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6 21: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的读后感10篇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是一本由墨香满楼著作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读后感(一):一代枭雄的征战人生

  历史难读,历史难懂,历史难评。在所有学科之中,唯有历史这一门学问,让人觉得既无法忽视与回避,又不能明明白白看得清楚,搞得明白,想写好和历史有关书籍更是一件不易之事。

  墨香满楼的《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依照史实,用通俗易懂语言,塑造出一个鲜活生动开国帝王形象,向读者们展示了那段不为众人所知的历史。

  若论趣写历史,早有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曹三公子《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嗜血的皇冠:光武帝刘秀的秀》,后有李幺傻《历史可以很精彩系列相形之下,墨香满楼的作品呈现出的更多是一种简明平实、通晓流畅,书中并没有过度渲染氛围,也没有加入作者个人感悟,只是凭借手中已有的史料,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流行元素的加入和小说笔法的使用是这类历史作品备受欢迎重要因素作为《历史原来这么有趣·清朝卷》的第一部,我们只是看到了略加修饰的结构,和最基本的一些与当下结合的类比与解释。不过,正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枝蔓,在阅读过程中才主线明晰,节奏紧凑

  在讲述的过程中,作者还会不时进行一些总结,比如,第八章,双城祭,努尔哈赤萨尔浒击败明军,并发出“七大恨”讨明檄文,作者先列出了这“七大恨”,进而又总结了努尔哈赤选择在万历四十六年昭告誓师伐明的理由。这样的写法条理清晰,便于理解记忆,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踏进了历史教科书的窠臼。

  在努尔哈赤从女真族王子成年后各处征战,最终建立清朝的过程之中,曾经起到过关键作用人物作者在这本书中也进行了讲解,比如努尔哈赤的外公王杲,“默契敌人”李成梁,萨尔浒之战的关键人物李如柏(李成梁的二儿子),以及李如桢、熊廷弼、袁应泰、张鹤鸣、王在晋、孙承宗、高第,等等。这些曾经在历史课本中被忽略或者一带而过的人物,作者都一一施以笔墨。最后一战,努尔哈赤在宁远遭遇了硬骨头袁崇焕。努尔哈赤向来以狠著称,但袁崇焕却将其打败,成为了这段历史的终结者。

  努尔哈赤最后的礼物是蒙古,最后的遗憾是汗位空缺,最后的倾诉是功过要留予后人评说。在作者的眼中,这位大清开国者,却是失败王者,是一代枭雄,一个道德上的小人。作者写到最后,对历史依旧存有疑问,甚至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有力的“一家之言”,不过,正如前言中所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是指导我们前行的灯塔,吸取经验、规避风险反思自我、总结人生,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历史、学习历史、正视历史。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轻松幽默、通俗解读的方式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历史产生兴趣,拉近与历史的距离。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共有十二帝,这本书也只是一个系列的开端期待作者能够继续努力,越写越精彩。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读后感(二):英雄还是暴君?《努尔哈赤》

  英雄还是暴君?《努尔哈赤》

  我是抚顺人,抚顺历史上出过的最了不起的人物就是努尔哈赤了。而努尔哈赤的家就在新宾老城,最近一阵多次去老城,也没少查找努尔哈赤的资料,不过却第一次读关于努尔哈赤的传记

  抚顺的这段历史,严格的说应该叫做清前史,满族称大清已经是定都沈阳以后的事情了。关于清前史,资料非常匮乏,首先汉族只是通过一些战争记录下来敌方的信息,很不完整。而满族本身,当时连文字都没有,后来虽然模仿蒙古文发明了老满文,但是并不方便使用,新满文的发明,那是皇太极定都沈阳以后的事情了。所以当你的努尔哈赤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山寨头领,没有太多的文化自然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史料。

  这本传记也是,多数都建立在努尔哈赤的敌人,明王朝的史料上,里面写明朝的故事要多于写女真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吧。

  书写得比较容易读,很快就看完了,作者墨香满楼的语言轻松诙谐,有一些地方自己见解,对常见说法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故事看起来就有意思了。

  李成梁是辽东总兵,努尔哈赤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塔克世又娶了后妻,所以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奇,就没人管了,后娘对他们很不好,他们十岁就离开家,自己采山货到抚顺马市去卖了,这样糊口生活。至于怎么就成了李成梁的家兵,就说不清了。

  努尔哈赤小时候投靠李成梁,有三种说法,各有史料支持,但都是只言片语,没有细节,所以至今也弄不太清楚。一种说小时候就成为了李成梁的家童。一种说是王皋兵败古勒城被俘。一种说是阿台兵败古勒城被俘。

  有人甚至猜想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的私生子,要不努尔哈赤怎么会只凭借13副铠甲起兵,一直发展壮大起来,而李成梁却一直纵容他一点一点坐大。等李成梁死后,努尔哈赤才公开反叛明朝,萨尔浒大战中,四路兵马都被击溃,首领多数战死,唯独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全身而退,也值得怀疑。等等,当然这仅仅是猜想,拿不出让人信服证据是没有意义的。

  看了努尔哈赤的传记才了解努尔哈赤的另一面,那就是杀人如麻,对待汉人赶尽杀绝开始我还不太明白,为什么怎么会在萨尔浒大战前就攻陷了抚顺,萨尔浒距离努尔哈赤的大本营新宾更近啊。原来在萨尔浒之战前,努尔哈赤就攻克了抚顺、本溪,结果抢劫一空,然后汉人作为奴隶,毁掉了整个城市。 不仅抚顺和本溪,还有铁岭,还有辽阳,都是如此,所以很快辽东就变成一片荒芜,千里无人烟了。这么看努尔哈赤不但不是英雄还是罪人。不过就当时的情况看,努尔哈赤的进攻和蒙古人,金人,辽人进攻汉地是一样的。一旦攻克这个城市几乎就不复存在了。努尔哈赤并不去占领,也没有那么多人去防守,也很难管理那么多汉族人,如果叛乱他也忙不过来,于是就干脆强了,烧了,毁了。挺可怕的。

  历史就是这样很难说清楚对和错,事与非。不过要是退回当年,作为汉族人,肯定会把努尔哈赤当作一个杀人的恶魔。如果仅仅靠杀戮,努尔哈赤也就是一个大的山寨首领,等到他的儿子皇太极,就懂得安抚怀柔,靠政治力量统治汉人了。这是努尔哈赤的局限吧。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读后感(三):如果你你自认为很了解清朝

  如果你你自认为很了解清朝

  读《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

  文/王者归来

  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东北,白山黑水间的游牧民族

  1559年,那一年,伊丽莎白一世加冕为女王。那一年,明朝的风流才子唐寅和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慎凄惨离世。

  作者墨香满楼在引子里说:“站在现在,回望过去。”历史总需要审视,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个至少在当时看似无足轻重,甚至无人注意事件是,努尔哈赤出生了。

  努尔哈赤是游牧民族的后代,识字不多,文化不高,他最喜欢读的兵书,不过是一部《三国演义》,而汉族文字,对于常年打猎贸易的努尔哈赤来说,不啻于一门艰涩的外语,但就是在这本书的启迪之下,努尔哈赤开始了他一个王朝奠基者的角色之旅。

  十五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带着弟弟离家出走,投奔外公王杲,孰料,身为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的王杲叛明,被当时东北最主要的军事力量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队击败,王杲被杀,努尔哈赤狼狈逃窜。

  本来,在明朝的历史上,甚至在整个战争史上,这只不过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兵家常事。然而,历史却终因一个名字而改写,因为他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重整旗鼓,用祖、父所遗的13副甲胄起兵,开始了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壮举。

  征服建州、统一女真、 建立大金、决战萨尔浒、席卷辽东,直至六十八岁身患毒疽,患病驾崩,努尔哈赤的一生跌宕起伏

  努尔哈赤反明之时,曾颁发了著名的《七大恨》:无故杀我父、祖,偏袒他部,欺压建州,闯我势力范围,力助敌部……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

  好了,历史的真相已无从考证,就从此刻起,反了吧。

  这是一个打江山者的坎坷之路,亦是荣誉之路,途中的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无不充满血泪。一将功成万骨枯,明政府的昏庸,女真人的强悍,让一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

  作者墨香满楼本人是人大历史系的研究生,他的巨作《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汉朝那些人》更是畅销不衰,清朝又是一个留下史料众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深厚学术功底丰富的史料让墨香满楼写起来驾轻就熟,读者读起来也是惬意舒适,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格局,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有些史实,我们早已熟知,有些史实,我们略知一二,有些史实,则全部源自作者独特的体验,那些有着深刻清王朝情节的人,不妨拿来读一读。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读后感(四):走下神坛却又神话世俗化了的努尔哈赤史

  最近研究八旗制度,才对努尔哈赤了解的多了一些,却终归是一鳞半爪,不得见其全貌,心觉遗憾,恰逢此时,墨香满楼带着神话、世俗化了的努尔哈赤买着轻巧的步子走入了世间。一个完整的努尔哈赤就活在了这个秋季。

  满族作为生活在白山黑水中的游牧民族,具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传统,在文学方面以说部为主,其内容也以神话、民间传说、民族变迁主题,那么想要谈努尔哈赤或者想要为发达后的努尔哈赤重塑金身或者编造一个高大上出身,自然就脱离不开神话。墨香满楼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从神话入手,起底努尔哈赤的出身。如果仅仅只是将努尔哈赤扯进神话,或许墨香满楼的文字就没有如此的吸引力了,关键是他在看似流俗的话题中用通透灵巧俏皮却又不失庄重语气将其呈现在大众面前。比如他这样如此形象生动却又富含哲理的话形容发达后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尔哈赤“很多事情都是不会有结果的——对,没结果,开开花就够了。而一旦结了果,那就需要花点心思回头再粉饰一番之前的含苞怒放时”。这样的话语,看似在说努尔哈赤,其实却是道尽了古往今来所有类似于努尔哈赤起身草根最终成功的人。

  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每个人的昨天都是历史,甚或是上一秒也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历史是鲜活的,那凭什么在记录别人的历史遥远的历史时就非得冷冰冰不近人情呢?墨香满楼就是因为反感这一点,所以他才会给努尔哈赤的历史披上了人性色彩生命的色彩。用严明的体系平整时间脉络透明灵动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了他的历史观,也启发我们在思考历史时应该如何去做。

  正如作者所言,他笔下的努尔哈赤身上所具有的很多细节,也许史书上没有,比如《清史稿》的成书本身就是问题多多,那么其中的内容或许也会存在着一样的问题。既然如此,尽管作者努力去寻找真实的历史,很多时候怕也是徒劳无功。然而,只要按照常理推测,很多缺失模糊的历史就可以鲜明、生动起来,所以,墨香满楼将一个矛盾的努尔哈赤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的前面。

  历史功过、别人功过,不是身临其中,我们纵然做上千百次评价,怕也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墨香满楼并没有去刻意褒扬或者批判努尔哈赤,他只是叙述就好。而历史不就是一部记录史吗?所以,只是叙述,评价自有读者去做!我想这就是写史书的高明之处吧!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读后感(五):并不是所有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刚看过阎崇年讲的明末清兴,看这本来补充下对努尔哈赤的认识

  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偶然中存在必然,必然中又孕育偶然性,努尔哈赤就是必然中的偶然体现。一个腐朽的明朝,一个兴起民族,历史的更替是必然的,不是他也会是别人来给明朝一记重拳。只是进程的快慢,努尔哈赤本身的经历坎坷,童年不幸塑造他的坚韧性格,东北自然环境决定生存下来的少数民族民风彪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抢夺,不足够强就只有个死路一条弱肉强食,自古的道理就是如此,所以努尔哈赤所做的不过是为了能更好的生活,可能实现方式有点儿不够厚道,如作者所说的小人,但能够带领自己的族人活下去,本身就是很伟大

  此书开篇试图以幽默的笔法来讲历史,加了很多现代的例子对比,很有新意,便于理解。但也有些刻意,用力过度了。例如说努尔哈赤和万历是两个巨人对话就欠妥,那时他俩还不是一个量级的。虽说举的马云和周星驰的例子本身不错

  作者对事件细节描写不够详细,读来总觉得不尽兴,刚想深入研究研究,一章就结束了。最大的问题是议论比较薄弱,分析不透,一些根本上的问题,只一句奴隶社会反抗封建社会做结远远不够,再加些笔墨写深刻些会更好,能看出作者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总是点到为止,有点儿读教科书的味道,朴实有余,生动不足。

  俗话说历史局限性,评价一位历史人物,要看当时的情况,也要看他的立场。最后作者对努尔哈赤的评价算有新意。文明的发展都要付出代价的,在当时看来,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意外的只是接下来上台的是女真人。但谁又规定少数民族就不可以一统江山呢?就努尔哈赤本人而言,一个奴隶社会的氏族里从小就过着受欺压的生活,指望他讲四书五经,仁义道德,不现实。又凭什么要求他来解救汉人于水火。明朝汉人要生存,大清女真人也不想死啊。只允许明朝被汉人推翻,而不可以有外族来的干预的吗?在开篇作者对清朝的论点以及最后作者的几点功过质疑都是有些偏颇的,有点儿民族狭隘性,整本书对清朝采取的贬斥态度跃然纸上,不够客观。

  作为史书,还欠火候。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的是本书开篇错别字多了点,读书尤其和历史相关的书最忌讳这个,明显作者不够用心检查,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