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杜兰葛山庄》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杜兰葛山庄》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30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杜兰葛山庄》经典读后感10篇

  《杜兰葛山庄》是一本由[英] 安妮塔·布鲁克纳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杜兰葛山庄》读后感(一):好姑娘总是遭遇爱情

  文/夏丽柠

  读完《杜兰葛山庄》,你一定会奇怪评委们怎么可能把1984年的布克奖颁给安妮塔.布鲁克纳?这本小说格局这么小。写的是在一个瑞士的庄园酒店里,几个女人一台戏地互相揣摩、暗藏心机一段故事根本比不上1983年获奖的《迈克尔•K的生活时代》。库切的叙事向来宏大潇洒,他的主人公永远人生的路上跌跌撞撞。与他相比,布鲁克纳笔下的“女人的心事你别猜”倒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但是,布鲁克纳就是一直这样坚持与引领这种独有的“复古”风格坦白讲,她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还真有点维多利亚时代的古风,可以与简.奥斯汀小说中的人物媲美。他们的共通之处是,写的都是好姑娘,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新女性”,但都有可能遭遇“坏爱情”。

  安妮塔.布鲁克纳多少有点“女性传奇”。1928年出生在伦敦,五十多岁才开始创作小说。第一部就是自传体的《生活的开端》。从此,每年写一部,产量稳定遗憾的是,老太太今年三月去世了。终身未婚。无论如何,总是觉得她笔下的单身女性,个个都是有故事的女人。

  对于小说的主人公埃迪斯是不是好姑娘这件事,看来我们得认真讨论一下。埃迪斯是位三十九岁的单身女作家老大不小还单身,当然是件令人怀疑事儿。不用怀疑,你们猜对了,她爱上了有妇之夫,并且是爱得情深意长的那种。换句话说,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身埋人后的女人。

  本来都是朋友圈里的认识人,若埃迪斯奋不顾身地去捣毁情人戴维的家庭,那这本书就该叫《欲望都市》。埃迪斯的克制与内敛,正是作者布鲁克纳为人物定型的高超之处,给了她成为好姑娘的一个好理由。日本的剧作家向田邦子就好似埃迪斯的现实形象,至死都爱着一位有妇之夫,却保密完好。不去叨扰别人,默默保护自己的爱情,应该不算错吧?但是,估计正室们听了这话,要生好一阵子气呢。

  其实,埃迪斯对于这样的恋爱情境,也形同困兽。小说伊始,便扬溢着单身女性掺杂孤独优越感。因为她即将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自我厌倦的情绪。这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旅行,谁的路途遇不见同伴,谁的生活里没有艳遇。尽管布鲁克纳把巨大的生活聚焦在“杜兰葛山庄”里,可我们仍然知道,走出山庄,冲入生活的海洋,听见的、遇到的、拒绝的、选择的,依然与山庄里的一样

  还有人要说布鲁克纳写的是小情小爱吗?孰不知,她的小说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佳作,被多少人重点研究。然而,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特征不是包容吗?比如包容埃迪斯小姐的坏爱情,包容她的身不由己,包容她的无心失错。

  在山庄里,布鲁克纳聪明地埋下一处伏笔。也就是当埃迪斯在与普西太太母女、博纳伊伯爵夫人、莫妮卡女士巧妙周旋的时候富翁内维尔先生竟然向她求婚了!这对独身女性来说,绝对是一次智商的大比拼。要知道,内维尔的老婆可是跟年轻男人跑了,这事让他丢尽了脸。不过,埃迪斯可没告诉他,自己也是结婚当天爽了约的那个人!要么,哪来的这次旅行。倒霉的内维尔,又一次遇见了自己驾驭不了的女人。

  当然,男人天生都认为女人蠢。内维尔天真地对埃迪斯说:“你是位淑女,可能你自己也留意到了,这年头淑女不吃香了。要是成为我的夫人,你可以做得很好;可要是再不嫁人,过不了多久,人人都会把你当成傻瓜”。他一定要把“婚姻是场交易”的理念兜售给埃迪斯。可他忘了,埃迪斯可不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而是身经百战了。结果,当他被看见从别的女人房间里溜出来的时候,瞬间应了尼采的那句话:“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在小说结尾,布鲁克纳还给读者留了一道思考题:尽管埃迪斯给戴维的电报上写“即归”。可埃迪斯心里真的就想嫁给戴维吗?好姑娘之所以称为好,是因为她尊重自己内心,懂得聆听心的声音,不做违背自己的意愿事情。一旦被“坏爱情”污损,她们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你看小说里的埃迪斯,一点都不遭人讨厌,反倒是以为自己获得“好爱情”的贵妇阔太们,被生活打倒了无数遍。

  《杜兰葛山庄》读后感(二):爱情 or 毒药

  爱情 or 毒药

  毛 路

  《杜兰葛山庄》自出版以来就争议不断。很多评论家把它看成一部女权主义作品,意在批判男权社会里女人受到的种种不公。而作者布鲁克纳本人却表示,你们想多了,这本小说的重点并不是探讨什么主义。那么它要探讨的重点是什么呢?又是天翻地覆争论。有人说它主要是讲女人的自我寻找;有人说它是讲女人的困境,确实,小说里每个女性角色,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人说它是讽刺女人对爱情不切实际浪漫;还有人说它是在赞美肯定这种浪漫,正是这种浪漫,给了女主人公拒绝走入婚姻的勇气,两次的结婚对象世俗眼光看来都非常不错,第一个靠谱,第二个成功。而她逃婚的理由非常简单:我不要没有爱情的婚姻。 (也有不少评论家认为,她逃婚是因为她有女权主义觉悟,尽管她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点,她不向社会和物质低头的事实,已足以证明她就是个女权主义者。)还有人说,这其实就是一个纯粹爱情故事,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个女人对爱情的坚守。只不过这份爱比较特殊”,她爱的人是个已婚男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又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为爱扑火,还有对这种执着之举的探讨。

  女主人公埃迪斯是位成功的爱情小说作家,但她却是他人眼中的“失败者”,因为她三十九了,还单身。他们并不知道她有个已婚的情人,若是知道了,恐怕会更瞧不起她。在她首次逃婚后,她身边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是一场“背叛”。 她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于是她选择出走,来到杜兰葛山庄。

  在那里,她遇到了普西太太和莫妮卡,普西太太优雅风趣,莫妮卡美丽冷艳,这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女人却偏偏都喜欢跟埃迪斯套近乎。山庄里的富豪客人内维尔跟她有段这样的对话

  “你是个好女人,”内维尔说道,“是人都能看得出。”

  “为什么是人都能看得出?”埃迪斯问道。

  “好女人都有一个特点:别人难受时,她们总觉得错在自己。坏女人从来不会为任何事儿,也不会为任何人感到愧疚。”

  显然,普西太太和莫妮卡也看出来了,埃迪斯就是那种温顺听话、无害的好女人,没人知道埃迪斯之前的“疯狂”之举——逃婚。普西太太和莫妮卡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位永远不会抢走自己风头的女伴。而那两人互相讨厌的理由,表面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普西太太瞧不上莫妮卡的拜金,而莫妮卡受不了普西太太的装腔作势。但内在的原因正好在于两人都是颇具吸引力的女人,一山容不下二虎,一个房间里也容不下两个有魅力的女人。而埃迪斯与她们正好相反,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个毫无存在感的人。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埃迪斯这样的女人也希望被听到、被看到、被关注和被爱。一开始埃迪斯被普西太太吸引,对她褒奖有加,后来慢慢对她生出厌恶与鄙夷,归根结底,正是因为她在普西太太那里得不到这些,普西太太需要的,只是一个忠实听众

  埃迪斯的编辑让埃迪斯把小说主人公写成“自信、自由、乐趣无穷”的时髦现代女性,却遭到了埃迪斯的强烈反对:“说一千,道一万,女人还是喜欢旧神话:总有一天,白马王子会找上门来,女人对此确信无疑,哪怕她们已输得一败涂地愿望依旧藏在心底,难以释怀。 ”

  后来,埃迪斯也向内维尔承认:

  没有爱,我就是活不下去。别误会,我并不是说自己会患上怪病,日渐消瘦,形销骨立,只怕我的问题还要严重得多。我是想说,没有爱情,我就不能像模像样地活下去。要真有那一天,我恐怕会变得既不会思想行动,也不会说话、写作,甚至连梦都要离我远去。失去爱情,也就失去了全部的力量我会感到自己被逐出活生生的世界,变成冰冷的僵尸,我的内心会爆裂。在我心目中,所谓绝对幸福就是和煦阳光下,整天坐在花园里,读读书,写写东西,内心坦然,因为我知道,自己爱的那个人晚上就会回来。每天晚上。

  埃迪斯才不是什么先锋女性,我看不到她对写作或者其他任何事情的热爱,她的梦想期待都是关于那个永恒主题,那个古老的神话——爱情。 她渴望爱,她需要爱,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个为了爱情而活的女人。但是,她却是一个爱情里的输家。在给情人戴维的信中,埃迪斯写道:

  内维尔向我保证,在他的引导下,我会变得信心十足,活力四射。总之,过去别的女人身上令我羡慕的东西,我都会拥有,就像你太太一样。

  在这方面我做得一直很差,可自己居然会与一个这方面极为成功的男人坠入爱河,真是讽刺到了极点。我的全部生命都是为了你,可多久才能见到你一次?一个月有没有两次?要是加上偶遇,或许多一些;要是你忙起来,就更少;有时候,整个月也见不到你一面。有时候,我会幻想着你在家中,身边有老婆,还有孩子,那一刻真是生不如死。可一想到不知什么时候你的好奇兴趣就会转移到其他什么姑娘身上,或许是在哪个晚会上结识的,就像你我相识时那样,心里的难受就更别提了……要说咱俩是你情我愿有点儿滑稽,其实是我比你更情愿。从头到尾,我都比你更情愿。

  我全部的爱都给了你,直到永远。

  虽然埃迪斯浪漫得要死,但她同时也极度清醒。她从来不指望心爱的人在将来某一天会完全属于自己。她对“龟兔赛跑”这个故事的阐释,可以看出,她并不像那些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小姑娘,她虽然浪漫,但一点也不天真。

  “龟兔赛跑,”埃迪斯大声宣布。“人人都喜欢这个故事,尤其是女人。注意到了吗,哈罗德,在我的故事中,笑到最后的都是那些衣着朴素举止腼腆,像小白鼠一样怯生生的姑娘,而不是那些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瞧不上眼的花蝴蝶。那些花蝴蝶倒也可以爱的天翻地覆、死去活来,可到头来,她们的男人还是会离她们而去,再也不会回来。乌龟兔子无论赛跑多少次,在故事中,赢的总是乌龟。当然,这些都是骗人的鬼话……真实生活中,赢的总是兔子,从来如此。 ……可宣传偏偏要反过来说,因为乌龟们需要安慰,就像人们总是说,温良恭俭让吧,你将拥有整个世界……当然,这一切只发生在生活中,而不是在故事中,至少不会出现在我的故事中。生活还不够残酷吗?干吗还要延续到我的故事中?我相信,我的读者读的是我的小说,而不是去读生活。

  埃迪斯就是“朴素、举止腼腆,像小白鼠一样怯生生的姑娘”, 她的内心深处渴望成为“兔子”,渴望变得跟情人戴维的老婆一样“信心十足,活力四射”,但她知道自己其实是“乌龟”,而且永远都是“乌龟”,而爱情游戏里,赢的总是“兔子”。

  从表面上看,埃迪斯的悲剧在于她无法做一个彻底的好女人,也无法做一个彻底的坏女人。她既不够传统,又不够摩登。如果她是个彻底的好女人,就不会跟有家室的男人展开恋情。如果她是个彻底的坏女人,就可以接受富豪的求婚,跟情人继续偷情,社会地位财富、爱情都不误。但其实悲剧的根源在于她把爱情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意义。她的悲剧并不是因为她是“乌龟”,而是她认为乌龟跑不赢兔子,乌龟就是失败者。她看不到乌龟的其他闪光点,看不到乌龟也有很多比兔子好的地方。爱情不应该是判断一个女人成功或失败的标准生命中多事情的意义跟爱情一样伟大,甚至更加伟大,但埃迪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正是她自己用爱情定义了女人的输赢,所以她觉得自己是人生输家。

  此书获得了 1984 年的布克奖,不得不佩服布鲁克纳的高明,她笔下的埃迪斯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形象,她是种种矛盾综合体。很少有小说能让我对主人公产生如此复杂的情感,我对埃迪斯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又鄙夷又敬佩。她明知自己赢不了,却又偏偏不服输,直到最后她也没有放弃对那个古老神话的信念倔强走向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杜兰葛山庄》读后感(三):值得骄傲的埃迪斯

  拥有自由、独立、自我、爱情无拘无束,也许正是《杜兰葛山庄》的主题,埃迪斯诠释着作为一个女作家的自我、自由的人生选择。

  作者安妮塔•布鲁克纳,英国著名作家,艺术学者代表作《生活的开端》。本书主要讲述了埃迪斯在杜兰葛山庄修养、写作期间发生的点点滴滴观察着普西太太及其女儿詹妮弗、莫尼卡等人,呈现出不同女人的人生。在结构上,作者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叙述平凡的生活;另一种是写信的方式。把发生在山庄的事情写给情人戴维,同时诉说着她的爱情,相思之苦。书中有大量描写景色的情节,日落、黄昏等都有作为主人公孤独最好的陪衬。

  主人公埃迪斯是一位让人值得骄傲的女人。在书中表现出她的独立性,一个女人独自在山庄里修养,每天喝着咖啡,平凡地欣赏日落,那种孤独的气息也在身上体现。作为一个女人来说,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她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她需要爱情,哪怕这份爱情在世人面前遭人嘲讽与责骂。

  戴维,埃迪斯的情人,有家室。埃迪斯对他充满了爱,她明明知道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却坚持着,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她固执,有些人甚至会骂她,可是她仍然爱他,山庄中发生的故事,她愿意与他分享。这是她爱情的权利,也是她自由选择的权利,她只是想要一份爱,而不是占有。

  在埃迪斯的人生中并不缺乏追求者。两次面临,乔弗里和内维尔,乔弗里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人品都可以相配埃迪斯,已经准备好结婚,但她选择了逃婚。在我看来,她与乔弗里不是没有爱情,而是她怕婚姻的围墙,她怕失去自由,同时她更爱戴维,在戴维的身边只有爱,而没有责任。埃迪斯的第二次选择内维尔。内维尔和她可以相互得到陪伴、温暖、利益,但他们没有爱情,埃迪斯内心矛盾,本已决定接受婚姻,可当看到内维尔从詹妮弗房间出来的瞬间,她还是放弃了。爱情还是她生活中的首位,自由、独自是她的选择。

  在杜兰葛的山庄中有位普西太太,富贵、有气质。对于埃迪斯来说,普西太太的出现,让她看清婚姻中自信的女人,影射戴维的妻子一直存在。埃迪斯没有嫉妒,反而是羡慕,也许这也是她想结婚的一个原因,但是桀骜不驯的性格还是让她忠于自己。

  埃迪斯是让人值得骄傲的女人,独自、自由,忠于自己。

  《杜兰葛山庄》读后感(四):如果你很脆弱,请避开此书

  如果是奔着1984年布克奖的光环来读此书,不好意思,您可能要失望了;如果你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可能此趟阅读也达不到您的期望,安妮塔·布鲁克纳和A.S.拜厄特一样有着学院派的背景,不过是一个笔下看似平淡如水却暗流涌动的女性小说家,她不急不缓,探寻着女性的心路历程,在探寻中揭示着女性在自由之后的不自由的网。这种不急不缓对不自由的书写很容易刺痛女性读者柔软的肋骨。

  故事性上来讲,可能还比不上19世纪在汉普郡的简·奥斯丁女士,同样地靠近生活,生活于19世纪的安妮塔没有简的诙谐幽默,甚至她笔下的女主人公更缺乏活下去的勇气。历史的车轮,给予了解放和自由,可惜意识流的大量运用,更多地在揭露人内心的脆弱和不稳定的各种乱如麻的情绪。安妮塔的《天使湾》和《杜兰葛山庄》从故事层面讲,依然是男与女的纠葛,女性沉默、循规蹈矩,被年轮和命运推着往前走,带着似乎无路可走的绝望,女主人公的脆弱加上生活的不幸,感觉时时刻刻都在即将崩溃哭泣的边缘。如果读者本身就很脆弱,请避开布鲁克纳的这两部作品!!!(鉴于她的其他作品我还木有读,只能这样建议您)。

  在情欲中如同情欲一样迷人和摸不着头脑的女人在珍妮特·温特森那里,古灵精怪,不按常理出牌的女人散发着不同寻常的疯癫气质存在于安吉拉·卡特的大世界,带着可怜命运的烙印,又倔强地反抗着的女人就转乘托尼·莫里森的大巴,如果你想寻找贴近日常的平凡女人的故事,还是返过头去找简·奥斯丁祖母比较合适。

  在布鲁克纳这里,小说的现代性与传统的分辨不是很明显,女性主人公是传统的,除了絮叨的脑内剧场,但是整个叙事的节奏上讲已经脱离了传统小说对故事性的纯粹追求。但是又并非纯粹的意识流小说,比起《墙上的斑点》、《喧哗与骚动》,在技巧实验上并没有走先锋路线。所以,对于读者而言,传统的读者,会稍稍捉急;追求标新立异的读者,似乎又稍显平淡。

  布鲁克纳的文本中存在的是仿佛伍尔芙的幽灵,被困于女性命运的碎碎念,所有命运的漂流都由头脑先行一步,耗费着至深的情感和大部分精力,其余的由命运一点一点埋没。揣摩不透人心,不仅仅是人心难测,可能更大的原因在于她止步于自己的小天地,和自己的随意游荡的思绪组成最佳盟友(我深深怀疑她笔下的女主患有轻度抑郁和神经衰弱)。所以世界简单,人生简单,故事简单,支撑起所有的是最复杂的大脑。还要庆幸的是,虽然她们只是在崩溃的边缘,而不是已陷入如醉如狂的疯癫,不是深陷入命运与时间的深流不能自拔忘记一切。如果要领略脑内剧场的魅力,不妨可以从这里开始,再走向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怀抱(更确切地说是深渊)。

  读罢《天使湾》,觉得深深地疲倦;读罢《杜兰葛山庄》,觉得深深绝望,是否所有循规蹈矩的沉默孤独的女性都有着无路可走的困境和绝望?被这种绝望所击倒,是她们困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给自足,不敢迈出舒适区去?还是这个世界本身就缺乏她们的位置,亦如布鲁克纳在《天使湾》扉页上所写,没有人是真正自由的,自由只是一个概念、理想?普西母女、詹妮弗那样,只能通过不断的物欲满足带给自己坚定的信心和期望,可能最糟糕的就是佐伊(《天使湾》)那样,经济拘谨,生活既无勇气也无目标。所以,抱着巨大的热情生活下去,不是靠着物欲和虚荣支撑的话,那巨大的生活热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想是无性别的。生活的位置在哪里?这两本小说就像女主人公自我探寻的旅程,新生活的期望和抉择在长久思索之后小说的结局,也许依旧如故,灰暗如初,也许真的是翻开了新的篇章。

  所谓有性别的问题,那就是自由的后女权时代之中,生活依旧像之前的古井,回荡着枯寂的回声,这回声不得不让人敏感和难过,不那么尖锐的对抗性问题,似乎由是无解的,所以布鲁克纳笔下一直都是自我探寻的女性主人公,寻找自己应有的、期望的位置,寻找自己与世界、与自己和解的方式。所有与传统的家庭的、父辈的逃离、反叛,对爱的憧憬、失望、重寻、再出发,都是在这些温和平淡的字眼中叙述的。只有细品,才有回味,之后是锤心刺骨的失眠夜,最难面对的是无解的个体问题。

  奇怪的是这两本著作中,女主人公的父亲一直都是缺位的,佐伊虽然有继父,但更像是提款机,没有情感的交流,他的作用仅在于是母亲的第二任老公,短暂解决了生计的问题。所以,这和生活的勇气有关吗?还是这和成年之后没有稳定的婚姻生活有关?而母女关系,在作者笔下并不都是是盛满了爱的。人与人之间,疲倦、乏味、不稳定,难以揣摩和多变,朝夕之间倾覆的关系,顺便自己也被浪打翻下船,在无边的水中拍打挣扎。

  在小说的结尾,两位女主人公似乎重振信心,拿起抉择的勇气,开始勇赴命运的战场。这好比是黄梅雨天之后迎来的阳光,《玩偶之家》一样的结局,耶利内克早已给出更绝望的回答。但恰如埃迪斯的逃婚,选择了总比不选择的好,逃婚那一段的描写是我最喜欢的。

  布鲁克纳尽管写着女人最平凡普通的故事,用笔触搅动了平静水面下的漩涡。所以,不要在特别脆弱的时候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