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交换梦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交换梦想读后感10篇

2018-05-06 20: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交换梦想读后感10篇

  《交换梦想》是一本由嘉倩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交换梦想》读后感(一):知足贪心人生,便是成功的人生。

  看完满是合照的最后一页后,我第一时间打开了邮箱去翻看两年多前写给嘉倩的邮件。那个时候,刚好是生活最低谷的时期,更是飞速成长的一段时光

  收到嘉倩寄来的《交换梦想》,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因为当时正在准备考试,匆匆地翻了翻便一直放在枕边。这期间,不断看到嘉倩的读者分享褒贬不一,秉着客观原则,当时并不确定自己一定会被这本书吸引。但当我终于有时间阅读时,毫不夸张地说,内心汹涌澎湃的。从书的设计,排版,到每一张照片,每一个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嘉倩这三年付出的一切,又好像是跟着她的脚步也走了一遍大江南北。读着每一个平凡人故事,爆棚的认同感从心底油然而生。时而感慨,就好像度过了一百种人生。从小人物们的身上,看到的都是大智慧。跟他们相比,又觉得自己前些年太过矫情。回头看过去,很多事都那么不值一提

  你的梦想是什么?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仅是嘉倩,就连我,也开始好奇十年后,书中每个人的生活。到那时,我一定会买一本续集,好对十年前的好奇有个交代。将来,我也会把这本书推荐孩子,促使他成就梦想。相信他一定会跟我一样,从中得到共鸣

  梦想无价,无论富可敌国,还是穷困潦倒,向着理想去努力总是值得的。从这本书里,我得到的,绝不仅是100个故事。

  很感谢嘉倩,更要谢谢《交换梦想》这本书,相比于几年前,近来的生活越来越好,有相爱的人,有喜欢的事,朋友投合,家人安康。我一直信奉,知足常乐。多年以后,我会和所有主人公一起,检验十年前的自己。

  谢谢你,嘉倩姑娘

  《交换梦想》读后感(二):梦想--回归现实后的叹息声

  2013年从嘉倩的微博上知道这个计划,当年正是我的低谷,看到曾经同事从我梦寐以求岗位辞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是震惊和羡慕,看到了她实现梦想的样子。而那时我的梦想更像是逃脱当时生活的直观感受,对着镜头说出的十年梦想,都希望很快可以实现,人在低谷时其实很贪心。

  今年五月初,还是从嘉倩的微博上知道了这本酝酿了三年的作品终于出版了,一瞬间,脑中浮现当年面对镜头时自己很认真说出梦想的样子,其实更像在许愿,但对梦想,每个人都虔诚吧。私信联系了嘉倩,很快就收到她寄来的签名书,上面说到“期待你的读后感......别忘了我们的十年约定!交换未来作家梦的第一本书。......我理解三年前采访时你说的“稳定”是什么。”我才记起三年前我说的梦想应该与成为作家和生活变得稳定有关,但依旧不记得具体的梦想。

  当年想被倾听,想被记录,想用一种行为证明梦想的价值,所以加入这个计划。梦想可以只有自己知道,但被他人知道,感受思维碰撞,感受赞许眼光,已然是一种自我奖赏。梦想可以没有办法实现,但没有梦想却不可以。所以在他人眼中找寻自己,肯定自己,调整自己,可能是这些受访者接受采访的一个原因。受访者的共同梦想可能就是看自己的故事成为铅字,在他人眼里奔跑,成为他们的回味;期待在遥远地方,有人与你感同身受心灵相通。

  答应嘉倩写一篇读后感,可惜收到书后一直没有时间可以静下心读,忙碌过了近三个月才得闲来写,如果我想出书,岂不是要做拖稿大圣了?想想很是愧疚,终于趁着感受正新鲜,跑来码字。99个故事中感受最深的是第71个故事,主人公是Francis。大概描述一下他,海归、独生子、孝子思想独立者、现实妥协者。所有词都是中性,不褒不贬,只描述一种状态或是身份。有他这些特质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我可能就算其中一个,当然,性别除外。这篇在最后讲了梦想,而前面的描述我认为更打动人,他谈了归属感问题独生子女家庭责任的问题,舆论导向的问题。我认为归属感和安全感紧密相连,一个安全感高的人,心中总有一个可以停下来歇息的地方,而归属感归的就是这个“地方”。每一代都有跟随父母迁居的孩子,每个人对迁居这件事的感受不同悲观的认为没有根了,乐观的认为看到了更多更精彩世界。可能每个孩子一辈子都在这个天平上起起落落小时候没什么显现出来的不同,长大后却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就影响了自己。喜欢文中的这几句话:

  “......但是经历只会让我更迷茫,故事太多也导致我想经历更多的故事。经历伤害了我。”

  “三十岁了,还在家喝父母住。感觉有一种责任在那里,虽然还有梦想,可是很矛盾。......责任,responsibility,我觉得是response的ability,回应能力。”

  “媒体一定是炒作的,这是我鄙视的事情,所以我没有新闻理想。”

  “现在,很多人说走就走,穷游世界,为了追寻疼痛苦难,我却认为,既然想经历苦难,为什么不去接受现实中的苦难?”

  “你十年前走的路,是不是人生必经的一切?你现在是不是就像十年前你的爸爸妈妈那样,去实现你在孩子身上的梦想,给你的孩子铺设彩虹呢?”

  这些话有悲观的成分,但不失真实诚恳,是美丽的梦想回归现实后的叹息声。曾经也因为经历而感受到人生的巨大落差,用了两年时间去缓冲和调节,慢慢把自己从精神压力爆表的状态拉回到现在的样子。爸妈工作状态的改变身体状况的改变是我牵挂家里的原因,所以哪怕毕业时多么坚信自己,多么坚定地办了psw签,多么越挫越勇得寻找合适的、可以留下来的工作,还是在毕业一年后选择了回国。这是现实,比梦想痛,比梦想来的快。

  99个故事,是嘉倩跑遍中国的印迹,是她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而99个梦想,或许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我看了这么多美丽的梦想,却独独喜爱这篇梦想破碎后的感受,因为现实比梦想还要精彩,握在手中的气球好过让它浮在空中,遥不可及。十年后,我希望自己用成熟心态去看当时录制的视频,不因梦想没有实现而羞愧,不因愿望没有成真而失落很开心看到嘉倩的作品,真心祝福她继续做自己喜爱做的事情,将梦想的蒙纱取掉,和现实结合,每一步都走的踏实

  《交换梦想》读后感(三):你好呀,嘉倩和《交换梦想》

  Introduction

  这是我第一次来广州,台风,Z100次列车,这篇给嘉倩的书评拖了三个月。

  5年前第一次在人人网看到她的时候,彼时读大一的我只是因为喜欢她写的小随笔,带着小朋友幼稚给她回复期盼被看到一下。

  “你是医学生吗?最近在上海的话,有空请你喝茶。“

  好了,这就是开头了。

  嗯,我还记得,初次见面之前,我要确认对方衣着特征方便辨认。

  她的短信说她自己是光头

  我差点就信了。

  生气

  art 1

  嘉倩不是第一个嚷着要听全世界人梦想和故事的人,但是确确实实地,她是我这些年来认识的朋友和前辈里第一个把这件事情干出一个结果的。

  我对这件事一直是抱以悲观的态度的。我觉得对陌生人讲梦想,是一件很困扰自己的事情,一方面,越是体验得多,越是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和概括自己,越是年长越是喜欢用经验代替语言交流让人疲惫,语言有时候甚至不如一个表情,不如一个眼神一个响指。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对陌生人的故事感兴趣。和嘉倩在马上诺餐厅探讨过,“人会不会对走在路上的陌生人产生兴趣,想知道TA是做什么的,活得怎么样?”,我的答案是,除非发生利益交换或者产生了特质吸引和在彼此间发生了意外连接事件,否则我并不会对陌生人感兴趣。我觉得大家都挺忙的,就不添麻烦啦。

  所以,想看嘉倩的书,不在于我对同时代的人有多么感兴趣,而在于……我想知道嘉倩能做到多棒,在于她在做我愿意出绵薄之力帮助、参与并称赞的事,在于她真的在不顾一切地为了这件事和很多东西搏斗。

  写书啊,和学医一样,表面漂亮,背后的艰难,面子里子,求仁得仁。

  art 2

  看到书的纸质版本的时候,太多细节从海马里冒出来了。一起冒出来的还有许多烤得模样奇特饼干,一只又一只马克笔画出来的大象,一张又一张照片。《交换梦想》远比我想象得要特别一些,尤其是阅读体验上。一般来说,如果一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在最后50页,那它一定有一个很特别的出身,至少对读者来说,作者编辑会显得……自信非凡。

  按照自己的习惯,没有先看目录,直接翻阅一个一个段落。用编号代替章节标题,只有监狱和集中营对此特别有偏好,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消解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保密。但是,在书里,对于这么多颜色缤纷和浓烈的梦想来说,嘉倩多克制啊。嘉倩在飞来飞去交换梦想的路上有许多东西没能最后保留在文字里,幸运的是我能听到其中的不少部分。西安的中医姑娘,沈阳的药科大学生活,还有奇特到嘉倩难以控制地要重复讲好几遍的一个一个小故事。只不过,有多少她有着小朋友般好奇的东西和深刻惆怅在文字里被藏起来了,有多少她想写的东西最后找不到了呢,又或者,有多少东西,也许没有被给予空间,让文字来发挥。

  火电厂的周末夫妻,在深圳蜗居的女生,某知名不具的战士不幸落进厕所手机。读到某些地方的时候,就能想起嘉倩瞪着眼睛或者瘪着嘴的表情。

  嘿,都会好的,书和他们。

  手机捞起来,还能做砖头用呀。

  art 3

  最后,尽管朋辈对所有急着出书的同年龄朋友们恶语相向,但读完之后,我真的挺喜欢《交换梦想》。

  我评不来文字功底,也说不出文典故旧,但是学医这5年来,还算是有了好恶区分。 喜欢是因为从书里嗅到很特别的气味,像Spotlight的气味。

  真实。

  对于一个法医来说,“真实”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临床实习的时候,见过许多走不出院门的小朋友带着口罩说想听故事,他们在血液科里瞪着眼睛躺在父母怀抱里,有些好几个月都不走,最后成了你的朋友称呼你“叔叔“。

  然后突然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今天换侄子了。

  这没法写,因为真实,所以写起来手颤,写下来都是一把一把落地的头发

  而在公安,故事,往往意味着超乎想象的跌宕起伏,难以描摹的层峦叠嶂,写出来都没人信。更何况,生活所迫的傲慢偏见仇恨、罪孽,从来都不能写,因为真实,所以写起来手抖,写下来都是梦魇。

  幸好人生并不总是这样。真实也可以是嘉倩所展现出来的这些东西,可以是占星师的天马行空,也可以是夫妻店的恬淡清秀,读这本书让我能舒服地喘气,随手拿起来就是几十页,放下再拿起来,也不会累。马克吕布说拍得不够好,是因为还不够近,那么,我们这些凡人所能达到的陌生人真实的极限,恐怕就是嘉倩这样做了吧。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以为生活的沉重已经占据了我所有的认知,读这本书的时候,嘉倩的每一个故事背后,我都能想到关联案件或者病患,但是读到最后,我真的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原来很多事情也没有很严重,大家都能好好活着,原来,很多人,都很不错,可以互相相信,也可以好好相处

  原来梦想和现实也没有那么撕裂,梦想比想象中要重一些,现实也比想象中要轻不少。

  嘉倩用这些年做到的这个成就,其实最靠近她最开始的新闻理想吧。

  活着是多棒的事情,至于梦想,多一点,就是好的。

  广州雨好大,好热。

  结语

  在这个毕业季,以及这几年,谢谢嘉倩。

  接下来,期待你的小说

  “师傅,今遭多送一把葱给我啦。回去清蒸一条鱼。”

  Oooops,欠着嘉倩一篇清蒸鱼,看来是……要欠很久啊。

  文/法医Kitty

  《交换梦想》读后感(四):像從未被拒絕一樣,揮手吧

  嘉倩姑娘:

  你好!

  看了《交换梦想》以后,我一直在想,要怎么写读后感才好。最后,我只想它像我自己。

  2014年开始,将近两年的时间,我都处在破败恋情的影响中。好不容易才摆脱出来。怪谁呢?

  我告诉自己,现在的你除了快乐,没什么可做的。遇到失眠、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我就给自己打气:最糟糕时刻经过去了,还能有什么?

  近段时间,和朋友争论一个问题。源于我转发的一个公推——《愿我们的三十岁,也和陈意涵和张钧蜜一样》。朋友认为,一切的中心是钱,如果要按照内心所想生活,不是办不到,可是会很累。而我坚持认为,穷人也许比富人更容易快乐,钱不是问题,心态才是。

  从小到大,我家经济状况在父母两边的亲人中,都是最末。我永远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家里都会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荤的素的搭配那个年代特有的饮料——清酒,简直就是饕餮盛宴,秒杀任何山珍海味。现在想来,是因为珍贵,是因为知足,才使得那些平常人家的食材迸发出它们勾人魂魄的魅力。

  你觉得呢?

  嘉倩姑娘,我不是一开始就这样想的。很长的时间,还在念书的我都处在一种矛盾中。我不明白我爸当初放弃了读书的机会,为爷爷的去世而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就打工养家,为什么如今兄弟姊妹的境遇却截然不同?我也不明白文革中外婆为了养育子女,又被人设计误会,外公去世是客观环境的原因,可是亲戚们和她的关系却依然如初,没法完全释怀。说实话,这两件事对我价值观的影响挺大。我也渐渐养成了啥事都爱看透的习惯。

  比如,亲朋聚会,一眼分辨出,经济状况好的那些人当中,谁在虚张声势,用力支撑自己看似幸福的生活;平庸的人之中,谁有真感悟。

  就这么被人看着、也看着别人,我总算没让社会担忧。

  然后,工作了,我给自己的定位,也是父母对我的期望:活得好。这个词很泛泛,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心安、平安。所以,也许在领导们的眼中,我是个不求上进的下属。可是,人的生活有百样,剩下的就交给时间,顺其自然。

  收到你的书之后,我读了自己的那几页。回放过往,我看到了一个用他们的话来说“还略显幼稚”的姑娘。

  但,那是我。独一无二。

  麦兜说:我的志愿是做一个校长,每天收集了学生的学费之后就去吃火锅,今天吃麻辣火锅,明天吃酸菜鱼火锅,后天吃猪骨头火锅。陈老师直夸我:麦兜你终于找到生命的真谛了!

  为什么不呢?

  “聪明人的人生目标是获得幸福,但最后只有傻瓜们才会得到它。”

  嘉倩姑娘,你的书,容纳了一百个梦想,就好像潘多拉的盒子,会给读者惊奇和共鸣。但我说,它给我的马力不止一百个。

  我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故事让彼此的人生重叠、交叉。然后,在失落失望的某个时刻,又由于这些平常的故事,记住自己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人,重新拾起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谢谢你的到来,让我记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二三十岁就垂垂老矣;

  谢谢你的书,不论以后的多少年,在何种时候翻开阅读,都能因为这些平凡事而感慨万分。

  所有的所有,不管是失恋、失败、失落、失意,只用一句话:

  像从未被拒绝一样,挥手吧!

  我想,这就是我读到的灵魂,也是会一直鼓励我的东西。

  你的朋友

  2016年5月16日

  《交换梦想》读后感(五):谢谢妳,妳在我的镜头里

  时间对我来说总是太抽象化,就像香水的喷雾那样,时间越久我越不能标记它,但四溢的香气却又真实地存在过,并无法忘怀。

  妳也如此。

  假如不翻看照片,我真的很难想起妳第一次出现在我镜头里的日期。但又恰好,我记得住每一张照片里关于妳的故事。

  第一次签售会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夜里

  百花深处

  豆汁儿

  南锣鼓巷

  徐汇区

  光头生煎

  一颗凤梨

  我似乎再也忘不掉犹如书签的关键词。我喜欢这三年来发生的一切,妳要知道,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妳的文字。

  三年前我还是个在国企里混沌度日的工程师,在妳的感染下,我找到了真实的我。从勇敢的辞职,到独立摄影师,再到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不再像草一样无法自拔。

  真的很荣幸被受邀写书评。我并非一个纯粹的读者,或者说,我是一个举着相机的妳的粉丝。假如把“粉丝”换成“朋友”,妳会不会更喜欢呢?

  这篇到底算不算书评?通篇会不会太意识流了?应该不是所有摄影师的文笔都像我这样差吧?

  再弱弱的问一句,我愿为妳拍下此生所有的照片,好不好?

  《交换梦想》读后感(六):脚踏实地“做梦”

  梦想不大,脚踏实地就行!

  这句话是我个人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也同时作为“交换梦想”的亲历者之一,发出的感慨。嘉倩从第一本书“三毛不在撒哈拉”,到如今最隆重的一本“交换梦想”,她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稳了,视野也越来越开阔,正如她所希望的,成为了一个更好的嘉倩姑娘,成为一个更加亲切可爱的嘉大倩。通过这本书,以及这三年对不同类型人物的纪实报道及采访,她向我诠释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她书中的人物,一次次打开了我看世界的角度,让我不禁感叹,原来路不再是脚下的,而是周围的一切。如何理解“路”这个概念呢----路,带领我们通向梦想。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的“路”很相似:可能是一辈子正经的上班,可能是结婚,迎接新生命,接下来养老,送别,也可能是忙碌地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然而,“交换梦想”书中的主人公们却各有各的活法,路,一下子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各色各样的,打着极具个性化的标签,它是古城区绝顶的美食,是破旧居民区的拉面馆,是新疆小伙执意引进正宗西餐的夜市铺,是球球妈无数次被命运捉弄后的乐观, 是你,我,他的本心...

  寻找本心,也让自己和嘉倩一起成长!

  两年前,参与嘉倩的“交换梦想”活动,录制“10年后”视频时我讲出的话,可能现在自己都没太深印象了,但却清晰记得,当年见她时的紧张,有种和明星面对面的激动。“交换梦想”,对于那时的我是一个很笼统的框架概念。一来,我没有“血肉丰富”的故事去填充这个空白的概念,二来,我的初心是见到“嘉倩”本人,并不是真正地交换着“梦想”。 两年后,从拉美留学归来,这一路让我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我付出了成长的代价,一个人消化着一个人的情绪,思考着每天所做的事,安静地,淡淡地。而和“交换梦想”的再次重逢,源自嘉倩的微博,她更新着一个个故事。而我也回顾着当初报名这个活动时的自己。脑海里一次次尴尬的想着,“那时的她要多单蠢就有多单蠢呢”,“哎呀,她怎么说出如此肉麻的话”,“她有没有动脑子思考啊,简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反正我有点嫌弃那个“她”了,你呢?

  现在的我,再次看到嘉倩,没有当年的粉丝模样,而是真的很想感谢她!为成长中的自己提供了一个见识世界的平台。虽然不能过100种生活,却可以通过“交换梦想”一书,欣赏这100个生活的模样。她是个对读者很负责的作家,不断地燃烧自己的能量,写作写作,把作品修改成最满意的样子。同时,她也是个一期一会的朋友。见面一次,至少等一年,或者如她所计划,10年,而每次见面都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以最接近梦想的样子相聚,并且给对方一个拥抱。这股隐形的嘉倩力量,像是一种信念,鞭策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同为“交换梦想”的一个朋友,形容到,“我们像是加入了一个教派",尽管我们无法像掌门人嘉倩那样活,但不妨碍我们去欣赏她的活法,心里都暗自以她为杆,去追逐,去释放本心...

  嘉倩,在广州购书中心的见面,你提醒道我说,“还没写书评哦”,哈哈,不知道这个“作业”, 老师满意吗—— un gran abrazo y besos

  《交换梦想》读后感(七):《交换梦想》——那些没讲完的故事

  再见嘉倩的时候,已经是广州的又一个盛夏。我们在酒吧喝上第一口冰爽的啤酒后,消退了部分的暑气。从我第一次接触交换梦想的项目到拿到这本书,中间发生了太多太多,幸好,一切过后,我们还能喝着啤酒说故事。

  从收到嘉倩寄来的快递到今天,我整整用了2个月的时间去阅读这本41万字的书。41万字的书不算长,但是我知道,由100个真实故事组成的书,是过去,是现在,是未完待续的人生。不管是出于对作者还是被采访者的尊重,我都不想囫囵吞枣,或者迫切地跳着去寻找自己想要信息。这本书,适合静下心来,慢慢一字一字地看,看完一个故事后,把书放起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现在的社会什么都追求高效率,我们追求上一个速成班,便学会一个技能。我们追求听一个讲座,便找到解决目前困境的捷径。我们追求看一本书,便知道所有的人生道理。如果你期待这本书中,作者能够给出一些答案或者一碗鸡汤,估计你不能把这本书好好看完就放在一边了。因为,一切关于自己人生的答案,都需要自己寻找。

  看着这本书,我们仿佛透过作者的视野去看到被访者的生活和困境。他们并不特别,他们不是什么已经实现梦想的成功人士,他们是我们每天生活中会遇到的甚至很容易被忽略掉的人,他们的故事和我们相似却不相同。作者在这本书中只做记录,不会放入自己的评判。然而,我们谁能去评判每个人的选择呢?选择并无对错,只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成长经验不同,情况不同,所以我们的选择不同。面对未来,我们同样迷茫,谁也没有百分百的信心。只是走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走走停停,在一个又一个的分叉路口踌躇,我们都没有答案,只是希望在每一次的选择后,都更加清楚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召唤,更加清楚地知道什么的路更适合自己。

  最近因为某些客观的原因错失了到伦敦UCL大学教汉语的机会,失望的同时却更加看清楚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让你有“找到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感觉,剩下的,是坚持。 “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真正的理智。” 第68个故事的被访者说到。

  或许,答案已经在你自己心中。现在没有答案也没关系,反正“我们一辈子长大,但是永不老去。”我们还有十年之约,一切都是未完待续。

  茵

  2016/6/30 写于广州

  《交换梦想》读后感(八):心灵开花话来

  因为上一次的鲁莽这一次郑重的敲打着每一字,认识嘉倩姐还是通过微信的一个公众号上,这样一个像三毛一样传奇的女子是带着多少人的梦想去做这件事,辞职。初听交换梦想是俩年前,后来得知就是这位嘉倩然读了你的文字更确定这就是你,只有你是这样的独一无二的。

  第一次捧到手机被这个封面震撼,艺术感很强烈,简单的颜色简单的插图融合到一起简直就是完美,翻开来看一则则小故事戳动人心,没有文案只有副标题,给人感觉很舒适就像在看一本自己的日记一样。

  《交换梦想》的出版触动了多少人的梦想世界,回想三年采访显得那么长,读着一个个故事显得三年那么短暂,好像采访还没有结束就在此刻,故事却被我一个个读完,很不罢休,很是诱人,因为这一个个平凡之路上的人就像在我的身边,我像是同道中人这次不仅仅是读者路上,很像是我就是经历者带给我又一次的洗礼。

  有人会这样说,这姑娘过得生活我也想过。这是最真实的想法我也有时这样,你的那份坚持梦想的心和行动打动每一位共鸣者,三年做一件事儿你做的很好也做到了。儿时曾梦想我也想成为一名作家,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写世间百态人间疾苦,写天马行空世外桃源。《交换梦想》你用平凡的文字写出激励人心的生活故事让我们思考,人就是这样,每一次接受触摸都在思考,思考了就收获了,我在你这里收到货了。

  这本《交换梦想》为那些曾经有过这样青春的人回望幸福,为那些错过的留下美好的遗愿,为那些正在奋斗路上的青年保驾护航,为那些迷茫中的孩子寻找方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磕磕盼盼都是美好的,都会作为经历雪藏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太多的幻想在这本书籍里,短短的字完全表达不完,但是不能贪婪,很好,我会继续,交换梦想也会继续。

  《交换梦想》读后感(九):将他人的故事,说与你听。

  好久没有摸过纸质书,掂着这略有分量的书,心里一阵满足,许久没读过可以走进我心里的作品了,掏出便利贴开始一张一张撕,一张一张写,一张一张贴。。。

  很喜欢书本里的留白,就觉得跟着思绪回到从前的时候,盯着留白的地方就行了,不用抬头就能完成“回忆小剧场”的整个过程,也是蛮赞的~

  以下是便利贴节选:

  -去发现,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闷,但是走近到可以感受到对方呼吸的距离,不用问,不用给feedback,只是听听“而已”,便好似能解开围绕着自己的fence。真理、“信仰”,还有过去,翻天覆地......

  -想过开一家公司/运营一个organ,在其中工作的女性凭借能力站在属于自己的位子,不会有各种奇葩的辞退/录用excuses,不会有boss偏爱“长的好看”的女孩,不会有人说“你看你个小姑娘,反正也没结婚不用看孩子,今天就你留下来加班吧~”

  -“软绵绵”的正能量!Moka~Moka~喜欢这个adj.

  -“胶卷在盒子里,一片漆黑,一片孤寂,打开,照到光,胶卷就坏了,'解释’也一样。”PS.不爱解释END

  -“谈恋爱的人,吃饭是有频率的。你和那个人频率不一样,肯定不会找那样的男孩当男朋友。”Can’t agree more!

  -有一天,没有情绪,没有波澜,大概,心也就死了。

  -有本事,去保护想要保护的人。

  -唉!回不去的......

  -换做往常,遇见一个”朋友“,会把ta从”not share my moments“turn off,但是现在I want to share my future stories with you.文笔不好,有机会,过去的趣事,说与妳听。

  -到了周末,开着房车改装成的冰淇淋车,放着BB的歌,去居民区卖homemade icecream。

  《交换梦想》读后感(十):老朋友嘉倩

  很多年都不买不看“畅销文学类”的书,青春期跟风看了一两本之后就从此绝缘了。

  最开始看嘉倩的博客,内容有趣也有共鸣,但说实话,带着很重的文艺女青年的通病,大量排比句,好多形容词,重情绪轻逻辑,浓浓的青春文学的甜味。

  几年之后的这一本,毫无甜度,真实的人间烟火气儿,看着舒服。

  六年前,我大一,刚开始在一个叫AIESEC的学生社团做communication。那个时候的嘉倩回国没几年,在社交平台上写字,小有名气也算一时“网红”,那几年的网红还不全靠晒脸。AIESEC要做论坛,因着相似的Global Mindset价值观,有人提出想请她来做个分享, 由我来负责联系,同期邀请的还有当年的另一“网红”《背包十年》的小鹏。几番沟通,最后时间协调不开,嘉倩没来。但从那时候开始看她的博客,好玩儿、有趣,偶尔共鸣。

  五年前,我大二,嘉倩的交换梦想项目初步开始。暑假,印度刚回来的第二周,在大连。想象不出十年之后再看当年的视频会怎样的笑中带泪:带着一脸刚从印度回来晒伤的痕迹,一个三观还不成熟又没故事的女同学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报了名,成了这个项目里众多陌生人之一。和嘉倩第一次见面。

  之后几年,我们偶尔联系,看她用三年时间奔走在中国各个角落,耐心地做着这一件事儿。

  我在宁波和伦敦继续一个没故事女同学的典型生活轨迹,好好读书,好好找工作。几行字的功夫过了三四年,“大部分被访者的年龄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许多人一年之内生活天翻地覆,我记录下一开始出发时候的我们……于对方而言,我是他生命的游客,记录生活,到此一游然后离开,再次见面,我化身十年前的他,像是时间的纪念碑。这个角色很好玩。”

  这三年里,很多时候我会不自知地想起那段视频和那个暑假的一天,不写竟不知它于我的意义,除了时刻提醒“黑”历史的意义。 在三观摇摆不定的大二,面对第一次见面的嘉倩,我说如果十年之后能在学校里做老师就好了,以前我就是这样想的,不过现在可能也就只能是想想,高考没考好,没去上好的师范学校,这就不可能了。我们学长学姐都是读研回来外企银行什么的,我得快点想好研究生读什么专业。前半部分的“随便想想”,大概是高考之后第一次和别人说起来,竟是一个只见了一次面的人。嘉倩没给任何“过来人的”意见,只说好啊,那等十年之后我再发你看,肯定很好玩。十年还没到,现在突然想起来已是有趣。没去外企没去银行,现在我还坐在学校里。

  上个月,我代课的一个班的女生晚上电话打过来,一个瘦瘦小小,特别安静,坐在第一排都容易被忽略的小姑娘。想读医学院的小姑娘很爱读书,纯文学、心理学、科幻,什么都看,和我聊了好久她看的书之后突然说她特别担心自己和周围人不合群。是啊,和刷微博追韩剧的“大多数”在一起,由书建构起来的完整的精神世界总显得格格不入。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安慰,某种程度上我的青春期也有类似的格格不入,担心被周围的标准价值观裹挟的挣扎难过。

  按概率来看每个群体里都一定有几个这样的“非典型”,价值观本无对错之别,但也正因无对错之别,少数者本不该承受这样的挣扎难过。但一直生活在固定群体里的人没机会真正接触群体外的世界的时候只能忍受如此不舒服,却不知,所谓少数,只存在被限定的群体里,跳出这个看不见的圈子,我们都是浑然难分又个体分明的一个个独立的存在。

  如果非要说所谓的意义,于我,以上大概是这本书的意义之一。和主流杂志专访版的各行成功人士无关,和社会新闻里的“边缘人”无关。只是把每个圈子里的故事放在一起讲给也许正困在某个固定价值观里的你听,没有评论没有论断,只有纯粹具体的故事。每个故事里的人此刻都还在各自生活里和你一样真实生活着。讲出来不为感动谁,只想让你知道和看见。知道和看见本身特别重要,大多数挣扎和不舒服都因为没机会看见,看不见以后的自己,看不见固定群体外的其他丰富可能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交换梦想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