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若爱重生. 围城1947》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若爱重生. 围城1947》读后感10篇

2018-05-14 20: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若爱重生. 围城1947》读后感10篇

  《若爱重生. 围城1947》是一本由纳兰香未央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4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若爱重生. 围城1947》读后感(一):遥望1947

  1947年对于现在大部分人来说都很遥远,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争还没有结束人民还在受苦,为了1949年的胜利解放还有很多人在努力,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故事永远是故事,不管是真是假,总不会引起我们太多的波澜,然而历史真实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尤其不应该被我们这个时代所忘记。

  若爱重生系列的第二本,从1946读到1947,对于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于那些往事有了更新的认识,很佩服作者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背后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好的作品一定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认可

  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写完书评,我想说也挺不容易的,今年拿的书不多,每次拿起书工作就忙了起来,断断续续看完,其实对于内容了解的并不完整,但是我还是希望在不忙的时候可以抽空读一读书,网络这么方便现在都是电子化,说是爱读书,但没人愿意看纸质了。

  总之,因为这本书我又开始读书了,让自己回到读书的日子,真好。

  《若爱重生. 围城1947》读后感(二):为了信仰而祭献的人们

  瑞梅/文

  近年来,以谍战为背景文学及影视作品屡见不鲜异常泛滥,但佳作不多,实难披沙拣金。大多以敌我双方对峙诡计、竞争手段、色诱献身、灭性残杀来突出战争的残酷与凶险及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艺术角度讲,是没有生命力,没有思想价值简单重复;而从历史角度看,便是只强调手段绝妙与情感离奇,忽视历史背景下真实的感情人性

  终于有幸看到纳兰香未央撰写的《若爱重生》系列小说。那干净清澈人物真挚无私感情、大爱无疆的奉献都让我深深陷落,不能自拔。这部以记录红色特工这样一群特殊人物的感情在谍战世界里特殊呈现的作品。它以作者温婉细腻讲述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以江静舟和楚天舒为代表的两代红色特工,在这段波澜壮阔同时也是波谲云诡的历史风云中的人生经历描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爱恨情仇

  作为系列的第二部《围城1947》并没有单一表述我方人员优秀,同样用平等心态高度呈现了敌方人物的感情思想,这是在同类作品中少见的。向晖是作家倾心塑造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出身官宦世家,清华毕业后入陆军大学,在抗日远征军里崭露头角,野人山突围中与江静舟成为生死与共患难弟兄,彼此成为救命恩人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向晖永远恪尽职守,他为人儒雅,谦谦君子一身正气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当昔日“手足”,视若亲人的江静舟以我军某部参谋长身份出现在他眼前,宣告接受向晖所部起义时,向晖的内心痛楚,莫可名状。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兄弟阋墙的悲剧

  常说写作是一门手艺活,作者把它演绎活灵活现精彩纷呈,让我们在感佩与景仰之下,不觉反思。在逐渐放弃前嫌的今天,我们应当反思那段历史:对外抗战,我们因何受难,付出怎样的牺牲,又取得怎样的胜利;兄弟阋墙的内战,我们应当珍藏什么,鄙弃什么。无论如何,不是将它们游戏演绎,因为那是本应以郑重态度重新深思的内容,而不应随意消费,将变异畸形因子遗传给后代。如果以游戏的态度对待那些祭献一切的人们,那将是我们的耻辱,试想一个不珍惜自己英雄民族怎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幸运的是,此书作者纳兰香未央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历史学爱好者,她尊重史实,在真实与虚构中用绚烂语言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他们睿智坚强勇敢,在凶险环生的境况中为了信仰又纠葛无奈、隐忍,让我们体悟到那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残酷。书中她没有炫耀高超间谍技巧,没有制造矫揉造作的多角感情,没有展现泯灭人性的残忍杀虐,只有——人,一个个闪光的让我们为之动容敬仰的人。

  江静舟,这个铁血儒将又柔情似水父亲爱人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他收养烈士遗孤宁兰并全心投入了如山的父爱,那份炙爱与无私揉碎了读者的心。对于战友,他是领导,是大哥,是并肩战斗同志,是他们追随的榜样。作为爱人,他的铁血化作了满腔柔情,面对虞水蓉他无奈痛下决定,只能期待着共和国的礼炮响起之时。江静舟这个无畏战士,为了信仰,他苦战敌营二十多年,忍受了太多的离散、伤逝、悼亡;为了信仰,他舍弃的太多,祭献的太多,但始终能做到义无反顾,矢志不移。他对信仰的忠贞忍辱负重,毫无保留的祭献,都让我们感佩莫名。

  《若爱重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吸引如许多的关注喜爱终离不开作者真实还原历史,并展现出的一种大爱情怀。书中对在特殊环境亲情友情,爱情的阐释,都让我们心生痛惜难有怨恨,这一切,都是历史所造就,虽说历史是无数次的轮回往复,但我们终不愿悲剧重演,所以对人物,对事件,对历史对人性的拷问尤为重要。我们不愿让历史淹没人性,我们期待真诚与大爱。那些甘愿为自己的信仰而无私祭献的人们,就让他们永远退出历史的舞台,只成为我们景仰,爱戴,纪念的一群人。

  《若爱重生. 围城1947》读后感(三):父与子

  若爱重生的第二部,书名一样容易有歧义,不是钱钟书的“城里人想出来,城外人想进去”的那本。倒是有点儿《十月围城》的味道

  第一部,大背景交代的很详细,第二部开始精雕细琢人物关系网,尤其里面父子亲情的部分。第一部周旋里感情戏局限于楚天舒和江沁梅这对小年轻的爱情纠葛,第二部则加入了江静舟、向辉与宁松的亲情戏,虽然这不是主线,但从更多方面展现战争的残酷,也增加真实性深度挖掘人性的各种可能性。身份的转换,角色自然带入,读过不得不佩服特工的心理素质

  谍战大戏就不剧透了,只讲讲这父与子的故事, 宁松和沁梅不同,不是一直跟着革命成长孩子,他有养父生父,当然不是穷爸爸富爸爸。在革命时代,还是很常见的,影视剧里也常见孩子给老乡寄养的桥段。宁松,最开始还是掉书袋不断的书呆子样,单纯善良,很像古代的儒生,不由想也许再生的早几个年代,应该是个状元苗子。他从一心只读圣贤书,到看贞观之治,开始关注政治。眼里是满目疮痍,再柔软心也会变得刚强。长大后,他投身战场,当志愿军战士,冲锋陷阵,战场上仍是运用智慧,减少己方伤亡的同时去的战争中的一次次胜利,并没有变成嗜血凶狠的莽夫。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从上一辈的恩怨纠葛中,懂得了革命者的大爱,最终做到教授也仍然讲大爱无疆。这是战争对知识分子的另一种洗礼表现。让你觉得尔虞我诈的世界里还有份仁爱在,看到和平的希望。

  战争年代没有什么桃花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作者也借一个孩子的眼来看这个繁复的世界,也借宁松的口发问:“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战争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惨剧呢?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罪恶?”在关注紧张剧情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思考下这几个简单的问题呢?

  里面路途中给熟睡的宁松披上军大衣细节,这是看到都会感动的亲情瞬间,父爱的表现也使主角江静舟形象更立体了。宁松与向晖这位干爹的互动既推动剧情,也增加了向晖结局悲情色彩,其实向晖也是个英雄来的。

  并且开篇由宁松引出了江景舟生命中一个女人的故事,穿针引线布局做的很妙,人物关系处理杂而不乱。越发佩服作者对作品架构的驾驭力了,也更期待能看到这部大戏上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