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7 20: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精选10篇

  《吕录:与33个人对话》是一本由吕露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5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一):一群自恋作家的个人呓语

  《吕录》:一群自恋作家的个人呓语

  本书是吕露对33位中国当代作家(主要是诗人)的访谈录,访谈的内容涉及生活人生观阅读写作方面。本书于我的意义,外观大于内容。书的外表实在酷炫,精致的像一个纯黑色盒子,这样的东西往往不够实用,读完一遍,就有些变形和散架了。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很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访谈录是呈现个人精神境界的很有效的方式。我始终相信大道至简,大道至朴,好的表达一定是通俗简洁自然畅达的,绝不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本书中除了少数的几个作家,多数人的表达方式很让我受不了,过于自恋,过于刻意。吕露的提问零碎矫情,不成系统,东打一棒,西踢一脚,这样的方式本不能算什么缺点,如果弄成轻松俏皮八卦录。可是吕露追求着刻意的深刻,这就显得矫情和苍白。总是突兀的引用一段没有咀嚼透的他人的话语,总是矫情的抛出抑郁与自杀的话题,总是炫耀的将很简单问题弄的玄虚造作,总是过分沉迷于自己狭窄的小天地。与吕露相同,书中的大多数作家也患了同样的自恋病。自恋是一种超然忧伤,自恋病就成了虚伪的藻饰。文学需要跳出个人的天地,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奔跑。否则只能是圈子里的游戏,不会有什么出息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二):吕露的吕路

  初翻开书的时候,并不了解吕露,看到标题“与33个人对话”以为只是一部很注水的访谈集,一口气从头看到了尾,或许一本值得读的书给人的感觉都大抵相似吧,在读罢掩卷的那一刹那,感到酣畅淋漓,十分爽快,不由得一声感慨作为一部访谈,质地如何,完全取决于对话双方思想深度

  以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本书,我认识应该说是一部作品特别认同对话冯唐时冯说的一句话:最好的写作能冲击受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好的写作能对于所用的语言有所贡献,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就是不好的写作。从这个角度评价,于我而言这无疑的一本上佳之作。读吕露与33位文人的对话聊天,给我一种思想激烈碰撞火花的感觉。人生的许多档次,并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心品质。吕露以她在文学上广博的涉猎为功底、以生活中随意的交谈为楔子,让受访者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袒露自己内心的想法观念,读之或是若有所悟,或是豁然开朗,三言两语却能道出读者内心里一些默默惺惺相惜的却难以表达出的思想。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思想者众多,能“见人之所未见”尚且不易,读懂看透了大千世界以后“言人之所未言”更是难上加难,在仓促的生活中,我们很难有机会去梳理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的一些认识与想法并且加以表述去留在自己的脑海形成一些具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测测你是什么样的人”之类的能大行其道原因,因为我们懒得去思考内心,但是由问题牵引着直接抵达答案来的更为轻松,也更愿意去探寻。作为文人,在下笔写作的时候,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还是诗歌还是随笔,都是要遵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所以聆听他们的声音,也许无意中有助于读者突然茅塞顿开自己愁肠百转纠结之事。

  读书也好,对话也好,目的并不是具有功利性的我一定要收获得到什么,也不是说读后听后一定要突然就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哲学家看透了世间的一切,就我个人而言给是希望一部好的著作在潜移默化之中,让我离自己的内心更近了一步,借这些思想者的足迹,行万里路去回到内心深处,借包括吕露在内优秀作者们印在纸上的火花,读万卷书去看清皓月繁星,去慢慢理解最近被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世界不止眼前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三):走进作家的生活---《吕录》

  @文轩网

  看到文轩网微信发出的一篇文章“你写书评我送书”活动,就欣然参加了。目的就是想让自己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还有就是打发每天睡前时光

  几天后很幸运的收到了一本名为《吕录》的书,厚厚的一本,黑色的封面,,咋一看不像一本书,倒像是一个工艺品的盒子,通体黑色,只有作者的名字是用烫金的拼音体。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书,心里很疑惑小心翼翼的打开书,500多页的书中记载着作者吕露和33个作家的对话。看到那些陌生的名字,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太孤陋寡闻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需要了解的东西也太多了,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闭塞。

  合上书我开始思考,这到底是怎么的一本书呢?作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序里和我查的资料得知,吕露原来是一位90后的女作家,曾经出版过《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说句实话还真的想去看看这本书呢,光看名字已经吸引我了。首先我很佩服吕露,这么年轻就出版了自己的书。我猜测书前面的那个名为“泪“的人物肖像就应该是作者本人吕露吧,可以想象她的生活也经历心酸,一路走来也有太多的不容易

  打开目录看着每一个作家的名字从我眼前滑过,却认不出几个人来。好奇心促使我一页页翻看着。利用零星时间一天看两个,用了将近两周的时间我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砖头书给啃下来了。受益匪浅,看到了每一位作家的艰辛,看到了作家们的心声,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也认识了好多作家,通过他们的名字还去百度了他们的作品。通过了解一个作者,才能了解他们的作品。以后有时间一定找来慢慢品读

  这本书是吕露历时六年对33位作家的访谈录。我以前对记者或多或少的有成见,特别是记者在采访名人的时候,会刻意的提出有些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让被采访人尴尬。吕露的采访让我对记者刮目相看了,我看到了一个很有亲和力的吕露,而且是个说话非常严谨的一个姑娘,给我的印象淡定。不管采访的对象是谁,说话都是小心翼翼,慢慢深入从不去接触对方敏感问题,懂得尊重别人。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很难得。

  这本书的设计也很独特。全黑的设计。每一个采访对象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漫画肖像和类似书签的黑色半张插页,上面写着采访对象的名字。采访结束后下面有有关作家的简历。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看了采访记录,再来看作家简介,加深对作家的了解。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四):转《吕的部分》文/曹寇

  2013年吧,广州一个活动上,认识了吕露。年轻、漂亮聪明自信、有想法。除了写诗,她的一些基于文艺生活和形而上思考的“想法”也结集出版了。她这年龄写诗和有想法的姑娘其实也不少,相比之下,吕露显然“混”得有点风生水起。或是早熟那种?这确实让我惊叹。“混”过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势利国度,能“混”到这份上也不太容易。

  然后就是这些年的微博和微信。她热衷于谈萨冈,热衷于摘录现代派序列内那些“老师傅”们的言辞,热衷于敲打自己的小脑瓜子,也热衷于涂鸦画小人儿,然后接受点赞和各路示爱。总之,一个香喷喷的文艺美少女形象跃然网上。我是她的粉丝。有段时间,我发现朋友圈总有点不对劲,但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后来吕露贴了张自拍,我才明白“不对劲”是因为该女很久没更新了——也不知道她干什么去了。

  就是这样,知道吕露整天到底干什么的人估计也不多,其踪迹也极少在朋友直播。在她访谈过我后,我曾也“反访”过她,她似乎对自己的真实生活不愿多谈。这在我看来也未必是蓄意制造神秘(看不出吕露在自我包装层面达到了这一步),而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吕露又出新书了。

  《吕录》,这个书名就透着自信和些许张狂。但又不讨厌,且和整个行为(吕露身为采访人和记录人的一系列访谈)严丝密缝。这或许只是“录”的部分,尤为重要的是“吕”的部分。

  是这样的,这个世界的访谈也得分类。一个傻逼提问人不仅会使整个访谈呈现傻逼的光泽,也会使受访人暴露傻逼的本性。此不足道。最常见的是那种媒体功用性访谈。吕露不是记者,也不是某个机构派来的,她就是一个自然人。她的提问毫无功用性。而在另一个层面,所有的受访人几乎都算是吕露本人比较兴趣的朋友,所以她没必要纠缠礼节性。她的方式就是单刀直入和直奔核心,从而确保了提问的有效性,亦使受访人在答问中无处避让,尽量坦诚。这仅仅是一种朋友熟人之间的聊天方式罢了。前者(吕露)抛出一个球,然后把胳膊支在咖啡桌上托着腮,以便看清后者(受访人)如何接球以及接球的不同方式。“吕的部分”最为有趣的正在于此。我们不仅可以略窥受访者的经历、见识和思想,吕露这位姑娘的天真或老道、傻逼或敏锐焦灼或笃定,以及判断力和审美能力等等也一一获得呈现。与其说你通过吕露的访谈粗浅了解了诸多受访者,不如说最后给你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吕露本人。她“利用”了这些受访对象,给自己来了张颇为精准青春肖像。

  我想提请注意的是,本书可以理解青年吕露的一个艺术行为,而不仅仅是诸多人的访谈。

  文/曹寇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五):一种被保存下来的温度

  当我从门卫室拿到快递,还没拆包装的快递袋时,这本书给我的触感就不一样,不像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只精巧的盒子。果然,这本书的装帧很有特色,很有质感

  这本书是吕露与三十三位活跃于当代文坛的文艺精英们的对话与访谈。这不同于正统的采访,不是学术论坛,不是记者采访,当然有一部分是关于人生百态,访谈双方交流也有很精彩见解,但多数主要是一些生活琐事,很随性的,就是两个朋友天南地北的说了很多,没有套路干脆爽朗

  三十三位受访者中大多是诗人。诗人,诗歌。脑海里就不禁想到了曾经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话题的,韩寒批判“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韩寒的观点应该过于偏激,以致以偏概全了。但是对于赵丽华,乌青,杨黎,梨花体,废话体之类的。我是真不怎么喜欢的。诗歌,应该是源自生活的一种艺术,有意象之美,有无限的想象,触手可及而又让人思忖。

  当然,诗歌不是单单贴上这一种标签,这只是我个人的好恶,我读的也不多,仅仅是表达我的看法,无关书的内容。把自己拽回来,回到这本书上面。

  喜欢诗人蓝蓝,虽然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不认识她,但五页的对话就被她吸引。

  她说“你打破了花瓶,可是你赶走了老鼠,你被雨淋湿了,可是你的花儿开了”,唔,这句话看上去有点老生常谈,但是仍给我耳目一新啊。不要过分执着,很多时候,事物的价值并不止花瓶本身,更多的是在打破花瓶和被淋湿时我们有没有失去一种好心情。用乐观的心态,换个角度看待事物思考问题,便能摇曳生花。

  她惋惜普拉斯的自杀,对普拉斯的前夫义愤填膺。“别用自己的死去赞美冷酷魅力。”一句话,淋漓尽致。死亡只是一个结果,如果有天,你爱的人不再爱你,如果有天,你事业遇到瓶颈,如果有天,你不再青春…我们一生中,总会遇会不好的时候,但只要这个世界还有关心和爱护你的人,就不是世界末日,为爱你的人好好活着,这就是最大的爱。

  ……

  受访者的作家们大都是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半辈子的时间,都在写作这条路上,这俨然是一场孤独的修行。所以我钦佩那些以写作并且持之以恒的人,一本出的背后,是一场漫长的孤独旅程。前几天看的另一本书《孤独小说家》也让我对此深有感触。一间屋子,一张书桌,长年累月,孤独的价值,在于坚守,在于他们把写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完成

  写作虽孤独,而意义却在于分享。所以,有幸读了这本书,看吕露和三十多个作家,聊及,关于写作,关于生活,关于周遭,于我,也是一个自我印证的过程

  我也喜欢写字,这些年来也时不时的会写下一些生活的感言,对此寄予厚重的感感情,虽然这仅是爱好,但总有一些事是值得尝试的。文字可以给你一种君临天下运筹帷幄的感觉,你可以调用成千上万的字符,去谱写你的天下。

  文字记录的东西有可能要比我们的记忆力可靠得多,不然灵光一现的想法很快就会溜走。时间,生活,周遭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实质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可以永垂不朽的。而文字,经历痛苦时,被记录下来了,这是在借文字对抗痛苦,欢乐的时候被记录下来了,这是在借文字延长好心情。记录下来了,保存下来了,就有一种温度,无论好坏,都是见证你生活的印记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六):让灵魂阳光下起舞,作家光鲜生活的背后

  一位具有先锋倾向的诗人,写了一部访谈33位作家的书。这本书从外形上就很另类,我拿到书的第一直觉就是一盘安安静静躺在我手里的录像带。录像带离开我们的生活已经很久了,但这本书黑色的外观还是第一时间就打动了我。我猜想这本书就像带子里有影像有声音,有鲜活的原生态生命的故事在里面,等着有缘的读者来揭开。我带着这样的猜想,翻开了书。一打开,就再也不想放下。

  作家是那样一群靠写稿收入生活的人,他们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似乎与大众绝缘。但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除开他们的作品,我对他们的生活一无所知,也很少有一窥他们生活的欲望。这本书给了我这样一个机缘,吕录的采访看似很随意,有些甚至给人无厘头的感觉,她在书中偶尔会问到受访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或网络采访时穿着什么样的袜子,在抽什么牌子的香烟。生活其实是琐碎的,甚至有些无聊。在看似随便的采访中,受访的作家、诗人、画家们放松了心态,慢慢进入了角色,一问一答中,让我们看到了灵魂的挣扎,努力上升,保持平静,痛苦的,欢乐的,兴奋的,各具姿态。但如果你认为这本书很无聊的话,那你就错了。书中所谈包含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受访者都是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他们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他们努力写出时代所需要的作品。作家为文之外,也着意处世,不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有着不同的挣扎、努力、抗争。有篇采访朵渔的文字,说到人的修行。朵渔极其羡慕古人的气定神闲,随遇而安。“夜大雨,屋漏无干处,吾意泰然”。家里到处漏雨,找不到一处干爽的地方,这位吴康斋先生却能泰然处之,不为所动。我们这些喜怒于形的常人又何能望其项背呢?除开三观这样的大问题,书中随处可见吕录和受访者对普罗大众及自身的人文关怀,关于父爱母爱、对子女的爱、对朋友的爱,都很真实可信,没有忸怩作态、哗众取宠之嫌。当然书中重点是吕录关心的写作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受访者关于写作的回答各各不同,诗人吕德安关于诗歌应努力接近大众,关心社会问题,提出诗歌应该重新走入生活,指出了诗歌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趋势。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良心。我发现书中除了个别八零后、九零后,多数人经历过文革这样特殊时期,苦难造就了他们的人生,他们更多的是从深层次思考人生、思考写作。关于写作,我很欣赏作家张执浩的一段话“作家应该是这样一种人:他心怀绝望和永不甘心;他把每一次写作都当作一次受孕,并调动起全部的情感来期待这一刻的来临;他是生活的受迫者,同时还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助产师。这样的写作者最终可以从宿命出发,抵达不知命运忘其命运的境界。”

  这本书的话题,有些沉重,有些轻松。有些沉重中透着责任,透着追求;有些轻松中透着无奈,透着放弃。每一篇采访都不很长,每一篇采访都吸引着我的目光,放下书本,思考人生,思考命运。能让你感到有所触动的书,一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你,这本书就是。

  《吕录:与33个人的对话》读后感(七):《吕录》在还没叫《吕录》时

  《吕录》在还没叫《吕录》时,黑姑娘吕露曾经让我帮助起一个书名,我帮她想了14个名字。因为喜欢诗歌,首先想的是,我要找最好的诗句,给黑姑娘做书名。而事实证明,漂亮或者富有警醒的诗句,人们或许喜闻乐见,但对于这一本关于33个人(好多受访人都是我喜欢的作家,诗人)的访谈,都不够接近。

  后来,黑姑娘告诉我:名字确定了,叫《吕录》。我惊讶书名的简单,却又准确。她应该在不到20岁就在做关于小说家、诗人、艺术家的访谈了,从一种稚气未脱,慢慢做到独当一面。

  我大概记得吕露在做阿乙的访谈时,问我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她会搜集,不局促在自己的疑问之中。我那时在读《寡人》,说:印象深刻的是阿乙提到爷爷和初恋。后来黑姑娘的确问了这个问题,我也读到了。

  吕露:你苦不苦?《寡人》里你多次提到爷爷,初恋,你说苦。

  阿乙:我正在努力将写作变成一件享受的事情。时过境迁,已经不苦了。我写作时喜欢戴耳机,歌声都是悲哀的,会影响笔端。有时诉苦也是宣泄。写作最终的意义还是呈现。呈现出一种相对客观的状态。

  所以我觉得黑姑娘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自己发问,也是在帮对事物、对世界有疑问的人发问。我不喜欢用夸大其词来赞扬这一种沟通,因为我常觉交流之困难,不敢问人。但一个人总是对很多事情有疑问。

  诗人聂鲁达有一本《疑问集》,有一句,我很喜欢:世上可有任何事物,比雨中静止的火车更忧伤?为此我想象比之更忧伤的是什么情境。并非是一定要得到一个答案,是人要依照那个疑问去寻找生命中得以延伸之物。

  在她第一本书《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刚刚出来时,我就说要期待黑姑娘的访谈录,还有她的诗集。如今《吕录》已出,我是不是该等待《吕露的诗,吕露的画》了呢?另外,我可能不会再帮你起书名了……(玩笑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