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10篇

2018-04-29 21: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10篇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是一本由[美]里昂·利维(Leon Levy) / 尤金·林登(Euge著作,群言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一):大师投资

  当买入一只股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股票只涨不跌。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本书是里昂·利维所写。这本书中,他叙述了自己50年的投资经历,读后,你将会了解为什么市场会与你做对,为什么越是稳操胜券时越容易堕入万劫不复深渊

  里昂·维利的投资观深受其父亲影响。他的绝大部分投资知识是从他父亲处学来。

  一 非理性市场

  市场是由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共同推动。经济学应将历史,考古学,心理学等相结合,多维度看待问题,不应独立将经济学分离出。市场大多时候长期保持非理性状态,股价似乎也在紧跟世界发生事件变动,股价深受大众心理的影响。当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时,人们持币观望是很自然事情,但是这种情绪反应的大量出现会对市场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交易顺利进行因为交易双方相信对方会兑付属于他的那一部分交易内容,可市场急剧下跌,交易的一方无法确定处于另一方的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偿付能力。这种疑虑一旦迅速蔓延,最终使市场陷入瘫痪。买家不愿进入市场,借贷者撤回资金。随着股价不断下跌织造成了更少的买家出来接受被抛售的股票,也使股价下跌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暴跌之后迅速出手的投资者接下来一两年中大赚一笔,这也就是“逢低买入”。

  1, 当年发生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愿考虑大众心理对于市场的作用。发生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表明,市场并不足有效,有效市场理论不过是谬称。大部分时候,市场能将大量信息整合到现实价格,但在一些不可预知时刻,它也会成为投资者情绪躁动的牺牲品。

  2, 在市场的普遍乐观期,大多数潜在股票买家都已进入股市,反之,投资者要么撤离股市要么正在撤离股市。如果专业人士总是错误的,但如果他们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正确的,并且有了他们确认不移的追随者,那么他们最终又必然是错误的。简而言之,当市场处于重大转折点时,市场预言者的判断通常都是错误的,市场的普遍悲观往往代表最佳的买入时机高涨的乐观情绪为我们吹响的是清仓的号角。当分析推荐一只股票的时候,在你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购买了这只股票并推高了它的股价。反之,等到要抛售股票的时候,你的前面人会有一大堆的人,他们会不断的压低股价,一位分析师越是有影响力,股价下跌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原因简单反复无常的股市里,如果足够多的人疯狂的相信一家公司,通常来说他们就是错误的。

  二 股票为什么上涨

  1, 随着公司的成长,市场对于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很快就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要么长时间维持业绩增长要么弄虚作假。要长时间地维持业绩增长是极为困难的。很多公司利用各种手段估高股票价值,误导公众

  2, 对冲基金公司放大杠杆效应,对市场进行高风险赌博。

  3,操纵自己的财务数据欺骗大众。其中之一就是将营业收益等于实际收益的假象维持。

  4, 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第一波波士顿这类的巨头公司需要大众相信股市会不断的上涨,因为这些大公司上市后的股票承销是他们利润丰厚零售业务。所以这些巨头的策略师们总是会预测股价将会继续上涨,而不管他们私下里的观点是怎样的。

  三 股票为什么下跌

  1, 人们对亏损的厌恶会使人们扭曲自己对事物发生概率认知。如果一只股票下跌了,那么这只股票价格反弹的概率只有四分之一,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会坚信这只股票会回涨至他们最初购买这支股票时的价格。

  2, 惯性会让投资者对十分明晰的买入或卖出信号视而不见报纸上关于一家公司经营不善报道可能会劝阻一位投资者购入该公司的股票,而非让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抛售手中的股票。这叫做“现状偏差”。

  四 寻找投资机会

  有格林厄姆巴菲特相同,里昂·利维也是一位坚定不移的价值投资者。一般而言,分析师会通过一家公司的过往历史来评估这家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但即使是对过去拥有全盘了解,但如果认为过去存在某种条件会延伸至现在,未来,仍旧会是一种想当然的错误。

  评估一家公司未来价值存在不确定性,但是也可以试着评定条件的变化会如何影响大众行为努力预测对大众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投资策略进行决策

  一些管理不善的公司可能蕴含绝佳的投资机会,原因在于只要公司在管理上有所改善,公司的近况就会获得更大幅的提高,不管一家公司多糟糕他总是会存在一个可被接受的交易价格。一家公司破产,越可能蕴含巨大获利机遇。由于吓走大多数的投资者,这意味着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格都下降至极点。分析师也会在这时候将降低对这家公司的信用评级,这让混乱局面更趋崩溃,如此,让投资者更加有机可乘。由于债券的佣金比较低,许多公司不愿意参与他们的交易,这再次导致流动性的不足,进一步增大了投资者的投资机遇。

  在作者看来,恰当的投资观念不是关注眼下获得了多少收益,而是你的投资在某个时间点上的风险收益比,而你为一只股票所支付的价格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他们认为持股的回报明显超过持股的风险就会继续持有它。所以投资者必须时时评估潜在的风险收益比,以及实现预期收益,所需花费的时间期限。因为趋使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时期做出购买或出售决定的是理智情感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与该公司的健康状况和市场态势毫无关联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二):投资世界是由心理和经济两大因素构建的

  文/严杰夫

  许多投资者都知道,个体心理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但像里昂·利维这样,将心理因素视为投资核心因素的投资大师,恐怕就不多见了。

  对我国投资者来说,里昂·利维的名气远不如“股神”沃伦·巴菲特、“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及吉姆·罗杰斯。但在华尔街,里昂则是与巴菲特齐名的传奇人物遗憾的是,里昂在2003年去世后,并未留下太多关于他的投资理念文字,唯有一部名为《股价为什么会上涨》的自传作品,成为后来者管窥他投资思想的 “秘籍”。

  想要了解里昂的投资理念,我们或许该先了解一下他的家庭出身。1925年,里昂·利维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与许多美籍犹太裔一样,利维家族也是个商人家族。里昂的祖父1865年从波兰移民到美国,成为商贩。刚开始,里昂的祖父专门给特拉华州和哈德逊公司的平底船提供给养品。但在与著名的伊利铁路公司的竞争中,利维祖父的公司倒闭了。此后,他又合伙开办过纺织品批发公司,还有一家批发袜子企业——利维家族公司。后面这家公司成为利维的家族产业

  里昂的父亲杰罗姆·利维是长子,自然也就成了家族产业的继承人。不过,杰罗姆的兴趣并不在做生意,而是研究经济学。杰罗姆研究的是如何同时实现充分就业与政府、企业的收支平衡——一个典型政治经济学问题。然而,在研究过程中,杰罗姆学到了预测企业利的能力,这使得他在投资上获得了不少成绩。当然,归根到底,杰罗姆一生的兴趣还是在经济学而非赚钱。用儿子里昂的话说,投资对杰罗姆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智力体操”。但他确确实实地对里昂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事实上,里昂自己也并不避讳这一点。据他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成了父亲投资学思想的“学徒”,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如何在交易中寻找模型。而这一点在里昂投身于华尔街以后,特别是在成为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合伙人之后,便成了他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凭借这项技能,里昂领悟到了“如何从内部人员股票交易的月度报告中,寻觅公司正在筹谋事项的预警信号”,这也使得他能从各种公开信息中判断出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

  一个有意思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彼时里昂已是奥本海默基金的合伙人,凭借着“公开信息”,里昂帮助公司成功地躲过了大股东所挖的“陷阱”。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名叫伯尼·科恩菲尔德的投机客创建的基金公司购买了奥本海默基金公司的股份,并成了奥本海默的最大股东。但包括里昂在内的合伙人,都十分警惕科恩菲尔德会干预公司对股票的购买选择。这种担心很快变成了现实。有一天,科恩菲尔德想给里昂介绍一位石油大亨,并试图向里昂“推销”这位大亨的油田——这位大亨想向奥本海默出售2万英亩北极油田,而事实上这些油田也由科恩菲尔德的公司控制。更蹊跷的是,这位大亨同意,如果奥本海默愿意以每英亩8美元的价格收购,那么八年之内不需要提供任何资金。

  我相信,大部分人在看到大亨提出的交易条件时,一定觉得这是桩只赚不赔的生意。但里昂偏偏留了个心眼。他在会见大亨之前,就咨询标准石油公司的首席地质学家。这位学者告诉里昂,北极油田的价值应在每英亩大约50美分。事先掌握了这一关键信息,里昂迅速理解了科恩菲尔德和他的大亨朋友的“阴谋”:他们希望借着与奥本海默的交易,将北极油田维持在每英亩8美元的虚高价格上,而这正是科恩菲尔德在购买这些油田时所支付的对价。更进一步,凭着这项交易,科恩菲尔德还能顺便抬高旗下基金公司的估值,以误导投资者!

  在里昂超过50年(如从上学时投资铁路债券开始算,则有60年)的投资生涯里,借助公开信息的投资决策,可以说已成了他的“套路”。此外,里昂也十分重视宏观经济和全球格局的变化在投资领域的影响。正如他所说的“投注经济而非股票”。里昂认为,未来最大的行情很可能会诞生于那些有着巨大增长潜力国家:如印度、中国或俄罗斯。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分析在里昂的投资理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不过,假如只谈“经济学”,那只算理解了里昂投资理念的一半甚至一小半内容。因为,在里昂的投资世界里,位于核心位置的并非“经济因素”,而是“心理因素”。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里昂投资理念的独特性和原创性,而并非简单地继承和复制他父亲的思想。

  里昂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起源于人们的各种决策,而在这背后,起着驱动作用的就是投资者个人的心理。所以,忽视投资市场的心理因素,就像忽略“房间里的大象”一样可笑。里昂坚信,“如果不去探究背后驱使人们付诸行动的心理,即便是大泡沫也不值得去探讨”。在里昂看来,正是投资者个体的心理因素汇聚到一起,才形成了股价的上涨或下跌,甚至催生了股价的持续疯涨,以及随后而来的“泡沫破灭”和金融海啸。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的第11章,小标题是“股票为什么会下跌”。从字面上看,这一章的内容似乎与全书主题相悖,但其实股票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其背后都是市场参与者的心态波动在作祟。因此,这实际上是浓缩了里昂投资理念中最核心一环的章节

  就在这一章节里,里昂大量分析了人们的投资行为背后体现出的投资心理:为何典型的投资者不卖亏损的股票?为何投资者常常会低估所持有的投资组合的下行风险?这些市场上司空见惯的投资行为,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心理逻辑。比如,之所以投资者不愿意卖出亏损的股票,是因为出售亏损股票意味着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人们对亏损的厌恶也使得人们扭曲了对事物发生概率的认知。在这样的心态下,自然也就会低估自己的持仓风险。

  事实上,这样的心理不仅影响了普通的投资者,同时也在困扰基金经理等专业投资者。这就难怪我们在市场上会常常看到“助涨杀跌”的现象,反倒是所谓理性投资的行为变得极为罕见。投资市场也就此将“羊群效应”演绎淋漓尽致

  或许,用一个古老命题来阐释里昂的“投资心理学”再恰当不过:“繁荣滋生松懈,松懈滋生不可信的数据,最终这些不可信的数据又引发时代的衰败”。通俗地讲,当经济繁荣、股价高昂时,监管和会计部门在心理上就容易放松警惕,总是以为人们的债务很容易偿还,财富也会一直增长而会弥补过去的欠缺。在这种全社会心态都放松的背景下,企业就会偷工减料,尽力钻制度漏洞去套取利润,并形成虚假繁荣的景象。但当其中某个环节(常常是一家或一类企业:1998年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2000年是互联网企业,2008年则是雷曼兄弟)出了麻烦时,所有这一切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被推倒,局面立刻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音乐总有停止的时候,非理性繁荣也终有退潮的那一刻。

  “心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里昂的“投资世界”。这两个因素互相作用,也使得投资市场无法成为 “绝对有效的市场”,而只能是 “相对有效市场”。因此,处在这个市场里的人,必须学会在公开信息里判断出其他投资者的心理,推测他们手中的筹码和底牌,并判断出他们下一步的行动以及市场未来的方向。正因此,在里昂看来,投资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精密科学,并且“没有哪一套理论能够完美地阐明市场,未来也从来都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

  在《股价为什么会上涨》里,里昂将投资的要义简明地归纳为两个方面,但我们也会察觉,还有其他因子和观念在影响着他的决策。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历史和艺术也有极浓厚的兴趣,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也有独特的想法。在这一点上,里昂的理念和查理·芒格似乎又有着某种共通之处。查理·芒格将投资的诀窍归结为“lollapalooza”效应——当一个人掌握思维模型的数量到一定程度时,就能产生一种思维上的奇观,届时无论在投资还是其他事业,他都能取得惊人的成果。

  当然,最重要的是,无论是里昂还是芒格,他们都在教导我们,投资就是一个漫长的信息积累和分析过程,从来没有什么“悬崖深处的秘籍”能让我们一夜暴富。正如芒格所说:“我们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的,而不是掌握深奥的。我们从来不试图成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持续地试图别变成蠢货”。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帮忙在“朋友圈”转发,并推荐“严杰夫的约柜”。:)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三):股市有涨跌,变化的是市场,不变的是人性

  2015年的股市,无论是对新股民,还是老股民而言,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年份。许多人感慨说:“见过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还见过千股涨停到跌停,跌停到涨停,股市人生也算完整了。”

  造成这次疯牛到闪电熊的转变,原因很多,比如清配资、查杠杆等,但是股灾出现那一刻,所有人为了逃出市场,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更是加剧了熊市的进度。

  当你买入某只股票的时候,你是在为谁接盘?当你看涨的时候,谁在窃笑?暴跌暴涨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在经历过去年的股市之后,我一直在思考。

  1

  去年,看过介绍利弗莫尔生平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后来因为逍遥刘强跳楼事件,又读了《期货大作手风云录》这本书,两本书读下来,对股票市场的残酷、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本书里记录了本世纪初期最伟大的股票和期货投机人杰西·利弗莫尔生平事迹的经典作品。以及他操作生涯的成败起落,以及他如何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垄断、轧空和面对市场崩盘及繁荣的经验。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四):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股价为什么会上涨》有感

  股市,提到这两个字估计很多人都会心里不平静了。不管炒股还是不炒股的人,在看到中国国内这两年的股市行情,估计心里都不会很淡定。当然身在其中的人估计更体会了那种过山车似得寄东西钱宁,可以说几多欢喜几多愁。前两年一片牛市的情况下,中国的老人们都几乎纷纷入市,结果后面股价几进几出,很多人倾家荡产,不少老人甚至连棺材本都赔进去了。紧接着所谓的‘国家队’入市救市,证监会高层换血等等。直到现在,中国的股市可以说勉强安稳了下来。经过这个大背景的人,尤其是赔本了的人大部分都说中国股市不正常,不管股民四货,但是就没想想股价变动背后的真实情况。入市的人是个个都像逢低买进,逢高卖出,但往往却是高进低出,当了庄家的接盘侠,到底股价是怎么变化的?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会赔?这是一个人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书《股价为什么会上涨》的作者成立奥本海默公司的过程来讲自己对投资的观点也表达出来,这些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虽然本文的题目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而且基本上每次投资失败的人都会懊悔为什么自己没做到理性投资,而且能够做到理性投资的人相当少,就这两三年中国股市的表现也是非理性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作者在本书第一章“市场从来就不理性”直接将这种不理性表达了出来,在这章中作者鲜明地指出想要正确的来分析市场,必须要理解心理在市场中的作用,这是必备的知识储备。而在接下来的第二章“父辈的成功之道”里作者就将自己投资理念的影响来源途径之一提了出来。在这一章节当中我们会发现其父亲对待经济的看法是多么的一针见血。尤其是正文中这样一段话:“父亲观察到繁荣如何通过制造过度危机,从而导致自身衰退的能力。随着繁荣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人们会对风险视而不见(通常会以‘新经济’的论断,来证明时代已经改变)。最终,这种过度膨胀会到达一个临界点上,人们再也无法负担他们的债务,于是萧条时代降临了。”回想前年5月股市腰斩的情形和这段话是多么的相似,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本书共分为十三个章节,主线是作者自己的公司奥本海默的成长过程以及经历的风雨等。在这些章节中你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肺腑之言,例如在第六章“投资者的底线”中作者就建议:‘永远不要为偿还长期债务而背负起短期债务,并且要小心那些这样做了的公司的股票’。如果把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券当成股票来看的话,与这句话警告的对象多么相像!如果你正打算购买股票,但又不想仔细阅读本书,那就建议你先看看“股票为什么下跌”和“投注经济而非股票”这两个章节,这样希望能让你更加的理性一些。

  总体来说,虽然中国股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股市,但是这本书中的理念一样适合国内人阅读,希望投资者对待买卖股票不要只是投机,更重要的是想一想如何投资。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五):华尔街的智慧:《股价为什么会上涨》

  作者里昂·利维(1925-2003)被宣传为与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师,本书出版于2002年,是作者50年投资经历的结晶。原名《The mind of Wall Street》,直译过来是《华尔街的智慧》,不知为什么选了现在这个中文书名。

  我们能够认识到,无论时代的潮流如何变换,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我很喜欢马克吐温的这句话:“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注意到当投资者想要合理化常规分析下不合理的行为时,他们就倾向于套用“新经济”的概念。这种面对风险的态度改变,并非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而是暴露了一个被忽视的、但异常重要的市场属性,它蕴含于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它就是心理的作用。(P.7)

  作者的一生有两个挚爱,一个是股票市场,另一个则是心理学。在作者看来,投资即是经济行为,又是心理行为。这是这本书贯穿始终的主题。

  为什么市场就一定会要比驱动它的人类情绪和预测更加完美?投资者反应过度,于是市场反应过度。投资者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吞噬,所以市场也会淹没在情绪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制造了投资机会。(P.14)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我们需要感谢这种投资机会,当然前提是保持足够的冷静。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支配天地万物的是概率而非规律;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唯一不会变的也许就是,你所生活的时间越长,你在某个时刻遭遇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P.45)

  类似观点我在“投资杂谈(7):确定与不确定”一文中有过进一步地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当以不合常规的方式参与投资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受到极度的不适感。……简而言之,他们喜欢扎堆。但是投资领域,你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创造机会,投资行为也许并不适合拿来作为团体运动。(P.73)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真正的投资者都是孤独的,也只有孤独能使一个人变成真正的投资者。

  最好的投资就是和政府站在了一边。(P.114)

  这一点在国内更是不言自明,所谓看新闻联播炒股:)

  适当的投资观念不是关注你眼下获得了多少收益,而是你的投资在某个时间点上的风险收益比。而你为一只股票所支付的价格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P.119)

  这是一种很有益的思考角度,能让投资者跳出自己的建仓成本来客观考虑问题。

  相当于“有效市场”,我们的市场也许更应该被称为“相对有效的市场”——大部分时候,市场能够将大量的信息整合到现实价格之中,但是在一些不可预知的时刻,它也会成为投资者情绪燥变的牺牲品。(P.151)

  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是投资制胜的前提。

  当我决定抛售一只股票时,我不会只卖很小的一部分,而是出售其中的三分之一或是一半。要出售曾经抱以极大信心购买的股票,你需要有巨大的心理能量,既然你已经决定改变心意,那你就必须做出一次有意义的改变。你将能省下你的资金,而如果你发现自己做错了,你也可以随时再将股票买回来。(P.180)

  最近对如何退出的确有些困惑,这段话给了自己一点启示。

  对于那些在本书之中寻找致富秘籍的读者,我有一个坏消息,同时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坏消息是这个世界不存在埋藏在悬崖深处的神功秘籍,只存在一些能够获得内部消息的有权势之人。而那些指导了我的投资的信息始终都是面向大众的。……正是因为人性的变幻莫测,金融投资更像是一种艺术而非精密科学。这也就是我所谓的好消息:如果投资是一种艺术,那么它就可以被掌握。练习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尽可能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如果你想要关注一只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少量持有它;从业者总是会比教书的教授更在行,你必须让自己置身股市之内。(P.207)

  这是书本最后的总结,也是作者的宝贵经验。交易之路无捷径但有技巧,前不久读《刻意练习》似有所悟,有空写写。

  http://www.mrzhang.cc/archives/167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六):华尔街超级大鳄的股市投资逻辑

  见证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之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股市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是个雷区。股市就是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和对于利润的渴望相互转换的过程。股市的涨跌永远贯穿着恐惧和渴望。当人们追逐财富时,贪婪压倒了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直至将理性和谨慎弃之不顾,直到危机不断积蓄力量,再次刷新人们对风险的认识。

  了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和奥德赛合伙人公司的创办者、当代最重要的投资大师之一,与巴菲特齐名的传奇人物里昂·利维(Leon Levy),闯荡华尔街超过半个世纪,见惯了资本市场的刀光剑影,其所遵守的投资理念让他一手创办的奥本海默基金公司成为华尔街的传奇,自己也成为名列全美富豪榜的职业投资家。《股价为什么上涨》记录了他关于股市投资的心得和方法,展示自己对投资者心理的深刻观察,用生动地语言和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通过动态考察经济政策、市场心理、投资者行为来确定投资方向。这是混迹于股市必备的书籍。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七):如何从投资大鳄的深度自述中学习炒股之道

  如果你是被里昂•利维的《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这本书的书名而吸引,那么你可以不用理会那些专业的金融词语,就像看商战片一样从头到尾看完这本书。

  里昂描写过一段最精明的低调投资者朔伊尔先生,运用“缩水”策略狙击某某煤与焦炭公司的那一段,就像电影《速度与激情》的飙车情节一样,精彩刺激绝对吸引你。

  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历过2015年A股市场断崖式的狂跌,那么,请不要沉迷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是应该以学习的心态来看这本书。

  看这本书之前,我看过好莱坞电影《华尔街》,也看过香港电视剧《大时代》,另外,毕业多年来,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是我最喜欢看的综艺节目。

  进入股市前,看过炒股基础知识理论,进入股市后,看过金融衍生产品介绍。最重要的一点,我现在还在股市里。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如果你不知道书中所说的郁金香热、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或者不懂“狙击并购”、“收购交易”、“共同基金”、“市盈率”、“杠杆泡沫”之类的金融词,那么你读这本书,可能要多花上一点时间。

  简单一点说,这本书是与巴菲特齐名的华尔街金融大鳄里昂•利维50年投资生涯的真实自述。表面上看,这本书似乎没有说起任何炒股的诀窍,没有直接说股价为什么会上涨。然而,其实并非如此。

  虽然他是一名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但是,他也是一名用心写作的作家。他把他的投资观念、投资逻辑全部隐藏在他的投资经历中。只要你买卖过股票,看完这本书,都能从书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心渔是一名投资新人,看完这本书,学到以下几点,现在分享给大家:

  1.挑选股票、买卖股票前必须独立思考。

  里昂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了投资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的过程。他以他的真实感受告诉我们:市场从来不理性,是多变的、是不可预知的、是永远不会重复的。尽管有迹可循,即使找到了一些规律,并不一定适应将来。

  不管是市盈率、或是上市公司的财报、还是颁布消息都是过去式,而你将要买卖的金融产品,属于对于未来的预期。所以,在你选择买卖的之前,需要用心考虑它的可行性和发展性。

  不管是面对大萧条还是互联网泡沫,里昂的语言总流露出深深的谨慎态度,他以一名亲身经历多次熊市的成功投资者身份,理性地提醒我们要有面对未知的恐惧。

  凡事独立思考,能够以更加新奇的眼光去观察金融界。

  独立思考,是一名投资新人首先要学习的。

  2.投资需要自律。

  里昂述说故事的时候,有一共同的特点:对于故事中间谨慎、自律和复杂的投资过程述阐述得详细,对于故事的成功结果只是简单一笔带过。即使这次交易成功了,他也保持自律的心态,迎接下一次的交易。

  里昂说:“绝妙的点子、长远的视角、执行策略,以及洞察力都不如坚守自身策略的自律。”实际上,与之齐名的巴菲特也是这样一位理性至极,而且高度自律的投资者。

  市场是不可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不管过去还是未来,这条准则永远不会改变。这是新人可以学习的一条最简单的投资习惯。

  3.最佳的投资方法始终是立足长远的。

  里昂利用了一位操盘手的话来说明这个观念,那位操盘手说:“过去七年积累的财富,在一个月里被消磨殆尽”。

  2015年股市狂跌的时候,有这样一句网络段子:“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有句话说:“你一天没离开股市,就不要说你赚了钱”。

  短期的获利根本不足以骄傲,长期投资才是一种最恰当的投资观念。

  人人都知道,长期价值投资是股票投资的黄金法则。巴菲特买可口可乐股票,用的就是这一法则。理念很简单,寻找低估值股票,尽管执行到底很难,但是,仍需一步一步学习。

  4.对于财富的深层理解。

  里昂除了是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和奥德赛合伙人之外,他还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创立了巴德学院。他有李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广阔胸怀。赚钱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获得更加广阔的眼界才是重点。

  我从中领悟到一个道理:投资新人千万不要沉迷于金融市场,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才是根本。

  友情提醒:以上是心渔从书中学到的观念,不能作为投资的依据,就像里昂所说:“你应该对你兜售投资秘诀的人保持警惕。”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八):股市是洞悉人性者的取款机

  作者是犹太人。他爸爸是个强悍而成功的犹太人。

  几千年来,犹太人反复被驱逐屠杀的结果,导致能活下来的犹太人相当聪明。有复杂的大脑,有洞察人性的天赋。

  人性就是心理学。作者声称他最喜欢的两个东西,一个是股市,一个是心理学。

  人性的显著弱点,就是在面临诱惑的时候,情绪会产生巨大的波动,疯狂或者恐惧。而对人影响最大的诱惑,不外乎权力、金钱、性。股市和金钱直接挂钩。股价的跌涨,带动乌合之众的疯狂和恐惧。

  由于疯狂和恐惧,人类在股市上总会给出错误的报价,那么,对理性人而言,可以赚钱。

  如何分析人性,是一门很难学的艺术。通常来说,如果你是普通人,你身边的人也都是普通人,你们只会相互交互影响,相互用人性的弱点安慰对方嵌入对方。乐通于物,这么搞下去,只会成为一个傻屌。

  想在股市赚钱,首先,你要跟周围的人做一个切割,不要被ta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所影响。其次,读那么已经市场验证的成功者亲自写的书,尤其是晚年的,或者只是描述他们行为的亲历者的书。你要模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让他们format你。

  这本书的好处在于,作者足够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和父亲的种种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这些描述有些是系统的,有些零散的。从人性的角度而言,这些东西未来仍然会持续生效。从夹头的角度看,值得模仿。

  就酱。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九):跟华尔街大师学投资

  作者里昂.利维是一个爱独立思考的人,他喜欢把聪明人聚集在一起,与大家一起交谈,获得一些投资思路。

  与华尔街大多数不同,作者并没有上过商学院,大学期间也没修过商业课程,只主修了心理学。

  原生态家庭给作者提供了商业讨论的环境。作者青年时期所有商业知识都是通过阅读19世纪强盗大亨故事得来的。没有商业教育所带来的思维定势,里昂.利维凡事都能独立思考,尽管这会浪费一些时间,收获却是惊人的。

  当市场变化时,没有人会股民拉响警铃。就像大盘疯狂涨到6000点,有人会期待10000点的到来。而目前的情况是,3000多点横盘了一个多月。

  是的,股价会紧跟着世界发生的事件而变动,但股价对这些事件做出的时间选择,则受到大众心理层面的影响。

  这也是为何主修心理学的里昂.利维能在华尔街成为传奇,一手创办的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免遭金融漩涡。

  01

  和巴菲特一样,里昂.利维也是价值投资的追随者。

  分析师对一家公司股票的研究,归根结底是评估这家公司对于个体拥有者未来某一时刻的可能价值。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一家公司的价值评估涉及公司的管理层、眼下的运转情况,以及市场对这一行业的态度。管理层的变动、技术和品位地改变信贷可得性、国内外竞争、利率的变化、原材料和人才的获得,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公司价值的评估。

  这也解释了新近的市场为什么如此诱人。因为在这个市场里,当前的商品价格能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支配天地万物的是概率而非规律;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里昂.利维相信的是,一个人生活的时间越长,在某个时刻遭遇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然,这种理念并不能否认投资者无法从市场变动中获利。比如,里昂.利维的好友查尔斯.斯蒂文森,他就自创了一套投资理论,每天在图书馆花数小时研究商品价格的变动。在查尔斯眼里,股票交易与航海类似,人可以判定风向并随风而行,发现风向改变,再去设定新的航线。

  这也证实了一句话:如果你跟随众人的想法,那么你知道该何时退出。

  02

  作为投资者,里昂.利维也会犯一些常人犯的错误。他也会把纯粹地运气归因为敏锐的洞察,而又会把愚蠢和疏忽造成的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

  真正投资高手是能够看到一家公司的潜在价值,同样也能够看到一家公司的虚假荣光。

  这也是奥本海默公司入股安德伍德的潜在逻辑。安德伍德公司是一家打字机公司,与lBM竞争败得一踏糊涂。后来,做事张扬的意大利老板收购了这家公司,公司在管理上大大改善,公司的境遇也不一样。

  在这一事件,里昂.利维投资心得是:通常一家公司能把一件事情做好,也能把其他事情做好。

  恰当的投资观念不是你眼前获得了多少收益,而是你投资在某个时间点风险与收益的比率。因为积累足够多的股份,就能获取更多的控制力。

  这也是里昂.利维下定决心购买安德伍德公司20%股份的内在逻辑。

  03

  年轻一代都相信互联网改变了世界。而里昂.利维却有自己的看法:

  互联网只不是过是一种新式的商店,大量商户入驻,最终导致该行业整体利润率的下滑。

  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亚马逊网站。亚马逊网站市值曾经达到420亿美元,很难想象这家网站要销售多少书,才能与自己的市值相匹配。虽然书籍是该网站的一种商品,风险从来不会消失,它只会转嫁或销售给其他人。等一切尘埃落定,亚马逊也无非是一家邮购商店。

  市场的狂热并不仅仅表现在互联网概念上。投资者对“新时代”抱有坚定的信仰,才会把资金投到互联网企业身上。

  在里昂.利维看来,虚假繁荣的交易背后,通常都是金融流氓在操作。他们比普通人更有魅力,因为他们能够用最具吸引力,卖出自己最不堪入目的商品。

  这种公司的典型代表就是安然公司。它曾经借用各种机会,夸大公司的效益,抹去账簿上的债务,直到几家大银行断掉其资金来源,诡计才被揭穿。

  这也是20世纪40年代作者学会的一个道理:不管你听了多少次风险控制的报告。一只股票唯一的真实价值是公司在清算并偿清所有抵押债务之后所剩余的财产。

  因此,股票衰退后也蕴藏着某种机遇,这种机会就是统计学提出的“价值回归”。到了那时股价会被低估,入市的时机也到了。

  04

  对于想在这本书中找到致富秘诀的读者,作者在结尾处泼了一盆冷水。在他看来,世界上不存在埋藏在悬崖深处的神功秘籍,只存在一些能够获得内部消息的权势人群。

  正因为人性变幻莫测,金钱投资更像艺术而非精密科学。同样,练习也非常重要,要用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尽量避免重复的错误。

  如果你想关注一只股票,最好的方法是少量持有它,因为从业者比教书的教授更在行,最快的学习途径就是你必须自己置身于股海中。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十):财富来自于发现市场的盲区

  作者还是严肃的基本面投资者。 从会计游戏中发现蛛丝马迹或者从市场异常交易行为中发现其背后的财务逻辑,是作者擅长的投资思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政府操作的一些项目中往往会产生超乎预期的好标的,所以他提出跟踪政府的一些管制行为,比如重组拆分都可以找到适当的投资机会,打了某些极右人士的耳光。 对于好公司的判断,作者还是偏重于持续而现金流。当然股票的一些其他所谓技术表现也相当重要,比如股票本省的供需关系,如果供给一直在减少那么是非常好的重大信号。对于看好的股票,一定要重仓持有。 不过本书的成书在2002年,恰逢美国互联网泡沫崩盘。作者对于美国股市的预期也相当悲观。从那个时代之后美国股市的表现来看,作者在书中的预期还是不免更加悲观。 当然我认为更有价值的是作者提到其与其父亲有关曾经股票投资的谈话。在大萧条之后,二战过程中,其父亲抛光了所有的军工股票,而买入被低估抛售的零售商股票。其父认为,原因在于战后的重建,将释放被压抑的巨大的商品需求。事实也验证了其父亲的判断。 其实,不光看到当下,更要看到未来,才是真正眼光独到的投资。所谓当下看泡沫或者萧条,未来看成长或者复苏。 金融是一个依靠债务的周期性行业,大部分的债务都需要抵押物。好比美国房地产泡沫以及过去几年融资融券的中国股票质押带来的正反馈牛市。抵押物的价值波动和市场以及心理形成了共振,共同推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的预期和周期。 中国牛市被及时刹车后,人们又无限的陷入悲观。没有看到很多刚需的消费股都创出了历史的新高。 所以很多时候,作者提到的心理是影响我们投资的核心因素。市场一致的乐观和悲观,正好是投资者的一面镜子,而不是要参与其中。对于指数的过度关注,其实并没有对公司的彻底了解更重要。 无论并购也好,故事也是,最后都要落实到公司的现金流上面去。这是作者认为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作者认为的暴富机会多半来自于他研究公司表面之下的隐藏资产。这到更像格雷厄姆的学生。 总之,作者并不是一个成长股的专家,而是一个传统价值投资者。当然,他更善于发现隐藏在水面下更多的投资机会,就是去发现市场的盲区。这倒是跟他认为的心理对市场的影响是一样的。因为极度乐观和悲观的盲区就是相反的判断。 也许对于作者来说,发现其他参与者的盲区才是财富的来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文版名称,股价为什么能上涨,远不如“the mind of wall street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