也拥有一本《七夜物语》,你会想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