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10篇

2018-05-12 20: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10篇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是一本由林屋公子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一):吴越争霸,春秋乱战

  之前因为《先秦古国志》得知作者,等了一年,终于等到公子的新作。

  正如封面文案所写的,本书和其他同类书相比,侧重解读霸主灭亡囚徒逆袭,探秘兵圣身份商圣结局品味先秦历史江南风物,看完这本书,会认文案绝对不是夸大其词,书价绝对物超所值。

  解读霸主灭亡囚徒逆袭,勾践为什么能战胜夫差呢?传统说法无非是勾践卧薪尝胆,夫差受到伯嚭和西施蛊惑。然而公子告诉我们不是这样,夫差的灭亡主要是因为他的霸业心理,伯嚭只是顺应他的心理,西施更是无足轻重甚至不存在人物。历史上勾践也没有尝胆的记载,这种说法其实是后人演绎的。

  探秘兵圣身份商圣结局,公子此书的亮点是纠正了不少广泛流传的说法。有篇附文专门论述伍子胥和孙武是一个人,起初我看到目录还觉得是脑补过头,但是当我看完正文时不由得不信了。而且公子也不掠人之美,明确说他的观点是在清人考据上进一步阐述。至于范蠡,公子考证他其实是被勾践杀了。

  品味先秦历史江南风物,公子虽然是写吴越但不限于吴越,对春秋霸业更迭战国时代变迁都有准确论述。从参考书目也可以看出理论扎实以及知识广播,不管是疑古派顾颉刚、古史重建派晁福林的观点,还是传世文献、简帛金文记载公子都信手拈来。附录的人物谱还加了很多正文没有的龙套人物。

  总之,这是本不可多得好书,既通俗严谨,既幽默深邃,是通俗和学术结合模范作品,愿公子能更继续推出新作,有可能的话把秦齐楚晋等国家都写了。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二):看满目兴亡真惨凄,笑吴是何人越是谁?

  ——读《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

  受小说戏剧、影视作品的影响,吴越争霸这段历史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记得上初中时候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学习,教我们背那个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至今记得高中学过《国语》里的《勾践灭吴》选段。这段历史的确传奇,有美女英雄,有忠臣有佞人,有阴谋战争。然而大多数人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到底吴越是什么时候建国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楚国的发展史倒是有一个“筚路蓝缕”,吴国的泰伯我倒还知道一点,但对于越国的起源我是完全不知道。

  看《先秦古国志》系列时常会有一种感觉,很多听起来荒谬绝伦不可思议事情,往往是真的,比如越女教越国士兵剑术,比如杀长子风俗,比如炎人国辄沐国那些细思极恐的风俗,比如远古时代那些怪诞的神话故事,《先秦古国志》告诉我们,很多都是真的;而很多在我们脑海形成固定形象的事情反而是假的,比如泰伯让国,比如周幽王烽火诸侯的故事,比如赵氏孤儿的故事。甚至连西施、孙武等传奇人物的真实性都有待考证。之前看另一本书的时候作者提出西施其实是虞姬,乍一看感觉太过新奇,但看了论述之后又觉得有点道理,而《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提出孙武就是伍子胥,让我目瞪口呆,然而看了作者李菊福的论据之后又不得不服。真是分分钟感觉自己认知被颠覆(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对先秦历史知之甚少)。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可以说是《先秦古国志》的升级版,真的很赞,之前那本《先秦古国志》我还能挑出点毛病,给作者林屋公子提提建议,这本书我只能抓抓虫,说说一些因为词条而打错的错别字。结构上,作者别具匠心地在每个章节前节选一段与之相关的《史记》《左传》《吴越春秋》选文,全书一共八章,前五章着重讲述吴国的发展史,中间又捎带讲了越国和吴国的交(矛)往(盾)。第六章主要介绍越国的发展史,第七章写吴国的衰落,第八章叙述吴越两国的终极PK。前三个附录有助于读者理清思路,也可用来查询。附录四的吴越主题景点地图灰常实用,让我对江浙好生神往,恨不得能马上飞到那边,把那些景点都逛个遍。除此之外,《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还增加了好多图片,有人物画像,有文物照片,有旅游景点的照片,更具趣味性。

  听林屋公子讲历史故事,感觉格外有趣,很多时候都忍不住莞尔而笑,甚至笑出声。作者语言幽默诙谐文笔流畅,叙事清晰,根据史料向读者解说历史却又不说陈词滥调,善于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然后将问题答案娓娓道来,让人时常有恍然大悟之感。作者讲解战争非常详尽,《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写到很多战争,林屋公子对于战争中的军事装备编制双方地理位置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军事策略都很熟悉,如阖闾率军攻楚,将孙武的军事理论用于实践——总之,林屋公子真的是一名优秀的战争解说员。我这种对于战争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的人看了也能明白文学史上,《左传》在先秦典籍中本来就以擅于描写战争著称,要讲述先秦的历史,《左传》是无法避开的史料,而要读懂《左传》,再用自己的话来解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如这本书的宣传语所说:《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解读了霸主的败亡,囚徒的逆袭;探秘兵圣的身份,商圣的结局;品味先秦的历史,江南的风物。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读完感觉又学了很多新知识,我想其他的读者肯定也有别的收获发现。这本书喜欢先秦历史,喜欢江南风物的盆友们不可错过哦。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三):有理有据、有笑有奇的吴越春秋

  对于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大事烂熟于心的人,我总会竖起大拇指尊敬佩服之感油然而生。想必很多人和我有类似想法,这可能缘于我一直读不进去历史,也不爱学历史有关系。并非不期望挤进博学多才的队列中,只是曾经认识的历史要么严肃,要么枯燥,以至于还未读懂早已厌倦了许多。但后期即使再学历史也只是略知一二,没有热爱和兴趣想要让大脑就范实在不容易。

  只是这本书颠覆了我对历史的观点,林屋公子的书充满了吸引人的地方,打消了我对历史枯燥的偏见。作者的语言诙谐调侃,将文邹邹的书面语言通俗化,十分接地气地换成了现代语甚至流行语,让人读起来更容易感受到当时的情景氛围。通俗化却不失原则,这是这本书吸引人的恰到好处

  让我连连称赞的也正是这本书的原则,语言调侃是为了营造氛围,但必有历史文献等作为依据,比如《列国志》、《战国策》、《晏子春秋》、《新唐书》、《韩非子》、《宰相世系表》、《清华简▪年系》、《左传》、《周礼》、《说苑》……让人一边赞叹作者的历史功底深厚,一边放心踏实的去阅读。在纷繁的春秋历史中,作者并非简单加工讲述了一段历史事实,而是为读者们呈现了一场春秋时代的丰富盛宴,如果联想能力够好,足够边度边在头脑中构思人物并情景再现。以各种记载为依据,作者用历史思维推测思考,给出可能存在的虚构或者后人有意传奇化等多种猜测观点,让人越品越有味道。例如“破楚”一章中括号末尾提到,“该文观点为笔者在牟默人观点上进一步论述,系一家之见,顾正文还是以孙武与伍子胥为二人。孙武是否就是伍子胥,仍需进一步研究。”类似作者自己一人的观点还有很多提醒,均有论据佐证,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另一方面也让人改变了学习历史只需记忆的刻板印象,跟随作者有了更多的思考。

  书中另有多处让人称奇的地方。除了那些我们不曾想过的问题,比如范蠡与西施的关系;伍子胥的出身到底是什么样的;还包含了各国民俗、政治、礼、乐的讲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所指为谁;“尤物”一词由来;吴国的佩剑出名以及几大有名佩剑的简单介绍等等。各种冷知识,奇特风俗让人目不暇接。何止一个“长知识”能说得清的!

  这是本既诙谐又严谨的书,同时这也是本吴越春秋的百科大全感谢林屋公子为读者们呈现了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吴越历史,每一篇都会读到很多不曾在学校接触过的信息。捧起这本书,从此爱上历史。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多姿多彩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四):君到姑苏住

  君到姑苏住

  读《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

  文/方木鱼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是江西文史爱好者《林屋公子》的通俗历史类新书,作者在占有各种史料,传说基础上,为我们再现了一个风起云涌刀光剑影、波诡云谲的先秦时代。

  吴越指的是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等地。书的附录里有一张《吴越主题景点地图》,眼光自觉便落在苏州的姑苏区,虎丘区和吴中区。一直觉得“姑苏”是个很神秘的词,可能是小时候读金庸小说,里面的“姑苏慕容”家带来的感觉吧。

  我读《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是从《伍子胥过韶关》那一节读起的。书中就伍子胥过韶关给出了小说版、野史版和正史版三个版本。在正史版的末尾有一句话:终于要到吴都了,伍子胥回首望着古国的天空落日下的晚云艳红得像燃烧了起来一样。他仿佛看见云彩在滴着血,父亲兄长的血,国仇家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伍子胥的悲剧色彩

  因为去的地方少,见的风景少,便格外喜欢苏州。苏州是个文化底蕴身后的城市,在我的眼中,甚至超过北京。北京太复杂,政治、经济、然后才是文化。而苏州很单纯,那就是文化。

  苏州人很敬重伍子胥,建筑姑苏城是伍子胥的一大功劳。在苏州人眼里,“伍子胥就是苏州古城之父,没有伍子胥就没有苏州城。”如今苏州城里有太多他留下的印记 。 比如胥门,是伍子胥被吴王赐死的地方,比如胥江,是伍子胥开挖了史上首条人工运河,比如胥口,伍子胥抛尸入江所在地。

  第六章《绝境》里讲了一个阖闾的故事。阖闾有一次和妻子女儿一起吃饭,他吃到一块烧鱼,觉得味道很好,就把这块鱼送给女儿吃,女儿觉得父亲把吃过的东西送给自己,是对自己的侮辱结果自杀了。阖闾难过至极,就为女儿在城外修建了一座墓,并把自己三把宝剑鱼肠剑、胜邪剑、湛卢剑中的胜邪剑给女儿陪葬。

  而阖闾墓里的宝剑的剑灵化成了一头白虎站在阖闾的墓前,这就是虎丘的来源

  这就是吴越,一个处处充满历史、文化、传说和灵气的地方。《先秦古国志》应该是一个系列,但吴越春秋无疑应该是这个系列中最炫目最有灵气的一颗珍珠,一如吴越之地几千年来的辉煌瞩目。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五):吴根越角兵犹动

  在上古三代的史书中,有一片被称为吴蛮夷越的土地,便是我的故乡。从上学起便接触了各种立场纷纭的传说:勾践雪耻、子胥弄潮、孙武演兵、沉鱼沼吴……时至今日,已不再执于一端,能够更从容地看待那段历史,甚至偶作谑语。蒙《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下文简称《古国志》)的作者林屋公子赠书,权作浅评。

  科普读物易写难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读者完全可能通过影视、戏曲民间故事、连环画等其他途径,或多或少已掌握了一部分资料。那么当一些全新的说法展现在面前时,势必会对固有印象造成冲击。曹余章先生在续写《上下五千年》时坦言:“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特别是经济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写历史读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观点问题。”

  《古国志》的作者正是基于“在专业草根之间建起一座桥梁”的初衷,亲历故地,提笔畅谈,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熟悉原典的读者,大可跳过正文的表述,直接阅览四则附录和参考书目。作者将《吴越主题景点地图》列表,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指南,是背包族的利器。如果对那段历史只有一些简略的了解,则不妨沿着作者建立的框架,去发现史料中的异同,更客观全面地看待吴楚越三国的纷争,以及后人可供玩味的心态

  以吴军入郢后的雍澨之战为例,左司马沈尹戌在明知昭王出逃、己方士气难振、地理处于劣势情况下,仍率领偏师向敌人发起了进攻。作者这样写道:

  吴军的包围圈在渐渐缩小,沈尹戌知道自己跑不了了,因为他以前在阖闾手下干过,所以他非常不愿意被吴军所俘虏,于是他对身边护卫自己的一些步兵说:“谁能够杀了我,不要让吴国人得到我的头?”沈尹戌抱了必死之心,但他的属下却没有人忍心杀他。

  这时他的部将吴句卑说:“下臣不才,愿意担当这项任务!”沈尹戌笑了笑:“以前没有重视您,关键时刻还是您可以啊!”这个吴句卑,和吴国先君句卑同名,可能也是吴国人。大概沈尹戌在吴国的时候相识,后来追随沈尹戌到楚国了。

  他割了沈尹戌的头用布包好,藏好尸体之后就逃跑了。楚国最优秀的将星就此陨落,沈尹戌虽然没有成功全歼吴军,但还是消灭了几千名吴军。最重要的是,他以死来激励了楚国军民的继续抗争,而且他的死也激励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儿子沈诸梁,我们通常叫作叶公,不错,就是叶公好龙的叶公。

  《春秋左传正义》:“传言司马之忠壮。谋毁舟败吴,是忠也;虽伤,犹战不止,是壮也。”在这一节中,作者不仅介绍了作战双方的实力对比、渲染了沈尹戌的英烈,还不忘交代对吴句卑的考据。这样的笔法,书中俯拾皆是,可读性很强。

  书生枉自观青史,青史讵如白骨艳。科普的趣味性是为经典打开了一扇门。只要用心去品读,那些艰涩的记载就会化作虹桥,带你走进士风激厉的吴越春秋。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六):幽默解读吴越

  幽默解读吴越

  ——评《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By Rene-summer

  一部电视剧《芈月传》让我对先秦古国产生了兴趣,一本《先秦古国志》让我关注了林屋公子。林屋公子是何许人也?他乃江西人士,是法律工作者,是文史爱好者,又是历史类实力派作家,著有《先秦古国志》。我现在看的《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是他的又一新作,讲的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一段历史。

  提及春秋,不得不说说“春秋五霸”。对于春秋五霸的定义,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史记》中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另一种则是《荀子•王霸》中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从本书来看,林屋公子采用的是第二种说法,应是为了主题吴越春秋而选的。

  本书开篇以《山海经》为例提出了的三个问题,从而引出了“吴”字的起源,又到吴部落的形成,但也挖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比如吴刚是如何上的月球,竟然是因为妻子出轨,于是他杀了第三者伯陵,最终被炎帝抛到了月球上。历史传说有些夸大其词,但夸大其词的并非只有吴刚,还有姜嫄是如何怀的弃,还有文王阿昌的长相等,这其中有神话的描写,也有典故的出处,传说和历史相结合,更加强有力诠释了历史。

  对于历史,我能想到的词来形容就是枯燥,繁琐的年代表,众多的人物名称,错综复杂的关系,汇集到一起就是枯燥的,但林屋公子的文字却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文中不乏出现“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被炒了鱿鱼”、“打扮的如此非主流”等一些列的现代流行语,历史中穿插的现代流行语,让历史瞬间变得生动有趣了。

  在历史中,有我们根深蒂固的一些印象,比如我们一直说的卧薪尝胆,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然而真正的历史是,勾践并没有卧薪,他只是尝胆,所谓的卧薪只是后人加上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灭吴这段典故也是吴越争霸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夫差的差,勾践的贱都描述的淋漓尽致,把吴国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全部展示了出来。

  书中比较出彩的是还穿插介绍了江南的风物,像为了纪念伍子胥,苏州西门称为胥门、投入伍公尸体的江称为胥江,太湖口称为胥口,胥口附近的一座山称为胥山,胥山上还立有胥王庙等等,这些地名至今都还存在。书末还有附录,介绍了吴越主题景点地图,这些都是旅游的好去处,尤其是对于没有去过吴越之地的人,更是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七):由卧薪尝胆说起

  说起春秋,你想到的是鲁国的史书《春秋》,对就是关羽秉烛夜读那本;还是春秋时代诞生的圣人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看着时代洪流交替往复,滚滚向前;周王室衰微而礼乐崩坏,你肯定还会想起金戈铁马,尸骨堆里捧出的王图霸业,春秋时代的王家男儿的英雄梦想和终极目标,春秋五霸。

  但是你是否知道春秋五霸这个“霸”字的到底是何意义?你是否知道我们早已烂熟于心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的真实性和背后的故事?你是否知道才子佳人范蠡和西施最后的去向?

  而这本由林屋公子所著的《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就为你厘清这些常识中的谬误,解开一些困扰我们的谜团,带你更加深入浅出的认识这段传奇而辉煌的历史。

  我们迅速把时间轴拉回到公元前500年。这个战国末期的时代,在三家分晋,群雄并起之前,吴越争霸是这个时代最后的挽歌。我们再把眼光收回,鸟瞰世界,作个横向比较,以公元前500年为坐标,看看前后这个世界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公元前509年古罗马,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494年“平民运动”爆发,罗马平民与中国百姓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罗马市民放下武器不参贵族之间的争斗,而我们的越国人民和君主勾践一起奋发图强终于称霸天下,本文就不作过多讨论了。博士帝国大流士一世正在开创他的霸业,东征印度西伐希腊,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也是这一时期的经典战例。而此时的古印度,释迦摩尼正值壮年,公元前500年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开创了佛教。而这一时期世界思想史上也群星璀璨,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为整个人类历史留下了取之不竭的丰厚思想遗产。

  回到《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我们知道春秋五霸存在争议,我们大多数人从中学历史课本里学来的标准“春秋五霸”是沿袭《史记》的说法: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而偏安东南的吴越两国的两代霸主似乎是存在争议的,而《荀子·王霸》则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而历史上获得周天子正式承认的有齐桓公、晋文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四位。所以,吴越争霸是春秋末期不折不扣的正剧,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霸主地位也是无可指摘的,我们搁置争议,继续了解。

  本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着力刻画了季札、阖闾、夫差、勾践等核心人物。季子季札,三让王位,周游列国,不忘故旧,挂千金之剑与徐君墓前树上,集礼乐之邦的美德于一生,甚至被认为是孔子的老师,这样的人物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阖闾招贤纳士,启用伍子胥和孙武,一举攻破楚国郢都,奠定了吴国的霸主地位。而夫差也并非只是一个无能而只喜欢听信谗言贪图享乐的昏君,他在军事上的才能也非同一般,只恨生不逢时遇到忍辱负重奋发有为的勾践。而最传奇的勾践,似乎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他的一生“卧薪尝胆”,但是在《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将为你厘清谬误,勾践确实有舔舐苦胆以明志的行为,而“卧薪”睡在柴草上应该为后人生造杜撰。

  美人、权谋、神兵、忠臣良将、奸佞、兵圣、商圣。随便列举几个关键词都极具吸引力。林屋公子能够用流畅通俗的语言很好的为我们徐徐到来这段历史实属不易,而国内在先秦通俗历史著作上的能够立得住的著作是不多的,可以说林屋公子为我们填补了这一块的缺失,做了一个拓荒的壮举。而春秋战国这片富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芈月传》的热播,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关于先秦历史研究的书籍面世。

  当然我还是要吐槽一下,以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讲,其实历史类著作最大的硬伤在于,大多数历史书都没有配地图,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用文字描述起来远逊与直观简明的图表,这里就不得不安利一套由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这是目前来说最完备的中国历史地图参考书了。而本书最大的遗憾也就是没有配备地图了。

  掩卷沉思,灿烂的春秋在吴越争霸中走向战国兼并,百家争鸣还在延续,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正在走来。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见林屋公子的下一步《先秦古国志》系列作品。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八):数风流人物还看前朝

  战国有七雄,春秋有五霸,《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里是按《荀子·王霸》的套路记载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只不过阖闾与勾践都是属于春秋末期的人物了。而春秋与战国关于称霸的不同之处似乎在于,春秋时期诸侯们只是想称霸当所谓的盟主,兼并的概念很模糊,而战国是为了剿灭吞并的吧?

  说实话,如果不是对历史,对中国的远古神话了解那么一点点的话,此书刚开始读起的时候会有点吃力,几十个人物叠加出场,互相又有点关联,需要理顺关系的话相当的费脑。但当你迈过此坎,便会觉着越来越有趣,仿佛一副历史画卷在你眼前打开,烽火燎烟,勾心斗角,今儿朋友明天对手的,浓烟滚滚,其实翻来覆去的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本书既然是吴越春秋,那肯定所有的线路都是往吴、越两国上靠,从字的起源,到部落的形成娓娓道来,有神化,有据典,历史有时候就该这样写写,看起来不枯燥最起码。比如我还是首次看到关于吴刚咋上月球的,咋去的?被炎帝扔上去的。为啥仍?他老婆被睡了,一上火,砍了奸夫。看来古往今来对付第三者的手段基本都一样,砍杀呀。还有周文王西伯昌,后世为了说他的大不同,把他描写成:龙一样的面孔,虎一样的肩膀,四个乳头,2.3米的身高。真人可能是有那么一点点长相不同,但这样一夸似乎又变成了一个“妖怪”,或许那时候人们心里的图腾就是龙虎巨人吗?

  关于越国的起源有几个说法,一是斧钺钩叉的钺,那时候那地方的先民就发明了这样一种武器或者礼器之类的东西,然后就用此名代替国度了。二是国君血脉居然是大禹系,不过书中给出了另外的说法,认为只不过是统治阶层想给自己的祖先抹抹金子的一种说辞罢了。

  书里最后部分着重描写了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复仇史,他俩的事儿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很多了,我看完了之后只有一句话:夫差真差,勾践好贱。夫差是空有个当盟主霸主之心,却从心理上行动上都没准备好,只是自己YY的主儿,遇到大事缺少果断;勾践从面相来说就是一阴险凶恶之相,所做的种种我是比较鄙视,这种人就是通常所说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

  春秋时代各种大咖比较多,伍子胥、孙武、要离(此人被成为古代著名刺客,自杀而死)、阖闾、干将莫邪(铸剑师,夫妻。铸成干将、莫邪二剑。)文种、范蠡(范蠡比文种聪明,能较早看破勾践的阴险,辅助勾践复仇成功之后,曾劝文种与他一起离开,文种不从,被赐自尽,而范蠡却马上向勾践告辞带着西施泛舟而去,书中也有据典说是被沉降而杀)、越女(金庸金大侠的越女剑原型,当时是范蠡推荐越国南林的处女教士兵剑术)、西施...还有好多,只不过是我比较浅薄不大熟知就不一一挂上。

  略有瑕疵的是有点印刷、校队失误?如202页的:改变范蠡一生命令的人(当为一生命运的人?);又如238页:爱情为寡人谋划吧!(当为爱卿为寡人谋划吧?)另外书中生僻字挺多,如果有个拼音注释的,方便我这样的懒人就更好了。

  通篇读下来,此书说是历史一点不枯燥,生动有趣,英雄、谋士、美女、奸佞共同演绎的惊险传奇,值得一看,值得期待下一部。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九):推荐下自己的书,盼大家多多支持!

  关于吴国的崛起和破灭,通常人们只是知道大致的概念,而更重要的在诸侯时代,吴国历任君主的创业历程,其中的艰苦卓绝,体现出的是当时先民不屈的进取精神,以及中间令人赞叹的大小成绩,乃至最后被越国压倒的详细过程,这是有些读者并不熟悉的。这本《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是了解这段百年历史之作,它考据严谨,叙事轻松明了,结构上设置巧妙,实在是每个喜欢先秦历史的人,都应该必看的一本书。

  ——潇水(著有《青铜时代的战争》《秦殇》)

  如果说历史真相的还原,是个如修补破损文物般繁琐的工作,那么林屋公子正是这其中一位心思机巧的绣工,没有金边银线的粉饰,更不曾以光怪图案取宠,却在精细刻骨的雕琢中,不知不觉浑然天成,让那原本静固的记忆,就这样在每个明月朗朗的品读之夜,石上清泉般激荡心头。

  ——张嵚(著有《不容青史尽成灰》)

  全书以史为据,文笔生动地勾勒出了两千多年前南部联盟的潮起潮落及北进争霸之路。这部“吴越春秋”,实则真春秋也。

  ——柳馥(著有《先秦穿越生存手册》)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读后感(十):品读吴越的历史与春秋的故事

  品读吴越的历史与春秋的故事

  历史,既是一种记忆,更是社会的年轮。多年来,读史几乎是我的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无须犹豫的选择。史读多了,更有一种“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但是,对读史,对史书的选择我是挑剔的。以吴越春秋史为例,我读过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也读过元代徐天祐的《吴越春秋》以及清代顾观光的《吴越春秋校勘记》。之所以读了这几部 《吴越春秋》,是因为这几部书都有它的价值,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这次,偶读《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颇意外,给人一种“此‘吴越春秋’,实则真春秋也”(柳馥语)之感。

  “如果说还原历史真相,是个如修补破损文物般繁琐的工作,那么林屋公子(原名熊伟)正是一位心思机巧的绣工,没有金边银线的粉饰,更不曾以光怪图案取宠,却在精细刻骨的雕琢中,不知不觉浑然天成。”一如著名历史专栏作家张嵚所评介的,《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是实力派历史作家林屋公子依据古典文献和今人的研究,以通俗笔法,叙述着吴越代兴、争霸中原的历史。在这部历史文学史诗中,撰家精妙地处理了“故事”和“历史”的关系,使春秋的故事和吴越的历史像磁石一般地吸引着我。

  历史中,人是出发点与落脚点。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挣扎、人物的历史功绩等,向来都是撰家落笔的重点。《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的“铺垫”(或谓之“探源”)相当完整,从“传说”到《左传》《史记》等,再到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在岁月的更迭中越发“传奇”。书的主体部分,就是一部争霸史,其中既突出了“大人物”的壮志凌云,也强调了“小人物”的奋发图强。前者如勾践的“卧薪尝胆”,后者如“商圣”范蠡,虽博学多才,但因出身贫贱,“想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范蠡终究是范蠡,从“装狂人”,到“汪汪”学狗叫,靠连番的“出位”表演,赢得了施展抱负的平台,携文种、逢同“助越灭吴”去了。看,范大夫绝对算得上“网红”的鼻祖。

  当然,历史是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存在而发生偏离,主人公的人生轨迹自然也跟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相较于同类题材的作品,《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不但解读了霸主的败亡,还探究了历史的谜团。前者如吴国是怎样从附庸取代霸主楚国,而勾践又是怎么从一介囚徒战胜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夫差,最终越国怎么又被吴国的败将楚国所吞并的?后者如兵圣孙武的身份、商圣范蠡的命运、谋略家文种的结局等。在撰家的笔下,不但有各种妙趣横生的情节框架,还竭尽所能地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

  我认为,历史文学不同于历史文献,历史文学作品之于读家不过是娱乐、消闲,远非学术研究那般严谨。关于吴国的崛起和破灭,不少人也仅知大概,而对于诸侯政权在更迭如走马灯的时代,诸侯国君主创业的艰辛,以及臣民不屈的抗争,直至城破国灭的细节,不少人是不熟悉的。在《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 一书中,我不但从大人物身上看到“小”的一面,还从小人物身上看到“大”的一面,通过这样的反差,既折射出撰家分析人物、刻画人物的优长,又启迪了读家直面人生的勇气。同时,在春秋时代的“故事”里,我还隐约地感受到吴越古国厚重的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梦想”对现实的镜鉴。也因此,使我对历史文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历史不但深刻,还很有趣。以史为据,文学作品不但有内涵,也可以有深度。

  发表于5月4日《东方教育时报》第14版

  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6-05/04/content_38121.htm

  ---------------------------------------------------------------------------------------------------------

  原创稿件,反对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以及自媒体未经允许以任何形式不署名的转载,

  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qq:472176745)索取修改版。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