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10篇

2018-04-21 20: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10篇

  《王阳明:一切心法》是一本由熊逸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裸脊线装图书,本书定价:84.00,页数:201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一):追求正义成功没有错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对成功的向往,以及对成功所能带来的影响想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生活条件改善、自身的信心),是努力生活,甚至只是活下去的极其重要动力

  所以大家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去思考,如何才能成功。

  在这过程中,很多人会错误地归因,或者说片面地归因,比如一味地归因为努力,一味地归因为厚黑学,一味地归因为家世,一味地归因为机缘巧合,还有一味地归因为心学。

  也有很多一知半解的人跳出来解释世界奥秘,也有很多人通过兜售成功来获得自己利益和“成功”。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通往成功的路都是长路漫漫,颠沛流离

  我认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方面精英群体的预见性的、方向性的引导,一方面来自于普通民众在追求成功和幸福的路上所付出辛勤的努力。

  而大部分真正的“精英”,他们个人价值体现都不会单纯地建立在个人的财富增长权势扩大的基础上,更多地会有一种普世情怀,希望整个人类社会、世界能有进步。(至少我们看到的是这样。)

  所以,归根结底这个世界的进步着力点还是普通民众。

  那么我们普通民众的“成功”,就具有非常实际意义的“普世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去嘲讽、打击普通民众追求“成功”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所犯的错误,而不是诚恳地去鼓励、引导、辅助,这样是很没有“普世关怀”的修养的。

  我们普通民众生生不息地去尝试去努力获得“成功”,对我们自身,对于“精英”们人生意义实现,对于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都是历史主轴般具有方向性的正确性。

  肚子饿了,找东西吃没有错。

  找错了吃的,放了一块石头放进嘴里,也不应该得到嘲讽和指责

  我们需要更多的“先进”之人来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吃,什么可以吃得更饱、更好吃

  当然最重要的事,要鼓励我们,不要让我们觉得吃错了石头是可耻的。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二):阳明心学的背景:一个假正经的时代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书笔记(二)

经历了五代十国短暂的动乱时期,北宋王朝重新建立起统一封建政权,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思想文化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理学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新的维护统一的思想工具应运而生。理学发展的初始,可以说是对道教和佛教的批判,但后来又吸收借鉴了很多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这就有点类似佛教的发展,起初是反动批判婆罗门教的,但大框架还是在印度吠陀哲学的背景下。

  北宋中期,理学思潮逐渐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理学流派,北宋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等,南宋时期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等。其中,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和陆九渊、阳明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成为最主要的两大学派。

  宋元明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程朱理学作为官方统治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儒学在社会政、教两方面的功能。由于伦理修养层面是直接为政治制度层面服务的,统治者常常使得本来建立在自觉原则上的道德规范教条化,理学就成了官僚政治的教义,中国人的假正经已显露苗头。

  比如唐代的中国人并不反对女人袒露脖颈和胸部,而宋代和宋以后的中国人则视这种暴露为下流,因而推广高领上衣。唐代有豪放女鱼玄机,女诗人薛涛,宋代在恢复动乱后马上恢复儒学道统,儒学的复兴开始影响男女间的自由交往

  明朝,朱元璋以帮会组织起家,高度集权,即使皇帝昏聩无能帝国也非常稳定。帮派老大朱元璋恢复了蒙古占领时期一度中断的传统科举制,为帝国的庞大文职部门选募贤良。在对待士人的态度上也早失去了打江山时对读书人尊敬,甚至用武力逼迫天下文人入仕,手段有绑架亲属,进山收剿,威逼利诱等等。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凡不肯归附我的,都是敌人和反动派。这或许是蒙古官员的飞扬跋扈在中国文人身上打下了烙印,所以一旦掌了权,他们便起而效仿蒙古人作风,但与明帝国的帮派作风也脱不了干系。蒙元以后,阳儒阴法的比利中阴法占了更大的比重。

  同时,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地下文学类似,“正经的”社会风气下,表现人类性情的文学作品出现很多地下文学,这时候中国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地下文学,比如《金瓶梅》、《肉蒲团》。

  用现在的理论看理学和心学都是唯心主义,理学是客观唯心,心学是主观唯心。朱熹借鉴了道家炼丹术和佛教,特别是禅宗,给儒学增添了它始终缺乏的神秘因素。他们追记谱系,重塑道统,这都是学习佛道的。同时他对经书的注释却严守儒家教义比汉代经说走得更远。

  每个创始人都是活生生的,但创始人死了后,所创教派大多只能教条化创始人的思想,再通过口传心授达到创始人的理想状态,这就涉及到认识创始人的理念实践创始人的行为创见。

  电影《南海十三郎》中,南海十三郎告诉唐涤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一辈子跟我一样永远没出息,你要比我有出息,最后把他赶走了,这是很多武侠剧中情景。李小龙就极力反对门派,注重吸收各派优点,最后创立截拳道,之所以是道,他只停供自己实践过程中的体悟,并深达思想认识和修养,并不希望自己留下门派。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强调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

  在官方的推动下,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形式的形式,教条中的教条,完全的本本主义。理论的神秘色彩缺乏方法论,实践又严重脱节。所以宋明理学对中国人的影响远大于孔子本人,也就这时儒家的信条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实际这一点可以参看元杂剧和戏曲

  到王阳明时期,理学已经成为当知无愧的应试工具,儒学教义变成科举考试标准答案,也化民成俗的教义。读圣贤书是为了考科举,而考科举的目的是为了仕为官,这是当时主流价值观。读书人把见识流于纸面知识,可以倒背如流,讲述头头是道,一旦科举及第,立马有世功护佑,玩起争名夺利的勾当,缺乏技术上的防范制度,可想而知世道人心会变成什么样。可以肯定的是道德浮于表面化,基层矛盾错综复杂

  朱熹他老人家还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但捧儒学为国家教义的政府推动,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士人可不这样想。只要能中举,寒窗苦读数十载,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也在所不惜。实际有些教条或许连创始人自己都不知道,你看现在那些自觉奉乔布斯为教主的人。

  近代王国先生以西方哲学入手治学,他就认为儒学更侧重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而缺乏纯粹的形上学的兴趣成果。务虚和无用的少,而多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文化格局相对西方文化也低一些。这话放在现在也很有启发的,比如一句话背后就是一个人的思维层次,再比如有些人一直创业,但不知道创业有的就是玩出来的。

  心学宗师陆九渊就反对这种本末倒置现象,这与孔子的圣人之学为第一要义的目标背道而行。以做圣人为读书要旨和以考取功名为读书要旨,这按孔子的要求讲则是君子小人的分别,古之学者和今之学者的差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学者学主要在修养自己,现在的学者学是为了迎合别人的需求

  执着于形式的形式,缺乏创见,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这样读书“不走心”。一个学生如果真不想听课,抄再多的笔记他仍然是消化不了那些知识,死记硬背也不会通达,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与明清考生相像的地方

  后世造神,有很多传奇的王阳明先生的确有点同寻常,但我们不能说他绝对跟大多数抱着“学而仕则优”、考取功名利禄的人不一样,读书就瞄着考取功名,因为他也参加了数次考试。但王阳明至少志气比别人大,格局要比其他人高,读书的目的和方式也随着境遇在变。他没有那么现实逐利,要读圣人之学,要成王成圣贤,他要走醇儒的路子,以道义为第一要义,而不是以功名利禄为第一要义。

  为什么我说是一个假正经的时代,可能有人会说我是瞎扯,为什么是假正经?

  第一、这个时代缺乏创见,拘泥于形式的形式。

  第二、掩盖真善美,教条义理压制生命原始创造力

  第三、儒学的人格生成理论究竟是怎么回事,什么天人合一,儒学要内圣外王的方法和途径是怎样的,它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第三篇笔记咱接着聊。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三):无善无恶心之体

  一个略显神秘的文史作家熊逸,讲述历史上同样神秘的“心学”醇儒王阳明的故事

  在作者看来,王阳明讨逆宁王的事业成功,与他对儒学的感悟并无太大联系,恰恰是因为对世俗乡愿的反思,才让他走上了探寻知行合一的悟道之路。

  作者尝试从王阳明的成长经历入手,构建阳明心学的形成轨迹。在对孔子孟子、程颢程颐和朱熹陆九渊的继承与批判中,王阳明独树一家,虽然当时被视为异端信仰,但在后世却留下了深远影响。

  人们喜欢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来概括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背后蕴涵的是读书人对“古之读书为己”的朴素追求。抛开主观唯心主义的现代辩证法式评价,在当下社会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于克服浮躁之风、思考初心本源很有启发意义。

  推荐与我一样,对王阳明的了解仅停留在初中课本“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阶段朋友们闲暇之余翻看消遣。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四):人生的通关秘籍并没有那么简单

  听了罗胖的语音推荐,说到 “孙中山、毛泽东的偶像王阳明”,“这本书不出来都不敢讲王阳明”等,我立刻下单把书买了回来,京东快递当天就到了。

  本想找到通往成功的真理,没想到开头就被作者熊逸当头棒喝

  作者的观点写在了第一章《如果你是叶公好龙式的读者》一共有四十多页。我总结如下

  1.王阳明的理论出名不是因为他的理论好,只是因为他成功了。极端比喻是:马云说,成名前,他说的"真理"都被当成狗屁,成功后,他说的狗屁都被当成了真理。

  2.功成名就这件事本身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同样性格能力的人放在不同时空,最终所得成就可能有天上地下的区别

  3.若要用现代心理学解释一下‘心学’,也许是人在坚定相信某套理论的时候,心态会更加安定,比起那些左顾右盼犹豫不决的人,做事气势及成功率会提高。这类似于宗教功效。重要的是信心,而与相信什么关系不大。

  4.儒家行事讲究仁义,却缺乏法家的功利性的效率。自古两者不可兼得。可或许经过王阳明信徒们的饰,后世流传的故事中,王阳明成了两者兼得的人。故王阳明就成了后来知识分子的偶像。

  后文是王阳明的生平叙述,尽量还原了其真实事迹。故事偶尔有作者的旁白,还是很流畅好看的。

  我反思自己,其实隐隐之中,我是在寻找通向成功的"真理",想着学到这个理论后,照着做,即使过程慢,但是还是会通向成功的,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成功。

  王阳明的故事提醒了我的是,

  1.世界没有这么简单,充满了随机性,很多东西不是有确定因果关系的;想着一招吃遍天下,这样的想法太懒了。

  2.世界没有完美的东西,想得到名,同时又不放弃利,又要内心无悔。这样的想法是太贪了。

  3.很多做事的方法只能是努力提高成功的概率,尽人事,听天命

  人生的通关秘籍并没有那么简单。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五):如果阳明学没有震撼到你,那就对了

  书粗略扫了一遍,评论倒是从头翻到尾,两极分化严重,有很大争议充分说明:这就是本不错的书!!!罗胖的书不咋地,比如物演通论的什么鬼,但这本书其实看看不算亏(知识渊博同学就不要看了)。

  我们现在的话语体系基本是西式的,西学一路走来最先进入现代化,阳明学什么的还是太古老的(相对于现代社会),拿现代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等来讲王阳明,其实看着反而没有隔阂,看熊逸瞎逼逼好开心

  读古人书,没古人的意识形态,真的挺痛苦(真心通读古文版传习录的同学请举手,好好教教我)。用我们现有的话语体系做解读我觉还不错。

  承认王阳明的学问过时真的让我一个爱国青年心里不很舒服。但是吹破个天,王阳明的圣人之学再屌,比起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相对论、康德三大批判、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等等(捡几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大咖),说实话差一个量级,我们的宇宙观世界观基本是这些西学奠定的。阳明学没给你带来震撼是应该的,因为你是一个看了太多牛人的现代人,虽然我们屌丝的学问比起明朝知识分子还是很粗鄙。

  有人肯定说我根本不懂阳明学,瞎逼逼啥,或者说阳明学跟他们的学问不是一个路子,不能放一起比。

  好吧,大家心态摆正,我其实觉得毛概邓论三表科展习梦才是宇宙真理,我只是来搅局的。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六):人们做任何事情与结果都希望有秩序有意义,有笃定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听罗胖的语音后,因为自己也很想了解王阳明,果断的买了套盗版先睹为快。对序章的标题很感兴趣先把他读完了,有了部分感想,读书不多纯属个人浅见。想看这书的初衷是听说过这个名人,大儒,古今的许多名人毅皆是他的粉丝,我也想从中摄取一点点他的成功智慧与方法。十三篇的标题看完,我有如下的想法。成王败寇一直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每个成功的人士,人们总希望用一些其所特有的,与常人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释他的成功!其实成功并没有那么多神奇的秘诀,就像时势造英雄一样,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离开了这个背景同样的人物可能会有另一番的境遇与结果。就像成名后的所有成功人士一样,即使是很普通的话语,在他成名前人们甚至不屑一顾的,而成名后皆为至理鸡汤大肆渲染广为流传,一些事情不能把偶然当做必然。价值观是感性主观的,诚如书中所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全部都是源于记述者个人的主观认识框架,一一过滤后传播给我们的,影响着我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认知结构的不同,看法角度也就不同,没有对错。随着信息的发展,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在幸福感上多元化往往不如一元化更能使人们得到幸福。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源于内心,寻找一种适合并属于自己的寄托,那就是信心!信什么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有,并笃定的坚持下去,中途不能有一丝的怀疑,我觉得类似自我洗脑一样。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一种信心,来提醒自己,在当中保持平衡。笃信越强烈,内心的幸福感也就越强。幸福的人生需要坚定不移的笃信。因为需要得到解释与方向。这个信心最好一切从简,好记,好坚持!人们总是对未完成的事情印象级深,个人觉得就像恋爱一样,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因为不确定,人们总是希望圆满的,有结果。有时单纯一些也挺好,这样幸福感越强些。人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性格,还取决于他的认知,世事洞明皆学问。儒法之间的争论,主要源于,仁义第一还是目标利益得失第一,其实就人本性而言还是利益为先,但都希望有一个仁义的外衣。很多时候乐观的情绪会比悲观情绪更容易将我们引向负面的结果,因为前者会使我们丧失动力和审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这点我很赞同!做事的初衷往往影响事情的结果。努力并不一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努力是绝对没有回报的!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和人攀比的心里,往往不会那么的明智,大多人性使然,嫉人有,笑人无,憎人富贵,弃人无!最高的自信心境界就是像猫一样,旁若无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平常心很重要,但也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养成的!人是群居动物很难做到言行如一,不迎合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对一个人的评价很重要,就像孩子一像,多夸奖,多鼓励他给他信心可以改变他的一生。没啥特殊的见解只是为了做个个人的读书笔记,有个反馈。

  --523六儿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七):成功是小概率,快乐才是可追寻的

  这是第三次完整的读关于王阳明的书。用一句大家熟知的话来讲——时代在召唤,所以王阳明在那个时代来了,然后在现在这个时代又一次来了。

  一、确认偏误

  经常把确认偏误与认知偏差搅浑,虽然现在还是不懂,但知道了这就是我们的偏见———不管是事前偏见还是事后诸葛亮,存在就是合理的。谁也不比谁更容易,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只有能否认识这个世界,然后不断改进自己的模型的观念。当然,模型不能只有一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就好。

  二、传奇就是传奇,不一定是真的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敢于说实话———把文中神化王阳明的情节都进行了分析,虽因为不能证伪,不得否认是错误的。但作者把王阳明还原成一个与你我相似的普通人。这是一个有着自己理念的人,也是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人。因为事功而成,被世人推崇。抛去这些偶然因素,他是一个充实的人,是一个经历了磨难才有小概率成功的事例。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是他这种怎样经受住磨难的过程,从中得到些什么。

  三、龙场悟道

  作为一个37岁被流放于与世隔绝的“大儒”,由迷茫到消沉再到振作,他没有被打垮,然后适应然后悟出了自己的“道”。虽然很幼稚,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毕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这更好的是经历过大喜大悲。只要没有被打倒,那么必将比以前更为强大。

  四、人性与天理

  人是由各种基因组成的个体,那么必会承担基因的使命———生存与繁衍。那么,人性的本来——食与色就是这个使命的体现。各种道德及修养就是由此并随着环境进行了变化,这也就是天理的由来。

  作为个体的人面对自己的人性,就需要控制,当然这是非常难的,也是违背人性的。但是,是控制而不是禁止,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在该做的时候做该做的事,不该做的场合时机就控制不做,能做到这点就非常好了。所以,劳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面对自我天性的唯一方法论———延迟满足。

  面对他人的天性,首先要做的是理解,而后分析从此衍生出来的种种行为,形成自己的模型,并不断进化。

  通篇而言,只有自省、学习、实践,才能对人性构建正确的模型,并建立快捷模式,将系统一的直觉算法发挥作用。

  五、忠与恕

  儒家思想里,用两个字总结,即忠恕。忠,是忠于天地君父亲,也就是整个环境下的等级观念。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而不是宽恕,以德报怨。

  放于现在,忠是在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忠于自己的人性,达成环境与自己的双赢。恕是理解别人的思考观点,认清人性,明白自己,达到耳顺的境界,并因势利导,最终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这是一个很烂大街的命题,不过却没有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倒是现在可以简单的进行分析了:人是具有群体性的,作为群体性的特征或者说原动力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聚集在一起。那么怎么才能确定谁可以生存谁要去死亡呢?只有比较,各种比较,比较出来的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身的优秀(如果比赢的话),那么自己就会有很大的几率比不上自己的其他人有更大的生存机会。再加上人是厌恶不确定性,喜好确定性,比较后的“成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幸福的来源,因为就算要死也应该是死不如自己的才对?!而“不成功”的人就会感觉到焦虑不安,因为其潜意识感觉到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比较“成功”才能解除,那么各种竞争就随之而来。虚荣、嫉妒、羡慕等这些比较带来的心理情绪也是由此而发。可惜的是这些情绪都是不易控制的,就如自己不能把自己抬起来一样,只能借助理性转化,不能直接对抗。

  转化的一个方法是和自己比,这也是终身学习的由来,更是缓解焦虑的方法论及根源。

  而这一切,都有可能是错的。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八):民国宗师熊十力痛骂徐复观“读书方法”

  1943年,徐复观时任陆军少将,这一年他受到蒋介石的器重并成为高级幕僚。徐复观读到了熊十力独创的新儒家哲学体系“新唯识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遂萌发了从师之意。正好此时,熊十力也在重庆梁漱泯先生主持的勉仁书院教书。徐复观便试着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仰慕之情。不几天,熊十力便给他回了信。熊十力说到后生对前辈要有礼貌,批评徐复观来信字迹潦草,诚意不足。徐复观立即去信道歉。经过几次通信后,熊十力约徐复观来书院面谈。

  徐复观第一次去见熊十力,是身着陆军少将军服。徐复观向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向他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面露不悦之色,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

  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见熊十力,报告《读通鉴论》已经读完。熊十力让他谈谈心得,徐复观就谈了许多对王夫之的批评。

  熊十力还未听完就开始破口大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多年后,徐复观回忆到: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九):人生的第一要义:走肾与走心

  

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读书笔记(一)

熊逸的质疑很精彩。

  现代人讲主义,主旨,往往围绕着一个重点而忽视其他方面,这就是人之常情。古代思想传播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创始人创造一个第一主旨为指导的理想信念,然后其他因素都是其次的。

  比如佛教,释迦牟尼创始佛教第一要义仍然是解脱,然后他又是一位革新创制的人,反动婆罗门教和其他一些理念,他既要说明要到哪里去,但有些地方又是站在其他对立角度讲不能到哪里去。佛家法空的理念即是认为法只是渡人过河的船,指人望月的手指,船载人到彼岸,其他都不重要了,所以为其次。但随着后世宗教理念的发展,就会出现很多想法上的分歧,以及要义的教条化,最后连无神论的佛祖都供奉起来了。禅宗讲不立文字一方面是中国人实用的本质起作用,一方面大概是怕教条化吧。

  记得上西方哲学概论的选修课时,老师最后一堂课时意味深长讲了一句话:如果你想幸福快乐,金钱只是追求幸福快乐过程中的手段,金钱如果是最终的目的,那你很难幸福快乐。这当然很好理解,以幸福快乐为第一要义,而金钱为其次。

  原则或功利第一要义也可以类比现在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走心与走肾。这事马云也经常讲:阿里现在已经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了,而是以帮助更多小企业成长为目的。当然泛道德化的人会讲:钱他照样赚,小公司仍会被并购,这是后话。做微商的也会经常讲帮助别人赚钱自己才能赚到钱。当然道德升华也是必然,告诉别人自己以某种高尚的道德驱动力做某事,总是有区别于那些惟利是图的人,优越感油然而生。总之,意思就是格局大一点,不要做事太逼仄。

  而与此恰恰相反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主因,并不是韦伯所说清教徒的伦理思想,而是不择手段的威尼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他们用自己在东方劫掠财富的实际行动创造了资本主义运行的商业机制和募集资本的方式,而他们所秉持的正是:功利第一要义原则。

  所以历史往往不是由胜利者书写,而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体书写,但也由很多厉害的人把它们总结梳理成易于认识的观念供后人学习认知,这就是意识形态,你看到一定是由先入的观念和价值判断梳理过的观念。

  孔子他老人家一生追求克己复礼,恢复周公定制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曾经稳定祥和,人人各司其职,君子之道坦荡而行,但随着社会变动,人心不古,毕其一生,其不可为而为之也要倡导君子之学,圣人之治。

  常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於利”这里君子是封君之子,周代封建制度中的贵族,而小民是平头百姓,在孔子的语境中这两个词都不带道德色彩的。君子以义理为第一要义,而小人则是以名利为第一要义的。孔子他老人家也讲,礼不下小民。

  孔子的人生理想是行君子之行,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国军的政治顾问,推行周公德治。他以“仁”为核心,倡导仁义礼智性,仁,即是做人的道理,在熟人社会建立良好的二人关系。

  但随着封建社会解体,社会阶层由稳定变为无序,传统的分封宗族社会被中央集权政府取代,并把宗族社会编户齐民。儒家思想在汉武时变成官方指定的政治伦理思想,成为阴法阳儒的统治工具,即不仅用严法为统治手段,而且从伦理道德上化民成俗。这也许是我们的社会生活很多领域泛道德化的原因吧。

  单从男女关系来讲,宋代以前这一切还是比较正常的,但后面后面随着儒家德治原则变成教条让人学习,致使天下人生起争相作伪的风气。“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性也变得猥琐。(这个参见高罗佩《中国古代房事考》)

  《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十):应该站在更高层次的良知来看王阳明

  我读“王阳明”已经是“今之学者为人”了

  读熊逸的《王阳明一切心法》,刚好在自己自我转变和提升的时期,开始实施计划和严格自律。严格的来说么我的自律目前应该把“严格”去掉,自己还远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应有的安排,也正因为如此,开始实施读书计划的时候,忽然看到躺在书架已久的《王》两本书。于是我动了平常心,想着通过读圣贤书来提升和约束自己,达到更好的自我提升转型,因此果断读了起来,带着一开始的错误翻开了这本引经据典,纵观古今,横贯中西的书。

  成功学的当头棒喝

  我看书一般不会先看豆瓣的阅读评论,怕左右了自己的思考。但读完书后回来看评论,发现很多读者跟我一样开篇四个字“当头棒喝“。其实之所以被“棒喝”多半因为一开始就带着“功利心”翻看这本书,想从王阳明心学学到成功之捷径。熊先生言辞灼灼,毫不留情面的对此类人也就是我这种类型的读者劈头盖脸的说了一通,让我战战兢兢的跟着他缜密的,洋洋洒洒的40页推理,最后结论——这里没有你要的成功学,甚至对历史的客观性,圣贤理论的现今适应程度都抛出了大大的文化,也看到了自己缘木求鱼的丑陋行径。序言读完,口干舌燥,额头生汗,清了清嗓子,还是继续读吧,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翻开正文第一篇章“家世”。

  等等,作者似乎太死理性派了

  花了两个周的时间,两本书终于读完,返回再重新读了序言,然后又用思维脑图把整篇文章进行了梳理,发现其实作者在整书中引经据典,学贯中西的表现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证明而证明,缺少了对心学核心的解读,似乎有存心为之之嫌,因为就作者的知识储备和对世事的洞察,按照其对王阳明心学和所谓圣贤理论的部分“证伪”的劲头来进行正向论证估计也能让我等读者心服口服,因此其实就读者的行为思路和逻辑来说值得商榷。

  是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和角度来看王阳明心学

  针对作者对王阳明心学有明显悖论的两点来说:

  1、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汀、漳平定叛乱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法家方法,同时奸诈异常,这违背了“良知”的准绳,尤其更儒家君子之行有悖。

  2、王阳明在平定了宁王朱宸濠之乱后遭受奸臣作祟的加害,作者对王阳明自身受到的困扰而心神不宁过于强调,即说明王阳明动心,本非心如明镜,同时接受了武宗在一年之后重新撰写捷报,并且识趣的作假了捷报的大不韪行为。

  基于自己对本书作者于王阳明整个生命历程的描写,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种学说、理论是可以恒久不变,适应任何时代的,哪怕道德准绳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不神话心学应该是一个基础。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通过自身遭遇提炼出来的心学要领我们去学习体会倘若不结合实际便会有隔靴挠痒之嫌。此嫌有二:一是王阳明所有的理论学习总结以及坚定不移的执行来自于自身经历成长、痛苦、狂喜诸多事件之后才能体悟,也才能坚信,这其实也是作者所说自信的重要性,但其实如若没有自身亲切体会或验证,人的自信不会莫名其妙坚定的。二是王阳明在遭遇了一些列起起伏伏之后,如若没有从小饱读诗书,求学问道,勤奋努力到甚至有些癫狂,比如新婚之夜却落跑求道,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这些行为也为王阳明的知识储备也就是知行合一的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也才能在遭遇中提炼出行事之道。

  所以其实不论学不学王阳明,个人的努力和基础知识以及认知水平的提升是一切的前提。这其实也可以解读有的人认知水平中对于随地吐痰是没有不道德的概念的,因此也就不觉得随地吐痰是不道德的行为。其二,所有的理论,习得归习得,还得练,也就是练习才能让知行合一,也才能真正学的王阳明的心学要领,倘若上述两点真的能够达到,又岂不是成功学呢?

  扯远了,其实在做了上述两点的分析之后,其实更坚定了自己对于心学了解学习的信心,虽然也侧面证明了以功利心来学习王阳明心学是能学到东西的。我们回到两个悖论来看。历史的分析,尤其对人心境、思考、行为表现的分析最合理的是能够站在事发当下来就事论事,其实作者在这个环节做的挺好,当然不是作者时空穿梭到此情此景去体悟王阳明的所作所为,而是作者通过类似的事件,类似的场景来横向论证,对于爱总结,爱找规律的我等读者来说是很受用的。但是有个问题,倘若王阳明的所思所行可以用横向的人物和心境来分析和推理的话,那么历史岂不是少了很多光彩,那岂不是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的丰富多彩的维度。因此我们看待上面两个悖论不妨抛开作者纵向历史场景的同类推理,我们以更高层次的视觉往下看:

  第一个问题:王阳明作为儒生为什么能够在叛匪的评定中无所不用其极的使用各种奸诈手段?其实我们就以心即理来考虑(这里需要交代一个心学的重点,其实王阳明在后期与弟子讲学中一再强调不能拘泥与先前圣贤之理,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自己的良知来进行判断。)因此,从更高的角度来看,王阳明对叛乱能越快、越少打扰民生、死的人越少就是最大的良知,当然这个需要站在当时的情景考虑,叛匪扰民忧国是即成事实,朝廷派遣王阳明平定也是既成事实,同时即使王阳明守住圣贤知名不愿做此等不能两全之事,朝廷也一样会再派其他官吏进行镇压,流血冲突避免不了。因此当下就是尽快、尽好的解决叛乱,再这种前提之下业务在乎奸诈油滑之手段了。

  同样,在平定朱宸濠之乱后,所遭遇的一切,以及违心撰写假捷报一事,其实书中对于王阳明的诗集描述也能看出。王阳明最担心的是叛乱之后皇帝玩闹出征的事情会给黎民百姓带来更大的困扰和痛苦,因此在这个大的目标前提之下,王阳明去撰写假捷报让皇帝尽快班师回朝应该是仁义之举。因此其实如果盯着小的良知来看,王阳明未必成功按照其所述良知行事,但其实未必,“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能够写出此诗的王阳明,应该能够站在更大的维度、以更大的良知来权衡做事的准则和方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