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的峡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历史的峡口》读后感10篇

2018-05-31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的峡口》读后感10篇

  《历史的峡口》是一本由王军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峡口》读后感(一):短评放不下,豆瓣怎么回事

  一个国家民族一旦自卑到全盘否定自己,那就像不爱一个人了,看什么都不对,各种拆,各种破坏,或者干脆不承认这是自己的东西,是前朝外族的东西。生产力文化及鉴赏水平低下导致要拿古迹的砖石去建造别的建筑,如此焚琴煮鹤听来却是让人不忍苛责。历史的峡口:五星好书,我完全被序言耽误了没有看看正文才导致现在才真正看完这本书……一个国家民族一旦自卑到全盘否定自己,往往闭目塞听,就像不爱一个人了,看什么都不对,各种拆,各种破坏,当然也有另外一个情况是完全不承认这是自己的东西,总觉得是前朝外族的东西吧……生产力的低下,文化及鉴赏水平的低下导致要拿古迹的砖石去建造别的建筑,如此焚琴煮鹤听来却是让人不忍苛责……这本非虚构类的书又让我感受到了那种读小说所没有的宏大故事感,当中有一个城市的兴衰,一段宏大的百年规划,当中的权力斗争尔虞我诈,真是享受

  有个问题想要进一步搞懂,即不动产税,国外通过征收此税平衡公共服务和不动产增值之间的消耗,而在国内土地是国家的,所以不动产随着土地年限的使用只会不断贬值,但如果以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土地私有化,最大的问题是出现大地主,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历史的峡口》读后感(二):如何定义中国五千年文明未来

  王军老师写的这本《历史的峡口》试图通过对晚清之北京、北洋之北京、国民政府之南京、新中国之北京以及南国水乡在这一场巨变中的若干典型片段予以聚焦、解析,探查中国冲出“历史的三峡”的合理路径,提出:“人类历史表明,公私利益关系至为根本,一旦扭曲,公私治理关系就可能异化”,“公与私,互为表里,对立统一无私则无公,反之亦然。考察此种关系,实乃洞见文明之不二法门社会转型,说到底,公私关系之转型也”。

  作者细致梳理史料档案,呈现了以梁思成、林徽因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历程中的卓越贡献,发掘中国转型的历史资源,牵扯的话题纵横古今中外。如何定义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未来?是这本书最有价值启迪

  《历史的峡口》读后感(三):如果爱一座城市,请深爱

  第一次在读书会推荐王军老师《历史的峡口》这本书时,大部分小伙伴因为不了解王军老师,看到这颇有些宏大的书名,不由得联想起以往读过的众多“重量级”历史书籍,于是一部分人否定了我的建议,一部分人沉默

  为什么历史这个词一跃入眼帘就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否定和沉默?为何历史这样一个我们从进入学校教育就不断被提及的概念,会让一个人在成年后回避?我们到底该如何与历史给人的沉重感和距离舒服相处?王军老师的书从一个很有趣角度给了我最优的答案:如果你爱一座城市,请深爱。

  北京是我长大生活的城市,我出生在一个小乡村,可三岁以后的记忆都凝结在一座重量级的城市中:北京。

  北京被历史赋予了太多的故事和传奇地位象征、喜怒和哀乐。我一向喜欢物质世界拟人化,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本身就带着观察者的认知情绪,就像我们提到历史这个词时内心触动一样,如果你带着关切和爱去看待当下的世界或者回顾过往的种种,或许一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王军老师对北京的关注从城市的变迁着手,多年前读过王军老师早期出版的《城记》一书,其中关于北京城墙的拆除、梁陈方案争议,以及大量的老北京图片资料,均让人印象深刻。时隔多年,此次读罢王军老师的新书《历史的峡口》,不禁又将《城记》找出来翻看,竟在两本书的前言后记部分看到了某种相似一种感动无以言表。好似多年前的一份爱,因为年纪尚幼,未能体味,如今偶遇,更加珍惜

  《城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来一份邀请,希望我能够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的学术会议提交一篇论文……。……这段历史太厚重了,宏大叙事的社会生活与坎坷多舛的个人际遇非淡墨所能承载。在对历史资料的含化与创作过程的吐新中,我仿佛被送回到从前,无法逃脱来自彼岸的逼问:如果你是他,你又该作何选择生命痛感让我与历史的主人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沟通

  ……这些年,我努力寻找着梁思成的足迹,在北京的各个角落里捕捉着他的回音,感受着这个城市的各种情绪。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认识论的这个怪圈,使我数度举笔,却欲言又止。……

  《历史的峡口》:

  ……在北京地铁一号线,我打开这一天的“地铁读物”——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看了一会儿,我身前坐席上的一位老先生站立起来:“你在看孙先生的书!你在看孙先生的书!”他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没想到你们还在看孙先生的书!”……“是啊,我在看孙中山先生的书,他的书很好啊!”我脱口而出。“确实是好!他的观点今天都不会过时!……我们从台湾来大陆旅游,这是我太太。国父的书我们从小就念,他写得太好了!可是,现在台湾的年轻人都不念了。没想到大陆还有人念!”……看着他们的背影,我一时百感交集

  ……2011年,我参加辛亥革命100周年报道,研读孙中山先生著作,被深深打动……

  现在,我们经历的每一年,都是某个值得纪念的100周年。对于100年前发生在中国、发生在北京的那一段段故事,当下的我们只能用勤奋严谨调查研究以及发自内心真诚热爱去发掘和记录

  通过王军老师对梁思成先生所做研究的整理和讲述,梁思成这样一个和中国建筑历史紧密融合名字变得真实鲜活起来。在《历史的峡口》书中《中国建筑史之新纪元》这一篇文章里,加入了对林徽因先生的介绍,尤其摘录了大量林徽因先生当年写作的书籍和文章原文详细展现了梁林之学的发展过程和理论依据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耐读又能引发深刻的思考回味

  她进一步指出:

  独有中国建筑敢袒露所有结构部分,毫无畏缩遮掩的习惯……几乎全部结构各成美术上的贡献。这个特征在历史上,除西方高矗式建筑外,惟有中国建筑有此优点

  从王军老师的书中我同样获得了对于孙中山这个名字的立体化认识。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从来是片面和脸谱化的,教科书、影视作品、历史读物,无论哪一个角度,都带有传播者的意图。所以这么多年,我总疑惑,这些被贴着伟人标签的人究竟为何值得铭记?是否因为主流宣传与个人生活太过于脱节,历史事件与当下人思维方式太难以产生共鸣?所以我们的知道如此肤浅,甚至我们的理解存在歪曲。

  王军老师选择研读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建国方略》。写作者在文字中传达的思想理念最直接也最诚恳,好的读者能够读出作者的真实和虚伪,好的作家也能够通过灵魂的触角探测到人类之间与生俱来的共鸣。这样的文字是精神宝藏肉体消逝,文字和思想的鲜活被一代又一代的阅读者存在脑海

  他在《建国大纲》中写道:“每县开创自治之时,必须先规定全县私有土地之价,其法由地主自报之;地方政府则照价征税,并可随时照价收买。自此次报价之后,若土地因政治之改良社会之进步而增价者,则其利益当为全县人民所共享,而原主不得而私之。”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建设纲领,这也是一百多年前,这位帝制终结者认定的中国转型之道。……

  《历史的峡口》确实讲的是历史,可是,它不再侧重于历史的沉重,而是引导读者见到历史的规律价值。书中提到的“历史的峡口”更多指的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北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重要转变

  书中王军老师花了重要的篇幅探讨中国城市化转型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是否有可能由土地财政模式转向不动产税模式?强拆式的城市化能够演变契约式的城市化吗?中国历史上用来登记田亩的“鱼鳞册”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让城市人恐惧的高房价和城市公共服务的种种弊病到底是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够从书中找到答案。

  如果你对一个城市有爱,你会好奇她的成长过程,你会心疼她的拆改再造,你会思考她现在出现的种种矛盾为何发生。最重要的,你会期待她的未来发展,因为,她的未来里面,有你!你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一定与这个城市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如果你爱一座城市,请细细品味她的过去,好好珍惜她的现在,并且,尽你的一份力,哪怕只是简单的关切,为我们共同的将来,种下一份良好愿景

  《历史的峡口》读后感(四):大历史、大城市、大未来

  书在办公室放了好久,瞄过几幅古建筑的插画,想当然以为是拼凑的讲保护古建的书,就没有翻下去。这一次偶尔的邂逅,一个就是一个月。

  今晨五点多无意中翻开,王军的视角吸引了我,将城市融于大历史,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朝代更替、工业革命娓娓道来悄无声息地把土地革命、圈地运动、财税制度、契约精神贯穿其中。不得不称赞作者对文字、对历史的驾驭能力,而这一切只是表象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躯体,更是灵魂的表象,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迹和智慧结晶

  秦直道、大运河、万里长城、故宫,见证了中化献身无与伦比的大规模生产力!

  圆明园中西合璧,许多建筑堪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体,这不正是印证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让人对闭关锁国的定论产生了怀疑。尾大不掉,对于一个有数千年文明、以“中”自居的古国,要接纳外来文明是何其痛苦的一件事,就像婴儿的孕育,怎能不经历分娩之痛。

  历代王朝更替,无不是对旧朝代的涤荡。项羽火烧阿房宫之于火烧圆明园、或之后的破四旧、大规模对历史印迹的清洗,建筑,也仅仅是一个可触摸的文明,还有那么多留在思想中的结晶。

  《历史的峡口》读后感(五):圆明园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最近在看《晓松奇谈》,一个高晓松讲的口述历史的脱口秀节目。历史,就是当时的执政者为了让“不明真相”的群众相信他的思想进行的洗脑教材,所以才会有清朝满族入关的时候焚烧了大量的介绍明朝的历史史料,所以才会有当中华民国建立,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时“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而为明朝“正身”,而捏造了大量的明朝忠贞烈士的故事。

  高晓松口述的关于民国时期的历史,关于自己家的《朝花夕拾》,关于台湾,历史显然在他口中更加真实和立体,无论里面是否带有主观色彩,我觉得都是可以拿来听一听。昨天讲到二叔以及x的故事,是那个时代导致悲剧的发生,当然,另一个时代也造就了某些更加可爱的、善良的、温良恭俭让的人。这些历史,能够焕发出你的好奇心

  慢慢我发现作为读书十多年的我们,对于历史,了解的竟然只有皮毛。历史教科书能够交给我们的,只是历史浩瀚繁星中的一丢丢。我们的历史知识,仅仅来源课本中的少量以及某些被篡改过的电视剧

  关于圆明园,在历史书时代了解到圆明园曾经两次被毁,万恶的八国联军对圆明园进行惨无人道的破坏,导致我们现在去园里,仅仅能够看到残存的遗址

  《历史的峡口》关于圆明园的记载,是这样的。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是康熙赐给还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又称为“夏宫”。雍正即位之后开始大肆修建,后来乾隆年间将圆明三园格局建立完毕。曾经参与火烧圆明园的英军将领巴夏礼曾说“皇帝和他的朝廷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圆明园度过”,所以,在他们眼里,当时相比紫禁城来说,火烧圆明园,更能代表他们对执政者(咸丰)的惩罚

  曾两次被毁,第一次是咸丰十年,1860年,参与破坏的是英法联军。起因是中方羁留前来谈判的英军代表,进而10月,法军冲入圆明园,大肆抢劫。10月18日,英军在圆明园内放火,“万园之园”成为一片火海

  第二次时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驻守北京西北郊的八期兵丁勾结宫监以及附近地痞恶霸,乘机抢掠圆明园。

  当时圆明园的美,被一名叫做阿里文的摄影师记录下来。他曾经写下:那些装饰五彩斑斓,绚若彩虹……你看,如此丰富和迷人的色彩,浸透在北京湛蓝的天空中(所以当时是没有雾霾),随着观赏者与太阳位置移动,如万花筒般变化无穷,在大理石建筑的映衬下令人夺目……让人仿若来到“一千零一夜”的神话世界。

  圆明园作为万园之园,也确实是命途多舛,或者说很多古建筑、城墙、祠堂,都经历过相似的命途多舛,以至于以现在的视角看,当时的决定是多愚蠢,不带一点思考,对本是瑰宝的遗迹进一步”践踏“。

  ”三年困难“时期,以及文革时期,当时的生产队在遗址内进行平山、填湖、还搭建养猪场、鸡场以及工厂和仓库,甚至建成民兵的靶场。而且,被八国联军烧剩的残墙断壁和一些遗迹被拆毁,被运走的石料竟然被用作其他建筑搭建,曾经几十年前被清朝皇帝大肆修建的皇家园林竟然变成了采石场!当然园内的绿化带、凉亭、古木被破坏的更加不计其数。读到这样文字的时候不禁感慨:英法联军抢走的文物是被运回大英帝国博物馆保存起来了,但我们又对之前的瑰宝做了什么?这是我们的愚蠢。

  在50、60年代,书中记载到,市政府为了”改善交通“,也曾经下令拆毁城墙,城墙上的砖头能够拿去卖,竟然还有歌颂拆除城墙的诗歌,仿佛这是一种创新的、应该被鼓励和倡导的行为。也就当时的愚昧和无知能够解释这一切。

  直到1988年,圆明园遗址才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关于圆明园这一生的历史,一部简史。

  《历史的峡口》读后感(六):历史

  下午逛了逛美术馆,顺便把手头这本书读完,作者洋洋洒洒九篇长文,说尽了古建筑,城市规划,城镇化的前尘往事。

  记忆中的圆明园似乎从英法联军劫掠后就剩下那几块断柱,然而看德国摄影师阿里文1873年用玻璃底片拍的12帧圆明园影像,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1770年基本完成。成为实际政治中心清政府只在冬季的三个月在紫禁城办公。1860年,法军率先攻入圆明园,次日,英军加入抢劫。十多天后,英军火烧圆明园,法军以不文明为由拒绝。1873年,顺治上谕要重修,经查勘,尚有大量建筑完好。但是因为资金短缺,动工一年被迫停止。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八旗军乘机劫掠圆明园。此后圆明园沦为采石场,大量树木,石头砖块被出售,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顶峰,1988年,圆明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不剩下什么了。

  2010年,阿里文的底片被中国人买回,从东京运返台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