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是谁?》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20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谁?》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是谁?》是一本由[德]理查德•大卫•普列斯特(Richard David Pre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页数:41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谁?》读后感(一):最近的读书随笔

  突然想起这本书。自己还写了一些东西。Post出来一下。 当然,我早就听说过“本我”、“自我”和“超我”,也知道有潜意识存在。当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大脑里面有不止一个人,我的脊背还是凉的。 这是最近的一个哲学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之前,康德说,你和桌子之前,相隔着的是你的理性认知,通过知觉,把桌子的存在,变成了语言,让你有能力认知到。所以说,你和桌子的距离是“概念”。但后来的哲学家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加入了一个问题,是谁把把它变成语言讲给你听的? 也就是说,平时我们自言自语自得其乐的时候;当我们在开大会时,走神的时候,那个陪着自己聊天的脑中的人,它到底是谁? 我们曾认为,情绪是我们的全部。我们生气或者快乐。但在冥想时,有很多人第一次发现,那个生气的自己,从意识出现,然后演完了所有的戏份——他没有占据整个身体,只是存在着——他或她发现有不止一个自己存在。 大脑科学也在这个哲学的框架中在努力探索着“有几个我”的问题,形成了一个共识。我们能够知道的意识存在于前额皮质中(prefrontal cortex,就是额头里面的5厘米左右的地方),其他的记忆感觉、都储存在大脑的其他部位需要通过刺激,用电路串联,才能达到。而深藏着的自己,即使不通过意识,也可以行动。 深藏着的自己,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仪式看到它的存在,更有时候它做了什么,我们根本不知道。 如果你也有同感,你可能认同苏格拉底所主张的“人啊,认识你自己!”。至少你会有这样的好奇心。 本书就是一个这样,满足你好奇心的书。就像《苏菲的世界一样是非深入浅出读物。但西方哲学和东方人的理解框架,中间还是需要一层翻译的。 关于适合中国人的、理解西方哲学(以及东方哲学)的框架 有时候我们是缺乏理解哲学的框架。有了框架就好说很多。对于东方的我们,从实用角度,哲学可以分为这几种。 • 宇宙论: 你也会有仰望星空,思考这一星球时刻。我们可以称其为宇宙论。“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一对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宇宙论。在不同文化宗教中,都有着关于创世记Genesis的部分。虽然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在意识层面认同我们的星球的46亿年的年龄,以及我们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但是,在意志层面,枯燥的进化论会完败给神秘的、故事性和宗教性的创世记。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充满了关于伊甸园造物主用七天创造了世界。在东方,我们多多少少认为自己是女娲和伏羲的后人。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在当代,有着新的优质故事,正在取代创世记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比如宇宙的科幻,可以更为直观地为我们提供宇宙论的形而上学部分。 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看一看《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这部电影。里面的创世记部分就是一部科幻小说。当然,山达基教(汤姆克鲁斯信仰的宗教)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邪教。现代人的创世记也许是《星球大战》,也许是《星际迷航》,也许是《银河系漫游指南》,也很有可能是《新世纪福音战士》。 形而上学很大程度上也要落入宇宙论的这个范畴,我们根据自然物理,来学习人生道理,这就是形而上学。我国的哲学比较喜欢观察竹子,你跟竹子学到了什么?王阳明好像观察了好久,也没学到什么。但中国古代传统还说,竹子有气节,我们君子要和他学习。毛主席说,不要学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说白了,形而上学是我们根据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本能总结的一个集体的、用于理解这个世界的理论框架。形而上学的英文是meta-physics,就是比物理学还要宏观的那个理论。比如“物极必反”就是很明确的形而上学。物极必反并没有严格的科学可以表明,在每一种状态下都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但是,我们根据无数的自然界法则、以及一些可科学的实验,总结了这样的人生道理。 虽然“形而上学”这一称谓已经十分贴切,但是中文的确也有相似概念。“格物致知”就是形而上学的动词形式。 • 人生论: “来,我要和你聊聊人生”。这就是人生论。这里面有很多的道德在里面,里面结合人类的道德、政治人性等。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仁矣”。人生论在个体上,很大程度上心理学,我们心理到底是怎么想的。在集体层面上,就成了政治和道德。 我们每天的社会舆论的背后,往往是伦理学哲学的矛盾,是不同的哲学的角力。而不同的道德,往往由不同的宇宙论带来,是我们内心中坚信的那个创世记的故事以及每天看的电视剧缔造的。 • 认识论: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这虽然是科学的范畴,但是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理解一个问题的偏好。比如我们愿不愿意通过实验来获得一个反直觉结论。如果我们无法理解一个新生事物,那也许是我们认知论的水平根本跟不上。 比如你发一个调查问卷,问中国男性不好色,你得到了一个调研结果,说100%中国男性都不好色行为主义讲,人们不知道自己想什么,你问他也没用,你观察他的行为要好很多。你没有行为主义的认知论架构,你就跨不过调查问卷这道坎儿。 • 存在论 还有一种是存在论,当我们思考自己的存在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很忙,但我们总是忍不住要想这些问题),尤其是在想“我是谁?”的时候,这种叫显学(Ontology),或者我们称其为存在论。如果你听说(也许是康德),有人在讨论“我与桌子的关系”的时候,这很大程度在讨论存在论。 当然,我们看到宇宙论中的形而上学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我们的伦理学部分,认知论又影响着我们对于形而上学的认知,当我们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时候,我们也在思考我们自己的存在。他们之间当然是互相影响的。 以上是我根据冯友兰的看法进行简化的结果。你要是看冯友兰自己的叙述,你还是会觉得复杂。冯友兰在一九二几年写的分类,到现在不一定实用。根据以上分类,你大概能在一个哲学思想产生的时候,判断出他想从哪一个方面表达自己。这样分类,最大的好处是,你用东方的思想架构,一样可以理解复杂的西方哲学。 升级存在论版本 关于“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这个很明显是一个存在论的问题——就是那种我们有时候,会突然失去的存在感,然后感到整个人都不好了,然后开始想到的一些问题。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多了解一些存在论有什么好处啊?存在论就像是iOS版本,你的认知论就像是微信,你系统不升级到iOS 5,你的微信版本就升级不到微信6.0,你就没法使用 微信支付,你还没发发小视频。 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新版本的存在论,也不再是以前,哲学老师说,我带你学学古人的智慧事实表明,那个古代的智慧,放到今天,不一定有用;即使有用,你不一定听得懂;即使听得懂,你不一定学得会。 全世界,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和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家一起,在向哲学的范畴进军(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向大脑进军)。

  《我是谁?》读后感(二):游历哲学海洋的出发港

  为了合理使用马原课这种“宝贵时间”,我选择坐在教室后排安静地读《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魔幻而讽刺的地方在于,马原老师也在讲哲学——高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提及一下其它哲学家,贴标签顺便贬低一下,比如叔本华......虽然我们对这种课程目的心知肚明,无外乎强行灌输意识形态,但若因此误以为哲学极其无趣就是极大损失了;毕竟哲学领域从来不缺思想的巨人,各个派别各抒己见,每个哲学命题都句句入妙,足够咀嚼。

  庆幸的是自己在南京的先锋书店乱逛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被书名惊艳到之后就下单买了。不过不要被标题带偏,“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的讨论并不多。不过书中所有简单的用语以及清晰思路,成了我读下去的动力,也给我阅读哲学类书籍信心;当然,这样的话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它的解释清浅,专业性不强、仅适于当作入门书籍,如果(不幸)对哲学产生了兴趣,那就只能用自己少的可怜智商在哲学这浩瀚的海洋里“遨游”(。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能知道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很难相信第一部分已经是全书阅读难度最高之处。第一部分以生物学、神经医学(医学专业术语可复杂了)以及历史角度做切入,简单的介绍了“我能对自己有何认识”这个认知理论的典型例题。这一部分展现了作者Richard David Precht的与众不同人家可是拿了生物医学大传奖的研究员)不仅对达尔文和《物种起源》这种经典手到擒来,还非常了解现代的神经医学发展,对此我要献上我的膝盖!而第二部分并不是这种nerd模式关注点是当下的社会热点,如杀人、堕胎、安乐死、克隆、生殖医学、脑部研究等等,思考其中包含的哲学命题。可惜我们不能拥有绝对客观的认知能力,虽然日常讨论这些话题,但是“优势意见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如陀螺沉默下去。如果自己持有多数派的观点,那么每次和身边的人进行讨论只会加强自己的观念;相反,如果自己是少数,像我这种人要么会选择沉默,要么摇摆不定。很难遇到像这本书一样浓墨重彩呈现少数派意见的出版物。每一章都有很多极端的点或者是设想,偏偏就和多数意见、流行观点不同,这样的思考相当另类独特,即使有和自己的三观抵触之地,也是很有意义的思想洗礼。这些探讨了N年的问题本来就难以得出正确答案,但各地暂时都形成的主流观点,但这可不代表大多数人都认同,或许只是呼声大罢了。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愚昧无知;又或许我们的生命幻影一般稍纵即逝,这些无尽、永恒的智慧已经与我们无关了。第三部分延续了第二部分的构架:神、自然、爱、自由私有财产正义、快乐以及人生的意义庞大的话题依次展开,虽然只是笼统地讲讲,但已经尽了科普入门的使命。作者说我们之所以渴望意义,大概是因为知道”我们有一天会死。”每一天,每个小时、每一秒都在走向死亡。或许我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度过了短暂一生,即使没有答案,这个过程还是有意义的(。

  我认同叔本华的一个观点:由于人是意志的奴隶,因此没有所谓的自由而且更高层次的意义。唯有艺术,尤其是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更高层次的乐趣

  《我是谁?》读后感(三):我是谁?

  提出一个终极而玄幻的问题并找出答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而少闻的了。但在这些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面前,甚而在那些被沿用几百年的格言面前,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对它可想而道不尽的感知。哲学,仍在用它敏感的大脑去想象一个关于不能想象的东西。找到一些标准又抛弃一些标准。这些标准永远流动变化,有些曾经站在那个金字塔顶端真理,今天看来很可能是可笑愚昧的。不过就像“洞穴理论”那种设想。我们站在一个更远的未来,用理性去评判被锁链脚铐绑在岩石上的人们的世界观,也许也并不一定正确。无论如何,他们还是能用笛卡尔那“我思故我在”的怀疑论去反驳我们。

  最近,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机器打败人类围棋世界。被一度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之间,很多人可能对围棋这种需要缜密思维,个人修行的技艺产生了除魅。运用佛洛依德思辨的方式去解析这种现象,假想一种关乎“尊严深刻教训,进步”的道德观又重新被提了出来。然后,人们发现,他们还是不能就此抛弃围棋。因为这其中不仅仅是一个输赢的问题。更是关乎人。这种由血肉,神经组成的物种,在他们的认知领域内,如何倾其所有地去超越自我。那么道德和世界观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能自由地运用比喻,那么用已有的普世论去做暂时的标准也是不错的思考方式。然后,我们和动物和植物和自然的关系又是什么呢?我们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生物学正在探究大脑,对这个充了气的核桃仁做各种解剥。我们也确实找到了一些诸如:布罗卡区,韦尼克区这些控制声音和语言的神经系统,找到了腹侧区(大致在左耳位置)那可能产生一些同海马体一样,催化出各种脑内啡的生物激素的地方。知道了神经元细胞,树突,轴突,突触。以及对于人如何能够感同深受的根源,是来自突触上的镜像神经元细胞。可准确指出心理学上提出来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并充分说明“本我、自我、超我”所在位置的概括,仍是一个无法用测量及图绘来描述的。更别提它们是怎么运作的。其中的联络关系又是依据什么来维持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人们对于感知到的一个具象的“我”的存在。自有各种神学来解释。价值的统一,让各地区彼此孤立。如果说有正义和荣耀,那么骑士是一种。体制的价值渗透到平民的思想上。可一旦,人知道自己的近亲很可能来自人猿,了解到人猿或者其他的物种也有自己的意识,痛苦,快乐。就不能不让我们自忖,这个如此精密运作的世界,真的是预先的设定,真的是经由太古的设计。抑或说是偶然发生的演化。先打上的问号,给了哲学家一个空旷而广袤的思想平原。从以人为中心到以物以情为中心,人们进入到一个多元价值观的世界。

  端看以下这种案例,就足够让人沉思和警醒的了。如果说,你到某家医院里被倏然昏迷,醒来后得知你身上插满各种导管,用来连接你和另外一个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你们彼此需要共生九个月,那人便可有生的希望。但你如果立刻离去,那人便当即死亡。且不要急着做出选择,让你自己陷入到一种道德的难题中。这样的情况其实和妈妈的怀孕一样。也许你会说,你和那人没有血缘关系。我在这,并不想就你的抉择和做出抉择的理由展开一场辩论。我想说的是,就一个要死去的生命自己有无感受到这种死亡来临的迫近而言,我们还应该背负多少的负担和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以让这个命题周延。毕竟妈妈肚里的胎儿,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生物学上的“智人”并不是一个“位格。”

  可话又说回来,我们又从何得知,意识和快乐痛苦的感受从什么时候降临到胎儿身上呢!也许受精卵并不是,于是,人们又能够拿它做实验,用胚胎干细胞去培养生物人或器官来达到救治罹患癌症的自己。难道拿脊髓,脑部,皮肤,肾脏等干细胞不会更合理吗?难道我们真的只是简单的在造血造肉吗?不带感情的那样。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甚至连动物植物本身也不该吃了,就连呼吸,凿岩,挖土这些都不是随便能够擅自做主的。因为那些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或许正自成一套系统维系着某个生命的存在。萨特说过,行动即是存在,柏拉图也说过存在即是行动。那么病毒这种有生命行为的虚拟网络程序,说不定也是另一种生命形式。可别轻易就下定论,你又怎么说一种物种对另一种物种的压迫不会跟二战时期的纳粹和军国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呢?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野蛮和残暴,愤怒和狂躁会是不好的。对于那些被划为私有产权的物件,我们就有权决定它们的生灭吗?在现代社会,你也许每月负担得起一天二十四小时开着水龙头的水费,但你也无权这样做,因为一个社会资源的问题,一个人有多大的自由取决于他是否妨碍到他人的自由。

  这些不得不让人思考又头疼的问题搅扰着我们。在更远的地方,那个被伟大这个名词刻画成慈祥仁爱的形象的神,正嘲笑人类的咎由自取。他说,如果世界的初始状态是设定在公正这个原则上,那么所有的人在他感受到的“善”的意志面前,将谈不上自由可言。所有的爱,互助,自尊,不过是出自物种内心的自私。弱肉强食或是和平共处,都是它们因为聚到一块资源共享的土地上推算演进到的一套行为公式罢了!

  “猴子”学会了砍柴劈木,学会了做衣避寒冷,学会了相互沟通的语言,自此成为了一个传统,代代相传。。。

  《我是谁?》读后感(四):《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读书笔记

  X代表书页内容摘抄,【】内为思考/对句子的主观补完。

  前言:

  V:

  哲学的历史也是时尚和当代的精神潮流、被遗忘或被压抑的知识以及许多崭新尝试的历史。

  那些新的尝试之所以会显得如此新,是因为许多从前的思想都被忽略了。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造房子的话,建筑所需要的砖块很少不是从别处取得的。

  不仅有许多聪明的见解和观点一再地遗失,同样也有许多奇特和脱离现实的想法不断出现或者重生。

  智慧与不满之间的内心矛盾。

  【世界此起彼伏,没有什么会真正的被埋没,要出来的迟早会出来,你所想的,前人有可能都想过,甚至想的比你更远,只是,没有被记录被流传下来】

  【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他的行为被放大被记录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命运】

  8:他在提到自己时经常使用复数,就如同在描述一种很特别的物种一样,而他自己时做这种描述的第一人。【有记录的第一人,尼采】

  12:有时候道路本身也是一个很美的目标。

  22:人猿的智力绝大部分是运用于应付复杂的社群生活。就算对人类而言,与同类的相处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挑战。

  26:曾和父亲一起到废弃的墓园挖掘尸骨

  28:一个神经细胞以它所形成的纤维组织向四周“探索”着,“为的是找到另一个神经细胞”。

  【人也是如此,情感也是这么建立的】

  50:突然间感觉到世界和我似乎融合成一个由诸多感觉组成而彼此相连的整体,而这个整体以我为中心。虽然我到后来才真正反省了这个经验,但那个时刻却对我的整个直观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所谓天人合一】

  54:(许多心理学家规避使用“我”而)宁可改用“自体”。

  59:即使知道每个单一配料的味道,我们还是无法预知最后整道菜会怎么样。

  60:18-24个月大时,“‘我’的感觉”形成,此时幼儿第一次能在照片上认出自己。接着便产生出社会法律概念的“人”:能为行事负责之社会成员的“我”。这些能力和特性,有的是在青春期期间或之后才于脑部中发展的。所有这些描述都解释人格的发展,并同时和“我的感觉”紧密相连,因为人们都以“我”来自称。

  多数人认为,这个人格发展有一半左右取决于先天的能力,

  30%-40%则视0-5岁的塑造和经历而定;

  只有20%-30%是明显受到后来家庭、学校等的影响。

  【如果发展的不一致,是不是就分裂了?】

  61:除魅【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中,逐渐排除精神体作用的过程。】

  62:我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特定的、清楚界定的单位。

  人类没有核心,也没有一个可以绝对抓住的“真实的自己”。

  我们所拥有的却是一个独特的、多面向的、多重观察点的我。

  65:不要受制于感觉、令人目眩的和平假象、爱情与快乐,因为这一切都只会蒙蔽我们!在真实的人生中,每个人都应该理性的坚守岗位,完成其任务和义务!

  【我很难对这句话评价,我觉得他一部分是对的。所以把这句话记下来,存疑,因为现在的我,觉得人生本质上是无意义的。】

  65:为了能够权衡矛盾的状况,他必须知道在不确定时什么是更“有价值”的。他必须权衡人命和风险、命令和命运。所有这些思考的发生都以“价值”为基础,而道德价值永远都不可能是无关感受的。

  一个有人性或是接近人类的生物,却又没有感觉,那是无法想象的。

  66:知性如果没有了感性,就有麻烦了,因为只有感性才能告诉思想该往哪里走。缺少了情绪的推动力,也就不会有思想的活动,而没有了承担义务的感觉,便不会存在策略性思考的斯巴克先生【spock,星际迷航里那个死理性毒舌‘星人。】

  感性是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接着剂

  如果没有了情绪,我们就会变得笨拙。没有感觉的人类会是个可怜至极的生物,他们会完全没有行为能力,也全然不知道应该想些什么。他们的神经元将失去发动机和汽油。因为就连“要变得完全理性、不再听从感觉”的这个决定,也是一个感性的决定。

  思想永远都是带着情绪色彩的。

  67:情绪,Emotion,这个词听起来较为中性,但是它源自拉丁文“movere”,意为“推动、挪动”,也可以指出感觉是可以“推动”人的。

  德文中Leidenschaft(热情、激情)一词可拆解为Leiden(痛苦)和schaf(f)t(创造、生产),即“创造痛苦”。

  68:热情、本能、直觉和冲动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他们都有让个人存活以及凝聚团体的作用。

  69:要控制感觉并不容易;相反的,是感觉在控制我们。

  感觉不只是在控制我们而已。就像我们并不是把脑部作为一个媒介来思考;我们本身就是一个脑部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我们的感觉。

  【存疑,可能只是脑子告诉感觉,本身是一个脑部的状态,但感觉控制我们那点,有点类似潜意识。】

  70:20年代出现了一个12种情绪表: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感谢、羞耻、爱、骄傲、同情、憎恨、惊吓。

  这个游戏可以用不同方式继续玩下去,但是我们或许不必太认真,因为所有这些情绪都受限于语言的翻译。

  71:“神经传输器”。在情绪方面是引起激动的传输器,主要是乙酰(xian)胆碱、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71: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是过高的多巴胺值造成的。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

  73:除非瓦肯人具有封锁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能力。不过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那将顺带使得斯巴克等人变得憔悴、慵懒和漫无目标。

  【有点儿像现在大多数人具有的丧,当你逻辑越来越清晰,越有条理的同时,丧可能是随之而来的一种副作用。因为你克制了冲动和不理智。】

  81:弗洛伊德将此三分法【本我自我超我】视为自己的成就,但其实尼采就曾经使用过这三个概念来说明类似的功能。

  【同前言思考,以及想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84:无意识是难以描述和掌握的。无意识的过程经常发生得非常快,而它们是(弗洛伊德也知道)无法透过语言来传达的,因为人不会意识到它们。因此只好让心理治疗师从病人所报告的字句里听出它们并解开无意识之谜,或者把病人送入电脑断层仪,去观察负责无意识的脑部区域在面对特定问题或测试的时候会引起什么反应。

  84:我们会针对眼前的任务、目标和需求去感知。【眼里全是钉子的锤子】

  86:我们的注意力像是一盏探照灯,只能照亮很小的范围,而其余的黑暗部分则进入无意识的领域……我们人格的2/3左右是以这样的方式逐渐成熟的,而我们自己日后却不会记得,也无法想象当时确切的情况。

  【所以锻炼观察力很重要,你注意到的东西越多,你的意识和潜意识就越统一,你也会越理解你自己】

  87:无意识的感知是惯例【因为无意识提供让意识表达的素材】,而有意识的感知(对我们来说当然特别重要)反而是例外。

  94:记忆难道不就像是我们的“身份”一样吗?若是没有了回忆,我们会是什么呢?我们不仅将没有了生平记录,更将没有生活,特别是有意识的生活。

  “理解”意味着把一件事跟另一件我们所知道的事联结起来。

  我们(在一般的情况下)并不储存字词或句子于我们的脑部,而是储存像“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事物对于我们个人的意义。

  95:信息是如何被转换成意义的?谁来决定该选择哪些信息呢?

  在暌违12年后,我再度在柏林地铁隧道里识别出那独一无二的气味,其实我并没有料到那个气味曾经引起我的注意,而且这么看我还挺喜欢它的呢!

  我究竟是那个正在会议的同一个人,抑或是记忆有个不受支配的“自己的生命”?

  我真的是记忆的主体吗?或者说,我其实更像是我自己记忆的客体?

  我们的脑部储存的是意义,而不是像一个档案室或只读光盘储存的资料。

  96:【得了某种疾病的人群】某些脑部功能已经失效或退化了,因此它们补偿这些不足的方式就是另外选择别的转换电路,而这些转换电路有时能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效能。

  【应有的能力被动关闭的情况下,会经由锻炼产生不可思议的能力,比如有些盲人可以像蝙蝠一样靠回声辨位,那么在主动关闭自己某些,呃,功能的情况下,是否也可以锻炼出这样的能力。】

  97:现在的脑部学者将记忆区分成陈述性(明确表达的)记忆和非陈述性(隐藏的)记忆,完全符合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

  陈述性记忆有意识的将所经历过和思考过的召唤出来,而且我们可以谈论回忆起的内容。

  非陈述性记忆是我们在不注意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储存的事物,比如柏林地铁的气味。

  这两种记忆类型都可以再往下分类,大致就像有许多不同的“自我”或是无意识的类型一样。

  98:为了能在我们的生活里辨认出这些事物,我必须知道“自己知道它们”这件事。

  以上都有我们潜意识的非描述性记忆参与其中。

  99:我们从来不太可能察觉一个房间内的所有物品,但是只要有任何物品的状态异于往常,通常就会立刻被我们差距。

  新的和不寻常的事物特别重要。

  114:理解一个句子,重点不在于是否理解正确,而在于是否相互理解彼此的意向。

  自此,语言的真理理论变成了社会沟通的理论。

  【说的话,用的字,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绪、意向。】

  【想想看,对事不对人说的也是这个,找到对方真正的诉求,安抚对方的情绪,然后把真正的问题解决掉。】

  122:人类彼此需求的交集越大,憎恨就越强烈。

  124:比缺少“同情”更加令人沮丧的,其实是自己“无法给予别人的同情”。不被爱是很可悲的,但“没有人来让自己爱”却更严重。

  爱一个人或非常关心一个人,是让自己感到自在的好方法。

  131:互利行为很有可能就是人类道德的起源。一只人猿帮助另一只人猿,为的是下次也许能够得到帮助。

  【远见。】

  132:若是向善的能力只是众多的本能之一,那么是谁或者是什么东西让这个本能得以展现的呢?是什么让它成为人类社会中具有约束力的准则呢?

  【然后,本书中,几个重要哲学家的成名都在40岁左右,也许对于囿于30左右还一无所成的现代人有点儿心理慰藉作用。】

  136:【康德】他不断的寻找“法则”。

  144:在他们【居民】眼中,他【叔本华】总是在街上自言自语、态度不友善、深爱他那几只卷毛狗,而且害怕自己会中毒。

  【多好的人物素材。】

  145:意志在无意识之下决定了我们的存在和性格,也可以说是“主人”,而知性是它的仆人。

  146:你的意志做了它想要做的,而你的知性只不过为它提供适当的辩护罢了。

  【有本书叫《超越智商》,科学的论证了这一点。】

  150:【叔本华】憎恨无意义的闲聊。

  151:虽然不存在自由意志,但是总还是有个像自由的“反意志”的东西,可以预防不好的事情。

  意志是不自由的,但反意志却是自由的。

  163:无论猴子是亲手完成某个动作,或者只是精神想象了训练师所做的动作,其神经细胞都做了完全一样的工作。

  【《神奇的镜像神经元》】

  167:虽然在我看来,做好事的乐趣比做好事的责任更为人性化,但是只有当我基于自尊的理由,把这个乐趣的经验作为普遍友善行为准则的基础时,那才会是道德。

  170:【感觉影响道德。】

  174:它们都不是长时间考虑的结果,而是刹那间的碾砣。它们是由人生经验产生的,可以说是社会和文化的反射。

  181:那么我有义务去除掉那个老女人。我只是要尽量人道且温柔的送姑妈归西,让她再没有痛苦,没有知觉的状况下上路……说不定她还能因此而免去原本更不舒服的痛苦死亡呢!

  185:并非每个人都只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想去理解诠释正义是什么。

  【本章在讨论杀人的道德问题】

  191:只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人才是一个“位格”。

  192:不过“潜在的可能性”一般并不能作为决定性的道德标准。

  【如前,道德来自远见,然后固定后又形成短视……或许远见和短视,总是相辅相成。】

  【整体看来,人生就是混乱的,无法定义的】

  195:没有一种哲学可以抛弃价值观,而“价值”本质上并不是理性想象出来的,而是感受到的。

  人们无法单单用逻辑来解释对其他人的关心。【真的么?我存疑。】

  每个道德规范最终的基础都是希望和意愿,而不是认知或知识。

  感受,也就是上帝的意志。

  201:如何对待处于不可回复之昏迷状态的病人,只是众多案例之一。究竟谁可以参与意见和做决定呢?

  204:数据统计也会反映冲动的情绪,并且与提问的措辞方式息息相关。

  【调研得来的大数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靠谱。】

  213:我们确实比你们更高级。我们的智力比你们高,比你们明智,会许多你们不会的。我们是比你们更先进的物种,过着与你们完全不同层次的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对你们为所欲为。跟我们相比,你们的生命根本没有价值可言。此外,就算我们的行为真的有些不妥,有件事是肯定的:没办法,你们就是太好吃了。【外星人吃人的言论假想。】

  215:这个“可以选择”的事实,便是他与狮子的区别所在。

  【佛】

  218:意识总是主观的历程,因此是他人无法理解和进入的。

  225:不可侵犯的生命权、身体不受伤害权以及自由的个体发展权。

  227:这些能力会被群体中其他成员效仿,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232:人类必须学习不要从自身出发,而是接受每一种能满足“位格”条件的生物。

  【道】

  233:人类的意识只有很小的部分和理性有关;

  我们的世界里大部分都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共有的能力所决定的结果,而且这些能力早在语言形成以前就有了。

  234:“死亡是什么?”帕特森对可可【一只黑猩猩】提出这个问题,可可思考了一下,然后用手指了三个词:“舒服、洞穴、再见。”

  235:或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杀鲸行为。【我看到这里想到的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杀人行为是否也正在默默进行。】

  237:人类近几十年来对地球的伤害已超过了自人类出现后到二战之前的伤害程度。

  238:要世人把敬畏、责任、尊重和尊严扩及整个自然界。

  【儒、释、道】

  240:在过去几千年主宰地球并繁衍至亿万的人类,其实只是许多自然灾难的其中之一。

  243:差别最多也只是渐进性的,是依照对于生活感受的复杂性来决定的。

  我们并不是为了老虎的利益而救老虎,而是为了那些着迷于老虎的魅力的人们。

  264:一件事物若是过多地存在,便将迅速失去它的价值。

  271:即使是我们其他一般人也并非总是出于无私的爱而生的。

  孩子是有自主能力的生物,我们难道要把他们变成由我们所构建的物品、把对他们的教养权“扩大”成为所有权吗?

  282:“专注力掠夺”是个至今没有任何社会加以处罚的“违法行为”。

  282:不与军方合作、研究成果不可违法商业化、不可违法取得人体组织、以及不可对患者进行医学和商业的滥用。

  284:信仰、爱和希望。

  287:一个无限巨大而且完美无瑕的本质【世界本身、自然、道】。

  神就是极大值,我们无法想象出什么东西超越他。

  如果“拥有一切伟大属性”属于我们对神的想象的话,那么“他是存在的”也就是其属性之一,因为如果他不存在,那么他至少就会缺乏一个属性,也就是“存在”,而他就不是神了。

  也就是说,必须存在一个东西,是我们想象不出有什么比他更伟大的了,否则这个想法就会是荒谬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神存在!

  292:他认为从“我设想一个完美无瑕的神”,只能推论出“神存在于我的想象里”。

  他认为讨论“一切所能想象中最伟大的”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所能想象中最伟大的”若非大到我完全无法想象,那就是太小了;不管我想象出的是什么,我永远都还可以想象出比它更大的东西来:在最大的已知数之上,总是还有“加一”的可能性。

  因此,安瑟伦【就是发表了P287页摘下的那段言论的人】的上帝存在论证一开始就失败了,因为“所想象中最伟大的”根本不存在。

  293:尽可能调节理性和信仰的冲突。

  303:【裴利】风格洗练、极具说服力而又浅显易懂。

  303:人之所以是善的,不是透过他的信仰,而是透过他的行为、责任以及对社会的投入。

  311:生命大于所有个别部分的总和。

  生物体并不只是由原子和分子像乐高积木般组合起来,而是经由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形成的。

  317:巨擘【bo四声,大拇指,杰出人物】

  320:【爱情】是由被期待的、固定不变的期待所建立的,即“符号”。

  “我爱你”这句话远远超过了像“我牙疼”的感觉表达,而意味着承诺和期待的整体系统。

  【存疑。“我牙疼”也有承诺和期待的整体系统,比如,期待被治疗或者承诺自己不再吃蛀牙的东西。】

  321:十年的行政事务经验,似乎让卢曼印证了社会系统并不重视个体性。

  324:“爱”(Liebe)这个中古高地德语的概念(原意为“好的、令人舒服的、有价值的”)。

  327:一般认为三年的时间是恋爱感觉的极大值,3-12个月则是平均值。

  离婚平均发生在固定关系的第四年。

  328:风险无论是好事坏都让人着迷。

  【如何利用“上瘾”?】

  328:决定就是那些让我们的生活变的不一样的差别。问题是,我们在做决定时究竟有多大的自由?

  329:当时我正思考为什么人在吞下了樱桃子之后不会从肚子里长出樱桃树来。

  331:“存在”的无意义与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

  335:他感觉到自己在祖父家中的多余,并认为每个人的处境也都同样是偶然且无助的。

  339:我的意志、我的想法和我的机智,都只是意识形态与文化模式的反射而已。换句话说:我完全没有意志,也没有我自己的想象,我只是将它们记录到我的身上。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340:从前……感到愤慨,我会很难控制自己的感觉……经常情绪激动。现在……与人争论时,会保持冷静,也经常做得到。从前虽然不想让感觉失控,却直到今天才让感觉乖乖听命于我的意志,个中原因在于“经验”。

  342:……他的要求将很快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

  344:拥有一件东西却完全不能加以支配是没有用的。

  【我不是认同这句话,只是觉得这句话解释了很多感情方面会产生的问题。因为那个口口声声说爱你的人并没有把你当人,只是把你当作ta的所有物。】

  345:财产权是一个人对外在事物的独占和控制,并排除这世界里任何其他个体的任何权利。

  348:财产并非只是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契约”。

  351:因为他人的感觉世界过于复杂,所以我宁愿信赖更可靠的客体图像和感觉世界。

  356:……【把哲学】视为与他人共同思考

  356:如果每个人在知道自己的社会位阶以前都赞同某个社会制度,那么该制度便是正义的。

  358:比正义更重要的事自私以及对自由发展自我的要求。

  【来自不同人的两个相悖的观点,我在想,正义是否来自于远见。】

  360:财产权让人们成为独立的个人,并有助与建立自尊心。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尊重他人。

  362:他们宁可要一个富裕、稳定却无正义的国家,也不要一个公平却贫穷的社会。

  363:在无知之幕下的初始状态中,这个正义感的来源是自私。

  我自己的风险会引发恐惧感,因此我寻找能够减轻恐惧感的普遍性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可以保护每个人。

  364:他认为一个对所有不同政治、世界观或宗教团体都无限包容的国家,很容易毁坏自己的运作基础。

  【对人可能也一样,你包容了全部,意味着自己本身无立场。无偏见、无争执,也就不存在干涉,如一潭死水,不会流动。】

  366:【这里的人很快乐,因为他们】要求不多且容易满足;生活围绕着群体、家庭以及互相合作。

  368:财富、消费、权利和长寿并不能让人快乐!

  人均年收入从两万美元起,快乐的程度就不再随收入增加的比例提高。

  369:“有足够的财富而不必工作”至今仍是工业国家中人们最普遍的生活梦想。

  没有什么能比与他人的关系(家人、伴侣、孩子和朋友)带来更多快乐;第二位是在考虑个人健康和自由状况下,觉得自己能对社会做些有用的事。

  372:决定我们是否快乐的,并不是富裕和金钱,甚至不是年纪、性别、外貌、聪明才智和教育程度;更重要的是性生活、孩子、朋友、饮食和运动;而最重要的是社会关系。

  离婚对于幸福造成的负面效果等于损失2/3的收入。

  374:大部分的快乐情况……其背后的刺激点都是期望和实现两者的作用。

  因为一个期待被实现甚至被超越了。【才会产生快乐,不然只期待不实现,最开始也会快乐,最后会痛苦。】

  375:在坠入情网或有重大成就时,一切都似乎突然显现美好的光彩。和谐、一致、强烈、统一、自由和意义等抽象的想象,都混合在这个印象中。自我满意度会瞬间升高,自我价值感会膨胀,有时甚至到了令人眩晕的程度。一个处在快乐状态的人,会因为其引人注目的行为而吸引人,表现出友善、热情、冲动、灵活和创造性。

  【所以“坠入情网”和“有重大成就”这两者间大概有共性,可以琢磨下。】

  376:只有当期待符合现实时,才有可能达到持续的快乐,若是快乐和痛苦状态根本上是“自制”的话,那么它们只是一个与自我相处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与自己的期望态度相处的问题。

  【佛,无欲无求。】

  377:因为低标准的期待透露出来两件事:一是对生活的强烈恐惧;二是在面对失望时有着明显的困难。

  一个期待很少的人,在他身上多半也不会有太多事情发生。

  【自省】

  377:小心别让自己把“追求乐趣”直接转换成为“避免痛苦”的策略。

  378:真正的快乐是由这一切组成的,其中包含舒适的生活(即享受)、好的生活(即对个人渴望的投入与实现)以及有意义的生活(实现某些目标)。

  381:伊壁鸠鲁不想像许多希腊哲学的前辈一样,去设想一个世界本质、存在和状态的总体计划。事实上他根本不想完整解释任何事,因为他随处都能发现知识的漏洞和解释的不足。

  383:例行公事虽然有时可能是有意义的,长久下来却不会诗人快乐。不同的调剂和新花样可以是快乐的来源。

  384:“吃什么根本无所谓,所以只要总是吃一样的就行了,”这可以说是不快乐的指导原则

  【又一组对立观点】

  384:几乎没有什么快乐源泉比社会关系更持久。友谊、伴侣和家庭能够创造出让我们很舒服的氛围,和伴侣、朋友或是孩子共同经历一些事情,可以提高快乐的经历。

  一个好的伴侣关系和比较频繁的性爱,对于生活乐趣来说比金钱和财产更为重要。

  384:专注的享受能够提高生活乐趣,这不仅适用于事物,也适用于人际关系。我们与某人的交往越密切,我们的感觉和同理心也就越深刻。

  要尽情享受你的意识状态,至少是那些对你有益的意识状态。

  384:生活是什么呢?就是人们面对当下事物,却热切想着别的计划。

  385:自我要求过低的人则会因缺乏多巴胺而“缺少动力”“漫不经心”,而缺乏热情可能又会造成自我要求过低的恶心循环。

  【所凡事求个度,刀尖上跳舞。】

  385:一切都是好的。一切!

  386:感受当下……在随后整理自己的情绪。

  391:哲学的理解必须一步步摆脱感官事物,才能进入事物的本质。【柏拉图】

  392: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因为反差才有价值的。

  397:“意义”并不是世界或自然的性质,而是典型的“人的构思”。

  “意义”是脊椎动物脑部的想法和需求,因此我们不可能在世界里找到一个“意义”,我们必须为我们自己赋予意义,而意义问题也就是“一个人”的问题。

  即使是我们在探究自然界的客观意义,也总是以人类的想法去思考,而人的想象又取决于我们的意识,也就是人类的逻辑和人类的语言。

  398:生命的目的就是去生活。

  400:保持好奇求知的心,让你的好主意付诸实现,用生命来丰富每个日子,而不是用日子来堆砌生命。

  《我是谁?》读后感(五):个人评分:75.这本书可以读,但达到预想的目的。

  书评:

  对于大多数话题,这本书都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是引述了一些著名学者或者现实的说法。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开放性质的书,或许以后会有更具说服力的论点。

  有些时候,多数人投票制定规则会是一种残酷的行为。某种意义激起了那些少数人为自己维权的情绪。

  规则是社会的产物,个人应该很难去推动。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想了等于白想。

  第一部分很棒。

  第三部分像是在凑数。

  其实在当下,会有明显的两层人生意义:社会营造的人生意义和个人思维推导出的人生意义。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社会营造的人生意义可以涵盖个人的人生意义,那时就有了人生意的客观定义。

  本书结构:

  三个部分组成。

  这本书讲了什么:

  1我能知道什么

  尼采,坚决主张人其实只不过是动物,并非独一无二。

  现代,一部分人试图以生物学的方式研究人类大脑,思维。

  哲学,生物学两条路看起来都可以推导我的存在这个问题。

  马赫,“我”非常渺小。

  哲学,生物学都无法准确证明,我究竟是什么。

  人们试图将感觉分类,用物质去证明感觉。

  弗洛伊德,他确定人类90%的决定由无意识驱使。

  坎德尔,研究记忆与神经突触的工作机制。然而大部分都是迷。

  不存在精确描述的语言,它只是按照规则去解释世界。

  2 我应该做什么

  卢梭,人性本善,社会让人变恶。

  利他主义。

  康德,向善的意志。

  利贝特实验,潜意识做出决定,半秒后才是人的决定执行,意志自由。

  感同身受,镜像神经元。

  人类无法摆脱于直觉。

  堕胎,功利主义。

  探讨安乐死的可立法性。

  探讨动物是否应该被当做有权利的对象来对待。

  探讨人类为了利益改变自然的界线。

  探讨克隆技术是否在人类身上可使用。

  人工辅助生育中其实存在一些有争议的伦理问题。

  脑部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3 我可以期望什么

  探讨上帝是否存在。所有想象中的上帝必然是不准确的,行为可以在其之上加一。

  试图解释爱是什么。

  讨论自由是什么,理性和感性让人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摇摆。

  讨论什么是个人财产。

  正义,公平。

  讨论如何才能快乐,快乐是什么。

  若干关于如何获得快乐的规则。

  讨论人生的意义。

  读这本书的动机:

  对此类哲学问题感兴趣

  作者:

  [德]理查德•大卫•普列斯特(Richard David Precht)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5-6小时通读

  对我的影响:

  评分:

  75

  相关书籍:

  �XIoJ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