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捕梦之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捕梦之乡读后感10篇

2018-04-26 16:16: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捕梦之乡读后感10篇

  《捕梦之乡》是一本由陈丹燕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捕梦之乡》读后感(二):令人神往的迷醉在古迹

  出门这两天在飞机上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那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体会到了陶立夏说的当飞机飞离地平面,处在几万英尺的高空,关掉手机隔绝掉外界所有的联系,整个身心投入到书中与作者神游的感觉真的是太过瘾了,读完全书就像跑完一个长跑,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读完她的《咖啡苦不苦》后就喜欢了她的旅行书文笔,为了土耳其买的这本书,没想到顺带了解了另外一个国度塞尔维亚,以及古老的哈扎尔文明。我能想到的与塞尔维亚唯一的联系就是我们在土耳其的红酒村落sirince住的旅馆,那位帅气老板在塞尔维亚当海军

  这本书写了作者读完《哈扎尔辞典》后,怀着对书的崇敬和对书作者的仰慕来了一趟书中所写到的地方文化之旅,以及对于书作者故居的探索之旅。看书的时候陈丹燕老师自己的小粉丝心态写的就像一个二十岁的少女追星一样,让人完全想象不到她是一位五十几岁的人,不同的是这位“少女”粉丝自己积累的文化底蕴内涵也足够厚实,所以当她躺到书作者帕维奇那捕梦的昏黄的房间的床上时,她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甚至自己好像也变成了像帕维奇一样的捕梦人一样。

  书里面对《哈扎尔辞典》里提到的的塞尔维亚、土耳其的古迹以及遗留这些古迹的文明都有深刻描写和探讨。小亚细亚、东正教、奥斯曼、君士坦丁堡,这些欧洲历史赫赫有名词语和它所经历年代听上去都充满了历史的古韵味。越来越觉得土耳其真是个神奇国家,真希望我在去之前读了这本书,唉……

  读完这本书估计离我读《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不远了

  《捕梦之乡》读后感(三):在书境与人境之间

  在日渐商品化、景点化的旅行日程里,我们怎样才能收获一份独一无二的旅行体验?这样的要求放在过去似乎并不难,苏轼有《赤壁赋》,柳宗元有《小石潭记》,也都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融化了满腔的情绪,在字里行间蔓延开来。但是如今却越发难了,旅行手册代替了游记,那些诗一样空灵优雅文字图片代替,旅行者如同一台台摄像机,目光所到之处,即是笔端最赤裸直接的内容,唯有再进一步深意,却是淡了,散了,没了。

  陈丹燕的《捕梦之乡》却是让人看到了关于旅行的另一种可能——由一本《哈扎尔辞典》引起的一次次地理阅读:从穷而性感的贝尔格莱德到热闹非凡的伊斯坦布尔,陈丹燕用了四年的时间,追寻着《哈扎尔辞典》的作者帕维奇的脚步,从他捕梦一生卧室,尾随到作品出现场所原型佩拉宫酒店。在这期间,她一遍又一遍地重读《哈扎尔辞典》,变换着不同的方位,如同哈利•波特站在九又四分之三的火车站台旁,只要一个跨步,就能从现实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魔法世界一样,陈丹燕在书境与人境之间徘徊不定,读者与行者的身份沉沉浮浮,沉淀着收获的喜悦

  在了解了这些背后的历史、宗教时代背景,在与如今出现生活在那儿的人交谈以后,小说中看似遥不可及甚至匪夷所思的零碎片段,似乎也都有了真实存在过的痕迹,比如在探访伊斯坦布尔的时候,陈丹燕在和一个小店老板的谈话中,发现小说中的哈扎尔人并非是空穴来风,哈扎尔人也确实拥有着一本从七世纪就流传下来的辞典,名叫《托拉》,里面承载的是满满的文化与希望。想象一下,曾经的帕维奇,可能也就是身处在这样一所不知名的小店铺内,氤氲烟雾昏暗光线,伊斯坦布尔的深处,倾听着关于这个民族神秘过往。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重合,一切就这般不期而遇,那是多么奇妙的经历啊!即便是并未亲身经历的我,就这样想一想,都有种莫名的感动更何况是甚至实现了躺在偶像帕维奇的床上看书睡觉的愿望的陈丹燕呢?那种让人几乎要溺毙其中的快乐,恐怕是语言无法描绘的。

  陈丹燕在书中说道:“依傍着小说里的价值观世界观,一个读者能对一方陌生的地理产生探寻的好奇计划自己漫长的旅行,有能力提出问题,并慢慢找到答案。在这样的旅行中,大地书本彼此映照,互为密码。终究在一个读者的心中留下意味深长的痕迹。”关于《哈扎尔辞典》,陈丹燕显然交给了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书境与人境之间,太多的条件束缚,我们只能选择两者的割离,于是也因此分离了人生沉重轻盈。但也许事实并不应该是这样,无论是阅读还是旅行,它们都应该包含着一定的咖啡味,在苦与香中回环往复,彼此融合,最终留下意味深长又浓墨重彩的一笔。

  《捕梦之乡》读后感(四):编辑手记之与陈丹燕老师做《捕梦之乡》校样订正

  上海的七月,酷暑正当道。我走在静安的街上,急需一份清凉宁静

  当我推开常德路上千彩书坊咖啡店带着铜把手大门,室内凉爽的冷气和浓郁的咖啡香味让我得到了安慰作为新书《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的责编,我带着陈丹燕老师的新书的校样稿,来到在常德路上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下的咖啡店,准备与陈丹燕老师再对新书里的细节进行一遍校对。

  我经过咖啡馆的回廊,进到里间,看到陈丹燕老师正独自坐在靠窗的圆桌位置,她戴着一副金边的近视眼镜,正低头看一本摊开在桌上的书,看见我们进来,她抬起头微笑着让我们快坐过来。她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着张爱玲的油画,明艳精致

  我们没有多加寒暄就直奔主题,一本新书正在等待着一场完美的现身。细节往往最打动人,“陈丹燕旅行汇”之前的几本书都是内容精良而富有格调,两本新书自然希望能依然延续如此品质

  “第一章的二级标题可以更生动灵活些,直接用原文‘三月,轰炸开始了’我觉得就很好。”陈丹燕老师歪着头还在思索最终的标题,手中翻着厚厚的校样稿,她专注的表情在她卡其色连衣裙衬托下更显温柔

  “这张图片放大做成拉页,效果应该更好,我很喜欢这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在帕维奇家外面的围墙下拍的,我走在一位母亲和她的儿女当中,芭蕾舞演员在他们当中舞蹈,这就是贝尔格莱德,这就是这个城市的人的生活状态。”我看到陈丹燕老师手指着的那张照片,照片的色调雅致柔和,照片里的母亲和孩童的自然神态让人忘记这是一座被炮火轰炸光顾过多次的城市,红发舞蹈演员的翩翩起舞提醒人们这座城市的浪漫慵懒、文艺和平和

  ……

  我想起陈丹燕老师说过,一本书面市的时候就是作家回馈衣食父母的时候。一个作家要对他的衣食父母——他的读者——付上良心的回馈就是认真写书,而如今陈丹燕首先回归成为一个认真的读者,抱着读懂一本心爱的小说的单纯想法,来到小说的故乡安静静地读书,这或许就是她表达对她的读者负责的另一种方式吧。在我审读新书书稿的过程中,我经常陷入这样的感动中:世界真美好,有梦实现真美好!这也是陈丹燕老师多次在书中提到过的她一个疯狂读者的疯狂梦想:在小说故乡读懂一本书,在小说作家的床上安眠一个下午,在这个城市的街道角落留下自己的足迹……她的梦想实现了,这份幸运异常难得!感谢陈丹燕老师与她的读者分享这份幸运,或许有一天我也会追随陈丹燕的足迹去到她去过的塞尔维亚,去到贝尔格莱德,我想我的旅行箱里会带上一本《捕梦之乡》,我会想起这个夏天她如何打动了我的内心,催促了我的脚步快快上路。

  当我走出咖啡馆的时候,身后门把手上的迎宾招牌发着叮叮当当的清亮响声,我好像还听到了楼上常德公寓的地板高跟鞋走动的声音。我从咖啡馆橱窗经过,我看到陈丹燕老师的背影,她又低下头去看书了,和我进门时候看到的她一样。

  《捕梦之乡》读后感(五):捕梦之乡:历史化的漫游与文学化旅行的互文

  九十年代初,陈丹燕老师就开始频繁的涉足域外土地。从2014年2月到刚刚过去的2016年的8月,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陈老师一共出版了7本有关旅行的书籍,每一本精心设计封面都散发着珍贵独特的异域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巨大飞跃,更为重要的是,它颠覆了国人根深蒂固的旧有观念,想要一探外面大千世界渴望开始在一些群体意识中萌生。

  “想去世界看看”并不是一个太新鲜话题。就像陈丹燕老师在这本《捕梦之乡》最后的致谢辞中说的那样,她感谢我们伟大祖国:“如果没有她数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没有她如今作为海外游客输出国世界第一,有着强大的旅游消费能力,我想也不会有我这样疯狂而梦幻的旅行。”其实,她更应该感谢她自己。

  一直以来,很多人并不是能够很清晰的区分“旅游”和“旅行”这两组概念。“旅游”更多的是一种走马观花的“游览”状态,而“旅行”的内涵似乎要深刻一些,它将旅游的概念包蕴其中,并且囊括了“深度行走”的方式。陈老师的《捕梦之乡》从某种程度上应和了时下日趋兴盛的旅游业的现实,以一本《哈扎尔辞典》引领读者走入神秘而瑰丽的塞尔维亚和土耳其,用历史的眼光打量在炮火夹缝中生存的塞尔维亚民族和混杂多元的土耳其文化景观,她的旅行,可谓是一场历史化的漫游与文学化旅行的互文。

  陈老师在童年时代就开始广泛涉猎欧洲长篇小说,经年累月的阅读积累,欧洲人文思想的反复浸,让陈老师的文字携带着一种优雅、诗意、内省、清澈质感,然而她的旅行札记又并不是空洞华丽的对某个地点溢美之词的堆砌,而是基于一种深刻了解自己所旅行的国家的历史沿革和对当地文化的深切关注,这也是她的这本精美的旅行笔记一个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她从贝尔格莱德宁静的凌晨公交车站写起,这是一个不太会有人注意的时间点,然而正是在这一天将欲明的凌晨时分的宁静,陈老师依稀看到了曾经被轰炸过40次的这个城市的动荡年代,宁静与酷烈形成鲜明对比,最令人感到历史的诡异之处的是——在世界各地都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年时,只有在一家塞尔维亚最古老的书店,用谋求南斯拉夫独立统一年轻刺客(普林西普)的肖像海报来纪念这场战争。陈老师说:“一种遗世独立但渊源深厚是非观荡漾在贝尔格莱德。”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坚定而又无畏的民族信仰呢?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作者驻足于充满古老民族余韵的基督教堂和清真寺,在瑰丽复杂的壁画前流连忘返,作者穿透千年的时光,仿佛与耶稣和圣母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因为她能够理解那些基督徒们脸上的悲悯与忧戚,这种感受,不敏锐心灵无法体会。

  这终究是一场沿着《哈扎尔辞典》的文字且走且停的寻访过程,每一章节的篇首都以《哈扎尔辞典》里的精彩语句作引子。《捕梦之乡》——作者来到了《哈扎尔辞典》的作者帕维奇的家中,在一种“姜黄色昏昏欲睡中”,躺在帕维奇深蓝色的床罩上,体会作者帕维奇写作时将梦境与现实打通的奇妙境界、作了一场关于文学、历史与行走的美梦。这是塞族作者帕维奇捕捉各种五光十色的梦境的地方,这也是现代中国女作家通过慵懒而无心的方式与已逝作家在潜意识里的交流碰撞。没有迸溅的火花,然而一种潜入骨髓灵魂默契灌注到读者的体内。

  “原来,这间大小适中的卧室才是帕维奇的捕梦之乡,而不是那张巴洛克书桌,也不是那带有一小块被椅轮磨烂了地板的书房。”历史与现实在作家帕维奇的笔下交汇为静默时刻的梦境之乡。兜兜转转一大圈,我们磨破鞋底,踏遍万水千山寻找的所在最终化为时空中静态而适中的一间居室。是否旅行的意义就是回到生活的源头?远走他乡不如自己家中一顿酣畅的好梦?那些炮火裹挟中的断壁残垣,那些诉说着无声往事的宗教圣殿,是那样的欲说还休,长长久久。作者在历史与现实的回廊中日复一日的行走,记录那些文学作品笔下的城市与命运、文化与迁徙。在这一刻,作家不仅仅感到与塞族作家帕维奇的心心相印,她也同样进入了其他外国作家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共同分享行走在世界上的意义。

  《捕梦之乡》读后感(六):捕梦空间

  在《哈扎尔辞典》中,将“捕梦者”如是定义:“捕梦者能释读别人的梦,能在梦里日行千里选择住所,能在梦里捕获指定的猎物——人和物或者野兽。”书中提到最厉害的捕梦者,可以留住最美的梦,而整本《哈扎尔辞典》,就像一场纷繁华丽的梦境。在陈丹燕的《捕梦之乡》里,她手捧《哈扎尔辞典》,来到了作者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家乡塞尔维亚,又走访了书中所写的场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启了内容极为丰富的地理之旅。

  陈丹燕这样写道:“带着自己的身体走进小说环境里,这样的阅读总是激起读者心中的梦幻感”,为了一本描述梦境的巨著,来到一个城市寻梦,使《捕梦之乡》成为了梦境的嵌套,让人不知觉想起《盗梦空间》的精巧架构。

  “小说结构是作家隐秘在意识深处的世界观曲笔。当他不能直接说出对世界强烈的观感时,迷宫式的结构就会呈现出来。”在《哈扎尔辞典》中梦境一般的迷宫中,只有魔鬼,没有天堂,故事曲折回环,充满了隐喻,神奇但晦涩。如若要理解书中所写,必然需要认识哈扎尔民族,而这支神秘的民族已然消失于中世纪,今人只能通过他们生活过的地方,在今天的塞尔维亚与土耳其寻觅他们曾经的踪迹。通过地理阅读的方式,“在这样的旅行中,大地与书本彼此映照,互为密码。终究在一个读者的心中留下意味深长的痕迹”。虚构与真实碰撞,因为身临其境,通过触感的具象与抽象的想象力对理解进行注释,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无法理解,寻找到阅读与启迪的灵感。然而,陈丹青的阅读之旅则显然更进一步,找到了地理阅读的另一种可能:“一本书将读者引向一片比小说故事考证本身远为辽阔的地理环境,那是小说诞生的背景,是养育小说作者的历史地理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培养出一方小说家的气质,孕育出一方小说的神韵。抓神不抓形,让读者兼旅行者的视野变得开阔,不再拘泥于故事本身,从对一本书的探索,继而追索整个民族的历史与灵魂,理解自然得到了升华。

  再回到《哈扎尔辞典》的文本,书中曾这样写道:“时间在一座城市里已经流逝,而在另一座城市里则刚刚开始”,就像阿捷赫公主的两面镜子,一面是快镜,一面是慢镜,对于地理阅读的读者而言,一座城生长在故事里,而另一座则伫立于现实中,“你可以在两座城市之间作穿越时间的旅行,你可走向未来或者回到过去。”在《捕梦之乡》中,营造了一个捕梦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座城市,在陈丹燕的文字中,模糊了边界,在梦境中合二为一。

  《捕梦之乡》读后感(七):当静谧遇见喧嚣、现实碰撞梦想:评《捕梦之乡》

  《哈扎尔辞典》是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全书充满了神秘色彩,将现实与梦幻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扑朔迷离的气息。

  出于对《哈扎尔辞典》这部奇书的喜爱,作家陈丹燕来到了巴尔干半岛,来到塞尔维亚,她要循着《哈扎尔辞典》中的地理和历史脉络在这些地方进行一场身与心皆与小说相融的旅行。当然,陈丹燕的这次旅行目的很纯粹也很直接,她是要把阅读《哈扎尔辞典》时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梦幻感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历一遍。

  当静谧遇见喧嚣,当现实碰撞梦想,陈丹燕将她的这场阅读之旅中的见闻感受凝结成一本书,叫做《捕梦之乡》。她笔下的巴尔干半岛,是一个饱经战火蹂躏的地方,但这里并没有处处充斥着戾气,反而自有一种宁静包容的气质。

  在陈丹燕的笔下,既能见到人流涌动的街头洋溢着的热闹喧嚣,也能见出清真寺、修道院、大教堂等宗教场所传递出的淡泊宁静。我们跟随者她的脚步、她的文字以及细腻的心思踟躇于凌晨或夜晚的咖啡馆或者修道院,热闹的世俗生活与清净的宗教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处。

  这是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地方。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这里得到了宽容对待。因而,我们才有幸在陈丹燕分享给读者的图片和文字中领略到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中所蕴含的美。除了美感,还有对社会生活以及个体生命的觉察和省思。但如果缺少了作者本人的思考与感受,那么这本书便只不过是一本历史文化、地理知识的汇编,正是因为陈丹燕将自己的思考、感悟和情感与眼下的事物情境等交融得如此天衣无缝,我们才心甘情愿地跟随着她的在巴尔干半岛上走一遭。

  正如她自己所说,“道路粘在自己的鞋上”,她顺从着自己的感觉,走在漫漫长路上,而我们也只管跟着她的足迹将那些文明古迹一一揽遍就好。且看她将我们带入了布尔萨的大清真寺,又把我们引领到帕加马的古露天剧场。一路上,俗世与出世纠缠,天国与人间混淆,历史与当下相融,梦幻与现实相即不离。

  在这里,陈丹燕的身份是二重的。她既是一位作者,把自己的旅途见闻感受分享给大家,同时,她还是一位读者,是带着对帕维奇的崇敬和《哈扎尔辞典》的喜爱踏上这趟旅途的。这种身份的二重性,使得她在分享旅行见闻感受的同时,也把《哈扎尔辞典》的文化属性分享给大家。一方面,她循着捕梦人的足迹行走,另一方面她又用自己的足迹影响着读者。而我们这些捧着书阅读的人呢,则被陈丹燕和帕维奇这双重力量所影响,沉浸在梦境与现实之中,虽在一两天的时间里便可读完全书,却仍旧是把心思留在了那些文字里,久久未得出离。

  一本书,能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眼界的开阔和思想的成熟,更能够使一个人的生命无限延展并丰富起来。比如《哈扎尔辞典》。因为它的存在,陈丹燕完成了一次捕梦之旅,而我们也得以在她的文字里徜徉许久,如亲眼目睹一般地看到了一场诚挚纯粹的旅行,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的风云变幻。这样的旅行不再是纯个人的生活体验,而是一个读书人向伟大文明和人类文化的虔诚礼敬。

  《捕梦之乡》读后感(八):陈丹燕:我听过最动人的赞美诗【塞尔维亚修道院巡礼】

  “文学和诗意茁壮一个民族,让他们走向未来。”这就是塞尔维亚,于是,我们和著名作家陈丹燕计划在未来三年里合奏【塞尔维亚三部曲】,今年的9月7日—9月19日,我们演奏了三部曲的第一首:以塞尔维亚的精神支柱为主题的修道院巡礼,因为修道院,东正教的修道院,是塞尔维亚的精神基石。

  我们从陈丹燕写作塞尔维亚的新作《捕梦之乡》里,摘选了摩拉瓦河谷修道院的章节分享给大家。

  更多垂询:daisyhuang16(微信);daisyhuang16@foxmail.com(邮箱)。

陈丹燕塞尔维亚旅记 :向你歌唱

陈丹燕塞尔维亚旅记:向你歌唱(版权归陈丹燕所有)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好听的赞美诗,歌声婉转之间,七百年过去。这些圣咏就这样战胜了时间流逝,与江山更迭。我以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资,心早该硬了。当我听见修女们至今都温柔婉转地唱出自己对拉扎尔大公的思念与爱,才瞥见这个民族藏在倔强身体里的百转柔肠,这深山里的修道院,晚祈祷时几乎没有外人,所以修女们的歌声寂静专注,仿佛要滴水石穿。塞尔维亚王国灭亡又兴起,南斯拉夫崛起,成为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国,又衰落,并分裂成一些小国家。这片大地沧海桑田,人们却从未忘记过拉扎尔大公,他灵前礼拜天的晚祈祷,也从未停歇过。这里战乱总是不断,人们在这里生活,不得不经历难以计数的伤心事,但仍旧可以微笑,恋爱,写作,这里总保留着人们世世代代珍藏在心头的记忆。人们总是说,东正教修道院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修道院墙上,塞尔维亚圣人们从未放弃过向世界的凝视…… ——陈丹燕《向你歌唱》

那些摩拉瓦河谷的修道院

  “已接近下游的铁门峡谷,古都贝尔格莱德附近的多瑙河并不如奥地利的壮阔干净。我经过老城的卵石街道,经过卡莱梅格丹城堡,出发去了南方。

  我最初的计划是去看《哈扎尔辞典》故事里出现过的摩拉瓦河谷修道院。在故事里,撒旦在十七世纪时住在那里,他从犹太人的地狱里转入基督教地狱,再从基督的地狱里转世而来。十七世纪时他成为在河谷修道院里画湿壁画的一名东正教修士,名叫尼康·谢瓦斯特,“却长着一双土耳其人明亮的眼睛”。

  在现实的古老地理里,塞尔维亚中部,按照故事里乔伊斯式的掉书袋方式,正是古老神话里俄狄浦斯被杀的地方。如今沿着河谷,星罗棋布着许多小修道院。那些修道院的教堂,的确以它们的湿壁画闻名于东正教世界。修道院教堂里的湿壁画上保留着拜占庭时代遍布各地的钴蓝色,那里的大天使长,总穿着通红的罗马短袍,这红色中带着金色,本是在烫水中浸泡番红花才获得的颜色,而且永不褪色。所以,古老画像里的天使长袍子,大都是用当年波斯或者黑海流域出产的番红花调色画出来的。据说意大利的乔托也曾来到乌洛施皇帝修建在一处深山温泉边的修道院游学,学习塞尔维亚修士的绘画技法,特别是对颜色的调配与使用。乔托后来在罗马帝国成名,而这里的湿壁画则被称为乔托师承之所。南部佩丝特高原山丘上的索伯察尼修道院墙上如今留有半帧天使画像,更是被称为塞尔维亚的蒙娜丽莎——它也像蒙娜丽莎那样微微侧着脸,安静而神秘地看着教堂里的人。有本书上说,这些修道院曾遵循东正教最严苛的规矩:用与圣人同时代的颜料来描绘圣人,就是画圣母领报时身上的天蓝袍子,要找到耶稣出生前,在叙利亚和埃及大山里的蓝石头,将它磨成粉,调上水,才能画上年轻圣母的袍子。所以,现今古老修道院的湿壁画只能保护,难以修复了。

  摩拉瓦河谷里的古老修道院大多古旧沧桑,拱顶上的耶稣像大都完全坏了,那是因为十五世纪后奥斯曼大军数次席卷此地,伊斯兰兵士不能容忍偶像崇拜,他们最省力的破坏方法,就是将教堂拱顶砸烂,让自然的风霜雨雪腐蚀掉满墙的圣像以及他们漆黑巨大,紧盯不放松的眼睛。有时他们直接用烂泥糊掉圣像的眼睛,直到现在,奥斯曼帝国已经覆没一个世纪之久,奥斯曼的烂泥还留在摩拉瓦河谷的湿壁画上。

  如今摩拉瓦河谷四周仍有许多古旧静谧的修道院,即使圣像残缺,圣母和耶稣的黑眼睛里常常盛着一团古董泥巴,但它们仍是塞尔维亚人精神上的骄傲。

  最初,我只想在一个修道院的小教堂里读完几页《哈扎尔辞典》,亲眼看看帕维奇迷宫里出现的现实世界的底色——虽然是魔鬼的故事,却也有着真实的地理。通常一个人想要做地理阅读,这样向往坐实虚构世界里的真实总是理所当然。其实,地理阅读的自身就有些对完全沉湎于虚构世界的不甘心,也有些想要享受现实世界里的虚构的要求。说到底,想要拿着一本杰出的小说做地理阅读的人,都是贪心的读者,既想要现实中的虚构,又想要虚构中的现实。所以,我计划的到河谷的修道院里去读撒旦修士的故事绝对合适。

  最初,我也只想观察一下自己:如果当真坐在那样的壁画下方了,真的身处在1674 年尼康·谢瓦斯特画圣像时至今未变化过的教堂光线里,真的如愿在一团静谧中读完帕维奇迷宫里关于圣像和颜色的故事,我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满足。在贝尔格莱德时,帕维奇夫人曾告诉我帕维奇热爱河谷里的那些圣像,也热爱在那些小教堂长礼拜时拜占庭式的布道和吟唱,他以为这些都是他作为作家的文化背景。我也想去听一下,拜占庭式的正教吟唱究竟是怎样支持了一个在巴尔干的历史夹缝中创作的塞族作家。

  来到河谷里,我才知道四世纪以后在拜占庭帝国诞生的赞美诗,果然还活在一条冰凉小溪边的修道院里,修士们果真还世世代代,晨晨昏昏,吟唱着那样的曲调。

  我一路赶去时就已晚了。秋末,巴尔干的黄昏早至下午四点就已经到来,因此修道院晚祷的时间也提前了。进得门去,烛光将做晚祷的人影子拉得长长的,从圣幛处的烛光下直拉到教堂的门槛上,窄小的教堂里轻烟笼罩,充满燃烧着的乳香气味。那是个由修士主持的修道院。在教堂里,修士们四五个,披着绿色底子上绣着巨大白色十字架的袍子,在圣幛里面的神圣小室里燃蜡烛,燃香,祈祷,唱经。传说中的古老拜占庭的喉音响彻了整个幽暗的穹顶。原来那是一种持续的、低沉的、飘忽的吟咏,让人想到叙利亚风尘仆仆的古路,爱琴海边古老的希腊化城邦里白色大理石与蓝色大海,还有希腊迷雾缭绕的圣山,早期基督教赞美诗里拜占庭旖旎流转的曲调,还有烈日之下以弗所古城里圣保罗布过道的圣玛丽教堂,以及塞列古城中央、康斯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建造的古老教堂里,画在木头上的黑发女人,她是一个四世纪时候的正教天使。

  第一次听到那低沉流转在赞美诗的歌声中的拜占庭喉音,当我意识到这就是它,我脸腮两边的汗毛都竖了起来。我从未想象过,它就这样连绵不绝地、慷慨地飘荡在一片摇曳的烛光中。这含混不清的低沉声音轻而易举地抹去了许多个世纪时间的流逝、许多个帝王的更迭。在塞尔维亚修道院里,时间原来是这样被战胜的。

  吟咏它的那个年轻修士好似从羊皮书缝隙里散落下来的古人,犹如一枚书签。他的黑发向上挽成一个发髻,清澈的面孔上飘拂着浓密的大胡子。唔,他让我想起了贝尔格莱德公车上的卡拉季奇。然后,我想起白城贝尔格莱德,城里的安德里奇和普林西普以及帕维奇,想起金色大白鲸咖啡馆、窗前有一个年轻芭蕾舞者的卧室和1941 年被炸毁至今未修复的国家图书馆。

  越往南走,越能体会:修道院是塞尔维亚中世纪的精神基石,这句话实在是准确的。教堂墙上那黑袍子的耶稣基督,睁着巨大的黑眼睛,凛冽的目光总是紧紧追随进到教堂里来的人。那是东正教堂里喝问灵魂的眼神,全然没有天主教堂里鲜丽的面颊和肥胖健壮的躯体给人的富足感;那些巨大的黑眼睛令人油然地直起背来,收敛心思,不敢放肆。那满墙严正的黑眼睛,消瘦的躯体,没有笑容也没有血色的面容,是东正教对精神世界的认识与描绘。

  索伯察尼修道院的教堂空无一人——当联合国评定它为世界文化遗产时,称它为塞尔维亚的湿壁画博物馆。小而黝黯的教堂,三叶草的形状,我右手的墙面上就是穿红袍子的大天使长,他身上颜色依旧温暖明亮的红袍子,是用波斯出产的藏红花调色画上去的,他的蓝风正是拜占庭蓝,那是用一种来自爱琴海的矿石研磨出来的蓝色粉末调成的。在十二世纪画这个圣徒时,工匠们要找到圣乔治时代的矿石才上颜色,这就是古老东正教湿壁画的传统。我想自己是被对颜色和材料的执拗感动了,原来这里面有种对时间不懈的追寻,在宗教的感情里,就成为一种对永恒谦卑却舍生忘死的追求。在寂静中,我听到自己的血流过脖子时哗哗的声音。

  高原上冰凉的小教堂里只有我一个人。旁边的修道院黄色的房子里,只有一缕白烟——修士们生暖气了。开始时,我总是小心在各种壁画的角落寻找一些奇怪的记号,那是尼康·谢瓦斯特画画的时候特意留的记号;他怕自己转世再来此地时,会找不到自己画的那些圣像。

  在《哈扎尔辞典》的故事里,撒旦尼康在画湿壁画时获得了灵魂:

当天尼康就猎获了自己的灵魂,于是跟灵魂交谈起来。“你的深邃穷不见底,你的荣耀宽广无边,帮我用色彩来称颂你吧!”谢瓦斯特向大天使,或者说向鹿,或者说向他自己的灵魂——反正一样——恳求道。“我想画出礼拜五和礼拜六之间的夜色,夜色衬托着你最最美的圣容,以便人们在别的地方,即使见不到圣容也向你祷告!” ——《哈扎尔辞典》,pp.93-94

  我果然在索伯察尼修道院里读完了这一节,山丘上的小教堂十月就已经冻手冻脚了,如今的修士也都换上了黑色冬装和厚大的黑皮靴。我左手边的墙面上就是“塞尔维亚的蒙娜丽莎”,那是一个白袍子圣徒的画像。他黝黑眼睛用的矿石粉,是用圣经时代叙利亚出产的矿石研磨而来。望着这执拗地望着我的巨大黑眼睛,一个念头从我心里浮起——也许它也是撒旦画的——就像碧波荡漾的池塘里,渐渐浮起一尾死去的红色金鱼。

  我想起大祭司曾经说过的话,那样执拗的眼睛才是精神世界的模样。那么,魔鬼身上也有神性吧。”

斯图旦尼查修道院教堂如今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但它地处冷河流域的深山里,在科索沃边上。这座教堂里有上千幅十三世纪留下的壁画。奥斯曼占领时期,奥斯曼士兵毁坏了部分圣像的面容。但时光更迭,斑驳的圣像已经与粗鲁的破坏融为一体。索伯察尼修道院教堂,1265 年建立在塞尔维亚景色优美的深山之中。被人们称为中世纪的绘画博物馆。我到达那天下了雨,山坡上的山毛榉树林闪烁着黄铜般的秋色,教堂里空无一人,十三世纪的黑色大眼睛从墙上投射下来凝视的目光。索伯察尼修道院教堂里的圣约翰像,消瘦的面颊,羊毛做的袍子。这座教堂湿壁画上的圣人严正而忧戚的面容,是东正教湿壁画的珍宝。斯图旦尼查修道院教堂里的圣约翰像,更为消瘦,而且忧伤,好像他心里一直都背负着难以释怀的悲悯,无法像意大利中部中世纪的小教堂里的圣约翰那样血色鲜丽。这是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对精神世界的描绘。在索伯察尼修道院教堂的塞尔维亚圣人里,还有这些生活在沙漠里的圣徒们,瘦削的身体和长发,布条仅仅遮体而已,这是对信仰赤诚的一种标志。国王教堂是米卢丁皇帝夫妇向圣乌洛施皇帝和圣萨瓦王子致敬修建的教堂。小教堂里画有怀抱耶稣的圣母。她的面容画在木板上,满是悲悯忧戚之色。她乌黑的大眼睛望向进入教堂的每一个人,令人无法忽视这个将要奉献独子的母亲。一旦你走进一座在塞尔维亚的修道院教堂,你就会被那些乌黑的大眼睛深深地注视着,你也会不由自主地由着这些强有力的目光审视自己,甚至你自己也借着那样的目光审视自己,心中散漫放着的悲欢这时就被一一审视与翻检,这大概就是自省的时刻了吧。穿着绣有黑色十字的白袍修士手握着写有古老斯拉夫文字的经卷,经卷上写着教堂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护佑谦卑者,拯救罪人,主开人心智,世人也爱主。国王教堂圣堂的清晨,东正教传统的世界观富有秩序感地留在墙上:第一层是东正教世界里德高望重的人,第二层是圣经时代的圣徒们,第三层是圣家庭的故事,顶层是耶稣本人,正俯视着这个世界。索伯察尼修道院教堂:东正教世界里的三国王长的是这样的,他们得知耶稣降生,前往朝拜。

  照片&视频提供:陈丹燕

  《捕梦之乡》读后感(九):旅行中的文学地图:“地理阅读”新方式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句几乎成为心灵鸡汤的口号在网络上已经被喊了很多年了。而在这几年里,中国已经一跃成为海外游客输出的第一大国。有了一些旅行经验的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这种“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纯游客式旅行方式,浩荡的中国旅游大军们仍然在找寻着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

  陈丹燕的两本新书《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和《驰想日——<尤利西斯>地理阅读》的推出,恰如其时地为跃跃欲试的旅行者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旅行方式。陈丹燕以她多年的旅行经验告诉她的读者,扔掉手机吧,忘记旅游攻略吧,一本小说就可以成为你的旅行地图,带你文艺畅游。而且在陈丹燕这里,阅读和旅行是互为原因的,她也以自己多年的阅读经历和写作经验展示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地理阅读。

  《捕梦之乡》的写作正是因着陈丹燕对小说《哈扎尔辞典》的喜爱,于是她带上《哈扎尔辞典》前往小说的作者米洛拉德•帕维奇的故乡塞尔维亚,希望从那里开始找寻和重获文本里或虚构或真实的时间与空间的痕迹。在这本书中,陈丹燕以一个中国作家、东方读者的身份来到小说的故乡,循着小说的阅读脉络回溯了伊斯兰教的静谧精致、东正教的严肃幽远,以至多神教时代古希腊式的原始优雅……她的脚步踏遍了巴尔干和小亚细亚的大片地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挖掘了帕维奇笔下关于巴尔干和小亚细亚一带地区宗教、战争、民族等问题的始末沿革,揭开了这片“捕梦之乡”的神秘面纱。

  实际上,这样的阅读方式和旅行方式也有很多人曾经尝试过,但是陈丹燕的写作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她文笔中流露的她旅行过程中与世界、历史、文学真挚的感情交流,陈丹燕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那些你邂逅的地方,你参观过的博物馆,你喝过热饮的小店,你看过风景的窗子,你写过明信片的小桌子,你交谈过的那个不知姓名的人,你喜爱过的熏风,你享受到的自然的抚慰,你看到过的午夜灿烂的星空,你为之心里一动过的花、树和水波,或者雪花,或者一块酸面包,都曾在你心中安慰过你,告诉你世界的好。可是,转眼它们不见了,你的心上就要空一块。所以,旅行者的心是蜂窝状的,有许多小孔还在慢慢酿蜜,另一些已经空了。”她是与旅行中的点滴发生了感情的交换的,当她真的实现了自己能够在帕维奇的床上安眠一个下午的梦想时,她惊喜地说:世界真美好,陈丹燕的梦想实现了!当她进到清真寺静谧的氛围中,她也安静地跪下垂目,学着其他祈祷者问安一左一右肩上的两位天使。

  在这场旅行中,在这次阅读中,陈丹燕一定是先打动了自己的,那些曾经沉淀下来的生命记忆和体验就在这行走和阅读中被唤醒了,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瘦小的手捧着欧洲小说入迷阅读的小女孩,她怀揣着对小说地域的无限幻想,而当她长大,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便用笔记录了地理阅读出行带来的惊喜连连的“相遇”——远方读者与文学大师的相遇,疯狂追梦的旅行家与自我心灵的相遇。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追随陈丹燕的足迹去到她去过的塞尔维亚,去到贝尔格莱德,或许我们的旅行箱里会带上一本《捕梦之乡》,我们会想起这个夏天她的《捕梦之乡》如何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催促了我们的脚步快快上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捕梦之乡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