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插花地册子(增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7: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是一本由止庵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016-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读后感(一):这本书每一页都是“书单”,我无条件拜服

  “书单”似乎成为越来越多的读书公众号的一种“月经”帖,什么“有生之年必看”,“一生必读书单100本”,现在干脆每个月甚至每一周来一次“书单”推荐。似乎大家都在闹“书荒”,饥渴已久,非一个大书单开出来才能填饱。我不知道开这些书单的人是否真的读过后诚心推荐,还是人云亦云,我也不知道浏览这些书单的人是否和我一样,看了这么多书单之后,不觉得人生短暂,不如一本都不要看吗?

  真正读书的人根本不必需要那么多书单,因为书架上的书早已排排队了。或多或少,都带着某个切实的目的去读,否则,漫漫书海,谁也不能尽取囊中。读者选择书,书其实也选择人,就像群里聊起,对现在某些畅销文学大为不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他们的读者群未必是你,而既然不屑,便不必读,那么不屑也就没有什么可不屑了。读书不是一个比谁高雅或低下的事,每一本读过的书多多少少影响了一个人,从而将一个人和其他人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开来。

  我有一个读书座右铭:

  “回顾平生,读书未必使我高尚,但至少使我不堕落;未必使我广博,但至少使我不狭隘;未必使我更有力量,但至少使我不随波逐流。”

  这句话是我特别喜欢的读书人止庵说的。绕了半天,我就是想介绍这本我一翻再翻,满本书都是书单的书。

  书的封面广告语这么写道:对于嗜好读书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关于书的《随园食单》。对此,止庵在序中说,这是“揄扬”,他的本意并不在于开书目上,这本书所记下的只是一己多年间胡乱读书所留下的零散印象,别人愿意参考亦无不可,但若视为一份推荐书目则难免误人子弟。对于喜欢止庵的读者来说,包括我,会觉得这是谦虚之词,但同时又觉得确有道理,如村上春树所说,书这东西,根据年龄或阅读环境的不同,评价一般会微妙地发生变化。如果是这样,那么别人推荐的书至多也不过是一个参考。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推荐的一份什么样的书单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止庵在序中继续说道,“我这个人活到现在,差不多只做过读书这一件事,如果这能算件事的话。”我关注止庵微博大约一两年,对这句话毫无怀疑,这也是我尤其信任的一个原因。

  说到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回忆录,一本关于读书的回忆录,全书分为八章(除去一部分诗歌作品),从“小时读书”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读书趣事,再到少年的创作生涯以及师友之间的交往回忆,这三章大体是一种追忆。从第四章开始,分为读小说,读散文,读诗歌,止庵就像罗列随园食单一样,摆出一本本书,如序中所言,在范围和次序上都有很大欠缺,大体都是对读过的小说的零散印象,但往往一语中的,大可作为一份寻找书的参考。

  我们不必因为止庵一句不可读,也不必因为止庵说特别好就下了判断,以至错过一本书或误读一本书。比如,在说到历史演义时,止庵说“《东周列国志》印象颇佳,冒昧地讲甚至比《三国》好”,你看,就这么一句个人的判断,生怕读者误会,必须写上“冒昧”二字。一路罗列下来,多则三四句,少则一两句,就像聊天似的,无非说一下自己的感受,但引起读者兴趣却不亚于冠冕堂皇的“书单”推荐了。

  三言两语就能看出止庵虽然说的闲散,但其实是多年沉淀的心得,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妄下判语”,比如说到《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海上花列传》时,止庵说“如果要研究张爱玲,事先不把这三部书及《红楼梦》烂熟于心,总是枉然”。和之前的“冒昧”一句,这句话说得何其肯定,没有多年的体会,不易说出。顺便一说,研究张爱玲,资料最全的,最有资格写《张爱玲传》的全国不超过五个,止庵算一个。

  这本书我经常翻一翻,常常觉得止庵一句顶一万句,书单需要一个推荐语,但推荐有不是人云亦云,往往个人化的总结更来得实在,当一本经典书籍随着时间的洗礼,好处不必一万个人去说,而不一样的角度和解读往往不可多得。怕文学史太过学术,那么这么一份私人化口味的清单,不妨作为一个参考。

  不要迷信书单,读书渐多,心中自有一份书单。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读后感(二):差强人意的插花地册子

  不着46斋读书•花了近十个睡前时光看完,这本号称读书人的《随园食单》,窃以为未必。作者谈读书之外反而有趣,如文革初期爸爸用两副算术棋做成麻将,数字涂上颜色区分筒条万,加减乘除当东南西北,等号当中发白。结果长年不打忘了规则,正好军博搞反走私成果展,展了一副麻将,盒盖上印着规则,两兄弟跑去暗自记下,爸爸给他们请了假,在家窗户用床单一挡,开打。谈小时读书还有点意思,因为浅显,谈创作和师友之间,未免絮叨和敝帚自珍,不过师友倒也真诚,如写戴大洪的可爱于译编、廖若影执着于诗。谈读小说,最没意思,喜恶有些新意、特别、颠覆,如认为除了迅哥儿和小曹之外所谓“鲁郭茅巴老曹”,都是垃圾,尤其巴金简直是中学生读物,认为所谓四大名著,水浒不错,红楼差强,其他都垃圾。看似新意,其实跳脱不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关键是谈小说变成谈哲学,实在看不下去。谈诗谈散文,主要是水泊梁山排座次,这个瑰丽那个奇峻的罗列一番。最后一部分是个组诗,略略而过。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读后感(三):《插花地册子》短评

  读完整本书,其中正文部分大都泛泛而过,作者所谈的外国文学大部分没有阅读过,很难产生共鸣,对其他一些较为生僻的内容也是如此。真正让我找到认同感的反而是开篇的两序,以自身的读书心得来简述读书的好处与意义。 世界上有着许多知识与价值观为我们所未知,单靠着上学读书、老师教育是远远所不够的,学校里的知识仅仅能扫除文盲。接受千篇一律的教育的我,如果不阅读大量的书籍,不在不同的思维价值中思考探索,我将永远于我们毫无区别。唯有读书,在书中依靠自己辩是非,明真理,才能养成独立、正确的价值观,上升到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书籍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会有变化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或是不同的地方看同一本书,感触皆会有不同。有的书初看平淡无奇,以后再读却可能如获至宝;有的书初见便爱不释手,往后却可能对它恨之入骨。人和书,何尝不一样呢。 通过作者阅读的书目,扩大了我对书籍广度和维度的认识,有时间能将相中的书籍读一遍,便应该达到此书的目的了。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读后感(四):散讲

  失业在家,就只能默默地看书,不然会被家里人嫌弃,最近再看的实体书是这本,那就说两句吧。

  ===========================================================

  其实写自己的阅读历史并加以点评 是一件很招喷的事情 无论什么样的作家 都会有他的簇拥 你说他好就算了 你的点评是 比谁差多了 谁我是不看的......这就很尴尬了 那就会人说你不好 说你是谁啊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 文人们吵起架来是可怕的 文青们吵起来更可怕 止庵勇气可嘉

  我平时看书是不做笔记的 这次看这本我还用铅笔画画圈圈 特别是对于近代作家那段我还拍了照发了微博 因为实在是有趣

  其实阅读史这东西 是很私人的东西 想要找到和你口味契合 一模一样的人 实在太难

  所以从他的国内小说到国内近代小说 到国外小说 基本上就是听领导吹逼状态 有的评论很直观但是没看过的人就很难理解 国内的有几个人名字都没听过 可能这是我的悲哀吧 到国外作家特别是日本作家的时候 我看他的评论时就会有会心一击的感觉 特别是他的评价和你自己的感觉相符合的时候 我是有种被大师肯定了的感觉 特别是你不喜欢一位作家或者一本书 他也不喜欢的时候 简直就是找到soulmate的感觉

  ===========================================================

  下面说说自己的阅读史吧

  我识字较早 看字就是家里的报纸开始的 后来可能就是连环画了吧 实在没多少印象 小学开始就从租书店店里借书看了 那时才没有什么起点文学推荐榜之类的 就是全凭运气 那时可能自己的三观比较正吧 有的书就是觉得不好看(性启蒙也是那时后租的书)然后就是家里人买的世界名著(世界名著小学初中看看就够了,高中还能装个逼,其他就没啥用了),其实没看几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算是完整看完的一本 还有就是高尔基的三部曲 其他就是图书馆借的零零散散的一些书 郑渊洁?故事大王?还有个探险系列的(不是小虎队)也是很有趣 凡尔纳的一些科幻作品 鲁宾逊漂流记 小人国之类的

  之后的懒的写了 有灵感再说吧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读后感(五):止庵:我们读书是为了遇见高人

  ↓

  止庵:我们读书是为了遇见高人

  ↓

  读书是一场自我教育的长征

  ↓

  实体书影欣赏请戳

  《插花地册子》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读后感(六):读书人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可以归类于文字专业技术人员书写的随笔集,介于论文与散文之间,可以读,但很深厚(指所写的内容上,书不厚,就一本小册子,243页)。

  虽然作者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医学,当过二年的牙科医生,后来也去过企业工作,但他的一辈子几乎与文学有缘,他父亲是诗人沙鸥,从小便有相对比较多的书在读,而且父子、兄弟之间经常诗文相论,往来信件几乎都在谈论文字,后来担任新星出版社总编辑,可以说完全进入文字领域了。

  这本书写的就是作者读的书的随笔,讲他小时候的读书,成人后读过的小说、散文、诗歌之类的,看上去读的多真的非常多,有的书名都没听说过(如《何典》等)。而且作者的读书是一种系统性阅读,比如他通读了周作人、张爱玲这二个人的所有文字作品,读得很深,以至成为这二人的研究专家。当然他也是有选择性地阅读,对不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也不一定阅读。他说:“我这个人活到现在,差不多只做过读书这一件事,如果这能算一件事的话。”

  从他的人生过程来看,当然也包括之前看过的一些作家的文章来看,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几乎就是他人生的一个方向。比如读书,无论60后,还是70后、80后、90后的已经成为作家的人来看,他(她)们的小时候读书几乎都比同龄人要多得多,即使是长在农村的作家也好,他们也都是找到尽量多的书来读,读得更多的书,就对文字产生了兴趣,种下了文学的种子,也就有可能成为作家了。当然天赋也是不必可少的。但从小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即使不成为名义上的作家,进入到读书境界,肯定不是一件坏事。

  《插花地册子(增订版)》读后感(七):止庵:读书是为了遇见高人

  时代飞速变化,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斥着大量信息,当越来越多的人随时随地关注自己的手机时,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读书?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读书人止庵带着他的新书《插花地册子》来到方所,和爱书人一起聊他的读书历程,聊成长,聊阅读。

  “止庵”这个笔名,出自《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他的父亲是著名诗人沙鸥,和父亲一样,他也是自学成才文学爱好者。虽然大学时遵父命学了医,他却始终抱有对文学的热情,在上大学的零碎时间,在床头,在公交车上进行了中文的自我教育,之后他一直把读书当做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说:“我这辈子认真干的事情就这一件,就是读书,其他都是读书的副产品。这么多年来,我确实把读书当成了一件事儿来干了。”

  这个“脑中有一幅私人文学地图”的人,在方所和众多读者们分享了他的个人阅读史和对读书的独特看法。

  40岁辞职去读书

  以前我在一个公司上班,去的时候是1989年,30岁。现在大家有一句流行的话叫自我设计,我这个人无所长,但是经常设计我自己。其中有一个想法,就是我将来要在40岁的时候不干了,回家过我的读书生活。

  但到了40岁时,是1999年,因为当时公司需要交接业务,所以拖了一年才回家。回家前,我想自己以后的生活得有事干。什么是能干的事呢?我想就是以前干过的事情。大家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些条件,有的是年龄,有的是学历,有的是性别,有的是相貌。这些条我有好几条都不能达标,怎么办呢?有一种东西不受这些的限制,就是写作。只要能写,会写,不需要其他条件。我在70年代初开始学习写作,79年在报刊上发表东西,到80年代中期慢慢就不做这个,改成专门去看书了。

  89年我到公司打工,过了一年多,当时我爸爸还活着,有一个报纸约他写文章,他就转给我去写。一个礼拜天有时间,我就写了点东西。写到94年时,我爸爸有病,一个编辑到我们家来看他。她问我写东西吗?我就拿给她看。她隔了一个礼拜给我打电话,说给你出本书。我说要钱不要?要钱就不出了。她说,不仅不要钱,还给你钱。这是我出的第一本书,是95年,当时我父亲已经去世了。

  然后我开始出书,到2000年已经出了五六本,其实我取这个笔名,也是因为我在公司上班,不想让人知道我是一个写书的人,我想同时做两个人,一个是打工的人,一个是写书的人。

  到2000年的时候,我要从公司离开,要回家过我的读书人生活了。但这是一个麻烦事情,从一个公司上班到在家里呆着,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最大的过渡是时间,比如早上还是按原来的时间起来的,结果发现不上班了,第二天又是这样,要做什么事呢?正好有出版社跟我说,你愿不愿意写一本关于你自己的书?我就在家写了四五个月,就是《插花地册子》。这书在第二年就出了,是我若干本书里的一本。

  五年以后有出版社重出了这书,这次出这本书,加入了我当年在电脑里的很多笔记,所以现在比以前多了20%多的文字。但这本书的下限还是2000年。从我小时候到2000年离开公司,这就是我读书的一个经历。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其实我不太关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关心的是我为什么读书。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关心我为什么要读书,凑到一块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反思我一生,读书对我最大的益处就是使得我不是我们了,我是我。什么意思呢?其实读书要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读完书之后是想变得和人一样,还是想变得和人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个问题在那悬着,读书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但这个事情是分成两步走的,第一步,你必须先得变得跟人一样,然后,你才能变得跟人不一样。我们现在有好多人说,我得独立,得精神独立,变得和人不一样。但是你和人一样过吗?还没一样,你怎么变得和人不一样呢?你必须得先和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然后你跑你的,他跑他的,如果没达到这一点,就不能。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回顾我的读书生平,其实就是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我努力地不让别人把我拉下,第二个过程,我不跟别人走一样的路。

  我以前是学医的,我知道其实人的差别很少,但是我们为什么分出来你是你,我是我呢?很大原因是我们每个人有一些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东西。这些是什么呢?从最基本的说,你是做记者的,你是做编辑的,我是在家待业的,另外可以说,你有车,你有房子,我没有,你是博士,你是硕士,我是学士,可以分成很多种。但如果再往下分,就有些不一样了。比如你知道什么,我知道什么,你懂得什么,我懂得什么,你喜欢什么,我喜欢什么,你欣赏什么,我欣赏什么。这就有差别了,这事他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他不知道。

  有些知道是有途径的,比如今天广州下雨,或许有房子塌了,报道之后大家都可以知道,但还有些事情和我们没有直接关系,比如周作人和鲁迅兄弟两人失和。还有一些隔我们远的事,我们可以说这人不仅知道贝多芬,还懂得听贝多芬;这人不仅知道马蒂斯,还懂得看马蒂斯。再往深了说,他不仅知道马蒂斯和贝多芬,他的生活还有一点小小的品味,有一点东西和别人不一样。这些东西的差别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远,但未必就不重要。它可能还是一件重要的事。

  人的地位、权力、财产、身份好多是靠关系得来的,靠父母得来的,靠机缘得来的。但是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品味靠什么得来?你可以说我在广州有的是关系,但是你不一定懂得贝多芬,不一定有修养。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着没用,实际上是有用的。打比方说,有人给年轻的女孩子做媒,介绍一个男的又有地位,又有财产,但是回来说没看上。为什么?这人没什么意思。这个意思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修养、品味、知识、爱好。有时我们和人相处之后会发现这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是乏味一点,脑袋空。反观我们的人生,确实需要一些东西,可能这个品味本身什么也不能给你带来,但是它应该为你所有,对你有用处。

  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

  我的父亲是一个诗人,我们家也算是一个文化人家庭,可是文革自顾不暇,没有一个很系统、很严格要求的教育。那时也没有什么社会教育。我小时候没有文化活动,有活动也是阶级斗争之类的活动。

  没有好好的教育,我怎么以后还略知一点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还敢写书,还敢来和各位说话呢?其实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外,还有一种自我教育。这个自我教育当时没有别的招,只有一个途径,就是读书。所以我自己受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是从读书来的。

  我小时候除了看书之外没有电影,电影院演的是八个样板戏改的电影,后来有了几部《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屈指可数。当时没有话剧,电视里连电视剧都没有,只有新闻。《人民日报》当时也就四个版,没有其他接受信息的东西,全得靠读书。我小时候最想得到的书是辞典。如果问我什么是必读书,就是《辞海》或者《辞源》,或者《现代汉语辞典》。因为我不知道世上很多事,辞典的好处是一个词条相当于一件事的头,如果感兴趣就继续往下看,否则你从哪学这些东西?还有中文,我也没好好学,就得从看辞典,看别人的书,看人家这词怎么用,然后听人说话,记下来,就这么来学习。

  互联网不能给我们提供一切

  我们现在最大的接受信息的方式,第一个有电视直播,手机也能看,第二个有互联网,有互联网之后使得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很多信息,特别是实时的信息,不需要通过读书来得到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互联网不能给我们提供一切的东西。

  我自己也在上网,但互联网不能提供所有东西。我觉得信息不需要通过看书得到,我们基本上不需要从书里得到这种滚动更新的信息。但是这世界上有些东西不是信息。

  我们得到或者获取的东西实际上包括两种,一种是实时变化的,一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仅仅是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有些比告诉你发生什么事还要深,那是互联网不能给我们的。凡带有个人感悟、个人情绪、个人发现的东西,都不是互联网能提供的。一个人自己对世界的发现是没法通过互联网得到的,因为很多人不把这个东西放到网上去。

  我们读书就是要读网上没有的东西,就是要接受涉及到我们个人修养、个人品味、个人知识的那一部分知识。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写书的人,也必须得问自己一个问题,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还要不要写书,或者说有了互联网以后,是写得更多,还是写得更少。我可以明确地和大家说,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应该写得更少,因为写网上没有的东西才是我们写书的人对各位读者的一点真的奉献,或者说爱护。如果一个人写文章只是提供信息,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可以不写。

  读书还是为在世界上见一点高人

  读书的意义就在于和一个作者的交流。因为书里面装着一个作者的灵魂,他辛辛苦苦写书,实际上是在把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搬出来,做了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作者死了,他希望这本书能活得长一点,能有更多他不相识的人遇到这本书,能跟这本书里面的他有所交流,这对他来说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当然有一天这本书也死了,那这人就彻底死掉了。读书给我们的作用就在于,它给我们一种潜在的、更多的知识。如果我们接受这么一种人生观,读书对我们就是有用的:这就是法国作家加缪说的,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我觉得读书其实是使我们活得最多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比方我们读一本小说,小说里有个人物,他活了一辈子。我自己本来活一辈子,我读完它,又多活了一辈子,再读完那本,又多活了一辈子。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活得很多。但是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只活了自己一辈子,区别就在这里。所以这标志着两条路,愿不愿意活得更多,才能谈到能有什么作用。

  我们读书时也常常会叹为观止,确实觉得有些人在某些地方写得非常之好,有的是你能想到的,有的是你想不到的。其实我们读书还是想在世界上见一点高人,我们还是嫌周围的人不够高。也许我们成天见的人都面目可憎,但只要读书,一会孔子来了,一会庄子来了,一会卡夫卡来了,你的生活就会很丰富。其实我们读书不就是为了这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