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发现的乐趣》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4 20:00: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精选10篇

  《发现乐趣》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费曼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一):哪个妈妈不是一边和娃尬聊,一边绞尽脑汁去聊下去

  最近感觉自己词汇量好low。

  带着Mike逛公园,看到狗不知道从哪蹿出来,赶快指给他看:“Mike,快看,小狗"。因为他奶奶教过他小狗的叫声“汪汪”,所以他看到小狗后,条件反射叫“汪汪”,然后,我该说点什么呢?好棒?到底是哪里棒。

  走过小区里的石板路上,银杏叶子浅黄深黄落在石板和草坪上,我拿起一片银杏叶子“这是银杏叶子,像一个小扇子,对吗?”Mike盯了一会,沉默可能因为他不会说话。接着,尬聊。

  但是,我感觉low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词汇量,应该还有别的。直到我看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在《发现的乐趣》中写爸爸培养他的方式豁然开朗

  哪个妈妈不是一边和娃尬聊,一边绞尽脑汁去聊下去

  1、发现是一种乐趣,不是简单认知

  有一次,理查德·费曼小时候小孩子田野里玩。一个小孩问他:“”你看! 你知道那是什么鸟吗?。理查德·费曼说“”我可不知道。”

  那小孩炫耀的说“这是brown throated thrush”,他又加了一句“你爸什么也没教你”,但事实恰恰相反,他爸爸教过他。

  他爸爸在他旁边,接着指着那只鸟对他说“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这是brownthroated thrush,在葡萄牙语里,它叫······,在意大利语里,它叫······",在汉语就叫······,用日语叫是······",但你知道这鸟的名字,就算你会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称呼它,你其实对这鸟还是一无所知。你所知道的仅仅是不同地方的人怎么称呼这种鸟而已。现在,我们来努好看看这只鸟。”

  他爸爸教他要去观察事物。观察是一种过程,是细节,是从具体抽象理解,更是是深度认知和独立思考基础

  比如看到鸟,我们不是急着要告诉他个鸟的名字,可以让他看看小鸟在干什么,如果小鸟在啄羽毛,这时就是一个好时机,从为什么开始。他爸爸认为质疑和提出问题科学家灵魂,所以一直会在合适机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小鸟喜欢啄羽毛呢?”

  费曼曾说因为小鸟在整理羽毛,他爸爸又接着问“什么时候弄乱的呢?为什么会弄乱呢?”于是费曼又开始观察,观察到的结果:鸟不管在地上走了多久,都要啄羽毛。

  这时答案一样,他爸爸就告诉他真正的原因:因为鸟身上有虱子。鸟的羽毛会掉下来一些小皮屑,虱子就吃这个。这时费曼就理解了寄生的概念

  虽然孩子的观察的结果不一定跟最初的想法一致,但是观察的过程却是非有价值的,观察的结果就像是一块金子经过孩子自己分析得出来的结论,他会感受到发现里有很多乐趣和神秘,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妙事情

  科学需要的是什么?科学需要耐心,如果孩子仔细观察了,用心了,就会有巨大回报,而且孩子会知道观察是值得花费精力的。

  哪个妈妈不是一边和娃尬聊,一边绞尽脑汁去聊下去

  2、用奇特的方式,代入感更强,先观察再思考。

  “你想象一下,一个火星人要到地球上来看看。”这就是个很奇特的开头,你可以继续往下编故事,也可以让孩子代入,最重要的是一起参与到过程里。

  游戏也是很好的方式。

  费曼小时候,他爸爸弄了好多瓷砖,一个接一个立起来,摆成很长的一条。接眷他爸爸允许他推倒最后一块瓷砖,然后我们看着整条瓷砖长龙倒下去。他很喜欢玩这个推到游戏。

  再后来,游戏升级了。那些瓷砖有不同的颜色,他要求我按顺序放一块白的,然后两块蓝的,接着再放一块白的和两块蓝的,就这样把所有的瓷砖摆好。有的时候费曼想先放一块蓝色的,但按他爸爸的要求必须先摆一块白色的。

  我们可以看出来费曼爸爸在教他数学,因为数学就是一种图案。而且他的方式都是先让费曼喜欢上一个游戏,然后慢慢往里面加教育内容

  不是要教知识,而是让孩子能够通过观察自己体会到图案的美,从美中发现规律,再去思考抽象的意义。这个过程很神秘也很奇妙,孩子会感受到发现的震撼

  哪个妈妈不是一边和娃尬聊,一边绞尽脑汁去聊下去

  3、用一个现实去抵过100句语言。

  费曼家有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他爸爸就经常让他坐在他腿上,给他读这套书。恐龙书上会这么写“这家伙有25英尺(约7.6米)高,脑袋有6英尺宽(1.8米)。”

  这时,他爸爸就停下来,说“我们来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假如那东西站在我们家的前院,它那么高,足以把头伸进楼上的窗户。不过呢,由于它的脑袋比窗户稍微大了些,它要是硬把头挤进来,就会弄坏窗户的。”

  这么一说,我们是不是很有画面感,费曼也很快理解。凡是费曼和爸爸一起读过的内容,爸爸都会尽量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解释

  比如孩子在绘本中看到猴子大象对话比例差不多,孩子也没啥感觉,但是到动物园带他去看大象和猴子,他会感受到庞大渺小对比清晰

  怪不得费曼成为物理学家呢,孩子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就,只有不断寻找方法的爸爸妈妈,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去寻找孩子喜欢的方式,才能称之为教育,不然都是填鸭。

  哪个妈妈不是一边和娃尬聊,一边绞尽脑汁去聊下去

  虽然Mike还很小,但是马上就快说话了,从现在开始我带着他慢慢探索发现的乐趣,他带着我感受自然界神奇美好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二):你可能不知道费曼是谁,但你一定知道投向日本的那两颗原子弹

  你可能不知道费曼是谁,但你一定知道投向日本的那两颗原子弹

  读《发现的乐趣》

  文/方木鱼

  早上看新闻,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访问日本广岛。

  后来,编辑提示我,今天是费曼的诞辰。

  你可能不知道费曼是谁,但你一定知道投向日本的那两颗原子弹。为什么不再多投两颗?如果你是一个激进的或者生活在或出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

  学过物理的人一定知道,费曼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在费曼在《发现的乐趣》中谈到关于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他说,1945年8月6日,原子弹在广岛被引爆,“我也加入了狂欢的队伍,灌了很多酒,坐在吉普车的车盖上——引擎罩——打鼓,车载着兴奋的我们满城转。

  但是,此后,他说,“我的情绪反应激烈”。“也许是因为原子弹,也可能是其他心理原因——我太太去世了。”这真是个噩耗。费曼说:“我清楚投到广岛的原子弹的威力,也知道它爆炸时波及的范围有多大。”

  书里说,这是费曼先生在1981年参加BBC的一档科普节目时的谈话。“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是一位睿智长者反思自己的人生历程和此生成就——唯有历经岁月洗礼方能有此番感悟。”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老人也有过青葱的岁月,尽管他偏自然学科偏得厉害,但他不折不扣地是个有趣的人。有资料显示,费曼不仅擅长实验室研究、曼哈顿计划,或者调查挑战者号事故,还有过业余开保险柜、和妻子通信中互留谜题,乃至恶作剧调戏监察者、以及颇为大胆的裸眼见证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的光荣事迹事实上,他会画画,会跳舞,会敲鼓,还懂象形文字,这些只是他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发现的乐趣》一共收录了费曼一生中能够代表其科学观、价值观、教育观的13篇访谈和演讲文章讲述了他的童年故事、参与原子弹研制的传奇经历、对诺奖的态度、对纳米技术未来计算机预言。13,这在西方人眼中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正如费曼,他研究的物理学带来了学术上的巨大进步,却也给人类头顶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费曼不只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实际上,每个科学家到他人生的晚年,都会不由自主地在社会科学里寻找自己的价值。费曼说,他研究物理既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获奖和拿奖金纯粹只是因为乐在其中——发现大自然运行规律,其中自有一番乐趣。

  那便是发现的乐趣。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三):把生物当作标杆的物理学家

  还没读完,短评字数不够,先写在这里

  1. 在一种系统达到极限的时候,如果要得到进一步的结果,可以考虑从头构建另一套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系统。 假如当今计算机的极限运算效率较生物细胞的效率低,也许可以设计一套类似细胞体统的“液态计算机”? 2. 当你只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时,你对它仍然一无所知。

  3. 有依据的科学设想就是未来的现实,也许科幻小说是未来的预告片

  4. (只是层面的)干货如果太干了,还是加点水分容易吸收

  5. 。。。费曼性格有点像我男票。

  买之前看到短评全是费曼粉丝。。但读了书还是没变成他粉丝。。

  也许认识的男博士们都挺聪明爱搞怪的,看习惯了吧。。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四):费曼告诉你什么才叫有趣

  遇到了一本好书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读一本好书,可以管中窥豹伟人的生活,可以有机会聆听前辈人生感悟,即使只言片语也无不显现出伟大的人格魅力

  关于科学

  你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充满不确定的,科学不是寻找真理,而是确定可能性。我们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当中,要忍受这些不确定性,接受自己的无知漫无目的迷失在神秘的宇宙中也是很自然的状态。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无知,让探索世界变的有趣,让科学变得有趣。你开始用绝对诚实的态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开始了解这个世界,在探索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好,科学的敬畏和神秘。

  关于人生

  “找到真爱自由自我、做一个有趣的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如果你觉得理由充分,你就开始做,但是在做的过程一定要不断去反思思考,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费曼教授一开始想做一个电机工程师,他学物理学,打算用它为自己和身边的这个世界服务。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意识到,其实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现象背后的原理:那些使世界万物运转的原理,以及隐藏在宇宙运行现象背后的物理理论和数学原理。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然后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每个人的智慧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没有义务去成全别人对我们的期望。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看似一无所获,但是过程却足够让我们欣喜不已。费曼教授的出发点很简单:满足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所,你过去没有干成惊天动地的事情,以后也不会做成什么大事。但是我向来喜欢数学和物理,因为我都是带着兴趣去研究它们。”

  无数无数的人告诉我们要给自己定下目标,每日目标、每周目标、每月目标、每年目标、人生目标。费曼教授的人生观真的让人舒了口气,我们不是非要做成什么,让我看到这个大千世界,我已经很高兴了。

  关于学习

  第一条:绝对诚实。尊重客观规律,凡是发生的都是真的。

  经过检验的知识才是可信的,而不是一味相信前人留下来的知识。

  把一个问题的重要性乘以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要用你刚学到的新词,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刚学的内容。尝试着把所学的用现实事物来解释。

  狄拉克说过,理解一个物理问题,意味着不靠解方程就能看到答案。也许解方程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但是在你能真正理解之前,你只是在解方程。[多少学习以做题目为乐趣,我自己也是这样,在沉迷于计算,而忽略自己真正的目的,是去解释一个现象。如今考试也是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

  回到题目上来说,我们都希望自己变的有趣,可是什么是有趣?很多人常常拒绝学校,拒绝上课,拒绝作业,拒绝考试,觉得那很无聊。知识是有趣的是,但是条条框框的形式却使它变的呆板乏味。有趣的人生是源于内心热爱身体力行的实践,不断学习与探索,在不确定的世界去寻找确定性。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五):一起走近理查德.费曼

  “天籁本身以他的心裁而得意,穿起他的诗句好不欢喜”。

  这是莎士比亚去世后,琼森写的一首挽联。《发现的乐趣》主人公费曼是物理学界的大牛,他的“时空方法”让世人见证了琼森的预言。费曼是一位跨学科践行者,拒绝教条主义

  如果你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费曼知识面很广,他的本行物理可以娓娓道来,他对宗教哲学艺术也很有见地。

  如果你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费曼兴趣很广,活得世俗洒脱他喜欢和朋友一起讲故事,喜欢恶作剧,喜欢敲邦戈鼓。他的一半是天才,另一半是滑稽演员。

  下面一起来认识一下可爱的物理学家费曼先生吧!

  一、费曼眼中的科学

  科学是什么?费曼用他父亲的话解释了一番。他的父亲从没对他说:“儿子你应该做个科学家”。所以科学是什么,费曼也没有用教科书里的表述。他只讲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

  小时候,费曼的父亲就喜欢和他玩游戏。他们把瓷砖一个个接起来,然后费曼又将其推翻。

  再后来,游戏有了升级版。瓷砖有颜色了,可选白色,可远蓝色。如果费曼要想拼出美丽的图案,就要思考数学里面最基础的问题。

  费曼的父亲不是教育家,是一个制服公司的销售经理,但他却用了普通人不用的教育智慧——先让孩子爱上一个游戏,再往游戏里添加教育的内容。

  二、费曼眼中的教育理念

  费曼曾说,学生没弄懂教师的内容,那说明教师自己没懂。费曼就是通过审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萌生出新的问题,思考新的问题。

  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你问费曼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教授?费曼的看法,可能让你有些失望。他认为,最好的教育理念就是没有教育理念,用任何方法都可以教。他认为,好的教学场面会有点混乱,这是他能唯一给出的正确答案。

  费曼不知道怎么教书,却教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不会让学生从头到尾满意,会关注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所以他的学生会为了获取一丁点儿知识而通宵达旦,不是为了拿奖学金也不是为了跟别人攀比,纯粹为了探索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

  三、费曼眼中的科学价值

  费曼在夏威夷游览一座佛教寺庙时,碰到了一个住持,住持向游客讲了一点佛法。最后住持送游客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极乐世界,也可打开地狱之门。

  “科学也是一把钥匙,它能帮助人们做出各种产品。科学知识是一种力量,可以行善,也可作恶。它本身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它显然是有价值的,失去价值是由于使用不当。”

  这是费曼对科学的价值观。当然,他还重视科学的隐性价值——心智享受。有人从打牌抽烟中获得乐趣,有人从学习、探索中获得乐趣,还有人从科学研究中获得乐趣。

  因为科学不断地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科学赋予人类想象力,比诗人、梦想家描绘得要精彩的多。

  四、费曼眼中的艺术

  费曼有个艺术家朋友,但这位朋友的观点,费曼并不赞同。

  有一天,他的朋友拿起一朵花,说道:“看,这花儿多美啊!”

  “是啊,花很美!”费曼迎合他说。

  “你看,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会欣赏花的美;而你这位科学家,就会层层剖析它,太无趣了。”

  费曼觉得朋友纯粹胡扯。因为费曼和艺术家一样,看到花本身的美丽,尽管他没有艺术家朋友那种精妙的审美体验。但费曼还可以想象到花朵里面的细胞,细胞内复杂反应也是一种美感。

  美不在方寸之间,也在更小的微观世界里。一朵花开了,会吸引昆虫,昆虫为花朵授粉,这意味着昆虫能感受到颜色。那么昆虫这种动物也能感受到美么?

  这些有趣的提问,只证明了一件事:科学知识会增加花的美感、神秘感,只会对花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好奇心。

  后记

  《发现的乐趣》让我领略到了费曼一生的精彩,他的童年故事、他对教育、艺术的看法,令人如沐春风。物理是门欣赏自然之美的数学,就像费曼眼中的花儿,那样有韵味。常人只需告诉费曼一些线索,他就可以在思维图解上跃飞。他是自己的意见领袖,在物理世界里,他始终带着一份信仰与敬畏。

  正如他常对人说的一句话:请在此刻,感受宇宙的辉煌美妙!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六):是不是与聪明的大脑相对应都会有个有趣的灵魂

  理查德·费曼:美国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家,曾因在量子力学的研究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而得诺贝尔奖。此外他还多才多艺是艺术家和作家。参与研制出了第一个原子弹。

  书中谈到了费曼对什么是科学,科学和宗教的关系等长久以来的经典问题做了自己别有洞天的见解阐述。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费曼崇尚科学,对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却不十分买账,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对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质疑。而他也一再重申科学最宝贵的精神就是质疑。

  理查德·费曼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多年,被奉为教学大师,然而他本人却格外谦虚,直言自己不懂教学方法而且明确指出所谓教学良方,教育模式的荒唐,称那大多只是行政机构或相关部门哗众取宠争取名誉的手段。另外,费曼本人明确表示自己能取得如此成就跟自己的父亲从小对自己的教育有着直接关系。书中还列举了一些简单的教育孩子激发孩子好奇求知的方法方式,确也值得宝爸们一读。

  另因书中所收录多为其晚年作品,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老人家睿智风趣和饱经世事的仁爱。因书中所述内容宽泛,不易总结归纳,现将印象较深的例子摘录如下:

  1、理查德·费曼从小受到父亲的耐心教导,常常给他以客观实际的方式讲有趣的科学故事,让它从小养成了求甚解的良好习惯。在数学方面13岁时就已经自学完了微积分,已经超过了他父亲。让人不得不承认天才就是天生的啊。

  2、理查德·费曼虽然拿到诺贝尔奖,但他并非因想获奖而获奖,而是因为对于物理学的热爱。那么不禁让人去想,是不是因为爱好去做事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呢?爱好就是自己的工作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3、理查德·费曼根据理论物理推论预言的计算机和很多东西都可以做到非常之小等预言,不久后都一一应验,并为纳米技术奠定了基础。

  4、书中介绍了很多关于跟他一同共事的诸多科学大咖们的故事,讲了多领域持不同观点的人们,开会做事之效率让人羡慕不已,只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又让人想起自己所见或曾参加的所谓会议,也就只有呵呵的份儿了吧。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七):《发现的乐趣》摘录

  《发现的乐趣》

  1.我会存疑,可以忍受这些不确定性,也接受自己很无知。我觉得,不知道答案,这要比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有意思的多。

  2.你汇报的那些内容不能影响读者的判断,要避免与证据显示的情况有出入。

  3.要做到客观真实,这样他们才会尽可能不收你的偏好影响。我们做研究,不是出于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推动整个思想观念的进步--事实上,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4.我今天要谈的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我认为最重要、最严肃的主题,那就是科学的不确定性的质疑精神,那就是科学的不确定性和质疑精神。科学家从来不会说很绝对的话,我们都知道这一点。还有,我们说的话都是留有余地的--只是对事情确定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陈述一件事情时,不是判断它到底是对是错,而是它正确或错误到什么程度。我们必须在一个许可的不确定的范围内探讨每一个问题;更多的证据也许会提高某个观点正确的可能性,或刚好相反。但是科学绝对不会断言一种说法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为了推动科学进步,坚持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就质疑精神而言,我们下结论绝对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否则就没有科学进步,没有个人的长进。提不出问题就难以有长进,而提问题需要有质疑精神。人们想寻找一个绝对的结论--就像板上钉钉那样,可是没有这么确定的结论。因此,人们感到恐慌--什么都不确定,那你怎么活下去啊?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你只是觉得自己明白所有这些事情。事实上,你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基于不完全的认知,你并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世界存在的终极意义,还有其他很多事你也未必知道多少。懵懵懂懂地活着,这好像就是实际情况。

  5.因为在那些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一大堆的新问题, 也有可能就是那些老问题,只不过稍稍改头换面了一下--如果我们恰好对相关历史有足够了解的话。

  6.科学知识是一种力量,我们用它行善,也能利用它作恶--它本身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

  7.我们发现,要进步,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还要心中存疑--这种心态至关重要。

  8.如果他们一一照做了,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那就随它去吧。对于一向成功的技术来说,尊重现实一定要凌驾于公共关系之上,因为你不能愚弄自然(规律)。

  9.一个种群拥有自己种群的记忆,拥有代代相传累积起来的知识,这是自然界的一个新现象。这个种群有思想,但有些思想不一定有益。于是我们又到了这么一个时期,思想非常缓慢地累积起来,不仅包含实用和有用的东西,还混杂着大量形形色色的偏见和千奇百怪的信仰。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个避免这种弊病的方法。那就是存疑。人不确定流传下来的东西是否正确,想重新亲自验证事情的真相,不想盲目相信学到的东西,这就是科学。

  10.学习科学造就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重新验证知识,从中可以发现自然的美与神奇。

  11.科学倡导理性思考,它同样也倡导自由思考的重要性;怀疑前人交给我们的东西是否都是正确的,其成果就是理性思考,你一定要把科学和科学研究的形式或流程区分开来

  12.伪科学模仿的结果就是造就了很多专家,你们当中很多人就是专家。你们这些教师,真正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是不是你们也可以怀疑一下专家。

  13.在一个真正的科学还没有发展到一定地步的复杂领域,我们不得不依赖一种古老的智慧--绝对的坦率。我想鼓励从事科学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要乐观一点,对待常识要有一些自信,要有自己的头脑。你们要知道,指导你们的专家也许是错误的。

  14.“我已经学会了接受自己的无知。我不一定非要成功做些什么不可,正像我以前谈论科学的时候说的那样。我认为我的生活更充实了,那是因为我认识到了: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很高兴看到这个大千世界。”

  15.它可以说是科研诚信,是科学思考的一个原则,与绝对的诚实相对应--某种矫枉过正的态度。举个例子,假如你在做一个实验,你应该记录所有的东西,即使那些你认为可能导致试验失败的数据或现象--而不是仅仅回报那些你认为有利的东西:能够解释你实验结果的其他原因,你考虑到并且通过借鉴别人的实验消除了的其他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怎样干扰实验的--要确保其他研究人员清楚他们已经被排除掉了。

  16.希望你们好运,去一个能坚持这种诚信品质的地方工作,在这个地方,你们不必为了保住你们的位子,也不必为了拿到研究经费而被迫放弃自己的科研诚信。但愿你们有这样的运气。

  17.如果你有理由去做一件事,而且理由很充分,那么你就开始去做,但是你一定要时不时关注一下现在的情形,看看最初的动机是否还是正当的。

  18.说实话,我觉得那些人很傻。我的意思是,断言某个研究永远不会有什么用处,这是件很傻的事。现在,我也准备当一回傻子,我说研究这些玩意儿压根儿不会有任何应用价值。不是吗?那么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呢?因为追求实用价值不是诗人座是唯一的目的。探索世界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件很有趣的事。正是出于这样的兴趣,人类的好奇心促使我们造出了望远镜。知道宇宙的年龄有什么实用价值?还有,那些遥远的类星体的爆炸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的意思是,整个天文学又有什么用?什么实际用处都没有,但是很有意思。所以,我探索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我满足的是自己的好奇心。如果说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也是一种需要,从这层意思来看,努力去满足它,这些是有实用价值的。目前我就是这么看待我们所做的研究的。我不会作出任何许诺,说它将来会有什么经济意义。

  19.科学和宗教兼收并蓄有两个困难。其一:村医是科学的基本要求,让不确定性成为你内在本性的一个部分,这对科学的进步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我们必须保持谦逊,必须接受自己的无知。世事无定论,也没有什么事实确凿无疑的。因为好奇而去调查研究,是因为它是未知的,而不是因为你知道现成的答案。当你对某一个学科的认识更深一些时,这并不意味着你发现了真理,而是意味着你发现这个或那个更有可能性,或者更没有可能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发现科学表述的不是什么是对的或什么是不对的,科学表述的是不同程度的确定性。承认自己的无知很重要。

  20.既要维持宗教的现实作用,以此作为大多数人力量和勇气的源泉,同时又不要求人们全盘相信宗教的形而上学理论。我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1.在我们的人生中,每当我们组偶一个决定时,我们不一定要知道我们是在做一个正确的决定,我们只是想,我们要做得尽可能好--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22.当我们确认自己是生活在不确定之中时,我们应该接受它,承认我们不知道很多问题的答案

  23.在我看来,西方文明有两个伟大的传统作为基石。一个是科学的探险精神--这是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坚持“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态度,概括起来一句话:智者的谦逊。另一个伟大的传统是基督教伦理--以爱作为行为基础。

  做摘录的时候忽然想到,作者全书一直围绕的坚持科学不确定性,和后来讨论的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如何使坚持怀疑的科学精神和宗教的形而上学共处,其实也可以延伸至平时日常相处中的很多问题。比如和人沟通。感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学术大拿好像人际交往并不在行的原因。因为如果生活中处处一丝不苟遵循科学规律,按照凡事先怀疑,凡事都不确信的科学态度,无法和人很好相处。所以我觉得为人最难的一点之一就是,将做事(事业)的态度和与人相处的方式分开,又不能完全抽离,需要让双方在一定范围内互相影响。但是具体的类比我现在没有想到,只是忽然有一个这样笼统的想法。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八):因为有爱,所以有趣

  鲜少崇拜任何人的我,几乎一秒就变成了理查德·费曼的脑残粉。他满足了我对偶像的所有期待:天赋异禀、正直勤恳、多才多艺、幽默有趣。顾不上自己是个物理白痴的现实,抱着费曼的访谈集《发现的乐趣》读得如痴如醉,暗自嘀咕:如果学生时代遇到如此神人(费曼当过大学老师),那我的物理不知能上几个台阶呢!

  物理系同学众口一词推荐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被誉为20世纪最经典的物理导引。一个大师级别的人,非但不恃才傲物,反而避谈高深的数学方程,试图让高中生都能读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盖因他太了解不可抹煞求知的兴趣,也乐于分享物理学的有趣之处。这点在《发现的乐趣》中亦有流露,费曼拿了诺贝尔奖,有人要他用两分钟解释一下他的理论,费曼照做了。倒是素昧平生的出租车司机给他支招:“老兄,如果我能在两分钟内解释给你听,我就没资格获这个诺贝尔奖了。”费曼当然不会这么回答啦,但他承认,这个想法挺有趣。

  一句偶得就能让他回味,有趣的费曼就是这样看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他太容易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乐趣,太容易因为乐趣执着地钻研一件事,太容易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最后一条未必是刻意为之,攻克一个难题、掌握一项技术,本身的乐趣和满足要比成为专家更有吸引力。就如耶鲁大学医学教授舍温·努兰所言:“医疗工作最具吸引力的是解谜的快感、智慧上的满足。”

  费曼的乐趣不仅是实验室的研究、曼哈顿计划、或者调查挑战者号事故,还有业余开开保险柜、和妻子在通信中互留谜题、乃至恶作剧调戏监察者、幻想如原子般细小的世界,以及颇为大胆的裸眼见证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费曼自豪地宣称,他是唯一有此殊荣者,因为其他工作人员都被墨镜保护着,惟独他没有。当然,他也不是逞匹夫之勇,专业知识告诉他,对眼睛造成伤害的是紫外线,站在普通的车窗玻璃后面就没问题了。别羡慕费曼又会画画,又会跳舞,又会敲鼓,又懂象形文字,这些只是他的乐趣。看似得来全不费工夫,也得真心喜欢,把一切看作是游戏。

  教育专家早就宣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填鸭式地灌输一样东西,远没有自发产生好奇心,主动探索进步快。费曼可谓将这一理念发挥到极致,认为“那些不合常理、出乎你意料的事情才是最有意思的”,还说“只要你钻研得足够深,每一件事情都很有意思”。

  当我们的孩子忘我地观察小鸟梳理羽毛,或是捡起不同纹理的落叶、拖着玩具小车到处跑,我们会不会打断,催他去学钢琴、学英语?前面几样是费曼幼时的游戏,他的父亲教给他的就是这种对万物的爱和好奇心,而不是知识本身。这也是费曼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由他自己去发现兴趣所在,并且呵护这种乐趣。于是,小费曼选择了魔术、计算机编程、教派早期历史、拓扑学等等寻找他的乐趣。

  兴趣本身没有优劣,在不同领域的人身上,都能学到新鲜技能。费曼忧心的,只是世上有趣的事太多。不管你是看到物理就头疼,还是着迷于玩物丧志的不经之学,费曼一视同仁。保持生活的热情,让乐趣指引你的发现,暂时不去思考功利的结果,便没有什么枯燥的东西能够打扰你的好奇心。

  诺贝尔奖也比不上一夜完整的睡眠啊,费曼拔掉电话线,连妻子都以为他在开玩笑。热烈生活、专注睡眠,如此接地气的表现,真是偶像在我心目中最美的定格。

  ——丙申年读理查德·费曼《发现的乐趣》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九):我没有义务去成全别人对我的期望;质疑和提出问题是我灵魂里最本能的一部分

  其实我对物理不太感兴趣,读书时也学得较差,但自从看了《三体》(应该与物理有关,虽然是本科幻书,但物理学得不好的人是应该是写不出来的)和《七堂极简物理课》,遂觉得可以试着看与物理有关的书,而不是排斥。于是,当精典书店在微博上介绍这本书时,就赶快买下了。当时在去跑鄂尔多斯马拉松的飞机上看了前部分,觉得很有兴趣,当时还摘抄了些笔记,结果跑马回来后因为另有借图书馆的书要必须看,遂暂时放下了,前几天才又继续看,但已没有当时的乐趣,匆匆翻完了,不过也许确实后部分没有前部分好看。

  对此书的介绍,引用精典书典的内容:“收录了费曼一生中最能代表其科学观、价值观、教育观的13篇访谈和演讲文章。通过费曼自己的话语,我们得以聆听他的童年故事、参与原子弹研制的传奇经历、对诺奖的态度、对纳米技术和未来计算机的预言,还能够体会到“找到真爱、自由自我、做一个有趣的人”是怎样一种人生态度;而且在他的叙述中,我们得以领略到科学的魅力、人文的愉悦、发现万物之理的乐趣”。

  读了这本书,有3处内容印象特别深。

  一是描述他小时候,他的爸爸在周末时总是带他去树林里散步,并引导他观察树林里正在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情,比如小鸟、比如小球的滚动,结果其他妈妈觉得这样非常好,也让他们的丈夫带自己的孩子去树林里散步,结果他们的丈夫不干,于是那些妈妈又求费曼的爸爸带他们的孩子一起去散步,结果,费曼的爸爸也不干。这些妈妈们只好作罢,但他们还是努力着,最后那些爸爸们也不得不带着他们的孩子散步了,然后孩子们就互相交流各自从爸爸处学到的东西了。这件事感觉好熟悉,因为老公也是喜欢跟孩子在一起的人,他也曾经这样带过别人小孩一起耍,只不过费曼爸爸是不愿意这样做的,而老公不知愿不愿意,但他这样做了。费曼的成就我与觉得真得与他小时候与他爸爸经常散步、交流、观察有关,他自己在书中提到这事多次,看来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是他关于参加社团和国家科学院院士的想法。他第一次进入一个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参加的学生会组织后,发现这个组织每次开会的任务就是讨论还有哪个学生有资格加入这个光荣的社团,让他很不自在又困扰。所以,他后来虽成了国家科学院院士,还是退出了,因为他觉得他们开会的任务与那个学生会的任务是一样的,或者是“我们搞物理的是否应团结起来,因为搞化学的那帮人要弄进来一个化学家,而我们没有那么多空位子”。中国的相关组织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但很少有像费曼这样会主动退出的吧?

  三就是他对所有上了保险的东西都感兴趣,是个开保险柜的奇才!因为他总想去解开谜团。他可以根据保险柜主人的心理特点或是靠辩听密码锁内部构件的细微运动猜出密码。他可以弄清有待破译的密码组合的大致范围,他可以在保险柜开起的时候先找到密码的最后两组数字,再通过排列组合找出前面的可能的组合数据。特别是有次应用心理学猜出一个同事常用数学常数做密码,然后试了常数e终于成功解密。他自己都说关于他开密码柜的故事可以写出一本精彩的书!

  书中部分摘抄内容如下:

  1 费曼总是说,他研究物理既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获奖和拿奖金,纯粹只是因为乐在其中——发现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其中自有一番乐趣。

  2 我没有义务去成全别人对我的期望。这样一来,我就会轻松一些。

  3 如果你有兴趣探究物理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本质,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唯一的工具就是数学推理。我认为一个没有数学素养的人是无法完全理解这个世界的(这句话主要的意思是说学好物理必须学好数学)。

  4 质疑和提出问题是我灵魂里最本能的一部分。

  5 如果你想教导别人去观察,你得让他知道,通过观察他会发现美妙的东西。我就是在观察时懂得了科学是什么。科学需要耐心。

  6费曼关于光子产生的解释:原子从一种状态跃迁到另一种状态时产生光子,光子并不存在于原子内部,电子运动才产生光子。就如你说话,发出“喜爱”这个词时,这个词并不存在于你身体内部,而且说完后这个词也就消失了(难怪说学习数学物理好先学好语文,语言表达才强)。

  7 西方文明有两个伟大的传统作为基石,一个是科学的探险精神,为了探索真理,人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坚持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态度,即智者的谦逊;另一个传统是基督教伦理——以爱作为行为基础,尊重个体的价值——这是精神层面的谦逊。

  撰文 刘萍(2016年9月24日)

  详情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23290866864509&mod=zwenzhang

  《发现的乐趣》读后感(十):“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

  弗里曼·戴森曾评价理查德·费曼:“半是天才,半是滑稽演员。”后来,当戴森对费曼非常了解之后,他把原来的评价修改为:“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

  我是文科女,我不爱物理,却独爱他。

  他爱开玩笑,玩世不恭;他爱撩妹,插科打诨,说尽了单口相声。这样的“二混子”性格,却天生是个情种,他写给故去的爱人的情书感天动地。他是无线电修理工、保险柜破译高手、画家、手鼓演奏家、玛雅文字破译者、教育专家、原子弹制造者,甚至也是专栏作家,但他更广为人知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但他对此却毫不在意。他说,我没有义务成全别人对我的期望。他也曾为了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四处奔命,与NASA对抗,终于让少数派的调查报告得以面世。他骨子里就是一个鲜活热血的人呐。

  为什么会这样?费曼飞速运转的大脑里,怎么会存在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他都是以什么样的视角来思考世界?又怎样的教育塑造了这样奇特可爱的男人?

  费曼本人通过《发现的乐趣》告诉了我们答案。这是理解费曼的神奇和过人之处的最佳途径,而这本书亦是理查德•费曼最好的短篇集。

  它收录了费曼一生中最能代表其科学观、价值观、教育观的13篇访谈和演讲文章。都是费曼先生在出境时真正切切谈及的个人观点及感受。在其中你会发现费曼涉猎很广,不只是物理,他对很多问题都有深邃的思考,并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他谈到了教学的艺术—在这方面无人能出其右,他还谈到宗教、哲学和自己初涉学术界的生涩经历。

  书中提及了费曼参与了二战期间著名的“曼哈顿计划”。也就是著名原子弹制造工程,并亲眼观看了在二战中投掷日本广岛、长崎的爆炸过程。费曼在书中坦言了从一开始的参与整个计划的过程,以及从最初的兴奋到之后对于整个事件的思考,甚至一度抑郁。他是当时唯一一个不带护目镜直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人。这个经历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访谈而非评论式的实录中,相信你会从自己的立场找寻观点,获得启发。费曼说过“你何必在意别人怎么想?”也说过“真正的教育理念就是没有理念”。如果你是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会从这本书中找到教育的闪光点。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读者,大众读者,或许你会从中学习到一种独立人格,一种探究世界所获得的欢愉。 这不仅仅是探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更是打开世界和视角的不二法门。《发现的乐趣》让你了解费曼,并让人真切明白,原来教育和思想的正确树立,成为的不仅是科学家,完全可以是饱食人间烟火并且令人喜爱的天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