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家窃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家窃听》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4: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家窃听》读后感10篇

  《国家窃听》是一本由真溱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窃听》读后感(一):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之忧

  热门美剧《疑犯追踪》的片头,采用黑白镜头,以“机器”角度扫视街上的行人。人们懵懂路过,没有意识到自己随时随地处于监视之中。2013年6月,《疑犯追踪》虚构的场景忽然之间成为了现实,原来国家情报机构真的在大范围监控公民的个人信息,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现实。这是“棱镜门”。

  “棱镜门”事件已经两年,扬起的尘埃尚未落定。最近阅读《国家窃听》,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真溱的这部纪实作品,兼具专业素养和文学气质,通俗且好看,比如斯诺登和媒体接触以及躲避追查这部分的描述,很有点斗智斗勇的“谍中谍”味道,将我带回了当初观剧时跌宕起伏的紧张心理,同时在“棱镜门”两年之后终于有了比较靠谱的了解。该书主要是从战略角度,还原“棱镜门”全过程,剖析事件背后的美国情报机制,就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我更关注“国家窃听”背后的公民隐私之忧。

  高科技时代,“国家窃听”早就不是窃听器、摄像头这些手段了,比如书中介绍的抓捕萨达姆和本拉登的过程,情报部门就运用了“社交网络分析”、“距离衰减理论”等大数据分析方法,锁定对象的行踪轨迹、缩减其活动的地域范围。近年来,大数据倍受重视,它对于信息的整合和资源的配置尤其重要。可是,大数据这把双刃剑带给人类的潜在危险,越来越令人担忧。大数据的三个V(规模、类型和速度)不断呈现增长趋势,国安局为此打算启动“全面信息感知”(TIA)计划,核心内容就是搜集个人信息 、进行模式分析,TIA没能通过国会批准,但“棱镜门”之后,全世界都知晓,它只是换了个名称和比较隐蔽的形式,甚至直接照搬部分TIA的监控体系。美国驻德大使馆就有专门仪器随时监控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私人手机,此事曝光后,美德关系一度陷入僵局。隐私何在?人人自危。

  无处不在的网络监管始于我们的口袋,或我们的几平方米桌面,每一次上网的痕迹,都可能化作一组组数据,源源流向网络背后未知的方向。雅虎、亚马逊、微软等企业声明,这些数据是解决科技难题时必不可缺的,但是被监视的数据私密程度之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些数据到达什么程度才算构成隐私侵犯呢?政府通过新科技对个人特定时间内的行踪进行监视,比如对手机定位数据的搜集,如果没有相关法规的钳制,网络监视机制的蔓延肯定会成为一场巨大的灾祸。更何况,数据资料的管控、使用和监督,谁敢保证它没有任何泄露风险,谁会愿意把个人生活的保护,寄托在类似《疑犯追踪》主角那样的管理者理想人格之中呢?真溱在本书中叙述的美国情报机构的每一次越轨行为,最终都证明了其中的漏洞、脆弱和不可遏止的权力欲望。对于大数据来说,它可以提供更高效的技术分析,但为了保护公民安全而设计的全面监视系统,反而有可能将全体公众置于极大的风险之中。

  联想到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老大哥在看着你”,过度的监控是独裁专制统治的表现。以保护公民为己任的政府不可能与网络监视划清界限,这是“国家窃听”的正当理由,但是,国家权力的边界在哪里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世界的复杂性和我们身处其中的位置?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见豆瓣主页联系方式,谢谢。

  《国家窃听》读后感(二):更加的不喜欢美国

  我从来就不喜欢美国。不须说明我们都知道美国很强大,强大到它要为全世界的国家主持安排很多事,而这种安排又处处扩张自己的私欲。911之后,美国以反恐的名义,修改法律,给FBI和国安局的各种监听行业提供合法保护,甚至给了他们强大的职权,为美国安全和情报部门打开了监听普通民众的电话和互联网通信的大门。世界的任何角落,还有隐私吗?互联网是美国的,所有的信息都在人家的服务器上过滤的,全世界的七台最高级的服务器(据说是.com一台,net一台,edu一台,gov一台等),没准你在家看过黄片,跟情人打点情骂个俏,美国就有各种记录把你备注在案,在人家的高端服务器上留下一行行的数据和图片了。

  你在反恐,可是我现在极度恐你了。我比本拉登还恐你了怎么办?本拉登可以被杀掉,我可不可以杀掉美国哦。这世界原本没有什么公平和自由,美国的自由神像和公平原则,都是自话自圆,原本是一副别样的嘴脸,很讨厌,也很傲慢,甚至令人痛恨了。

  小布什要出兵伊拉克打倒萨达姆,那场残酷的战争伤及很多无辜的人,不管以什么理由,战争都是罪恶的,而且战争之后的抛弃更是罪之罪了。小布什战了伊拉克,败了萨达姆,出兵的理由是伊拉克的核武器试验威胁了世界的核武器平衡。可是小布什翻遍伊拉克,找不到萨达姆的核威胁,这令他发动的战争毫无意义,而且无法给全世界交待清楚。他后来不得不承认错了,改说发动对伊战争谋是一条错误的情报引起的。而背后真正的阴谋是因为萨达姆无视美国的威胁启动对外石油交易用欧元,这影响了美元世界霸主的地位。你怎么能撼动美国的地位呢?所以你必须死,萨达姆不曾想到自己小小的反抗带来的是灭顶之灾。所以对于美国,你不必跟他讲什么,只要有机会,就开飞机撞五角大楼就行了。

  我好喜欢斯诺登,他足够聪明,也足够勇敢。他选择说出真相,我希望所有人都跟小小的斯诺登做朋友,大家一起爱护他,他才是勇敢的人。美国用自己的霸主实力强奸了全世界的自由民主,但是斯诺登是条漏网之鱼。他是80后的骄傲。

  我想我这篇评放到了网上,美国的FBI一定会记录一笔吧,可能会不允许我入美,哈哈,我才不希罕呢,去S吧美国佬!

  《国家窃听》读后感(三):看了又看 值得再看

  看这本书需要耐心,当然,干什么事情都应该有耐心。《国家窃听》我看了两遍(此处可以手动点赞),可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同志们连公众号里节选的文章都没有耐心看完,我们浮躁啊!我们喜欢娱乐轻松八卦,喜欢朋友圈、喜欢点赞评论、喜欢速战速决。看这样一本书的时间,许多人不肯也愿意留出来,对此我只能说可惜,这不是作者的错,也不是读者的错,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我们真的变成了王小波笔下沉默的大多数,我们不交流不沟通沉浸在自己的电子世界中。

  其实,想想也没有关系,很多人不是看这本书,而是把他作为一部工具书用来查阅,他们认为不清楚的历史线索,因为作者理得清楚还有凭有据,他们不懂的时候会翻一翻找到答案,能成为指引,这也是这本书更大的价值所在。

  另外,书中人物众多,多的没有办法数清楚,可是除了一些重要人物,比如斯诺登、揭秘的记者等,其余大量大量的出现就是为了出现,没有性格没有语言,只是我告诉你,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但读书的人好累啊!那么多的歪果仁好难记啊!既然是这样,读者关心的是内容,关键人物有了,描述事件就好,不用把过程中的人都认真交代,记不住还怀疑自己的智商和知识储备,这是很多人没有坚持阅读完毕的重要原因。为啥啥人都是陌生人,哎呀!真的心塞啊!看娱乐节目吧,看奇葩说开心一下吧!于是书合上再没有打开。

  不过,没有关系,读者强求不来,得作品说话才行,真心期待有下一部作品,会更好看,更好玩,毕竟肯花时间真心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啦,我得给真正的学者留出时间!

  《国家窃听》读后感(四):改写历史的“绯闻男孩”

  2001年9月11日,那一天的美国发生了一件人们至今都在口口相传、议论不息的大事。然而,对于刚上小学六年级的我来说,跟动漫相比,它一点儿也不重要。

  “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被美军抓获”这一热点新闻,被印刷在学校分发下来的必背时事政治列表里。对,那一年读初中二年级,开始学习政治啦。

  在我的概念里,军事、政治这些都是中老年人才聊的话题,年轻人里就算有也是男生吧。而且在我小的时候,从大人的嘴里捕风捉影到的一个道理:“不懂政治和不碰政治的人活得比较快乐。”这句话就像对自己的一个警告,藏在心里。其实就算没有这个童年埋下的种子,女孩子对政治感兴趣的,真的不多。

  所以,请允许我用一种小女生的角度,聊聊我从这本书里汲取到的知识,或者说被点燃的兴趣吧。

  上周,朋友强烈推荐我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我很不情愿的接过他手中的书。望着《国家窃听》四个大字,压力堪比高考,我以为我会随便翻翻就扔柜子里的,殊不知越看越有意思。这就得夸一夸作者的文笔了,用讲故事的办法,普及军事政治。解救了我这样,觉得历史书籍乏味的读者。

  两年前,美国一个年轻人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并告之媒体何时发表。随后各大媒体和网络都纷纷爆出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以反恐名义进行的一系列监听、监控计划的内幕。这就是,当时轰动全世界的“斯诺登事件”。我刚听说这个事件的时候,想到的却是美剧《绯闻女孩》,任何人都不知道是谁在操作着一个网络系统,第一时间爆料各种曼哈顿上流社会的丑闻。现在想想,这个对比很低俗,但当时真的只是觉得斯诺登就是这么一个好酷的“绯闻男孩”。

  直到开始阅读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原来一切的缘起早在“9.11事件”那一天就发生了。我觉得最大的赢家依然还是本.拉登,虽然他最后还是被劣杀了。他不但成功的袭击了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更是打垮了美国的精神,以至于改变了美国的性质。因为,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以讲究个人主义、个人隐私为主流的社会。用一句烂熟的俗语形容小布什,就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恐怖袭击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促使他想要握紧监视一切的欲望。也就是“棱镜门”。

  我没有想到这是一本如此惊心动魄又步步惊心的书,甚至当我放下手中的书时,感到一丝的惊慌。尤其是想到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棱镜”其中。如今,这个大数据下的世界,我们访问的每一个网站、收发的每封邮件、接听的每一通电话、注册的每一项个人资料,这些电子足迹都是危险的。只要有心人有意,分分钟都可能被人肉搜索你的一切,甚至是指不定哪一天被国防部加以利用。

  简单的查了查关于网络通讯的资料,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网络交换科技当属于美国的“思科”集团。就连我们中国大部分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用的都是他们家的。今年柴静的雾霾报告,还让我小小欣慰了下,网络真好,公民可以利用网络社交检举和揭发社会的不良现象。现在回过头再想,觉得既天真又自以为是,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在你上传数据的过程就监控到,把你拦截,真正的主导权还是在一个你看不到的想象不到的“老大”那。这里面的潜规则只是在于,你是否威胁到“他”罢了。

  原来,窃听并不是像TVB警匪剧里那样,找一间离你很近的屋子,实时偷听。而是凡是动用到网络的所有讯息,都保存在一个虚拟仓库里,只要点击鼠标把它调出来便可以掌握一切。

  在我看来,斯诺登在某种意义上,是美国人的英雄,同时也提醒了我们的警惕性。这本书里提到,斯诺登之所以决定这么干,是因为:“我开始认识到,我的政府,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所做的事情,和他们告诉我的,完全不一样。”而他不知道的是,在我们的眼里,他改写了历史,是他让大家意识到历史可能不是原本我们听到和以为的那样。

  看得出作者的用心,书里涉及到很多观点和线索,他都有标出材料出处,看着最后二十几页的“参考文献”附注,满满的敬意。

  我觉得看完本书对“斯诺登事件”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去看看电影《第四公民》,反正我会抽时间找来看看。因为,我已经被这本书燃起了对政治的极大兴趣,算是启蒙书吧。

  《国家窃听》读后感(五):真实的美国情报江湖

  以往总是没有耐心读这样的书,总觉得过于严肃沉重,不适合我这样小资情调的人。可是这一次经朋友推荐,读了这夲《国家窃听》以后,一下子就被吸引往了,欲罢不能!我认为一本书能成为好书,一是叙述风格要让人舒服,如沐春风;二是内容与同类书相比,要有它独特的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让人长知识;三是要有粗读一遍后再想精读的冲动。 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以斯诺登事件为切入点,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张美国情报帝国的人物网,大事件网,技术网,让我这个门外汉读完总有想在朋友面前炫耀我知道美国情报部门很多"内幕"的激动。这本书的章节名起得也很有意思,例如肌肉男,五只眼,搜盗二将,有种江湖和时尚相结合的感觉!如果说这夲书最吸引我的章节是第三回旋转门,第五回说出真相和第六回棱镜。目前,写棱镜的书很多,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真实还原度最高,内容更加可信。先写到这里,有新想法时再与大家分享!

  《国家窃听》读后感(六):《国家窃听》观后小感

  睡觉的枕边出差的路上总要有本书相伴,最近是这本,《国家窃听》。

  讲实话,看这本书,最初是奔着人去的,因为作者是仰慕的业界学者,在拷贝粘贴易如反掌快餐文化横行霸道的时代,还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基于大量的史料文献,撰写有别于流水账有态度有内容的书籍,单是这份勇气和决心就足以让人钦佩。不然,宝贵的休闲时光,是绝不轻易给严肃题材的,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无比正确。

  看这本书的时候,美帝国大片《谍中谍5》在华公映。阿汤哥年近半百风采依旧,美帝国情报特工人员帅的人五迷三道。没有想到,电影中的精彩会在书中继续,以至于出差的路上万米高空的云端,依旧在读这本书。《国家窃听》,一样的世界情报大片,但是这部大片绝非虚构,情节全部真实可靠,所有细节有据可寻,书后648篇参考文献就是确凿证据。

  看了《国家窃听》,才能保持点理性。别以为美帝国的情报部门都那么的了不起,里面都是阿汤哥这样颜值过人伸手敏捷的高手,高科技酷炫的要亮瞎双眼。事实证明,无限崇尚平等自由的美帝国在情报获取的道路上,哪里有君子,哪里又有君子之行。不过一样,用的是下三滥的手段,监视公民,窃听他们的电话,拆阅他们的信件,直接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隐私。把自由捧上天的同时又用可耻的行径辩解是在维护安全。

  最喜欢书中斯诺登背诵的那句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那些以牺牲自由换取安全的人既不配得到安全,也不配享受自由。所以,这样一个年轻人冒着成为重罪犯人的危险,放弃事业,违背保密和忠诚的要求也要把这些秘密公布于众。因为他觉得,世人有权知道自己的隐私遭到侵犯,面对恶行发生,他有道义和责任站出来发出反对的声音,当珍视的价值观受到威胁,如果保持沉默,他的良知将会受到拷问。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像斯诺登一样的人,他们也在认真倾听着世界,当发现有不和谐的杂音有违背人性常理的噪音,他们会勇敢的站出来,纠偏指正。但现实真的很残酷,人们渴望真相,希望知道事情的缘由,但可以在书中看到,想讲真话有多困难。斯诺登花费了多大心思才把他知道的秘密公布于众,他的机敏帮了大忙,否则早就送命客死异乡了,哪里还有这样惊天内幕的爆料。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少,不同的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前者让人苟于安逸,而后者让人萌生敬意。

  追求真相和因果的路上,作者坦言无比艰辛痛苦。的确,所有的一切都隐于万千公众的视线,没于浩瀚如烟的文献。那么多线索,那么多细节,把他们找到汇集在一起,千丝万缕,哪里是头哪里又是尾,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可能会是什么缘由。不得不钦佩作者驾驭素材的能力,之所以可以把严肃的题材变成好看的情报界的武侠演义,内功着实了得。

  讲点边角料。书后附有648篇参考文献,曾经向作者推荐过专业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但是看到这个数量的时候还是着实一惊!这就是区别,你有好东西分享,而有心人就能在此基础上运用到极致。

  最后,还是要讲一点这本书的“坏话”。书中的排版太要命了,可能内容太丰富,为了避免印成一个大部头,采用了这种紧凑的排版模式。但字体较小,看起来特别有压力。页眉页脚页边距都很小,特别是页脚,感觉字都要漫出边界。这是我一个视力正常不带眼镜年轻读者的切身感受,我想相对于年长点或视力不佳的读者来说,看久了容易疲倦。

  《国家窃听》读后感(七):“棱镜”之殇

  阅兵完毕后的北京,第二天就下起了暴雨。

  当我开始阅读《国家窃听》时,正值雨势最盛之际,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然后溅散开去。距离“棱镜门“事件已经过去差不多两年时间,斯诺登这个名字却依然还是一个可以随时牵动大众神经的名字。犹如这场暴雨岁所带来的喧嚣和恐怖一样,”棱镜门“实在给人以太多的震撼。当你仔细思考这件事时,你会发现你仿佛随时随地处于一张逃不离的大网之中,你是完全不知道对手在何方的猎物,黑暗中无数双窥探的眼睛却在闪现幽光。你的每一次聊天、每一条短信、每一封邮件可能都被无故卷入了国家监听的范围。

  读《国家窃听》也给了我同样的感受。

  这样一个恐怖的白色社会,如果要将其与世界上最宣扬民主自由梦想的美国联系起来,看起来简直是荒诞不羁。美国从立国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历届政府都以自己是山巅上的国家为豪,其自由民主平等是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楷模。至威尔逊总统起,美国更是突破了光荣孤立,意愿将自由民主带往世界各地,以期实现最开始的神选之国的愿景。这是这个国家最为光荣和骄傲的东西,也是为当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纳的价值观。

  然而,美国却在亲手缓慢地葬送这一荣光。在《国家窃听》中,作者以老练的笔法从911事件开始说起,详细地交代了美国情报机构权力和自身组织架构的演变。或许是911使美国感到了恐惧,而包括国安局中情局在内的情报机构又从中嗅到了自己重掌大权的可能,所以,自911后,美国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正式开始。一切打上反恐和国家安全名义的行为都得到了特权保障,虽然期间也遭遇到了各种限制,包括内部系统的自我监视和外部媒体的曝光报道,然而始终没有对其造成重大影响。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斯诺登事件不过是美国情报界这十几年来不断越界侵犯公民权力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之所以造成如此轰动的效应,只是因为他触及到了美国情报系统最为倚重的“棱镜”计划。而这一计划所牵扯出的包括雅虎、微软和谷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使每个个体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威胁。假若斯诺登揭露的不是这一核心机密,或许他也不会遭受流亡他乡的待遇。

  有光的地方必定有黑暗,而美国最黑暗的另一面就通过这本书赤裸裸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从来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任何以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公民正当权利的行为终归会被公民所唾弃。当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准确的说是大数据时代,国家如何在有效预防各种外部威胁的基础上尊重公民的隐私,考验着每一个国家情报工作者的智慧,也见证着每一个国家捍卫民主自由的决心。

  这本书的作者真溱,其本身是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和总工程师,因而他对于这一领域异常熟悉,加之查阅了大量资料,使得本书内容充实,读之有味,嚼之有劲。更难得的是其构思精巧,由浅入深,在叙述中不断埋入伏笔,整个阅读的过程充满解密的快感。一连串专有名词,例如“星风”行动、“布拉尼镇”、“旋转门”、“三叶草”等,则让人有一种置身谍中谍的时空错乱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这样一本类似于学术专著的书适合各个方面的读者。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此书。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阅读的乐趣,不论是学者专家还是情报工作爱好者亦或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国家窃听》读后感(八):中国情报界的一部开拓之作:《国家窃听》有感

  昨日拿到了作者的签名书。虽说书稿出版前曾仔细读过全文,还帮着改过少许文字,对那些内容并不陌生,然而拿到真书之后,我的专业嗅觉似乎被触动了,作为一名做过多年情报工作又转事学术研究的圈内资深人士,我有了新的发现和震惊。这本书对于中国情报界的开拓性价值非常之大。当然作者对此并无预先设计,只是在无意识的书写中,随着兴趣的野草疯长而不断地向前觅食,直至终饱结稿。这种后知后觉的感悟,相信情报圈的诸位读友和我一样,也将在今后的岁月中慢慢细品。

  第一,这本书开拓出一类新的情报服务对象——有知情权的大众,实现了由情报圈向外的知识和影响力输出。

  一直以来,情报工作以对上级领导的战略情报服务为最高宗旨,情报学术以圈内交流和实践互动为理论志趣。因而,情报圈的作品或产品主要针对领导、专业人士,大众不在这个圈子的服务范围之内,这已经成为近60年来的惯习,而本书并不袅这些人士。

  他的服务对象是被亲切地称为“小伙伴”的每个普通人,每一个处于互联网转型迷茫中的“羔羊”,他向你娓娓道来他所知晓的非演义的情报故事。这种公共情报领域的开创,并非“情报科普”几个字所能覆盖,因为在这里你感受不到情报学是一门窄窄的科学研究领域,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在这里情报分析的泛化与情报的公域传播互为造势、相得益彰。自然而然地,情报学的知识由圈内人的行话、自说自话,变成了一种对外输出的影响力。

  第二,这本书开创出一类新的情报体或情报语言,这种情报体由专业志趣+文学叙事体构成,有一种建立在真实之上的美感。

  一直以来,情报产品是以动态、综述、专题和研究报告的形式加以反映,因为领导的时间和注意力有限,因而,“新、要、准、精”成为高层次情报服务的一种标准,强调呈现干巴巴的精货;学术论文则强调逻辑、框架、模型、因果,论证清晰、严谨扎实、数据可靠,要说黑话、行话和专业术语,要就某一个主题分析清楚,不需要过多的枝节、情境交待、背景铺陈之类的非主题阐释。以上两种情报语言都强调客观公正、专业严谨,不着情感。显然,这本书对此都有了解,对某些特质深恶痛绝,而对某些品质有所吸收。

  近650篇文献的大剂量饮用,超越了绝大多数博士论文的高限,确立了专业严谨的“考据”格调,国家情报的黑幕符合高大上的战略品味,而且不只如此高配低调。作者的文笔充满了电影画面语言和文学小说的立体生动、穿针引线,文字间如入无人之境,有王国维所说的“不隔”之感,读起来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略带调侃的冷幽默,一种真实中萌生出的趣味。这些远比单纯的记者八卦、文学小说、学者建言有更加复杂的况味,更为生香的美感。与前两者所呈现出的职业特质比,后两者所呈现出的风格应该与个人的兴趣癖好和阅读趣味更有关系。

  第三,这本书呈现出一种新的情报观,互联网转型时期大情报观下的人文情怀。

  在他人序言中有专家提到,这本书没有从国家间博弈的高度去看伊拉克战争的缘起以及9.11后的事件,认为这是由于作者作为情报分析人员的视野局限所致。从我自身的好奇心,也想从技术上更多了解斯诺登事件的细节。这两者的缺失是作者的个人局限所在吗?似乎这一判断并不成立。从视野上看,这几年情报机构呈现出研究课题的综合性和分析视角的多元性趋势,情报人员对国际政治博弈并不陌生;从技术上看,基于多年的读友交往,作者对于信息技术的偏好和关注远在我之上。一个更可能的理由是作者的情报观所致。

  传统上情报是兵家之事的刺探,后来演变为满足国家和组织之间博弈的需求,在这种需要下个体生命何足轻重?而作者由其所服务的大众对象和极具个人风格的情报体,衍生出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个人要如何在监听技术无孔不入的时代自适?往往,人们生活在水里却不知道水是什么,无明于、浑然不觉于无孔不入的水。对于这样一个时代,作者有痛并快乐着的深嗜和调侃,而没有咄咄逼人地去诘问:一个国家对个人隐私的监控在何程度上是僭越?这本书轻盈、嬉笑地看着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对个人的影响,如同置身事外。

  书籍是由个人的思考,尤其是想象力萌生出的作品,而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反映出的是一种超越既往惯习的个人价值观。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专业知识重要,而由此书可以看出,比想象力更难的,是按照自己价值观行动的勇气和坚持。众所周知,情报是有行动力的知识,大转型时代已经来临,愿情报人摆脱默默无闻根须美德的束缚,在这个情报分析泛化的时代,在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尺度下,拥有更多表达个人见地和思想的勇气和坚持!

  王小瓣@潜知斋 20150912

  《国家窃听》读后感(九):“棱镜”之后

  我第一次接触到和情报有关的人是接待单位合作的一名讲师,在和这位四十多岁的老师在去车程俩小时的培训地的路上闲谈中了解到这位老师是学情报的,当时我很惊呆,感觉身边从来没有过学情报的人,和老师八卦了一下我好奇的关于情报的一些浅显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有关情报的信息。《国家窃听》这本书将“斯诺登事件”放在21世纪以来美国“全球反恐战争”以及美国情报界几十年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揭示出这一事件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必然。

  《国家窃听》这本书用专业、幽默的语言将美国几十年来不为人知的情报监听故事,从把萨达姆定位为与“9·11事件”的重要嫌疑人,到发动伊拉克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的不了了之,都是美国情报工作为整个活动提供的信息,而“萨达姆事件”虽然有诸多诟病,美国情报机构却运用“社交网络分析”这一中情局分析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成功找到了萨达姆,也成就了马多克斯——运用“社交网络分析”的抓到萨达姆工作人员。

  从伊拉克战争到活捉本拉登再到监听盟友电话,美国的所有情报工作都是为美国政府利益服务的,“棱镜计划”曝光之后,本次事件的主人公斯诺登现在依旧在俄罗斯的机场生活,不知是怎样的心情,他的家人想必也还在接受美国政府的监听,也过着和以前大不一样的生活。之前我和一位书友在谈论这本书的时候,他说看这本书时,感觉整个人都在裸奔,感觉整个人一点儿隐私都没有了,可见窃听这件事情对人的影响多大,也许我们普通人不会经历监听这种事,但是我在想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知道自己的手机被她认为的“亲密盟友”美国监听时,她的愤怒值该爆表了吧?

  作者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将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大事情的所有细枝末节和专业词语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不仅让我们对情报这个陌生的领域有所了解,作者能将这么一个专业性极强的书籍写的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让人欲罢不能的同时却能引发思考。

  我们身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在享受网络时代的便利的同时,却也向我们不知道的一些机构暴露着我们的隐私,我们爱买什么样的团购、我们爱注册什么网站、我们爱下什么APP,大数据不仅能够用在情报分析上,也能用在分析我们每个人身上。“棱镜”之后,我们也开始保护自己的隐私吧!

  《国家窃听》读后感(十):揭开棱镜计划的神秘面纱

  揭开棱镜计划的神秘面纱

  《国家窃听》爆料了棱镜计划,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很多前所未有的爆料还是笔者第一次听说、获悉。作者这样说道,他本想请其他人报道“棱镜”计划,让你专注于揭露更宽泛的内容,特别是美国国内的大规模监听行动,但现在我更倾向于让你来报道此事。我读你的文章已颇有时日,深知你做此事定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你的首要任务是亲赴香港。   

  斯诺登揭开的只是美国情报帝国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美国情报帝国远不止“棱镜计划”……这是一部非虚构的美国情报史演义,专业剖析美国情报帝国的黑白双面。   

  我们都知道斯诺登,因为他爆料了棱镜门。但是他是如何联系上几位记者?又是如何用邮件试探,最后在香港接头?这一切都如同一场以香港为背景的谍战大片。“我笃信某样东西,我愿意把我的生命投入烈火,燃为灰烬,落入尘土。”   

  斯诺登关注的是公布真相,为此哪怕牺牲自己。人们大多熟知斯诺登公布“棱镜”之后的事情。但是关于斯诺登是如何爆料的,这一泄密过程却少有人知。斯诺登准备了一份媒体记者名单,排在前面的人中,有一位叫格林沃德,另一位叫劳拉•波伊特拉斯。这两人在斯诺登心目中是这个时期屈指可数的勇敢记者。他们能够直面针对个人的苛责,毫不畏惧地报道有争议性的话题。还有一位是刚从《华盛顿邮报》跳槽到《时代》周刊的戈尔曼。   

  斯诺登说自己要治疗癫痫,向主管请了病假,整理好行李,包括若干装有敏感文件资料的重要U盘,以及4 台不同用途的新笔记本电脑,离开夏威夷飞抵香港。

  到香港后,斯诺登马上就和波伊特拉斯联系,问她能不能到香港来见面。他还告诉她,自己已经和戈尔曼联系上了。波伊特拉斯随后用加密的“无痕迹”(OTR)聊天程序联系了格林沃德,问他愿不愿意陪她去一趟香港,并且想请他立刻和那个匿名知情人直接交流。没过一个小时,格林沃德就收到对方发来的电子邮件,稍后,两个人就用“无痕迹”程序聊了起来。

  神秘人告诉格林沃德,我本想请其他人报道“棱镜”计划,让你专注于揭露更宽泛的内容,特别是美国国内的大规模监听行动,但现在我更倾向于让你来报道此事。我读你的文章已颇有时日,深知你做此事定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你的首要任务是亲赴香港。神秘人一遍又一遍地强调:马上来香港!马上来香港!   

  6 月2 日,格林沃德一行三人抵达香港。第二天一早,格林沃德就和波伊特拉斯来到事先约定的接头地点。安全起见,斯诺登专门设计了接头暗号和接头程序,还安排了两个见面时间:上午10 点和10 点20 分。两个人首先要问指定房间附近遇到的第一个服务员,   是否有餐厅可以用餐。这是接头的第一步。在附近监听的斯诺登会把这个当作一个信号。

  综合而言,这本书写得非常好,的确让笔者身临其境,且了解了很多内幕信息,值得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