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户口本》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户口本》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0: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户口本》的读后感10篇

  《户口本》是一本由史杰鹏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户口本》读后感(一):无题

  如同作者在后记中所说这更像一本小说,其实是一本半自传体式的小说吧,书中描述了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县城,围绕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写,可以看出当时的阶级分化,现在也何尝不是呢?

  我对户口,阶级之类不感兴趣,更有感触的是回忆自己童年时的章节,我记忆中的九十年代农村落后,封闭,贫穷却也静谧祥和。比城市多了一种婉约的美。

  本书通过不同户口的人的生活状态差别来描述一件件因此而造成的事。并不是流水账更像回忆录想起那件事说那件,却仍然按照成长路线来写,让人看了不至于感到混乱文字简练不愧是学中文的。

  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剧情,没有大起大落人生。在读的时候跟随作者的回忆去回忆自己的儿时,春天鸟语花香田地麦子绿意盎然,晚上伴着青蛙叫声入梦。夏天知了尖锐的叫声,晚饭乘凉时的璀璨星空。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傍晚时随着乍凉的秋风在田地奔跑。冬天大雪飘飞围在炉子旁烤火,还有家人烧的热汤。一点点一幕幕涌入脑海

  《户口本》读后感(二):史杰鹏《户口本》推荐

  最近,史杰鹏教授出了新书,《户口本》。我花了几个小时口气看完了。看的过程中,常有笑声。作者简单精准的描述,把我带入到了80年代到90年代的南昌。看的过程中,一直沉浸在作者的叙述之中。

  这本书应该可以定义虚拟的自传。既有自传的性质,又有虚拟写作的性质。全书采用小说手法描写作为70后的作者,年少诸事。作者凭借一贯的赤子之心,以及刻薄话语,毫不避讳地的刻画了记忆中人与事。

  读来极具趣味,虽然描写的仅仅是30年前,但一股与现代格外疏离的气息扑面而来。很难想象,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生活。但作为90后,回溯自己的记忆,也能够想起许多和书中相同情节

  这两年,我不仅仅把作者以前出的书都看了,而且一本本在追。不算文艺青年的我,是非欣赏作者在文学上的敏感直觉的。之前的诸多历史小说,作者凭借多年的学术经历,小说刻画得古味盎然,极具美感。而这次的《户口本》,虽然不是小说,但采用了小说手法。诸多细节刻画之形象,运用之隐喻。即使骂人的话不绝,全书也格外有美感。

  作者描绘的南昌乡村的生活。比喻提到的妈妈讲的野人故事,也是我作为湖南人听过的。提到的收吓等迷信行为,也是我家常见事情。提到小时候常玩的踢房子游戏,和我小时候玩的游戏一模一样。还有描述家里的厨房边上会有一个缸,还放了一个瓢,用瓢舀水喝。我以前爷爷奶奶屋里伯伯屋里也是如此。我小时候也喝过很多次。

  这种在他人书中遇到自己小时候的记忆,真是格外欣喜美妙。书中提到的江西的各种方言和湖南都很相似。难怪常有湖南人会说,江西老表。

  作者的文学天赋也是极高的,全书很少说理,多细节描写。处处的细节都极其简单而有深意。比喻提到描述他家的太公吃饭时候,“榄菜的汁液从他的一个嘴角流下来,像喝了血。”就极为生动。简简单单几个字。外公的当时的样子就形象刻画出来了。就我的理解,喝了血这种样子,又可以想见外公惨白的脸,以及作者对外公的那种感受

  我个人认为,全书中,每一个描写都带有情绪,而且是作者的好恶。这种对细节的雕琢,肯定是格外花时间的。但又不显得刻意,这就是作者的文学天才,一种惊人的文学敏感和语言准确。

  在我看来,作者虽然话里话外都刻薄,但我却有一种感受。感受到作者的一种自嘲与悲悯。作者虽然尽情的嘲弄书中诸人的相互攻讦,但其实也自嘲这种土壤下生出的自己。悲悯这些人,也悲悯自己。

  刘小枫有一篇文章沉重肉身》,说了人的身体对人自我的限制。我想这里作者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故乡的人与文化塑造了我,也限制了我。这种难题如何能够解决呢?我们也能难以从价值上评判他。也许,我们只能负载这种沉重吧。

  《户口本》读后感(三):《户口本》:飘摇生涯中的笃定之物

  人生如浮萍,自呱呱坠地,便飘飘摇摇,无所依从。无人知晓自己的命运,不知道自己下一刻会遇见谁,会身处何方。可到底,这样的生活里,还是有“笃定之物”的。当然,它不是某种情感,某种想象,更不是某种自以为是的人与土地的连结。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国人而言,它是那一纸公文——或者说是一个小册子,名为“户口本”。

  因而从完成作品的第一步,《户口本》的作者史杰鹏,便找到了一个“怎样写都不会太差的主题”。没有人可以摆脱它而存在,也就没有人不对与它相关的故事有所共鸣——有共鸣的故事,读者大概是连“凑合”这样的评价都不忍心给的。

  当然,如果知晓史杰鹏的其他作品,读者大概就不会对他精准的主题把握能力感到意外了。比起像《户口本》这样的现代题材,算是历史学者的他更多涉猎的,还是历史主题的作品——正是以西汉为背景的作品《亭长小武》令他一举成名,随后几部历史小说同样收获不错的评价。历史之长河浩浩汤汤,如果抓不住“重点”,作品想要出彩,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因而,围绕“户口本”这个主题,史杰鹏写了一个相对漫长的故事。作品从父母相识,写到“我”上了大学,时间跨度上也有二十余年。这个故事注定不能每一章都与“户口本”相关联,如作者所言,倘若如此,未免就有些“刻意”了。在作者的处理中,户口问题,“只像慢火,给人输送持续的煎熬,许多宝贵的人生就此毁弃”。

  也许说“毁弃”有些绝对,但它作为持久的煎熬,带来的种种影响,还是很容易令人感同身受。作品写“我”的父母,原本并不相识,通过相亲认识,而起到决定因素的,正是一纸户口——农村户口的父亲原本心高气傲,凭着喝过几年墨水自视甚高,但母亲的“城乡结合部”户口还是让他爽快地做了决定,也随即埋下了二人日后旷日持久“斗争”的种子;作为孩子的“我”还在懵懂时,偶尔犯错却会被大人带上“户口本”来辱骂;等到长大,学校老师的种种差别对待,虽不皆因“户口本”而起,但那上面白纸黑字标记的“身份”,却成为既表面,又深层的因果路径

  《户口本》一书的写作是散点式的,如果抛开书名不谈,它便是一部再典型不过的“江西少年成长史”,其中关于成长的种种琐事,包括亲切的乡音和乡间风物,也都十分有趣。而加上了这样一个主题,整部作品多少有些走“中间路线”,既关切了某种现实,但这种关切,又在浓浓的乡情琐忆里融化得不见踪影。故事在主人公考上大学便戛然而止,大抵是因为,大学是人生一道重要无比的分水岭,至少“户口本”上的内容发生变化。可这游戏的根本仍然不变——无论人自己如何漂泊沉浮,那小册子都会伴随人的一生,上面的白字黑字毫无意义,可同时始终也举足轻重

  《户口本》读后感(四):《户口本》:城乡间来来回回,褚枕石恣意成长

  文/吴情

  很多人想必都对户口制度印象深刻。该制度下,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往往意味着两种人生。前者享有各种资源福利条件,后者与贫穷落后为伍。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书写城乡差异的小说并不少见,比如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陈焕生进城》,不过以户口本为重要线索的,其实为数不多。一张户口本,牵动着子女婚姻爱情家庭前途,最见人生中悲喜,当然了,主角还是一个又一个形象生动而饱满的人。

  史杰鹏的长篇小说《户口本》,在户口制度改革的今天出版,无疑是对那一特定时代的注脚。城市户口,农村户口,虽只两字之差,却是云泥之别。《户口本》主要讲述小男孩褚枕石在家族中的成长故事,其中涉及许多桩与户口本相关的爱情与婚姻。褚枕石父亲是乡间教师,不过却是农村户口,他的母亲拥有的是城市户口,不过身材矮小相貌一般。两个人结婚后,不久便生育了褚枕石。母亲在城郊上班,父亲在农村工作,褚枕石因此在城乡间来来回回,见识了很多人情世故体验到了友谊、爱情、家庭的阴暗面,还经历了自我精神上的成长。

  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从“我”,褚枕石的父母亲遇见、结婚写起,自然过渡到“我”的生活经历——在城乡之间游走,遭遇户口问题、友谊问题、家族亲戚关系问题、家人关系问题、学习上的问题等。而等“我”从呱呱坠地的小男孩成长为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青年,才发现,周围的一切,也在不经意间慢慢长大、变老、褪色、模糊

  作者史杰鹏为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学术兴趣为古文字学、训诂学,以及先秦两汉文献学。在《户口本》中,史杰鹏先生对语言的独到运用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典雅庄重的浅白古文、大量的乡间土话(有些粗陋鄙夷如“别”、“戳你娘的”、“夹沙糕的”,却也生动有诙趣),共同营造出一个雅俗共赏世界——城乡之间。

  户口本无疑是进入那个时代的一个密码,否则,今天的读者不易理解,何以为了城市户口,即便不喜欢对方,还是愿意与之结为婚姻,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过,户口本也可以视为一个象征,即外在于个体、不可掌控的命运。有人试图改变命运,最终却仍惨败而回,其努力却让人动容;有人屈从于命运,看似无为消极主体倒也在琐碎之中收获一份宁静

  虽然本书名为“户口本”,作者在献词中也写道,“献给 所有活在户口本里的人”,但户口本,以及由户口本带来的矛盾冲突,并非全书的核心,也不是全部。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户口问题,不一定会像炸弹一样,瞬间爆发出剧烈残酷;它只像慢火,给人输送持续的煎熬,许多宝贵的人生就此毁弃。”比如,褚枕石父亲因户口问题选择了不“般配”的母亲,婚后生活除了争吵、互相埋怨和鄙夷,几无一点恩爱。又如,城市户口的老师公费出游可以携带家属,而农村户口的父亲,不能带家属同行,即便母亲愿意自掏腰包,也被父亲回绝。

  户口本之外,是褚枕石别样的成长经历。他一会儿居住在城南农村,与父亲一家人在一起,一会儿进城,在金塔街与母亲一家人在一起。农村的生活,虽然物质贫乏,但却也有乐趣,在自然中,褚枕石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与友伴打闹、嬉笑;这一部分,不免使人想起乡土小说的恬淡悠然。城市的生活,其象征为足够的书籍、夜晚的灯光电影院、剧院、商店,褚枕石一边上学,一边玩耍,一边经历着城市的改革变迁商品经济大潮来临时的种种迹象,与之互成注脚;这一部分,没有同写城市的新感觉派的张扬,但却洋溢着一种温和气质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户口本》读后感(五):户口人生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如果看到这本书,心中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首先,应该是会有很多似懂非懂吧?什么是国营单位,粮票要怎么用,找老婆为什么这么费事,买碗面为什么还的抢。。。。。。

  每当看到这种有深刻时代烙印的作品,总会把自己的思绪带到童年。人生中最初的记忆,往往也最深刻,因为剩的不多,如大浪淘沙

  《户口本》这本书的作者史杰鹏,也正是那个时代一起成长起来的人。作为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写作,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见到的他的作品,一般是历史题材,因为这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但童年时的点点滴滴,也给他的生活留下了太多烙印。这本书虽然描述的是讲述了江西农村少年褚枕石的成长经历,但相信一定有太多的少时真实经历,所以才会有如此的真实感。

  据说,世界上仅有少数的几个国家,有户口本这个东西,我们国家位列其中。这个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国家基本制度,具有旺盛生命力,几千年流传至今。即使在现在生活中,户口本依然牢固的占据着生活中的霸主地位,在大城市,户口,决定了家庭的购房资格、子女上学、医疗保险退休待遇等等人生大事。在农村,城乡户口差别若干年来一直纠结着农民的心,以至于有“鲤鱼跃龙门”之说。不过,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了,农村户口,意味着土地资源的占有,这可不得了。凡此琐琐,如果中国不是在改革开放,户口几乎能大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

  虽然,这本书并不是专门说户口。但是,在那个年代,户口决定的出身,真的对人的人生发展干系重大主人公的父亲,高瞻远瞩,把孩子母亲的户口留在了原来的大队,因为“毕竟”位于郊区,以后的机会更好。那时农村的少年,要么通过上大学改换门庭,要么就只能如狗那样的,通过参军分配工作来换取城市户口。这个身份的变化,纠缠了现代的几代中国人。

  “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的贫困和艰难,往往是给家庭带来更多的不睦。不可能要求尘世间的人都去“君子固穷”,大家必须要考虑每天的柴米油盐,为此费劲心计。但是我们又很好面子,于是便活的既真实又虚伪。

  只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才会能深味其中的悲凉。

  作者强调,这并不是自传,因为如果是真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有美化自己和家族的倾向。放到一个未知的人身上,才好放开去写,不用避讳什么。

  正因其如此,才会有如此真实的体现,这本书才更有价值。

  生于那样的时代,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幸。但经历那样的时代,往往是一个人人生难得的财富,因为它是那样独特。生活不会告诉我们什么,用心的人会去自己体会。

  《户口本》读后感(六):标题无法诠释文章内容

  这本书,我花了好多个夜晚才读完,并不是因为它很难读,恰恰相反,它好读得不得了——这本自传体式的小说,由数十个回忆片段交织而成,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时间脉络,更不要提什么跌宕起伏、柳暗花明的情节。作者就像在做一幅拼贴画,把回忆裁下来,修修剪剪,贴到惨白的纸张之上。

  也就像那栋象征着户口的老房子,或者说,和户口牵连在一起的,一切乡土的意象:雨天里泄水孔堵塞的天井,如海洋般拥揽着“我”折的纸船;躲在蚊帐里,看蛞蝓爬过糊墙的报纸,心里一片恬然,总觉有了蚊帐就有了庇护;扇打在窗户上的淡绿棉布窗帘,隔不断大年初一的鞭炮声,红撞上绿,土里土气。还有少不了的,父母之间鸡毛蒜皮的口角,邻里之间的闲言碎语、蜚短流长,以及那些不知怎地被生出来,又默默无闻地流散、凋零的生命。我更愿意相信它们是被湮没在记忆里,而非消亡于时代摧枯拉朽的利刃之下。

  仔细想来,我又哪里有权力去评价这些生命的高低贵贱,我又怎知人家不是心甘情愿地成为茫茫众生中一个不具备任何辨识度的黑色后脑壳。但在《户口本》里,这些生命是确确实实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城市户口、“吃商品粮”的,便总是高人一等,这份高贵说是“与生俱来”似也不为过。而“我”所在的家庭,让“我”攥着低劣的粮票,去晚了便买不到早米,看着别人满载而归的米袋,只能改日再去。读至此时,书中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便要蹦出来:你看下你的户口看哦!看有没有资格作命哦!

  而化身为褚枕石的史杰鹏,或者说,还在褚枕石那个年纪的他,便早已熟谙这一层层递进的鄙视链。一方面,他还是那个面对千万种浓绿的春光,志气满满、无所畏惧的少年;另一方面,他又以犀利而不留情面的笔触讽刺自己半斤八两却互相埋汰的父母,在那些乡土的、荒谬的、蝇营狗苟的事物之上,冷静而不动声色地归结出一套万物运行的法则。

  这种天赋的洞察力使他像一头在山坡上抬头瞭望的羊,当别的羊都在埋头吃草的时候,他显得特别突出,也尤为孤独。

  我的老家也曾如作者笔下所写的那样一副破败的样子,甚至在我有记忆以来,它都未曾变过。那座老旧的四合院隐迹在黄土飞扬的小巷里,说不清关系的亲戚呼唤着我的小名,用方言把我原本第二声的名字唤作四声,我的姥姥更是和我有完全的沟通障碍,她听不懂我的普通话,我听不懂她的方言,彼此之间的交流仅停留在讨论食物“好吃吗”的层面。

  夏夜,我捧着盆子走过黑灯瞎火的土路,去斜对门的二舅家洗澡——只有他们家有热水器,水流从一根塑料软管里缓缓流出来,温凉温凉的。洗完之后再摸黑回来,路过客厅,看到二舅和二舅妈对着电视里的综艺节目哈哈大笑,白炽灯都是暗暗的,不精神。

  那时候的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很早就歇着了,我躺在床上看久经日晒而黄卷、剥落的墙皮,墙上糊的报纸是九十年代的,黑体字写就的“额尔古纳独好”,配的图是舒云碧草的内蒙大草原。这场景至今还如油墨般蚀印在我的脑海里,触目惊心。每天早上醒来首先看到的也是这行黑字,也搞不明白额尔古纳究竟好在哪里。

  那些记忆里林林总总的画面,不胜枚举。而我确实未曾真正融入过那个群体,这个简陋又荒诞的乡土社会,于我而言是在记忆中行将消亡的一隅。关于这些记忆,史杰鹏在书里这样写道:“这些记忆碎片,像斑驳的阳光,一直躲藏在脑子里,总在不经意中突然熠熠生辉,照亮沉睡的情感。”

  看《户口本》,脑中翻涌着的确是那些场景,亦幻亦真。很多个晚上,我在书中寻找着和脑海里的景象相仿的只言片语。在这个层面上,我和作者共享着一份关于乡土中国的记忆,如此甜蜜,又很感伤。甜蜜的是我还记得这些细碎的片段,感伤的是,我所记得的,远远比不上我所遗忘的多。

  后来,我到了香港。回归前的香港,金融危机前的香港,空气里都飘着昂扬而自信的味道。持回乡证,过境的时候,边检人员翻了又翻那本猪血色的小本子,意味深长的眼光,询问我叫什么名字。

  我住在北角,斜坡上,鸽子笼里的十一层。装修工人在给房间刷墙纸,墙纸像绸缎一样,我坐在废纸箱上托着腮帮看他。他说一口流利的粤语,笑着请我吃糖,糖纸上印的都是英文。他问我为什么到香港来,大陆又是什么样子。

  我答不上来。我只知道,当时年幼的我,和褚枕石一样,对这光鲜世界充满好奇,却在面对上海小姑娘邀请他去玩小火车、小汽车时,仿佛意识到什么一样,一反常态地缩进了被窝。

  《户口本》读后感(七):「你这只尽料的夹沙糕!」

  想必读了这本《户口本》的人都会这句话粗俗之语印象深刻,这是主人公的父亲经常用来形容他母亲的话,也是书中经常出现的一句骂人话。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骂人的话。非常直接,毫不拐弯抹角,也丝毫没有掩饰。作者的小伙伴被大一点的混混欺负,强迫叫爸爸,事后这样评价那群混混:「你么这些死乡巴佬,当真太他娘的无聊,太他娘的不要脸了。连卵毛都没长出一根,你们就那么想做爸爸?!啊?!」当作者的母亲在埋怨自己的媒人不该讲自己介绍一个这样没用的丈夫时,作者表示很同情这位媒人,他觉得媒人是做了好事。因为「我的意思是,就我妈妈那样,既没文化,又谈不上什么紫色,嫁给我爸爸那个窝囊废,也算相得益彰。」像「戳你娘的别」,「放你娘的紫花屁」等等,真的是非常低俗的骂人话语,在书中随处可见。我认为,这些内容让这本书的内容变得更加真实可信。作者在描写一些常人可能会觉得羞于启齿的内容时,他讲得非常直接,因为那就是事实啊,何必都要争着当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呢?

  作者经常表示,在那个年代,或者说现在仍是一样,底层人的生活就是充满了猥琐的,猥琐才是常态,高尚反而是异类。但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尤其是经历过底层生活的人,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对书中描述的猥琐感同身受。甚至不禁开怀大笑,笑着笑着就湿了眼角。

  但是,这还是很大一部分今日的国人的常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者这样的,当然是从那种生活中走出来了,我,目前上海某高校研究生在读,姑且也算是走出来了。我们会回望曾经的生活,感受到了当年的那股猥琐劲。但是,对于那些一直这样下去,没有所谓走出来的,他们可能是无感的,他们会觉得或者本身就是这么一个猥琐的过程,是一段充斥着痛苦的旅程。

  最后,感谢史杰鹏用他精确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群在我们这个社会偏向于失声的群体,我觉得,这才是一桩功德无量的事。

  《户口本》读后感(八):国内的签证页——户口本

  前段时间我被居住证的事情弄的焦头烂额,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户口的段子,是一个老外对于中国户口精辟的解释:户口,就是国内的签证,它代表你所能享受的颁发证件省份的权益,深以为然。

  与户口本相关联的,除了省份,还有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之分,也有干部、工人之分,还有党员、群众之分。而户口本,就是围绕户口差异而展开的一本有关“小人物”的小说。

  《户口本》是我接触到史杰鹏教授的第一部作品,从简介来看,专攻文字领域的史教授,貌似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尤其在微博和博客上的段子杂文,也有很高的点击量。

  作为一个门外汉,并没有能力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不能像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一样阐明文中的段落大意。但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讲,《户口本》这部作品带着浓浓的乡土的气息,像黄土地一般厚重扎实,通篇读下来很顺畅(是在往返的高铁上拜读完的)~带着我穿越到了父母儿时所经历到的资源紧缺一切都要计划经济的时代。

  江西应该是作者生长的地方,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方言,但并不影响理解。《户口本》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江西南昌市金顺村少年褚枕石的成长经历,有父母、长辈、邻里、同学之间的吵闹嫌弃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与故事,就好像平凡的你我一样在生活中被忽略、成长。

  不仅仅是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现如今户口的不对等也会影响到大部分人的生活:人们大多会寻找户口相近省份的人来作为伴侣,但北上广深南京天津重庆成都武汉等高房价的一二线城市的适龄青年们则会被看做是优质的择偶对象,还有自带农村户口宅基地的地主们。户口本上那一页薄薄的纸,对于外来务工的人们来说,是沉甸甸的负担,是需要买房读书投资才能实现的落脚之地,是为了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而必须进行的教育投资,也是为了父母后代能够享受到的医疗水平。

  户口本,也是让人从年轻到衰老,从强壮到凋零而为之奋斗或改变的事物,以为拿到那薄薄的一页纸,就能通向更好的世界。

  《户口本》读后感(九):农村真实生活

  对于史杰鹏我之前看过他的另一部作品《世情薄》,那时就觉得他是那种对于农村生活十分有感触的人。我喜欢的那几位作家都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自然有着亲密接触的人才能写出更丰富的人情世故,就比如王朔。这本《户口本》就是写他们那个年代的小说,虽然故事背景是农村,但是作者对于现代词汇的应用十分自如。从史杰鹏的文章里能够清晰的看出如今的城乡差异,再加上第一人称的叙述,是这本小说直接抵达读者的内心。

  户口本对于我们现代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出现的几率可能不是那么频繁,身边的很多人都想去申请北京户口或者大城市的户口,其实这对于本身出生在二线城市的人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那些农村户口的人来说,这就不一样了,再加上生活条件的贫苦,有增加了另一项压力,就是户口本上那些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名字。

  史杰鹏的书故事背景都设计的很好,只是情节总是突兀不新颖,我感觉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更加感人。书名叫《户口本》,相比作者一定是先想好名字再去写的小说,这样就被书名所限制了,文章看似与户口本息息相关,实则影响并不大,作者想要表达的绝非户口被这么简单。

  故事的背景是30多年前,但是与现今的农村没什么差别,故事的发生地点在南昌农村,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这也位故事增添了可信度。作者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善于抓住细节,人物和场景再加上叙事手法,都是这本书看起来像是一本自传。书中出现了很多人,每个人都独具特色,看过一遍就会记住这个角色。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表达一种尊重,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尊严,大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都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但是这就是使命。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些痛苦,只要不去回想就没有那么大的伤害,直到看了这本书之后,把我过去的回忆都勾了出来。

  这些历史在完全没经历过的人面前好像略显无力,但是对于有过这种生活的人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本书我认为应该是史杰鹏的顶峰之作了。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学习,如果想要温暖,就乐观的去面对。

  《户口本》读后感(十):遇见了笔耕不辍的梁惠王,是阅读的一大幸运

  对于小说的阅读,在十年前那个网络小说逐渐兴起的时代,变得需求迫切起来。于是就有网友给推荐了梁惠王的《亭长小武》,当时还是天涯上一个很久没有更新的帖子,前几章看完顿时印象极深,然而网上已经没有了后文。 数年时间后,在旧书店看见正式出版的《亭长小武》和《婴齐传》,这才知道它们已经变成图书,价格低廉到不能相信,于是抱回寝室,狼吞虎咽读完;然后跟着行李箱拖回南昌家中,不知几个寒暑假,每次从书架上挑选重读的书目,都有这两本。 直到多次看见书中的豫章与南昌地名,才猜想作者或许与南昌会有什么关系,也是互联网精神感染太晚,迟迟没有去百度下作者查找下信息。终于,在《赌徒陈汤》的快递快要入手的时候,方才惊讶的发现作者竟然就是南昌老乡。 也许是南昌以及整个江西,在共和国的年代都很没有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弱化到,发现一位遣词造句使用南昌本地方言的作者的时候,是那么的新奇与兴奋。这种兴奋甚至有时候超过了对梁惠王历史小说的追踪心思,独立出来成为一种对于作者如果能用南昌方言写写当代事情或者记录观察讨论南昌这个城市的期待。幸好,梁惠王除了继续写历史小说、随笔之外,又有《旧时天气旧时衣》一书出版,勤奋的梁惠王竟然真的让我的痴心妄想变成现实! 然而这并不是终局,《户口本》这一书的出现,不仅使得记录描绘南昌的文字大大增加,而且不再是散文回忆的结集,变成了生动的系列故事。这样一来,即使是并不出自南昌的其他地方读者,也有了更多阅读的聚焦点,真心祝愿《户口本》能够赢得关注,流传在喜欢人间喜怒哀乐故事的读者当中,历久愈发珍贵和耀眼,而我这篇书评也可是算抢对沙发了。 ********************** 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其中一直在提及城乡户籍差距带来的痛苦与区分感。城乡差距,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故事中人物的方言口音差距上。南昌市口音与近郊农村口音之间的些微差距,就能作为城里与乡村鄙视链的实现窗口;而近郊南昌话和几十里外远郊南昌某些角落里说话的差异,则构成这个链条的下一环。在作者描述的某个城里同学问路的场景中,“你不会说南昌话啊?”,“你知道我只能听懂”。这个体验自从我在外读书之后,每年回到南昌都能真切感受到,因为我也是不会说南昌话只能听懂的那一份子。在书中梁惠王或许把这点当成了城乡差距的一个侧面,而在我看来,这却是方言语音鄙视链在南昌话与全国通行的普通话之间的继续延伸;一如南方普通话有时候会被标准普通话瞧不起,只会汉语的人又会在夹杂英语的人面前惭愧,美国英语有时候还会被伦敦腔鄙视之类。南昌在全国的弱势,对于我来说,就是连本地的方言,父母长辈都是认为你最好不要会说。如果不是非要和长辈交流不可,本来是连能听懂南昌话,都会被看做丢脸的乡土行为罢。 方言在通用语面前抬不起头来这点微弱的感受,并不只是用来说明,当年鄙视南昌近郊农村人的这些人,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在外也是被更发达地区看不上,好像这样就能让鄙视链下游一环两环的人释怀一些。这种普遍化的语音方言歧视,反映的是人们将语言这种划分要素与当地经济社会地位相捆绑的普遍做法,口音如果来自有钱的地区,口音也就尊贵起来,就像当年的粤语;反之,大概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乡下人贫困地区人。 对于理性读者,摒弃或者反省这种语音与地域歧视并不难,然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这种观感和作法如何能够被人与人之前真正的人格平等式的尊重代替,实在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的。梁惠王的《户口本》,那些发人三思的远久回忆或许能够感染一些不放弃思考的读者。然而,对于摆脱方言口音地位低下来说,梁惠王却是对南昌话做出巨大的贡献。 久在北方生活,有时候相近的南方邻省口音、南昌普通话,更不用说南昌话,都是可以激起乡愁的,这种口音一旦被记录在文字里,成为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书籍的承载体,梁惠王对于南昌话的记录就顿时变得极为珍贵。传统纸质与视听媒体中,东北、山东河南、陕西关中、吴越闽粤、西南两湖口音,都是历历在目、耳熟能详,唯有南昌赣语,很少出现在纸质书中,更不要提全国范围的影视媒体了。这种情况早就让人习以为常,而直到梁惠王系列作品的陆续面世,才让人发现,原来南昌话真的可以印刷成书,不是那么乡土到见不得人。更重要的是,如果将来《户口本》大卖,或许南昌口音是将接着梁惠王的书为全国读者熟知,于是我这个南昌出来的读者,似乎也就能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 梁惠王的签名书,用一周不舍地读完,几次被荒诞幽默的场景惹得发笑,而这个场景我甚至都在亲戚朋友那里常见,每个人的形态举止是那么的相似,或许南昌人的思考与行为真的是一种一致性很高的地方文化?小孩的打闹与成长、小孩眼里成年人之间的虚虚实实交往、贫穷家庭的思路、贫富城乡差距碰撞时的行为集合、男孩的情感困惑与波动、街上路人的只言与片语,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哪个都是那么真实可触。记忆仿佛被提取出来,套上那些精彩凝练到一句两句的描写,以书中的模式再次存储进脑海,更加深刻也更加动人。 南昌蓝色与耀眼的夏日,南昌寒冷沁骨的冬季,南昌的春雨潮湿与鼻涕虫,南昌的梅雨滂沱和内涝,那些碎片,属于我记忆深处的碎片,在作者的回忆中,一个不拉,用优美到无可挑剔的句子穿插在故事中。尽管是七八十年代的故事,可地名还是那些街道,天气还是那些轮回,勾起比作者晚形成十五年的记忆与乡愁,全然没有任何问题。于是我甚至可以偷懒,再回忆童年,很多风景描绘,翻开《户口本》就能实现了。 虽然《户口本》中有不少方言词,这些方言词也构成了本乡读者的关注点,但作者对于南昌话词语的运用却十分克制,只在那些不得不用,不用不足以表达情感的地方换上精心挑选出来词语。这其中还有很多是看字面能理解的书面语,所以在完全不通南昌话的读者读来,也不会增加任何理解难度,反而还会觉得,作者的用词很有特点。很多少见的书面语,竟然会与污言秽语一起出自没什么文化底蕴的农夫农妇市井无赖之口,这也算是增加了南昌话的魅力吧。 《户口本》的故事似乎也是经过设计,没有一个平铺直叙,而是经常穿插回忆中的回忆片段,整体看来十分自然,没有一丝凌乱,让阅读节奏在起伏波动中越发舒适。在我这个只会读不会动笔的人看来都能觉察出讲故事与结构设计,这本书中一定隐含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心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