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理之人》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无理之人》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4-30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理之人》观后感精选10篇

  《无理之人》是一部由伍迪·艾伦执导,艾玛·斯通 / 杰昆·菲尼克斯 / 杰米·布莱克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理之人》观后感(一):一场游戏一场梦

  伍迪·艾伦带着他的第四十八部电影来到戛纳,第十二次逍遥地游荡在主竞赛单元之外,不接受任何人随机的论资排辈。新片《无理之人》在气质上和《罪与错》、《赛末点》都很类似,但无疑是无敌大叔近几年来最为轻盈的一部——谈谈人生,抖抖机灵,小小悬疑当大菜,结尾反转似甜点。电影在校园师生恋的甜腻与意外凶杀的可怖中,调和出一种适中且怡人的情调,让不论爱情还是犯罪看起来都像是虚无主义者的酒后酣梦,一点即醉,醒来即散,来去匆忙,不着痕迹

  《无理之人》的确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无理”的气息。擅长将哲学笑话讲的伍迪·艾伦请来了仿佛对什么事情满不在乎的杰昆·菲尼克斯,让他在一所虚构高校中当起了邋遢额哲学老师。和早年电影中满嘴火车却自恃甚高的知识分子形象不同,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亚伯充满着自我否定的情绪,电影的开始部分即被这种厌恶感十足的负能量充斥。甫一登场的杰昆·菲尼克斯仿佛刚从《性本恶》片场跑出来,还能闻得到浑身的大麻味。而他的吊儿郎当却又偏偏引起了身边两位女性兴趣,伍迪·艾伦擅长的男女情事也由此拉开帷幕

  ·无理之人的爱情果实

  在上一部电影《魔力月光》中,一身复古装扮的艾玛·斯通和科林·菲尔斯并未在风景娇艳的南法擦出任何火花。好在,这回和自己的美国老乡同台对戏,石头姐总算找回了学院女生青春冲动的气质。

  伍迪·艾伦适时地将他的新晋缪斯打造成一位聪明的哲学系学生吉尔,她出身学者家庭,又尽享生活的优渥。而位表面精致优雅内心特立独行的女性,成就了一段柏拉图式的师生恋。《无理之人》通过男女主角之口,大肆引经据典,把康德、克尔凯郭尔、萨特的哲学思辨变成轻巧的人生金句,将有关存在道德必然性的深奥话题一一抛出。和伍迪的任何一部作品一样,这些只言片语旨在激发一种幽默氛围,却并没有让这段师生恋摆脱庸俗的窠臼。画外音的加入为电影增添了一丝深情,但也仅仅止步于推动叙事的功用。相比之下,电影中的另一场风花雪月则有意思得多,亚伯寂寞的女同事瑞塔主动投怀送抱,以期借此逃离寡淡的婚姻生活。帕西·波西的表演充满神经质的张力绝望之势喷薄而出。如要评选这部电影中最让人心服口服的“无理之人”,帕西·波西恐怕不输杰昆·菲尼克斯。

  ·一桩(并未)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在两段情感戏的双线叙事漩涡中徘徊了半部戏,《无理之人》的故事突然因为一桩谋杀案的发生而变得有趣起来。偶然在快餐厅听闻邻桌女士在一桩离婚案中受到法官不公待遇,亚伯迅速地萌发了替天行道、铲除法官的念头。即便手法老套,毫无作案动机的亚伯还是因此逍遥了一段时间。高举正义大旗,虚无主义者亚伯找到生活目标,而吉尔的生活却被彻底打乱。缺乏动机的剧情急转直下恰如其分地点出了电影标题中“无理”二字的内涵,虽然给全身心沉浸于爱情叙事中的观众带来了片刻的震惊,但急于让真相水落石出欲望,却帮助导演推动电影向结局进发。拥有全知视角的观众,仿佛伍迪实现安排好的上帝,冷眼观看事件一步步变成不可收拾的残局。

  一个看似惩恶扬善江湖好汉之举,却因为夺人性命荒谬,被消解了全部的合法性。这个充满着黑色幽默的桥段,直接继承了伍迪·艾伦对于“正义”的一贯轻蔑。不过在《无理之人》中,凶杀案的悬疑不再是令人惶恐不安源泉,亚伯凿凿有理姿态为电影增添了一份喜剧色彩。他的无理之举,并非伍迪·艾伦带给观众唯一震惊,电影最后希区柯克式的剧情反转,更为成功引起了观众的莞尔的尖叫,这尖叫里,大概包含着如下复杂的情绪:对前述剧情伏线的赞叹、对故事戛然而止遗憾,以及对伍迪·艾伦终于显示出某种批判的色彩而感到惊异。

  对于伍迪·艾伦爱好者来说,《无理之人》是一部极度适合观赏的电影,它拥有导演一贯的标志风格,能够调动观影过程中一切妙曼的遐思,同时,它又稍稍超出了其原有的创作边界,更为技巧狡猾地在道德的成规中穿行游走。虽然和早期经典相比,《无理之人》质地颇轻,但诚如电影中所暗示的那样,人生种种,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博君一笑,何必当真。

  TIPS 伍迪·艾伦连连看

  近年来几乎保持一年一部速度拍戏的伍迪·艾伦,拥有同辈导演难以匹敌的旺盛创作经历。虽然年近八旬的他承认,早已无法记清曾经拍过的每一部电影,但这丝毫不妨碍观众在观赏《无理之人》的时候,回顾那些耳熟能详的“伍迪式”瞬间。艾玛·斯通继续《魔力月光》中“危险关系爱好者”的身份,继续和中年大叔谈情说爱;悬疑谋杀的情节,又仿佛重回《赛末点》“激情杀人”犯罪现场;“存在主义”式命题的复现,秉承《爱与罪》中模糊的二元对立。电影中不绝于耳的爵士名曲《The ‘In’ Crowd》,早在1965年就在《非强力春药》中大肆登场,此番重装上阵,摇摆节奏人心旌荡漾。老派又不羁的伍迪·艾伦,讽刺了一辈子知识分子,却丝毫不感疲倦。他层出不穷小品,也在一轮又一轮的语言游戏中挑动观众笑的神经。

  2015年7月《环球银幕》

  《无理之人》观后感(二):我们要抗抑郁,也要小心这对抗本身

  一个以行动准则的人,必然会面对如何面对平庸愚蠢世界难题。无力感、挫败感、空虚感,只有通过再次行动和征服去缓解。然而并非治愈。

  重新看了一遍,于是发现写好的评论不妥帖。本来我是有点嘲笑Abe的,面对生活平淡枯燥无趣,缺少应对手段,于是造就了这个可笑下场。但是,我又想了想,觉得,他就是每个人缩影,当然我也在内。

  不管他什么专业,什么地位,当你缺少掌控感、成就感充实感的时候,人总是会陷入空虚、抑郁。我今天晚上还在路上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对我个人来说,学设计,每天迎接各种挑战,设计出好的作品,遇到好的老师,好的对手,冲撞的过程中突破自己,发现无知,然后碾碎它们。能接触很多人,很多地方了解很多过程、故事……这些固然很让人快乐、充实,但是终究人会慢慢习惯,适应,挑战会随着毕业项目结束终结,新的体验会随着次数增多而变得习以为常。其实归根结底,人需要什么东西让自己专注,兴奋。否则就要面对平淡和抑郁。以及性冷淡

  片子分为前后两部分,抑郁中和抑郁结束后。我会发现抑郁中的Abe更加生动、有魅力。而杀了人的Abe整天嘻嘻哈哈像个傻子。所以,抑郁也不是完全坏事,起码,它让人看起来,不那么盲目乐观,缺心眼。但女主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过于理性毫不浪漫状态。她喜欢Abe,更多是因为,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小姐突然发现忧郁的魅力。我也不知道一个看起来毫不忧郁的人为什么会喜欢Abe,或者说,也就仅仅是一种喜欢吧。伍迪艾伦并不善于呈现爱情的美好,他的片子里的爱情,都显得十分平常化。但他很善于捕捉日常的人的心理体验的变化,而且拿捏的十分巧妙

  开片手法很简练,几段对话场景,就已经把主要人物勾勒的很生动了。而且毫不费力。中间过度铺垫几场戏一波叠一波直到最后实施计划,很稳。亮点高潮当然是要谋杀女主那一段,尤其是配乐基本已经到了最大音量,可笑的是,那竟然是现场,背景里面还有人们七七八八说话的声音……他是不想把任何东西严肃的说,或者他也不相信严肃的、呆板的说教或者烘托、渲染、煽情。这也就是伍迪艾伦独到之处吧。

  关于这个片子的结尾,荒诞,带着嘲讽。但却让人反思,一个空虚抑郁的人,他费尽心力想要回到正常状态的挣扎、盲目和可怜可悲之处。抑郁和快乐并非相对,你曾经感受到过多么强烈的快乐,你的抑郁几率就有多大。晚上在雾霾里走回家的时候,我还在想,人活着不就是在消耗这浑身的生命力吗。当你生命力满溢却挥霍不出去的时候,就会很抑郁。

  要紧事还是赶紧遇到自己着迷的事情,着迷的人,着迷的风景。但谁能那么幸运呢?

  《无理之人》观后感(三):意義與虛無:《愛情失控點》

  《愛情失控點》Irrational Man (2015)

  看伍迪艾倫(Woody Allen)這部新作的困難在於,裏面關於哲學的引用我實在不熟悉,就好像當初看《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 2011)裏面一票文學名人典故都沒法讓我有會心的共鳴。面對這麼一位喜歡掉書袋的導演,不讀書的觀眾只能面目可憎

  故事關於一位中年哲學系教授和學生之間的不倫戀情,兩人各自另有對像正是伍迪艾倫常處理的愛情與人生的辯證;女學生不滿於和男友安穩的關係,反而被充滿虛無與自毀傾向的教授所吸引,教授以女學生只是愛上了師生戀的幻像拒絕對方進一步的追求,但又接受同校已婚化學老師的勾引,只是愛情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生命的激情,因為他正陷入找不到生命意義的中年憂鬱,活了大半輩子只換來破滅的婚姻和對整個世界深深的無力感,甚至片中教授一度在衝動之下拿起左輪手槍玩起俄羅斯輪盤的自殺遊戲。

  電影在中段急轉直下,教授發現他有能力殺害一位與他毫無關係卻作惡多端的法官,經過這件謀殺行動這世界將會變得更好,那怕只有一點點,而這將成為他存在最重大的意義。我一度不理解連死亡都不怕的教授何以就此認為找到了生命的意義,而且是常理難以自圓其說的謀殺?這角色以哲學做為思考的準則或許提供了合理的動機(知識指向了真實還是迷障?),更有趣的是這必需是一件「完美」的謀殺,不著痕跡不引人懷疑,教授身為沒有合理動機的兇手正讓他站在最好的位置,在他小心的謀劃之下,這場謀殺將看來像是難解的自然機率,就像俄羅斯輪盤一般。

  劇本在此把愛情與謀殺作了跨類型的混合與翻轉,教授跨過了「危險」的界線之後他找到了久違的生命熱情,也接受了女學生的追求,但女學生偏離了原本平淡的人生軌道之後,卻一步步地發現了謀殺的真相,這樣的危險真是她想要的嗎?相反地教授以自我的道德思考說服自已殺人,卻在無辜的人將被冤罪,自己的罪行可能被揭發之下,反過來屈服於生命的慾望而放棄了原本想要使世界更好的念頭。對愛情的幻想、對生命的自憐在伍迪艾倫的手中都成了虛無的嘲諷。

  教授一廂情願地透過完美謀劃的犯罪所建構而成的偶然,也在另一連串偶然之下逐漸露出馬腳,所謂完美的結構與機運的捉弄又拉出了一層不同的命題對立,這自然令我想到《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 - 2005)中那顆擊中網子彈起的球,在舊作中警探天外飛來的靈感發現了犯罪的結構,卻隨即認為是偶然而輕巧放過,新作中則是因為種種偶然讓女學生發現了其中串接的線索,進而揭開了必然的真相。人透過思考與邏輯一步步地設計命運的走向,但真實的命運卻是受隨意的機運所擺弄,這是伍迪艾倫對意義與虛無的辯證。

  整部片以伍迪艾倫式嘮嘮叨叨的節奏進行,大量的對白對於角色身為哲學系的教授和學生來說或許正是理所當然,兩位主角倒敘的旁白看來是導演寫劇本敘事的方便手法,卻在預期結局的悲劇之下,一度讓我困惑於角色最後的命運(因為我以為旁白是屬於活下來的人才有)。電影前後的情節丕變,風格卻依然維持一致,尤其不斷重覆輕鬆恢諧的爵士配樂,把原本被愛情捉弄的戲謔,變成導演對角色困惑與掙扎的冷笑,之前伍迪艾倫多部描寫犯罪與道德辯證的悲劇作品(包括我尚未看過的《愛與罪》(Crimes and Misdemeanors - 1989),看劇情似乎是同一主題的變奏),同樣的命題在本片和他擅長的愛情諷刺劇拼貼之下,對熟悉導演的影迷來說有了另一層樂趣。愛情與謀殺,在道德與意義上的追尋或許對伍迪艾倫來說本就是徒勞無功的。

  不過這畢竟是個發生在電影中的故事,作者自然可以安排種種的機緣來化解那看來像是意外的命運,在充滿喜劇基調的悲劇中,觀眾終究還是能安心地走出戲院,繼續面對生命中將來的未知

  (2015/12/13發表於個人網誌)

  《无理之人》观后感(四):思想与本我的博弈 - 痛快的一场架

  周末看了Woody Allen的无理之人。整个故事都建立在对irrationality in humanity的讽刺之上,其中众“高知”分子对自我的认知均错的离谱。自我认识现实真面目分歧成为了这个荒谬故事的骨架,为观者演绎了一场意识与“我的存在”、形式本质搏斗的好戏。

  Emma Stone几乎无边界的翡翠大眼太适合演绎神经质的文艺女学生这类角色。Emma饰演的女学生Jill以为自己浪漫前卫,却最终面对无理爱人的出格之举瞬间崩溃。对"Cutting-Edge"爱人的所谓正义谋杀理论无法消化之后迅速返回原本主流输入的价值观,即其口中的中产阶级道德标准,走回属于自己的安稳老路。当她失魂落魄地对朋友说出“也许我并没有那么前卫,也去Roy更适合我”这句话时,教授在最开始对她的评价刚刚好得以验证 - Jill只是为了浪漫而浪漫,她口中的爱情是为了满足自己想要确立的一种形象,本质上她既不爱Roy也不爱Abe。这个自我认知的形象最终只有崩塌的结果 - Woody在此似乎双箭讽刺了成魔的知识分子与不成魔的中产阶级,他们互相成为不了彼此,互相看不起彼此,但互相又不可避免地分享着相似的歇斯底里特质。电影结尾,Woody极尽讽刺之能事,为Jill安排了一段千帆过尽明白自己的海边独白。Jill诉说劫后余生的感悟,亮出“自我认知”这类关键词,唯一的不足是我们都知道这是假的。真实是,自我认知还是一片模糊,看多少次海也无法弥补意识与本真的沟壑,下一次荒谬的以爱之名的搏斗已然可被预见。只是故事已经结束,与观者无关了。

  杰昆饰演的中年哲学教授Abe,通过一场荒诞的谋杀,实现了从抑郁自毁的浪漫到乐观虚伪的世俗之间的无缝衔接。影片前半段的Abe是一个多么典型的知识分子啊,他书写哲学论文及书籍,在大学任教;曾参与过各种维权运动,渴望为建立美好世界出一份力却被现实的悲剧送往深渊。他经历好友死亡,妻子背叛,如今唯一所有便是哲学,但他深深不耻哲学与生活之间的沟壑,自我在无谓生活中沉浮,哲学给不了他意义,笔下文字也被堵塞了,曾经风流如今无力风流。丰富的悲惨经历使其学识更具颓废的性感魅力,Abe那浪漫又危险的复杂气质使得单纯聪慧的女学生欲罢不能 - 正直的教授当然拒绝,他们可以相约相伴甚至可以以诗传情,只要这情是单纯的友谊。Woody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完美的玛丽苏剧中年男主角 - 只不过是虚伪的完美。同谎言一样,虚伪的最高级别便是在无意识中虚伪。Abe前半段用成段的哲学论述蒙蔽虚伪空洞的本质,到了后半段,他升华到运用对世界的大爱 - 即牺牲自我帮助他人来为世界除害 - 来掩饰懦弱自卑及迷茫。Jill在发现谋杀正义理论之后,愤怒又不知所措地对Abe表示她无法进行正义与否的辩论,她明白所有中产阶级(或者说社会普及)价值体系在Abe的眼里无法成为辩论的根基。Abe太擅于用理论包装理论,用思想掩饰思想,然而当他一步一步被自我迷惑而忘却他所不以为意的道德基准时,理论的包装和思想的掩饰所能欺骗的人也只有他自己了。这个故事里最终是谁掉入电梯深渊其实不重要,手电筒的隐喻也只是Woody的一个小游戏,谁死谁活属于表面故事的走向,Woody想要讲述的故事其实早已在Abe屈从于求生与自保时落下序幕。剩下的,就当是欣赏搭配爵士音乐的小品吧。

  Woody在此片中有趣地将一切本质的”反“拼接在思想的”正“之上,荒谬,讽刺,却让人在哑口无言之下只得承认其现实。Jill充满中产阶级宣扬的道德与理智,而却极尽全力追逐浪漫、危险与前卫的爱情。Abe自认高尚无畏为上帝宣扬正义,实质极尽全力地自保,虚伪地追逐世俗中的乐观意义(与常人不同,他是通过谋杀的方式,也许展现了Woody眼中高知的”境界“)。Woody笔下的角色们,在自我感觉无比良好的同时,对自我亦存在着本质的厌恶,自恋与自厌两条线并存,似乎只有无止境的自嘲和他嘲才能使赋予生命一些“存在”的动力。作为电影和哲学的双重门外汉,自以为这次Woody讽刺的拳头的确出击了,但故事的疲软和牵强使他的着力点涣散在空气中。内在的故事我看的痛快,表面的叙述也就当做娱乐,毕竟有浪漫的色调和轻快的爵士乐相伴呢。

  而一向沉迷于话唠的我,依然期待今年的咖啡公社。

  《无理之人》观后感(五):那个哲学老师难道不是导演自己

  很多情节都似乎在自我拷贝,有些过分熟悉了。虽然这个故事的完成度很高,而且从头到尾也一直保持了伍迪艾伦的风格和水准,但是对于一个总是打80分以上的导演,每年一部的作品实在难以看到他创新性的突破和变化。或许这位80岁高龄高产的导演,片头刻画的那个对于生活失去了兴趣的哲学老师,就是自己。

  电影的“古典气质”,褒奖这部电影“将哲学、伦理、意外之故和生存的意义等等大命题糅杂在一起,塑成令人愉快又立意深邃的作品,影片充满活力与新鲜感,整体情节很紧凑,通过渐渐拼凑起真相的吉尔的视角,将一切做了重复叙述,不过好在艾伯和吉尔各自回顾事件的双重画外音,帮助影片聪明地设下了悬念,影片最终的走向无从判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新作是艾伦最大胆的作品之一,暗示了导演本人在这个罪恶世界中的道德立场。

  《无理之人》观后感(六):彻底反讽

  整个电影通篇就是反讽,前后啪啪打脸。了解一点哲学,可能就清楚,这电影处处是讽刺。 一开头,满嘴康德的哲学高知Abe,酒驾,散漫,自毁,反社会。学校给这个悲观厌世者的卧室,却是可爱的小粉红。 上课,一上来讲的就是康德。 讲康德就算了吧,讲的还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这书啥意思呢? 首先,康德认为,世界上存在普遍通用的道德准则。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在电影后半部,Jill就体现了这种先天道德感。 其次,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种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那么,Abe杀死老法官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而Jill则是不道德的(后面再说)。讽刺的是,Abe在影片最后的行动,依照康德的理论,是最不道德的。 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那么,Abe出于维护公正,杀死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者,这种行为,在康德看来,非常道德。而且,给Abe最终定案的证据,是他写在罪与罚上的几行字。罪与罚的主人公,也推崇康德的观点。 紧接着,Abe就说,现实肮脏世界和哲学理论的扯淡世界还是不一样的啊。是啊,不一样,所以最后他被自己的小情人惩罚了。 Rita是化学教授,属于没有道德感的浪漫的人。在迎新会上,她老公出现一下就跑走,给她拿酒去。当她老公一出画,她就开始勾搭新来的同事。之后路过她家又邀请Abe,要进来坐会吗,俺老公不在家哦~ 之后大雨中送酒就挑明了,最后也是想和Abe去西班牙。 讽刺的是,Rita所讲授的化学,正是伴随着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从巫术底色里逐步建立的。可能由于化学实验的严谨有序,Rita本人的生活也很有条理,虽然睡过所有教授,但从来不会丢钥匙。一说定要去欧洲,马上跟老公谈离婚细节。而在西方哲学里,浪漫主义就是针对启蒙理性秩序的迷狂。Rita做梦都想去的西班牙,一个天主教拉丁文化盛行的国度,恰恰代表了这种迷狂。 化学教授Rita,内心却无比迷狂,是个浪漫主义者。 看似单纯傻白甜的文科生Jill,跟Rita一样充满了情绪冲动,有男朋友,又喜欢上自己的老师,就要跟他表白。这看上去很单纯幼稚,但实际上,Jill是整个故事里最现实的人。 有个单纯有钱的男友,也不耽误自己撩老师。一面跟老师聊骚,一面跟男友说谎。不爱男友,但仍然虚情假意夸赞对方。连过生日也虚伪应承接受自己不喜欢的礼物,心里则惦记着没祝贺自己生日的老师Abe。睡过Abe之后,Jill也没跟男友说实话,之后两人分手,也是男友禁不住这顶绿帽子,才主动挑明,Jill也就表示下关心就过去了。即便到了Abe和Jill逛游乐园,为她赢了一个大奖,这可以算是两人关系最浪漫的时候,结果Jill选的奖品居然是一手电。Abe一语道破,你就是个现实的人。可惜他没看清楚,最后惩罚他的,也是这个现实的小手电。 Jill很伤感自己居然在他眼里不浪漫,但实际上Jill的现实,在之后就完全体现出来了:当Abe应允归案后,Jill火速找到下家——可怜的前男友复合,而且居然还留着变数——周一看情况,Abe要做得好呢,我就不来找你,要是需要我动手呢,我就来找你。 文艺女青年Jill,背着男友主动推到老师,在可能被分手前找好下家备胎,这种现实的女孩,居然有天生的道德感,想要告发“替天行道”的Abe。 还有一个反讽是Rita 和 Jill,这两个钟情于Abe的女人,表面上很情绪化,但实际上逻辑思维非常强,唯二参透Abe计谋的人,正是她们俩。 最后说下片名,Irrational Man 翻译过来应该是《非理性人》,甚至《非理性的男人》,也就是主角Abe。美国有一本介绍存在主义的名著,就叫《Irrational Man》。而给 Abe 定案的“证物”,正好是存在主义小说《罪与罚》,就在主角供述杀人事实的情节下,写着汉娜阿伦特的“平庸之恶”,下面一串名字,第一个就是小说主人公Raskolnikov,他认为非凡之人不受世俗律法约束,推动世界要靠非凡之人,而自己恰是这种人,所以他精心策划一个杀人阴谋。最下面一个,就是电影主角Abe的姓氏,Lucas。 那什么叫“理性人”呢?中文分的不太清楚,英文定义其实很清晰。 Rational man, 理性人,是一个西方哲学和经济学的假设。意思是指,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趋利避害,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人。Ration 这个单词,原本意思就是在资源分配制度下得到的“份额”,理性人就是要把自己这一份利益最大化。 Abe酒驾,玩俄罗斯轮盘,睡同事,杀法官,被学生搞,都是非理性的行为。讽刺的是,当他最后选择做个理性人时,他却遭到了惩罚。 Jill 在完事之后迅速换下家,电梯门口镜头一转就到海滩上,说随着时间推移,这个事情慢慢就过去啦,有个爱你的男友确实很有帮助么么哒~ 我也真正明白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她明白了,自己就是个现实的“理性人”。 Abe说,“最好的课程不在教科书上”,他没想到,这一课却是他自己。

  《无理之人》观后感(七):「唸哲學的人是否比較容易發瘋?」

  (劇透) 「唸哲學會否唸到精神失常?」當我向新相識的朋友介紹到自己唸過哲學時,往往會被問及這樣的問題。以前我習慣認真的辯解,更提及李小龍、黃子華和陳綺貞等名人皆曾在大學唸哲學云云……但活地亞倫的《無理之人》(Irrational Man)上映後,我以後大概要花費更大的氣力才能回答那個比「哲學系畢業是否要乞食」更惱人的問題,因為《情》正是一個有關瘋狂哲學教授的犯罪故事。活地亞倫讀過的哲學書大概比一般人多,但他在《情》卻摑了哲學三大巴掌;首先,戲裡的哲學家自己也相不信哲學;其次,有關倫理的哲學理論不及道德直覺準確;最後,是充滿整齣戲的遊戲玩樂的態度,彷彿對所有認真思索哲學課題的人拋下一句「認真便輸了」然後竊笑而去。

  《無理之人》的男主角Abe是個明星級哲學教授,在人際上遭遇了重大挫折,抑鬱酗酒,並轉校工作。他的憂鬱和學識深深地吸引著一位女同事和一個女學生Jill,兩種美色投懷送抱,他也不感快樂。他在課堂上講授康德等名家的倫理學,卻又說那些道理都只是哲學家們說了口爽的廢話;正在撰寫的存在主義著作也寫不下去了,因為他正陷在「存在的焦慮」中。Abe不相信道德法則,認為個別處境更重要,結果他真的遇到了一個實踐的機會。他偶爾得悉一位離婚婦人將因一個「壞」法官的判決而失去孩子的撫養權,孩子以後要跟「壞」爸爸生活。Abe想到若能殺死那法官便能幫助那婦人,而因為他只是一個無關係的人,便不會被人發現。從他開始策劃「完美犯罪計劃」的那一刻起,便從「人生空虛無意義」的陣營轉投向「人生有意義」那邊,變得神彩飛揚,更正式跟Jill發展師生戀(可憐她那忠誠的小男友)。然而,哲學的專家不等如是犯罪的專家,Abe的罪行留下種種破綻,令Jill起了疑心。後來的情節或會使某些討厭電視肥皂劇的人反感,因為實在太老套了--郎心如鐵的Abe為了自保,謀算殺人滅口(那一幕令人想起《誓不低頭》的丁有康,同樣是他對她一邊甜言蜜語,一邊等候「推你去死」的一刻),卻反倒栽在自己的陷阱裡(更是最陳腐的方式--從高處墮下)。

  哲學家在此成了諷刺的對象,倫理學說成了嘲諷的素材。「哲學」一詞所引起有關「理性亅和「智慧」的聯想,被另一種聯想「走火入魔」和「虚偽」所替代。其虚假不在於他不相信自己在課堂上所教授的(因他已明言不認同那些學說),而在於他對自己的「存在處境倫理學」的實踐:起初看來是要當俠士,在法治社會中活出超然地位,成為一個「重訂一切價值標準」的「超然人」,因而也擺脫了存在焦慮的泥沼;但他原來並無為自己的「超然」實踐付出代價的準備--真正的俠士皆有當烈士的意志,但Abe沒有。想殺人滅口的他根本不愛Jill,只是一個服膺於慾望的「cheap佬」,或一個瘋子,或兩者皆是。

  Jill作為Abe的對手,是對「哲學家」摑的第二記耳光。當她發現真相之時,不論Abe怎樣作出哲理性的辯解都沒用,因為她的道德直覺為她作出了判斷。換言之,即使Jill在Abe的課裡學了多少東西都沒意思,關鍵時刻仍是直覺最可靠(若直覺先於理性思考,人如何擺脱偏見?)。

  最響亮的一巴掌來自活地亞倫。他從來都對哲理性的課題感興趣,但他越認真,觀眾便越反感。他幾經辛苦才擺脫了當年的「喋喋不休」形象,今天當然不會重蹈覆轍。有影評人說只有活地亞倫才能在電影開頭一邊講康德哲學時襯著爵士音樂而能過關;問題是這配搭不只出現在電影開頭,但越往後走越覺出事。爵士樂貫穿全戲,帶著輕鬆調侃的意味呈現人的罪性與愚昧,而不會使觀眾投入進角色的處境中。遊戲般的抽離感使人不用體會角色的掙扎和思慮,更遑論會同情誰。的確,面對人生意義和罪惡等課題,沉重並非必然,逍遙超脱也是境界。可惜導演起了一個兼具新意與趣味的開局,卻偏偏轉向最老套乏味的情節作結。所謂對「隨意性亅的探討並不充分(巧合之處並不超過一般戲劇「做戲咁做亅之程度),不及前作《迷失決勝分》(Match Point)的演繹。

  希望活地亞倫的影迷看到這裡不會動了殺機。其實該故事很簡單,落在其他編劇手裡,未必會有活地亞倫講得這麼有趣。Abe因為好友、妻子、母親相繼離開,心裡受創至抑鬱,看世界是灰色的。後來他認為自己超然於世,作出其實充滿破綻的「完美犯罪」,則是狂躁特徵。換言之他是鬱躁症患者,只是其哲學背景迷惑了別人--戲名早已指明這是一個瘋子的故事,只是他以哲學家的方式來發神經。

  (原載於《時代論壇》1466期,2015年10月4日)

  《无理之人》观后感(八):无理与有理:一场“反讽”阴谋

  因为偶然听见一位正面临失去孩子监护权的寡妇的惨痛经历,便将矛头指向作出宣判的法官,企图通过一次“完美罪行”来解决自身的存在难题。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位愤世青年可能作出的举动,而不太会是一位大学的哲学教授;而这确实发生在伍迪·艾伦的新片《无理之人》中。

  导致这位“无理之人”的这一“无理”举动,恰是他的“有理”。作为哲学教授,他不仅熟习西方哲学史上的各家理论,而且正因看穿了人世才令其陷于虚无主义困境:存在的意义何在?与加缪在《局外人》中刻画的主角莫尔索“无理”杀人举动相区别,阿贝·卢卡斯(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杀人行为实则是“有理”的:正是对存在主义哲学中“通过对荒诞世界的反抗来显示存在意义”这一命题的搬演,才让他完成了这一壮举。

  这就使得这部电影的内核不只建立在20世纪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上,同样作为这一哲学流派先驱的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极其小说《罪与罚》也应当涵括于内。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构的那个叫拉斯柯尔尼科夫的青年,为自己谋杀举动找到的正是一个“有理”的解释:推动这个世界的是不平凡之人,不平凡之人因而可以为所欲为。虽然存在理论上的差异,阿贝·卢卡斯的杀人举动再次搬演了这一解释。

  当然,了解伍迪·艾伦电影风格的观众,不可能体会不到这种设计背后所具有的”反讽“意图。阿贝·卢卡斯作为哲学教授,仍然会作出这种“幼稚”举动,这早已由标题“无理之人”所标示出来,此是其一。其二,阿贝·卢卡斯的“有理”得之于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机械搬演;通过杀人便能取得存在意义?没读过哲学的普通人多少也能理解此一命题的致命错误。其三,是电影创作本身对《罪与罚》等文本的互文。

  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这一“反讽”模式的趣味,不只在“掉书袋”这种老套技法实践上,同样存在于对经典文本的挪用与改造的一种后现代视角。那些被互文的经典文本建立起的权威性因此遭到瓦解,散碎成后现代式的游戏狂欢。比如当女主角(艾玛·斯通饰演)发现阿贝·卢卡斯在《罪与罚》的书上写了法官名字,这不仅可以被看成是她引导观众一同发现了谋杀真相,同样透露出的还有导演伍迪·艾伦对自己创作意图揭示,那就好像在说:“Yes,you get it !”

  伍迪·艾伦这种丝毫不避讳在电影中盘布下各种引文线索,并直接地提醒观众这些引文出处的举动,使得电影在探讨存在命题时引发的严肃性遭到瓦解。伍迪·艾伦并未显得自傲、好好在上,如木偶师傅般操纵着他的人物,其原因盖在于此:他毫无隐瞒地表露出游戏的意图和娱乐的目的,比如阿贝·卢卡斯在杀人后重新复得的性功能,便是一个既有趣又高妙的设计。

  这就让电影变成是一场导演向观众开展游戏的“阴谋”——导演在隐藏中不断泄露线索,观众在发现中则不断获得乐趣——大家都玩得乐此不疲。而对于某些导演(何必指名道姓)来说,不仅丝毫不想让这种娱乐本质表露出来,还要以严肃的表象来遮掩其低级的趣味,实在让人恶心。

  本文首发于公共号:阿玛柯德;转载或引用请注明。

  ---------

  《无理之人》观后感(九):伍迪艾伦的爵士乐:The 'In' Crowd

  http://music.163.com/#/song?id=26935757

  The 'In' Crowd, by Ramsey Lewis Trio

  2015年由Woody编导的影片《Irrational Man》,得名于美国哲学家William Barrett初版于1958年的同名著作《Irrational Man: A Study In Existential Philosophy》。影片常译作「无理之人」,而书名则通译「非理性的人」。

  这一本哲学著作,被认为是英文世界最好的存在主义哲学导论;而影片的男主角Abe,亦是一位在生活中贯彻着存在主义的哲学系教授。他鲜有参与公共生活,并始终将个人的世伦理观念置于首位。

  每当Abe跟随着自己的想法行事且毫无顾忌的时候,背景总是响起同一首轻快的歌曲:《The 'In' Crowd》,意思可理解为「新潮的一派」。

  影片曾4次响起这首音乐,分别是(1)开头Abe驾车进入新校园直至见到校长,(2)立定决心杀掉法官,(3)实施毒杀计划,以及(4)对女主角Jill灭口。

  在这样一部色调温醇艳丽的电影里,音乐也总是如沐春风。当一个立异离群的哲学教授回归生活,当一个颓废的酒鬼拾起清醒,当一个阳痿的中年男人重振雄风,同时,一个视他人作地狱的杀人狂魔就此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第5次响起《The 'In' Crowd》,是在Abe跌入电梯后直到影片结束。Jill从心有余悸地望着事故现场,到下一个镜头里旁述着创伤的愈合,欢乐的旋律依旧不停,仿佛提示着「往事的阴影始终笼罩」或是「新潮又危险的思想还存于世上」,令人毛骨悚然。

  《无理之人》观后感(十):《无理之人》只谈看懂的部分(剧透)

  现在是12点37分,规定自己20分钟内,把这篇写完。 铁成老师说,电影的头三个画面最重要。 这部电影的前三个画面可以为一组镜头,从正面、主观镜头、侧面拍摄这位Irrational man,结合片名,毫无疑问的主角。 他在路上开着车,表现的较为随性,更多的体现了他彼时的生活态度。也可以官方的称之为颓靡。 在第三个镜头时,男性旁白起,这是影片让我感受困惑的地方。 其一,旁白的时间,应该是整件事情结束后进行的,最后一句引出回忆并带出女主的部分。但结局是大家都知道的,这样旁白出现的便有些无厘头,也许应着片名,让一切都无理起来吧。 其二,男女双旁白穿插,在开始是男性旁白带入剧情,尔后,男主本人的内心活动也是由自述完成;女主的叙述由一开始对男主的主观评价,也逐渐加入了内心活动的自述,直至到影片终了。双旁白的感觉,让人有点混乱,谁才是第一人称?影片中是否发生过第一人称的转变?其实这一点,和一种小说叙述体很相似。小时候看过一本曾炜的爱情小说《心的1/2》也是这种男女主角穿插做第一人称的题材,但是小说比较电影而言更容易找到划分的节点。 个人感觉,男女主角叙事夹杂,形成了一种对比,能够体现出自我与他人对“我”这个客体的认知偏颇。 手电筒,是在短评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印证了它的出场一样,一个practical选择。是电影中,具有属性的元素。practical的一语双关,但除此之外,较难挖掘出新的东西。也许这也是经历浅薄的我,看不透电影所表达叙述的本质为何,能够体现出的东西吧。 影片的开始片段有两场戏,我觉得从剪辑的角度来说,还是有规律可循,较为考究的。 第一场是女主的第一个镜头开始,她的旁白简要的介绍了Abey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接着男主镜头提到了某种reputation,接下来的一系列镜头,学生ABCD……从多人口中为观众塑造出男主的第一形象,且重点突出了某一reputation。 某种程度上迷惑的观众,将对剧情的推测与预示狭隘到了“恋爱”上,这也是女主作为重点人物戏份较多的原因之一。直到影片的40分钟起,才进入到影片的重点,而可供其叙述重点的时间只剩下了不到50分钟。“恋爱”为“谋杀”做了掩饰,迷惑了观众,营造了意外又情理之中的转折点。 第二场是男女主角在正式第一次见面前的一场戏。这场戏的剪辑按照“上课→饭堂→上课→男主与女二对话→上课→男女主相遇”,这样一系列短促的镜头剪辑,很清楚的交代了人物关系、所处环境,是很高明的叙述手法。我很羡慕能够通过一两句话便向观众介绍清楚一个复杂背景的电影叙述手法,在“老炮儿”里,有所感悟,是冯小刚对语言对白运用的太到位。在这里则是感慨镜头语言,剪辑手法的干脆漂亮。两种方法,作为初学者,都非常喜欢。 接下来,依然想聊三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是男主换完柳橙汁后,转身离开的后跟镜头。他焦虑、紧张、不安、兴奋的内心,除了透过发红的眼眶、粗犷的喘息声外,就是摇晃镜头的使用。 因为整个片子的基调都是伪装成小清新的,美式小清晰,如果不去了解剧情,会认为是一部普通的纯爱电影。就像是“怦然心动”、“闰年”之类的。所以,大部分镜头是非常稳的。但是为了体现主角复杂的内心戏,这个镜头用的是摇晃镜头。摇晃镜头,在最近的“谍影重重5”中通篇使用,使用的不好,则让观众头晕眼花。使用的好,便是如这部般,直观的感受到主角心情的变化,但在整体基调里,还是较为突兀的。这个镜头的使用是否有更深的含义,不敢过度解读,但在可解读的范围,我的理解似乎在与正解打着擦边球。 第二个镜头,是影片45分钟左右,女主在与她terrific小男友对话时的姿态。这个镜头是平视的,想要较为客观的去表达两人的关系。此刻两人的关系已经被Abey搅得分崩离析,但依然没有拿到台面上说清楚。两个人的坐姿、动作都体现出了两个人疏离、对立的态度。男二的二郎腿翘的方向、女主手肘的位置,以及两人对话结束后的短暂定格。 第三个镜头,是分布在影片中的几组镜头。也就是女主去上钢琴课的教室画面。女主两次走进钢琴老师的家,第一次是她第一次找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第二次也就是最后一次,男主对她有了杀心并蓄意在该场所实施一场杀戮的时候。 女主一本正经的弹钢琴上课的画面,一共出现过三次,每次的表情都一模一样。第一次是与男主偷情前自己第一次去钢琴教室上课的画面;第二次是与男主偷情后,男主以旁观者的姿势介入到钢琴画面中;第三次是男主蓄意谋杀后,女主“等待被谋杀”时。 由于布景、女主表情等元素一模一样,我曾怀疑前两个镜头是否是同一个镜头与该镜头的延伸画面。尔后,谋杀事件打破了这个想法。影片通篇的叙事都非常的干净,女主一脸严肃的弹钢琴,对后续事态的任何发展都没有任何暗示,(也许真的只是为了客观的叙事),却将最后的杀戮地点反复出现起到了highlight的效果。 最后关于影片的主旨和内容。 我看过其他一篇影评,讲到了美国中产阶级,我不熟,所以不能往这方面去理解。 首先看人物设定,我理解为,是一位(高学历高智商经历丰富的)中年男去实现(to act)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梦。很显而,他的英雄梦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光靠笔杆子去影响已经满足不了他,而且也无法实施真正的影响,加上剧情中毫无存在感的他为什么失去性能力失去对生的希望失去活着的理由全是因为他好友踩雷死了以及他老婆跟别人跑了……这个背景信息,对我来说毫无用处。我认为的是,那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契机,而真正的原因是他无处安放的英雄梦。而他在偷听中,重拾了实现英雄梦的快捷途径,杀人除害。BTW,大部分男人都想过要做救世主吧。 但是这个设定,在他蓄意杀掉女主时发生了崩塌。他为民除害的满足感与实现的成就感慢慢的被人性中杀戮的快感给覆盖。一些疯狂的非理性的愉悦的表现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在解读一个杀人凶手在杀完第一个之后的心理活动吧。他们渴望隐藏,又掩饰不住窃喜,他们是天生的弑神。连环凶手就是这样出现的吧。 在他起了对女主的杀心之前,我想要思考的是,这场谋杀到底是对人性的救赎,还是对人性的滥用。最后的结果,无非是滥用。 另外,女主劈腿劈的很6,“还没有做好一心一意的准备,我对他not exclusive”。在稳定的恋爱关系期间,淡定的与教授偷情,并淡定的与男友摊牌,如此看淡的两性关系,是美国现有、所认可的两性文化?滥用的性关系是为了衬托美国人民追求本质soul mate的神圣感?这种美国两性文化的信息通过电影传递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传递出来,我们最容易看到的是与自有文化矛盾的部分,一个吸收、借鉴、摒弃的过程。 最后最后,几段话摘录: “I am under your spell”,表白我文,虽然女主说完这话就移情教授了。。 “people just manufacture drama, so they can get through their lives because they are so empty.” "He is very conservative in a kind of liberal way" "in order to really see the world, we must break with our familiar acceptance of it" BTY 我觉得女主存在的重点,除了迷惑观众,就是提供旁白,以及最后教授的完全黑化,并没有感受到她本身有何意义。 另外,这是一篇基于哲学背景的电影。通篇的存在主义者、浪漫主义者、极端主义者,我尝试去贴标签,最后发现,确实,每个人都是多元的,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是不同的主义者,并没有什么坚守的原则。 最后写了整整一小时,高估自己了,食言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