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10篇

2022-05-16 12:46: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10篇

  《人心善恶天性》是一本由[美]埃里希•弗洛姆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一):人心:选择下的善恶本性

  激起我了解人性的第一本书是李宗吾的《厚黑学》,书中从荀子的人性本恶谈起,让我对人性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后来开始接触过不少心理学的书籍,愈发感兴趣。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呢?作者先从大家都熟悉的“狼”、“羊”分歧说起,引发大家对于人性的思考,文章继而提出正是恋死、恶性自恋、以及乱伦的依赖关系。构成了人的倾向中最不道德、最危险的形式的基础。这三种倾向结合起来的时候便形成“退化综合征”,从而驱使人们去为了破坏而破坏,为了恨而恨。

  从第三章开始便分别对恋死症、恶心自恋和乱伦固着做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我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其实吸引我的是本书最后一章,作者不只是提出问题,重要的是提出了自己认为的解决之道,就是如果说人的本质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爱也不是恨,而是一种矛盾的话,那么这种矛盾就是要求探索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解决这些矛盾,人最终可以走向自由、独立。

  我看完之后,觉得心潮难平,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的,人心中有善也有恶的部分,重要的是将发展好的方面。当然作者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但重要的是引发了我们对于这方面的思考,群体的智慧会有更好的方法,但引发我们思考的,也不可或缺。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二):善恶是一种选择

  普通心理学著作常见于弗洛伊德、津八多和荣格。很多人之所以对心理学感兴趣,无非是认为可以通过这个学科的知识能够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而这本《人心:善恶天性》则是从更深层的精神分析领域进行阐述人心而非普适的行为心理学。如果只是想对行为学或者基础心理学有所了解,大可不必选择此书。

  那么为了解释人的天性是善还是恶,作者在开篇便客观给出理论支持以及案例分析。在不能轻易下定论的这个时代,辩证而又理性的剖析往往能使研究成果更让人信服,也更值得被认同和传播。

  在这本涵盖弗洛伊德部分理论的书籍里,可以看到作者以前人的“写词”为基调,经过自己临床经验和理论佐证的润色,使人的本性理论变得更加清晰。每一个章节都进行了理论阐述,并且辅以案例分析。即便读者对精神分析领域的诸多知识和框架不甚了解,也可从作者细微的描写和阐述中,窥探到精神分析世界里的廊桥。原来彻底控制他人的快乐才是虐待狂的本质,而在古老的时代,已经有了娱乐性暴力行为,只是我们从未提炼出理论而上升到某个领域的知识。

  精神分析所涉及到的暴力行为在生活中可以轻易看到。孩提时代的经历的幻灭和失望也许就会产生报复型暴力行为,这便是信仰崩溃所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的根源。除此以外还有反应型暴力行为以及补偿性暴力行为。后续章节里,当你看到恋死的话题时你会对这个世间的一些特殊现象有更为科学的认知。在那些崇尚残杀和尸体的人眼里,死亡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变态杀人狂以及恋尸症的存在。当然与此相对,爱生的人群中,生命存在便是美好。现实生活里,这类人往往占据多数。

  当人的个体屈从于主观价值的的自恋对象,多数情况下会出现认知偏差,产生价值的偏见。而如果自恋对象以客观价值为依据,则很大程度上会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美好,即好的、美的、聪明的价值体系的实现。如果自恋对象的扩大化,便是社会自恋。文中所讲到的自恋绝非单纯指代日常生活里个体对本身的能力以及外貌等的自我赞赏。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恋母情节,而过度的、超越界限的依赖关系或许就会产生乱伦,从道德上讲是被世人引以为耻的。缺乏独立性的人通常会陷入恋母情节中,极端形式会走入乱伦依恋的冲突。

  在所有的具备破坏性的、恶的行为背后,都是可以进行方向选择的道路。人的天性是善还是恶,都是一种选择的现实可能性。

  弗洛姆的这本书,没有想象中那么晦涩。你可以在梳理精神分析领域知识的同时自动搜索生活案例。生和美好,死和险恶,都是客观的存在。生而为人,要做的只是在行走的路途中选择和偏向具备客观价值的美好。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三):自由选择善恶

  弗洛姆是一書友心中很敬佩心理学大师,我是初读。第一印象觉得这位作者言语简洁明了,论述清晰,说得很在理,用某人一句话形容就是“言简意赅,直击重点”。弗洛姆《人心:善恶天性》一书,从现象、背后的成因、行为之后的深层本机到人类普遍性的本质皆有仔细分析,虽然只讲了六个方面的主题,可是内涵丰富,值得深刻理解。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已争论了上千年。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但都认为人性是后天学习改变的。王阳明在四句教里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是说性善性恶是种选择,是“意动”的结果,进而提出“良知”和“格物”之说也还是围绕善恶上。西方神学和哲学上将人性善恶视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基本问题是:从根本上讲,人是恶的、堕落的,抑或者善的、完满的。自文艺复兴起来,则认为应该改变恶的环境,使人固有的美德自动出现。弗洛姆的观点认为:有三种现象(恋生、恶性自恋以及乱伦的依赖关系)构成了人的倾向中最不道德、最危险的形式的基础。进而表明,“当这三种倾向结合起来的时候,便形成了‘退化综合症’,从而驱使人们去为了破坏而破坏,为了恨而恨。”和千年前的孟子荀子一样,弗洛姆同样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朝自己所选择的那个方向发展:选择生或选择死,选择善或选择恶”。

  前一段时间,武昌火车站的砍头事件,让人吓了一大跳,公共场合,不过一句纷争,一把菜刀十几下砍下脑袋----原始,野蛮,血腥得令人恐怖。这一暴力事件用弗洛姆的话来讲,这是带有毁灭性的“恶”的行为方式,这些“不同类型的暴力事件是由不同的无意识动机为基础的”。作者分析了几种暴力行为:娱乐型暴力行为,目的是显示技能,而非破坏。反应型暴力行为,是为悍卫自身或他人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所采取的行动。根源于恐惧,目的是求生,而不是死,是为保存,而非毁灭。其次是因为压抑的攻击型暴力行為,压抑的另一种起因是羡慕和妒忌。

  报复型暴力行为,造成伤亡的既定事实。这种类型的背后成因是精神匮乏,需要把复仇当作补偿。其次是自恋,“因为人类所固有的自恋,会对任何自我形象的侮辱和破坏自然地产生强烈的敌地行为”。其三是信仰崩溃,儿童时代建立的对善、对爱和正义的信仰慢慢失去,为了弥补信仰缺失时的悲观绝望,于是疯狂追求金钱、权力或名誉。

  补偿型暴力行为,因人不能忍受绝对的被动性,因而为摆脱无能无力造成的软弱感,采取了暴力行为来破坏现有的生活状态。这种行为,有点虐待狂,有点彻底、绝对地控制(人、动物、生物)的动机。用加谬的话说,“我要生活,我要屠杀,我要疯狂地施展一个破坏者的能力。与这种能力相比,一个创造者的能力简直如同儿戏。”作者小結:这种行为也是丧失了生命和生活能力的必然結果。

  嗜血型暴力行为,这种类型得通过成为一个动物,通过残杀的原始本能,摆脱理性的负担来寻求生活的答案。

  以上各类暴力行为和攻击行为,多半是为“生”的目的,而在形成严重精神病核心,形成真正罪恶本质的“反对生”倾向“恶”的倾向中,有三种特别值得注意:恋尸症、自恋和恋母情结。希特勒显见是一种恋尸症。而针对孩子的信仰,作者提出一些建议:婴儿期,给孩子以温暖;不随便威胁孩子;身传重于言教;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等等。作者从大范围的工业社会特点(理智化、定量化、抽象化、官僚化、物化)中得出一个结论:“这些特点被运用于人,而不是物的时候,这此就成了机械的原则,而不是生命的原则。生活在这种制度中的人对生活毫不关心,却深深迷恋死亡。”从人到社会政治结构,引申出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可能创造一种人道主义的工业来反对统治我们今天生活的官僚主义的工业。

  关于自恋,作者指出,精神病患的状况同婴儿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武志红在〈巨婴国〉一书提出的“巨婴”的概念和这个非常相似。个人的自恋可能会是一种有益的结果,比如当自恋的对象是自己的努力结果时。而群体性自恋,也同样存在恶性的一面,比如战争中,政府激起民族的自恋,成功地发动战争。

  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对比了斯宾诺莎、马克思、弗洛伊德三个人关于决定论、非决定论和选择论方面的观点,最后依然回归到人性善恶选择中的理性、爱和自由上----而这也是弗洛姆提倡的善恶终极选择。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四):探讨人之本性的重磅之作——读《人心:善恶天性》有感

  探讨人之本性的重磅之作

  ——读《人心:善恶天性》有感

  文/岸晓风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说起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就开始了,结果持两种观点的人谁也无法有效的说服谁,似乎是另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是也一直使得人们对其研究和讨论乐此不疲。

  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还是近现代的西方心理学研究领域。手头这本《人心:善恶天性》,作为弗洛姆晚期的代表作,某种程度上说,该书基本上表述了弗洛姆关于人性的独特见解。

  书中首先通过人是“狼”还是“羊”这个问题,提出了两种假设:如果说人性本恶,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总可以发现一些善良的人、感人的事?如果说人性本善,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会出现两次世界大战、奥斯维辛惨案、南京大屠杀?继而,作者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行善的潜能可以叙述为“发展综合症”,包括爱生、爱人以及独立性。与之相反的则是作恶的潜能,又称为“退化综合症”,这也是这本书讨论的重点——恋死、恶性自恋以及乱伦的依赖关系。

  第二部分则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游戏性暴力、反应性暴力、报复性暴力、补偿性暴力、原始的“喋血渴望”。作者指出,探讨这些无病态性质的暴力行为的各种表现形式,将有助于理解那些带有严重病态性质的、“恶”的毁灭性行为方式。作者论述的充分和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接下来的几部分分别阐述了“爱死与爱生”“个体自恋与社会自恋”、“乱伦固着”问题,这个部分是全书的重点,重点论述了一些导致严重精神病的核心的倾向性问题,如恋尸症、恶性自恋、恋母情结,其中恶性的恋母情结带有严重的神经质性质。最后,作者从分析人性观点入手,提出了关于人之自由的问题。

  弗洛姆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在于人与自然的疏离,人走出了自然,也就脱离了自然原本所具有的和谐,而属于人的新的和谐还远没有被建立起来。此时,人就有了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疏离感和孤独感,这就是潜藏在人性深处的破坏性的根源,同时也是创造性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人心的善恶,永不过时,又永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五):善恶交战:人性的可能性剖析

  (刊于《北京晨报》2015年6月7日A15版)

  文/俞耕耘

  人心是善是恶?这一问题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古老。很多思想家都只是在描述人心的特征,却鲜有回答人心的本质内涵。弗洛姆的晚期著作《人心:善恶天性》,或许给我们提供了探讨此问题的思维范式。作者仅以六章的篇幅阐释了人性本质、人性趋向和自由选择这三大核心问题,可谓微言大义,发人深省。

  这虽是一部心理学著作,但作者的宏旨却远远超越了心理分析。他的论述始终从“行为”入手,把心理问题推及社会、伦理与政治文化。作者开篇抛出“人是狼还是羊”的问题,却悬而不论,直至在第六章他解构了这一问题。他说:“人的本性或本质不是像善或恶那样的一种特殊实体,而是植根于人类生存状况中的矛盾。”全书的主体部分就在论述人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意味着:有多少种解决办法,人性就有多少种可能性。

  细读后你会发现,作者巧妙地把人性善恶的问题转换成人性向生和向死这两大倾向。如第二章中“各种类型的暴力行为”都服务于“生的目的”,它们虽有破坏性的表象,却不是恶的本质。弗洛姆认为,善恶应以“目的论”来划分,真正的恶源于人以“恋死”为追求。

  在书中,“死亡”更多是一种隐喻,它具有无生命、物化与返祖等象征意义。书中讨论的恋尸症、自恋与乱伦,也成为“恋死”的三大原型。显然,作者从弗洛伊德的学说出发,又超越了单纯以性欲能量(力比多)为基础的阐释方向。他以“退化综合征”概括了三大精神症蕴含的“反生命”、“反他人”与“反进化”这三大特征。与此相对应,则是正常良性的“发展综合征”。

  爱生与恋死、退化与发展两大倾向成为人性轴线上的两个极点,在其中间每个层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选择,它们成为解决生存矛盾的手段。作者富有洞见地将种族主义、极权政治、战争罪行统归于人性“退化”的选择,对“官僚主义”、“物化”与“工具理性”的批判则彰显出其心理学与法兰克福学派的融合。

  弗洛姆将心理发生学与人性本体论结合,以人性矛盾关系论、自由选择论改造了人性善恶实体论。他反对将“人性”抽象集合化,主张将其还原于个人历史具体的自由选择中。他既承认了选择论的能动性,又认为决定论限定着选择的自由。从而,这本书时刻在警示我们:一切极端的恶都是无数个选择累积的结果,人的悲剧在于你错失了一个又一个选择善的可能,最终丧失了自由意志。你完全被决定,选择恶成为你的必然。

  见于网易新闻: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六):时代病症的一剂解药

  同是犹太人,同属精神分析领域,弗洛姆固然不如弗洛伊德那样闻名于世,但是他显然比弗洛伊德更适合这个时代,或者说,他的思想,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1900年,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的一个犹太家庭。那个年代,犹太人在德国的生活状态不必多言。高压恐惧使得弗洛姆有些“神经质”,从而开始学习心理学。他的思想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结合的产物。如果说弗洛伊德开启了发现人类心灵的一扇窗户,弗洛姆则将这扇窗开扩大,看得更远更深。弗洛伊德的学说关注家庭对个人精神的影响,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主要由童年的家庭生活造就。弗洛姆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理,同时也接过了马克思的望远镜,将视角放大到整个社会,关注政治、经济、文化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弗洛姆因而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晚期的作品。这本书讨论的问题并不新鲜,即人究竟有无一种本质,这种本质是善还是恶?弗洛姆摒弃非善即恶的一元论,认为“正确的见解应是把两种可能性都视为真实的潜在性,并且研究它们两者出现的条件”。尽管弗洛姆不赞同弗洛伊德性本能的生物论,但他对人性的分析仍然带有明显的弗洛伊德色彩。 他认为善是一种热爱生命与独立、克服自恋的“发展综合症”,可以抵抗由热爱死亡、乱伦关系和恶性自恋所形成的“退化综合症”。而自恋与乱伦,也是弗洛伊德思想的两个关键词。弗洛姆以希特勒为例,认为是他热爱死亡的“恋尸症”导致了战争和屠杀。当然,且不说希特勒是否真有这样的精神症,个人的精神到底能对社会政治产生多大影响,也是值得读者再思考的。

  作者在序言中说,本书是《爱的艺术》的姐妹篇。《爱的艺术》弗洛姆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本书传达的理念是,爱是一种行动,是人的力量的实践,这种实践仅在自由中进行,而不能当作一种冲动的结果。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主要是给予,并不是接纳。可以说,弗洛姆的所有作品,都以这种“爱的艺术”为注脚。弗洛姆的作品含有强烈的反资本主义意识,他反抗的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 资本主义将人异化为物,追求经济技术而忽视人的存在。用自他自己的话说,他仍然生活在中世纪的观念里,与资本主义的现代观念极为不同。

  虽然时间和空间都相距甚远,弗洛姆与我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弗洛姆认为善恶不是单一的实体存在,而是一种内在矛盾。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即人心本无善恶,善恶是思想的活动。 弗洛姆强调人具有自由选择善恶的能力,可以利用认识的作用做向善的选择。王阳明“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也是通过理解事物为善去恶。同时,他们对“善”的思考也都受了佛家思想的影响。二者的同异,中国读者自可作一番玩味。

  不知弗洛姆是否预料到,科技推动经济,使我们的“物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也比任何时代的人更自恋。人们在手机电脑上具细无遗地展示自己的生活,屏幕下真实的人心却越来越疏离荒凉。弗洛姆一直想要改变社会,那么,他所倡导的“创造性的生活”、“艺术性的爱”,会是这个时代病症的一剂解药吗?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七):选择善还是恶必须有响应的意识

  “人是羊”还是“人是狼”?人是善还是恶?作者将问题抛出,让读者深陷其中。作者自个又先后用充分的理由反驳了以上两个观点,进行以下论述“那么,我们在这里碰到这个令人迷惑的矛盾,是否还有其他更合适的解释呢?我们能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回答,那就是:许多羊是和一小部分狼生活在一起的?狼要杀人,羊就要跟着干,因此,狼叫羊去行凶、去谋杀、去绞杀,羊就照办。”“按照这种说法,是否意味着存在两种人类,一种是‘狼’,一种是‘羊’?”最后,这个论点仍被作者反驳了,弗洛姆说:“所有非此即彼的说法归根结底都是错误的。”

  那么何种才是正确。弗洛姆写道:“人或许即是‘狼’又是‘羊’,或者说既不是‘狼’也不是‘羊’。”论点已被确定,那么研究这问题的意义何在?弗洛姆用这样一个普遍但深刻的问题,关照当今社会、伦理与政治文化等问题。

  接下来的四章,作者先统述各种类型的暴力行为和攻击行为,用这些无病态性性质的暴力行为作为引子,以助读者理解接下来三章的严重病态性质的、“恶”的毁灭性行为方式。弗洛姆认为,恋死、恶性自恋以及乱伦的依赖关系,这三种倾向结合起来的时候,所形成的“退化综合症”,才是最具破坏力的行为。而其反面,则是“发展综合症”,它由爱生、爱人以及独立性三者组成,它们的结合,是人类生命发展的前途。

  行笔至此,弗洛姆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笔触往深处移,他用《自由、决定论、选择论》一章回应第一章提出的问题,且进一步回答如何看待和解决问题。在一系列论述中,他明确了“人本身的冲突才是人的本质”。因为人这一冲突的本质,才会出现善恶选择。但有两种情况不必进行选择,即是完全“恶”和完全“善”。其次,弗洛姆认为,在善恶面前,人是可以做出选择的。但选择是否自由,决定论者说,“我们是不自由的,因为人和自然界的所有其他事物一样,是由原因决定的;正如堕落到半空的石头没有不落地的自由一样,人被迫去选择A或B,因为动机决定他、强制他或促使他进行这样的选择。”而决定论的反对者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以宗教为论证的基础,认为上帝赋予人在善与恶之间进行选择的自由,因此人事自由的。其次,认识自由的,否则他就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个论证是,人具有自由的主体经验,因此,对自由的意识正是自由存在的证明。”

  这两者都各有其的不充分。基于此,弗洛姆经过一系列论证,得出自己的结论:“从一种意义上来说,自由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它是成熟的、充分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的性格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这个意义而言,我所说的一个自由的人,就是指一个仁爱的、富有创造性的独立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自由并不是两种可能的行动之间的具体选择,而是指行动的人的性格结构。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没有自由区选择恶’的人,即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我们所说的自由的第二种含义,主要是指从对立的可能性中作出选择的能力,两者择一,经常是指生活中合理的利益与不合理的利益之间的选择,及其发展与停滞、死亡之间的选择。在第二种意义上,最好和最坏的人都没有选择的自由,恰恰是具有矛盾倾向的普通人才存在自由选择的问题。”

  因此,选择善还是恶,我们人类这一尚未完成的物种,必须有相应的意识,否则,人类的“生命”就有可能在其最有发展前途的时刻终结。关照当下,科技日新月异,人类社会高速前进,高科技产品出现的同时,冷暴力和大型武器泛滥成灾,在这一分岔路口,人类需要做出选择,走向善得以前进。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八):抓住“自由”

  长久以来,我一直觉得,人是自由的,人应该是自由的。我是自由的。我有吃或不吃的自由,我有睡或不睡的自由,我有左或右的自由。谁知,现实的蔓藤已经悄悄绕上我的双膝,命运的天平已经在缓缓倾斜。我并没有左右的自由,因为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欲望所驱动,人或许能了解自己的欲望,但很少能够了解欲望背后的因素(无意识)。

  我驱动了意识,无意识驱动了我。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断头皇后》。茨威格又何尝不是呢?1942年,茨威格在孤寂中感觉希望破灭 ,留下一句“我这个性急的人要先去了”,与妻子双双自杀。到底是在何时,他已经走在了死亡的不归路上呢?

  儿童是任性的,他随心所欲。青年是朝气的,他满怀憧憬。中年是沉稳的,他如履薄冰。老年是迟暮的,他身不由己。站在命运的转折点上,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意识,他无法抓住命运的馈赠,留下的只有深深的遗憾。自由一去不复回。

  人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过来的,中考、高考、择业、娶妻、生子等等。决定论就是命运的锁链。人需要有深刻的认识,强大的意志,并付诸于行动,才有可能摆脱命运的枷锁。

  顿悟是一种境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种境界。很多人质疑,为何放下屠刀,便可成佛。首先放下屠刀的概率是极低的,在“恋死”的深渊中,能挣脱出来的有几人呢?段延庆算一个?其次,立地成佛只是一种允诺,一种希望,佛由心生。任何人都可以立地成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而有之。修身是基础,也是因。又有,静以修身。静,是独处思考之意吧。自由是思考出来的。

  :

  弗洛姆的作品,如工艺品,结构精巧,逻辑缜密,丝丝入扣,且无赘言。从《爱的艺术》到《人心》,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理科男在写论文一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我爱读,偏偏是因为他的观点新颖,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孕育出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九):善恶的矛盾与人心的救赎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的中晚期著作,与其早期作品中着力探讨人性积极面相比,晚期的弗洛姆似乎开始转而论述人性之中“恶”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人类破坏性剖析》,以及这部更为浅白的《人心》。对于从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爱的艺术》认识这位作者的读者而言,这种转变可能会带来一些小小的不适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弗洛姆本人的思想在后期有突兀转变。事实上,早在其成名作《逃避自由》中,他就已对施虐-受虐表现有过精辟论述,本作也可认为是这一方面的进一步展开,体现了其思想的一脉相承。况且,要讨论“爱”,就不应对“非爱”视而不见,要真正理解人性的积极一面,就不能对其消极面避而不谈。因此,正如作者自己在序言中所言,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爱的艺术》的姐妹篇。

  书一上来,弗洛姆便提出了一个古往今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人是“狼”还是“羊”,人心是“善”还是“恶”?针对这个问题,历来都有两种观点,即所谓“性善论”和“性恶论”。两派各有理据,往往争得面红耳赤也互不相服。而弗洛姆却并未急于站派,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设问:如果说人性本善,那恶从何来?而如果说人性本恶,那为什么大多数普通人即使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也并未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呢?而这种矛盾,正是本书所要着力去解决的。当然,我们论及善恶,自然要先界定何为“善恶”,否则也就无从谈起。作为一名秉持人本主义的思想家,弗洛姆对善与恶的界定自然也不会离开人本身。早在《逃避自由》中,他便已指出了人所处的情境:走出自然,与自然疏离,却有没有建立新的和谐。这种脱离自然“母体”所造成的疏离感,便是“逃避自由”心理的发端,也是人内心深处的破坏性的根源。但是,也正是这种疏离造就了人的独立和能动性,以及积极地改变生活以创造出新的和谐的潜在可能。人的身上同时蕴含了兽性和神性,“是唯一一种尚未完成的物种。”

  因此,弗洛姆所界定的善恶便是应对疏离感,从孤独的恐怖感中解脱的两条道路,一条向后,回归原始和母体,倒退为非生命,摆脱人所具有的理性和意识,也就是弗洛姆所说的“退行综合征”;另一条向前,脱离母体,发展自我的独立性,学会创造与爱生,努力创造新的和谐,即“发展综合征”。自然,两条道路,前者为恶,后者为善。因为人已从自然中走出,再要回归自然,复归蒙昧,只会带来无谓的破坏。在书中主体部分,弗洛姆基于自己多年的精神分析临床经验,分别具体论述了“恋尸癖”、“自恋”和“乱伦固着”这三种最不道德,最危险的“恶”的形式,以帮助读者洞悉罪恶的本质。需得注意的是,弗洛姆绝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心理医生”,而是深刻的社会批判者。因此,他对每种退行倾向的阐述,也并非枯燥的个体病理报告,而是时时指向人所在的社会本身,这可说是弗洛姆著作中最发人深省之处。

  基于这种对善恶的界定,弗洛姆提出了自身对于人性本质的见解:人的本性并非善或恶那样的特殊实体,而是植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矛盾。正是为解决矛盾所做的努力导致了人的进步或倒退,也就是为善与为恶的选择。因此,每个人都有善恶的潜在性,按本书编者所言,这便是弗洛姆的“善恶同体论”。相较以往的二择其一,“善恶同体论”无疑更为全面合理,体现了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一员所继承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相比“性恶论”,其更为温情,让人看到自己及他人身上所具有的善的可能性,并避免堕入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的窠臼;相比“性善论”,其又多了一份清醒,因为他指出善并非先天具有的品性,而是一种需要不断去追寻和完善的潜力。当然,这种对善与恶的选择也牵扯出了另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人是否有选择的自由?人有进行选择的自由意志,还是只能听从宿命的摆布?相较于传统的决定论及其反对者,弗洛姆对此持一种“选择论”观点。即在承认人的行为受先前原因及所在社会所影响的前提下,强调人能够借助认识和努力从原因的力量中解放出来,在某些确定的可能性之间做出选择。而所谓“自由”也并非简单的A或B的选择题,或是为所欲为的放任,而是富有创造性的人的性格结构的组成。“凡是在能增强我的自信心,我的正义感,我的勇气和我的信念的生活中前进一步”,也就是让我离自由更近一步。在这里,弗洛姆将对善恶的讨论从道德的说教中超脱出来,成为一种能够真正指导每个人行为的普遍准则,堪称全书的升华。

  而且,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弗洛姆的著作绝不仅仅是抽象的道德教义,而是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待自身所处的社会。如果你以为他在书中列举的“恋尸癖”“乱伦固着”等只是略带猎奇性质的心理学疾病术语,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些倾向的“社会化模式”几乎存在于每个社会之中。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离弗洛姆写作本书已过去半个世纪,但困扰人类全体的“退化综合征”非但没有缓解,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本书中,弗洛姆便着力批判了当代工业社会的恋尸症倾向:“对生命的体验日益机械化……在崇拜物品的生产过程中,人自己也成了商品”。人被异化为了物,变成了机器人,也就失去了对生的热爱,以至于“电影、漫画、报纸充斥着毁灭、虐待狂等野蛮的事实。”这种状况在当今社会有过分毫改变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我们的电影依旧充斥暴力,只是表现手段更为先进罢了;我们依旧执迷于操纵和控制,而不是生活与创造;我们依旧可以在社会生活中看到太多麻木不仁的“机器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当今社会也是一个自恋的社会,各种自恋行为打着“个性化”、“自尊”的旗帜大行其道,互联网上的“自爆”、“自拍”泛滥成灾,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群体自恋的表现形式依旧在大肆鼓吹自我的合理性,给整个世界制造分裂和混乱。当今社会当然更不会缺少“乱伦固着”,在“资本乳母”无所不至的“关怀”之下,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是需要哺育的孩子。他的焦虑、恐惧、空虚和挫折,只要通过购买特定的产品就能加以满足。这种关系在消费品广告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成年人往往以大头卡通形象出现,或干脆化身为孩子,迫不及待地以购买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但是,弗洛姆对社会现状的剖析并不是为了让你陷入悲观。正如他书中所言“毋庸置疑,一个既定社会的普遍精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影响每个人向进步和倒退两个方向的发展。然而,即便如此,个人与社会的倾向模式仍有极大差异。”即使在最黑暗和最扭曲的社会,人也从来没有丧失过向善之心,没有失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潜能,也就没有断绝“自我救赎”之路。这是人性的希望所在。我们剖析人性的恶,并不是为了自己也堕入恶,也不是为了变得冷漠和愤世嫉俗,而是为了去选择善,去学会创造与热爱生命,克服自恋与恋母情结,成为独立,健全的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是弗洛姆通过本书想要传达的,也是我们今天读本书的意义所在。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十):如果科学与宗教共依存

  如果科学与宗教共依存

  在埃里希•弗洛姆的《人心:善恶天性》一书中,他一再的提到了弗洛伊德、斯宾诺莎、马克思这些人名字及他们的学术观点,当阅读完六章的内容之后,心里忍不住地想,从半个世纪前的初版至今日,包括弗洛姆本人,他在书中所提到的这些在心理学、哲学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他们在心理学上的学术观点在当下发展的如何,这些观点有多少被人们认同与接受,又有多少被推翻?

  弗洛姆的这本书让人不禁对心理学产生了好奇与关注。

  《人心》,是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的心理学著作,从名字去解读人们或许会认为这是一本关于善恶之间的讨论,但事实上这本书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人性中恶的潜能上,如恋尸、自恋、乱伦固结这些弗洛伊德的基础观点上,但弗洛姆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了这些问题,如果说前面的内容就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础上,那么第六章关于人性自由――选择自由,这一讨论中他就例举了诸多哲人在关于“人”的观点所不足之处,他不赞同亚里士多德、尼采、马克思他们所持有的对于“人”的观点,并对人的本质下了一个定义。

  弗洛姆在对“人的本性”上所持的观点――人在矛盾的善恶本质上有着自由选择的能力,他这一观点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书中也能发现他在观点上的矛盾。如他在18页中提出的“信仰崩溃”这一观点,并在后面进行了分析与解释:促使他失去信仰的不是单独发生的一件事,而是不断积累起来的各种细小的经验。但后面他对于希特勒关于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又过于夸大了心理所起的作用,而忽视了这种条件积累的客观因素。他的这一观点,与佛教中因缘聚合的理论是相符的,对于佛教中的哲学理论,假如他能深入的了解,就会在探讨人性本质这一问题上走的更宽广。

  爱因斯坦对于佛教有过这样的肯定――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如果能用科学客观的眼光去看,心理学与宗教两者在运用上其实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更甚至于在理论上佛教的观点更为完善和超前。

  当代心理学对于人类心理活动的研究,只进行到第六感――意识,止步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观点,尽管弗洛姆在这本书中一再的提到了选择自由,但他却忽视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那些不可见而又巨大的无意识。

  如果说佛教的理论已经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超越了现在的心理学,或许会有点骇人听闻,但事实上确实如此,如佛教在理论上,不仅对第六识有描述和解释,还深入到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这些都有着非常详细的理论支持,从中国大乘佛教的唯识宗里我们就能找到丰富的理论。而陈兵教授更是直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了佛教,并创作了《佛教心理学》一书。

  对于人类内心的“无意识”状态,弗洛姆没有展开大胆论证而止步于“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生存所固有的矛盾”,假如他对佛教的认识能如他对于心理学一样熟悉,那么他在人类内心世界的探讨将升华至生命本质的理解,定不会止步于此。

  人是否有存一种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一种不矛盾不对立的状态,或者说是完全进入一个没有善与恶观念的状态!

  答案是肯定的,在《六祖坛经》,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与惠明的一段对话便是对这一问题的肯定回答: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