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10篇

2018-05-14 20: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10篇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是一本由[美] 埃里克·卡普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8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一):幽默烧脑的哲学

  连续两个清晨,我读了一本幽默烧脑的哲学书。

  书名很搞笑,叫做《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是《生活爆炸编剧执行制片人卡普兰所著,哈哈,刚见到这本书书名时,我怀疑了下自己智商

  全篇围绕“圣诞老人到底存不存在”这一矛盾点,用逻辑宗教神秘主义、幽默等几方面来了一场思维的斗争。在作者世界观和行文世界里,“圣诞老人”就是“无限”向人类意识显现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文明符号,保持着一种最初人格的教化。

  分享一段有趣故事

  喜剧大师罗伯特·诗密尔与癌症奋了15年,最终却死于车祸,他曾讲过两个笑话

  “你能扛住多少,上帝就会给你多少。但他肯定误会我了,我都要累死了。”

  “牧师曾对我说:‘死亡并不是终结’。我说你能不能把这话告诉我叔叔,他1976年去世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死了,为此还举办了葬礼,现在还在地下埋着呢。”

  诗密尔的笑话展现了我们对待死亡的矛盾态度:我们知道那是终结,我们很害怕,所以不希望那是终结。

  矛盾还体现社会人的朝三暮四中,越朝三暮四,越让狡猾的人找到榨干天真的人(你)的机会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二):圣诞老人存在还是不存在 Who TM cares

  逻辑存在的意义就是将我们从自相矛盾困境拯救出来,带入能够自圆其说的新境地

每天自然捧腹大笑三次有助于身体健康创造性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的承诺。如果我们一直重复之前的工作,那就谈不上创造性,不过是在剽窃过去的自己罢了。如果你不想显得很傻,按照实践理性主义行事就可以了。只不过这样你就失去了创造力失去情欲,失去了信仰,失去了热情,失去了给予和获得宽恕的机会,失去了投身于超越自我的更宏大事情的机会,失去了自然而然、全心全意的生活方式,失去了真正活过一回的感受。但没关系,起码这样,你不会显得很傻。现实超越逻辑的一种存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不足解释生活,生活完全可以似是而非。悲悯能使我们脱离一切具象化的“终极真理”,我们既不会成为恍恍惚惚的寂静主义者,也不会成为没有逻辑的逃避主义者,它会强制性地令我们做出无私举动。放下便是最高形式的热情,通过彻底的放下,那个被称为爱的东西出现了。爱像谦卑一样,是无法培养的。当所有的自欺欺人都停止以后,谦卑就出现了,可是那时你已经不知道谦卑是什么了,那些自认谦卑的人,其实是虚荣的。同样地,你要将你的心、你的神经、你的双眼以及你所有的生命投入寻求你的生活之道,去看清自己的真相,然后加以超越,而且要从内心里彻底拒绝你现在所过的生活。在彻底拒绝所有的丑陋残暴之后,另一种东西就会出现。身处在这种情况中,你仍然无法形容它,一个你自认为内心寂静又有爱心的人,其实根本就不知道爱或寂静是什么。心理学就是生物学,生物学就是化学,化学就是物理学,我们相信的东西除了感觉就是神话。我想去了解这个世界,我不想那么孤单,但我本身就是失联的状态,所以不知道怎么把这两个愿望合成一个。

  在纳粹哲学家中,我最喜欢马丁·海丁格尔。他说:人类,就是会拿“这是什么”当回事的生物。他将人类称为Dasein,德语中代表“此在”。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三):好奇“害死”人

  初见这本书,就被这本书的名字包装所吸引,是不是真如书名所说,无法描述?好奇心大的我还是决定一试究竟,看完之后,觉得此书就书名写得是最棒得。 不知道原著是什么味道,但看完译本,我感觉看了一本和没看一样得书,似看非看、似懂非懂。可以看出,作者知识储备量和哲学素养都在一定段位;对于象我等普通大众,虽然每个字都认识,每一句话也能认识,虽然比较拗口,但放在一整页,我便不认识“他们”,将此书定位为“大众哲学”还是有点高。 本着哲学这行总得有人去干,为了支持他们,他们的书总得有人去看,于是乎,我是努力集中精力(看此书真的容易走神),咬着牙关、硬着头皮,终于死磕完毕(我都不知道,我有没有再看一边的勇气,半管血没了)。。。。。。 回到正题,本书虽没有题目,但整体构架比较清晰,通过“有无圣诞老人”,引出哲学话题,有逻辑主义、神秘主义、幽默主义等,期间穿插了各种类“有无圣诞老人”的例子,阐述还算清楚,三大分支基本能看懂,到了后面的人生章节,当读到“无垠”、生命之树板块时,我顿时感觉自己四周烟雾缭绕、迷失了方向(读得我都开始怀疑人生,或许,我的知识结构还不足以撑起读懂此书的内涵) 此前也多多少少接触过哲学类书籍,从来没有感觉到哲学这么艰涩难懂,就连很多例子都是第一次听说。我就象整理线团的工人,乱乱乱,好不容易整理出点头绪,下一秒又陷入混乱,如此反复。 对哲学不感兴趣的我,感觉哲学问题有些真的很无聊,很没有意义,有些被人为的玩坏了(很多都故作深奥、故作高大上),其实,真正的大哲学、大道理、大智慧却是简单易懂,这才能让光大群众边吃瓜边参悟,然后传承百世。如果没有相关兴趣,还是建议浪费时间为妙。 我不敢多言,只想稍微预测一下,以后传统哲学估计只能存活在图书和专业人士当中,新哲学必须结合当前事物,把想表达的内容通俗易懂化,才能让更多大众喜欢上哲学并发扬光大,那些伪装起来的高大上、深涩难只能是被“束之高阁”。。。。。。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四):一本有趣的书

  其实英文原版叫《Does Santa Exist?》圣诞老人存在吗?中文翻译为了哗众取宠,取了这么个不靠谱的名字,不过这些年出版商为了迎合市场,书名早就越来越糟糕了,出版商们忘记了,好的公司不是去迎合市场,应该是去引导市场。时尚亦如此。

  抛开书名的翻译问题不说,书的内容也是从圣诞老人开始说起,但这本书其实是一本讲哲学的书,读完这本书将对你进行一次基本的哲学科普。从圣诞老人谈起,中间引导读者进行哲学思考,思考一下人生,最后给出了应对人生诸多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法——幽默。

  幽默,乐观,的确是应对人生各种境遇的不二法宝,但可惜,幽默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最后讲个笑话

  如何假装自己不是第一次吃意大利面?

  走进店里,喊:“老板,给我来份意面,要二细的”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五):读书感受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本书从圣诞老人存在与否的疑问出发,用逻辑、宗教神秘主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探讨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据说本书是《生活大爆炸》编剧卡普兰的书,获奖无数,讲真本书书名有点都机灵之嫌,但是本书内容却远不如书名这么有趣,看的时候比较需要耐性

  这本书偏哲学,开篇抛出“圣诞老人是否存在?”这个问题,通过各种理论所要说清楚的一个问题是:“接受现实吧,总有一天你是要死的,世间的一切也都是要死的,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目前看到的部分还属于东拉西扯絮叨絮叨的论证过程中,一度想弃,比较磨耐性,希望后面的内容能带来惊喜吧。

  读到50%处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六):本书用途无法描述

  必须承认这是一本很私人的书。有豆友质问“如果不是生活大爆炸,谁会看这本书?”问得在理。尴尬的是,我还是挺喜欢这本书的。

  中文版把第一节的小标题提取出来做了书名。我觉得处理得挺好。

  这确实是一本难以描述的书。看了第一部分我以为这真是一场所谓的“哲学冒险”,看第二部分我以为本书是对理性的扬弃,看到第三部分我以为这是一个喜剧编剧在说明他为何入了这一行,看到第四部分才明白原来是要宣传某种犹太教,到最后又发现是晒娃秀恩爱

  关于神经科学的部分很有趣,但由于作者如此任性,我不敢百分百相信这些说法真的都有科学依据

  卡巴拉学者想法也非常优美,但是无法说服我呀。我依然是个悲伤的不可知论者。

  总之我不认同作者想说的东西,但我理解作者想说什么,以及他为什么会想说。我很高兴有人思考这些事,并且写成了书,并且这人还是big bang的编剧。

  觉得以后会更加喜欢big bang的。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七):圣诞老人应该存在吗?

  其实这本书的中文书名有点玩噱头了。而未读的公众号推的时候应该都根本没有看完全文

  这本书好像是在讲“圣诞老人存在吗?”,而且头头是道从逻辑、神秘主义、幽默、荒诞、科学、神话等各个角度论述了圣诞老人该不该存在。但他其实就是想解决一个问题。

  “接受现实吧,总有一天你是要死的,世间的一切也都是要死的,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这本书,建议你看完引言之后,直接翻到——

  第五部分 我和你

  他引用的一段话:

  “如果上帝‘无处不在’,那么异于上帝的东西都在哪儿呢?如果没有异于上帝的东西,那上帝又是怎么从无到有创造出世界的呢?……卢里亚认为,上帝为了给世界腾出一些空间,而被迫放弃了一部分自我。这是一种神秘的原始空间,为的是在未来创造和启示的时候重回人间。”

  太拗口了,让我来用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来翻译一下上文。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那么在盘古之前,在上帝之前,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地还如同一个鸡蛋一样混沌之时。是否盘古开天辟地之后,这片混沌就不存在了呢?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这片混沌也不过是变了一个形态吧?那么片混沌就是作者即将提到的“无限”。

  “从定义来看,无限中包括着一切。它是一个空泛的集合体吗?不,无限中包含着思维,包含着想象,包含着可能性,包含着一切物质诞生的母体,包含着数字,等等。”

  听上去像个宇宙黑洞。但远比宇宙更为广大。

  每个写过作文孩子都看到过牛顿这段话: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石子或更美丽贝壳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牛顿是谁,现代物理学之父!活了80岁,在后40岁却开始研究神学。不是他放弃自己,而是,他明白了有一片真理之海,他知道了“无限”的存在。

  当你仰望天空,你会发现天空比印象中还要大,当你面对大海,你会发现大海比回忆中还要广,当你看《火星救援》或者《星际穿越》时,宇宙,简直难以想象。我只记得当年我的数学老师解释”∞“这个符号时说,∞=∞+1,∞=∞×1,无限,就是无边无际

  我承认,当人类有了这种认识之后,会产生绝望感。因为它的概念,不仅仅是超越了人类在未来亿万年中(如果没有因为核爆炸灭族的话)有可能身体力行所抵的境地,更超越了人类可以想象的地步

  那么,我们该怎么面对“无限”呢?用逻辑吗?不,太难了。那么用神学?可是它已经超越神学了。也许我们可以用幽默用荒诞?也许能起些作用,但不够。作者建议,不如我们想象”无限“有一张FACE(脸)让我们可以FACE(面对)。

  “无限”的脸,有两张,一张叫作“挑战的脸”,一张叫作“友善的脸”。

  “在我们担心自己虚度光阴的时候,就是‘无限’在以‘挑战的面孔’面对我们。并不是说有什么超现实的东西在生我们的气,而是为了防止一败涂地,我们在不断地对生活进行衡量。”

  对,就是这样,人类所有的努力,比如开山辟地,比如探索宇宙,比如追求新知,比如信仰宗教,比如崇拜偶像,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断地试探和衡量,探明未知的自己和外界,企图在内心与“无限”之间建立联系,每一个在这样做的人,都好像在与“无限”进行一场拔河,你努力进一点,它便打开一点,你退一点,它就笼罩一点。这张面孔,就是“无限”的“挑战的面孔”。

  而“友善的面孔”是什么?

  “当我们闻到草地清香呼吸清新空气、凝视他人的时候,其他什么也不用做。单纯的存在就已经足够美好了,不需要大费周章,也不必过关斩将,这就是‘友善的面孔’。”

  不可否认,世上就是存在一些让人感到幸福高兴的事物,比如食物,比如猫咪,比如蓝天,比如爱情。它们的存在,有时候我们以为它是我们挑战“无限”之后的奖赏,但更多情况,它们就是不明原因的单纯存在。如果再将它具现化成圣诞老人呢?真的,似乎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圣诞老人当然可以存在,你可以相信(信仰)圣诞老人,基督也可以存在,佛祖也可以存在,神秘主义、逻辑学、中医、科学,TFBOYS都可以存在,我们每个人可以信仰各种东西,都是为了更加理解”无限“,而它们反馈给我们的微笑,便是”无限“”友善的面孔“。

  最后我要夹带一点私货了。

  有一个观点流行很久,就是”因为中国人缺少信仰,所以才世风日下“。

  我不同意这句话。

  一来,世风到底有没有日下,这并不好说,孔孟周之所以要一直被推行,不就是因为世人一直做不到么。

  二来,就算世风日下,未必是因为没有宗教信仰造成的。因为宗教信仰国家,甚至教徒之中也并不是没有恶徒。

  第三,中国人也许的确没有太多宗教信仰,但是大部分人信什么?信人伦,信天地,信自然。这种信仰,我认为就是关于“无限”的信仰。不,与其说信仰,不如说尊重,尊重混沌之中产生的自然(我不是在说环保主义)。郭富城演的《白银帝国》虽然是部烂片,但是开篇第一句话我很喜欢——“天地这么大,人这么小,人怎么自处。”

  所以,从古自今,我们通过拜神祭祖,通过学习人文地理,通过开垦,通过战争,来使自己与自然与天地与“无限”产生连接,我们在尝试着接近并且一点一点打开“无限”。我们不需要一定要找神佛来信仰,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无限”。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八):一场有趣的哲学思索

  作者从圣诞老人存在与否开始了一场哲学的思索。从逻辑、神秘主义、幽默、卡巴拉教义多种角度,来思考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甚至关于圣诞老人是什么。

  1、逻辑.

  你在追求、相处中的姑娘发了一条朋友圈,你猜测是在暗示对前男友的怀念。如果此时按兵不动,即使投入再多,你最终依旧可能变成一个牺牲品。那么你应该去问清楚,再判断下一步动作。可如果姑娘说不是,你可以相信吗?如果不相信,岂不是因为这件事失去了两个人基本的信任吗?即使你说相信,姑娘相信吗?甚至在你开始思索的时候,你已经埋下了怀疑的种子。当你企图用逻辑开始判断这个问题时候,一个有可能毁灭这段关系的矛盾就产生了。

  我们可以看到逻辑里存在很多矛盾、悖论,如果你可以追求童真,那还是童真吗?如果你想要顺其自然,那还是顺其自然吗?我们去追求的,往往适得其反,这也许就是理性带给我们的矛盾点所在。

  即使我们把理性的追求当做“附加内在利益",去不可以地刻意做一件事,我们也无法保证结果是否会达到我们的预期。圣诞老人帮我们摆脱过于理性的情形,我们出于善意自发地相信了圣诞老人的存在,但这并不能保证没有人会利用这种“附加内在利益"在做一些坏事。

  所以,现实是超越逻辑的存在,生活完全可以似是而非。

  2、神秘主义

  美国的嬉皮士追求自我,冲出理性主义的重围,正是作者心中的神秘主义,包容矛盾。圣托马斯所言:没有语言能描述上帝,他并不”好“也并不”存在“——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人们理解。

  作者对佛教和印度教的一些思考,佛陀的一些话语,让我们看到世人似乎处在一种焦虑之下,被束缚住,无法看到更多的层次。

  接受矛盾也可以用来欺骗,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还有《1984》里的”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接受矛盾有时也会变得愚蠢:”既有有没有“这种回答常常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个人接受了矛盾,这样辩论就不再有意义;”人生本就是矛盾的“,对现实没有进取精神。

  成为神秘主义,解决了概念与现实不对应的问题。可如果什么都存在,那么存在不存在就没有意义了。

  3、幽默

  幽默可以用来调和矛盾。

  社会期待是为他人高兴而高兴,为他人的难过而难过,即使有喜事,也要弱化这种喜悦。可说到底,总有一刻我们会对人类身体比对世界和平感兴趣,英雄也会挣扎,我们可以种幽默来调和这种社会期待与个人情绪的矛盾。

  我们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好,但我们不想成为那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好的人。这也人生的矛盾。小丑不希望看到人哭,在他的葬礼上,我们应该笑还是哭呢?幽默我们嘲笑人生的方式,因为总有一天人生会以死亡会来嘲笑我们。

  生而为人,我们就是要让情感与认知、心灵与思维相结合。而幽默让我们谅解自己,让我们解决情感和智力层面上的矛盾。

  如果将人类文明看到终生学习的过程,那么这条路是由逻辑和神秘主义这对矛盾体组成的。

  4、人生

  纽拉特认为,人类像海上航行的水手,信仰是甲板,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拆卸、改造我们的甲板。这样一来,我们既是船体又是导航器,二者无法分开。进一步来看,笛卡尔认为人类具有两面性,就像老鹰和鲨鱼定在一起,无实体的灵魂和有实体的肉体组合起来,但这两者是由什么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哪种信仰使用,我们就选择哪个,生活并不是探索未知,我们本身就是未知。因此”圣诞老人是否存在“的问题,就变成了”你愿不愿意让你的大脑相信圣诞老人存在“了。

  现在的脑科学研究证明,右脑派遣左脑完成认为,而左脑很擅长完成任务。左脑认为存不存在只能二选一。右脑不会说存在不存在,就像孩子喜欢泰迪熊,和小熊说话聊天,不考虑它是不是能懂。右脑不会承认有神,只会说”有存在的可能“。而判断圣诞老人是否存在,却没有第三个大脑来做裁判。

  前基督教时代,维京人认为奥丁会带来礼物,有些人认为奥丁就是圣诞老人的前身。一些浪漫主义诗人认为现代人的思维妨碍现代人看到神明,有些东西存在,我们却看不到。仔细想想,我们当前相信的也许是高阶的神话,我们相信我们能控制自然、征服股市。神话总是包含想象力。

  神话总是包含了仪式和礼节,而圣诞老人的神话正做了着一些,我们不应该做一点什么吗?

  5、我和你

  阿里是一名卡巴拉学者,他称”存在“为”没有界限“,也就是”无限“。严格来说,讨论无限是没有衣衣的,这是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概念。阿里发明了三种东西和无限比较——树、人和家庭。

  树像人一样,是活的;树木具有分型的相似性;树木的部分和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关系。作者希望通过思考和世界产生联系,通过情感与他人联系。而阿里的”原质“就是这样的概念,比如”付出“”划定界限“,我们可以自己画一个动态平衡点。但是如果只追求一个原质,可能会适得其反。在阿里眼中,我们就是四处蔓延生长的大树,树枝伸得越远,说明我们的思考阅读,同时,矛盾也就越多。

  卡巴拉学者将智慧称为”什么的力量“,我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和界限搏斗,不断去追问”什么“。阿里认为,”脸“和”无限“这个概念是人类意识中的一种呈现方式。现代神经科学和16世纪犹太密教出发点都是人类想要了解自己,都认为人是一种统一体。”无限“就是不断的探索、演化。

  如果”无限“有一张脸,那应该是”友善的面孔“和”挑战的面孔“,当我们担心自己虚度年华时,面对”挑战的面孔“,当我们什么都不做就十分美好的时候,我们在面对”友善的面孔“。这两种面孔只是事物的两种不同状态,并不是分裂的,分裂就有了界限。

  怎样的人生有意义?阿里认为,只有解决诸多不完美的问题,让世界变得美好。这正是”无限’赋予人们的礼物,它赋予人类无限性,不断进化,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当我们移除界限时候,我们就摆脱了相互之间的折磨,就能在无限种有更多的感受。

  无论我们做什么,“友善的面孔”都会接受我们,卡巴拉学者认为“友善的面孔”有一把长长的胡子。没错,是圣诞老人。圣诞来人的存在,是“无限”向人类呈现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感到生活无聊,那是你的问题,不是生活的问题。你想知道圣诞老人存在不存在、人生有没有意义,你就要把这些东西放进头颅中,看看自己开不开心。

  6、启示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至少在某些章节我是真的笑了。很早就对哲学感兴趣,但一直都是浅尝辄止。这本书里面很多哲学思考确实让我做了一场思维体操,引发了一些想法,想去理解其中很多的概念、很多的思辨。从哲学式的思考,到生活中的心灵鸡汤,有很多值得我去判断去学习的内容。当然了,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哲学专著,很多地方不够严谨,但也正因此,才会有一点轻松。

  逻辑是为了把我们从矛盾中解救出来。而悖论的存在,正是逻辑难以解决的。罗素和塔斯基曾用一些方法试图解决悖论,但如果解释如何对事物进行描述,就会打破这些规则。一些哲学教授认为,“提及”和“使用”是有区别的。而作者却认为这种思路是掩耳盗铃。至于“提及”和“使用”的却别,我还需学习更多。

  另一方面,逻辑学让人分别真伪,芝诺的悖论涉及到人理性和感性的不同维度,这都是未来想去了解的。

  书中还引用了维特根斯坦《逻辑学导论》的“梯子”的比喻。《西方哲学史》说维特根斯塔后来推翻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有时间,我会去进一步了解维特根斯坦的思想。

  本书中对佛教大乘、小乘的描述我觉得有不准确的地方,但也说不准,准备多读基本佛教相关书籍来相互印证。其中印度教和佛教有多少地方相似,我也想去了解。书中没提到的印度教种姓制度,也值得我去分析。

  书里说,如果将人类文明看到终生学习的过程,那么这条路是由逻辑和神秘主义这对矛盾体组成的。《文学回忆录》里讲,欧洲历史是希伯来思潮(基督教为代表,讲未来)和希腊思潮(雅典文化为代表,讲现世)或隐或现的消长斗争,人类世界也是这两种思潮的斗争。不知道这和黑格尔的辩证思想又有多少差距,这也是我要去学习的。

  最后,我觉得本书的中文版有一些不好理解,希望以后自己可以看得懂英文版。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九):教你三招,化解世间一切难题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的作者Eric Kaplan,是《生活大爆炸》的编剧兼执行制片人。毕业于哈佛大学,目前正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把《Does Santa Exist?》译成《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应该纯粹处于哗众取宠的商业考量,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失败的营销方案。如果直译成《圣诞老人存在吗?》,反而有可能被中国的中产阶级年轻家长热捧,因为他们正在发愁怎么向孩子解释圣诞老人的事情。当然,这本书对于解释这个问题毫无帮助。

  在古龙的江湖里,有七种武器。而处理人世间的烦恼,作者Eric Kaplan总结了一下,只要三种武器就够了。一是逻辑,二是神秘主义,三是comedy(译者翻成幽默,个人感觉这是一处自作聪明的翻译,还不如直接翻成喜剧、喜剧化)。

  逻辑。其实就是理性的、科学的分析模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是它最大的风险是受限于人类的认知水平,往往会阶段性地呈现出自我矛盾的尴尬场景。昨天还坚信天圆地方,今天就能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其实是一个不规则的蓝色球体。昨天还觉得时空永恒,今天一个引力波就把时空弯曲了。今天我们课本里讲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明天可能就会变成两点之间重合最短。

  极端理性的人是很滑稽的,《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就是一个例子,理性到极点,不仅是无趣的,而且往往令人尴尬。科学发展再怎么日新月异,也总能触碰到人类无法解释的事情,那么怎么办?卜学亮在《子曰》里唱道,“搞不懂就问人,搞得懂就答人,没有人懂还可以问神”。对,问神。

  神秘主义。所有人都搞不懂了的情况下怎么办呢,那就得问神了。古人不懂的事情比较多,几乎事事都要问神,所以神也会比较多一些。电闪雷鸣太可怕了,搞不清楚是什么情况,于是中国有了雷公电母,后来富兰克林放了风筝就不信了。天花夺人性命太可怕了,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于是印度有了天花女神,后来詹纳种了牛痘就不信了。看《夏目友人帐》或者玩《阴阳师》的胖友们可能会接触一些日本的神怪,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总之,解释不通了,就搞一个神出来,妥了。

  现在很多中国寺庙里还能看到这个奇景,什么儒释道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彼此挨着,能敛财就全排上。之前去山东庆云,那里有一个香火繁盛金碧辉煌的海上金山寺,同行的一位同事可能心中疑惑比较多吧,就恭恭敬敬仔仔细细地把里面所有粗制滥造的神像都拜了一遍,扯着空空如也的口袋向我们感叹道,“零钱带少了,我看了看都有用啊!”多么蠢萌的多神时代啊。

  后来自然科学发展起来,很多神就像动画片《小门神》讲的一样失业了,闲置的在野神太多,就会动摇还在继续管用的那些神的执政地位,咋办,精简机构,合并同类项。不要有那么多神了,只许有一个,遇到不懂的事就问他,全办。以前神多的时候好办啊,你信一个,我信一个,咱俩加起来就是两个。进入一神论阶段,这事就麻烦了。你有你的一,我有我的一,一加一说不通,必须一一得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反正只有一。这就是血腥黑暗的一神时代。

  再后来科学知道的事情太多了,那些一们越来越招架不住,左支右绌,破腚百出。人类整体受教育的水平也提高了,识字率、大学毕业率普遍高起来以后,那些一们创立之初没有考虑周全的东西就越来越难糊弄人了。于是,神消失了。然而,神秘主义并没有消失,开始幻化成新的神,只不过不再以偶像的身份寄托。比如,全国人民都在讲的那一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种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偷懒心态,其实就是神秘主义的新外衣。

  为什么科技已经发展到打开手机就可以翻阅古今、沟通全球了,还有那么多人选择信这个信那个呢?因为它省事啊。不管再麻烦的局面,一句“上帝指引我”、“真主指引我”、“佛曰”、“我妈帮我找的算命的说”、“苏珊·米勒的星座运势显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等等等等,就可以把所有问题都拒之门外,多省事啊。而且信众一多,抱团取暖,多热闹啊。我还见过专门招收妙龄美女和中小企业主的佛学研究班,企业注册资本有硬杠杠,可惜不能进去一探究竟,我猜人家修的是藏传佛教密宗,拜的应当是欢喜佛,可惜欢喜佛体位太单一了,不修也罢。

  人们只会对自己搞不清楚的事情产生神秘主义,举个栗子。比如考试成绩这件事情,学生拜春哥,家长拜文曲星,为什么?看了多少书,做了多少题,会多少不会多少,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学生们自己心里清楚得很,虽然不知道确切的分数,但是对于大概的情况有一定的预期和把握。所以知道拜什么都没有,索性拜春哥娱乐一下好了。而家长呢,并不知道天天去学校的孩子实际学习时间有多少,也不清楚一回家就钻进屋里的孩子究竟在干什么,孩子的成绩变成了不可知的神秘数字,于是选择拜更为正式一些的文曲星。有人要问了,为什么科举时代选择拜文曲星的考生更多呢?因为一篇作文定胜负啊,哪有那么十拿九稳的,万一评卷评卷考官偏爱颜体书法不喜欢柳体呢,谁知道呢,不如拜一拜好了。

  Comedy。如果逻辑帮不了你,神也很可疑,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呢?有,就是一笑置之,娱乐至死。比如之前很火的“青年问大师”系列段子,其实就是这种comedy套路。青年问的都是严肃的现实问题,大师呢,既没有理性分析,也没有装神弄鬼,而是用一种神回复的方式将问题混过去,引得你哈哈一笑,也就暂时忘记了问题的烦恼。科学不仅把一们都拉下了神坛,互联网更是把所有偶像和传奇都扒了皮,一切都成了comedy。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不是出于娱乐之目的,谁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谁就要倒霉啦。希拉里和朴槿惠,晚生了十年。泛娱乐化,娱乐至死,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新常态。

  马克思·韦伯在一百年前预言这种状态为:“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人类爬到高处后把梯子扔了,于是就卡在了那里。我想说的是,也许人类不会一直卡在那里,只是在等科学帮他们胁下生出翅膀来。

  当然,从全人类的角度看,我们拥有三种武器,对于个体来讲就看悟性和造化了。有人就喜欢用第二种兵器,就喜欢二,那也没办法。有人第一件兵器用得顺手,就去当了科学家;有人第二件兵器耍得666,就去当了艺人或者政治家;有人手上只有第三样兵器,就只好去吃瓜。普通人用好第一和第三件兵器就很好了,如果当了政客,或者贵为英国女王,或者是天后王菲,就必须得用好第二件兵器。幻乐一场演唱会,王菲两个小时一个字没说是为什么?你见过哪个神像会说话了,音准气息什么的都是小节,女神的人设不能崩。

  如果你现在问我,圣诞老人到底存在不存在?我的答案是,那得看他给我准备什么礼物了。

  临睡前读哲学书有两种下场,一种是读着读着就睡着了,一种是读着读着就睡不着了。如果这书让你觉得晦涩难懂,每一个汉字明明都认识连在一起却不解其意,那么恭喜你,睡前催眠效果达到了。但是如果你恰好get到了作者的表达,它把一个你明明懂得却从来没有梳理出来的道理表达了出来,那感觉就像是一下子提着耳机线拽出来没打结一样舒爽,其欣喜为何如,那么恭喜你,长夜漫漫,可劲儿回味咂摸吧。

  开到荼蘼

  王菲 - 只爱陌生人

  一个一个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过的偶像 一个个消失

  谁曾伤天害理 谁又是上帝

  我们在等待什么奇迹

  最后剩下自己 舍不得挑剔

  最后对着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谁给我全世界 我都会怀疑

  心花怒放 却开到荼蘼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读后感(十):一个卖浆糊的

  读后72 读《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和大部分购买此书的读者一样,我也是冲着这个书名买的这本书(我相信你也可能是因为这个题目而进来读这篇读后的,你对读后不感兴趣,但对这个书名感兴趣。)

  当然,买此书还因为它的作者埃里克•卡普兰是热播十季的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编剧,本书副标题是《一场逗你玩的哲学探险》,本书的封面是一团乱麻。

  读完《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说实在的,我不知道它到底讲了什么东西。有一种感觉,作者的本意就是要把你的脑袋搅成一团浆糊,先抛出一个理论证实它的有效然后再反驳它证明它有多么胡扯,这就是作者在这本书里反复干的事儿,让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OK,这样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但最后我才悲剧地发现,其实这本书的真书名,也就是英文书名是《Does Santa Exist?》,直译过来也就是《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只是中国有才的书商,在决定引进此书时,严肃地分析了中国市场后,认为《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这个书名绝对不会给这本书加分(因为中国人绝不会关心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聪明地抓住了中国人(应该是全人类)的好奇心理,仿造本书第一章第一小节的标题《本节标题无法描述本节内容》而特意编撰的书名,也就是只有在中国市场才有这么一本名为《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的书。

  话虽如此,若说读了此书后一无所获,那是不科学的,同时也觉得《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这个书名比《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更适合本书。《生活大爆炸》的编剧很善意地将内容分成了五大部分,并分配了五个小标题,分别是《逻辑》、《神秘主义》、《幽默》、《人生》、《我和你》。因此,读不懂是你的事,是你的智商问题,不是我的事,你看,我不是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因此,如果你还想继续看一个爱胡扯的人写的一本胡扯的书的基本胡扯的读后,你可以继续看下去,否则,到这里你就可以走了。

  【一 】逻辑

  在第一章《逻辑》里面,一开头,作者举了几个例子证明了“逻辑”是我们找到的“一种合作沟通的方式”,能让我们理清思路,帮助我们看清世界运行的方式,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及探索存在的意义。瞧,“逻辑”多厉害,刚刚赞了“逻辑”,一转眼,作者就开始翻脸,“有些时候逻辑也弱爆了”。

  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无法用逻辑解决,因为存在“逻辑悖论”,比如“这句话是假的”,这句话你就无法通过逻辑来判断它到底是真是假。因此,“逻辑自称能通过明确定义的方式解决争议,但一遇到悖论,逻辑就开始自相矛盾了。如果用这种方式,我们既不能将问题表达清楚,也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另一方面,逻辑无法满足我们的很多非理性需求。强调逻辑代表理性,不理性的行为被人称之为“傻”,比如相信圣诞老人,就等于给投机的商家送钱而损失钱财。我们怎样才能显得“不傻”呢?根据“实践理性主义”的进化版本“主观期望效用理论”,“我们对世界中的各种结果都有一个期望概率和一个期望实现的价值。如果我们都是理性的人,就会尽可能让这两个数字增大,这就叫主观期望效用最大化。”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显得不傻”的效果。

  然而,若大家都如此“效用最大化”地生活,先不管它可行与否(要精确的效用最大化要经过复杂的计算和算计),大家将无法感受到真正地快乐。比如爱情、比如友谊、比如情绪、比如愤怒、比如信仰、比如情欲,这些都是非理性换言之是感性的行为,它也许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可以计算的效用,但这些行为让你的情感得到宣泄,让你的爱得到表达,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让你更加快乐,这些都是理性无法带给你的。

  这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送礼物,《麦琪的礼物》。相信很多朋友都读过这个温馨的小故事,基本的情节是:一对生活窘迫的夫妻,都希望在圣诞节能送给对方一个惊喜的礼物。因此,妻子卖了自己心爱的长发给丈夫买了一根精致的表带,而丈夫卖了自己珍惜的怀表给妻子买了一把昂贵美丽的梳子。这个爱意满满的故事,在实用理性者眼里,就是两个“傻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夫妻双方都失去了自己珍贵的东西而换来一个用不到的废品,妻子用不到梳子了,丈夫也用不到表带了。而这一切,若大家提前商量下要买什么,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或者自己给自己买喜欢的,就更不会出现这种浪费的结局了。如果大家都想着“效用最大化”,礼物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最好是大家都直接送钱,最直接,最方便。很有道理,不是吗?

  然而,这个简单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是因为它带给我们什么实际的好处,而是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爱,爱是付出,即使在这里没有实际的效用,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而礼物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比起钱,送一个精心挑选的礼物更能带来惊喜传达爱意。

  完全理性的人是无法理解感性冲动的,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主角谢尔顿•库伯,一个IQ超高的暗物质研究博士,却是一个EQ为负数的大孩子,甚至聪明地用爱情测试数据来作为和女朋友感情是否合拍的依据,通过证实和数据来解释生活,而不是用感受。这显然是不正常的,《生活大爆炸》作为热播喜剧的笑点显然就在于一群看似不正常的天才引爆平凡枯燥的生活。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变成这样,那估计就没人笑得出来了。

  简单复述下两点,一是“逻辑”无法解决“逻辑悖论”,二是“逻辑”无法满足感性需求。还有第三点,就是“逻辑”中也包含着“非逻辑”,即理性也不一定是理性。

  怎么样,终于把你绕晕了吧,什么叫做理性也不一定是理性呢?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你认为的理性,你认为的效用最大化,未必就是效用最大化。作者举了一个“公用草坪”的例子,那我举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拉球试验”吧。就是那个在小学课本里,教会我们谦让团结的“拉球试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多个球从一个瓶口只有一个球大的玻璃瓶里都取出来。大家都想着自己先拉出来,结果是大家都出不来。但作为个体来说,当然想先出来,因为认知水平有限,觉得那样就是效用最大化,但其实却非也。也许这个例子并不那么合适,但是想表达的观点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了。这里的“理性”指的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如果大家都只为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破坏了集体的效用,最用自己的效用也会被破坏。在此公益一刻,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想着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这样的理性带来的是利益还是灾难呢?

  【二】神秘主义

  有那么多问题是逻辑无法解决的,是逻辑无法解释的,“现实是超越逻辑的一种存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不足以解释生活,生活完全可以既是而非。”因此,我们需要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不可言说,可以言说的东西也就不神秘了。因此这一章我也没什么好说,因为它很神秘。

  总之,在这一章,作者通过他对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等多种宗教或神秘主义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得出结论,神秘主义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神秘主义可以引导你探索人生的意义,但没办法给你饭吃。

  笔者觉得这一章作者的论述并不是很恰当,因此也就没有好讲的,大家感兴趣自己去看吧。因为笔者认为,真正的神秘主义并不神秘,明心见性而已,无需故弄玄虚。当然,这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三】幽默

  “我们会笑,是因为看到了自己能够掌控的矛盾的东西。”

  “幽默和神秘主义有相似之处:不否认矛盾,而是将矛盾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和逻辑也有相似之处:没有沉醉在矛盾之中,而是跳出来对矛盾的双方进行批评。但对于逻辑而言,幽默更鼓励我们谅解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幽默可谓是解决神秘主义和逻辑之间分歧的一剂良药。”

  在作者的眼里,“幽默”有着很高的地位。

  “ 智力层面上的“矛盾”就是情感层面上的“创伤”。我们之所以感到挣扎,是因为期待与痛苦的现实之间存在落差。幽默给出的答案让我们快乐,让我们成长,让我们谅解自己和他人。”

  我想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生活大爆炸》。作者在书中自曝,自己是一个IQ极高的智障,因为家庭的因素,小时候无法感受到情感和爱,这不就是《生活大爆炸》主角“谢耳朵” 的原型吗?无法想象一个喜剧编剧曾经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但在了解之后又特别能理解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把这种高IQ低EQ的人物塑造得如此有血有肉。再一次证实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幽默的最高境界是在欢乐中明白了事物的本质和现实的矛盾,并在欢乐中调和了这种矛盾并且接受了它。

  “一旦我们意识到幽默能成为问题的合理答案,它就会变得合情合理,我们就再也笑不出来了......那些看似冒犯人的幽默其实并不是在冒犯人,只是以一种更微妙的方式接近矛盾本身。”

  幽默必有它的价值,只是不习惯有人突然把它抬得那么高。但也无法否认这不是事实。王小波的幽默让他特立独行,收获了李银河的爱,也让他的作品因为真实生动而流传——“天空应该是蓝色的,但实际上是红色的;正如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我写的这样,但实际上,它正是我写的这个样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马尔克斯的幽默传承自他的母亲,在最艰难的时代给他活下去的勇气——“就算走到绝境,失去耐心,也要永远保有幽默感,热爱生活。”(《活着为了讲述》)

  笔者曾经自称懂得幽默,如今看来,是如此地大言不惭。幽默不是简单地搞笑,是世事洞明后的淡然,是有容乃大的包容,这些,我都没有。

  ——毛圈圈读后72 2017.5.14

  其实还有《人生》、《我和你》两章,因为无法描述,就不描述了。如果你想在脑袋里放一团浆糊,那你就去买《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