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正义的可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10篇

2018-05-26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10篇

  《正义可能》是一本由周濂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一):理念力量

  《正义的可能》收录了周濂近几年的杂文、书评、谈话等。既有对政治哲学思考,对书籍学术评论,也有与大学生对话,对女儿的希望。这些文章显示了他的几种身份知识分子教师父亲

  1971年,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罗尔斯发表《正义论》,如平地惊雷,在西方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我国学界对政治哲学的研究进入活跃状态已是二十一世纪,晚了西方足足三十年。周濂便是走入公众视野的研究者之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他的第一张名片经过几年的思考,《正义的可能》较前者更为严肃深沉

  作为政治哲学的思考者,周濂的话题避免不了公民自由、正义这些敏感词。新媒体前所未有的增强了中国人的公民意识,但显然还不成熟。周溓通过对比中西“好人”观揭露中西公民意识的差距。在《好人与好公民》 一文中,他说,中国的好人是方世玉里的雷老虎那种,有好心能力,为善不得好报,雷锋、李素丽也都是这样的老好人。而西方的好人却是伯里克利那样,有理性、有魅力、有能力的好公民。中国老好人相比西方好公民,缺少的是政治参与勇气和争取个体权利的能力,而“政治自由是获得心灵宁静必由之路”。

  有两幅画,第一幅画上三个不同身高的人站在围墙外,高个的一览全景,中间的勉强窥见,矮个的只能看墙。第二幅给第二、三人增加了不同高度箱子,使得三人享有同等的视角高度。这是我见过最明了的对“平等”和“正义”的诠释。周濂又怎么看待二者呢?他在《正义与运气》中说, “正义的社会只在制度上尽可能排除从道德观点看是任意的因素的不恰当影响,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自尊的社会基础,一旦完成这个目标,社会不再对任何人有所亏欠。”而在《给平等最后一次机会》中,他看到了平等在过去一百年时原巨大破坏力,认为“救亡与平等是推动中国革命的两个车轮”。在平等的价值渐渐被人遗忘时代,必须重提平等的价值,因为“给平等最后一次机会,其实也是给未来的中国人最后一次机会”。

  其实,读周濂的文章,会感觉满纸都扣着沉重的大“书袋”,卢梭、密尔、罗尔斯、阿伦特……反复出现,多宏大理论、多纸上思辨、多西方案例,却缺乏对中国当下实际问题的微观思考,这也是“公知”们被广为诟病的痛症,作为哲学家的周濂显得更为严重。不过在《东方早报》的访谈中,他对此也作了解释,他喜欢抽象的思考,是因为希望自己的文章在脱离了特定的事件背景后,仍旧有独立存在意义和价值。这与他的哲学专业训练不无关系

  作为哲学的思考者,周濂相信,理念可以改变世界,正义因此成为可能。对照网络上每次公共事件的非理性喧闹,或许,在人云亦云慷慨激昂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对公平、对民主、对平等从根本上进行一种冷静的理念思考。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二):回头去

  看书之前听了一些关于周濂、刘瑜、陈嘉映和周国平八卦,也当是读此书的背景。

  不过,若是单论哲学方面书的话,对于一般读者而言,个人更推荐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

  相比此书,陈嘉映的那本书是对于问题系统完整的阐述。

  也就说到此书,其实是作者若干文作、发言、采访内容的合辑。虽叫做《正义的可能》,但论及“正义”这一问题还是集中在第三辑(全书共四辑),其实并不占主要。甚至辑三各篇文章也是多针对某书某前人论点的论述,各篇文章各自独立,并不彼此联系。

  若那些原文是一手材料的话,周濂的阐述无疑就是二手材料。

  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周濂也提到的那些关于诸如自由主义学者经典著作呢?况且,读本书那些相关文章,恐怕也需要在读过那些著作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与周濂的文字通情通情、感受更深吧。

  当然一般的读者估计也没有时间精力来追本溯源,但读这几篇文章要说在思想上受到多少启迪却不敢高估。甚至于读完后,其实脑子里或是不可言状或是感到并无所获。

  当然也可以循着作者说到的这些著作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找原著来看,也是不错选择

  书的其他部分或许收获反倒大于本书主题部分的内容,讲的内容还是围绕哲学展开,文章多涉及到一些时事情境性问题。每篇文章也并不长,道理读了也觉得确实是那么一回事。甚至于后来想想道理其实似乎都是懂的。

  也就是说,此书整体上让人谈不上惊奇或者觉得醍醐灌顶

  书的体系和内容都散,我想这是文章合辑书的缺点吧。所以,读到后面感到收获寥寥,略有失望

  当然,并不是在谴责作者,或者说书的内容不好深刻,只是个人所需不一样吧。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三):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接触到这本哲学类的书,很偶然,但是阅读这本书,似乎又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人到中年,在工作和生活都有了不少经历经验不可避免的,就有很多必然的思考和自以为的结论,这时,似乎哲学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指引

  对现在身处的社会和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度和着重点,来看待和对待,而“正义”二字,作为这本书的主旨,真让人有点直戳痛处的感觉。即使不解释,看面对正义二字的时候,也许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萌发或愤怒、或失望、或期待……各种情绪

  书中有提到,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这样解释正义的政治秩序:“正义就是每个人在城邦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职务。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在城邦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对于这样一种解释,似乎大有漏洞可追究,单是如何实现这样的“各归其位、各司其职”,都无法解释,所以在《理想国》第六卷中,柏拉图自己也泄露了秘密:“至于这一解释本身是不是对,只有神知道”。不过这样一个古老的解释,却袒露了一个事实,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在朝代更替、社会变革过程中,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义,连同民主、自由,却跳脱不出政治的框架。正义变换模样,在人们心中种植出不同的果实,指引着社会在平衡中发展,在不平衡中变革。在政治和社会的体系中,正义和民主、自由,有时成为工具控制着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着稳定,有时又成为利刃,推翻假冒的和谐和平衡,创造新的世界。

  书中提到,《正义的理念》的作者森,认同意大利哲学家格兰西的观点,哲学不是“一件奇怪费力东西”,哲学就是普通人的理性思考所及的所有事情,正义尤其如此。而《正义的可能》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在身体力行这样的观点。书中各篇小文,均有小事小处入手,先用交谈式的朴实说法,展开关于正义的一些理念和态度沟通引导读者的思考,之后分享了几本关于正义的经典著作,如《正义的理念》、《正义论》等,给予读者选择的机会。这样的安排,更切合书名说的“可能“,对正义的理解和诠释,并不是某个专家,或者某本著作,就能一概而论,就如同我作为一个不同哲学的普通人,第一次接触到这样从哲学角度诠释正义的书籍,书中并没有高深的道理把我唬住,作者以一种平和姿态,提供他的理解和态度,这让我这个哲学新手,也有了思考的动力,即使有偏差错误,但是我仍觉得是很好的起步。

  作者最后提到在跟学生接触中,非常真切体会到,有的人害怕承担自由的责任,害怕承担理性的责任,所以他微博签名留下这样一句话: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这如同书中一篇文中提到“勇气从何而来?”,其实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我们反复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正义的可能,也可在这“反复”中实现。哲学回归普通人圈子刺激思考而让人心生勇气的作用,也许也可在这“反复”中实现。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四):哲学面前一切都是不确定

  周濂的上一部书《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可以视其为对中国人对政治冷漠的呐喊,但不同于当年的鲁迅先生,周濂的文字更多的是站在一个哲学的角度去引导人思考,试图以此而激起人们对于政治或哲学的积极参与,这与其哲学专业背景息息相关

  时隔三年,周濂带着他的新作《正义的可能》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尽管周濂在这本书中所讨论的是政治哲学,但始终没有跳出哲学的范畴,从名字可以看出作者立意于引领读者打开哲学一个更宽广的视野,仅从文章内容的表现而言,这是一部完全站在西方哲学角度而铺展开的论述,但在探讨的目的而言,仅西方以哲学为核心文化价值观注重逻辑与理性思维方式未必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这就如心理学只能对心理活动进行解释、探究原因,却无法深入其本源进行窥视。

  在书中《哲学是什么》一文,作者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要非常抱歉地告诉你们,没有标准答案。”然后又解释抽象的理解哲学就是爱智慧。“哲学”,在西方哲学理念进入中国之前,哲在汉字中的解释是“善于思辨,学问精深”,与希腊语Philosophia热爱智慧、追求真理同意,但事实上发展到今天,哲学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思维风暴,而少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实践,而人们也默认了哲学以这种方式存在。

  古希腊时期贤哲苏拉拉底就已提出了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讨论,由此命题而铺展开的讨论一直未曾间断,即使是在今日,对于这三个终极问题的探讨依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的、所有哲学家都信服的答案。

  正义又是什么,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让-吕克•南希有本简单的哲学普及读本名为《不可能的正义》,他在其中说到:“正义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因此一个成年人也并不一定知晓什么是正义的。”

  在《好人与好公民》作者提到不同政体造成不同公民,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例,一为民主制培养出善于用理性探讨的性格,而后者对战争崇拜培养出崇尚武力的公民,而对于中国人的评价,显得有失公允:中国式的好人要么追求心灵的宁静,要么追求道德的完善,在他们的世界里,独独缺少的政治参与的勇气和争取个体权利的视角。

  即使在拥有民主梦的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发布了《独立宣言》后的一百年,亚伯拉罕•林肯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就在接近一百年后,美国牧师马丁•路德•金还在用“非暴力”去为黑人争取权益,最终,牧师金和总统林肯都遭到暗杀身亡,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政治参与这东西,并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所以正义的实现,就如哲学家们所说的一样:可能,或不可能!

  诚如周濂在文中所说,哲学思考从来都无法换来掷地有声物质回馈,但哲学能打开一个人的视野,开阔人的思维模式。而这一点也正好能从周濂的书中体会到。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五):这个作者他很鸡贼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零散——并不是每篇文章自相矛盾的零散,而是文章与文章之间思维逻辑的混乱。前一篇还在为自由大声呼号,后一篇却又回归功利主义一面宣扬坚守信仰的力量,一面却又暗示信仰要为现实而折腰。所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是皱着眉头的,直到我意识到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只是把博文装订成册而已。

  那这种零散就可以理解了。这本书呈现的并不是一套已经理清的逻辑,展示的更多是一个因为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而进行思索的过程。零散的并不是观点本身,而是被现实推着走的思绪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分三类:第一类从哲学出发、谈到底什么是正义、正义和思考如何让世界更美好;第二类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谈怎么让国家更正义;第三类从哲学家的身份出发、谈哲学家怎么入世。

  第一类干货最多,读来非常享受。第二类第三类则直白得让人匪夷所思,几乎到让人哑然失笑程度,把作者身份和观点的尴尬全都暴露出来了。相比哲学上的讨论,我反而觉得本书描绘的哲学家的身份尴尬更为有趣

  (我其实很奇怪作者为什么会同意收录这些文章,如果是我的话绝对宁可把狐狸尾巴藏好、保护思想者为民生呼号的高大上形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面暗搓搓地反对朝廷、一面欲言又止地自保,让想为理想的正义呼号、却又没有勇气流血牺牲懦弱形象跃然纸上。)

  哲学家做不了政治家,无论他的思想多正确,或是这个世界多么需要他正确的思想。因为哲学家靠思想的正确性站住脚,而政治家靠手腕才玩得转。这就意味着这两个身份相互否定,不可能同时存在。正确的思想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权力,而只可能成为权力利用的手段。就好像基督必须被钉上十字架,因为正确的代价就是得在自我限制的前提下同邪恶斗争,而邪恶与权力,其实一母双胞的兄弟。狡兔尽走狗烹,永远会是政治家与哲学家注定的关系

  正确的“善”,总是脆弱的。就好像最近让德国头大的难民问题,谁都知道救人的是正确的、是善的,前提是自己不用做出牺牲。反过来,政治家如果真要追求真正的正确性,大概连权力的门都进不去就被KO了,这也是正是为什么英雄总是带着悲剧色彩,而恶人往往无所畏惧。正如关于猩猩的研究所证明的那样,政治的存在早于人类的出现,其本质是对社群关系的博弈。当这种博弈成为第一要务,正确性就必然做出妥协。而一旦失去正确性,哲学家的大旗就立刻倒下了,树倒猢狲散、毛都剩不下一片。因此想涉足政治的哲学家必然会面对二选一的选择,要么像柏拉图在叙拉古,亚里士多德饮鸩,选择正确的信仰而牺牲利益;要么投入功利主义的怀抱,选择闭上嘴隐于市。当然还有第三种选择,嘴上说着正确、说着善,却又没有勇气流血牺牲的,选择苟且偷生。还有第四种,嘴上说着正确、说着善,也没有勇气流血牺牲,还可以选择自己不牺牲,用鼓吹的正确性骗别人给你牺牲。

  并不是说所有相信正义的人都必须为正义流血牺牲,但却可以说,如果你并没有勇气为自己的信念牺牲利益,那么亲爱的,你信仰的恐怕并非你所说的“正确”;你信仰的,恐怕还是功利主义——对你有好处的、你做;有坏处的,你不做。

  那么问题就来了,你为什么明知自己是个功利主义者,却要把自己塑造出一个信仰正确的人?既然你是个功利主义者,那么这个伪装必然给你带来了利益。

  当你碰到一个自称来自叙拉古的哲学家,他告诉你他无法为他说他所信仰的正义所牺牲,却在拼命劝你要相信他所信仰的正义。你就不由得要怀疑你是不是碰到了传说中的鸡贼王中王,想要利用你成就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我说,这个作者,他是有水平,但是他也很鸡贼。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六):正义,在于你和我的“不作恶”

  “Don't be evil”已然和Google连接在一起了,当我们提到“不作恶”的时候,便会想到Google,即便今日无法在大陆随意使用Google的服务,却不妨我们学习如此的精神。所谓正义,或者就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不作恶,在于我们看到恶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在于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恶不战胜内心的善。

  周濂唤不醒假装睡的人,依然选择传播正义的能量。这不是一股区别理智与情感的能量,也不是简单的是与非的事情,这是将我们遗忘或者不加以注意的常识带回到常识世界,带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这不是一件容易的时间,不仅仅在于将一个宏大的观点通俗化的困难,也不仅仅在于将已经失去的事物找回,更在于我们的社会中拥有着太多抵抗正义的存在,这种存在我们可以称之为个体,群体,以及强权。周濂在书中谈到:“有人曾经这样总结我们当下中国社会的道德景观:第一,为了一点点利益害人而无底线;第二,有权的没权的都不看长线,只看今天,仿佛没有明天;第三,太多人关心结果,而不论是非;第四,很多人幻想甚至崇拜不劳而获;第五点,遇事要么冷漠逃避,要么阴阳怪气;第六,民族主义比色相更好卖。”然而,总结再好,我们所看到的再差,到头来,依然需要一剂精神药剂,唤醒这个社会的昏昏欲睡,唤醒忘却了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匆匆劳碌者。

  周濂这本《正义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算不上很专业的谈论正义的书籍,是随笔,读书笔记,演讲,访谈的集结。或者在某些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样的书籍的出版只是为了圈钱,是作者江郎才尽的表现。有些时候,却需要正视这样的集子的出版,简单地阐述一个宏大的概念的,除了只会吹嘘的心灵鸡汤文,以及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以外,同样需要通俗易懂,更为接地气的书籍。周濂的这本书与上一本《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通过简单的讲述带我们走进正义,也希冀我们的社会能够充满正义,而不是一塌糊涂的冷漠以及崇拜特权。

  一个简单的布鲁克林还没有爆炸开始整本书,一个期许结束了整本书的探讨,个中也不乏关于青春以及情感。谈论正义无法绕开罗尔斯,同样也不能绕开我们的现实生活。所有高大上的概念如果只是悬浮在我们的脑海,而不是落实在我们的现实周边,这个概念对我们而言,已然没有那么重要。整本集子,周濂将正义这个概念拉回到我们的身边,他在《正义与运气》一文中提到了罗炼,一个失落的人,他的东西别人看不懂,社会并没有让他能够将自己的目标实现。周濂在文章末尾提到:……有多少该归咎于时运不济,又有多少该有由这个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的社会来帮他完成呢?这就是正义,这也是现实。在这个我们有些失落的错综复杂的社会,正义不仅仅是因为以上六点而迷失,也在于我们不知不觉中对以上六点的默许。罗炼不过是千百万人之中的一个,却也是整个失去正义的社会中恶的结果。这个恶,不在于践行,也在于默许,如此平庸,如同当年看着善良的人被纳粹杀死却不伸出手,如同当年看着红卫兵杀人却鼓掌的人一般。

  正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我不作恶。或许周濂永远都叫不醒假装睡的人,可我相信,他一直会呼唤,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带着希望,带着光明给这个社会。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七):正义真的可能

  “在任何时代都有足够的行动空间,让个体承担生活和政治的责任”这句惊世骇俗的话出自周濂的《正义的可能》,同时这句话也很好的概括了全书的中心点。这本书是周濂此前精彩的哲学随笔《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升级版——在理性与常识之间拓展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写作空间,为每一个致力于社会正义和试图实践理性人生的读者,提供难能可贵的阅读体验。周濂将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辅之以良好的学理背景,深入浅出地将枯燥的政治哲学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场景之中。周濂本身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从事西方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语言哲学研究,自然对哲学有很厚的了解,全书将哲学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人无不叹为观止。

  全书从布鲁克没有膨胀到奥尼尔的“例外状态”,再接着第二章的情绪化的社会及第三章的社会正义,到最后的改变观念就是在改变世界,妙趣横生的故事,有小说中的经典台词实例,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及社会形态,让我觉得哲学原来可以这样学习和理解,真是很有趣。思维的清晰与强烈的现实意识,令周濂成为这一代人中最重要的公共声音之一。哲学就是为社会服务的,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方向指引下,才会有人类正确的发展方向。前几天我看《延安颂》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有一段是说在延安搞的文艺工作的会议,在上面有几个人讨论哲学的重要性,突然觉得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哲学要为社会服务,也要引领社会的发展。虽然任何时代都有足够的行动空间,让个体承担生活和政治的责任,但是缺少哲学的知道,社会的发展就不是那么的顺利了。

  哲学著作不应空谈天道性命,而是从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经验入手,孔子说:“下学而上达”‘苏格拉底当年在雅典接头也是随手拉过一个路人甲,然后从吃喝拉撒一路谈到正义幸福。说白了哲学就是要负起社会的责任,哲学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体现正义的可能。平淡的生活处处有哲学,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正义的可能》就是将枯燥的政治哲学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场景之中,让我们一起体会生活中哲学的快乐吧!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八):公民社会与正直特质——读《正义的可能》

  文/吴情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论调,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区别并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问题来了,什么才是“现代”?什么是构成“(后)现代社会”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思潮”?在时下流行的“近(现)代化”史观的影响下,社会历史被简化为由落后走向文明、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近(现)代化”之路;而社会演进、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倒退则被人为忽视。在笔者看来,不妨暂时搁置完全的近(现)代化史观,探讨(后)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

  尽管学界对“公民社会”存在着诸多争论,就其学术定义未能达成普遍共识(这种现象在人文社科诸领域内本就平常,也是人类思维自由的一个侧面),但同时也承认其本身存在的部分原则和价值:其一,以人为本,强调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尊严、基本权利和自由;其二,多元并存,侧重个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或多样化),以及人群间的相互宽容与协同合作。其三,契约精神,权力的赋予和使用必须正当化、合法化。然而,无论是中国,抑或是西方社会,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都或多或少遭遇到了公民社会的危机。

  在周濂先生看来,这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可被目为一种进步,是由“臣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所必需。即使臣民从极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桎梏下摆脱出来,他们也未能立即成为个人的主人;只有当他们充分意识到个人的主体地位,以及对政治权力合法性产生怀疑、质问,进而通过基于个人利益的人群共同体同政治团体间订立契约,他们才真正确立了人的尊严。然而,在充分授权之后,我们也要“有所不疑”,给予政治团体与机构一定的信任和服从,以利于公共活动的展开和公共权力的行使。另一方面,在公民的凡俗日常中,我们需要学会将政治理想融入个人生活,将抽象的理念打成可感的碎片,以“普通人的政治(道德)勇气”来对抗失序和思想专制。

  拥有这种勇气的人,无疑是正直的;但个人正直与社会正直并不完全等同。如何建立拥有广泛群体的正直社会,是摆在公民社会面前的又一难题,尤其在时下,金钱至上、道德败坏,权力同财富勾结、寻租。周濂先生认为,社会正直的一个标志是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平等;同时,平等是相对的,不代表同质化、无差别。相反,平等的意义和特质是可控范围内的差异。它既能避免人们因不自制、放纵和冷漠而导致的社会混乱,又可以鼓励人们在各种差异(多样性的方式)间进行自主选择,而非一味非理性地怨恨(怨毒),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人类心理疾病”。

  《正义的可能》一书,是周濂先生继《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之后的又一力作,包含了他近些年来关于“公民社会”、“平等”、“正直”、“自由”、“民主”等诸多政治哲学的概念的反复思考,既引用西方原著进行交叉式理解,又不乏个人独到的论断。虽理论性和思辨性较强,但多半以浅显的例子引入,或详或略。除却专业术语,生活化写作特征明显,读起来引人入胜,收获颇丰。更为难得的是,他不故作高深,以知识分子的专业霸权恫吓读者,而是以温热的人文关怀,邀请读者参与他的政治哲学之旅。说到底,哲学,或者政治,从不游离于社会之外;重视公民的参与,善于倾听来自生活的声音,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九):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心里,周濂和刘瑜夫妇是学术界里难得的"神雕侠侣",因为二人都接受了严格的政治学和哲学的专业训练,即使按照最严格的定义,也可以称得上“公共知识分子”。再往前追溯,也许只有钱钟书夫妇,但是即使他们,也会在“公共”领域双双失语。(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他们、也是我们的幸运。)

  本书是周濂的随笔、演讲、谈话乃至采访记录的合集。虽然文章很散,但是或远或近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谈的:社会正义。

  作为随笔而非专业论文,本书从阅读体验上对读者还是比较友好的——有人会批评写的太肤浅了。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把“正义”这个抽象的概念从不同侧面描述出来,类似于《论语》里面孔子对“仁”在不同场合、面向不同对象的不同描述。当然,作者还是很厚道地在每篇文章的最后,用简短的几句话点明自己的主旨,然后文章戛然而止。虽然点了题,但是没有进一步的阐述,总觉得不过瘾啊。

  在一篇采访中,作者描述他眼中的社会正义是什么样子:社会正义,在消极的意义上体现在不在制度上羞辱任何人,在积极的意义上体现在保证每一个人有基本的能力去追求他想要追求的人生。

  全书对正义的探讨围绕“自由”和“平等”等核心概念展开。对自由的定义五花八门,作者并没有对自由下一个权威定义或长篇大论地综述别人的观点,而是在一篇篇随笔中,通过生活化的例子来说明自由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自由这些词,只有当我们把它们打碎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十分熟悉的碎片时,它才能团结我们”。

  关于关于平等,作者自陈是一个“平等自由主义者”,思想上似乎师承罗尔斯。在第126页“给平等最后一次机会”,作者引述朱特的话警告“任何一个主张稳定压倒一切的国家”:“极端不平等的社会也是不稳定的社会。不平等会引起内部分裂,而且迟早会引起内部斗争,其结果往往是不民主的”。

  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生活在学院中而积极地面向公共社会发言”,全书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政府的警惕(也许只是限于审查制度没有写透)以及对未来的谨慎乐观情绪。一篇采访名叫“改变观念就是在改变世界”,呼应序言中提到的例子:

  法国大革命时,路易十六惊慌失措之下问道:造反了吗?有人回答:不是造反,而是革命。造反与革命,一词之差,不仅是词语的转换,更是观念和理念的革命。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十):书名不能说明一切

  《正义的可能》,作者就是写了那本《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周濂。我没有去查作者的相关信息,单就这本书来说,开始的部分个人觉得不错,主要是用故事去阐述理论才是最容易让读者接受的。后面从辑三开始(读书笔记),以及后来一些活动演讲的讲稿,对作者的采访等,个人觉得问题都过于宏观了。整体看,个人认为好的地方,重点在前面几部分,还有作者对西方政治、思想、哲学都有一定了解,而且相对比较熟悉,引用得不错。对于不好的地方,个人觉得,首先是在引述观点时太多的西方哲学等相关思想,而最接近本土实际的中国古代思想却用得很少。另外,作者在很多文章中不自觉的代替了大多数人来下结论,而不是以如果……会……,通过……可以得出……的结论,这样的论证更加让人信服。第三,整书后半部分加进来的太牵强,和书名不符。最后就是,提出问题多,而解决或替代方案却寥寥,这也是现在感觉比较普遍的情况。总体来看,个人觉得前三分之一不错,后面的需要一定的政治和哲学常识,才能更多理解作者想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