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恋爱吧。”“都行,看你。”
你连努力都没有努力过
谈什么遗憾
谈什么失去
谈什么恋爱呢?
还行
都可以
“你看了我写的这篇文章觉得怎么样?”
“还行。“
“你觉得这支vlog配哪首音乐合适?”
“都可以。”
“你这张照片光线不太好,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再……”
“没关系。”
什么嘛!还以为自己刚刚在跟机器人聊天。试问谁一生中没遇到过这么几个非常自动回复化的人?无论问什么都是“都行”“挺好”“没意见”“没关系”“看你”,连银行24小时的ATM机都比这人会说话。
用时下流行的词汇是“空灵佛系”,说白了就是出家人,表面没有无欲无求,四大皆空,其实内心就是逃避,逃避选择,逃避争辩,逃避变化,即使这个变化有让人生变得更好的可能。
用俗世的话来说,就是“对付”,凡事以粗略将就为主。
饿了就打开外卖软件找个减价狠的饭店凑到固定金额;
出门旅行从不做攻略,安慰自己这才叫旅行的意义,其实说到底还是懒;
在淘宝随便下单一件物品送给过生日的朋友,顺便感叹“好省事啊”,根本不管对方是否喜欢或需要;
......
不断暗示自己:还行吧,都可以,没关系。
于是我们的作品,甚至我们的人生,真的就成了还行,可以,没关系。
曾经听到大鹏在一次采访里说,当年拍《煎饼侠》时,一幕在餐厅用餐的镜头在他心里惦记了很久。原本由他选定的餐厅,因为预算的原因不得不放弃,制片人选择了另外一家餐厅,比之前的便宜了三千块。当时他想,这个也行吧,只是心里总有那么一个疙瘩留在那儿。
电影拍完了,剪辑室里的大鹏不得不重温几百遍这个镜头,心里那个疙瘩一次次肿胀起来,“三千块钱,就三千块钱,效果就变成了这样,如果我坚持在原来的餐厅拍,现在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后悔。”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关于遗憾的禁区,用来存放一些不想提起的遗憾事,一些你本来想做的更好的事。
可为什么没有做呢?
有一些是因为现实因素,有一些是因为“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舒服”这句毒鸡汤。
大学的时候,大家都是抱着“及格就好”的心情准备期末考的,考试前通宵达旦不吃不喝复习的人也有,我的室友小雅就是,常常被我们笑话“你一不考研二不出国,考高分有什么用呢?”结果成绩出来,还没有寝室里随便翻书的人来得高,大家虽然没有当面嘲笑,但内心窃喜,嗯,还是不努力的人生更舒服。
但是反转来了,她现在是我们412寝室里薪水最高,经验最丰富的,而且短短2年就有了自己挂名的作品。她最大的特点是很能坚持,眼里揉不得沙子。
这世上有人恨不得往身体里掺沙子,60分的生活就够了,为什么要拼命争80分呢?习惯了凑合的生活,咽下了所有的“还行”“挺好”“都可以”,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但也越来越习惯。
是的,这一刻不努力的确很舒服,是的,这一刻的努力看起来也没什么用,可是5年后?10年后?20年后?谁知道呢。
毕竟在这世界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你习惯了“对付”生活,那么生活也会“对付”你。
爱情也同理,没有为爱付出过的人,也别怪爱情遗弃你。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里塑造的美丽如天神般的姐姐Jane,为了保持淑女的矜持,从不轻易向心上人表达爱意。哪怕对方已经向自己暗送秋波数月之久,约饭约跳舞就差单膝跪地了,Jane仍然不为所动。
于是对方只好留下一封信远走,信里说“我以为你把这段感情当做友谊”。Jane读完信内心波涛汹涌,只是人已经离开,为了淑女的面子还是假装不在意吧。
身边也有朋友和我聊起感情,总在抱怨着遇不到好人,连谈一场恋爱都难,于是我反问她“你有多久没有和异性约会过了?你会主动约有好感的人出去吗?”
其实爱情这回事儿除了靠运气,努力也是很必要的,在感情中投入的程度,决定了这段爱情的命运。
你连努力都没有努力过,谈什么遗憾,谈什么失去,谈什么恋爱呢?
很多人渴望百分百的爱情,却只用60分的态度去对付爱情,敷衍了事的对待两人关系,能糊弄过去的绝对不多花一点儿心思,本答应好的承诺一拖再拖,连为对方花一点儿钱都掰着指头算。
“我们谈恋爱吧。”
“都行,看你。”
喜欢的东西就狂吃吃到腻
喜欢听的歌就单曲循环听到吐
喜欢的人就花掉所有力气对Ta好
我就是喜欢活得用力生猛的人
高兴了就抱着爱人彻夜跳舞
不高兴了就甩一巴掌过去爱谁谁
不使劲的爱情是没劲透了的
我才不想听什么
“还行”“可以”“没关系”
我要听的是
“很棒”“牛逼”“我爱你”
晚安
【一个人】往期文章推荐阅读(点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一个人,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余春娇,请你放弃张志明。”
“年轻人最容易染上的5种绝症。”
“你为什么那么努力?因为我喜欢的东西都很贵。”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真正解决焦虑。”
一个人Alone yigeren_alone【愿你成为一个发光的人】
微博:@一个人Alone一姐
一个人,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
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