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10篇

2018-04-26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10篇

  《懂,是对这个世界温情告白》是一本由李军奇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一):若能从一捧雪里懂得嗅到花香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深情告白》,初次看到书名时候确实被吸引了。懂?懂谁?怎么懂?为什么要懂?又为什么说懂是一种告白?瞬间从心底冒出许多疑问,这是此书带给我的最初印象。看书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慢慢地有了一个答案:懂——它是一种成长。它不是说懂一个人,一件事,或是一种人生,一个世界。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漂泊久了,也是一种成长。若能从一捧雪里懂得嗅到花香,那便是学会了如何活着。

  这本书里写的是作者的一些随笔散文,时而写到古人,时而谈到今人,时而写写历史,时而说起自然,谈论的话题很有跳跃性。不过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独特风格思路。不过最令人感动的却是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写到的,作者本人对乡土的情结和对生活感悟,写得很细腻,很动人。有一种淡淡的情怀深深眷恋……但对于世道人心,又颇具慧眼,看得很深刻,很睿智

  茫茫经年,作者灰心过,丧气过,沮丧过,难堪过,唯独没有绝望过。异乡的生活,没有更多的融入,也没有更多的排斥。作者甘愿以旁观者身份欣赏批评着这个养育着他的城市。但对于故乡,作者的情感复杂的多。家乡农耕基本靠手,农事盈亏仰仗老天。有专制的父亲,强横的巨子近邻,曾眼见村社道德的衰落,也眷恋亲情留恋故时校园。每年回故乡,目力所及,是不那么光鲜建筑乡亲,见多了外面的所谓日新月异,难免叹息故乡的迟暮与呆滞。目击了太多的流泪与诅咒,使作者失望于故乡,而善良本性,让他把关于淳朴乡村想象,总是寄望于远方。后来才明白原谅是一种岁月成熟

  中间几章作者写的比较广泛,在谈古论今中融入了许多个人感悟和见解。第二章写了关于小镇青年县城青年的精神发育史,对商业道德与功利主义看法。另外,作者也许还是个吃货,写了饭店经营,又写了清代袁枚偏爱豆腐,使豆腐流行大江南北趣事。第三章则是作者对文艺界和历史上一些知名人物的解读。写了胡兰成与张爱玲,写了沈从文,写了鲁迅,写了聂绀弩,写了《时代》的缔造者之一——鲁斯先生,还谈到了美国的奴隶制。第四章却写猫啊,鸟啊,鱼啊。看得出,作者敬畏山林河谷,喜爱自然。

  拯救自己,是最大的生存意义自由有趣快乐心安。无论你我是否在奋斗的路上,也都难免存在隔膜。那些敲动内心灵魂的话,说出来,就是一种勇敢

  说出隔膜,才是最真挚坦白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二):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在看这本书的自序时,我看到了一位坚硬的父亲的影子感同身受,我也有这样性格的父亲。我一直很难描述父亲的性格,但当我看到李军奇笔下的父亲,便一下触动了我对父亲的那种情愫!或许是从作者的文字间的父亲形象得到共鸣相比之下,我总觉得我还是不够了解父亲。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这本书是一本随笔集,虽然是单篇文章聚集而成,但父亲的影子贯穿全书,时而若隐若现,时而形象清晰。一篇篇文字,不仅把读者带回了一个时代的片段,更清晰了父亲的形象。

  《母亲眼泪》那篇,作者笔下展现的是生活气息浓浓的母亲,是牵挂儿女的母亲,也更是掩映父亲的一面镜子

  当作者通过一件事来表达某种思想时,你会发现,也能对应到你的生活中,那些思想,比如,他写道,沈从文去世了,他的爱妻说她一辈子也不知道丈夫在想什么。这种隔膜事实上也存在于父子母女间,兄弟姊妹间、同事朋友间。尤其是这个时代我们即使非常要好,相互了解,也还是能够感受到隔膜,有时候我们只会用“你懂得”来修饰我们看不见的隔膜。可是却无法修饰自己内心对于隔膜的凄然感受。

  用情书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个收获,现在很少读到这样的文字了,你能明显感到作者虽然身处城市,却仍旧怀着小镇人的淳朴和上进,而现在的小镇乡村已经不是他笔下的美好,甚至已经不再有他的容身空间。而对于他已融入的城市,似乎那最值得人生骄傲的奋斗全部倾情奉献,也没有感受到来自城市的归属感。根在小镇,而小镇已变,家在城市,而心仍漂泊。这样的心境在这个时代有着超多普遍性。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认同,原谅是一种岁月的成熟。也许我们的爱与向往将继续接受变革,但是爱的原则仍需建设: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我认为是维护我们情感联系的基准,不可荒废,值得铭记,这样在能真正懂得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与我们有关系没关系人们。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最大的使命就是面对!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三):愿意能懂

  刘浩冰

  在现代都市喧嚣洪流中,很多人远离了故土,在外艰难奋斗、辛苦打拼。

  这是一场深入骨髓抉择,连不识字的老人都知道求学读书能改变现状、修改命运。这也是一场从乡村到城市迁徙过程中的痛苦抉择,是摆脱自身贫穷以及封闭现实的一次空前的洗礼倔强抗争

  作为一名陕西汉子,与贾平凹是老乡的李军奇,也曾经求学于商州,浸深沉土地质朴因子毕业后来到了广州,开启了新的人生之旅。

  在广州大道中289号大院,他奋笔疾书,忘情于探索人之内心、自我与周遭世界、反省自我,力图读懂这个世界。

  一晃经年,他游走于报纸杂志电视等各类媒体,不断切换着身份与角色,最后定居于湖南。并作为一名都市人,也偶尔回一下故乡。

  故乡难忘,军奇领着妻儿来到了久违的地方。但是,故土成了熟悉陌生者,听闻父辈说东道西故事,看罢过眼云烟凡尘往事,渐趋了解着这么多年一片热闹落寞交织的土地。孩子田野中的嬉闹,让疏于了解稼穑辛劳的他们找到了乐趣。或许,让孩子了解乡村成了父亲的一种责任,试图在他们的记忆中抢救着点滴的零星历史留存。

  村庄,成了越来越隔膜的他者,也成了都市人的新奇。作为一名都市人,李军奇无法改变对生我养我地方的无奈与眷恋,或许留下几张照片,能让瞬间化为永恒

  冉云飞曾经说过: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事过境迁,每次回到老家,他看到的是山乡巨变,人情冷暖。曾经淳朴的故乡,在现代化的洪流中变得道德日趋沦丧、人情趋于淡薄。老人唏嘘,闻者叹息。

  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李军奇试图用诚恳笔触记下自己的心灵告白,这不仅仅是怀念,也是有一种想改变的冲动

  但是,面对现实,你我无奈。当自己直面曾眷恋已久的亲属,想多说些什么,想感激她曾多年的照顾与疼爱,竟然发现再多的话都是苍白无力,最后只能无奈地拿出几百块钱,算是聊作自身告慰。

  军奇的故事发生千千万万个你我身上。愿,你能懂这一切,也愿这种诚挚与坦白,能找到你的影子。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四):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贫富分化、物欲膨胀与文明冲突的大环境下,生活仿佛失去了原本的美好,作为农村人的我们想要扎根城市,默默地挤破了头,只因为条件好、待遇好、教学条件优秀;而城市的人则在赚的满满当当之后,不满足现状,把手伸到了农村,把房子盖在更高雅的地方,把孩子送到了国外;也有些人为了出名、成名而另辟新径,甚至有的无所不用其极,那种残忍做法令人发指。人们都在努力得到更好的,不能说这种想法错误,只是若真的比较起来,恐怕我们永远也追不上富人脚步。 虽然我们仿佛已看透一切,但却似乎没有办法去改变现状,只能在当前的状态下苦苦挣扎。《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媒体人李军奇用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故乡的人和故事,用他的视角告诉我们生活的真实面目。在书中,作者用断断续续的文字表达了对父亲、对故乡的爱意与怀念。尽管少时因为想脱离父亲的“暴政”,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是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如今的他。也许人都是选择性记忆的动物,在失去之后,当初不怎么美好的事物如今想来也是温馨回忆吧。 这是一本散文性的随笔集,内容丰富,充满了真情实感。有对故乡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残酷描写,有对时事的评判,也有对诸多文人平静诉说,更有对生活的诸多感悟。一篇又一篇的故事,读起来随性而自由,想放下时便可放下,想拿起来便能继续阅读,没有丝毫不畅快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那些故事中的人或者事情,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的影子,让人格亲切。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矛盾纷争,有时候陷入其中,真的很难看不明白。正如作者所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隔膜。”无论是亲人爱人、朋友,我们都会有不理解对方的时候,所以看不懂才是正常的,承认自己看不懂是诚实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试着多沟通,去化解隔膜的存在,让彼此更亲近,一起携手去面对世间的不美好,一起体验人生,一起感受生活,共同去摸索不可预测的未来。懂,一个简简单单的文字,想要弄明白确是不容易的,或许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寻找答案。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五):最温情的告白如涓涓细流

  文:薇薇爱阅读

  白天忙碌夜晚回家依旧忙碌的我,每天利用零散的时间在读这本《懂》,对于这本书里面的作者写的故事里,每次回家母亲都给带的菜干觉得特别亲切。结婚之后,由于住的离家近,回家的时候妈妈总是在家里的菜园子里摘各种应季的蔬菜春天是地里的韭菜夏天是长长的豆角和嫩嫩的丝瓜,翠绿的了辣椒,秋天的时候是地里新长出来的小白菜胡萝卜,白萝卜,倭瓜,冬天是储藏的大白菜,我们当地有句俗语,说闺女是家里贼,搬家里的东西,其实对于父母而言,孩子能常回家看看,走的时候大多都是大包小包的拎了一大堆。有时候妈妈会做些腌菜,也会给我们带一些回去,家里的菜园子总是有那么多的菜,似乎每年爸妈都会多种一些,跟作者的妈妈每次说的一样,带上吧,又不重。以前坐公交车的时候总是觉得带着这么多太重,我妈经常说,自己家种的菜不打药,吃着放心。像没对于市场上买的菜,家里的没有农药的吃着更放心,就连闺女刚开始吃辅食加的鸡蛋,也都是自己家老母鸡的鸡蛋,原因自然也是没有用饲料喂。孩子大了也经常带孩子去姥姥家,比起相对有限的小公园,小绿地,农村更加让孩子觉得新鲜,也有更多的小伙伴,包括家里面的小动物。作者轻轻的给大家讲着他周围的亲人,他的童年,就如同涓涓细流一样,也同时牵扯出了人们对自己儿时的回忆和对过往思考

  对于多年前红极一时,以至于现在每到年节都会播放的《常回家看看》离家再远,盼望着回家的路途都不远。回家的心情从来都那么迫切。因为知道家里有人等着你到来,连闺女总看的《熊出没》光头强都因为过年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各种着急上火,小的时候我们盼望着过年,那个时候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就等着过年家长给买新衣服,买好看玩具,吃好吃的,现在长大了的我们,过年回家便成了对家的眷恋,常回家看看便成了一种习惯

  作者每每想起母亲包的粽子,对于我家常年在外的老公,不经常回家,有一次端午节打电话说要回去,第二天中午到家,桌子上就摆着一大盆的粽子,老公吃粽子不吃放枣的,粽子都是用不一样的绳子系着的,剥开粽子蘸着白糖吃。婆婆听着他要回来半夜起来煮粽叶包粽子,为了就是到家能吃上热乎的粽子。

  婆婆去世之后的那个端午节,老公哭了,说以后再也没有人半夜起来煮粽叶包要粽子了。对母亲的想念每每过节就更深,那些融入到记忆里面的不仅仅是过节的吃食,更是浓浓的爱。只是那时,他还不那么懂得。

  岁月承载了我们那么多人的故事,如同作者娓娓道来的一个个故事一样,每个人的心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仿佛发生在昨天的故事,那些人那些事,每每想起来也是诸多的感慨在心里。

  懂,一个字好写,想要真的懂却着实不易的一件事,且行且珍惜吧。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六):做一个记录者,为过往的艰难岁月留下一点证据

  贾柯章老师曾写文说过,成名人物不必诗化自己的过往。最近看到这句话,就是在李军奇老师的这本书里。

  因为对李老师并不熟悉,看封底的简介大概也知道了李老师这一二十年的人生经历,因为他自己做记者,多年来碾庄雨电视,报纸,杂志之间,所以也是个用文字和这个世界沟通了半辈子的人。

  也是写贾柯章老师的这一篇文章,里面作者这样评价自己:“像我这样一脚扎入泥土,一脚伸向城市

  的孩子,算下来这是一群深入农村,亲近乡野而又在意识形态上靠近城市生活的半县城青年”

  作者从考学读书离开家乡到广州工作这么多年,从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蜕变成了一个“城里人”他也只是觉得自己只是个一只脚跨入城市的乡村人。我翻开作者讲的火车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感受实在太深刻。

  他写到在上大学以前,没有亲眼目睹过火车。上大学第一次坐火车进站的场景,给我的感觉仿佛是悬浮于站台上空的人,他用置身于站台外的角度看着这些车厢内外的人们。那些奔波于路途中的人。

  他写到“人群仓皇奔走的模样,类似于电影里的躲避空袭”那个年代每个人看到火车都是慌张的,这一段和我母亲向我讲述的一段他的经历很是相似,我母亲和我讲她第一次独自抱着刚一岁大的我从新疆一路坐火车回内地的时候,因为东西太多,她一只手提着暖壶,一只手把我卡在腰间,死命的追火车。那个时候从新疆到西安要两天两夜。

  好不容易赶上车,火车上又热人又挤。我母亲说,整节车厢搭的都是给我换洗下来的尿布。因为她没有奶水,只能给我冲泡奶粉。等着热水不烫嘴的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我哭的又凶,从白天哭到晚上,整个车厢的人都异常烦躁。换到现在,如果有这个经历,我母亲应该马上会被判定为人贩子然后要出示证明才行了估计。

  那个时候车慢,人也简单。车厢里邻座的阿姨一路帮我母亲照顾我。我母亲一直感激到现在,每每提起都自己念叨说,遇到了好人。不然两天两夜也熬不住。

  稍有些年长的人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火车只是一个交通工具,但是它确确实实承载了很多时代的烙印。

  除去前面作者写到的这些少年岁月的往事,我印象还及其深刻的是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后面的杂文写的很是好看,讲到了自己的世界观,说到了自己做媒体多年的见闻以及生活的小感悟。

  比较有趣的是,他在书中对旅行的认识。这篇散文开端写到关于沈从文老师的的故事,因为路过湘西,所以顺道也去祭拜了沈老的墓,在我们所有人的印象里或者是我们所看到的文字里,到处都是说凤凰古镇多美的。但是作者李老师,却很耿直的质问说:“这里的山并非高俊秀美,沱江的流水也不清澈,凤凰城其实和中国所有的小城一样从充斥着没有特点的水泥房子”他感慨说,建筑可以复制,多年以后,谁还会过来看这里的而房子。

  这里的人丢了自己的生活,丢了自己的根,即便是有沈老的墓在江边,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了。

  他犀利的讲出这个时代带来的匆忙的变化,不想所有路过的游客一样,也只是悼念一下前人,歌唱一下山河。读到这些字,我自己突然也是觉得很痛心。因为我们确实为了“更快更好更强”的大跨步生活,丢失了很多很多传统的东西。

  最后一章,我觉得算是作者的一个自我反思。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战争等等等等。每一个人生阶段上节点性的思考,他都一一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自己读完会有所认同,也会有所不认同。

  但是我想不要紧,因为很多东西我都没有经历过。等再过几年,等我有了和作者类似的人生经历,我想我再重新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定会再次读出新的体会。

  零零散散又紧紧凑凑,作者记录的是自己的前半生,也是中国这二三十年的变迁。所见所思,我们看到的,看不到的都是历史。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七):来自友人何冀兵的书评

  军奇兄又出书了,可喜可贺。

  (当然,初看书名,感觉这不是他的调调。:)

  我与军奇兄相识于十年前的长沙。当时我在工作之余给他的杂志写文章,他给我发点稿费,让我赚点烟钱:)。

  他长着一张秦人的脸,普通话中带着乡音,经常憨憨一笑,敦厚得不行。我一想起他的脸,就想起兵马俑和《大秦帝国》。一方水土一方人,真是一点都不错。虽然我没去过陕西,迄今为止也只有他这一个陕西的朋友,但我对那个地方保持十分的崇尚与敬意,一个因为秦、唐的历史,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

  最早让我对他产生敬意的事情,是听说他的亲哥哥,在当地做领导。而他却死活不愿去靠哥哥,谋点外路子,心甘情愿在长沙过小日子,就是不回去。是不是他夫人我们长沙姑娘太厉霸,还是他喜欢长沙这个三线小城市,不得而知。

  军奇兄文字非常了得,是我喜欢的白描而冷静的风格,读来非常过瘾。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个知识分子对这个社会的思辨和对人性的拷问。不随流,不媚上,更不哗众取宠。我们都来自于乡村,从他的文字中,我体会到什么叫做对生活的土地爱得深沉。从他的文字中,我总是想起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等大师们所描绘的那个充满奇幻而朴实大美的三秦之地。心向往之,心向往之。

  军奇兄读书极多,而人品极佳。侠胆义胆,处处替他人考虑。跟他交往,心底踏实,洒脱亦可,理性也行。他有着这个时代不多见的善良、正直、野性和高贵。让人敬,让人爱。如果让我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我只能用到一个词:君子。

  可惜,在长沙我们各自忙碌,并未过多交往,2010年,我远赴澳洲,开始海外生活。而他,也南下广州,奔着南方报系而去。距离他的家乡,也越来越远。

  2013年,我去广州参加纪录片节,他请我吃饭,情意殷殷,让人感动。席间偶尔见他有沉思之状,未及多想。后得知,他父亲刚刚去世,他请我吃饭之时,是从陕西奔丧归来的第二天。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我是知道的。在那个当下,他心有戚戚,却不露声色,一如往常款待朋友,谈笑风生。这种兄弟真是男人。

  转眼之间,我们都年已四十,中年之际,对人生更多感慨,也对过往更多回味。我们经常问自己: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们多了很多故事,也多了很多朋友。人生这本书,既厚了,其实又薄了。薄到当你回想往事时,让你心头温暖的故事和朋友,也就那么几页而已。

  六年以来,虽远隔大洋,但我们通过微博、微信,多有探讨,多有沟通。现在,他出了第四本书,虽未读到,但看到其中一篇写贾樟柯的文章,描写“县城青年”和“小镇青年”的片段,文字理性深刻又有趣,让我感觉像在凌晨饥饿之时吃了一碗津市牛肉粉一般,来劲,也来味。由此可见,这是一本好书。

  军奇兄照例是不送人书的。是啊,自己灵魂里要的东西,当然自己花钱。

  朋友圈中信息已经过于泛滥,但我非常乐意来推荐军奇兄的新书。懂我的朋友,当然也会懂得我推荐的是一个人品高洁之人,当然也会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人世间,有懂得自己的朋友,真是格外珍贵的事情。

  就如这本书的名字:《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八):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故乡是我们抵达这个世界深处的一个途径、一个起点。我们出生的村庄是如此的熟悉,不管是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和背后存在的故事都会始终牵扯我们内心的那根弦。不管走到哪里,我们对亲情的缅怀,对少时岁月的渴望,对故土人事的记述,都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印在心底。

  李军奇的《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一书,文字内敛有意味,不张扬,沉静温和,读起来亲切,我总能在他的故事里找到熟悉的影子,寻得儿时的玩伴,找回儿时的记忆。就像他所说,这里不只有暴躁的河流,可怜的人性,还有灿烂的烟火以及奔向梦想的青春。

  走在去大姨家的山路上,想起小时候走亲串戚,翻山越岭的欢乐,那时像只快乐的小鸟,闻着芬芳的野花,听着悦耳的鸟鸣,摘葡萄,打桃子,展现童年应有仅有的无限快乐。二十多年后再走这条路,只觉它是那样荒凉,眼见一家家搬离,一户户锁门封窗,庭院青草蕤蕤,心再坚强的人,也会生出悲情。这让我想起我的老家,整个山头就三四户人家,但凡能出去的早都奔到城里面去了。我们也一再劝父母到城里面和我们一起居住,但是他们就说他们在农村住习惯了,喝着山里的水,吃着自己种的菜,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都是这样过的,早习惯了。我知道因为他们的根在这里,不管住在哪,他都不如住在这个土屋里面畅怀、安逸。我懂他们的心,所以我们也不再强求,只希望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平时多打打电话,逢年过节陪伴在他们的身边。

  母亲的和蔼和父亲的严厉,向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小时候对父亲的仇恨只有在等到我们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会慢慢理解他们当初的做法。因为只有你经历了生活的波澜、人世的纷争和人性的善恶,我们才能体会他们生活的不易。再忆往事,没有责怪,没有埋怨,没有恨意,有的只是更多的理解。然而有时人已不在,物是人非,心里还有丝丝的悔意,想必这就是残留的遗憾和人生的不完美吧!

  记得杨绛先生曾经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一书,内容丰富复杂,故乡、亲人和往事在军奇的笔下自然流露,时事、新闻和人文烟云在书中蜿蜒穿梭。曾经的隔阂已不再,曾经的陌生变熟悉,曾经的误解已消除,曾经的一切都已经被理解与宽容。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无论好坏与绝望,忠于自己的内心,终留一片属于你的天地。人生路漫漫,总有不完美,才美。学会坦然面对生活,挺直胸膛,大步向前!知你,懂你,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眼前豁然开朗。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九):我们先要懂自己,然后才能懂这个世界

  这本书的书名一度让我以为是一本市场上风行的鸡汤文集,翻开阅读之后才发觉不是,可是全书看完之后,我依然无法定义这本书的类型和主题,大概可以归结于是一个资深的文化传媒人对于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厚积的思想所进行的一次书写和整理吧。

  第一章很契合腰封上的文案,看下来让我想起了蔡崇达的《皮囊》,虽然文字风格上面差异很大,但都是写故乡的人和事,写自己的亲人,写自己和父辈的谅解。与蔡崇达文字间的苦楚与挣扎不同,李军奇笔下的故乡和童年往事更多了一种温情,回忆起故乡的河,故乡的柿子,故乡的粽子,这些细节在作者的心头历历在目,成为了乡愁的某种象征,他不厌其烦地将这些细节写下来,让我惊叹于作者观察的细腻和记忆的准确。在大多数人心中,乡愁只是一种如有如无的感觉,而李军奇写得很具体,这很难得。

  第二章有些跳跃,标题“没有同情,我们都是异乡人”以及前两篇文章,会让我以为这个章节里会开始写带着故土气质的乡镇青年如何在城市里漂泊和成长,这样的主题我其实是非常喜欢看的,然而后面几篇更加像是文化观察和文化随笔了,写了许知远,写了小餐馆,写了豆腐,虽然主题不够紧密,但是不得不说,作者浸淫文化传媒圈多年,很多的观点相当地深刻和犀利。比如他讲从土痞转变成的雅痞们,说“他们从书本上阅读的苦难多于生活苦难,他们文字里的忧伤多过现实中的援手相助,他们爱真理,他们鄙视一切以强权和强力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手段”,让人止不住拍手称快。

  第三章写历史人物,第四章写动物生灵,第五章谈灵魂信仰,章节之间缺乏了内在的主题联结,更像是一些专栏文章和博客的集合,但是其中很多的观点非常有意思,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句子比比皆是,尽管没有形成一种理论和体系,读这些有趣的小文章,就像一个洞察世事的人在面前侃侃而谈。

  大概是作者也觉得这本书的主题有点散吧,最后一篇文章里,他讲述了自己对于散文的一种理解,是一种更加自由和不受拘束的状态。我不擅写散文,所以也无法多论,但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内心独白,却让我共鸣不已,他说“没有比写字更简单的活计让我来置换忧伤和悲愤了。一无他长,于是祈求在白纸黑字间寻找宁静和关于勇气的箴言……”

  我们的感情和思考,笔下的文字,能够变成书籍出版和传播,我们是幸运的。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读后感(十):一场寻找父亲的人生旅行

  一场寻找父亲的人生旅行

  ——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

  刘浩冰

  在中国传统家庭里,父亲的角色高大至上,弥漫着不容挑衅的威严,带有“专制”“暴政”的意味。然而,这种形象色彩的涂抹不止从一个人口中说出。我曾与一位年逾五十的朋友聊天,在他儿时记忆里,父亲每天回家都会等待着母亲提前做好饭,不差一刻地端上来。孩子们用近乎痴狂的眼神死盯着桌子上的美味菜肴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偶尔哪天父亲高兴了,赏赐一口、哪怕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花生米,孩子们便高兴地欢呼雀跃。那桌饭,是父亲的专有。

  当时听闻这一切,我迟迟不能理解,更无法接受。一个被人看作温馨和睦的家庭,难道就是因为存有这种“专制”“特权”?在今天看来,已属不可想象的奢望。如今,看李军奇的文章,我才渐趋读懂了这一切。

  同样,在军奇的记忆里,父亲也是如此专制、不通情理。他与哥哥、三个姐姐五人,集汇出了一段令人难以忘却的集体记忆,而这段记忆的中心便是父亲。

  军奇的父亲是对非洲援建的职工,曾经修建坦赞铁路,这在外人看来笼罩着一种令人欣羡的神秘想象。但是,这种光环在五个孩子眼中恰有难以言说的种种。他与孩子们格格不入,丝毫不顾及孩子们的切身感受,接受他只是因为父亲:哥哥高中时跟随父亲在外读书。有一年过年,父亲留下一点钱后,在未征询哥哥意见的情况下,就只身回家了,其时哥哥并不会做饭;大姐顶替父亲到铁路上班,父亲带着大姐办完入职手续,就悄然回家,也未做过多交代,其时大姐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对外面的世界她尚有惊惧;二姐出嫁那天,父亲无缘发火;三姐冬天专程跑回娘家替父亲劈柴,碎木飞起,崩伤三姐的额头,鲜血直流,父亲居然没有安抚,反是责怪,冷冷旁观……

  这样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冷漠、专横、不通情理?这是一个真实的父亲么?因此,军奇面对父亲太难执笔,以至于怕自己笔下的父亲太过真实而让其形象黯然失色,甚至当哥哥催促其写点父亲的文章时,军奇也一直拖延踌躇而不愿执笔。

  恍然经年,军奇身为人父,突然化身作父亲,让其有了更多的体悟与感慨。他渐趋读懂这个世界,人情冷暖、变迁时事。在繁华热闹的都市洪流里,他勇敢朴实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逐渐懂得了父亲当时的艰辛与责任,也同样了解着自己。

  身为父亲,就要承担养这个家,这是一种义务。就在这样的逻辑下,军奇的父亲认为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就是我说了算。父亲有自己的话语,不用顾忌他人的感受种种……此时,我恍然理解了同事所言及的父亲饭桌乃至家庭的种种。在当时的年代里,父亲在外打拼,所承受的更是风霜凛冽,万千风雪不惧。卸下伪装,卸下逞强,回到家享受着自己一个家的世界……

  军奇曾经见过父亲年轻时候在非洲双手叉腰、器宇轩昂的照片,见识了他的绚丽光彩。然而,后来记忆的留存里却总是他的倔强与暴躁,记得他的铁血与寡言,而不了解他的任劳任怨,更不了解作为长子十五岁出门求生的磨难与委屈。

  有其父必有其子。军奇自己也承认不可避免地遗传了父亲的坏脾气,而他的好,似乎并未继承,明了这点,自己心生恐惧,如同被突然提升到悬崖的边际,心虚胆寒。于是,也想极力躲避,也试图改变。

  从某些角度上而言,如今的自己,是父亲赐予的——太想脱离“暴政”,寻得自己,于是背井离乡;太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所以总能设身处地,与人为善;尽量理解他人,可以对自己狠一点……

  父亲犹如参照物,他映照着自己,看出自己的小,不时提醒自己凡事不可妄动。

  不过,父亲的形象高大抑或渺小,都在那里。他对与错,如今都能被理解了。

  多少年来,寻找父亲的过程,也是在寻找着自己。父亲以其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以及整个家,“专制”“暴力”的偏见回溯到当时的语境,也能化为浓浓的爱意与温柔。

  曾经执着一生的父亲几年前荡然离去,再次回溯他的种种点滴,执拗的格格不入,也化为能够印刻进心田的亲情散入心胸。

  没有了偏见,目力所见,皆是温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