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0: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10篇

  《大脑使用指南》是一本由赵思家著作,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6-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大脑使用指南》:灵与肉的隔断是人类智能终极困境

  《大脑使用指南》:灵与肉的隔断是人类智能的终极困境

  哲学根本问题,是存在意识。如果将这一哲学命题,移用到人的身上,就是灵与肉。

  灵与肉的关系,是谐和也是对立,它是文学的母题,艺术的本原。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在探讨人的灵与肉的矛盾冲突

  而同样,在科学上,人的灵与肉,也是一个纠结着科学家迷雾重重的“二元对立”。

  这实在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肉”如何联通到“灵”,而“灵”又是如何指挥着“肉”。

  正是因为这种不知道,所以人工智能,也就是机器人研究不得不绕开意图打通“灵与肉”的困境而另觅突破之法。

  可见,被称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的“灵”,实在是一个比月球还难以忖度的世界

  赵思家所著的科普读物《大脑使用指南》,从这个书名来看,作者似乎是斩钉截铁地寻找到了对“大脑”也就是人类的“灵”的探索路径,但在书的任何章节里,作者都一再告知读者的是:“我必须要承认,在这一点上本书中不少文章标题党’了,有一定的误导性。”(P12)

  扩而言之,可以说整个书名,都是一个“标题党”,因为“大脑使用指南”根本名不符实,整个书,恰恰呈现出的是人的“灵与肉”的困境。

  作者在自序中称他研究的重点是“神经科学”,使用的方法是神经科学的生物实验

  注意,作者研究的对象还是一种“物理”的存在,是研究的“灵”所依附的“肉体”的存在。

  所以,作者站在的一端是人的“肉”的一端,他运用的手段,是书中提及的核磁共振、脑电图等机械手段,他与他的研究领域的同行,沿着“身体”的原始出发点,向上出发,无限地接近大脑的物理存在,然后,没有然后,就永恒地、不由分说、别无选择地被阻隔在大脑的外围。如何实现最后一毫米、一纳米的突破,是当前科学与医学无法解决难题(越是科学难题,越是科幻小说大放异彩地方,《黑客帝国》里,这一阻断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这也成了无数科幻影片最乐于猜想与想象的)。

  所以,整个书中来看,就像是无数的科学家,采用无数的机械设备,对准那小小的大脑,在外面彷徨无主,不得其门而入,科学家所能做的,就是在外面试探性的增减人类的肉体器官,来遥观大脑的反应,从而建立肉与灵的最皮相的联系。书中提到了一个叫H.M的著名病人,他因为海马体被切除,遗下了健忘的后遗症,正是他的这种肢体的缺损,让人们看到了相应的“灵”的哪一处产生相应的反应了。可以看出,对“灵”的研究,往往是通过“肉”的残缺来间接地来予以感知的。

  我们看到的一个有趣事实是,作者本科读的是神经科学,但他读的硕士竟然是计算机科学,据他自己介绍,是想换个角度来看大脑——人工智能,所以跨专业读了计算机科学硕士,但是,无论是在神经科学工作者领域还是人工智能领域,他都碰到的是同样的人类隔断——灵与肉之间的巨大“鸿沟”。人工智能没有实现突破性进展,是因为无法移用人类灵与肉的天衣无缝的紧密性,而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我们在研究人类“灵与肉”的关系问题时,会发现这之间的往来,也被深深地阻隔了。所以,作者跨过两个不同行业所读的专业,都碰到的是同一个问题:灵与肉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阻隔。目前人工智能,正是因为深知在模仿人类的“灵与肉”的联系方面,缺乏任何机会,所以不得不另辟蹊径,用“大数据”来无限地接近人类的处理系统,走出了一条人工智能的新路。

  《大脑使用指南》一书的章目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前面介绍大脑的物理方面的存在的时候,还能够用当前科学前沿对大脑的认识,来展现出大脑的内部建构与应对外界反应的内部区域,注意,这都是属于“肉”的部分

  下面在介绍人类感知外来世界的部分,介绍了人类的视觉、听觉、嗅学、味觉、触觉等方面,作者也是游刃有余,介绍了人的身体上的细胞是如何感知到这些最原始的信息,从而把物质世界与大脑之间建立起联系的。

  然后,接下来,在介绍大脑是如何从这些物理性的器官,处理来自于物质世界的信息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灵”的时候,作者的笔立刻孱弱得无从下手了。大量的用词如“猜测”、“可能出现在作者的自名为标题党的文章中,尤其是书中有专门一章,讨论了人类的爱情情感的段落,作者直接触碰到的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死穴——“问情为何物”,所以,作者在书中直抒困惑:“人类对性,这个从始至终且愈加繁荣兴盛行为了解实在太少了。”(P133)“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描述性的,也不能直接用来解释心理层面现象。爱情和婚姻更是复杂的行为。”(P125)而恰恰在这个人类的爱情的领域里,文学家找到了用武之地,对人类的情感作出了五花八门的探讨,最后总算提供了一条能够为更多人接受的大致说得过去的情感套路,但我们不知道,这条套路是人类本身就有的,是被这些文学家发掘出来了,还是这些文学家自己发明了这些套路,而让后来者都不得不信奉它,并将其作为圭臬。正是这种谜一样的存在,才导致了为什么“爱情故事永远是人类的热门话题,依然在人们的创造中占据着永恒的佐料的崇高地位。涉及到这些问题,显然是《大脑使用指南》这本书的作者不愿意也不可能去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神经科学闭门研究大脑的内质构造,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去探讨情感的内在肌理,就像是井水不犯河水,在两条线上各自为阵,各取所需,他们会不会会师?其实,神经科学家与文学家,是从灵与肉的不同出发点起程的,他们试图无限接近,实现亲密接触,但是在最后一刻,隔墙相望,却可望而不可及。灵与肉终于在最后一点上,永恒地被隔断了。

  《大脑使用指南》一书,大致可以让我们读到最新科学进展背景下的大脑研究现状,作者在介绍最新的科学信息的时候,也常常以常理度之,对一些推测性的理论,进行了否定性的评说。比如,作者对弗洛伊德提出的梦的原因,就表示了否定的看法。犹为有趣的是,作者对一些研究方式,也作了善意讽刺,比如对科学家在研究男人性高潮时采用的自慰行为的科学性表示了怀疑,在讨论情感之痛与肉体之痛究竟哪一个更痛时,作者只是实录了2003、2011、2014年实验的南辕北辙来说明这本质上关乎到灵与肉的痛感是否有共同之处的科学之谜。因此,全书的标题党的哗众取宠性与实际内容上的追求科学性还是让这本书夯实了可靠叙述特征。不管作者在书中采用什么样的调侃口吻,都无法改变全书在内质上的可靠。这一点,令人觉得这份可靠是挣脱了作者故意设置出来那种众多的吸引人眼球的迷障与话语障碍才凸现出来的,这或许是作者智慧的大脑,首先感到要吸引人的关注才能进入人的大脑吧,这是否秉承了作者研究时对人类的感知系统与趣味深度把握、从而才有意为之地戏弄了一把呢?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二):受益匪浅好书

  大脑使用指南

  《大脑使用指南》的作者是赵思家,科普作家兼知乎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本科,计算机科学硕士,现于同校攻读神经科学博士。知乎神经科学话题优秀答题者,因此获得2015年「知乎盐Club」荣誉会员。2015年出版电子书《日常神经科学》和《换头术 2017?》。以前,我对大脑不太关注,尤其是这类书,觉得总是一些炒作的,但是在上了一门选修课之后,我就开始注意关注这些相当不错书籍,真是受益匪浅,并且看完之后送给了我的学生期许大家共同开发大脑,相当不错的主意

  我比较喜欢看书的目录,可能是多写论文缘故吧。

  尤其是喜欢的段落,总是喜欢摘抄,比如这本书:

  FOUR “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意识从哪里来?

  思考时,脑海里的那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H.M.是谁?

  你脑海里能浮现出初恋模样吗?

  睡着时,大脑在做什么?

  为什么会做梦?

  真的可以睡觉时学习吗?

  贫穷,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大脑里的GPS: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上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恐惧”从何而来?

  FIVE 加上神经科学的光环,是科幻,还是未来

  读心术真的可以实现吗?

  人真的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吗?为什么有时感觉似曾相识

  我也很好奇,为什么有时感觉“似曾相似”。这本书给了一些解答,我在课堂上也和学生讨论,真的不错。感觉很棒的一本书,我还将它作为了课堂的推荐阅读读物。我也有恐惧,比如我上的课没有人喜欢怎么办,但是这种事情似乎没有发生,因为有这本好书,我设计了一堂课作为自己的游戏实践课。《大脑使用指南》是一本让我在课堂上使用,且在课程下推荐的书。很不错,我给满分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三):为什么不喜欢蔬菜

  ## 为什么怀孕时会犯恶心

  gt;怀孕初期往往不太想吃肉和苦味的蔬菜。过去没有冷藏技术,吃不新鲜的肉食估计和吃毒药没什么区别了。而苦味往往代表着这个食物有毒,人下意识都不太喜欢有苦味的食物(虽然干煸苦瓜的确很好吃……)。在缺乏知识和辨别能力的时代,“讨厌有可能会危害健康东西”这一偏见恰好成了护身符

  另外,同样的苦味物质苯硫脲(PTC),有大约28%的人尝不到苦味,有65%的人能尝出。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个比例跟人种密切相关,比如汉族人中尝不出苯硫脲苦味的人只有百分之几

  通常浓度为几十万分之一甚至更低的苦味物质,就能尝出明显的苦味

  而胡萝卜之类的蔬菜往往是带有苦味,喜欢吃蔬菜的肯定是这 28% 的人

  这和基因遗传有关,下次麻麻在说我不吃蔬菜就可以把锅甩回去啦

  ## 行尸走肉?僵尸的神经科学

  gt;与僵尸更为相似的、也更为有趣的一个疾病叫科塔尔氏妄想(Cotard delusion,也叫虚无妄想综合征),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虽然意识清楚,但是认定自己已经死亡、不存在。这种疾病非常罕见全世界现在也只记录了数百人。有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一种极度严重忧郁症,即使看到镜中的自己,患者也认为自己已经死了,或认为自己是活死人失去吃喝和与人交流欲望。因此,这个疾病又叫行尸症。僵尸是不是像一个患有科塔尔氏妄想的梦游者

  最近流行的「你已经是一具尸体了」原来是 科塔尔氏妄想

  ## 时间都去哪儿了?

  gt;先来个简单的实验,离开电脑,面对镜子。左右转动眼珠,先看着镜中你的左眼,注意力集中地看一会儿,然后看右眼,看一会儿后,再看左眼。来回几次。 问题来了,你不会看到你眼珠转动的过程。但是,将视线从左眼转到右眼,这个转动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四):【拾光书屋(书评)】来,吃了这颗科普安利

  看之前的想法是,我看你到底要吹点啥。看之后的想法是,这颗安利我吃了。《大脑使用指南》专注科普,不搞故事会,不把读者当傻瓜蛋猛灌养生谣言和百年老鸡汤。其作者赵思家乃知乎科普大V,“盐club”荣誉会员,正如其所言,科学普及不仅是对已经深爱科学的人,而是让原本理解科学怪人们之疯狂的人,也能够理解科学的可爱之处。在本书中,赵思家实践了她的观点。知识,绝对不会无趣,无趣的,只有错误的传递方式。科普,差的就是吸引读者一直看下去的趣味点,本书以更生动、更平易的语言和实例,让神经科学的细节呈现在大众眼前。

  读过一个经典段子——“大脑是人最重要的器官”这一认知,是大脑告诉我们的。细思极恐是不是,到底是我们在控制大脑,还是大脑在控制我们?我们的感知和行为都是由大脑驱动的,我们与其它低等生物的区别,也是由大脑的进化程度决定的。人类对大脑的认知每前进一步,哪怕是微小距离,都能为生产力带来极大飞跃,对人工智能产生广域的借鉴,将人类的哲思提升到新的层面。

  本书文章篇篇独立,但根据类别和联系划分为五个章节。从大脑的器质结构功能讲起,对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普及,通过答疑方式大脑如何通过处理“视听嗅味触”五觉等信息构建世界,从大脑角度解读情爱眼缘等风月事儿,神经科学在人类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何处去”等认识问题上的作用,展望了神经科学的未来。作者的表述轻松清晰恰到好处,文章既不会因为过度追求趣味性而丧失了科学本身的严谨,也不会因为客观的陈述事实和概念而生涩难懂,作者解释了大部分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还贴心的标注了每篇文章的难度,以供读者循序渐进的纵深阅读。

  书中大量列举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也对大量谣言进行了辟谣,不乏前几年网上非常流行的黑蓝还是白金裙子视觉游戏、味觉分布地图等热点。作者辟谣时也抱着非常谦逊的态度,指出有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大脑的进一步认识,会发现现在只不过用一个错误推翻了另一个错误。这种非绝对的谨慎,体现出科学研究者严谨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读此书,你不会把自己的大脑用到科幻电影里展现的超能力那样神乎其技,但可以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找到解释,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行为,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让你把自己看清楚,啊有个清醒的大脑是奢侈的幸福,可惜你没读本书前不在乎~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五):关于书中内容与京极的无用联想

  首先声明,这本书我给五分,虽然因为作者是朋友,有感情分在,但依然是五分的书,内容有趣,排版合理,还附赠本子,这年头很少能见到干货这么多的书了。

  以下内容,算是一些读后感吧,由于本人是京极夏彦脑残粉,肉彦叔在小说里对心理、神经学也有研究,联系京极的歪理(虽然很歪,但听上去也有一定道理),和本书内容,大致得出了这篇“书评”。

  另外,本人无学术背景,此文纯属写着玩。

  根据京极堂的说法,人的脑和心之间互相扶持,但心并不属于脑或者神经,因为即使后两者通过治疗后恢复正常,心仍然会出现问题。

  京极堂所在的年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那时候科学还没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当然,京极堂说的“心”,自然不是心脏,而是另一种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我暂时无法得出结论,先用“心”这个字来代替吧。同样,“脑”这个字也不等同于大脑,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指代。

  京极又说,心是脑的主子,只要人活着,人的身体部位接触的信息,就会传递给脑,脑整理了这些信息,把它传递给心,心来下达指令。

  听起来,心对应了大脑里的多个部位,似乎顶叶、小脑都有涉及。(我自己的推测,存疑)

  京极还说,脑和心的交易场所是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是一个物质,是真实存在的。这倒是和书中“意识是物质性的”不谋而合。(第四章第一节)

  京极的打了个比喻,脑相当于海关,检验外界的信息,符合标准的,才会出现在意识(相当于贸易港口)这个场所,呈递给心。无法通过检验的,直接变成记忆。

  说到记忆,记忆存储于大脑里的哪个部位,为什么人类可以拥有近乎无限的记忆,这个问题,好像本书里也没有出现。(有点想了解哇)

  按京极的解释,记忆就是检验外界信息的标准,每次都会被取出来使用,用完了之后,和新旧记忆共同返回(听上去很机械化啊)。

  关于记忆,京极还有一段我颇为信服的理论。

  记忆,是物质的“时间经过”本身。

  下面赘述几句吧:物质在空间中的表现形式,是质量,那么在时间中呢,物质的时间性质量,会不会就是时间呢?若如此,这也就是记忆的原型了。

  再考虑一点,生物区别于物体,主要的差别在于是否有“生命”。那么这个生命又是什么呢?假设这个物质性的记忆因某种原因产生连带性,产生活化性,这种状况下,生命产生了。

  不过这种状况,在自然界中并不是自然的,所以个体会消亡,但是为了延续生命,生物发展出了创造自身的复制品的技术,其核心就是基因。(真是有够胡扯,但听上去好有道理)

  当脑遇上未知状况,比如没有合适的记忆与信息匹配,或者,心耍起了性子,那么脑就会欺骗自己,京极提出了“大脑麻醉剂”,其实就是骗自己。比如,如果想见已故之人,但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那么大脑会骗自己,于是就有了“幽灵”。

  这个现象,京极称之为“假想现实”,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似乎可以解释书中关于味觉的说法:尽管舌尖味觉地图(第二章)是错误的,但有人还是会得出“舌根苦,舌尖甜”的结论。这是因为大脑骗了自己。

  关于前面说的记忆,由于它是物质性的,那么脑也需要处理这些记忆,但这样,脑就太累了,所以人们需要睡眠、休息,而此时,心仍然没有停止技能,外界的信息(虽然微弱了许多)也渐渐地传来,这时,就会产生梦。

  这个听上去,和书里提到的2、3、4、5这几个理论模型都有相通之处。(第四章第六节)

  京极的书看得不多(《百物语》三部、《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狂骨之梦》、《铁鼠之槛》、《络新妇之理》),以上说法全部来自于《姑获鸟之夏》。

  声明:以上并不代表本人观点,甚至也不是京极夏彦的观点,只是书中某个人物的一些乱谈,看书的时候想到了而已。

  但我依然对京极关于妖怪、灵异事件的看法万分认同:发生了这种事件,用宗教的譬喻进行解释固然无趣之极,认为这就是滑稽可笑的怪谈,只因为违背了自己所认知的常识,而从心里去忽视、嘲笑,这也不是正确的态度。不可能发生的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发生的,一旦发生了这件事,就不能视之为“不可能发生”。发生的事,只是刚好不在科学的认知范围之内而已。

  唠唠叨叨写了半天,想必能看到此处的人,也肯定会觉得这是本有趣的书吧。

  那么,去看看吧!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六):用科学的方式,解释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大脑使用指南》外观:书皮为黄色底,淡灰色间隔,书名采用黑体字,拆开书皮,书的封面为深蓝色底色,并附有大脑的线状图,很简洁。说完外在,简单的叙述下内在,书的标题选用了绿色的黑体字,并选用人的大脑小图标的个数表示本节讲述的文章的难易程度,同时,书中采用了动漫图片和手绘图形进行讲解,更浅显易懂。

  说完外观,再来说说内容。和一般的讲述大脑或者神经学类的书不同,《大脑使用指南》不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也不是一本深入权威的学术综述,所以阅读起来不会那么的枯燥乏味。而且作者的叙述方式比较吸引人,言语词藻也比较通俗易懂,每章采用了细分类、小篇幅的方式进行讲解,结合动漫图片、手绘的图形和表格,能让读者更深入了了解我们的大脑。

  纵观全书,整本书总结来说可以分为五点:1、什么是大脑?2、大脑的控制。3、大脑的认知。4、人的意识和5、神经科学的延伸。

  什么是大脑——作者根据解剖学和生理学讲述了医学科学、讲述了神经系统以及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脑成像的技术、小脑的组成、功能和相关病例等等知识。通过作者讲解的这几项,可以大致的了解大脑的组成,以及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作者在这一章中运用了打比方、举实例以及我们日常遇到的事情、听到的名词或者做过的试验来进行讲解,可以说能够更好的理解大脑本身。

  大脑的感知——大脑的感知器官分为视、听、嗅、味、触和第六感官,作者在书中着重讲了视、听、嗅、味、触这五种。视即视觉神经,书中将视觉神经分为视觉信号的产生、视觉皮层与大脑的关联、双眼视觉的优势、视觉错觉、四色视觉等视觉方面的介绍;听即听觉神经,作者讲述了听觉神经中,人耳对声音的过滤与识别(也被称作鸡尾酒效应)、听觉神经系统组成及听力减退的形成原因、音乐对听觉感知的影响等知识;嗅,顾名思义,嗅觉神经,书中介绍了嗅觉的途径与构造的关系、钥匙机制及嗅觉感受器的差异及与大脑的决策系统的关联;味,不用说,也能想到,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味觉系统,文中通过描述不同味道在舌头的正确分布与论证、味觉的产生及与大脑的关联和颜色对味觉的影响来介绍味觉;触,字面意思触摸,也就是我们的触觉神经,这本书有别与其他的神经科学的书,讲述了包含花椒带来的50赫兹震颤、冷暖的感知以及痒的产生与感知三个比较新的方面。

  大脑的认知——这一章节,作者通过目前比较棘手的社会话题延伸,讲述了神经美学,也就是神经科学角度对美的定义、大脑关于美的认知、环境影响人对美和异性的看法、PCC(也就是旁扣带回皮层)对人的交流方面的作用、KISS和方向的关系、物理疼痛与精神疼痛的区别、抗利尿激素与多巴胺对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的影响等若干方面的描述,直观得描述了大脑在人对美、性、孕等方面的影响,并且,男女在这些方面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人的意识——意识这一章在日常生活中,被提及的机会比较多,这本书中也根据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方面进行的叙述,像神经科学角度对的理解、脑海中的声音、亨利·莫莱森对海马体研究的影响、幻像可视缺失症的症状等等。这一章节的相较与前几章节的内容更多一些,大部分与梦有关,一些问题比较有共鸣,应该是大部分人都遇到过。

  神经科学的延伸——书的最后一章,讲了一些,我们在影视剧中比较常会听到一些字眼,比如读心术,作者通过神经科学的角度来描述不一样的读心术;神经科学关于“似曾相识”的理解;假定有僵尸,运用神经科学知识对僵尸进行剖析;还有,器官移植的案例,着重介绍了换头术……

  这本书中,我个人比较重点、反复阅读的是意识那一张,作者所列举的一些像脑海中的声音和幻像可视缺失症,我都有体验过,而且,幻像可视缺失症的一些症状,我好像都有,比方说,不太记得某个人的长相,无法记得一些事物的样子等等,对于脑海中的声音,在看书或者是想事情的时候,也遇到过脑海中有人说话,像自己的声音又不太像的感觉。

  纵观全书,的确是一本即易懂又带有些许学术性的书,作者除了讲述比较专业的知识外,还通过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流言进行解释,但就像作者所说,由于篇幅的关系,每一个章节涉及到的神经科学的内容不是太多,也不算全面,但要看读者想了解多少了,如果是简单地了解来说,还是足够的。至少就我个人而言,对神经科学一无所知,看完整本书,虽然了解得不多,但还是对神经科学这门学问有了一些知晓。毕竟,这不是一本纯粹学术性、教科书式的书籍。

  (ps:书中有四处文字缺失,不是大量缺失,是几个字缺失)

  ※ 特此鸣谢【拾光书屋】友情赠书 ※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七):你好,大脑!

  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对于大脑的研究一直是脑科神经学的重点,在不同的领域大脑如同未知的宝藏一样,引领者科学界的人们不断地前进,追求真理。走在历史或科幻的前沿,大脑一直是焦点,比如冷冻术,僵尸亦或者换头术的研究,既充满不可思议又让人神往。 是我们在控制大脑,还是大脑在指挥我们?大脑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是如何运作的?睡眠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读心术真的可以实现吗?类似这样的问题,多到数不胜数,如何科学的研究大脑,解读大脑,科学用脑,神经科学博士生赵思家带着这本《大脑使用指南》,以诙谐幽默的事例和轻松活泼的语言向好奇的世人展现了一个别样的大脑研究。 没有枯燥晦涩难懂的知识,以平实易懂的语言,在轻松地段子中学习领略大脑的运作和功能,解读困扰人心的问题。虽有五十六篇独立的文章组成,又分为五个章节,每篇都标有知识难度的提示,配合参考书目或论文,以及漫画表格和图片,360度无死角的脑科学饕餮大餐,读起来也非常的享受。 人体最小的细胞是红细胞,最长的细胞则是神经细胞。神经系统分散着神经细胞,整着神经系统占人体的比重大约3%,却无疑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图书破解了关于大脑而十大留言,对研究大脑成像的技术做了概括,对小脑和脑干的知识做了部分阐述。其实我们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视觉,有趣的听觉,不太灵敏的嗅觉,有震感的触觉等组成了我们的感官世界,对于哲学史上的三大问题,从神经学上对大脑的研究有另一番解释。 真正的神经科学严谨、复杂、枯燥,如何更好地对普通大众科普大脑科学的研究,本书作者抓住当今最吸引人眼球的题目,用有趣又不失科学真实的知识来支撑,让充满好奇心的普罗大众在欢声笑语中掌握大脑的科学指南。贴心的赠上一本大脑效率手册,在阅读图书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使用大脑。 人类在宇宙中是如此的渺小,人类在万物的发展中又创造了多么辉煌的历史。正如文末所说,生命是多么的脆弱,伤害生命是很容易的;生命又是多么的坚强。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带着睿智的大脑上路吧!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八):解答我7个为什么

  如何控制你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如何控制主观的感受,让日子更加好过?这是我看到这本50%社科类读物的第一个念头。2016年的10月过得很不容易,就跟2016年的1至9月一样,充满了挫败感。或者我从小到大经历,让我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充分信任主管能动性的价值观:提前收集足够信息,主动提前铺排和指定计划,过程中用心努力经营,就一定会有回报。无论是读书、工作,还是恋爱、婚姻。

  然而今年,各种意外还是层出不穷。关于这个,我也曾多次告诫自己,不要太多负面心理暗示。经济学有个概念叫预期自我实现机制,用于解释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即使这样,目前我也只能通过分散注意力来尽量排遣,失眠依旧无法控制。不过毕竟年近30,与初出茅庐时怀疑自己不同,我逐步在学会接受现实的不可控性,虽然一度我只是认为这是某种抱有侥幸心理型人格的不主动努力的借口。

  这本书出版日期是2016年10月,非常新鲜,作者是神经科学在读研究生,主要呈现一些神经科学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的一些概念,和近期的一些发展动态。书本的排版过于松散儿戏,没有一种传统基础社科读物的严谨性,不过作者主动在序言里面提及希望读者协助勘误,令我感觉到异常亲切,毕竟多年前我写的一套文稿,近期也有成书的可能。下面介绍几个比较感兴趣的概念:

  1、研究脑神经的技术。目前主要是价格昂贵、适用尚未普及的功能性可磁共振FMRI以及相对廉价、普适但精准度和提供信息局限的脑电图EGG。人类大脑神经信息的传播主要靠电流,目前的研究方法比较普遍的,还是通过不同程度下样本(或者是出现过不同程度脑损伤的样本,例如天生没有小脑、切除海马体的HM)的物理活动,例如各种器官的动作、表情、对语言声音图像的反应,监测对应的大脑皮层活跃区,建立逐步细化的大脑功能区分布模型。结合生理学研究,设想这些组织和细胞的传导机制,达成某些对大脑工作机制的猜测,以及满足目前一些医疗病历临床上的需求。由于样本个体的差异性,研究技术的局限性,对人思维模式的探索有限,目前的纯思维层面的成果还不算太多。

  2、大脑、脑干、小脑,其中脑干负责基本的功能例如呼吸、维持体温,小脑负责行动、语言、平衡等,如果天生没有小脑,脑脊髓液可以充满小脑的区域并发挥一定的功能作为弥补。但是后天损伤小脑的话,由于各种神经细胞已经专业化分工好,很难再进行调配和功能弥补。

  3、input的感官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跟有些人可以听到更高频或者更低频的音阶一样,有人也能看到更多色彩。色盲也有反向。

  双眼分得更开并位于两侧,有助于拓展视野,但是由于双眼视野重叠部分减少,就更难对物体进行快速精准定位。

  雨声降低信噪比,具有遮蔽效应,因此下雨天人更放松,睡得更好,这似乎能解释《挪威的森林》里面直子遇到的问题。

  薄荷醇不是一种味觉,是一种温度感知,同样还属于触觉范围的还有桉油醇和花椒提取物。

  痒的神经传导物质,胃泌素释放肽、钠前体肽B、神经节素B

  4、过去50年研究最为密集的大脑区域:海马体

  怀孕期间海马体的神经形成明显减少,而海马体跟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关,一孕傻三年的现象不是完全没原因。

  因为癫痫切除海马体的HM,只有过去的记忆但是无法想起细节,同时难以形成新的记忆。

  幻想可视缺失症:难以模拟和想像记忆中的形象。

  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和非REM睡眠:打断REM睡眠比不睡更差。

  大脑定向系统:这解释了我为什么从小到大各种磕磕碰碰,应该是大脑的距离定位出了问题。

  5、上瘾关于奖励系统

  人在健康开心的积极状态时,倾向于建立和加深与身边人的联系;

  心中有事情或者感受到压力,不能与身边人充分联结时,转向与物连结,形成瘾。

  6、边缘系统,管理6大情绪,也许风险爱好者是边缘系统有所不同。

  7、既视感(似曾相识)和陌生感(旧事如新)

  大脑提取记忆时,感官和所提取的记忆本身产生分离,都属于短期记忆识别错乱的神经现象。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九):大脑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的工具

  作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人,神经科学与大脑之类的话题对于我似乎是很遥远的。然而在阅读赵思家的这本《大脑使用指南》时,我却感受不到对一个未知领域的任何陌生感,这当然得益于作者用亲切、温柔且幽默的笔触将一门范畴极为广泛的学科娓娓道来。这本小书也许是我读过的话题最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让我联想起了童年求知欲爆棚时捧着《十万个为什么》如饥似渴地阅读的年代。然而我想神经科学就是这样的一门科学:面对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种种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事,我们是如何将它们用统一的方法收纳进我们小小的头脑里的?

  阅读这本书除了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之外,也同样对我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了启发。比如,几乎所有伟大的音乐家都是在四、五岁时就开始学习乐器,这真的科学吗?而在本书中,作者明确地告诉读者,7岁之前正好是开始学习乐器的黄金年龄,既有大量实际证据,也得到了神经科学家们的理论支持。在另一篇与音乐有关的文章中,作者介绍了长期大量聆听音乐与听力衰退之间的关系,并介绍说虽然大量听音乐会加快毛细胞的消耗,却可以让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更强,这也是与我作为音乐产业从业者的实际观察相符合的。

  所以我想,这本书对于任何阅读到它的人来说都会是具有启发性的,因为不论科学还是艺术,政治还是商业,归根结底都是人类运用大脑的智慧所作的创造性工作,所以我们对大脑了解得越多,就越可以更好地利用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的工具。很多在专业人士眼中习以为常的定理或结论,其实在神经科学的视角下都是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的,这是阅读《大脑漫游指南》以及与本书作者赵思家的交流中带给我的最重要的启发,我也相信每一位阅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在蓦然回首中产生新的灵感。

  《大脑使用指南》读后感(十):【拾光书屋(书评)】好奇使我研究大脑

  赵思家,科普作者,知乎神经科学领域优秀回答者,可以算是一个网红吧。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本科,计算机科学硕士,现于同校攻读神经科学博士,可以看出是一个很专业的人。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都十分清晰,是一本诚心之作。随书附赠了一个笔记本,可以记录下大脑的使用效率,很有新意。中学生物课我们都学过,大脑分为好几个区,每个区都掌管着自己控制的身体的部分。也有控制语言的,控制记忆的,和控制行动的。本书一开始介绍了有关于大脑的基础知识,并且配上了生动的图片。虽然我们了解了大脑的各个区的名称,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它是如何运作的,那么这本书将会向我们做详细的解释。

  人类之所以与其他物种有这么大差别,就是因为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大脑与其他的动物相比是更加先进的,书中不仅说明了这些,还提供了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超越自己,超越身边那些看似聪明的人。人们总是想发明一些新的事物,这时他们开始汲取大脑中的灵感,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人脑运作机制的破解的基础之上,我们称这门学科为“神经科学”。

  看着本书纯属我的好奇,然而当我得知作者学习这门学科也是出于好奇心的时候,我决得这本书也许就是我最需要的。我们之所以在不断进步,人之所以成为人,都是因为好奇。而我们的好奇往往容易被轻易解决,最难解决的好奇是我们自己,而我们了解最少的也正是使我们对一切产生好奇的大脑。

  作为一个研究大脑的人,那么他最擅长的一定就是抓住人们的好奇心了。这本书无论是封皮还是标题,都吸引着我,我也佩服作者能让我不断地把这本书翻下去,因为一般我看学术类的书都是五分钟睡着的。书中先是提出了许许多多个有趣的问题,最后再一一解答。并且语言生动幽默,举例丰富,只要认真看完就不会有疑问。

  我也很喜欢书中把那些专有名词的英文都做了标注,这也会帮助我学习英语,因为这些词在这时候活学活用再合适不过了。书中还有许许多多个小常识,有些是在中学课本中学过的,有些则是新知识。书中解释了我们之前对于大脑的错误认知,有些我们早就以为是对的东西都被作者这么一否定,突然感觉世界充满了欺骗,不过我很感谢作者给我带来了真相,庆幸还来得及。

  了解这些不仅仅是帮助我们满足好奇心和长知识,重要的时候说不定这些知识还能救我们的命,书中大部分是以调侃的语气来举的例子,但是作者的意图十分明显。其实生命就是这么有意思,到底是你在控制大脑,还是大脑在控制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