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乱读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乱读术读后感10篇

2018-04-18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乱读术读后感10篇

  《乱读术》是一本由[日]外山滋比古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乱读术》读后感(一):读书日应景:从出版角度看乱读

  并不是故意凑读书日的热闹,正好今天读到这本讲阅读的书,觉得有点小意思推荐一下。

  书很好读,花了半个下午就看完了,其实感觉还是不错,对于国内阅读的一些僵化思路也挺有启发意义。如果价格便宜些会推荐给学生朋友读,这个价格还是适合图书馆借阅。先说几个比较感触地方作者将阅读方法分为初级阅读与次级阅读两种,前者是读者事先拥有关于阅读对象的相关知识的阅读,一读肯定能懂。另一类是事先不具备所读对象内容领域基础知识,即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之外的阅读,叫次级阅读。作者认为具备次级阅读能力人才会乱读。不具备次级阅读能力的人,只会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那一类作品小说迷只会没日没夜地读小说。即使不断阅读新小说,因为采用的仍是初级阅读,所以读者的成长十分有限。即使是文学青年,到了中年也会开始厌倦初级阅读,远离书籍。而乱读不拘泥于书的种类,对不同门类的读物都能感到有趣,有启发,无论是科学哲学还是宗教等书籍,尽管与小说种类不同,但在刺激好奇心这一点上,会让人觉得读起来很有趣,都可以拿来读。上周在读蒙田,但中途跳出来,这周开始读科学著作,下周读《枕草子》,都觉得新鲜有趣,充满刺激,这才是乱读的理想状态

  作者还将阅读划分为物理阅读和化学阅读。所谓的物理阅读,就是将书里的知识、思想基本原封不动地转移到了读者的大脑中。阅读自己所擅长领域的书籍,也是物理性阅读,因为至少不会出现自己完全不懂的知识。与之相比,乱读之书会出现许多不懂之处,内容不会原原本本物理性地转移到读者的大脑中。即使有可能因读不懂而放弃,或者书籍整体并不有趣,仍能在部分内容上引发之化学反应,产生震撼心灵的感觉,或者激发出灵感。这就像学生对课本很难产生赞叹之情,但对偷偷阅读之书却深有感触。这也是乱读的魅力所在

  作者虽然是从读者的角度介绍读书的心得,但是从市场上游的出版者角度来看同样也很有意义。所谓的乱读,其实就是一个越界的概念,即不拘泥于某一类目标读者群,或者说不要对读者有过于明确的先入为主想象,这样才能发挥出书的信息传播的最大价值。从这一意义来说这本书本身的精美包装和过高定价就是一个反例,预先设定了对价格不敏感的高消费商务白领群体,就已经把囊中羞涩的读者群排除在外了。但其实从内容来说,它更适合那些阅读习惯尚未成型的读者,无论是学生党,或者给初入社会、希望提升阅读质量年轻读者,都更能发挥它的内容价值,而价格不敏感的商务人群多半是看过就丢,也并不会对他们的阅读习惯产生多大影响。如果一本书没有以它最恰当方式呈现给读者,那无论从社会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来说都不能达到最佳收益,虽然高定价可能可以保持不亏本,但还是觉得可惜。然而绝大部分出版思路都是特定范畴下的精耕细作,总是过早将自己的目标读者设定在某个人群,并且揣摩这个群体的兴趣,并以不断精细化为骄傲。当然在小范围内做到最好,也是做书的一种思路。只是当一个行业里的主流思想都局限在这种思路上,觉得就太小家子气。

  以前和朋友玩笑说出版也可以模仿法学分成大陆系和英美系两个思路,大陆系出版家多半会抱着一种提升国民精神使命感,总是会以最广泛的大众作为最终的目标读者,所以出版思路多倾向于薄利多销,从形态而言也以出大规模的文库为荣,比如德国雷克拉姆世界文库、法国七星文库、英国企经典文库、日本岩波文库等。而英美系出版人则倾向于个人作家、作品的挖掘,强调品味感和职业乐趣,因此更注重单品的包装和个别领域内的精细化,体现出一种匠人精神。之前小范围引起关注电影天才捕手》中麦克斯•珀金斯就是这一类出版人的典型代表。当然这种划分也不绝对,包括珀金斯在内的出版人都是二者兼而有之,只是各有不同偏重。不过觉得比较遗憾的是,今天国内出版界的理想像似乎都集中在后一种类型,而缺少前者的精神。当然一个理由可以说因为现在不是启蒙时代,不需要那种面向全民的阅读想象。但是我认为,对乱读者的想象可以作为前者意识在这个时代的再生。缺少这种意识的想象,出版者就只会不断重复初级阅读的生产,无法给读者带来提升,同时也变得更加保守,在自我局限、迎合市场的思路上越走越狭窄

  作者还批判了读书信仰,认为会造成头脑近视。所谓读书信仰是迷信读书的形式性,认为读书可贵,甚至苛求自己必须每天读多少书,云云。但作者指出对这种形式性的迷信与不读书一样愚昧。因为知识和思考是两回事,所有知识都是外借之物,而用大脑进行思考则需依靠自身力量。然而人们却无视这一点,产生盲目学习知识的教养主义二战前的日本年轻人阅读量比今天更大,但大多也只是按常识来思考,并不懂得对时代进行反思。比如当时,晦涩的译作甚至比易懂的启蒙书更有人气,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译作难懂、无趣,难懂到让人怀疑译者自身是否真正理解原著。但当时的年轻人却深信读这种晦涩的哲学书籍更为高贵,是教养的体现。和这样的译作较劲,用作者的话来说,无异于青春奢侈虚荣

  觉得在这个所谓读书日的时间提出这个话题非常应景。读书日其实就是形式化的读书信仰的体现。越是呼吁读书,越证明没有效果。就像无论多么有趣的文章,一旦被选入课本,就会变得枯燥无味问题就出在义务性上。不能将文章强加于读者,这样读者无法发挥主动性。学生们阅读课本的被动性就是最典型的表现。读书日的好书推荐,也给人这种类似的被动感。而且与阅读相较,思考是更不能强迫。今天盛行的碎片化阅读、读图式阅读,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但对思考有多大助益,却令人怀疑。我始终很怀疑所谓的好书的标准。今天大部分所谓的好书,或仅仅是指有知识性的好读、好看,或是虽然有思想内容,却晦涩艰深脱离大众,只是小群体的自娱自乐,二者都很难带来大众的提升。一边爱书者经常自嘲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一边出版者更多考虑的也是刺激读者的冲动性购买,而不是阅读品质的提升。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当然在不计其数的书中挑选出应读之书,是一种费劲脑力劳动。胡乱买书,失败可能性理所当然会增大。但是读者也能从失败中学习。"随意买下自己未曾预想之书,并带着轻微好奇心去读。这就是乱读。在书籍珍贵年代,这种阅读方式并不可取。但在书籍多如牛毛的当今社会,乱读才是最为有趣的阅读方法。"

  当然这里的一个前提是书价是在一般读者能够自由负担又不造成生活压力的前提下。

  作者还有一个我很赞同的观点,书应自掏腰包来买。这一点对于书评人尤其重要。自掏腰包来买的书,如何处置是自己有最大的发言权,因此批评赞美也都是自己的自由。而受赠之书一方面有交稿的被动任务感,损害了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也碍于情面不好说批评的话,失去了书评人最应该有的自由独立。我自己也深有感触。此前曾有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套书出版,承蒙出版方的朋友寄了一套给我。但到手之后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明明非常喜欢,但总有一种任务感压迫在,读起来也变得很不是滋味,并且对书的形态也有诸多不满,却也不好意思吐槽,最终不了了之,也觉得挺对不起社方的朋友。但从此之后我不再接出版方约稿的书评,有兴趣的书会自己去找,然后写点不怕得罪人真实感受

  所以最后吐槽一下我对本书形态的不满。我对这类实用型图书的推荐定位一般都在可读与可买之间。也就是,价格如果没有贵得离谱,内容又有点意思,那么网店凑单时候可以添上一笔。但是一万字左右,站在书店都能读完的小书做成近40元的小精装,就觉得挺不实惠。做书的人往往容易患上一种价格不敏感的病症,一个原因是进入出版行业以后往往同行间会互相换书,或者自己就是书评人,接受赠书成了习惯,所以亲自掏腰包买书的机率低了很多。另一原因就是对目标读者有种脱离自身消费实感的想象,常常会听到“看这类书的人不在乎贵那么几块钱”这种说法,寄希望于高消费读者的冲动性购买,又或者同样对价格不敏感的商业团购渠道,我想这是非要把这么小的书撑成这么贵的精装本的原因。当然另外一个不可控的原因是这几年版代把很多日版书的版税炒得很高,造成引进方只有寄希望于高单价的精装本才能收回成本,于是装帧非要搞得很高大上才行。但这种书在日本的原始形态一般多是小开本的新书文库,走得是薄利多销的亲民路线,字数往往也不多,内容又很通俗易懂,因此在引进后变成精装本往往给人性价比不高的感觉。有时候觉得内容其实还不错,还是能有启发,但是买就有点亏,觉得挺鸡肋的。这本就是典型的这种被过度包装的定价糟蹋的书。有点可惜。

  《乱读术》读后感(二):这本书写了什么,我完全不知道

  封面十分小清新,上面散落着许多亮黄色的手绘书。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书也是。 《乱读术》 的亮点大概只有封面了吧。

  其实从序就能感觉到作者是个别扭的人。

  不肯把自己的书赠给亲朋好友,哪怕别人要也不给,还讲出好几页的理由,让人联想起大学某个舍友,总是自有一番道理,可怎么说都觉得不近人情,好吧,偏激了。

  通篇读下来,作者说“书可以乱读”,怎么个“乱”也没说清,还随处抓取了一堆又多又不接地气例子,从头到尾都是让人提不上劲的调调

  像老师在讲课,像领导在发言,好像说了什么有用的,其实我们都没往心里去。

  说实话,我没读明白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乱读术》读后感(三):左根永:创意思维之源——聊天、散步、乱读和忘记

  《乱读术》这本书表面看是关于怎么读书的,其实是关于怎样获得创意思维的。并且从聊天、散步、乱读和忘记各方面讲了创意思维的来源

  聊天

  正如作者外山滋比古所说的,电脑记忆方面的功能远超人类,并且在很多方面也正在超越人类。在这种形势下,人类还有什么优势可言呢?作者说也唯有聊天了,因为不可能把一堆电脑放在一块聊天,它们也没法聊。

  作者提到了聊天在历史上的作用,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智慧起源月光社(Lunar Society)。月光社源起于1765年的月光派,1775年更名为月光社。这个聊天会主要在月圆之夜举行,主要是为了方便参与讨论的人回家,因为当时还没有街道照明设施。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动机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正是这个聊天会的成员

  聊天会只所以有这种作用,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可以将分散在不同背景的人脑中的观点提取出来,然后在聊天的过程中进行融合,从而孕育出新的思想。也就是聊天会是思想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后来在维也纳也重新复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米塞斯、科学实证主义的维也纳学派都采用聊天会的形式促进思想的进化,尤其米塞斯还将这种形式带到美国,造就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接班人罗斯巴德等人。

  除了上述原因外,作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口语比文字更具有创造力。Walter J.Ong的《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它指出《荷马史诗》是口述文学,而后人的文学都有它的影子中国儒学经典《论语》《传习录》也主要是口述,由弟子转录为文字。也就是文字可以保存记忆,但是创造源于口述传统。汉语中“聪明”,聪在前,先强调耳朵要听;明在后,才强调用眼睛看,并不是偶然。

  由上述可见,聊天会是通过对话增加人与人之间观点的关联,推动思想的进化。而事实上,另一种形式的创意涌现过程来自于独处。《圣经》中摩西等圣徒和先知发现真理,都是在荒野无依无靠之时。《乱读术》提到日常生活中可以达到同样效果的就是散步。

  散步

  《乱读术》的作者提到古希腊人们研究学问,是一边散步,一边研究的。后来无数大思想家也有同样的爱好。大哲学家康德每天喜欢沿着同一条道路,散步八个来回,很多超级具有原创力的思想来自于这个习惯。大穆勒教小穆勒经济学,很多时候也是在散步的时候教的。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人们认为必须坐在桌子边上,才算做学问,其实很可能把学问“坐死”了。有的人不但把学问“坐死”了,甚至把身体也毁了。虽然今人知道散步可以锻炼身体,但是鲜有人知道《蒙田随笔》曾提到“我若坐着不动,思想便处于沉睡状态”。

  散步的好处是可以排除外界干扰,使思维专注,往往会不经意间在脑中涌现出奇思妙想。外山滋比古的经验是要散步30分钟后才会有这个效果,并且他认为散步在促进人思考方面要强于阅读。

  但是,散步中有一个问题:有时候脑中突然间出现一个好的想法,没有来得及记下来,然后就再也想不起来了。外山滋比古的经验是“外出散步时,我会带上便笺纸和钢笔或铅笔。谁也无法预测新的创意会在何时出现。突然间涌现的创意,如不当场记录,转瞬就会消逝。一旦消失,很多时候无论怎么回想,也无法让其重现踪影”(第164页)。

  为什么在散步时会有突发奇想呢?这有可能是因为人在阅读、生活、工作中遇到的观点是零散地储存在大脑中,而散步休息时,恰恰为整合这些观点提供了催化剂。从直观上来看,散步的过程,就是将零散的步伐连贯起来,这就像放电影,将每一个桥段连贯起来。而在这方面外山滋比古提到了乱读。

  乱读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精读和泛读间纠结。因为我的看法是:精读容易读出深度,泛读容易扩展知识面。《乱读术》这本书则使我认识到另外一种形式的阅读——乱读在开发创意思维方面的作用。

  外山滋比古别出心裁解释了这其中的原因。这主要是源于语言的特点是“一节一节地排列在一起。后面一节与前面一节含义的余韵相结合,形成自身的含义”(第52页)。如果慢读,则语言相对静止,就很难在脑中形成残像;而只有快读,才能够像放电影一样,使词和词、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间的空白消失,从而形成活动的影像,我们也才能明白文意。

  那么,多快的速读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作者在《乱读术》中提供的经验是:他在学英文时,一小时读英文书15页,200页左右的书两天一本(第112页),这样一周3本书(第91页),他坚持了四五年。可以推断外山滋比古在那几年就至少乱读了700多本书。

  也就是说乱读想促进创意思维的产生,是需要量的积累的,同时也和阅读的资料的性质有关。外山滋比古认为读报纸有利于培养乱读。我身有体会,因为我生于农村,小时候家里为村民收发信件和报纸。我很小就看报,我现在兴趣广泛、保持好奇心,坚持乱读,应该和这有关。另外,他也认为阅读资料要适当和生活有一定距离,有距离才会产生美,当然这需要好奇心作为动力。

  《乱读术》一直在提不要成为阅读的奴隶。只所以会成为奴隶,就是只读不思考,不自己亲自用一用,而上面提到的聊天、散步其实就是用的一种形式。这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类似,光是认识到,不是真的知;必须做到了,才是真的知。另外,作者也提到忘记对于乱读也非常重要。

  忘记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阅读是要记住,也经常有人会问“记不住,为什么要读?”外山滋比古思维独特,他认为阅读是为了忘记,因为忘记就好像吃饭需要排泄,人不排泄会死,而不忘记同样不会有好结果。人们只所以会课间休息,就是为了忘了上节课的内容,好学下一节课的。

  另外,他认为忘记和创造有关。他指出“美好回忆源于记忆与忘记的共同创造”(第157页)。“记忆的原则是保持原形,从中孕育出新事物的可能性小。添加忘记的力量后,记忆会发生扬弃、变化,有时甚至会消逝。但深刻的记忆将经受住忘记的考验,获得重生。此时,记忆不再保持原形,而是会在忘记力的作用下发生创造性的变化”(第156-157页)。

  在上述过程中,人的记忆会逐渐进化,并且会美化记住的东西。所以人们往往会感觉儿时第一次吃过的东西非常好吃,第一次看过的电视剧非常好看。以我自己为例,我现在想起来第一次吃的鲜虾方便面,都感觉是天下第一美味。但是,如果让我再吃一次当时的面,我不一定有这个感觉。这就回到了电视剧,我小时候看的第一个武打电视剧是《燕子李三》,当时感觉非常好,可是多年后再看时,就看不下去了。这就是人的记忆通过忘记,美化了记忆中的人和物。

  人什么时候忘记的效果最好呢?是早晨。而人在早晨也是心清气爽的,很多人往往将自己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放在早晨。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中国古代皇帝办公也在早晨,所以叫朝廷。可见,忘记不只是脑科学的结果,也是人类生活实践的经验。

  结语

  《乱读术》这本书虽然从创意思维角度极力鼓吹乱读的好处,但是个人认为这与精读并不矛盾。作者曾举了《武士道》作者新渡户稻造的例子,“据说,他将英国卡莱尔的《衣裳哲学》阅读了三十几遍。卡莱尔不是学者,而是哲人,是位有着独特思想的奇才。他的文章连英国人都慨叹难懂,明治时代学英语的学生能读懂多少实未可知。但新渡户稻造所写的英文著作《武士道》,英语功底十分扎实,在海外获得颇高的评价。尽管是卡莱尔风格的英语,但新渡户稻造的文笔想必是通过反复阅读所习得的”(第30页)。

  所以,关键是要处理好精读、乱读之间的关系。经典著作需要精读,和研究相关的资料要精读,但是平时也要乱读一些资料开发自己的创意思维。因为精读是工作,而乱读是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工作。

  外山滋比古.乱读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乱读术》读后感(四):乱读

  30“不懂之书,经过不厌其烦的反复阅读,果真就能读懂吗?。。。。但我认为,应该不是真正读懂,而是读者感觉自己似乎读懂了。因为读者在阅读时,带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会有读懂了的错觉。每重读一遍,读者带入的自我理解都会加深。这样一来,到最后完全成了自己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就深信自己读懂了,也将所读之书自我化了。”

  31“能反复阅读的书,自是因为有其精彩之处,虽然这种精彩或许未到能明确说出来的程度。将不懂的地方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认知来填补,是一种自我表现。”

  55“像风一样轻快地阅读,书籍才会向读者展现出精彩的含义。书,像风一样轻快地阅读就好。”

  66“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一旦乱读,便不可能避免失败。但很多时候,与从头到尾读完的书相比,读不下去而放弃的书更能让我们受到不同的启发。不畏惧失败---这是乱读所必需的觉悟。”

  用乱读术把《乱读术》看完了,哈,其实到了最后还是有跳读了几个章节(关于日语之类的内容)。

  可能阅读就是不要太过于功力吧,像作者说的,书,像风一样轻快地阅读就好。也不必太过于拘泥自己记住了多少,也不必太拘泥于要做笔记。之前看的一本书就说必须要用纸笔来做笔记才有用,但于我而言似乎在豆瓣这里记录更加高效而持久。

  必须要有什么深刻高明的见解才可以记录吗?我想也未必。

  很多东西只是给自己的一点交代,也可以给未来的自己留一点记忆的线索。

  随意写写也非常可爱了。

  坚持住这个在豆瓣记录的好习惯哟!!加油!!乱读术用起来!会有serendipity哟。

  哦对了,作者还提到书评并不靠谱。哈哈。可能确实如此。就像有些电影在我看来真的非常非常赞,但评分居然不可思议地低,倘若我事先参考了评论,那也许我也就要和我所喜欢的部分电影擦肩而过了。

  书嘛,只要自己有兴趣,先开始读了再说,读不下去了就先放下来!也不能总是死板地觉得看的每一本书都必须是经典,都必须从头到尾过一遍才不枉此行呐。

  改变,从自己的心态和观念开始。

  《乱读术》读后感(五):读书的自我

  随着全民读书的兴起,对于捧起书本计划读书的你有没有困惑?一周读一本?什么时间读?读什么书?该怎么读提高效率?

  《乱读术》阐述了它的观点,是速度还是重在理解的慢读,是专业钻研还是多领域阅读,是全盘吸收还是有自我思考地读书,书中详细地分析了中规中矩的读书和乱读的区别和意义。

  作者是日本的外山滋比古,目前为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全日本家庭教育研究会前总裁,曾获第46回日本放送协会放送文化奖,专攻英国文学、教科书、修辞学、编辑技术、思考、日语理论等领域。

  这本书叙述了看起来似乎另类的观点,作者不赞成循规蹈矩式的阅读,比如一定要基于理解基础上的慢读,不理解也可以读书;不赞成只读“好书”,认为禁书反而引发好奇提高阅读速度;读书百遍不一定其义自见,因为对书的理解不够全面的部分,会夹杂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是对作者完全正确的解读。

  比如《格列佛游记》,本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作者对当时十八世纪的英国政界腐败给予的抨击,是一部讽刺小说,但随着时代变迁,讽刺的微妙之处变得难以理解,后来演变成一部有名的童话书。

  因为书的开始部分让人越看越觉得别扭,实在与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作者玩的是出奇制胜?剑走偏锋?但似乎又有点道理。我不敢苟同,心想作者乃怪咖,又带着好奇接着看下去,看到底所谓的“乱读”究竟想说什么。

  作者否定了一些传统阅读法的弊端后,引入正题阐述了如何乱读和他在实际中的应用,乱读其实是针对循规蹈矩的读法的,我们读书要像风一样轻松阅读,不必每篇都慢读,慢读会影响连续性,容易到不懂的地方卡壳纠结,反而对书的整体不易迅速理解,再者要广泛多领域地阅读,不能只读自己熟悉领域内容易理解的书,而对不熟悉的领域读不懂的书不过问,成为“专业呆子”,这样会局限思考。

  书中讲,读书分为“初级阅读”和“次级阅读”,初级阅读讲求理解,次级阅读不要求一定理解,读者应有“次级阅读”的能力,才能广泛多领域去阅读。读书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谨慎成为书的俘虏,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作者说,“有用的知识需要学习,让人丧失判断力的事情则应自戒。”

  读者应有自己的判断力,勤于思考的能力,读书多,才会迅速鉴别“劣书”,读书广,勤于思考才会产生创意,结合到生活工作中去,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张开口袋硬塞,作为一个单纯的模仿者。

  是的,现在的干货类书籍很多,读者很幸运,在吸收精华的同时应注意鉴别,不要一味地盲目跟随,丧失自我判断,要结合自身情况取舍,是否可行,比如书中谈到的某些观点其实我不是特赞成,我就会略读过去,不适合我,我也不盲目照搬,谨记不要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成为一个只知道承继而不懂创新的人,成为单纯的思想模仿者,每一位读者都应真正对自己负责,突破自我局限,有自己的能力去思考。“有时站在远处阅读、思考,反而会有新性的发现。”

  东施效颦会出笑话,取其精华去其糟柏,走适合自己的路,做适合自己的事,对于有用的东东可以“拿来主义”借鉴用于实践,验证起效果,并思考为什么,是不是可以给自己启发。对于有异议的部分反复琢磨,为什么相悖,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观点的不一致,实用性不够,敢于批判和取舍。

  如果生活中有迷茫,竭尽全力想不到办法,就算查书上网也一筹莫展,可以放空书本,展开自己的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不同的事物间会有联系建立链接,或者会柳暗花明。就像作者在做编辑的时候面对销路贫瘠的囧,面临辞职的风险,忽然想到做编辑犹如厨师做菜,菜不是厨师亲自所种,但厨师的选材用料烹调方法决定了菜的质量,文章不是你亲自所写,但编辑做选材类安排比较后,又是截然不同的面容出现,于是有了后来的书籍畅销,甚至编辑技术领域的专家。这都在于作者的善于思考,单借书的力量给予指点而无获的时候,你的脑子在发挥充分的作用,相信自己。

  另外要多领域读书,不管能不能读懂,都去读,去拓宽自己,不要畏惧读不懂,要勇于接受失败,无所畏惧地多方面阅读,不局限自己的专业。

  这其实跟“绿灯思维”和“红灯思维”是一个意思,红灯思维拒绝接受自己不懂不熟悉的领域的观点或者思想,绿灯思维不管是什么都要去了解去接受,更广阔的视野会刺激你的思考和不断创新。

  我们在读书时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喜欢的领域,愿意去读这些自己能接受的部分,但对于跨领域又太过专业的书籍不愿去看,觉得晦涩难懂,与目前我们的生活工作都没多大直接的关系,所以敬而远之。其实只有多读书才会开阔思路,优秀的东西是相通的,它可以转化成你需要的动力,只要善于思考和钻研,触类旁通茅塞顿开的事情常常有。

  作者是高龄90岁的老人,从他读书时期日本作为战败国的国情,就当时的全国读书概况,结合日本教育,以及他自己学生时期的读书和学习,到后来参加工作当老师做编辑等等,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去倡导乱读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结合国情去理解,我想这书的来由,和乱读有术有着一定社会环境因素。

  我们现在读书条件优厚,范围很广,也有许多阅读方法,譬如通读或精读,如何吸收消化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和实践,对读书人来说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方法,对一本书取精华受益自身,使我们的读书目标,而想大幅度地提升自己,必须加上读书后的思考和创新。

  总之,如书中所说,我们读书的同时,要有自我责任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精读,和一味地读“好书”,无论速读和“慢读”,无论“好书”和“劣书”,多读而广思,集思能广益,多领域读书的同时,注意懂得思考和创新,才能增添新智慧新活力。读书本来就是件快乐的事,不必给自己太多的束缚,让乱读有术,读书更精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乱读术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