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草木滋味》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草木滋味》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6 20: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草木滋味》经典读后感10篇

  《草木滋味》是一本由周华诚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木滋味》读后感(一):一草一木滋味纯 ——品周华诚随笔集《草木滋味》

  来源:今日浦江 作者:赵艳

  “这是储存了太多秘密的地耳,一生负责聆听。听草茎呜里哇啦的生长乌云变换的澎湃,听树叶在夜里呼呼生气,画眉拍打翅膀抖落水珠,竹笋顶翻石头生长,月季花拒绝蝴蝶羞涩声音。吸纳这样多的秘密,它们不说话,顶多像生闷气的人,鼓胀起来。”

  这样的语言出自浙江作家周华诚的随笔集《草木滋味》,信手拈来,爽爽快快。不扭捏,不生硬生动,在理。翻阅着,眼前徐徐展开了一副久违的乡野图卷,回到三十年前。时代发展太快,使人窒息,如今提倡慢生活,回到乡村去,寻找舒缓和静心。

  最直白理解,乡村是一副活鲜鲜的灵动画卷夏天可以粘知了,捉笋子虫,漫山遍野跑,采摘苍耳,桑葚,叫不出名字却晶晶亮的野山椒,红星点点的小果子,直到今天也不知道名字,酸甜,口水自觉溜下嘴角

  三十年过去了,水泥森林林立,蚕食鲸吞了乡野,农村城市包围。大马路,奔驰的汽车,快,快,快!空气污浊河水不再清澈。这些田园的野趣只在文字回忆,捡取,一段段拼凑。这本随笔集引燃了乡土情怀,好久没有享受到这爽脆清新小菜了,无污染,无激素,无地沟油,清淡健康优雅的田园享受。

  周华诚以家常诉说为基调,穿插过去,自然不露痕迹。更以书信出现对方是“远人兄”,不知是虚拟人物还是确有此人。和这位至交娓娓神聊,一草一木,都有他和作者的影子,相谈甚欢,闲散笔法挑逗得读者感同身受跃跃欲试。好文字就是善撩拨,最家常最质朴纯粹的草木清爽滋味,毫无荤腥浓稠的肉味,却成了谁也忘不了的味道。读者仿佛又回到了慢时光,从前的乡村,马车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乡野,田埂山川,邮差,你的信!一样绿色,最熨帖人心色调

  草木滋味纯真甘芬,回味悠远。不矫情的笔法,这类乡土散文,通常会冠以作者的自我意识主观比较强,但作家就能巧妙地引领读者进入他的精神乐园。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也需要讲究,也是苦心经营出来。作者笔法独到,通感转化,给人具象体验。吃喝饮食随笔其实不好写,要把直观感性通过文字表达并不容易

  本书还借助了画家金雪的高超绘画艺术淡雅质朴的水墨淡彩,农村,山居,瓜菜,藤蔓,捕捉,溪边,杨柳,乌桕,点点片片都是情。文图相得益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堪称绝配!才从文字里咀嚼得齿颊留香,又从空灵插图里具象感知儿时画面。那一捧红的山杏,流泻的山溪,如今渐行渐远的乌桕树,只在文字和图片里,生机仍在。天地草木,滋味无穷,人间欢喜,尽在其中。作家是70后,文字缓缓道出那个年头童年趣味江南风物,以及共通的感悟,注定引发同代人共鸣

  走,一起去山林捉笋子虫!爬上那高大的桑葚树,吃饱了才下来。撩一把路边芦苇,水边荡漾,漫漫招摇。

  三十多年了,这些草木逐渐消失。当时年少不知愁,三十年后寻快乐

  好一本清浅透明心灵之书,一草一木还在记忆里,隽永清淡。我好像又走在了乡间小道上,牧牛的尾巴悠闲地甩着,坐在牛背上的牧童,吹着一曲竹笛,一草一木,滋味纯!

  《草木滋味》读后感(二):草木滋味·故乡滋味

  大风。窗玻璃被吹得扑棱棱作响,连日的雾霾渐渐没了踪影

  窝在沙发里读华诚兄的《草木滋味》,看完第一辑·草木生,我竟有些难过,因为它勾起了我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鸡爪莲,原来它的学名叫枳椇啊,小时候我家门前也有好大一棵这样的树呢;爆炒青蛳,一定要紫苏来配。那可不,我们那里炒田螺、火爆鳝鱼、炖鲫鱼的时候,紫苏这个香料可一定是少不了的……

  慢慢地,这本书把我带回了那个屋后有菜园果树,门前有池塘、水井的老房子,带回了那个天高水清,捏一块锅巴饭团就能当一顿零嘴,落一场雨就能捡一篮子蘑菇,下一趟河就能用一根草绳串一串野鱼回家的童年。

  人在比较年轻的时候,是很少去回忆过去的。因为心里装着五光十色梦想,眼下有着光怪陆离现实,谁愿意躺在穿开裆裤的回忆里左顾右盼呢。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真的就只停留在越离越远的故乡和日渐模糊的童年里了。比如,草木。比如,蓝天

  在华诚兄看来,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珍惜。“我现在每次回到乡下去,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么多好的东西,应该要与人分享。那么鲜的白菜,那么嫩的萝卜,那么野的野菜,那么土的鸡鸭城里人,真吃不到呀。”

  是啊。城里人哪吃得到什么好东西?那些刚从地里掐的,还淌着汁水的青菜;那些刚从黄泥里挖出来,还没冒尖的冬笋;那些刚杀的,还冒着热气猪肉……对乡下人来说,唾手可得。他们可以傍江鲜、傍地鲜、傍林鲜,而城里人,只能吃蔫歪歪、垂头丧气的青菜,冻成冰块鱼,血色全无的肉……无一可傍方为怜。

  ——这是一本适合回忆的书,也是一本容易引发嫉妒的书。

  华诚兄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故乡,想回随时回得去。而我的,且不说回一趟不易,即便回去,故乡早已不是昨日的故乡。

  离开南方家乡10年了,每次回家,都会有人羡慕,哟,在首都定居了,真不错。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其实也是羡慕他们的。

  人的肠胃是很包容的,10年的时间,足以让它适应异乡食物。人的肠胃也是有记忆的,一本书就足以勾起它的全部回忆——今夜,我只想来一盘紫苏烧鳝鱼。

  我和华诚兄的交往,全在文字。读完他写的,我忍不住想,只有对食物有敬畏之心的人才能用如此多的笔墨来写吃食吧:武汉人煨汤的藕必须是七孔的,冻梨吸完梨汁后要用勺子像吃冰淇淋一样挖着吃,清炒丝瓜定不能太早放水……这个热爱美食家伙,真的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

  我常觉得,他在写草木,也在写人心。正如他写毛豆腐制作过程时说:豆腐与豆腐,宜松,不宜紧。写散文也是一样。密时,密不透风,松时,疏可跑马。松是一种心态。心态一松,闲笔就到,闲笔一到,韵味就来——因为有这样的放松心态,所以才能旅途中遇到美食的同时收获各种各样惊喜

  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对着食物大快朵颐的时候,又有谁,会去关注它们的前世今生、?所以,我们只能过潦草的人生

  被雾霾困住的日子,读这本湿漉漉、脆生生的“南方书”,甚好。

  2017.1.10

  《草木滋味》读后感(三):如藕书——胡竹峰评《草木滋味》

  如藕书(序)

  胡竹峰

  那时候天天读张恨水。他的小说散文,比同辈作家的读得入心。相隔多年,《山窗小品》依稀如昨夜梦境,樊家树、金燕西仿佛多年旧友。

  读周华诚这本书,勾起了读张恨水的回忆。张先生一套三册的《金粉世家》有回目说得好,“若不经心清谈销永日”,这话可以拿来一用——若不经心是周华诚的文风,清谈是周华诚的笔调,销永日则是我的感觉

  近来觉得读文章无非是一个情,心情写文章无非也是一个情,闲情。古人说倚马可就,天下文章却是书案上来得多,马背间作出的少。华诚让我给这本书写序。翻翻书稿,翻出好心情,翻出好闲情,更翻出世情,翻出人情

  周华诚的文字是浅的,这种浅是浅草,浅水,浅得轻盈,浅得坦荡。文字一浅,文风也就淡了,由淡入简,因简出情,以情生姿,仿佛湿地看水草。我刚从江苏泗洪回来,湿地水草之美,兹兹在念。

  文章浅显明白通畅如水,是另一种出神入化

  周华诚的文字浅白得汪洋一片,从容处有唐人写经体的味道,得了《灵飞经》的静气。文章安静了才好看,安静一是心性,一是修炼。文章说到底还是对心性的修炼。

  周华诚的艺术生活与生活艺术里接通了江南的民间气息我喜欢这种洋溢着生活气息的风雅,偶尔庭中望月,偶尔倚窗闲话,偶尔凭栏临风,左顾右盼,文字的鲜味缓缓弥漫。按照我如今的理解,所谓美文,无非世俗生活的美好记录罢了。

  这本书里,有不少论食谈吃的文章。周华诚除介绍和议论吃之外,其间有自己的抒情。他将生活艺术化,即用艺术的观点来审视平凡的日子,像周作人《雨天的书》中所云: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不同的是周作人的文字涩,如茶,周华诚的文字甘,如

  藕。周华诚说他的老家山区小时候很少见到藕。但他的文字却有藕断丝连之美。

  两节藕切开,摆放刀板上,藕丝相连,历历在焉。有人把藕丝称为藕肠,是说藕丝之柔。藕丝轻柔,可谓柔肠。周华诚的文字过去读过一些,总觉得其文法轻柔处如藕丝,其文之况味如藕块,甘脆爽口。

  汪曾祺说好文章结构原则是“随便”,林斤澜反对,修改为“苦心经营的随便”。周华诚写作有这种随便,举重若轻的挥洒处处独显匠心,是心中有丘壑使然。

  这本书中,收录的大抵是小品文。周华诚的小品文里有日本随笔笔法。见情见性的挥洒有一种敏感小心翼翼,这小心翼翼是心性是禀赋也是态度。写文章小心翼翼了好,读了熨帖,比胆大妄为让人放心。

  周华诚的名字或可为作文诀:周到,华章,诚恳。周到诚恳才有华章,古人说修辞立其诚。

  著书稻粱谋,修辞立其诚。与华诚共勉。

  是为《如藕书》。

  是为序。

  二〇一六年立夏前,合肥,上九楼

  《草木滋味》读后感(四):一本书里的山水稻田

  一本书里的山水与稻田

  ——读周华诚散文集《草木滋味》

  成向阳

  如果仅看封面,周华城的散文集《草木滋味》竟像是手工做成的一件器具,形态色彩让人喜欢。这本书,腰封的色彩朦朦胧胧,夜里看来竟有烛下美人初见的恍惚感。浓浓淡淡的水彩,在一掌来宽的腰封上染出一幅新新鲜鲜的小画。那是真正的水彩画:淡绿浅黛,一重远山,从远处斜斜漫过来,化出渐浓渐硬的又一重春山,山走了到更近处,就又有嫩绿与鹅黄显现,一根枝叶初茂的小树轻轻擦着白墙黑瓦的一处人家屋顶。那黑黑的屋顶矮矮的,正释放出乳白色炊烟。一位戴笠荷锄的黑衣农夫,裹在一身淡淡的白雾中经过绿色分披的阡陌闲闲朝前走过来,而前面已是春天,一大片紫色花田开放在人的眼前。作为一个南方风物的深度迷恋者,我必须承认,周华诚的这本《草木滋味》首先以一种封面上的水乡色彩和南方气息吸引了我,于是一页一页,认真读来。

  本书的第一辑名为“草木生”。草木生,可谓是周华诚于自然间百般求取出处证据。一个人之肉身与灵魂,总是有出处的,就像悟空的出处在石缝里,华诚的出处就在自然山水中,在他故乡的稻田间,在南方的野果里。也许正因此,华诚文字,我读来始终有种乡下人种田过日子的认真态度。精细、周正、巧妙、扎实,也不乏小小狡猾,但又是诚朴底色上的图个纯粹快乐。诚朴很重要,一个人有了大诚朴,小小猾一下就显得聪明和快乐。

  周华诚笔下文字和他说话一样,好听,入耳,但又如乡下人自自然然讲话,简洁有效,绝不废话。这是因为,他的感受方式就是乡村的、山野的、具体的、形象的、亲身的,但首先是南方的、浙西南的。于是书中行文,就有一种亲切、一种野气从字间来,如一个种稻的青年乡农从田间地头回来,布鞋踩着湿泥土,要和庄稼、和菜蔬、和白云、和野花,和自己说说话。话说完了,也就完了。别人懂不懂,那是别人的事。我说我的,你听你的,这才最好。作为散文家,周华诚的好,就在这自自然然里,草木一般,不讲道理呢。

  本书第二辑,名为“南方书”,寄南方瓜果菜蔬于远人之书信也。远人背井离乡,颇多苦辛,故宜称兄。一个兄字,有阔远深厚的乡村教养在里面。南方书这一辑因全是书信体文章,故作者在文中忽然变得亲切、细腻、絮絮叨叨许多,虽然如此,却更慢、更坚执,好像一定要把南方田野山川深处的种种好处化入文字,一粒一粒付于鸿雁与游鱼,好像这书信里的南方山川与瓜果菜蔬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命记忆,真可抵达那远人心中。但事实上,作者也知道,浙西南的故乡与更广阔渺远的南方,其实已在时间里、在人的精神深处,一点一点化掉、变小,乃至不见。于那消失的南方,那越来越小几近于无的故乡,我们都是那“吃不上的”远人兄了。我想,这书里的远人,或许就是作者周华诚的一个分身。他远远把自己从早年乡村的记忆里分出来,又远远地自己给自己深夜修书,说一说小时候,草木里见过的,吃过的,玩过的,以为反刍。一反刍,好像就又活过一回。

  作为一个富有生活智慧的人,周华诚是有大幽默感的,因为聪明,因为常常绷不住脸就会心一笑,还因为忍不住就想嘲弄一些乏味的、假正经的、不正经的事物,所以就飞快地幽默一下,又是快乐着的。因为这快乐,华诚的文字,就和他的人物风度一样好看。之于散文,好看很重要,好看又不浅薄更重要,比“难懂”更重要。但华诚的文字其实也“难懂”!“写吃的文章还会难懂吗?”其实,如果在这本《草木滋味》里只看到作者写吃,那正是因为没看懂吧,起码没全懂。

  让文字难懂得到了好看的程度,这很难得!但书中行文却又绝无强行推进的吃力感。作者在文字里不推销推土机,也不推销大力丸,他只一路轻松漫步而已,脚踩乡间风尘,笔下青烟一缕,从头飘到尾,神仙得很,又忽地落下来,落在灶台间,落在菜盘子里,人间烟火气得很。这是见功夫的。

  周华诚的文章,好在有人情,有烟火气,有田间与灶下,有老父亲,有小妹妹。他文中的人情味并不浮在人、事、物的表面上,而是那人、那事、那草木果蔬、那菜肴、点心与小吃本身即从人情中来,或就是人情本身。他从吃字上开出一个小小口子,把人情一丝一丝塞了进去,就像多年前的一道南方蒸菜,白银的簪子挑开新发的豆芽菜,一丝丝的鲜肉填进去,白汽缭绕蒸出人间至味。

  草木滋味里,华诚是个雅人,但这么说又好像不确。但如果说,他精气神里自带一个乡村、一片山水、一块三亩稻田,则是确切的。人世流水,波上行舟,轮下人生,我想华诚无论流浪到哪里,这乡村、这山水与稻田,都是与骨子一样随身的。

  《草木滋味》读后感(五):草木也有穿透心灵的“滋味”

  草木也有穿透心灵的“滋味”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草木生于大地,与大地一动一静,有一种流动、摇曳之美。《草木滋味》写草木,诗话的是一种草木精神。而周华诚则像个行为艺术者,以饱满的笔触回味着记忆中的江南风物。捧读之,有一种恬静、平和而又悠远之感。此感与风雅的书名《草木滋味》相得益彰,描摹出一幅田园牧歌的图景。身在都市,品读《草木滋味》,总有一种穿越心灵的力量在升腾。

  翰墨写乡情。《草木滋味》凝聚着乡土的精华,散发着草木的清香。在这里,草木不仅是画卷,更是精神上的慰藉。“砍柴郎识得好些野果,地稔,板栗,果公泡,山楂,茶泡,乌胖子,牛卵训子,乌桃,苦槠……”,“地稔低调地趴在山坡上,静静地变成了紫红色。”《南方的野果》“挤挨在一起”,“山楂”“茶泡”“牛卵训子”“乌桃”被周华诚巧妙地拼贴在一起,谓之“图画”?谓之“诗歌”?

  “忽然之间,红的变红,白的变白,黄的变黄,乌的变乌……”,工整而对仗的文字,简约而有意境的插画,“羽化”一幅浪漫的、想象的乡村图景。“田畔种着的苦瓜一根一根垂挂在那里。青枣满枝,尚未变白。胭脂花在阳光出来前已悄然闭合,静待晚饭时重新打开。”这些既是叫人忘记尘世凡俗的事,也正是当下都市人的乡村想象,或者“心灵的归宿”。

  “像生活一样写诗,像写诗一样生活。”周华诚的《草木滋味》植根于土壤,有着丰沛的水系与根脉。垂丝海棠、木槿、梨花、螺蛳、蒴果、茄子、紫云英、棕鱼、地耳、醅糕……这些我们熟悉的,或者闻所未闻的名字,被周华诚赋予了灵性,繁华的都市,恬静的乡村,也皆各具特色;田间孩子的嬉闹声,树丛鸟儿跳跃的身影,不论是动或是静,皆渗透着美,渗透着“自然”。

  《草木滋味》多着眼于生活中的温情。西湖的船娘、一颗杨梅、雨后冒出来的地耳、枝叶、昆虫、泥土、小路……所有这些,不但贴近生活,还充满着人性的光芒;一花一草一鱼虫,不但正是周华诚所品味的草木滋味,还是周华诚极具美学敏感和人文气质的一种境界。俯仰之间,周华诚的《草木滋味》既描述了形而下的草木,又有形而上的精神气象与认知意义。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浮云流逝的岁月,落叶飘飞的日子,都随风而去。《草木滋味》从儿时的野果、美食、趣事等方面回味记忆中的江南风物,字句平和温暖,如清澈、干净的泉水,又浓烈如酒,韵味悠远。“既喜欢,就喜欢到厌为止。如果仍然不厌,那就是真喜欢。”窃以为,周华诚的文字有股潜隐、含蓄的魅力,即便创造了某种奇迹,也是藏踪蹑迹的,决不显山露水。

  温暖的乡愁,炽热的乡情。作家刘醒龙说,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美丽的乡村,乡村是每个人心灵的归宿。在“城市化”的晚风中,周华诚对乡土草木的依恋,从《南方的野果》《垂丝海棠……》《枳椇》《木槿》《梨花》《菜心……》《茄子》等篇章中足可以品出。常把对乡土草木的依恋“挂在心头”,偶尔品一碗木槿花汤,不仅是“味道相当不错”,更是对乡土乡情的眷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青狮”、“溪鱼”、“苦笋”、“去燕子河”,源自周华诚对乡土大地的诚朴热爱,“梅花都开好了……一盏暗香的汤”里洋溢着芬芳,既有诗歌意象的碰撞,也有自我情感的注入。避开城市的拥堵、烦躁与喧嚣,去读周华诚的《草木滋味》,去品味周华诚笔下的草木滋味,不但会使人感受到草木的飘逸、隽秀,整个人也会有种“羽化成仙”之感。 原载《阿克苏日报》《燕赵晚报》《解放日报》《呼和浩特晚报》《平潭时报》《南方法治报》《番禺日报》《东莞时报》《萧山日报》《华西都市报》,发表时有删改。

  http://www.gdga.gov.cn/nffz/http_www.nffzb.com/html/2017-02/27/content_61619.htm

  http://ptsb.pingtan.gov.cn/html/2017-02/18/content_65219.htm

  http://whttp://dgtimes.timedg.com/index.php?date=20170827&page=4ww.aksrb.cn/html/2017-01/24/content_121314.htm

  http://e.thecover.cn/shtml/hxdsb/20170910/54824.shtml

  http://www.jfdaily.com/journal/2017-02-11/getArticle.htm?id=243889

  《草木滋味》读后感(六):呔!远人兄,你猜读着读着怎样了?

  远人兄,你可知道吃这回事是脑子决定的,而非胃?想你应是认同,每每看到你的文字就如望梅止渴般的满足,万幸并不是饮鸩止渴,幸哉!幸哉!

  (草木滋味P57)兄可知道,那时我是在做什么?

  你说“说了你吃不上,徒增烦恼(草木滋味P56)”,于是我就认真的用右手捋一捋胡子,刮一刮眼睛,再将手指放到键盘上给你写一封你能看得见的信,告诉你我的烦恼。

  你我相距甚远,却相识甚久,偶尔聊一聊竟发现话题都是些凡尘俗世以外的事情,你说的“吃不上”倒是真真的,至于烦恼就大抵不存在了。

  远人兄,你可知你眼馋我的青蛳我是吃不上,也吃不得的。

  记得年少时,欲出远门,将抵未抵江南前夜,被家中至宝拉着听了一晚上的叮嘱。那是自活着以来第一次听了那么久的叮嘱,关于外面的世界。

  尤其是青蛳,那绝对是个重点话题。

  “到了浙江,千万不要吃青蛳,细菌太多,小心肚子里长虫。”家中至宝当时也少说80多岁了,之于我这么个十几岁的娃娃来说,那是真理啊。

  就这样,到了江南从来不正眼瞧瞧那些安静的青蛳们。当时的我怎么就那么听话呢?

  想来,那应该是懒癌!啊也也也也……

  到了后来,与一众好友有个肆意开火的机会,便学着去菜场买来各种菜、肉等原料,妄图如一位五星级大厨般做出一道道受人拥戴并消灭干净的一盘盘吃食来。其中有一道就是油爆青蛳。

  那天,终于知道了烧制青蛳的全流程了。

  第一步是先让青蛳洗个澡,泡在盆子里,放点油,等待数个小时让青蛳把壳里的泥沙吐出来。

  然后备好佐料,蒜头,黄豆酱等。

  再将青蛳爆炒,刺啦刺啦刺啦的声音,噗呲噗呲噗呲的油溅开了……

  瞬间我眼睛直了,身体僵硬了。

  远人兄,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嗯!生煎!

  过了一会儿,竟很快出锅了,很香。

  远人兄,那滋味,一个字,赞!

  家中至宝的话不记得了,就算想起来了,那也是要先尝完了的。自此,爱上了青蛳。逢餐必点。

  远人兄,后来的后来,发生了很多,至于发生了什么如有机会相见再跟你详述吧。现在,见到菜场售卖的青蛳,依然会买,专捡没有剪掉尾巴,可以活的青蛳。然后拎到河边,慢慢的送他们游进河里。

  嗯!不用被生煎了!

  远人兄,这些年关于青蛳的滋味,从无知到爱吃再到不吃,滋味很是值得我回味。

  现在,关于青蛳的各种滋味,想来都是最好的。

  待心情烦闷,再看你的信——《草木滋味》,总能读到点什么,人也总能淡然些。

  呔!兄可知道,那时我正在清理烦恼。

  《草木滋味》读后感(七):书评 | 草木滋味里,藏着独属你的乡间情怀

  文 / 糖人青

  一

  那会儿可能还不满三岁,我被寄居在老家的外婆家,整天和一群小孩疯闹。

  90年代初的乡下,家里有电视的不多,能收到频道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留给小孩的只能自娱自乐。跳花绳、踢毽子、丢手绢、捉迷藏、做手工、玩泥巴成为了孩子们的日常。

  而我对此总感觉无聊至极,久而久之既没有胜利的喜悦,也没有失败的窘迫,开始对几个小伙伴威逼利诱,伙同一起作案:今天去偷东家田里的大西瓜,明天去摘西家院里的小果子,于是乎翻土墙、爬果树、被狗追成为了家常便饭,这些投诉甚至于几度传到了远在广东的父母耳中,作为“打家劫舍”中领军人物的我终于被遣送上广东。

  我以为那只是个寻常的夏天,我不过出门溜达会,转身就又能投入田埂的欢畅时光,跟稻谷、瓜果、蔬菜、虫草也只是个短暂的离别,可谁曾想这个转身就是永远,毕竟那时的我还留恋着杂草丛生的田埂,留恋着可口美味的野果菜心,留恋着独属于老家风味的粥粉菜肴,也留恋斩获战利品的小小窃喜。

  好多次的梦里,我常常见到田埂上的西瓜、香瓜、小野果齐齐向我走来,他们自觉地掰开皮、去核跑进我的嘴里,那些外间吃不到的格外鲜甜,在我的脑海里一一变得深刻,在我的梦里千回百转,直到醒来看到枕头旁留着的口水,才想起离乡早已千千万万里。

  再长大些,到了上学堂的年纪。一次课间游戏,小伙伴分组蒙面说出组员的特征,而我总是最快被认出。他们的统一说辞是:四眼妹,短肩头发,最最重要的是左边上嘴唇角有一颗小黑痣。

  有个黑黑皮肤的小男孩下课盯了我许久,然后悄悄跑过来:“我妈妈说右嘴角的痣是好吃痣,你就是个贪吃的小饭桶。”

  那些天我常常回家偷偷用手指甲去夹住痣,希望它能够消失,不再成为同学间的笑话,可是它却在我一次又一次指甲之下开始变大,直到好不容易长大终于可以将它去掉,没两天去掉的地方又新长出了一颗痣来。这个时候,我从此只好听之任之。

  语文老师常说:“生活即作文。所以不要怕写不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会儿的我经常都会有些小确丧:那些田埂里的草木之乐,到底要等多久才能将它们跃然纸上?

  二

  2017年1月3日夜里,我收到了第一份来自杭州的礼物,是周华诚的最新散文随笔集《草木滋味》,包装的很精致,这里特别想感谢周老师。以上故事里关于乡间吃食的一切终于得到了妥帖的安置,那些遗留在乡间的甜美记忆随着这部书的打开,仿佛又一次拉回到眼前。

  收到书过后的腊八节,我带着它回了一趟老家。“田埂上的杂草品种繁多,无法一一陈述,但各自生长有序。远处青山空蒙,近处稻叶郁葱,蝉鸣已盛满这辽阔的空间,居然使四野愈显清寂。”

  我在三姑姑家门前的田埂蹲下,几乎可以观察到郁郁葱葱的农作物上“挂着晶亮而微细至极的小露珠,如项链串满细碎钻石在风中荡漾”。幸好幸好!原来还有如此爱惜田埂爱惜乡间之人,那种心颤不好描述,但我想周华诚是懂的。

  人寄情于世,所寄之物千般百般,有金银玉石者,有鞋包名牌者,有书画琴诗者,有锅碗瓢勺者。要感恩世上有某物让你动心,这东西只是掂在手上便能倍感亲切。

  没过几天周华城发来微信:“那书还合你胃口吗?”我向来爱书爱草更尤为爱吃,这本《草木滋味》有墨香,有草木香,还有饭食香,不止合胃口,简直是太喜欢。

  它让我想起了遗忘许久的事实,文字除开表层上的生涩难懂外,它还是有气味的,是香味,是饭食味,更是烟火味。

  这里没有什么大道理,也不是什么升职指南,更没有网红大V的流行语,它只是安静的、缓慢的、带着温度的安抚,安抚着那些在灯红酒绿里迷茫着的年轻人,安抚着那些早已将异乡当居住点的客人们,也安抚着像我这种只能将童年记忆化作梦呓的普通人。

  这本书我读得很慢,想象着怀揣惦念乡间之心的周华诚,落脚回到杭城,一思一念里那些吃食的文化记忆。细心实在的文字里偶尔有淡淡的水墨插画,想象着阳光下朴实温暖的深草木绿,恍惚间和周华诚站在了不同次元的同一个田埂,看他眼中的紫云英,听他对远人兄唠叨而真诚的家常。

  三

  我喜欢粥粉面,所以就先翻了关于粉面的篇章,这本书里就有四篇,分别是《面汤》 、《羊肉沙米面》、《米面层与泥鳅汤》以及《桂花糖藕及西湖藕粉》。单独将这几篇拎出来看,都是各有味道的,是作者对粉面小吃的烟火味,爱吃粉的人总感觉是懂生活的人,懂这团绕来绕去的人间气,懂只言片语背后那丝丝温情的源头。

  而我每次回乡的早餐,必定要吃村口食杂店里的祁阳米粉和油条,那种滑嫩爽口的口感别地无法校仿制得来,周华诚讲了沙米面,说过云南过桥米线,谈过西湖藕粉,也吃过徽派蝴蝶面,我感觉都不及每次回乡吃的祁阳米粉。

  文章是大半夜写的,有些饿所以就顺带插播个广告。祁阳米粉,又称祁阳文明米粉,流传甚广。用来榨粉的原料,是新谷新米的优质稻米。制作时,先用温热水把米泡到能用手捏碎为止,然后磨细成干湿适度的米浆;滤干后置于竹簟,置入木制的榨粉架的粉筒,用人力榨出细长的粉丝,再放入沸水中煮熟,转泡入冷水中即成粉丝。

  粉丝制成后,用猪骨头和豆豉炖汤作粉汤;用精肉、肥肉和新猪油滓,一并剁碎泡入滚开的豆豉汤里,一滚即起遂成粉“罩子”。

  最后,将粉丝泡进盛沸水的大锅中二分钟,随即用长筷夹入捞箕中,并尽量使渍在粉里的杂水滤出,盛入碗里,加上葱花、辣椒酱、新煎的猪油、带汤的“罩子”,注入配好的热汤,就成了热呼呼、鲜艳艳、香喷喷、味津津的一碗文明粉吃,酸、甜、辣、香、凉五味兼,再搭上个新鲜出炉的油条,“油条熟重八钱左右,围腰三点三寸,长八寸半至九寸,条杆挺直,黄亮、松脆。葱包桧皮子二张重六点五钱,并配有葱、酱等。”啧啧啧,真是倍儿棒的早餐哇!

  标准开本的软皮简装下是329页纯质印刷纸,涵盖的是五个杂而不乱的部分,九十多篇散文里处处流露着他对一草一叶生活百相的体己,对重复而琐碎的生活下小确幸的感念。

  “吃的人西装革履,居然三下五除二,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到三分钟吃完一碗,抹嘴,递上两块钱,走人。干净利索。我就觉得——潦草!

  太潦草了。

  这就是城市人的生活?连顿午饭都这么寒碜和辛酸。

  想我在小城生活时,天塌下来,也必是三菜一汤。

  所以,城市人也并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至少一顿饭也没有好好地吃。”

  不知道为什么,我蛮喜欢周华诚的这一段文字。人寄居在城市里,上帝的长夜没有尽期,人人在奔波劳累之后,对一顿饭都失去了热爱的心,想来也是没什么好炫耀的嘛。

  而所谓”羡慕“,不过是城里对乡下安详宁静的向往,是乡下人对城里人物质横流的渴望。也许,吾心安处,才是最好的吾乡。

  这次回乡的时间很短,每每清晨姑姑家公鸡一打鸣就悄悄地出了门,一个人来回走上几里路,冷的时候把脖子望围巾里缩了缩,偶尔品几页《草木滋味》,看看河边的溪水,看看杂草丛生的田埂,吃上一碗热滚滚的祁阳文明米粉,碰上赶集的时候还会停下来看看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吆喝着,叫卖着。

  《草木滋味》读后感(八):“故乡小 梦乡大”

  转书店的时候,偶然在上楼的转角展台发现,虽很低调,墨绿色书皮加一个浅粉色朦胧水彩画书腰,《草木滋味》,却吸引了我,果然是比较合口味的散文小品。

  读起来会觉得,很平淡松散,然而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就像序言里提到的,“若不经心清谈销永日”,仿佛作者在和你聊天儿,偶有一两句幽默俏皮话逗你发笑,更多的是勾起一代人逝去的乡间儿时记忆。配的图画也很治愈,但自己完全不懂画,不知道属于哪一种。我以为作者是四十多近五十的人,没想到网上看了照片还挺年轻的,年龄也不算大,文章也选的都是近两三年创作的,怪不得会提到《小森林》、一些网络热词或是近来发生的文艺新鲜事等。但他的语言表达又是偏古的,既有男性叙述的直率干练,也有古典文学的简洁凝练。

  这本书很适合回乡、乡间小住或者去一些田园小镇旅行时阅读,尤其午后闲坐,需要相对散淡平和的心境,“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就是这样。

  近来好像很多这种草木系的散文书籍,现当代文学中这种风格是否追溯到周作人、汪曾祺,或是更早?还没有去研究过,不过好像这种风格多是江浙一带的作家呢。这一本充满着人间烟火味儿的入世的草木集,所写的乡间瓜果与舌尖上的滋味,无一不是附着在作者浓浓的故乡情结里,那应该是儿时记忆里金色的梦,故乡虽小,梦乡却是辽阔。

  《草木滋味》读后感(九):《草木滋味》:新年的第一份礼物

  写在: 求是小羊圈儿

  周老师的这本新书,我是不忍心读完的。但又按捺不住心情想要推荐给朋友们。在这种反复纠结中,终于决心提笔。因为是在这个新年的第一天收到这本礼物,所以我想,作为小羊圈儿的新年首篇推文再合适不过,它能带去我最认真的祝福。

  我的姜苗死了。就是去年暑假回家前放在寝室桌面上,自由生长起来的那块姜。

  拈着尖头枯黄的芽苗,心里有某种沧桑感。那种心颤不好描述,所以突然之间,我格外感谢世上那些懂得草木之情的人。那些共鸣之人。比如周老师。

  人寄情于世,所寄之物千般百般,有金银玉石者,有鞋包名牌者,有书画琴诗者,有锅碗瓢勺者。要感恩世上有某物让你动心,就只是掂在手上便能倍感亲切。

  我是爱书爱吃爱花草,而这本《草木滋味》,既有墨香,也有草木香,还有饭食香,完全打动我。

  它让我记起忘记很久的一个事实:文字是有气味的,香味,饭食味,烟火味。不是什么大道理,不是什么升职指南,不是网红大V的流行语,只是安静的、缓慢的、带着温度的安抚。

  这是一本什么书?

  食谱菜单。

  旅行指南。

  草木百科。

  城乡探险。

  散文与生活诗。

  标准开本,软皮简装,轻质印刷纸,329页。

  实在认真的文字和淡淡的水墨插画。

  阳光下也朴实温暖的深草木绿。

  短小的数十篇文字,杂而不乱地收集在五个部分里面:

  辑一 草木生

  这里是文学版本的物种日历。

  枳椇、草子、桑葚、苍耳、乌胖子、婆婆纳、女萝、木槿、梨花、蒴果。

  外婆喜欢的豆腐和菜心、外公闲不住时割回来的红花草,浙西山区采山茶果的夫妇,乡邻之间带着粥饭香气的往事,回忆里面的轮换四季。

  辑二 南方书

  这里是致远人兄的乡书。也写给所有离家甚远、难返一程的漂泊人。写写家乡的食物,送佳肴美味入梦。而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又在这里新奇地发现那么多陌生的小食野果,一边想象它们的样子,一边回忆下雪的家乡。

  辑三 流浪帖

  五年前,我读舒国治的《流浪集》,自此认识到,“流浪”是多么随心又多义的妙语。舒国治把走路当做流浪,而周老师不温不火地持续着吃遍全国的流浪。梅、兰、槐花,米汁、面汤,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小小的餐中点缀最能代表一城一镇的精神呢?这才发现,就像我曾好奇水乡江南,那些不识“花姑娘儿”的南方友人同样向往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

  辑四 烟火集

  千年繁华在江南。我坐在北上回家的航班上,全情投入到周老师认真描述的小笼的世界里,细细记下十六褶的杭州,和十八褶的上海。又对刚刚还在厌恶的这个湿冷的南方重燃旧爱。这样回忆起来,自古以来的江南文人墨客,大约都有一颗爱吃的心——只有爱吃的人才真的懂生活,只有懂生活,才写得出动人的话。绕来绕去,最眷恋的总是这一缕人间气。

  辑五 灶下语

  方言里面,厨房叫做灶下。母亲磕一枚鸡蛋再舀一碗滚热的米汤,就开出一朵碗中花。这是本集开篇。灶下语,比恋人絮语更加平常,但有着动人的温暖,有母亲的留恋。我的童年里没有吃过三点钟的蟹。母亲没料理过秋葵,父亲没有桂花香的温酒。我虽住在松花江边,却也是近年来才知有营养又健康的松花粉。可见南北之间的差别,大而又不大。我们中国人那句“你吃了么”的问候,言浅而情深。

  所以,这本书应该怎么读呢?

  旅行指南:绕来绕去,作者终究是揣着惦念乡间之心,落脚回到杭城。所以,假使我想送你一座杭州,甚至一汪江南,这便是指南。它知道时下去哪儿寻一片梅、一碗阳春面,一段寻常故事里面的不凡佳话。

  食谱菜单:翻开目录,好像打开一本厚重的饭馆菜牌。从只在诗经里听到的野菜野果,到寻常食材,两三个汉字组成的是最美的名字。没人催你下单,你可以随时随地,点到哪里就是哪里。然后翻开后面细细的介绍,酝酿几场未来的短途或长途旅行——只为某道菜品出发的话,你也能收获一城故事。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满心欢足。

  这是一本饱餐之后可读的书,说明是真的有益健康。不像有些饿时诱人,饱后却腻味。清晨可读,即使忙于通勤也能在等着早餐店老板盛一碗热豆浆的时候读出食欲。睡前可读,此时它帮你把心绪从俗世收回,引你回忆忘却多年的回忆,或者伴着美食入梦。

  读颜色。吃食最引人通感。让你冬天里揣手取暖都能霎时联想起梅雨的躁闷,却不厌烦。在错乱的季节里感恩植物的根茎叶花,感恩冬天里小笼蒸包的热气,感恩刨冰里面的酸甜,感恩乡间才有的五颜六色的蔬菜干,红、黄、紫、绿,三菜一汤。

  读历史。诗经里的草木、宋词里的菜肴、民国作家的碎碎回忆、前人总结细致的农事指南,某道名小吃的传承工艺。还有百年以来的食物名字的演变。你可能会突然看到几十年前小说里面的人物点一碗片儿川(面条),就像作者翻到1982年的《杭州日报》,公布杭州小吃“葱包桧”的质量规格:

  “油条熟重八钱左右,围腰三点三寸,长八寸半至九寸,条杆挺直,黄亮、松脆。葱包桧皮子二张重六点五钱,并配有葱、酱等。”

  读诗。读这本书,读进去的时候,你会变成诗人,把那些引人共鸣的食物在想象中咀嚼一番,吐出寥寥几字,还有余香。才不是那种现世浮浅的“小资情调”,不是大众点评里面一气呵成的100字好评,而是羞涩又有点窃喜地字斟句酌以后写下一句半句,不愿发到朋友圈,只想记在心里的,属于自己的情怀。

  说到底还是读生活。真正的生活。平常到无聊、琐碎到厌烦、忙碌到低落,但是突然会有小惊喜小感动。总之时间会让一切过去。可是每一天每一年,吃食是总会有的陪伴。我会欣羡周老师笔下的那个浙西山区,那里的一草一叶,知生活百相。佩服他对吃食的长情,他说他会不厌其烦地吃某一种食物:

  “既喜欢,就喜欢到厌为止。如果仍然不厌,那就是真喜欢。”

  他懂得如何不让生活寡淡的道理,这是从村里种丝瓜的人那里学来的:卖给城里的丝瓜必须好看,所以用装水的瓶子吊着,长出来就又直又长,其实味道寡淡;可是那些弯弯曲曲扭结成网的瓜,自然生长,味道浓郁,即使相貌弯曲。

  有那么多人嚷着要“归园田居”,如果真是这样,不妨先试试能否从这本《草木滋味》里读出祥和、读出舒服。书中提到杭城里匆忙吃一碗葱油拌面的上班族:

  “吃的人西装革履,居然三下五除二,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到三分钟吃完一碗,抹嘴,递上两块钱,走人。干净利索。我就觉得——潦草!

  太潦草了。

  这就是城市人的生活?连顿午饭都这么寒碜和辛酸。

  想我在小城生活时,天塌下来,也必是三菜一汤。

  所以,城市人也并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至少一顿饭也没有好好地吃。”

  说到“潦草”,我不禁哈哈大笑。是啊,有什么好羡慕呢?无论是城里人对乡间的向往,还是乡村对大城市的渴望。我心安处,就是最好的吾乡。

  待到阳春三月,我要钻回杭州那条弄堂,排半小时的队,吃一碗阳春面。只是现在,窗外是结冰的松花江,去中央大街提一根奶油味的马递尔冰棍就已经再美妙不过了。一南一北,各有滋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