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10篇

2018-05-01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10篇

  《给未来记忆》是一本由河合隼雄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一):读《给未来的记忆》遇上河合隼雄

  一开始我是冲着书名比较文艺清新才借的这本书《给未来的记忆》。

  读之前翻看作者简介,呵,不得了,作者还是个心理学家呢!而前几天参加单位培训刚上了心理咨询方面的课,课上老师还让我们画房子画树画人。有时候,你什么时候开始读一本书,还真的存在机缘

  对了,在豆瓣搜河合隼雄的相关书籍时看到了《爱哭鬼小隼》,湛庐文化系列的书,那我在书店上班时应该见过这本《爱哭鬼小隼》,那时居然没翻开看,真是遗憾哪。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1928年6月23日-2007年7月19日),日本心理学者、心理疗法家、前文化厅长官。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名誉教授。 河合隼雄的専门是分析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日本文化论。教育博士(京都大学、1967年)。兵库县多纪郡篠山町(今篠山市)出身。他将箱庭疗法(也称为沙盘游戏)导入日本。

  河合隼雄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是日本家喻户晓传奇性文化人物

  《关于未来的记忆:跟河合隼雄学习认识自己》,作者分享自己温情励志自传故事,自述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找到人生之路最终选择临床心理学。

  故事的简述一共分五个部分小学中学工专时期,大学时读数学系期间休学一年想明白要做高中老师开始学心理学,深入学心理学做罗夏测试,留学美国,去瑞士在荣格研究所学习三年并取得分析师资格

  最喜欢河合隼雄讲的小学中学大学时光。他生在一个很有爱的家庭父亲少言却专心致志做牙科医生,每到关键时刻出手为孩子解决问题母亲温柔懂孩子的心,与孩子们谈讨诗集并为河合争取更多的读课外书的时间;四个哥哥弟弟们一起玩,给弟弟推荐好看的书、电影音乐,玩游戏时礼让照顾弟弟;河合本人喜欢待着家里看书,不过也喜欢出去跟哥哥们一起玩;河合隼雄一直是个有个人意志的人,不去军队认真备考大学,在遇到困惑勇敢选择休学,休学时还不忘研读数学,在家开补习班河合墅……

  通篇都是平平常常的闲聊讲故事,却从中读到了很多好玩东西

  喜欢作者研究猴子的哥哥河合雅雄,要去看他的书《少年动物志》;对作者认真做过的罗夏测试也非常感兴趣:

  【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科医生、精神病学家罗夏(Hermann Rorschach)创立,国外有时称罗夏墨迹(Inkblot)测验,或罗夏技术,或简称罗夏。

  罗夏墨迹测验是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测验。所谓投射法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情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

  阅读河合隼雄的《给未来的记忆》最大的喜悦了解大师的上学读书的奋斗历程,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也得开始学心理学知识,对指导学生教学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二):分享记忆的心理学家

  分享记忆的心理学家

  ◎ 东渔

  为什么说这是给未来的记忆呢?一个心理学家把过去和未来连通,将自我当作介质,把记忆打磨、铭刻,其中一些触动心灵感悟令人印象深刻。河合隼雄记录的虽是简单生活场景,却跟他的专业心理学密切相关,与读者的互动也是有益的。

  《给未来的记忆》带着鲜明的自传性质,河合隼雄回忆了自己少年时期及其求学的经历,这期间的家庭生活、人际情感,以及如何踏上心理学之路,并且进入专业研究领域作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追随者、践行者,他将心理学与生活实际亲密结合形成自己独特学科实践。喜欢心理学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他的经历,体验作者的感悟之路,也算是成长经验之谈,继而收获学科内的某些知识。

  河合隼雄对记忆中的家乡怀有模糊感情,用拉家常式的语言,零散地记述着琐事,毫无教条刻板的心态。他讲到爸爸妈妈的姻缘结合;在他的心目中家乡就是一个小宇宙;他在幼儿园里大哭的趣事。最令他受益终生的应该是,在哥哥的熏陶他喜欢上了读书。哥哥曾有一句话影响到他的心态——学医,你只能认识到别人的死,还是看不透自己的死。这一点对他后来的心理学认识有所影响。当他度过了“一生最好的时光”高中,也是在此时,他对心理学愈加喜好,还考取了富尔布莱特奖金,去了美国求学,进一步接触到荣格心理学派的魅力,谓其直逼人的心灵。

  在书中,美国留学时期的事情占有较大篇幅。他记录了怎样一步步接触并且深入心理学,并当作毕生事业。罗夏测验是河合隼雄的长项,克洛普佛博士也精通此道,他属于荣格派,后来他推荐河合隼雄到瑞士荣格研究所,间接影响了后者。在荣格研究所那段日子,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他体会人情世故,迈耶导师与他惺惺相惜。一些人一些事留在他记忆深处,最后他做到了更深刻的思考领悟到参加这个学派更好的理解。他学到了荣格的精髓,但不会死板教条,他要“思考日本人往后应该如何生活”,说明他一直注意到东西方的差别,针对日本本土需要新的契机的,要遵循日本自己的特质,继续发扬光大

  共时性这种说法区别神话宗教,更具有科学倾向。关于共时性,河合隼雄是这样说的:“自然发生的很多现象单纯因果定律是无法把握的,我们不得不用共时性原理来思考问题。我在受到这种思想冲击的同时,凭直觉意识到这样的思考不仅对今后的心理疗法,而且对人类的科学都是极其重要的。”这种思考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表明了河合隼雄对学术严谨态度

  河合隼雄说,人的外部尽管可以变化很大,内部还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说,了解内部才是深入的根本。他在针对其他人的心理学研究,同时也在深入自己的内心,寻找解决之道。与其说,他学成归来为其他人解决了心理问题,不如说,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解决了自己的某些问题,这也是这本自传体、又带有学科性质的书籍之所以倾诉记忆的一种意义吧。他分享给我们,又是极其友善的,带着通向未来的精神。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三):河合隼雄回忆录——《给未来的记忆》书评

  河合隼熊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作为一名成功人士,他的成长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有没有借鉴作用呢?本书《给未来的记忆》就是河合隼熊自己的一本回忆录,主要内容就是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成功的心理学家,在他的回忆录中我们会发现他也有像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负面情感,例如会感到害怕,会感到自卑......

  本书正文编排顺序主要以时间顺序为主,按照作者的成长历程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收录的短文篇幅都比较短小,而且文字通俗易懂,不带专业难懂词汇,这样很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很多青少年朋友可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向往,立志长大要学什么,然后就向那个方向努力,如果中途因为种种原因而要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就郁郁不得志,后半生有可能也就意志消沉得过且过。那么你可以看看本书,你在本书中会发现河合隼熊作为一名成功的心理学家,他最开始想要学习的居然就不是心理学,而是数学,大学还专门进了数学系专业进修。在第一章“决定进京大数学系的理由”一文中你会发现作者当时的想法只是因为不学工科,要进京大,而且以前也学的是数学,这样的情景和我们高考时大部分人选志愿的时候多么相像。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我们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后我们可能会选择转专业,但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的是逃避。选择逃避的同学,你可以看看本书作者是怎么对待自己进入数学系学习的这件事的态度。而且后面作者转而学习临床心理学的原因不是不喜欢数学而是想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在这个关口作者的选择让我很是佩服,在第二章中“下决心休学”一文中作者决定在快升大三时休学,好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而且其父亲还表示支持,这让我不禁想起很多没有目的就跟随潮流考研的同学,你们可以看一看本书看看作者是怎么样思考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时,我们很多人尤其是男同胞们碰到不顺心挫折的时候,往往压抑自己的情感,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流血流汗不流泪等等。但是这是不好的,作者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的身份在回忆录中就持有这样的观点男孩子,一样可以哭(这也是第一章中的一篇文章标题)。在本书中,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的脚步可以同时反思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是这样做的,我个人感觉我是有很多没有做好,不过我相信在以后的时光里我会珍惜每一天的时间。推荐这本书给广大的青少年朋友,希望你们正值青春年少黄金时期能够看一看本书,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四):还原一个真实的大师

  在日本,河合隼雄是一个文化坐标样的人物,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日本心理学界重磅级人物、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亚洲第一位荣格心理学研究者”,同时,他也是日本著名文化学者、教育家,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走进内阁的学者。曾荣获得日本一年一度的文化人物大奖“文化社会功劳奖”。这样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在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估计很多人会觉得他一定是从小到大一生顺遂,充满了自信骄傲的一个人吧。

  如果你看过河合隼雄的《给未来的记忆》,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啊,那么神奇的一个人怎么会是这样!说真的,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人说话写文章风格一点也不像做出那么大成就的人。不过,倒是很像我国著名的大学者季羡林老先生啊!两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但写起文章(我觉得做起事来也这样)来却像聊天一样一点架子也没有,朴素得好像邻居的一个小老头。虽然也会不可避免地讲到自己专业的问题,却尽量用很通俗的语言讲出来,即便不是那个专业的人也能看懂。在每一章里的每一个小节里,字数都不多,集中说一个小问题,没有华丽的语言,说明白即可。要不是看到最后,有那么多让人肃然起敬的心理学家的名字和作者参与其中的趣事,还真难以相信,这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写的书。

  在这本类似自传的书中,河合先生把他的经历分成了五部分: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的生活,主要是哥哥们和父母对他的影响;上大学期间的迷茫,找到教师作为职业,并开始领悟心理学;进入心灵的深层,倾倒于临床心理学;在美国留学时代的故事,与外国文化相遇;最后成为分析家的道路,主要记述他在荣格研究所的三年留学生活。可以说,这本书比较全面介绍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小时幼儿园的入园仪式,对夭折弟弟的回忆,青春时代上大学,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最后决定当老师,当了老师以后还是觉得要学心理学,最后下定决心举家留学,人生中几次重要的决定,作者都有交代。书中有作者在国内的生活,也有在国外的课题研究,从小到大的爱好,看什么书啦,看什么电影啦,喜欢什么音乐啊,参加了什么社团啦,等等,凡是作者觉得有意思的事,基本都有了。他在留学过程中导师对他的帮助,买书立时好心人的善意赠送,都记录了下来,让整本书在叙述中充满人性温暖情意

  除了内容具体细节详实外,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真实。作者在书中没有拔高自己,不论是家庭还是自己的成就,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说话。

  他从不讳言自己从小就有自卑心理,即使后来在天理大学当老师依然自卑得抬不起头来;在京大,别人介绍他的时候,明明是很平常的一句话,他也会觉得是嘲讽。这么优秀的人,居然也会自卑!忽然一下子就觉得河合先生真是非常接地气的一个人。

  可是,他同时又是很有趣、很单纯的一个人。他在天理大学教书,既教数学又教心理学,上课穿的衣服也不一样,还对学生说,自己和教数学的老师是双胞胎,让人觉得真是好玩得很!他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出来,和几个哥哥们聊天聊出来的经验让他不会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即使是在书里,他也很真实地写出来,自己不喜欢打仗,知道日本战败后,第一个想法是自己的哥哥不会死了。他也很坦言自己怕死的心理,还专门为这个写信给自己的哥哥。这种话由文化厅厅长写出来还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呢。类似这种很不“高大上”的想法不是应该让它烂在肚子里吗?可是,河合先生就这么坦荡无伪地说了出来,不仅一点也不妨碍他的伟大,反倒更增添了他的可爱。这才是人啊。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又怎么会爱自己祖国!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会怕死啊。所以,等他后来在荣格研究所中期考的时候,宁可不要资格,也要和冯•佛兰茨争论,我们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家庭对他的影响。爸爸倔强、不服输的性格,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尽本分”的恪敬职守,妈妈对文学的热爱和在家庭中营造出的民主氛围,哥哥们对他的呵护、关爱和引导,都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舞,帮他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他的性格更趋沉静和温和。可以说,爸爸妈妈以及哥哥们的美好品质,在耳濡目染中已经传给了河合先生,并让他在以后的研究和工作中可以坚持下去。所以,他才能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态去学习,才有时间在繁忙的课业之余招待去瑞士的国人,去旅游、听音乐等。伟大的成就背后也有家人的一份功劳啊!有孩子的家长不妨仔细看几遍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对于我们怎么教育孩子很有启发意义。虽然这本书并不是专门写给家长看的

  河合隼雄作为日本的一个传奇人物,一位被村上春树认为“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总不免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读完这本书,你会重新刷新他在你脑海中的形象,全方位立体地了解这个人,并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五):这本书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

  什么样的人有可能成为一个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

  你看下面这位能行吗?

  他爸是牙科医生,他妈是小学教师,他还有个伯父把家业都败光了,他家里包括他有六兄弟。他小时候是个爱哭鬼,他喜欢文学和西方音乐,还会吹长笛。因为受到哥哥的影响,拒绝了上军校的推荐,考大学时又阴差阳错考上了数学系。

  结果数学系的老师对待学生如同放羊,有的老师讲课时写板书,字母懒得写,就直接跳过去,只写个等号。为了学好数学,他还去学了法语,学到了高级水平。

  读了两年大学,他又不想读了,休学在家自学了一年数学。一年以后,终于下定决心要做个高中老师。做高中老师,教的还是数学,一教就是三年。

  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日后会成为一个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的人啊。

  可是人生的转折无处不在啊,因为想做好高中老师,他又跑去大学读心理学。很偶然的一次机会,被哥哥的朋友抓到做了一次罗夏墨迹测验(非常著名的投射测验),就此进了罗夏测验的坑。

  你看到了什么?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六):虽是偶遇,却是幸运/秋灵洛

  虽是偶遇,却是幸运/秋灵洛

  本来看书名选择约评的是《心理治疗之路》,却阴差阳错,到手的是《给未来的记忆》,当初选择的时候因为封面和简介,让我不感兴趣,如今却要感谢这次的阴差阳错,让我偶遇了这本书,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啊!虽然说是传记的形式却又不像一本传记,但是很让人喜欢的样子。

  我这个人看见枯燥的,理论的,氛围严肃,无趣的书名就会自动跳过,有时候就会差身而过很多的好书,但也可以算是一种缘分未到吧!所以对于这次的偶遇,让我觉得未来在选书中,或许不能在这么干了。

  对心理学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曾经升起过一丝的兴趣,也曾经对乐嘉的性格色彩有兴趣,却没有踏进门里去接触,在先生所提到的罗夏的时候,我还是迷迷糊糊的,但是在刚刚突然想到这跟乐嘉的性格色彩有些相似,还有分析人的时候,只不过分析家分析人的时候,会更深入,进入精神的层面探究的。

  先生的语气轻松,就算提到关于专业,理论的东西也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你不会想到曾经的河合是个自卑的男孩,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自卑,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有着自己自卑的一面这样走过来的,我羡慕先生的家庭,父母,兄弟的支持,互相的沟通,一起聊书籍,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讨论的那些场景。

  跟随先生轻松讲述他的如何从高中老师一步步踏进心理学的行业,如何成为日本荣格派分析家的第一个,其中有些东西是小时候就显露的,,关于先生的讲述,前面还觉得只是轻松的在听先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已,到了后面关于如何思考,如何攻读心理学的故事更加的吸引人,不自觉的就跟着先生的步调走了,先生说道自己如何读书,怎么思考的时候,自己脑子里也不由自主的去想着。先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同时,也引领了读者,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吧!

  许是因为先生当过老师的关系吧,他会在讲了其他的事情的时候,说道现在我们回到原来的事情上,我们刚说道什么,这样的一些词汇,会让我联系起上学的时候老师们讲课习惯性用词。以及先生在书里多次提到读书有意思,这个人有意思,这件事觉得好有意思,这本书真的好有意思这样的语气词,而作为读者的我也觉得先生讲述方式很有意思,更会因为他的这些用词也觉得好有意思,有一种画面感存在,书里提到了很多的人物,很多的书籍,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但因为先生的讲说也不觉得无聊,枯燥,反倒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有一种自己亲自见到,接触了这些人和事的错觉,渐渐的也冒出把这些书借来看看的想法,更有了想接触一下心理学的想法。

  因为先生是从日本时代改变中走过来的人,所以我们在先生的描述里也看见了日本时代在改变的影子,小时候日本的氛围,初中时期的战争氛围,战后的日本氛围,当时的美国,瑞士的氛围,以及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等,都一起随着先生的讲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我一直不觉得这是本自传,因为自传本身应该是这个人物,但是在书里我看见了更多的东西,先生围绕自己,从侧面衬托出了很多的事物。

  不得不说,这本书好像第一次让我有了真正在读书的感觉,也突然发现曾经的所谓读书,不过是看进了眼睛里,而不是解析文字读入脑子,更不会去思考任何的问题。感谢这本书第一次让我在阅读的时候脑子里也不自觉的想要去思考,想要更加的放慢脚步去阅读书里的内容,或许我将再次从头读一遍这本书,尤其是书里提到的关于心理学,分析的文章。 怕时间不够,一直没有细细的看那些解释的文字,下次就好好的看一次吧!不然怎么能算完整啦!。

  书的背面村上春树说“”跟先生说话,头脑中纠缠的东西就不可思议的被温和的化解开了”,而我也有这种感觉。在先生讲心理学知识的时候,你明明不懂,没听过看过这些,但是因为他的讲述你却不会疑惑,不解,茫然,而是会有想去探究一下的想法,又怎么会觉得枯燥,觉得无趣啦!先生的魅力便在于此吧!

  不论偶遇,还是阴差阳错,或者是上天有意安排,让正处于茫然,无力,不知该怎么选择安排自己的路,如何面对自己的各种问题寻求处理方式的我遇见了河合隼雄先生的书,被引领着,是种幸运。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七):关于成长的记忆

  读《给未来的记忆》的时候才领悟,原来成长中的记忆,是那么值得珍惜。也许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藏在成长中的秘密。当我们长大了,那些往事就慢慢遗忘了。而读这本书,跟随着作者一步步回忆自己成长中所有的记忆,并且那些记忆与他未来的人生联系起来,由心灵到成长,我们似乎可以了解,是什么让自己变成了现在的自己,一切的成长和规律都也心灵有关,你记忆深处的许多往事,就是把你推向现在人生的导师了。

  虽然我使劲想了想,还是记不起太多的往事。最早的一个瞬间,是我三岁左右的的一个画面,我穿一件红汗衫,爸爸抱着我去看赤脚医生,路过一座无人的长满树的山。就只有这样一个画面。再往后,我会记得自己初中时候的一些事,大抵成长故事就来到高中,我曾经在高二的一整年沉默不语。很可惜的年代,高中以前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来,就连高中时期,也仅仅是毕业的时候的几张合影而已。

  《给未来的记忆》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故事书。作者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心理大师,他分享自己温情而励志的成长故事,是想告诉孩子们如何认识自己。如果深刻的想一想,突破到心理学层面,我发现寻找过去的自己,对于未来的自己真的很有用,至少面对过往的小小的自己,那些成长路上的许多影响过我的事情,真的可以揭开许多心底的秘密了。

  那时候我喜欢看书。但是我成长的环境里,是没有书的。没有书店,没有书铺,学校里也是没有图书馆甚至课外书的。不可能有。偶然发现一个同学家有一箱书。同学的父亲曾经喜欢看书,他父亲在他三年级的时候去逝了,留下了这一箱书。他准许我看,但是不许我拿回家看。所以我常常想去他家,他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两家许很远,去了就得留下来吃饭甚至过夜。犹其在暑假的时候,我在山上放牛,暑热让时间特别漫长,我常常梦想有一本书可以陪伴我。我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中常常硬着头皮去他家。还有一个记忆,我第一次有点零花钱,第一次去了县城,在新华书店呆了很长时间,离开的时候买了一本书,我还记得那本书的书名叫作《假如我有一支神笔》,那本书很漂亮,但是我买回来后才发现,那本书很肤浅。

  基于这样的成长环境,我知道自己是内向的,不快乐的。作者说:“快乐超过一定尺度,想要提高一点点就需要花好多钱。这两者不是直线的关系。如果光用这个指数来考虑问题,人就会变得非常乏味。”,现在的我仍然有些小忧伤,喜欢书,喜欢写写画画,喜欢安静的自己坐在家里,想来跟小时候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只是要想变得更快乐,似乎真的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作者的成长往事中,可以看书父亲、哥哥们对他的影响。父亲的有担当和硬派作风,哥哥们的爱读书及求学等等,给幼小的不自信的作者都有着正面的影响。成长的环境真的很重要,从他的故事中我们慢慢品味的话,会发现一个人的心理是需要正面的影响和改变的。

  荣格研究所的基本思想是,破坏规则会有一些麻烦,但应付不了这些麻烦,你就算不上一个人物。外界的影响和改变也不是很容易的,因为突破自己和向前挺进,往往是有许多心理的破立成长和行为上的破立成长。不破则不立,许多的成长都在这其中。

  《给未来的记忆》是我读过的最特别的关于心理成长的书。作者在看似很简单的回忆中,教会我们去了解过往和人生,去了解心理和心灵。成长故事都很简单明了,但是这些简单的事因背后,跟一个长长的未来人生联系起来,你会沉思,你会懂得,原来这样做真的可以认识自己了。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八):人各不同却又相同

  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学习所在国度的文化,学习世界上各学科的知识,学习发现与思考,学习着认识他人与自身的关系,学习认识自己。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我们好奇他人的想法,害怕与周围人不同,追根究底却发现大家基本上差不多,很多只是想象上的不同而已。

  我国心理学同日本一样,传入的较晚,大多数著作为西方翻译版本,然而具有相似东方文化的日本,那里的西式心理学本土化的历程确实是一种借鉴。河合隼雄可以说是日本早期的心理学者,同当时西方国家心理学大师们直接接触学习过,论资历当属元老级人物了。可河合隼雄的书读起来温和平静,如诉家常般讲述着他走过的故事,让人看不到这种大师范儿,如果不是查了下他本人的介绍资料,真的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大师级人物的成长史,而他走过的路和我们一样,有绝望有悲伤,有尴尬有犹豫,也有恐惧。这本书也能够让人走近真正的日本百姓,读一读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的样子,也能够让人走进自己的内心,拉进人心之间的距离。

  河合隼雄的父母生活得并不浪漫,母亲比父亲大几岁,母亲知书达理而父亲是个本分又倔强少话的人,父亲是受不了奶奶的偏向而离家出走创事业,母亲则在遇到父亲之后,辞职追随父亲去建立私人诊所,那个时候除了感情什么都从零开始,苦日子可以想象。河合隼雄兄弟六人各有个的想法,但好像河合隼雄自己并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大哥志愿当兵为国效力,而真入伍随军队服战场时才发现现实与自己想像的天壤之别。每个人都很爱国,只是在面对日本在外发起战争对内征兵这件事上,能够看到老百姓对战争持不支持态度,那个年代不定什么时候家就被烧了,不定什么时候某个人就消失了;那个年代认为读书是不健康的,多出去跑跑身体健壮才是健康的;那个年代每个人心中都一样装着对死亡的恐惧,宁可拒绝军校并因此落榜高等学校录取,也不愿意去体会那种亲人分离的痛苦。这就是当时畸形的日本,和同我们一样只期待简单安定生活的百姓。

  作者本人对自己所需所期待事物的迷茫,使得他跌跌撞撞走了不少的路,都是在摸索当中,虽然倔强不算个绝对好的品质,却在那样一个年代为河合隼雄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可能。他也曾因只想去大城市而不顾所选专业,到头来发现学下去看不到前途,进而而休学一年在家边工作边思考。他因为接触教师专业而接触心理学,笃定要研究人的所思所想,赶赴美国学习当时的荣格理论,接触人本思想,继而转战欧洲继续学习。这一段期间是河合隼雄飞速增长能力的时光,他看到原来美国人可以毫无顾忌的提些无聊的问题,不用担心别人嘲笑;他发现神奇的心理测试可以预测的那么准;他看到原来美国人也会为了得到高分而讨好有计分权的自己;他还意外遇到本以为外语水平很棒的同胞,其实也和自己一样尴尬的听不懂服务员的英语,而直接理直气壮的说oh,yes! 这些或有趣或尴尬的经历,促使了他更加深入研究人的心理,以及日本人的心理,用导师的话说,作为日本人不应该丢掉日本的灵魂,要像个日本人一样去思考心理学,这一点是河合隼雄突然醒悟,不管如何学习西方思想,自己骨子里是日本人,而回国要服务的也是日本民众。其中所谈到的西方思想日本本土化的过程,还是很值得思考的。

  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每个人发展所走的路、所得到的人生是不尽相同的,可大家都同样的迷茫过,犯过错误,经历过不美好却又值得回忆的那些时光,也都在努力地活着,也许这些才是河合隼雄真正想传递给读者的思想。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九):纯粹而专注的力量

  第一次阅读河合隼雄先生的文字,没有想到做为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还是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被众多作家所推崇的河合隼雄,写出的文字却能如此平实坦诚。

  在这本类似回忆录与自传的文字中,河合隼雄先生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半生经历,主要集中在幼年时期的家庭生活,以及成长时期的个人选择方面,作者并没有侧重自己达到的成就,而是梳理了自己成长的环境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其实在这个讲述过程中,体现的亦是心理学家本色,格外着迷于作者的那段儿时生活,一大家子人口,妈妈那么爱孩子,爸爸如此有担当,哥哥如此疼爱弟弟,看了内心感觉温暖万分之余也不能不承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太强大的塑造作用了,就是因为妈妈给予的温暖启发,哥哥们的扶持与帮助,才让作者可以找到并专注于自己喜爱的方向,甚至大学时不惜休学,并且在并不优渥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

  同时,作者也回顾了自己的职业历程,尤其是最初职业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一帆风顺,作者也详细讲述了在每一个拐点,自己的忐忑心理,大学时的专业选择,找到方向之后的思考,坚持走下去的坚定,每一步成功之后的犹疑,作者都写得极其坦诚,我想作者写下自己当年的职业与生活历程,一半是回看自己半生的脚印,一半也是为了给所有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提供一种参考,毕竟谁没有经历过走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时刻,这也是本书起名《给未来的记忆》的原因吧。

  做为一个心理学家,作者的讲述也为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了日本的心理学发展,并且对于日本民族的特性、中西方的思想碰撞提供了有趣的素材。在我看来,河合隼雄具备的最强大的力量就是纯粹而专注的力量,因为有那样幸福的童年时光,造就了他认真诚恳的性格、坚定而有原则的品质,而就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与品质,带领他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业,并且不计得失地坚持下来。而这也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力量。

  《给未来的记忆》读后感(十):男孩子也可以哭

  《给未来的记忆》是一本类似自传的著述,讲述了河合隼雄的童年生活和青少年求学生涯的历程和故事。说是类似自传,因为书的内容先是在《图书》杂志上连载,内容上显得随意。其次这本回忆录内容上也删去了关于妻儿给自己的影响等部分,所以不算是正儿八经的自传。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在家人中间》,讲述了自己儿时的生活经历和接受的教育;第二章《自由和混乱》,讲述了当教师,同时开始领悟心理学的历程;第三章《进入心灵的深层》,讲述了自己如何深深沉迷于临床心理学;第四章《与异国文化相遇》,讲述了自己的在美国的留学时代生涯;第五章《通向分析家的道路》,讲述了在荣格研究所的三年,更多的专业成就上的描述。

  不得不说河合隼雄接受到的教育有特别之处,比如说男孩子也可以哭。

  第一章里讲到,自己因为喜爱的老师离职了而哭得上气不接下去,心里碍于“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观念而十分别扭,自己的同学也轻视自己。这时候妈妈说,真是很悲伤的时候,男孩子也是可以哭的。一下子就释放了内心的压力。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妈妈的教育观念太超前,太棒了。

  人的生理性别是确定的,但是社会性别是后天赋予的。这个观念直到现在都未必被人真正理解。以至于很多人看见同性恋依旧内心鄙夷;看见行为举止不够男性化的男人骂他娘炮;看见金星这类变性人觉得是变态... ...包括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的纷争都是,一切的缘由就是,我们社会赋予了默认的行为规范,男生该怎么做,女生该怎么做。有些人觉得娘炮、同性恋、变性是变态,其实者从某种意义上是好事,如果社会对这些XX该这样的认知少一些,反过来每个人的自由也更多。

  如果这个世界允许男孩哭,允许男孩“娘”,允许男孩子不是男子汉,同样的,女人也不必非要娇弱,不必非要是个弱女子,不必非要传宗接代生孩子,其实挣脱性别的舒服理念,于大家都是好事。

  基于这个层面,我才觉得说,河合隼雄的妈妈在某些方面的教育,值得借鉴。

  最后,《给未来的记忆》由一百多篇小短文组成,文字风格颇像一个邻家大哥哥再跟你聊家长里短的事情(或许是翻译的功劳),看起来轻松预约又发人深省,心理学爱好者和河合隼雄粉丝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