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10篇

2018-05-31 20: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10篇

  《大抱抱系列绘本》是一本由[澳]肖纳•英尼斯(Shona Innes) 著[匈]艾瑞兹•阿著作,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一):大抱抱系列绘本的心理学阅读方式

  《大抱抱系列绘本》,分别以“生命”、“友谊”、“游乐园”和“网络”为主题,和其他大多数绘本一样,有童趣笔触柔和颜色动物形象插画,也有简单明了、形象生动文字同时,《大抱抱系列绘本》还拥有区别于其他所有绘本的非常专业心理学育儿技巧,让我们以第一册《生命就像一阵风》为例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技巧“形象化”,是家长们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事物的技巧,用一种孩子们都懂,平时生活里面孩子们能接触得到的一种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的事物。

  相当多的家长都会回避和孩子谈论生命的话题,因为生命是一个很抽象的事物。借“风”来给孩子说明“生命”,风和生命一样,会来,也会离开;拥有生命时我们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正如风来时风筝可以自由地飞上天空;当生命离开了,正如风离开风筝飞不动了,一切归于沉寂。

  第二个技巧“共情”,是家长们和孩子沟通的技巧,通过共情,来告诉孩子们,当生命充满活力时候,我们会高兴,当生命离去的时候,我们会难过

  对于孩子来说,命名自己情绪感受是一件非常苦难的事情。当孩子面对亲人的离世,惊慌失措焦躁不安时,家长如果能告诉孩子:“宝宝现在一定是很害怕,不安,爸爸妈妈也和宝宝一样的伤心。”那么,孩子就能明白,面对死亡的时候自己是害怕、不安和伤心的,慢慢地孩子也能学会表达其他的情绪和感受。

  第三和第四个技巧“仪式化”和“升华”,是家长们帮助孩子处理情绪的技巧,对于生命离去留下来的悲伤,家长需要教会孩子怎么去面对和消化。

  像悲伤这样的消极情绪,长期得不到处理,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会变成一种破坏性的创伤,所以处理消极情绪,是孩子必须学会的技能。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准备一些纪念物件,可以是一段话、一封信,也可以是一张照片、一个物件,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去举行一个仪式,又或者带着孩子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来表达对离去的生命的思念

  最后,家长们可别忘了认真地读一读其他的几册绘本,还有在每册绘本最后的《致父母老师》,家长们将收获更多。

  《大抱抱系列绘本》除了是一套绘本,同时也是一套专业的心理学育儿操作指南。这样一套兼有趣味性和心理学科学性的优秀绘本,值得爸爸妈妈们带着亲爱的宝宝们好好地读上一读。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二):走近死亡,坦然面对----评《生命就像一阵风》

  “死亡”---一个让很多的人们望而生畏名词。于它背后的潜台词便是离别苦闷伤感。对于世界万物的生命而言,“死亡”其实是那避无可避的最终归宿。但是我们还是潜移默化中回避着“死亡”,回避着对生命最终结局的坦然之情。也正因为如此,成人世界的你我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回答孩子们关于那些“死亡”话题下的询问。因为里面实在穿插着太多的情感;因为里面实在充斥着太多的无奈;因为里面实在包含着太多世间残忍;因为里面实在饱含着我们不忍面对的逝者离去------

  但是生命不会因为我们的忌讳而逃脱死亡的归宿,所以我们注定着需要给予孩子们一个圆满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解答。绘本书册《生命就像一阵风》非常出彩地为我们一众家长提供了最为生动,直白,妥帖且又精彩的关于“如何面对生命的离去,死亡的来临“解答。

  大抱抱系列之《生命就像一阵风》着实是一本难能可贵的绘本读物。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需要我们从这本书册的阅读价值绘画形式创作立意以及表述手法等多个角度逐一细数。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本册绘本图书着实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最为精彩的生命课程。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这里用着优美贴切比喻引导孩子理解生命的存在与离去。”虽然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感伤的离别过程,但是这同样也是一个避无可避的发展过程。每个生命都将迎来“死亡”的终究。既然避无可避,那么更应该牢牢把握珍惜存在的每时每刻。不要虚度光阴,更应该让生命活得精彩纷呈无愧于心和谐画面配合着生动多姿的比喻,放飞我们心情的同时,更引力着孩子们正视生命的全程。死生有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让活着的每一天都是那样地绚烂多姿。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心;这样才无愧于我们曾经走过的人生之旅。透过这样的一本绘本,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关于生命哲理思考。“生命和宝贵,生命也很奇妙。”在唯美的,柔情的文字之下,我们领略着关于生命像风一样放飞的人生感悟。死亡在这里变得如此逊色,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变得更加地凸显和明了。尤其是书中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描绘,让原本抽象感伤的”l死亡离别“变得不那么可怕确切而言,一读《生命就像一阵风》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可以得到简单却又有益回应抚慰生命别离的伤痛

  唯美的解说之中,我们借助着这本绘本《生命就像一阵风》带领孩子们坦然面对生命的别离。感触至深,且又寓意深远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三):《友谊就像跷跷板》——友谊是一种动态平衡

  在《友谊就像跷跷板》的作者介绍里,肖纳•英尼斯是澳大利亚资深临床和法医心理学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心理学研究实践,帮助成人和孩子们解决各种情绪困扰。虽然作者是很专的专家,但内容一点也没有吊书袋的深奥枯燥。在绘本一开篇,跨页的画面上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动物:袋鼠一家子、乌龟刺猬鸭子和鹅,小老鼠骑在大大大象鼻子上,小鸟则落在兔子耳朵尖上。左页上的文字是:“友谊很奇妙,友谊也很珍贵。友谊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到我们身边。”无论是图还是文,都透露出“多样”的概念——小朋友可以以各种方式结交各种朋友。右页简单的一句:“我们怎样对待朋友,就会建立怎样的友谊。”对于已经当妈多年的我也不得不说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原来,并非对方是什么人,我们才会有什么样的友谊,我们自己对朋友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友谊的走向

  接下来的几页中,小动物之间玩耍嬉戏,尽情享受友谊带来的快乐支持。这是友谊的平衡状态,是大人和孩子和朋友在一起时都很享受的状态,“在平衡的状态下,朋友之间的相处会非常愉快。”再接下来,友谊也表现出了平时我们很不愿意接受不平衡的一面:小刺猬在阳光享受着各种新鲜水果,小兔子却在阴霾天空下郁郁寡欢;有人总喜欢发号施令,有人总像个胆小鬼似的。最难过的莫过于朋友“会说伤人的话,做伤人的事,或者一起玩的时候却不带上我们。”生活里,遇到这种时刻作为成人,我们常常会生气却又不承认自己的气,又或者劝自己“没关系”,内心却仍然耿耿于怀。因此,当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也常常看不到或不愿看孩子真实的情绪,会用诸如“他不理你,你也别理他”,“没关系”来引导孩子。在绘本中,作者却告诉小朋友,此时的真实情绪是伤心难过或愤怒,我们可以去修复不和,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想办法,或者让自己静一静,和朋友暂时分一段时间等。特别重要的是很受伤的感觉会容易让我们也想伤害对方一次,但这样的“失控”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

  在绘本最后“致父母和老师”当中,肖纳•英尼斯写道“对孩子来说,友谊出现裂痕恰好是提高他们人际交往技能的机会,这其中包括让孩子反思和朋友相处时自己的举止是否恰当。”当一种情形被看成“问题”时,我们常常抱着尽快摆脱、消除这种情形的心,但当问题被看成“机会”时,就会不由得去想各种可以改善可能性。把难堪尴尬之境比喻成只是需要恢复平衡的跷跷板,这或许就是英尼斯对大小读者们的苦心所在

  ——Yoga 20150718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四):与别人相处,与自己相处

  打开《游乐园就像大丛林》绘本,即刻被一页页温和雅致色彩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们吸引住了!作为成年人,看着这样可爱温情图画世界,心里都暖暖的,嘴角也忍不住向上扬。相信小朋友看到,会更加爱不释手吧。真想立刻抱着两岁半的小侄女,陪她一起看看里面的小刺猬,小蜗牛,小熊猫,小猴子……之间的故事

  作为一名在云南山区小学支教的老师,我从自己教的一年级小豆豆的身上看到,孩子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多么重要。一年级的孩子们爱跟老师告状,遇到不如意便哭,生气了还会骂人打人。学生中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没有时间能力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如何用孩子们理解、喜欢的方式指引他们,从而教给他们在学校里与同学的相处之道,令我们头疼。而这本绘本中的游乐园里,有性格各异的小动物,就好像孩子们在学校的班级中,有不同个性的孩子。孩子们可以向游乐场里的小动物们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一起做游戏时彼此分享快乐,情况不妙保护自己,观察伙伴们的性格和行为了解他们,分辨哪些人是真正的好朋友,有困惑时可以向大人求助,向别人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绘本里的猴子、狒狒、昆虫老虎都有这样那样的小小缺点,孩子们由此学会接纳别人的不完美。在校园里能够与同学良好地相处,是孩子建立、发展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也会帮助孩子心情愉悦,在学业上取得自信。如果我的学生们都能阅读这本绘本,该有多好!

  与他人友好相处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而孩子是否会与自己相处往往被大人忽略。谁说小小的人儿不会孤单?绘本里专门提及“孤单的感觉”,这孩子明白,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感受,哪怕身处热闹环境里。伤心寂寞时可以想办法,像小白兔一样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更令人欣喜的是,绘本传达了一个对孩子和大人都很重要的概念:享受独处的时光。独自做一件小小的事,可放松可专注,享受安静无人打扰的时刻。

  这册绘本就像一只棉花糖,带给孩子情绪上的抚慰。不管是游乐园还是大丛林,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精彩小世界。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五):《游乐园就像大丛林》——在“丛林”中体验冒险的乐趣

  游乐园是很多孩子最向往地方。在游乐园里,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各种游乐设施,还可以和小伙伴彼此分享,一起嬉戏。但有时,游乐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危险,让在游乐园里玩耍的孩子们如同进入一座大丛林。

  《游乐园就像大丛林》依然是以隐喻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去面对自己的“入园焦虑”、“入学焦虑”。当老虎、猴子、刺猬、鸭子、小老鼠、熊猫、小猫等动物们在游乐园里自得其乐时,他们相安无事,但当他们聚集在同一个地方时,对于每个动物来说,都可能是一场历险:小狗想把骨头藏起来,不让猫咪发现;臭鼬把球紧紧抱在怀里不和鸭子分享;刺猬抓紧一只苹果,生怕被兔子抢走,兔子则一脸委屈,更别说那些顽皮打闹的猴子,爱显摆的狒狒,嗡嗡不停的昆虫,发脾气的老虎,还有狡猾无比的蛇……对此,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的觉得孤单,有的伤心寂寞。即使如此,动物们还是可以想办法做一些事情,既保证安全,又能让自己开心:找别的朋友、独处或者向可靠、年长的人求助。一旦遇到伤害,一定要发出很大的声音,让其他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有时,你也可以温和地拒绝打搅你的人。

  在绘本的末尾,肖纳•英尼斯依然强调了“多样”的重要性:“丛林中的每一种动物都不能少,因为它们都是丛林的一部分,共同维护着丛林的生态。”这样充满差异,有更多可能性的乐园才会奇妙又精彩。这对于那些平时和小伙伴一发生矛盾就爱说“我们都不要和**玩”、“我们都别理**”的小朋友来说,或许是一种温和的劝解。同时,作者也强调了“机会”,尽管游乐园里有种种可能令自己不快风险,但它仍然“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对于家长来说,理解孩子的复杂心情和感受同样非常重要。记得儿子3岁那年,有一次和大他几个月的小表哥一起去一个大弹力床上玩。弹力床的中心有个波波池,但如果想进入那个波波池,就要冒着被身边跳动大哥大姐姐们无意撞到、踢到的危险。彼时,两个孩子静静地坐在跳床入口处,看着大孩子们在远远近近的地方尽情跑跳。我们做家长的出于热心,反复劝他们不要怕、勇敢些,甚至着急起来还会逼孩子,“再不快点我们就走了”。两个孩子依然无动于衷,只着坐着看。后来大人们不再劝,大概过了10分钟,两个孩子觉得看够了,才小心谨慎地瞅准时机向波波池爬去,并且成功躲过了那些疯跑疯跳的大孩子们。我们这才意识到,之前是我们打扰了他们的观察。在《游乐园就像大丛林》这本书里,作者也提出了让孩子观察的重要性。别打扰,允许并尊重孩子自己的观察行为,并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Yoga 20150718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六):网络就像大池塘

  快递送书来的时候,正巧在小区门口碰到,知道是册绘本书,就让熊孩子拿着坐在后座上看了。到了白河边,熊孩子还在津津有味的看,不多会就看完了。我便问他:

  “《网络就像大池塘》好看不好看?”

  熊孩子说:“好看啦”,拉了一个长长的童音,蹦蹦跳跳的,蛮开心的样子。今天领完的通知书,他得了个奖状,一直在讨要奖励呢,刚好拿这本童书《网络就像大池塘》交了差,熊孩子最爱看绘本书,所以满心欢喜。

  “给我讲讲看,书中说到了什么?”

  “书上说网络就像个大池塘,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有的地方表面上看起来水很清,其实底下都是大污泥。只要有家长陪同,就可以随便进入了。”

  “只要有家长陪同,才可以随便进入。”要的就是这句话,就是这个当口。我借机拉住熊孩子,开始了涛涛不绝的教育,说网络世界很复杂,不能沉迷其中,不能玩游戏,不能有网瘾,要努力学习,要多看能长知识的好书……熊孩子全当耳旁风,蹦跳着出遛跑了。

  我还是好好利用了《网络就像大池塘》一把,把熊孩子好好教育了一番。既然是出来庆祝得奖的,那就让他撒欢玩去吧,我坐在白河边的树荫下,翻开了书,想验证一下熊孩子对书的理解透不透澈。

  网络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可以视频聊天,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事情,还可以一起分享,就像大池塘一样好玩。看来跟熊孩子理解得一样呢,他接收到了书中的信息了,也读懂了,真不错。

  “上网很容易,滑动鼠标轻累点击就可以,可想要离开网络,有时候就得费好大的劲儿。”

  接下来,绘本传递了网络上不安全的各方面的信息,也正像熊孩子所总结的:只要有家长陪同,就可以随便进入了。他只所以简单的总结了这样的一句话,而不愿意详细说明网络上的各种危险状况,看来还是存有侥幸的心理,希望我不要过多的阻止他上网。

  他可能没有想到,我选择《网络就像大池塘》这本书的时候,真正的目的就是要让他认清网络,少玩网络的。只是我需要慢慢的对他说教,拿绘本书当块实砖,慢慢的垫到他脚下去,让他越过网络这道污水屏障。

  第一步已经做到了,熊孩子在漫画绘本的带领下,已经理解了网络的真正面目,让我接下来的教育已经做足了铺垫,我可以给常翻出这本漫画,装出一副跟他亲子共读的样子,一边哄他开心,一边……哼哼,难怪成人的世界这样的复杂势利哦!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七):温柔抚慰孩子心灵的“大抱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情绪问题,可是要让小小的他们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也会想与孩子探讨些抽象的话题、讲述些简单的道理,可是如何能让孩子体会到呢?

  孩子需要大人的关爱和协助,父母或老师应该先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temperament),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理解他们情绪产生的原因,试着引导孩子辨识多元复杂的情绪,也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进而带领他们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书目疗法(bibliotherapy)透过阅读适合的文学作品,协助孩子从混乱、无助的情绪状态,转移至认同(identification)、净化(catharsis)及领悟(insight)的心理状态,以此放松情绪,解决自身困扰,让身心保持健康。阅读产生的情绪疗愈,不仅可以改善孩子遇到的情绪困扰,也能增强身心自然调适的能力,达到预防的效果。当孩子的情绪获得缓解,情商提升了,他们在生活、学习,甚至社交和人际关系上,都会有更好的水平。

  用绘本开启与孩子的对话

  从1980年开始,相信阅读能增强孩子或大人内在能力的临床心理师肖纳·英尼斯(Shona Innes)就致力于心理学的训练和工具的使用。她曾经帮助许多小孩、青少年和成人克服他们生命中的挑战。

  拥有理论与实务经验的她书写这套“大抱抱系列绘本”,目的在于向孩子和关爱他们的大人提供一种谈论问题的方式,让孩子可以更容易地和家人或朋友讨论他们的感觉和情绪问题。

  大人可以通过这四本以死亡、友谊、人际关系和网络为主题的绘本,用直接、温和的方式帮助孩子了解和讨论复杂的情绪状况,并依照作者提供的方法,让孩子发现问题、辨识情绪、说出感觉,进而尝试解决问题。我们在肖纳的每本绘本中,都可以看到现实中的孩子最真实的问题和他们最迫切的需要,还有,由心理学家提供的最实用的应对方法。

  肖纳曾将这一系列绘本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并经过心理学家和心理系学生的实证研究,证明阅读这些绘本确实可以达到情绪疗愈及引导孩子思考的效果。肖纳还根据每一个故事,设计了许多与孩子生活情境相关的实用教材,放在自己的网站上,让老师和父母可以透过辅助性的工具、教材、学习单,更容易在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安心带领孩子和自己,练习利用绘本进行情绪疗愈。

  而画家艾瑞兹·阿戈科斯(Írisz Agócs)则利用简洁、大气、朴素的笔法来搭配肖纳的文字。文字与情境相得益彰,使复杂的状况趋于简单,强烈的情绪趋于和缓。

  图文完美的合奏,让孩子看到他们熟悉的动物表情、行为、动作,让他们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阅读,通过“认同”书中的角色,清楚了解自己的问题;并在分享书中角色的感觉、情绪或挫折之后,得到与书中角色感同身受的经验,进而达到“净化”,释放压抑的情绪;之后逐渐“领悟”到该如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此完成肖纳书中要达到的情绪疗愈的过程。

  来自孩子生活情境的“大抱抱系列绘本”

  生命、友谊、人际关系和网络都是比较抽象的名词,很难和小孩解释。深谙小孩心理的肖纳,从书名就开始和孩子们玩比喻游戏:《生命就像一阵风》,用孩子们感受过的风,诠释死亡的含义;《友谊就像跷跷板》,用孩子们喜欢玩的跷跷板,谈论友谊和人际关系;《游乐园就像大丛林》,用孩子们好奇的野生动物丛林,讲述如何在游乐园的新环境里选择合适的朋友;《网络就像大池塘》,用孩子们熟悉的池塘,和孩子谈如何在网络世界里安全遨游。

  《生命就像一阵风》——与孩子谈谈失去的悲伤

  《生命就像一阵风》藉由把生命比喻成吹动的风,告诉孩子死亡的概念,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不要害怕自己的情绪反应,而要去探索何为生命的逝去,勇敢面对自己的悲伤。

  温馨的画面描绘了生命的存在和消失,描绘了动物们对已逝生命的思念和追悼,适切地传达出作者要表达的信息。生命虽然非常珍贵,“当生命走到尽头,它终究还是会离去”。让孩子理解死亡是自然的,有很多方法可以保留我们对挚爱的人或物的美好记忆。

  死亡原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有生命就必然会有死亡。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小孩舒缓情绪,也会使大人的心灵得到抚慰。

  《友谊就像跷跷板》——与孩子谈谈朋友的意义

  《友谊就像跷跷板》告诉我们,朋友关系就像玩跷跷板一样,上下起伏都很正常。当朋友之间出现矛盾、友谊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时,我们怎样去修复、找回友谊呢?看看图画里的小动物们都是怎么做的吧:我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冷静一会;还可以思考一下,看看我们与朋友相处的方式是否恰当……

  当孩子进入群体生活遇到挫折时,这本书有助于开启一段对话,让他们知道友谊只是暂时失去平衡。让大人学习站在小孩的角度理解他们,并提供实际的方法,舒缓孩子的情绪。而找寻平衡的人际关系,是小孩和大人都需要学习的功课。

  《游乐园就像大丛林》——与孩子谈谈新环境的适应

  《游乐园就像大丛林》讲述的其实是如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入园焦虑”、“入学焦虑”等适应性问题屡见不鲜。肖纳鼓励孩子,就像画中的小兔子一样,面对新环境时,必须花时间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和情绪;碰到不安全的状况时,应该向大人求救;感到孤单寂寞的时候,可以做一些事情,既保证安全,又能让自己高兴起来。

  游乐园的种种情形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帮助孩子们在类似情形下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不仅让孩子学习在分享、沟通和合作中建立人际关系,也让孩子学会接纳别人的不完美。

  游乐园带给孩子很多机会,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也练习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网络就像大池塘》——与孩子谈谈网络安全

  《网络就像大池塘》首先是通过池塘的比喻,让孩子理解网络世界为何充满危险,肖纳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告诉孩子,你可能正身处险境,玩耍中首先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中,儿童网络安全是一项全球性议题。肖纳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加之生动形象的图画,告诉孩子们网络上固然有美妙的一面,但是鱼龙混杂,就像池塘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水很清澈,可是我们无法判断池塘下面到底是什么。

  网络很奇妙,但对孩子来说,只有预先了解网络的运作和潜在的危险,在大人的安全监护下,才可以在网络池塘中尽情玩耍。

  用绘本抚慰孩子的心灵

  情商大师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曾说,对孩子充满爱心的成年人能为孩子的安全感奠定基础,使得孩子的大脑功能在好的环境下充分发育,让孩子拥有善于探索、勇于冒险、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力量。当孩子接受和学习用更好的方法去调整焦虑情绪,这个基础就会慢慢内化成为孩子内心的一部分,让他们的能力达到最佳水平。

  肖纳的这套“大抱抱系列绘本”建立在心理学、情绪疗愈的基础上,帮助父母和老师轻松开启与孩子的温柔对话,接纳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需求,进而帮助孩子面对情绪、克服困难,并逐渐获得丹尼尔所说的内化力量。

  让我们给孩子、给自己的内在小孩一个大大的拥抱,一起把这套打动人心的绘本当作抚慰心灵的最佳礼物,送给孩子,送给自己,送给所有你爱的人。

  严淑女,童书作家与插画家协会台湾分会(SCBWI-Taiwan)会长,台东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兼任助理教授。最大愿望是用故事为孩子彩绘幸福的童年。主要作品有《春神跳舞的森林》《再见小树林》《猴小孩》《纹山:中横的故事》《拉拉的自然笔记》等三十余本。曾获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插画奖、入选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金鼎奖最佳图画书奖、开卷最佳童书等。作品已售出日本、巴西、韩国、马来西亚、希腊等多国版权。有作品入选台湾小学课本,并被改编为动画剧、儿童音乐剧等。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八):生动的比喻,深刻的道理

  看待绘本,大人和孩子完全是不同的角度。比如《友谊就像跷跷板》,大人们关注的是绘本的教育意义,而我家宝宝关注的是书里头那只身形臃肿的小白兔,只要小白兔在哪里,她就要翻到哪里。

  这套绘本通过清新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深刻的道理。比如友谊这个话题,既具象又抽象。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缔结的同学情谊、在小区里游乐场里和同龄人的交流与沟通,都让他们直观地感受“朋友”这个词,因而说是具象。而友谊对于精神层面的陶冶和支持,友谊出现问题之后该如何反思和修复,似乎就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外,因而说是抽象。《友谊就像跷跷板》通过巧妙地比喻,让每个玩过跷跷板的小朋友都很容易理解自己和他人相处时的关系——时而亲昵时而疏远都是常态,关键要学会保持平衡。

  想想自己作为家长面对这个话题,或许想不出比这个更好的比喻,也描摹不出书里丰富的动物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绘本的发达拯救了语乏词穷而又特别注重孩子教育的年轻父母。在我的孩童时代,不存在绘本这种东西,因而在我和小伙伴闹矛盾的时候,我只会粗暴的解决,而不知道“平衡”原理。

  刚上初一那会子,我的“盟党”里有个成员是个比较爱表现的孩子。在跳皮筋的时候,由于她的“自我”(11岁时的我给她贴的标签)让我无法忍受,我立马回到班上写了绝交信给她(绝交信这种东西真是孩子们又萌又戏剧性的发明啊)。如果我懂得和朋友产生龃龉时,可以向她说出内心的感受,也可以冷静一会儿,还可以思考自己和她相处的方式是否恰当,或许今时今日我们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虽然挫折和失误是有益的教育,但是每一个做家长的还是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孩子可以避免。绘本提供了一个渠道,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在生动的比喻、可爱的动物世界里,教孩子正确面对、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乐于且易于接受。当他(她)的小脑瓜里植入了这个理念之后,面对问题,也不会那么惊慌失措无所适从。

  每一个绘本作者和插画师都是充满爱心、童心的大人,希望这些绘本描绘的梦幻温馨的二次元世界,伴随着每一个爱看书的宝宝健康成长。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九):假如你跟孩子谈起死亡

  我曾听过某位美国的喜剧演员讲过一个段子,大意是某天他4岁的女儿跟他讨论太阳,他认真地跟女儿解释:太阳是个大火球,可以燃烧很久。女儿问,那它会烧完吗?他说很久之后会。女儿说,那烧完之后呢?他如实回答:烧完之后,所有人就都死了。

  于是女儿根本没理会他做出的“那是五十亿年之后的事没必要担心”这种解释,独自因为太阳会消失,人类会死光这个结论消沉了几个星期。

  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经常会涉及到危险的“禁区”,比如“我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小红没有小丁丁”之类,然而关于这些问题,为人父母者当然是知道答案的,所以按照各家不同的应对原则也都会有相应的答案,于是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就出现了“垃圾堆里比保育箱里更容易找到婴儿”的奇妙结论。

  然后有些话题,其实连父母都不太知道该如何去谈论:比如死亡。

  让我非常意外的是,《生命就像一阵风》这个绘本面对“死亡”这样的话题表现出的认真甚至超过了之前提到的喜剧演员,区别仅仅在于,在告诉孩子“死亡不可逆转”这样沉痛的事实之前,这本书的用词与思路足够温柔,它温柔的图画和文字塑造除了一位可靠的导师,它既不戏谑,也不夸张——虽然这绝对不是能让孩子大笑的绘本,但或许它能够用认真而慈祥的姿态,让一颗幼小的心重新振作。

  无论是成人或是孩子,面对死亡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当哈利波特在目睹塞德里克的死亡后,第一次看见名为“夜骐”的黑色有翼马那一幕才让人分外痛心;所以这本小小的画册才显得格外有意义:

  让一个孩子理解死亡究竟有多重要呢?我试着想像了如下的场景: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母亲和孩子一同埋葬了一只因受伤而丧生的小鸟,然后来到客厅,静静和孩子读完了这本温柔的小说。那么或许在多年以后,当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真正面对亲近之人的离去时,也会拿出勇气对自己说一句:“生命,就像一阵风。“

  感谢这本小书,让我们的童书在”有趣“和”愉快“之外,找到了一种慈祥的、温柔的、有担当的姿态,用一双充满希望的手臂,给孩子一个坚实可靠的拥抱。

  《大抱抱系列绘本》读后感(十):致父母和老师

  对孩子来说,面对失去挚爱的亲人或珍贵的东西,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当孩子知道身边的人也因失去至爱而陷入悲伤,他会更加伤心。孩子内心渴望有人能帮助他面对不幸。

  因有些事情难以说清,或顾虑勾起家人悲伤的心情,成人往往会避免和孩子谈论这些伤心的话题。而孩子尚不能理解和面对自己的悲伤,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成人的回避让他们更加孤立无援。《生命就像一阵风》试图提供一种方式,帮助成人与正处在悲痛中的孩子进行对话。

  孩子心智发育尚不完全,他们的理解力还限于具体的事物。他们明白那些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和感觉得到的事物。所以,给他们的解释需要简单生动、形象易懂。

  有时候,孩子会提出许多问题,这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死亡”的含义,也可以让孩子在悲痛的时刻与成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孩子们需要这些问题的答案。当孩子的悲伤难以平复时,《生命就像一阵风》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简单而非常有益的回应,抚慰孩子的心灵。

  如同孩子身边的成人一样,孩子们对于失去至爱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悲痛的反应方式也没有对与错之分。你难以预料孩子会在什么时候,因悲痛难以排解出现什么样的反应。当家庭成员都恢复平静之后,连续数周内,如果孩子的行为举止却仍未见改善,应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肖纳·英尼斯 Shona Innes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