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9 20: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精选10篇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是一本由[日] 胜山俊光著作,南海出版公司经典文化出版的双封锁线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一):开书店是要有资本

  一开始以为是本看图说话的书,没想到非常的有内容

  书店的开设方向布置书籍的摆放、书店举办的活动都是相当的有想法,细想这后面要有多少的资金时间精力以及最重要品味人文底蕴啊。日本能开出这么多人文关怀的书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真的是不容易。讲的东京,因为刚去过,比较有代入感,大概知道方向位置

  在国内,书店是一个日渐式微的产业吧。喜欢纸质书的感觉,喜欢书店的那种氛围,但是国内很少有书店能达到,或者是完全冰冷的商业气息,或者是萧条戚败的末路英雄感叹。其实感觉不仅仅是书店,零售业、实体经济都在寒冬房地产高价惹的祸啊。

  如果要挑书中介绍的书店最喜欢哪家,光从图片看不出,但是我喜欢么有摆设的,成山成海的书堆放着的老书店。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二):看书、听音乐、吃好吃的甜点,美一会儿吧

  遇见怦然心动,几个字打眼晃过,就带着细微悸动,像个小妖精,勾引了我。倾心设计独特双封+锁线装订+精美手绘,美的描述往往不乏人们用心打造,我知道,这绝对是本养眼的读物

  全书分为东京篇和京都篇,囊括两座城市的极有格调的书店。只要翻开书,充斥的实体书店的拍摄图片,让人看见每一家小店的精致,仿佛随时都在欢迎我们的灵魂光临其中;内容上排版的讲究令人读来简洁又明快;而几幅细心绘制的地图,却只标出沿路琳琅满目咖啡馆点心店和书店,可爱清新色调,似乎把一种悠闲从一片繁忙的街区里抠了出来,从视觉头脑,都自杂乱中抽身,得到一刻的属于身心放松。与此同时,在鉴赏美的时候,也使得整本书添了个“旅行指南”的实用功能。但是我对美这种体验,这之前是浅谈的。

  我去过的书店特别少,一间房子,从地板天花板整面整面砌满书,密密匝匝只容一人身穿梭而过的样子,就是我理想中的好书店。书店嘛,就得密集,就得营造书本的张扬肆意以及不可剥夺的优越感。那到底什么样的书店才是好书店?是满目鲜艳的摩登风格引领潮流,还是满墙素净的白色更显雅致?是“少即是多”的万里挑一引发诱惑,还是塞满整个空间丰富视野更令人产生饱足感?显然,这并不能够一概而论,因所有的花样百变与别出心裁,所有的关于美的展现,都是一种人们赋予生活以彩色的美好心情。翻阅这本拥有45家小书店模样的书,就知道,原来书店千姿百态,每家书店都具有个性,就像每本书的特别与每个人独一无二和每种心情的不可复制。

  书中集结最多的,是遍布咖啡、甜点、艺术品吉他、旧家具时装漂亮杯子飞机模型或者非洲鼓的书店,当书店精心编排的主角不止是书的时候,反倒会看到美好一角。这些不单以书为主角的书店,它们和各种杂货一并摆设,也“像杂货一样陈列,展示。这里汇集的书令拥有它们成为一间快乐的事。”于是书散发的不是知识优越感,而是和我们喜欢的某件小物品一样,浑然亲切温馨可爱。位于京都的町屋旧书赤杨书店,便以“进来闲逛,然后开开心心地买点东西回去”为目的,打造烟火人间中的小生活氛围。

  呈现出“书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它充盈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书店的氛围自然而然地传达着这一切”的和蔼亲切之感的,还有很多小店,它们洒落在街市巷尾,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与市民打成一片,或成为一代记忆,或作为休憩的一方天地。当然,倘若你不愿意只领略书店的亲近,可以在日月堂里刷着热烈红色书架旁找寻百年前的宝藏;可以在阿斯塔罗特书店抛开真实世界,畅游幻想边界;还可以去往隐居深巷、只卖100本书的森冈书店思考何谓美。总之,这里有45家书店,你要舒适宜人、还是提升美学素养,要彰显个性、还是启发思考,都会找到心有所属的那一家。

  “拿一本书坐在咖啡馆里享受悠闲的时光,或者听听没听过的音乐。有没有这样的时光,会决定你的生活是否丰富多彩。”这样的时光,在忙碌喧嚣的生活里,看着是浪费、无用,甚至是奢侈的,但这样的时光不就是用来浪费、奢侈享用的吗!生活,除开规则之内的日常琐事,还应有规则之外的人生体验。看书、写字、喝咖啡、听音乐、观赏一无是处艺术品,甚至是吃长脂肪的好吃甜点,都属于内心的某一时刻的晃荡。这晃荡挺无拘无束的,却始终是贴近生活的某种本质。所以不管是身心还是精神,都让我们暂时抽离现实繁琐,去一家自己想去的书店,在书店独特的气息里,短暂放纵和美一会儿吧。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三):书店之于我

  大学毕业之后任性地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转悠了半个中国

  没有做刻意的攻略,只是到了一个城市然后去网吧买好去下一个城市的火车票。当时的想法也很随意就是友邻在哪我就去哪呗,到了一个城市把要去哪转悠这种伤脑筋事情丢给友邻也没有少做过。

  问想去哪,哎,我带你去书店吧。或者也没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你带我去书店吧。

  就这样。在南京去了好像已然变成景点先锋书店,用原价买了一本《理想国》买了一张明信片寄到西安去。

  在广州朋友带我去了大众书局,还去了广州图书馆看书。

  在贵阳朋友领我去了西西弗,好像买了一本《生活中最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后来我留给了在兰州的同学

  那家在很多地方开了分店文艺小清新的“猫的天空之城”(是这叫这个名字吗),虽多次在不同城市遇到过却很少涉足踏入。一则我不爱猫二则总觉得我已经脱离了那种太文艺过头岁月三则嫌里面东西卖的贵四则虽是书店但卖书只是顺便卖杂货卖咖啡才是正经营业吧。

  也不知是不是偏见

  所以就是不知道送礼物送什么的时候也会送书,送文化送知识啦哈哈。

  在上海住了不到两年,除了常去的艺海剧院,公司,菜场,图书馆,虹桥火车站,拿话剧票的大楼以外,一个人出门去的最多的路可能就是福州路了,因为这条路上拥有众多书店,拿完话剧票之后,想着一个人也没什么好逛的,那就逛逛书店吧。

  有一本书叫《查令十字街84号》其实简介已经写得够好看的了,爱书的人之间的那些信那份情谊让人动容,在伦敦的时候也专程前往那条著名的街,虽然那家书店早已经不再变成了酒吧,但听说每年都会有很多爱书的人前去参观。

  杭州本地倒也有一家有名的书店叫晓风书屋,年幼时看家里订的都市快报,上面有读书版块好像总会提到它,虽在杭州待了那么久却一次都没去过啊,傻傻的我我小时候一直以为全世界的书店都叫新华书店哎。

  从小到大爱好那栏肯定会写上“阅读”。

  然而我总是去图书馆借书看,很少买书。写书的作者都会恨我这样的人吧,毕竟卖得好才有动力继续写下一本:)

  最后谢谢在南京带我逛书店的晴天,在广州的阴暗星,在贵阳的娃姐:)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四):关于书店的朝圣之旅

  如果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书店便是人类安放灵魂、清净自心的场所。在日本出版人胜山俊光的《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这本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书里,书店不再是一个贩卖出版物的商业化场所,而成为爱书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乃至灵魂往来的“圣地”。所以,读这本书,与其说是了解这些使人怦然心动的书店,倒不如说是跟随作者的脚步在京都和东京进行一番与书店有关的朝圣之旅。

  这本书中选取的这些书店,首先都比较“小”,属于那种“小而美”的典范。其次,这些书店都非常具有自己的个性,或以出售较为少见的旧书而远近闻名,或因装潢布置颇为出奇而使人流连。作为书店的主角,书籍们仿佛有了灵魂一般,它们在店主精心挑选的位置上坚守岗位等待“对的人”将自己带走。

  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到这些富有特色的小书店的具体信息,更能透过书店了解到书店老板店员等终日与书打交道的人们对书的看法。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是以书店为媒介,让读者看到更为广阔的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书之间不再是占有者与被占有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亲密的朋友关系;而购书者与店家也不再是纯粹消费者商家的关系,而是因为一本书而结缘的“熟悉陌生人”。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不少藉由一本书而勾连起许多人的例子。通过这些事例,读者能够感受迎面而来的亲切感:在这个人情日渐淡薄社会里,居然还能有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为比较亲密的灵魂友人的关系!

  在探访这些富于特色的小书店的过程中,作者还向人们展示出不同店主对书所持有的不同观点以及迥异的生活方式。而这些,应该是这趟朝圣之旅中的比较轻松明快的一部分吧。当一本书除了传递知识、交流思想之外还具备了交流情感、增进友谊价值,书店便也不再是“为店主赚钱”的一个存在,而成为帮助更多人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的一座桥梁

  通常说来,当一本书的内容里出现了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那么这本书很可能会给人一种比较深奥的感觉。但这本与日本小书店的朝圣之旅有关的书,却令人耳目一新并且收获到许多信息。说到底,还是作者将自己的心思融化进了文字里,才让这本看起来彩图很多、文字较少的书真正具有了思想性和审美性。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五):那些任性的店主们

  看了这本书的文青们,会有强烈冲动自己开一家书店的吧,这些小书店都带着店主的个性特征。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以书为主题,非常有个性的书店。主题不同,名字古怪(非常难记),风格不同,营业时间也不同。比如,旧书 日月堂的营业时间是12:00-20:00,休息时间是周一,周三,周五不定时休息。真是任性妄为,但是顾客却能接受,因为店主这样任性,书店居然没有倒闭,可见顾客对它的纵容和喜爱

  我觉得府琛店也有这样任性的可能,如果胜山俊光到常州来溜达,一定会把书式生活府琛店录进本书的吧。类别:亲子,艺术,文艺;地址:安莉芳路府琛花园32-33商铺;面积约70坪。但是武进店却不会让人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因为那是小书店才会产生的感觉。小巧的东西容易营造温馨,而这却是宏大的对立面。所以初见武进店的人会发出惊叹:啊,好大的玻璃房子啊。进入店里的惊叹变成了:啊,好大的空间呀,跟迷宫一样。哦了,周常设计这幢房子的主题又一次得了到升华,但是武进店的主题或者说类别又是什么呢?小而精致,让人怦然心动,如果大而空洞,不就适得其反了么?

  小书店关于图书分类和陈列很有启发性,既不是造型论,也不是商品整齐论,既有文脉书架,也有分门别类错落有致法,很值得借鉴。但是,并非把书摆满书架就能成为一家书店,挑选怎样的书、如何摆放、同时摆设什么物件因素,将决定书店拥有怎样独特的魅力。正如书中所说“按照某种关联摆放,更能衬托出书的光芒”所有的所有,书店的主体都是书,但是有了书却不一定会有性格,灵魂才会让书店变得有魅力,有个性。小书店里的陈列,可以很好地丰富和打磨我们的细节

  正式启航时,我们的目的地是要守护城市的阅读绿洲,那么我们要如何到达,我们的航线是什么,我们会遇到狂风暴雨吗,我们会险滩搁浅吗,我们有停靠港口吗,我们的水手都有和风浪搏击的勇气吗?常言道,船小好调头,武进店是条大船,启航以后再不能回头,目标只能是彼岸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六):爱书入魂

  三岛社的创立者三岛邦弘先生相信“一本书有时将改变一生”,一册入魂,无论对人、对书都是幸事。在《遇见砰然心动的小书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爱书成痴,爱书入魂的人搭建出的梦想地,静谧自在流光溢彩

  如果说书是我们的朋友,那你将如何结识每一位新朋友?我想大概百分之八十的认识都是相亲式的——在网络上看大家的评论,让熟悉的人推荐,然后通过网络或是图书城购买,这可不就是亲戚朋友三姑六婆介绍相亲的模式,出生、背景、样貌、身价,见面之前就一清二楚,见面之时也就不痛不痒。没有不打不相识的欢喜,也没有一见如故的庆幸,多了刻意,少了情绪

  从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到广州天河购书中心,从当当到京东,宽敞明亮高楼,众多各含几万本书的细分类目,仿佛身体力行的向读者诠释什么叫做书海无涯。场地宽且阔,促销繁而多,商业气息浓厚,是当今书店给予我们的感官印象,贪图到了大而广,必然遗失细腻温情,唯一生活气息浓厚的大概只剩三四线城市沦落为暑期图书馆的新华书店了。个性化的书坊到也见过一些,附带着咖啡店、杂货店,窗明几净,也还是商业多过梦想。

  东京和京同为忙碌繁华的大都市,却似乎在文化气息方面和我们有相当大的区别。《遇见砰然心动的小书店》里介绍的众多小书店,像是散落在城市各处的珍珠,有净化周边的魔力,屏蔽外界的喧嚣,让人仿如穿越时空之门回到没有网络、没有计算机、没有工业化的慢生活时代。这些小书店规模、风格各异,即有仅100册图书的limart,也有销售册数20000册的往来堂书店,有连接孩童和成人的旋转木马,也有跨越百年的山阳堂书店,松浦弥太郎的中目黑也在这本书的介绍之中……整齐划一的商业化、连锁化书店像是工厂流水线上打造出的机器人,这些让人心动的小书店则像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无论高矮胖瘦,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机器人、人,区别就在于灵魂。

  小书店的灵魂是爱书人长期灌注生成的,这些人里有创始人、有店员、有作家、书评人、出版人,也有普普通通的读者。小书店,贵在小而精,旅行书店、绘本书店、古书店、美食书店……每个书店都有自己精通的范围,吸引着该领域内的爱好者。如果将一件事物爱到极致,它便不再是谋生的工具,攀比的利器,评判的标杆,它会融入灵魂成为身心的一部分,一颦一笑有它,举手投足是它,这样氛围的书店里,书籍自然立体起来,与人平等,生命在人和书之间流转,形成周而复始转动不息的生命之环。

  ACN董事长幅允孝把逛书店称为与书邂逅,多美的诠释,懂书、爱书之人自会珍惜每一个机会与书结缘,不激进,不功利,自然随性。

  文|团团花哚 2016.05.12

  非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可豆邮或联系fionado@qq.com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七):怦然心动的小幸福

  这本小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开心,一种怦然心动。

  这些年,实体书店和实体书会消失的报道随处可见,但我一直觉得实体书店和实体书不会消失,因为这种怦然心动的体验不是网络书店和电子书能带来的。

  不过我也不大认同很多媒体、文章动不动就拔高读书多么好,读书该如何如何之类的话。

  这个世界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注定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吸取知识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有些人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有些人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有些人娱乐游戏获取知识。。。

  不管什么方式,都是自己心动的。

  对我来说,读书和逛书店就是一种自己感觉开心和舒服的方式。无所谓目的,更无所谓好坏。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八):发现小书店的美好

  相信每一个喜爱读书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书店梦,等到老了、退休了,开一家小书店,地方不用太大,店里摆放的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的书籍,悠闲的坐在店里看看书、招呼招呼客人,很轻松就营造出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氛围。当然,这是开书店的人的想法。那么逛书店的人呢,无非是想在书店内寻到一番新天地。《遇见砰然心动的小书店》中所呈现的分布在日本东京和京都两个地区的45家书店,就是店主想法与顾客需求珠联璧合的成功典范。

  作为顾客,也许每次造访书店都是怀着不同的心情,但书店的经营者们秉承的精神却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的。由于图书品种繁多,所以世界上不可能有两家完全雷同的书店,这也是最容易实现风格化的经营领域。本书深度探访了这些小书店的经营者,了解他们的经营之道,同时拍摄了大量店堂内、外景图片,图文结合,直观的为读者展现了日本小书店别具一格的繁荣景象。

  翻开这本书,可以发现,被选中的书店都不是城市中最主流、大众化的书局,它们分布在地铁站旁、隐藏在僻静的小巷、或在某栋大厦的楼上,也有的开在人声鼎沸的闹市区、机场,以各自独特的魅力迎接八方来客。由于面积小、空间有限,小书店的图书品种不可能做到包罗万象,只能以精取胜。

  经营者和店员大多是爱书之人,对选书方向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这是一门很奇妙的学问,因为选择太多,取舍之间需要有清晰的思维和广博的见识。一些店主喜欢观察店内顾客的需求,然后以迎合他们为思路确定进书方向,例如COW BOOKS在选书时就倾向于拿在手里让人感到开心的图书;还有的会坚持己见,按照自己的经营方向来选择图书上架,希冀读者捧起,得到一场意外的邂逅。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的B&B书店就对选书很有一番自己的坚持。这是一家时尚却平易近人的街头书店,只要店员们决定好了一个书架上必需的书,他们就会动用各种渠道努力寻找,常常会给顾客带来莫大的惊喜。如此执着是日本匠人精神的一种延伸,他们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值得国内书店借鉴。

  新旧书混合经营是日本小书店的常态,年代感会增加书籍承载的信息,传递一种往昔岁月的痕迹。另外,视觉系当道的今天,书架摆放也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不少店家都把绘本和最新的杂志放在店门口,增强视觉冲击力;有的还开辟了专题书架作为店铺一大特色。除了主营商品图书外,很多书店也都经营起了各种高品质的文具和杂货。此外,现今的书店也成为各种沙龙、出版活动和展览的举办场所,加深了作者、书店、读者之间的交流。

  这些多种多样的小书店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旅行、艺术、哲学……各品类书店应有尽有,无一不在彰显着自己独立的个性与品位,但它们共同的理念都是“以书为本、以顾客为本”,像源喜堂书店就把旧书都套上了写有作者名字和书名的大腰封,方便挑选,贴心至极。

  书中还提供了几条探店散步路线,随时可以闲庭信步,偶遇一家精心布置的小书店,沉浸在舒适宜人的气氛中,偷得浮生半日闲,因为每一家成功的书店都会有一种强大的气场可以把世间纷扰屏蔽在门外。这是一部很详尽的探店实用手册,对于身处国外的我们来说,即使无法立马实地探访,阅读过程也是一次心灵的书店之旅。现在,试着去发现你身边美好的小书店吧!

  有限的书评主要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原创,请不要未经许可就转载,谢谢尊重。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九):邂逅时光

  在一处繁华的商业地段,当我们迷失在各类琳琅满目的店铺之间,如果这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让你怦然心动的小书店。似乎就像光影闪耀的照片中,终于看到了那一处色彩淡然的安静角落,于是我们与它邂逅,攀谈,一起享受着时光。

  本书《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群小书店,它们或店铺设计精美,或经营理念独特,唯一相同的就是当你推开门的瞬间,那时的那一份笑容。这里有专营烹饪书籍或者旅行类别的专门书店,也有搜集时光的各种旧书店,阅读的喜悦,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坐落在东京中目黑的COW BOOKS,由大家熟悉的松浦弥太郎先生与小林节正共通经营,已有十年有余。书店正中央设置着一排对坐的正方形座椅,顾客可以坐下来看看书,也可以常常店里的咖啡,把生活融入这个空间,正是那位为我们介绍着生活精美物件的松浦先生的风格。

  百年,位于吉祥寺附近,出售着各类的旧书,但就如店长所称,我们不是旧书店,就是书店。书从来没有新旧之说,书承载的是对于文化和记忆的传承,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思想,这就是百年这座书店想要表达的理念。新书也好,旧书也罢,只要能让读者满意,总是百年过后,经典的依然还会放在那里,等待另一个想要阅读的人。

  森冈书店,与其说像书店,不如说像一个旧物艺术展。墙是店主亲自刷的,物品也都是精心挑选,淳朴的风格,却营造除了一种舒适的美,屋内的一切都表现着作者的思想,时光只会把事物变得越来越美。如同店长所言:顾客推开门的那一瞬间真让人高兴,但愿他们能享受穿越时空般的感觉。

  比起东京的书店,京都的更能看出一份时代感,也许这也与这座文化古城的氛围相契合吧。赤尾照文堂创于一九二七年,再有十年就达百年了,这里摆放着各类彩色木版画,是京都独有的文化之一。在京都逛书店触摸的正是京都的文化,传统的日本的那份独特魅力。

  本文配有大量图片,更很有心意的配上了书店的绘本式地图,同样装帧精美的本书,从设计上也一如它的内容一样,让人怦然心动。即使不能完全的逛过这里所述的店,但看着这些介绍,也一定心向往之吧。

  《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读后感(十):这是一本日本书店之旅指南

  我想每个人的成长都和书店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大多数文艺青年都有过开书店的梦想。我记得我小时候总是在新华书店的地板上度过一个又一个的炎热午后;长大一点的课后总是拉着好朋友去有着特殊气味的,被漫画挤得满满的,不太明亮的租书店;大学时戴着眼镜在直顶天花板的书架上找考研书籍,脖子昂得生疼;工作后的几乎每个周末都在环境舒适的书吧里做永远做不完的ppt;到每个城市旅行都一定会去造访当地的独立书店,印象最深刻的是清迈小巷里一家外语出版物书店,约100坪的两层书房里,只有一位白发苍苍的美国老人和一位精力旺盛的当地女孩,他们在面对我镜头时的微笑和那些旧书一样,是一种充满安全感的平静。

  这个周日中午,我在深圳物质生活书吧翻开这本书。这本书介绍了东京和京都的45个书店,从目录看挺有意思的,分为启发我们思考的书店,促使我们重新规划生活的书店,让我们认识世界的书店,思考“美”的书店,从街头的书店奔向书的宇宙,邂逅新事物的书店,舒适宜人的书店,彰显店主个性的书店,令人知愈深感愈深的书店,提升美学素养的书店,让心灵自由闲适的书店。除了介绍书店之外,还有若干篇书店散步地图,按照地图可以沿路看作者推荐的书店以及标注的文化地和咖啡店等,对于想亲自去日本体验书中所提及书店的读者来说非常贴心。

  书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是书店照片,照片数、照片质量、排版和描述都做的非常用心,绝对不是以图文来填充整本书内容的作品。直观的图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文字描述店内环境时用到类似町屋、虫笼灯等日本建筑名词时,对照图片立刻有直观感受,忍不住对日本建筑装修做另一番研究。

  书店带给人的感受大概来自于书、周边商品、装修布置、服务、活动五个方面,这是店主对一家的定位和他个人的品味,而店主本人的思想更是一家书店背后的故事。书中有不少来自于店主和工作人的采访,他们的观点不时的打动我,比如某个书店的老板是希望“书使我们队东京的回忆更加真实”,另有一位街头书店的店主说他希望进来的任何人都能开开心心的交流或者买走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所以不必太严肃。

  书中几乎对每个书店在选书思路,周边商品和装修风格描述上不惜笔墨。很小部分会谈到互联网对书店的影响,例如【在网上买书非常方便,但是三分钟搜索和三分钟把实物拿在手上查看目录与内容,获得的信息与精确度真是天差地别。】以及

  【他们把读者意向明确的图书让位于互联网,故意把书按不易寻找的方式陈列,给读者一个接一个发现的机会,读者因此发现一个进店前不曾想想过的“全新的自己”。】,似乎这是一个在精心经营书店的世界里不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于书店如何生存下去,只是在不同书店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店主会相应地调整书籍类型、装修布置来适应客户的喜好,而举办活动、卖杂货、做咖啡等营收角度是绝口不谈的。

  总体来说,作为一本日本书店之旅的指南他非常好,对有开书店梦想的人,比如我来说也有额外的启发。而如果期待通过此书看到一家书店更可爱的、更有灵魂的一面,恐怕文学功底和故事性都差不少,例如《岛上书店》、《查令十字路84号》和《莎士比亚书店》这些书中通常寥寥几笔就让人对这家书店有更动人的喜爱。

  关于书店描述的摘要:

  【松浦先生及工作人员在选书时遵循一条原则:比起昂贵稀有的书籍,更倾心于拿在手里让人感到开心的书”】

  【与激发好奇心的书架相遇,与愿做桥梁的店主交流,恐怕就是个人选书、个人经营书店最大的魅力吧。】

  【整理有含义的书架需要耐心,他们在摆书时经过了一番认真的思考,“饮食”这个较为宽泛的主题如何抓住读者的眼球,如何引人入胜。比如《烹饪食材的基础知识》叛变就摆放着小说家丸山才一的对谈集《文学,偶尔来点酒》。一愣,再看,紧挨着一本《你不可不知的“饮食”日本史》。“我们非常注重图书本身的视觉效果”“书架是书的舞台,我们在这上面不惜工本】

  【我们希望顾客从书中读到小商品背后蕴藏的故事,才这样布置”店员如是说,书能为人们提供契机,让商品显得更加亲近。书有时是个好配角,能烘托商品的魅力,有时又是个故事的讲述者,讲述书架上的世界,而它同时也是一种商品。因此,这里的书与类别、话题性无关,他们是以能否拉近商品、作家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为标准,慎重挑选出来的】

  【除了新书和热卖书籍,只要断定“这个书架上无论如何都需要这本书”,他们不仅会通过常规进货渠道寻找,还会逐一询问这本的出版社、区域经销商甚至旧书店,选书时遇到问题,通常由店员提出建议,店主再综合个人意见进行定夺,至于图书的摆放方式,虽然每个独立的书架都个性十足,但还是希望书架能为读者提供更多遇见心仪书籍的机会。】

  【书店的内部装修、书架及物品布置全部由店主和出入书店的国内外艺术家们亲手完成。艺术家们常常即兴创作作品,店里的每个角落都流露着高雅的品味。店里还摆放着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书籍、小型出版物等其他书店不常有的商品。世界各地制作的独立书刊并不能通过一两家公司统一采购,他们与世界的创作者和艺术家建立了一对一的直接联系,才可能拿到手。】

  【旅行书店:店里经常举办研讨会和读书活动,了解各国相关知识的文化人,街坊邻居和旅行家齐聚一堂,轻松愉快得进行交流。旅行书店的书架上摆放着约七千册图书,并非以旅行指南为主,而是与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关的读物。此外还陈列着进口杂货,商品,国内外免费发放的报刊,小众杂志等。】

  书【店主要经营极具艺术感的杂货,店里陈列着各种凝聚年轻创作者丰富构想的作品。在这个似乎一不留神就会迷失方向的空间里,书像粘合剂一样连接着一件商品与另一件商品。】

  【“我们希望顾客从书中读到小商品背后蕴藏的故事,才这样布置”店员如是说,书能为人们提供契机,让商品显得更加亲近。书有时是个好配角,能烘托商品的魅力,有时又是个故事的讲述者,讲述书架上的世界,而它同时也是一种商品。因此,这里的书与类别、话题性无关,他们是以能否拉近商品、作家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为标准,慎重挑选出来的。

  “比起整整齐齐的摆放,凹凹凸凸呈现立体状给人更多寻找的乐趣,这样一来,每本书的性格就凸显出来了,很有意思”按封面或书脊摆放自然有类似设计的乐趣,但更有趣的是布置书架时,让书名连成一段段连贯的文字。关于选书别太挑剔就行“太挑剔的话,书店方面的意志太强,似乎剥夺了顾客挑选和思考的乐趣。”】

  【“把心思寄托在书上的并非一个人,而是很多制作者,有编辑、营销人员、书店店员、还有读者,因此,我们认为书是媒介,但真正的主角是人”】

  【“我们选择作者和编辑的思考交织其中,并且交织得饶有趣味的书,一本书是由信息整合而成的。我们以装帧设计、编辑方针、作者的思考等因素如何得到表现来进行选择,另外也非常看重作品的独创性。”】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绘本作家的各展和朗诵会、诗人和文学家的演讲会、绘本制作等,让大人孩子喜闻乐见。此外还有一年一度的“一箱旧书市集”】

  【如果有机会前来造访,请务必参加城阳办事处每月举办一次的“寺子屋三岛社”活动。这项活动可谓三岛社的公开编辑会议,只要事先申请就可以参加。如果能亲身体验一本书摆上书架前的制作过程,哪怕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在书店看书的目光说不定也会改变。】

  【书店面积不大,只有五平,但也许是透过町屋的大窗户与屋檐下的虫笼窗照进来的阳光明亮得恰到好处,店内显得特别宽敞、温馨、舒适。】

  【如果想“饱尝”这家书店的趣味,不妨拿着手中的书请教桂先生,他不仅会告诉你有关这本书的信息,还会跟你畅谈当时的流行风尚,政治形势等。店里全都是桂先生喜欢的书,一说起他们的魅力,他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尽管这位店主平易近人,又有点害羞,但是他的行动力和品味绝对令人刮目相看。】

  【这里的书以思想类为主,除了书架上的书,寺井先生的头脑中还摆放着更多的书。他时而象玩联想游戏那样,从一个关键词出发,如数家珍地介绍相关书;时而列举一段内文,热情洋溢地解释精彩之处。这家书店与其说是一间仓库,毋宁说是寺井先生大脑的一部分。如此庞大的知识量背后,支撑他的审美意识是什么?】

  【书是一种对混沌的世界进行整理的商品】

  【人活着需要经验和想象力。想得到这两样,就不能被画面背后的那些不确定的东西紧紧束缚,关键是动用五感来感受此时此刻存在于此地的真实的东西。内容就不用说了,还要去感受分量、气息、触觉,要为能邂逅这本书而感动。】

  【读书就像旅行。沉浸在一本挚爱的书中,思绪就飘到了远方旅行,因此书成了旅程的入口。因为看书的人想亲身体验一番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以及所见所闻,品尝他所吃的东西,体味他所感觉到的空气。】

  【一本书通过编辑和装订,被赋予不同于一幅画或一帧照片的崭新的意义。】

  【自然有用的东西有一种独特的美,让人一见钟情。】

  【书架容纳不下的旧杂志等随意地插在红酒木箱中。从古老的艺术杂志上能看到今天已经见不到的策划思路和版式设计,让你在内容之外还能有诸多发现。】

  【书中无论如何都都会有时间差,这个时间差既是找回自我的时间,也是进行另类体验的工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