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2 03:01: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10篇

  《乌合之众》是一本由[法]居斯塔夫·勒庞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合之众》读后感(一):奉此书为圭臬者,又何尝不是乌合之众?

  还好人微言轻,写这么一个颇有争议和自负的书评题目,也不至于招致谩骂。但事实上也决非为了独树一帜,确确实实是读此书的切身感受。

  对于群体心理特征的论述,作者不遗余力地反复强调,无论是粗读还是精读,相信这一论点都会深埋读者的头脑。可是我亦想反问一句,是真的被有坚实论据支撑的论点说服?还是像《乌合之众》的信众群体一员一样被作者不断的断言和重复暗示和感染?

  不难理解身处一百多年前的勒庞在亲身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波谲云诡后,价值观遭到严重冲击,从而对“群体”产生了深刻的质疑和排斥,法国大革命也成为了该书成文的丰富素材库。然而,勒庞又在文中提及“历史事实用来作为依据并不可取……(P90)”,但他除了引用一些意见相仿的学者的描述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之外,就是例举一系列与其观点相合的历史事件,不知道是其论证能力的狭隘和主观,还是“证明若此书读者一味遵从也就是乌合之众”的黑色幽默。总之,这样的前后矛盾在书中时常涌现,但亦不得不承认勒庞有着强大的洗脑能力。

  除了论证形式上逻辑不严密,本书还在如下几个方面呈现出诸多纰漏之处:

  1.作者极尽否认传统基础教育的意义,而极为推崇职业教育,并且引用了泰纳的实用主义来为自己站台。但在我看来,基础理论教育为道,职业技术教育为术,二者的关系正如基础物理和应用物理的关系,缺一不可。重点不是放弃“道”的教育,而是化“灌输道理”为教育学生自主获取“道”。

  2.作者认为群体领袖往往是短视的行动派,而远见往往会让人走向怀疑和无为。虽然拿了一堆彪炳史册的人名来为自己助阵,但实在太有“一棒打翻一船人”的武断和绝对。我倒宁愿把他所谓的“远见”理解为“瞻前顾后”。

  3.一味吹捧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却对拉丁、亚裔等民族有诸多蔑视,种族主义沙文猪。

  4.歧视女性的直男癌。

  但我们亦无可否认,《乌合之众》作为传世经典,亦有诸多可取之处,特列举几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

  1.对于群体心理的观点的石破天惊之处就在于穿越百年历史,它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放之四海而皆准,譬如“群体最想得到的,并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他们非常渴望服从,本能地臣服于自称为他们领袖的人。”,以及“群众会把跌下来的英雄当作是自己的同类,为之前对他的卑躬屈膝进行报复。”甚至有奇妙的预言功能和现实讽刺意义。

  2.对种族、传统、时间、政治与社会制度彼此之间的关系(卷二第一章前四节),以及群体信念与主张的变化范围(卷二第四章)有着精辟的认识。

  3.“无论是以前的宗教幻觉,还是今天的哲学和社会幻觉,我们梦想中的产物,使各民族创造出了最辉煌的艺术和最伟大的文明。”不禁怀疑,尤瓦尔在这一点上受到了勒庞的感染和影响。

  4.因为群体心理的特点,我们开始理解,执政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智”是有据可循的。

  5.关于群体犯罪,从司法层面和心理层面两个角度来辩证地看待,衍生出对革命愚昧性的反思,并激发出了对精神失控型犯罪的好奇。

  6.文末对于文明的辉煌与衰亡的生命周期的描述非常有趣。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一、概述

后法国大革命时代,相对英雄而言的个体力量觉醒,掀起民主政治浪潮。知识分子对群体心理、群众运动进行审视和思考,其中一组鲜明的对比:涂尔干保持乐观,寄希望于将人民潜在的凝聚力转换为生产力,而勒庞在《乌合之众》中传递出来的是纯粹的悲观。群体“无意识“、”形象为主”、‘低级推理’的思维模式和“易怒”、“多变”的情绪特征导致群众运动极有可能走向集权专制,因此他对群众充满抵触和恐惧。

  书中最为读者津津乐道的是他提醒领袖应采取的“断言、重复、感染”等宣传策略,以达到征服人民、巩固政权的目的,精辟的诠释备受后世的政治家推崇(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

  虽然书中存在结论先行、论证无力等局限,其中一以贯之的种族歧视的论调也备受争议,但是本书堪称不朽之处在于勒庞早在150年前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以及议会式代议制民主本质的洞察和预测。

二、写作背景

  勒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法国,后拿破仑的革命时代。

  革命者动荡不断:法国在王权和共和的天平下反复摇摆,俄国爆发农奴运动,南美寻求民族独立。

  改良者高歌猛进:英、德虽秉持着保守的君主制,却在强势的领导下靠军事和科技优势狂飙突进。

三、研究对象

  1、定义研究对象“群体”:不是物理、地理意义上,聚在一起的人群,比如一群挤在广场逛庙会的群众。不论数量多寡,他们没有指向同一目标的强烈的意志、喜好。 勒庞聚焦的是被同一种爱恨、恐惧、激情所点燃,有同样的精神需求和目标的人群,这是心理层面的人群。

  2、分析群体的思考方式与情绪特质 。

  加入某种组织是人必然的走向,因为:

不管是动物还人聚集在一起,都会本能得处于一个首领的领导之下。”

  3、一旦加入某种集体,智商必然骤降,不管接受过什么层次的教育。

  “只要成为组织的一员,你就文明的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

  因为群体思维模式:

群体的行为(几乎)是无意识的。做什么事都不经过大脑。”

  (很熟悉的观点,荣格的“群体无意识”是否受了他的影响? )

  4、群体中的个人有逻辑推理的过程,但是非常低级,比如单轮的因果推理:一个雇主盘剥,所有雇主都是剥削者。无法接受一系列的推理。

  联想:魔都排长队抢购奶茶的风潮。多少人为茶叶的产地和品相而来?多少人为创意而来?抑或是口味?不,太复杂。只需要一个理由:所有人都在买,所有的人都想买。所以我也要买。

  5、群体的情绪则是:

冲动、易怒、多变。”

  同情变成崇拜,厌恶变成仇恨,臣服于强大的专制,不能容忍争论。

  表现形式是极端: “对信仰或者主张,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

  联想:明星国庆晒娃而不向祖国表爱心,被微博网友炮轰不爱国,甚至导致网友对其私人层面的教育婚恋经历都要连带谩骂。吸纳壮大同质者的队伍,对异质者全面放逐,归根结底是群体对单一价值观的反复巩固以求心安。

  6、一个比喻:此种情绪最类似宗教式的崇拜。更准确的是一神教的宗教信仰。

  相对于爱情:热恋期过去后,恋人光环会褪去,对方的缺陷会显现甚至放大

  或者多神教信仰如佛教:戒律上期待自主调节,教义上更松弛

  群体无意识的崇拜更盲目,甚至会将对碰触不到的神的热爱转移到一个世俗首领的身上,重要性甚至高于信仰本身。

  比如利比亚的全民口号:“真主,卡扎菲,利比亚”,国家领袖的地位甚至要高于国家整体利益。

四、研究目的

  1、提醒领袖可以采取怎样的语言策略来利用群体无意识的短板,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断言、重复、极端、简单、形象、传染

  a.断言

  勒庞鼓励领袖多下“断言”,没有拖拖拉拉的解释,不容质疑空间。

  宗教:“上帝说要有光,就有光”,无需任何其他解释 。

  .重复

  “重复会铭刻在人们的无意识深处,产生行为动机”

  特朗普每场演讲都呼口号反复给选民洗脑:“建立一座墙!”“让美国再次强大!”

  c.简单

  “必须让观念简化瘦身,高端的哲学必须忍受脱胎换骨的改变。因为观念必须具有简单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接受。”

  但是“一旦被接受,已经失去了原来崇高伟大的一切。”

  d.形象

  “必须要让观念形象化。只有形象让他们害怕或者喜爱,成为行为动机。”

  凯撒的继承者为了鼓舞人民向刺杀者报仇,不是雄辩演说,而是指着凯撒的遗体,朗读凯撒的遗愿。

  “巴黎一场意外夺走XX人的生命”VS“巴黎铁塔整个倒下来了” 。后者有画面感,更有冲击力。

  e.传染

  倾向性意见形成,核心传播者数量达到引爆点,就会打开疯狂传染机制。

  美国当代营销专家:“150人法则”

  2、对西方未来进行预测

  ——从民族性养成到民族生命周期:

  民族性的进化只能通过缓慢的遗传积累,

  为求快去改造制度没有意义,因为制度本身是思维的产物,更不能反过来影响思维。

最理想的改造社会的方法是保持机制,慢慢改良(如:英国日本)

  对比马克思的“革命”理念:

  他们(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民族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阶段:

  a.上升:通婚,相同环境,需求催生理想,民族性成长,摆脱野蛮

  .巅峰:种族秉性沉淀落成,文化、制度也辉煌壮大,理想坚不可摧

  c.逆转:发展停滞,个人意识孕育,理想式微

  d.衰亡:民族四分五裂,理想彻底失范 (必将衰亡!)

  勒庞针对逆转的深层原因只是一带而过,说法含糊。 现实中,西、法、英均衰落于战争,外部威胁壮大,撼动了本国的根基。 (美国的结局或是怎样?)

  勒庞的“梦想”对应的是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观念。两次世界大战、金融危机以来,“梦想”不断贬值,发展动力不足,国家走向衰落。映衬2017的国际格局,这条路径可谓精准。

五、研究不足

  虽然这部作品以《大众心理研究》作为副标题,但并不是一部紧扣“假设——论证——结论”的心理学研究严谨论文,而更接近充满旁征博引的思考实录。以研究的标准来考量,它论述方式不够系统,观点相当片面。

  勒庞对教育和启蒙的功能显然是质疑的,而推理过程则过于随意:一代人的犯罪率提高的动因牵涉到时代背景、家庭观念甚至科技改革。把犯罪单纯归因于某种教育的推导过程,是否正是他在前文中曾贬斥的“低级推理”呢?

  更值得警惕的是他的神秘主义种族论调。他将围绕背诵测验施行的填鸭式教育定义为拉丁民族专有的教育方式,将专横和偏狭与拉丁族裔的民族性挂钩,无疑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偏狭判断。

  《乌合之众》读后感(三):枯燥

  比较枯燥的一本书。

  观点在前面就已经说的差不多了,然后用不同的例子来说明。讲诉不同的原因和区别。

  人一旦陷入到一个群体中就会变得失去一定的判断力。群体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判断力的,情绪极易波动的。

  群体也喜欢简单粗暴的东西,只要能引发他们的情绪就可以避免理性的思考。

  所以能够看到狠多事情是印证了书里的一些观点的。比如xxx语录,xxx化革命什么的。

  其实我们在嘲笑朝鲜的时候,也许要小心我们自己。

  不过,这也就是一本书,里面也有很多简单粗暴的道理,过度地接受也不好。

  我想我也是乌合之众的一员。

  《乌合之众》读后感(四):群体心理学——关于个体潜意识的自评

  《乌合之众》书评

  《乌合之众》是本很有趣的书,内容是作者对群众心理的观察,总结,并肢解。最有意思的是,勒庞自诩心理学家,并时刻对宗教等嘲讽。但其实,本书是刺激观点的堆砌,很多论据竟然是小说,神话,但最最关键的,他说的观点都很对。。而且是事关你我生活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身边的“论据”,然后有种莫名的快感。(这不就是他嘲讽的宗教洗脑么233)

  所以说,这本书让我有种想拉作者当面撕逼的冲动。。但观点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是值得思考(并怀疑)的。总之最近会进行深析了,大概吧,开心就好咯。

  ——一次简略的书评

  正如我之前的观点,勒庞是个赌徒,但嗅觉灵敏,产生的成果能刺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所以我们也不妨一用,当然,是时刻带有怀疑的态度。这不同于《数学原理》般的圣经,这是本魔典。

  本书于我的意义,动摇我无数固有概念,使我怀疑的眼光看待世界万物,重新思考。

  首先说本书基石——群众,本书翻译为“乌合之众”,这是带有情感色彩的概括,带有明显的蔑视(当然这确实吸引了很多吃瓜群众)。事实上“群众”本质是个学术概念,只是指“由某些刺激而聚集在一起,并为目标有所行动的群体”。(即使作者并未以学术著作的态度来写作,但这只关于作者的逼格下降,与此书主旨无关。)

  接下来是作者主旨的概括。

  (第三部因为我对陪审团、民主了解不多不作讨论)

  时代特征:群众地位的崛起,群众无意识将替代个体有意识。

  本书原因:科学/理性 很难解释无意识的规律,为发现清楚现象后面的“真相”而做的启发性的观点。

  社会现状:传统社会的思维定势在崩解(工业时代),人类社会处于过渡阶段。

  群众心理学:个性消失,受某些刺激。人类中所有心理都有可能,在环境改变后,选择性的激发群众某些特征(群众无意识的表现)。

  群众表现特征:

  冲动/多变/易怒

  轻信/易被暗示

  情感的夸大/简单

  偏狭/专横

  群众的道德无意义,但有力量

  低劣的推理/强想象力

  信仰 宗教情感

  总结:个体理性意识的消失,群众无意识的崛起。

  原因:人多势众,责任感消失/传染性/容易被暗示

  主张与信念的建立过程:

  1, 间接因素:种族/传统/时间/政治(本质?):幻想与词语/德育和体育!

  2, 直接因素:套话,形象/幻觉(从不渴望真理)/经验/理性

  带领群众:断言,重复,传染/声望(造神)

  群体信念变换:牢固信念/多变主张

  总结:领袖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强大,只是他能更好的带领群众。同时他也必然明白群众心理的低劣,及煽动、利用其心理的方法。

  原因:理性把人类带向了文明之路,但缺乏幻觉所激起的那种热情和勇气。

  很多时候正因为没有理性,这类迄今仍为各种文明强大动力的感情才成为可能。

  带来的思考

  有趣的是,勒庞的观点很多都没有经过系统且有根据的论证,却能概括很多生活现象,当然必须知道,这只是无根之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时刻保持质疑态度。

  所以针对正误的考究我并无兴趣,我只对我感兴趣的某些观点加以讨论。

  (注:以下出现的页码皆为《乌合之众》胡小跃 译,2017年第13次印刷)

  1. 本书的意义?

  要知道,本书经常被抨击的一点,在于作者似乎总站在“精英”的角度,排斥甚至鄙视群众的力量,这我不予评论。但在本书中,整体脉络还是列举群众的特征,及发展过程,即使其中几乎是完全的黑暗面,“任人鱼肉的行尸走肉”,相信大家也都不喜欢这样的内容吧。而也仅此而已了,你可以说勒庞没有考虑到情感,而偏重“道德”力量,但他也只是一个展示者,如此而已。

  2. 人性本恶(混乱)?

  群众的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致理性几乎毫无效果,而数百年的政治制度也都毫无意义,只是选择迎合/周旋于人性,人性,从来不会改变。我想这没错,但这不是全部,就如群体的错综性,人也是复杂的,既有黑暗的本能,更有光辉:理性与情感。在其中挣扎着体现的,才是人赖以自豪的生命力。

  3. 群体性质的错综?

  勒庞只是将群众分为单独的群体,以断面的形式讲述,当然这只是一种观察方式。但实际上,人活着拥有大量群体,并且是重合,交错在每个人的身上,思想上。这很重要,甚至我觉得是可以颠覆他的理论:即“群众”只是一种状态,上班开会不由自主地同选咸鱼,下班听从“领袖”开始水晶之夜,睡前上网来微博批斗。现实意义是完善勒庞的群众模型,同时我们看到,更重要的似乎是群众中的“个体”!他们各有不同并都有“独立思想”,但又常常“不当人”,为什么?因为群体的错综性,我们不得不再关注无意识的个体!

  所以,说是群体心理,本质还是为了研究个体(潜意识)。

  4. 史书是纯粹想象的产物?

  勒庞认为史书毫无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了解真实,并也因此被后人不断修改(按人们所想要)。P33

  但实际上,人真的能意识到这世界所谓的真实么?你的视觉,听觉等等都是真实的?不,当然不是,人们只能接收到人“眼中”的世界。然而,人活着的一大追求也在此,探寻真实,修成真实。

  所以我们承认史书中有虚构成分,但我们每次尽力编写,就是为了向世界的真实迈进,我相信有更高的追求能迫使人放弃无意识。(可能也跟西方断代的历史有关233)

  5. 群众理性/意志的改变性?

  勒庞认为“对群众说话的艺术无疑是低层次的”P35

  我觉得OK,就像困倦的人很难保持清醒一样。但我想说的是,能否改变群众呢?像我上面说的,个体才是根本,那么,个体的改变可行么?首先,假定人性几乎无法改变,但假如能有些暗示/教育,能使人切出“群众状态”,转向理性、本心,是否可行呢?很难,我想我应该从个人做起。

  6. 什么世界是好的?无意识创造的美好?

  就我看,人活着,终究是为了追求幸福的。那么,幸福是什么定义呢?是快乐么,那么有高低之分么?是个人眼中的么,那么你眼中的真实,是我眼中的虚幻,你还幸福么?无意识带来的美好究竟是美好么?

  说实话,我不明白,也没有想通。可是要我说,我追求的幸福,是理性掌握自身,克制本我欲望,认清世界真实,知与行合一。

  7. 观念被群众接受,那必然是简单化?

  emmmmm还蛮有趣的,在现实中有极多实例,像社会主义,你真的知道本质么?

  8. 人,真的能控制自己?

  人生于泥潭,受本我束缚,难以挣脱,知与行合一,何其难?

  需要大毅力大智慧,而且欲望不可能消灭,只能毫芒之间斩污浊,清明台。

  9. 宗教本质?真的消灭了?及偶像?

  勒庞的嘲讽时间到!

  “崇拜心目中的崇高者,害怕他身上的神奇力量,盲目服从命令,缺乏分析这些信条的能力,只想着传播他们,所有不接受信条的人都可能是敌人。——宗教情感”“近百年来,人们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偶像,他们打破神像,灭了蜡烛,又挂上无神论者的著作,虔诚地点上蜡烛。——宗教信仰改变了,宗教感情真的改变了吗?”

  实际上,盲从不变,宗教绝不会变。唯有理性,唯有独立人格,才有资格说自己是无神论者,其他不过是宗教徒/投机者。偶像也好,都是寄托人的信仰,源于人心的脆弱,不可否认这无可厚非,但其实这都是虚幻,只有自己的人格才是真实,可以凭自己改变,值得敬仰。

  10. 那么,非理性就是罪恶?

  话说回来,凭什么寄托信仰是错呢?有阵思潮是反神,有没有想过,凭什么要每个人选择理性呢?是,理性能认识世界,能当人,凭什么每个人不能按自己想要的度过这一生呢?

  我想,这没错,人想怎么生活谁能说错?只是,没有理性为剑,难以理清世界的美好,没有人格为根,难以在世界中寻得稳固不虚的美好。至于他们,我无权阻止甚至说教,但可以漠视。

  11. (种族)现在,过去,未来都是不固定的(需思考,质疑),那么我们要的是什么呢?

  一个民族,国家必然需要精神支柱,然而这个支柱对个体来说真的必要么?或说,个体凭什么要接受一个由祖辈遗传的东西?

  我想这就是“情感”的力量,构建的关系网。(我个人对此不敏感,就放在下个命题讨论了)

  那我们,除了理性,是不是还需要情感的力量?又如何对待呢?

  12. 法规是纯理性的正确,还是适合民族?兼并性

  勒庞又颠覆了我的认知,法规只是一种暗示,是观念、感情、习俗的产物,因为其本质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好,那说回来,还理性的正确么?或说,为了民族的幸福,可以枉顾理性?不行么,那为了理性的正确,牺牲民族幸福?似乎也有问题吧。

  但从历史来说,只有受群众拥护才能夺得领导,那么。。理性或许永远难以战胜感情。

  13. 教育既不能让人变得有道德,也不能让人变得幸福?

  一阵见血,我想,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人的灵魂,让每个人能有选择的过这一生。(当然,中途往往被引诱以致堕落。)

  教育的定义,一则开民智,即纯粹的理性;二则社会暗示,或说人格培育。

  而教育(于本书),似乎只是指一?

  总之,勒庞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灵魂唤醒,是无所谓善恶的。善与恶更像是人潜在的力量,不可能消失。(于我,那么人选择善或恶也是个人选择了,无可厚非)

  就像是老黄牛和初入社会的小青年的对比。

  14. 无意识的利用?

  这也是关于我自己生活的想法,知行合一真的很难……需要自己认清道路,还要时刻保持理性,至少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做到。所以如果能从日常做暗示,或说选择性的接受暗示,保持与本心的一致,这可能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15. 纠错机制?

  勒庞还有一点让我诟病的,就是只研究群众状态而忽视其他因素,脱离生活,这当然谈不上错(毕竟这只是截面),但在现实中,有着强有力的纠错机制,像在谣言中的“辟谣专家”,同时这也是将人类引向秩序、理性的有力导向,是否能指明人性改变的方向?

  16. 文化的深层含义?

  文化存乎每沉浸其中的人,但我们有没有想象过,没有文化底蕴的人的感受?当然这是不能想象的(知识的陷阱)。但至少可以分析出,每个人都会存乎大量的形象、常识与套话,他们可以精准地对照上。这当然是神迹般的工程量。

  然而,我们真正想过他们的本质面貌么?我们说要民主,要法治,如果说我们只有这些套话,“要法治!要人权!”从未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权,什么又是真正的法治?文化,不是常识,是学问。

  17. 理性带上文明之路?幻想带来动力?

  “理性把人类带向了文明之路,但缺乏幻觉所激起的那种热情和勇气。”

  “很多时候正因为没有理性,这类迄今仍为各种文明强大动力的感情才成为可能。”我们常相信信仰,忠诚,勇敢,但很少去追根溯源,假如是被洗脑,被暗示带来的忠诚、果敢,是否是值得尊敬的?假如理性照耀下,效果远远不如暗示,是不是可以加上一点点简化,一点点煽动,这样OK么?

  18. 那么,我们希望文明活着,或说,充满生机。究竟是需要 梦想的力量?还是 民智的唤醒?

  我不知道民族,我只希望我自己,能活的出自本心。

  解释书的内容意义不大,毕竟这就是这书的任务啊,而我更想做的是,由本书带来的我的思考。我想,毕竟这只有我看啊233。所以说,我总是拿其中一些值得讨论的东西拿来说,emmmmm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书评了,是我的日记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五):读书摘录

  我是在先读完《社会心理学》 后再去读的本书。在读书过程中,一直有个想法,这本书的表述方式是否有些偏激,以至于虽然书中时不时提醒读者群体也会做出很多伟大的行为,但作者还是站在批判的角度上认为群体是一种“幼稚、偏激、缺乏理性思考、痴迷幻想、屈服于强权、鲁莽冲动、轻信暗示、多变易怒、专横保守,抵制变化和进步”的一种存在,全书这种贬义感情色彩充满字里行间,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感情,翻译者才把《大众心理学》翻译作《乌合之众》,先天带上了批判的主观色彩。这与《社会心理学》这种教科书似的客观平易的描述方式完全不同。是否作者在写本书时,也采用了“断言、重复和传染”这样的手段,希望让读者们产生崇拜的信念呢?把别人的思想放进自己脑中时,不得不防啊。

  本书中所介绍的很多观点,确实也解释了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小到公司内部小群体政治斗争,大到网络暴力、社会革命等改变历史命运的重大事件,想要了解这种氛围,就去看看新浪微博的热点和其下网友评论即可了解。

  摘录书中主要观点如下:

  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的有意识行为,这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某种情况下,非真实比真实更真实。(比如史书)

  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无意识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小。

  文明发生大动荡的深层原因是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了这种变化的基础:一是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遭到破坏。二是现代的科学和工业发明,创造了新的生存条件和思想条件。要组织新的社会,就必须重视一股新的力量,也就是现阶段最强大的力量:群体的力量。我们所进入的时代将真正成为群体的时代。

  群体不擅讲理,却善于行动。

  科学许诺给我们真相,但它从来没有许诺给我们和平和幸福,它对我们的感情无动于衷。

  自觉的个性消失和感情与思想朝某个既定的方向发展,这是群体正在形成的最初特征,无论个体之间相似与否,只要他们形成了群体,他们就拥有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与他们一人独处时的感觉、思考和行动方式完全不同。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智力差异消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劣于独处的个人。

  群体永远受无意识支配。

  群体冲动、多变、易怒、不经过大脑、夸大感情、易受暗示、轻信、服从暗示、偏狭、专横、保守、屈服于强权、本能抵制变化和进步。

  在群体中,蠢人、白痴和嫉妒者不会再感到自己平庸和无能,而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短暂却巨大的力量。群体有时也可以作为品德高尚和道德崇高的典范。如果无私、顺从、绝对忠于某种或虚或实的理想也属于美德的范畴,群体也拥有这种美德。

  群体通过形象来思考,而这些形象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群体尤其会被事物中美好的一面所打动。美好和传奇的事物是文明的真正支柱。

  影响大众想象力的而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所扩散和传播的方式。

  信仰之所以力量强大是因为采取了宗教形式。宗教感情固有的特点:盲目服从、极其偏狭、渴望传播。对群体来说,必须有个神,否则什么也谈不上。孕育群体主张和信念的主要是时间。一个民族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制度,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制度。事实上起作用的并不是制度,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制度本身都没有好坏之分,影响群体精神的,是幻想和词语。

  教育既不能让人变得有道德,也不能让人变得幸福,它无法改变人的本性和天生的激情。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判断力、经验、创造力和性格是先决条件,而这些都不是书本给予的。

  词语的威力太强大,只要好好选择,就可以给最讨厌的东西取个好名字,让大家都能接受。

  自文明诞生以来,群体一直在受幻觉的影响。他们把高大的殿堂、雕像和祭坛献给制造幻觉的人。“给人类一点希望和幻想吧,否则他们将无以为存。”社会主义今天之所以这么强大,是因为这是至今仍然活跃的唯一幻想。

  群体从不渴望真理。像荣誉、自我牺牲、宗教信仰、光荣和爱国这类感情,不是因理性而产生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没有理性,这类迄今仍为各种文明强大动力的感情才成为可能。

  一定数量有生命的东西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处于一个首领的领导之下,他们(首领)不总是思考者,而是行动者,他们缺乏远见,远见往往会让人走向怀疑和无为,他们更多是属于神经质的人,容易冲动,半疯不疯,再走半步就会与疯子为邻。

  领袖起作用的方式:断言、重复和传染。

  声望,是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种思想对我们的精神统治,麻痹了我们的批评能力,让我们灵魂充满惊讶和崇拜,声望是获得权威的最有效手段。声望分两类,一是获得的声望,二是个人本身的声望。

  观点之所以受欢迎,与它对错无关,只与它的声望有关。

  获得声望的根源是成功。成功一旦消失,声望也会同时消失,要得到群众的敬仰,就要永远与他们保持距离。

  群体的信念很难改变,一个民族的信念和主张有非常坚实的基础,在群体心中形成一时主张非常容易,建立长期信念则很难,而后者一确立,要消除也同样难,要以暴力革命为代价,而革命是涌来最后扫除残渣的。

  心理遗传结构在人们感觉和思考方式上所造成的巨大区别马上就会显现出来。种族灵魂完全支配者群体的心里,它是稳定群体心理的有力基础。种族的精神越强大,群体的次要特征就越不明显。群体的罪行往往都是在受强烈暗示下犯的。

  从野蛮到文明,一路追逐着梦想,而当这种梦想失去了力量,便开始衰落,走向死亡,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周期。

  摘录完。

  读完本书后,我觉得像是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谷里爬出来了一点儿,远离曾经被教育洗脑的框架后反思真理究竟是什么,我们生活的社会和法则到底是什么。无论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至少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思路,在一个从众的集体主义社会里,异类的声音显得勇敢而宝贵。

  以上我所有的摘录都只是极小部分的记录,缺乏整体的逻辑思考演绎,如有感兴趣的朋友,请系统阅读本书,去了解作者“如何说”,而不仅仅是“说了什么”,学习每一本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逻辑表达,在自己的内心里搭建一个可生长的知识框架,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思考检验。另外推荐一本《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美)。这本书可以解释《乌合之众》中所说的群体特性的产生原因。

  最后,尽信书不如无书。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与各位分享。

  《乌合之众》读后感(六):又臭又长的畅销书

  在kindle上断断续续地读了小半年。每次读欧美的学术性文章的,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吧,读起来总是很累。

  非常赞同一些豆友的概括,这本书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群体聚集在一起,他们就成了没有头脑。作者其他的说明让人感觉又臭又长,以至于可读性不高。

  这里,只能摘录一下最后一章的一点内容,其实通过这一点点内容,也可以知道全书说了什么。

  下面是摘录内容:

  进行不着边际的夸大,对领袖总是有好处的。。。断言从来不怕过火,吹牛越吓人越好。没有什么比这种雄辩的口才更能吓唬听众。

  可能有的领袖才智出众,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往往有害无益。在揭示事情的复杂性,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时候,智力常常会让人显得太过宽容,从而大大削弱使徒所需的强烈而粗暴的信念。每个时代,尤其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大演说家,思想都非常狭隘,而让他们影响巨大的,正是这种狭隘。

  投票通过的法律其实是个人的作品,而不是议会的产物。这些法律当然是最好的,除非经过一系列修改,不幸地把它变成了集体地东西,那时这些法律就成为祸害了。群体的作品永远都比个人的作品低劣,到处如此。

  尽管运作起来有不少困难,人们还是觉得由议会来统治最好。。事实上,它只有两个重大危险,一是肯定会浪费钱财,而是会逐渐限制个人的自由。

  以上。

  《乌合之众》读后感(七):破除集体主义或群众路线的执念

  1、100多年前法国人写的书,难免有些政治不正确,所谓妇女歧视和种族歧视(拉丁种族);2、深圳几年前的反日游行有砸日本车或者一伙人一起推翻警车的不理智行为,最终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个人却是日常生活中检点的人;3、勒庞的这本书就是开启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4、群体中,个人的智力或技能不再重要,不再是理性主动群体思维而是感情或者感性。这种感性的波幅很大容易从一个极端滑向另外一个极端。这种感情具有传染性,但这种传染性必然是以共同的心理或民族性等慢慢渗透所引起的共鸣;4、群体心理是羊群行为崇尚英雄和领袖。所谓的英雄和领袖不是智慧而是一种姿态一种权威或威望;5、群体要用简单直白的口号行结论去感染,而非理论逻辑推导;6、断言、重复和感染。7、勒庞后文例举的几个群体,很讽刺中国当下绝无可能,因为仍是寡头政治,而非群体制的议会制或选举;8、网络时代相隔千里的网民可以成为乌合之众或者群体意识么?例如MOLIHU 或 天鹅绒革命?其实最终还是街头聚集情绪的感染,这种激情式的行动是即时的。长于行动,而短于思考。9、在公众聚集场合面向公众去说理或晓之以理是愚蠢的,动之以情才是上次,引导他们内心希望或倾向的主张。

  《乌合之众》读后感(八):庸众,是怎样产生的?

  这本《乌合之众》“滞留”在我书架上有一年之久了,当初兴致勃勃的买来,可迟迟没有拿起来读,落了不少灰。大学伊始,一度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在那半年时间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甚至起过转专业的念头。不过如今只是把它当成兴趣爱好了。

  居斯塔夫·勒庞的这本著作,两年前曾是一本非常畅销的书。我本以为,它是一位当代学者的最新力作,结果阅读序言后才知道,本书的出版时间是1895年,大概有一百多年了。但坦率讲,除一些时代背景带来的局限性之外,《乌合之众》的多数观点,放到今天并不过时,甚至已经成为许多学说发展的基础。除弗洛伊德、奥尔波这样的心理学学者之外,本书还影响了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20世纪著名的政治家。也算是影响深远了。

  勒庞在提出自己的理论前,首先论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他认为19世纪末,是人类思想转变的大时代。一方面,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遭到破坏;另一方面,现代科学和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生存环境和思想体系。他预言,“决定民族命运的将不再是君主们的智囊团,而是民众的意愿。”并以此为基础,强调了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

  回望历史,我们发现勒庞的预言是正确的。在西方社会,无数事件印证了民众意愿的力量。从英国脱欧到美国大选中“沉默的大多数”,这股力量让西方政客措手不及,暴露出了埋藏已久的社会问题。一百年时间过去,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政治格局变动,人类依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旧世界的价值体系不复存在,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但新思想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在精神层面,似乎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低潮期。旧信仰被打得粉碎,新信仰却仍在孕育中,不知何时才能出现。

  那么回到这本书,我们来听一听勒庞对“群体”的理解。他认为,从理性和智力水平来看,群体与个人相比永远是处于劣势的。因为群体集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不具备理性思考能力。也就是说,群体所具有的只是“情绪”,而欠缺“理性”。当个体融入群体的时候,哪怕智力水平很高,他依然有可能做出违背自己“理性”的事情。群体情绪不断传染,人们的观念相互修正,直至达到暂时的统一。如果在这种时刻,群体缺乏正面引导,那么“庸众”就产生了。人们很可能受群体情绪影响,做出非理性行为。

  因此,群体多数时候,是冲动、多变、易怒、轻信、狭隘、专横的,它会把小问题夸大,也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积极引导的缺失,会使群体变成非常可怕的力量,人们会转变为“行为上的野蛮人”。

  但从另一角度看,这种“非理性”特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必须的。正是由于“非理性”存在,人们才会为了信仰发动革命,不计自我付出,推动新制度产生。人们才会甘愿在战争中牺牲,马革裹尸,捍卫本民族利益。也就是说,群体的“非理性”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促进社会进步,也可以让社会瞬间瘫痪。

  为了避免尽量避免“庸众”产生,勒庞强调了“领导者”的作用。他认为群体有天然服从“权威者”领导的倾向。因此领导者对群体的引导,就显得极其重要。他不能直接灌输给群体“理性”,群体对所谓的真理向来不在乎,而是应该用简单概念,调动群体的情绪。给群体一个“正向”刺激,进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上面我三两句概括的,只是本书的基本观点(掺杂个人理解),所以并不是特别全面。《乌合之众》的阅读门槛不算高,大部分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

  刚刚我说过,勒庞的许多观点,其实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他是个种族主义者,所以他对其他民族的观点很狭隘,带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色彩。另一方面,是他对女性的观点,今天看来,是相当错误了。这些都是他不值得借鉴的地方。

  另外就是,阅读本书的时候,我明显能感觉到的情绪就是恐慌。作为一个精英分子,勒庞对“民众力量”的崛起十分担忧。所以,他对群众运动带有天然的敌对态度。他认为“民众力量”,会最终摧毁当时的世界体系。当然,历史告诉我们,那个旧世界最终确实被摧毁了。只不过,民众,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我学识尚浅,还无力评价当前的世界形势。但对于“庸众”我内心还是非常反感的。每当我打开新闻,看到那些狭隘、激进、无知的评论时,就会不自觉的对这个社会感到担忧。因为,我知道,这些才是这个社会多数人的观点。认识的分层,已经创造出新的隔阂,划分了不同群体对世界的认识。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好,那么“网络暴民”会不会最终转变为“现实的暴民”呢?

  《乌合之众》读后感(九):你是“乌合之众”/之一

  这是居斯塔夫·勒庞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原名Psychologie des foules,在中文版里多将其译为《乌合之众》。在汉语里,乌合之众的意思是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这个书名的确会吸引人的眼球,如果只看这四个字你是不太知道译者在表达什么(除非你已经看到了“群体心理研究”),可一旦接触书中的内容,你会发现,中国汉语总结出来的四个字,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书的主题和作者的情绪。

  对群体的理解,是多数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帮派。在书中作者所谓的“群体”是说在心理引导下产生的整体,人数不一定多,甚至可以不在同一地域,他们依靠心理活动,上传到语言及行为,他们会效忠于给予他们心理引导的人,这个人不能称为群体头目,而是叫做领袖,他的心理引导叫做暗示。

  群体是极易受到暗示的。勒庞认为——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无意识”成为心理群体的标志,群体之中的人做事不会思考,而是听从某种情绪,当然这种情绪不是来自自己,而是社会里的事态,只需在群体里出现一个发起人或者有高于群体的人给予某种暗示,顺势利导,便可掌控群体。这是心理的把控,像是催眠的一种,清醒的人不知道自己被催眠,相反,群体之人还会满足于此。而叫做“领袖”的人物,会用断言、重复和传染的办法说服群体,使群体的主张和信念随领袖的意志转移。宗教里的教皇,宫廷里的君主,给予群体以“福音”,群体之人便会奉献忠诚,亦或是民间里的农民,工厂里的长工,他们感受到“福音”在此不在是上帝君王,他们也会反抗而忠于农民、工人领袖。群体的情绪多变是如此的迅速而不加思考,这在历史上多次证明。

  群体咀嚼想象的果实生存,他们不擅长推理,或者说无意识去推理。群体的活动仅靠一个想象出来的结果就可推动进行,绞杀路易十六、十字军东征、烧毁教堂或接受洗礼……想象的力量让人群蜂拥效忠,即使是死亡,也觉得是一种光荣。放在当代,这种说法仍有意义。党派领导人民也需要让群众想象被领导后的自由,媒体引导群众也需要让群众有诺干想象,以至于众志成城或义愤填膺。总之,你不必考虑群众的思考力,因为群众不用大脑而仅凭一腔热血。当然,书中的观点颇显偏激,但也是有道理的——这不是一本学术的鸿篇巨著,却是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对于从事媒体的人来说,本书有着重要的学习意义。不少政治家,如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都从这部书中汲取营养。媒体的作为不亚于政治家的手段,研究群体的心理,就是操控群体的行为。深处媒体时代的你,不知道有没有这感悟。

  说到底你已经被催眠了,你也是“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读后感(十):乌合之众,包括你吗

  一本339页的书,我实际用了快20多个小时才看完,笔记做了十几张纸。在之前写这本书的书评时,开头我用的是“句句精辟,字字株心。”现在看来依然不为过,我实在找不到这本书里到底哪一句是废话,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都像是一把挥舞着的锤子,一下一下、连续不断地狠狠敲击着群体外表坚硬的壳。每一下都那么惊心动魄,每一下都让人触目惊心,直到把这壳砸个四分五裂,露出其中黑乎乎乱糟糟的一团本质,然后再用小刀一刀刀、一层层地去剖析分解它,深入骨髓请晰明朗。 作者把我以前想到说给我听,把我想到却无法组织表达的东西总结好拿给我看,再把我完全还没想到的也摆在我面前……带入书中观点去看待现在身边的一些现象,几乎能够把你身边种种与群体有关现象的本质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首先,群体是基于由相同理念或愿意接受这一理念的人的集群,他们往往围绕着一个中心旋转,而成为这个中心的人,我们称之为领袖。 领袖之所以能成为群体的中心,是因为他善于以以往的成功或曾经较大的成就以及家族背景等建立起的声望,并汇总社会上某类群体的某种诉求,凝练之后,再尖锐的表达出来,并许以民众想要的种种空头许诺,获取该群体的认同,就像书中提到的”那些伟人的天才主张,我们能百分之百地肯定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吗?这些思想很可能出自一些孤独者的头脑,不过,它们所诞生的土壤不是由无数尘埃堆积而成的吗?而群体的灵魂正是这些微尘。“领袖表达的见解之所以独道,是因为汇集了众多有相同感觉与想法者思想的点滴,只是领袖更善于总结和表达并加以利用。” 为此,我例了个公式:声望+迎合+空头许诺=成功当选领䄂。 领袖表达与许诺的东西往往概念极其宽泛,唤起的只是每个人自己的基于想象中的形象,所以只要操控群体的感情,绕开他们的理性,通过浓缩的方法创造出他们的想象中形象支配他们的想象力,刺激和暗示他们,这就是驾驭他们的艺术。 而群体中的每个人其实是很难理性思考的,他们容易被别人传染,容易暴怒,容易失去理智,很多人独自一人时往往能保持理性并思考,但一旦进入社会环境就难以控制,打个比方,一个人在马路上与人发生争扏,围观的人越多,越容易冲突升级,因为人群在此时心理底层的暴力欲望是一致的,并期望得到感观上的满足,而这种状态,又给当事人带来心理暗示与刺激,导致情绪异常波动,失去正常状态下的思考方式,将与生俱来暴力的本性发挥出来,那么争执就有可能很快演化成争斗。 其次,群体是很容易走入极端的,如果说同情很快就能变成崇拜,那厌恶一旦产生,就会变成仇恨;如果说理智是一道闸门的话,本性就是洪水,一但闸门崩塌,洪水将会淹没一切,人民就会变为暴民,先发展起来的群体会以正义,先进,,平等,文明等种种高尚的名义去干涉破坏其他落后的文明,直到它们完全消失,他们习惯于道德绑架,并且引以为豪,他们的欲望变成了追求,追求转化为信仰,信仰聚集成宗教,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他再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像被催眠者那样,在他身上,在某些能力被破坏的同时,另一些能力兴奋到了极点。在某种暗示之下,他会不顾一切地去完成某些事情。 群体中的个人比被催眠者更加奋不顾身,因为那种暗示对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它会互相影响,所以显得格外强烈。现在的社会这种现象也存在,比如砸日本车打日本车车主,明星粉丝对骂,明星离婚网友互骂等等,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事件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已。在这些所有的事件中,最不重要的就是真像, 事件产生话题,话题产生对立,对立激化矛盾,最终事态的严重程度只是取决与矛盾的激化程度罢了。 还有,媒体引导群体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为了生存他们只能迎合大众,说些大家想听的,他们发明了算法,把关注点变成数据,在依托数据选择性的产出内容, 但如果是过于敏感的社会事件又怎么办呢2他们往往选择隐瞒。 那么,如果成为群体的领袖,又善于熟练的操作各种媒体工具是不是就能一直轻易的驾驭群体了呢?不是,因为领袖的风险也很大,一旦他遭遇失败,他的声望就会遭受重创,支持者们很快就会由对他的崇拜变为厌恶,成功是声望维持的重要基础,就像书中提到的”成功一旦消失,声望几乎也会同时消失。人们前一天还欢呼的英雄,如果遭到了失败,第二天就会被群众喝倒彩。声望越大,反弹便越强烈。那时,群众会把跌下来的英雄当作是自己的同类,为之前对他的卑躬屈膝进行报复,因为他现在已不再高人一等。 “所以领袖必须不停的许诺去刺激他的追随者们,又要不停的去实现这个承诺以维持追随者们的忠诚。 比如说希特勒的罪行一样,他只有不停的发动战争,并取得成功,否则很快他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与新鲜感,然后推倒他、把他踩在脚下,再去拥抱另一个能让他们兴奋狂热的人,所以我们在谴责希特勒的暴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他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前,他其实是个英雄,他曾经被万人拥戴,他曾经让德国人民摆脱了一战带来的沉重负担,使他们过上了一段不错的日子,并给予了他们内心渴望的荣耀与满足。后来虽然是他发动了战争,不过我们需要思考究竟是人民希望发动战争,还只是他一个人的决定?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再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当我第一次看见这个《乌合之众》这书名时,脑海中莫名其妙的总会想到行尸走肉,丧尸只有躯体没有灵魂,他们只需要食物,别的什么都不需要,他们是麻木的,他们会顺着声音聚集在一起,他们只想吃,不停的吃,永远吃不饱,贪得无厌一直到躯体的完全腐烂,我们害怕他们,躲避他们,憎恶他们,但是他们其实就是另一种形态下的我们。 最后说一下,很多朋友说书中有些地方对女性不尊重,我觉得这个大可不必太在意,毕竟时代的背景在那儿,作者受其影响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只要取其精华就好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