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语言学的邀请》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语言学的邀请》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4: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语言学的邀请》经典读后感10篇

  《语言学的邀请》是一本由塞缪尔·早川 Samuel Hayakawa / 艾伦·早川 A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一):牛1不是牛2,牛2不是牛3(归纳,整理)

  全书主要讲了两方面:当我们说话听话的时候,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语言作为交换知识,情感等的工具,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反而会被语言所利用。

  语言是象征符号的方式中最发达,精巧,复杂的一种。譬如说,只要我们的神经系统注意到某一种动物,我们可能发出下面这种声音:“这是一只猫。”当我们感到需要食物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发出声音道:“我饿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并不一定有连带关系,符号并不能替代事物本身成为唯一的事实。我们可以说“我饿了”事实上一点不觉得饿。有人觉得“蛇”是一个丑恶,卑鄙而奸诈的字,因为蛇是“丑恶,卑鄙而奸诈的生物”,事实上,蛇并不奸诈。在文明社会里,宗教信仰,爱国心,意识形态......的象征标记往往会看得比宗教信仰,爱国心,意识形态......本身更重要。将符号与其所指的内容混为一谈,在不同的文化阶层上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聪明的人应该意识到符号并不是其所代表的事物,言辞并不是事实。

  由此可以延伸出内向意义和外向意义。内向意义是指一个字词在我们脑海里引起的一切,外向意义不能用言辞表达出来,因为它就是那个字所代表的东西。内向意义往往因人而异,外向意义才有可能产生统一的想法。

  书中很精彩地分析了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们走向神经衰弱的五个步骤,原文是这样写的:“第一步,面对一个特殊问题,他们都已学会老是选择一个固定的步骤的习惯。第二步,发现情形已经改变,原来的决定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时,他们便会感到非常震惊。第三步,不论是由于震惊,焦虑还是失望,他们会凝固在原来的决定上,不顾结果,继续选择那条路。第四步,他们开始发怒,不肯再作出任何行动。第五步,当外界压力迫使他们非得选择一条路不可时,他们会再次作出原来熟悉的决断,从而再碰一下鼻子。”我们需要牢记“牛1不是牛2,牛2不是牛3”这一外向观点规则,防止我们在内在思想里转来转去,防止我们作出自动反应,防止我们去研究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防止我们不断地重复旧的错误。

  在书快结尾的部分,作者提出“人生中唯一可能有的安全,就是来自内向的主动安全:这种安全的泉源便是一种从无穷多元价值观点得来的伸展自如,灵活无比的心境。”一个思想成熟的人知道言辞从来不会把所有的事物完全描述出来,故就能适应“不测”。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是对所有事物都“完全了解”,可是他并没有感到不安全的情形。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我们所求的安全,要建立在一种内心和外在秩序(外在观点)之上,遵循‘牛1不是牛2,牛2不是牛3’的原则,从而从根本上否认内心中某个无法争辩的事实,从根本上推翻内心中固化的言辞。作者指出一些不快活的人,对什么都不完全知道,却又希望自己能完全知道。由于不知道所有事情的答案,所以他们总是会感到焦虑,总是想找到一个能够永远消除他们焦虑的答案。这些人有时会因为遇到一个自己认为丝毫不差的思想系统而兴奋不已,非常热心地将这个消息告诉每一个熟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有了圆满的答复了。对于这种行为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我们所受的教育并未交给我们独立自主,等我们长大成人后,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感情上还没有成熟。无论我们活到多大岁数,我们还是会继续需要一个代表父母亲的记号:一样可以安慰我们而且具有权利的东西,无论我们需要什么答案都可以向其求救。

  最后,对于阅读可以怎样帮助我们得到外向观点(促成健全的心理),作者做出了解释。文学影响我们的人生,靠了它内心的办法,使我们注意到以前常被忽视的事实,新的感情和新的事实推翻了我们的内向观点,我们盲从附和的现象也就随之消失。有外向观点的人不受言辞的操控,而受自己看到言辞所指出的事物的操控。一个在街头捡烟头的人,除了烟头,极少会看到周围流动不息的人群。在许多人心目里,发生一件事只不过是发生一件事而已。除非一个人知道要在经验里找寻什么,否则他的经验往往对他毫无意义。除非有人把我们的眼睛打开了,要不我们大家都只会闭着眼在世界上乱转圈子。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二):Language speaks us

  这本书名字叫《语言学的邀请》,但是读起来的感觉和徐通锵老师的《语言学是什么》完全不同,如果《语言学是什么》系统简明地勾画了一副语言学学科的结构图,那么此书更多是从生活从发,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描绘了一幅通往语言之家的地图。

  也许正如麦克内尔在推荐序中写的“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会如何暴露我们的想法,如何通过考察我们所用的语言来更好的认识自己。”我们多数人只是习以为常地使用语言当做我们日常生活的工具,我们不假思索地表达交流,这已经如同呼吸一样自然,如果我们问问自己,“当我们自己言说时,我们到底在言说什么?”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有词不达意的时候,而词与意的关系又是何以被确立下来的?或许我们可以凭此打开通往语言世界的大门。

  作者塞缪尔早川先生在书中讨论了语言的形成,不同语言的特点以及语言的作用等等话题,其中,作者反复提及的一句话是“牛1不是牛2,牛2不是牛3。”这句话单独拿出来看显得可笑,因为这是常识,有哪个人不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然而,当这句话投射到语言世界时,便成了影响我们思考与判断再正常不过的障碍,我们与其说我们言说着真实的世界,毋宁说我们本身凭借着语言的抽象体系完成人类自身,在这一抽象体系中,我们根据自己划分标准进行归类与选择,好与坏,善与恶,依凭着这些原则,语言得以划分,价值判断也更好区别,男人与女人,东方与西方,诸如此类。语言抽象体系形成后的结果,一方面就在于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判断,我们自认为自由地言说着,如同书中所说的“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最全神贯注,深为感动的听众。”实际上却对我们因何言说一无所知,另一方面是我们总轻易言之无物,大抵人们所反感的心灵鸡汤便可以归于这一类,这些文章总告诉我们要反思自己,要热爱生活,可是反思与热爱本身就已经是足够抽象的了,我们所要的,正是它们能够被操作化的事物,如果一个词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是空无一物,那么至少它不具备任何实质的意义,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具体的。

  这本书为我们如何生活提供了语言学角度的思考,可以说是关于生活的真正智慧,当然,如果它用此名,可能也会有许多人与其失之交臂了。最后,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句话作为结尾:“we do not speak language,language speak us.”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三):这可不是一本文学体系内的基础课

  最开始Mark这本书的缘故实在是因为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岂止是不会沟通的技巧,连社交技巧都实在尴尬。我以为这是一本能从理论上教会我如何去处理语言技能的书,读完才发现书中的指教实在是有如启蒙者一般的功能。虽然成书的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技术的进步更加迅速,但书中所提到的现象和事例却仍在不断发生。

  书的前几章还是从言辞的功能角度谈起的,直至中部逐渐谈到人类思想与言辞的深刻关系。我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从第十五章开始的,心理和社会学概念融入其中,展现了实实在在的常见困境。尽管许多表述看来正是如此,应被大家熟知,但我仍不禁为许多部分拍案赞赏。客观的认知和勇敢的改变似乎是最鸡汤的结论,但早川们从语言角度所深入的分析却让人信服。

  最后,作者们关于人类思想合作,减少争斗冲突的主张,或许从我的感受来看,很大程度上正印证了他的观点,一个加拿大籍美国知识分子的视角。在如此庞大的人类族群中,站在优势群体的一面是很难真正客观地去看待“公平”的利益冲突这回事的。所以无论怎样从自我概念上去主张自由主义或者和平主义都难免使人觉得流于空话,正是他自己所说的一种内向观点。

  毕竟语言本身也是人类不完全定义的产物,今天的信息传递方式或许将会超越语言载体本身,正如攻壳机动队里从信息意识海洋中诞生的又将是何种生命呢?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四):在这个时代过上一种理性的生活

  题目来自本书的序言。

  一切开始于语言,语言学,却着眼于心理学。

  带有迷惑性的书名,尤其是英文(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差点让人相信这又是一本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语言学,语义学说教式教科书,然而一气呵成读完后却被其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简洁理智的世界观,生活哲学所折服和震撼。

  本书成书于上个世界40年代,那时候的各种信息泛滥程度还远远不及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但作者已明锐地嗅到了信息爆炸的火药味道,对各种来自各个角落的(商业社会,政治生活,他人言论,etc.)语言轰炸,逻辑trick作出了警示并提出了防御机制。

  稍微Google下作者的背景,感觉Samuel Hayakawa 先生自己的生活轨迹就是这本书最好的注解。他是日裔血统,于1906年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后一直从事英语语言学教学于美国,70年代,他的重心从学术转向了政治,开始用语言来影响别人和世界,最终逝世于1992年。长长的一生践行了他书中所表达的生存主义哲学:“同类之间广泛利用语言进行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工具。假使应用语言的结果只是产生出更多的矛盾冲突,那么不是说的人有问题,就是听的人有问题,要不就是都有问题。”

  未完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五):一本接近完美的书

  这是一本接近完美的书。逻辑清晰,循循善诱,实例生动,惜字如金,重要观点使用加粗字。其中肯定有译者不小的功劳,译者多半是一位对语言学相当有研究的朋友。

  从结构上,虽然本书分为两编,但我把本书理解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语言的出现的原因

  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的基本分类

  我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

  第二部分(语言如何影响社会)

  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以及语言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第三部分(语言和思想,即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

  如何通过语言获得知识--抽象阶梯

  如何用抽象阶梯解释人在使用语言时的缺陷:倾向于向上抽象;抽象混乱导致分类错误等

  价值观:怎样用语言来建立二元价值观点,或多元价值观

  内向观点会引起的问题

  外向知识搞定社会问题

  通过本书技巧和作者的建议,走向内心和外界的秩序

  完* - *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六):《语言学的邀请》: 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1、这本书在中图分类法中归入H0语言类确实不太恰当。它并非讨论语言学,而是从过来人的角度讨论“语言”这一客体。更多的像是一种智慧的思考,且是更接近于哲学意义的思考。如果想了解“语言学”这门研究学问的话,如书中所述,可能还是应该陷入那种学术的陷阱中去。

  2、从google scholar的视角看,Samuel & Alan Hayakawa 的主要作品以此为尊。从为人、处世的角度而言,这本书可能很有裨益。个人认可其持论,即,语言毕竟是附属于人的外相,不定型的人要想从中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科学确实是在做描绘地图的事情,但语言学是否能作为一门科学,还是要看看其他正统H0系作品为是。

  3、对于这本书引发的思考,其他豆友很有评论,在此从略。the end...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七):一个逻辑学方面的错误

  在221页,第十三章,“观点和逻辑”,摘抄如下:

  “因此,即使我们对什么叫“猫”,什么不叫“猫”已经有过极其严格的约定,我们用逻辑方法推测得来的关于猫的看法,在考察实际的虎猫、灰猫、或毬毛猫时,仍然可能会被证明是不对的。

  猫是喵喵地叫的动物。

  虎猫、灰猫、或毬毛猫都是猫。

  所以虎猫、灰猫、或毬毛猫都喵喵地叫。

  但是,假如毬毛猫喉咙痛,无法喵喵地叫,那可怎么办?……(省略)……因此,要想担保用逻辑方法得到的推论一定准确并且单靠逻辑方法得到协定,只有完全不谈真猫而只谈论定义中的猫这一个方法。定义里的猫有一个好处,不管天翻地覆,它们永远都在喵喵地叫(虽然只是在定义里喵喵地叫)。”

  但是,不难看出,这个关于猫的三段论在逻辑上本来就是错误的。

  以下摘自《逻辑学是什么》(作者陈波):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懒汉猪八戒是中国人

  所以懒汉猪八戒是勤劳勇敢的

  在这个推理前提中,作为中项的“中国人”,在大前提中(第一句)是指作为一个名族的中国人,而在小前提(第二句)中是指一个中国人,所以,它在两个前提中实际上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不能起桥梁或媒介的作用,不能必然地推导出结论,这个三段论犯了“四词项错误”。”

  本书作者举了个关于猫的三段论,认为在逻辑上是正确的,然后举反例,以此来说明生活交流上不要“盲目地相信逻辑能够减少人类间的不少误解”。可是这个例子在逻辑上本来就是错误的呀,而且也不复杂,作者本人都想出了几个反例(我这里就摘了一个)。

  作者随后还举了数学中的点(没有面积的一个点,大家都知道的)和圆做例子,表示逻辑和数学一样,在定义中有抽象的过程(就如物理学中的光滑的平面)。但是逻辑学显然和数学,物理化学是不一样的,逻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语言文字,也关乎到实际应用,没有啥抽象的成分。

  这本书好几十年前就出版了,这样一个逻辑学中的常识性错误至今没有被修改,奇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