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5 20: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精选10篇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一):为美落泪

  大约在一九七三年,为了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我第一次去了意大利。

  从巴黎出发,一路搭便车,经过阿尔卑斯山,第一站就到了米兰。

  身上只有两件换洗的T 恤,一条牛仔裤,投宿在青年民宿,有时候青年民宿也客满,就睡教堂火车站

  随身比较重要东西是一本笔记

  在巴黎翻了很多书,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史料了解有一个基础。因此,我刻意不带书,搭便车,四处为家的流浪,也不适合带太多书。

  我因此有机会完全直接面对一件作品,没有史料,没有评论,没有考证。

  作品直接在你面前,“美”这么具体,这么真实

  载我到米兰的意大利人住威尼斯,邀我一同去威尼斯,我坚持要到米兰。

  到米兰已经是夜里十点,他把我放在高速公路边,指着一大片灯火辉煌城市说:“那就是米兰。”

  我背起背包,走下高速公路,一路吹着口哨

  遇到一个南斯拉夫的工人,也在找青年流浪之家,就相约一起找路。他问我:“为什么来米兰? ”

  我说:“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他看着我,好像我说的是神话

  第二天早晨我就站在《最后的晚餐》的壁画前面。教堂很暗,看不太清楚,又有很多鹰架,有人攀爬在架子上,用一些仪器测试,有时候照明的灯亮起来,一块墙壁忽然色彩夺目起来,好像五百年前的魂魄忽然复活了。

  一个鹰架上的中年女人走下来,坐在鹰架最下一层,倒了咖啡,缓缓品尝。安静的教堂里没有人,她看到我,我正做笔记,她问:“这是中文?”我说:“是!”

  “很美丽文字!”她说。

  她是挪威人,从大学退休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请,参与《最后的晚餐》的修复工作

  “我只负责一小部分,”她指着鹰架上端的一块墙壁,是刚才照明灯照着,忽然灿烂起来的那一公尺见方的区域

  “真美,不是吗?”她好像在独白,回头看着那笼罩在灰暗中其实看不清楚的一大片墙壁。

  我的笔记上写的常常是这些故事严肃的艺术史家大概不屑一顾的。

  米兰的史佛萨古堡有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件《哀悼基督》,他在临终前几日还在雕刻的作品。两个人体紧紧依靠在一起,好像受了很多苦,忽然解脱了,依靠着一起飞去。

  古堡里没有人,我独自坐在《哀悼基督》前,想到米开朗基罗一些美丽的诗句,歌颂死亡,觉得死亡这么安静,像辽阔大海

  我好像听到声音,铁的凿刀敲打在岩石上的声音,石片碎裂的声音,一个男人喘息的声音……

  作品像在呼吸,你不站在它面前,不知道它是会呼吸的。

  史料与考证不会告诉我们,“美”是一种呼吸。

  我一直记得那么真实的作品呼吸的声音。

  三十年后,那呼吸的声音还在,更清晰,也更具体。

  “美”不是知识,“美”是一种存在的真实。

  我到了佛罗伦萨,在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每一日擦肩而过的窄小街道,仿佛听到他们孤独脚步渐行渐远

  我去了美术学院,看到许多游客拥挤俊美非凡的《大卫》四周,我想避开人潮,就独自坐在一角,凝视米开朗基罗中年以后四件命名为《囚》的作品。

  那呼吸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粗重的、压抑的,努力存活在剧痛与狂喜中的呼吸的声音。

  看过多少次图片都没有的感觉,剎那之间,那呼吸的声音使你震动起来。

  我流泪了吗?

  一个老年人,忽然递过手帕,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跟我说:“我二十五岁的时候,也在这里哭过!”

  我的笔记里也许记了一些无足轻重的事,像一个陌生老人回忆起二十五岁的泪痕

  三十多年后动手写米开朗基罗,有许多笔记里的片段浮现出来。我害怕自己衰老了,老到不会为“美”落泪。

  一再重复去意大利,觉得好多角落都有自己年轻时遗落在那里的记忆特别是关于米开朗基罗的记忆。

  只是我没有想到,三十年后我会把笔记里的点点滴滴一一书写下来。

  要谢谢怡蓁,不是她的鼓励,也许这本书不会这么快出现

  也谢谢大哥蒋震、大姐蒋安,以及我的弟弟妹妹家人,他们使我在温哥华有安静的环境整理这本书。

  二〇〇六年八月二十八日飞台北途中

  蒋勋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二):我认识了大卫

  近期为了弥补自己对西方艺术了解的不足充实自己的知识链条,决定开始研习西方艺术及艺术史,从而锁定了一系列书籍,但为了从基础入手,选择从蒋勋先生这套《西方艺术美学系列》开始。去年在荔枝电台收听了蒋勋先生的《蒋勋说红楼梦》系列,蒋勋先生的声音很轻柔,不似播音员那般浑厚深沉,就像一位长者同你聊天一样,将他所理解的《红楼梦》向你娓娓道来,他的讲解中满含着慈悲包容。从那时开始,我记住了蒋勋,也开始一一阅读他的书籍。

  这套《西方艺术美学系列》我最喜欢的便是这本《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之前对米开朗基罗的仅限于“大卫”这尊雕塑,知道他是这位大师的作品,但大师如何,作品又好在哪里则完全不知。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觉得自己深深的爱上了这位“米大师”,更是对他的几个重要作品如创世纪、酒神、哀悼基督、美第奇图书馆产生浓厚兴趣,有种一定要亲自到作品前仔细欣赏冲动

  米开朗基罗真的是位天才,在23岁时创作了“哀悼基督”这尊雕塑(现藏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这件作品讲的是耶稣死后,母亲把他轻揽于怀中,哀悼自己儿子的死亡。“米大师”把这尊石雕处理的非常的细腻唯美,年轻的耶稣静静的躺在圣母的怀中,像婴儿般沉睡过去,仿佛使死亡重回婴儿的纯净安宁,他的母亲又是如此年轻、美丽、优雅,两个身体彼此依靠,倒像是亲密恋人。“圣母的脸孔平静的让人惊讶,平静的似乎看不出悲哀,平静,像一种令人不敢呼吸的窒息的苦闷艺术家使最大的悲痛凝炼成无声的沉默。”米开朗基罗一生中共创作了三幅“哀悼基督”雕塑,后两个作品中,体现了大师随着年龄增加,对人生新的体悟,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他23岁时的这个作品。

  “大卫”也是米开朗基罗年轻时的作品(26岁),当时,弗洛伦萨要在市政厅广场放置一件雕像,要它来代表城市的青春自由正义完美追求。大卫在旧约圣经中的描述,是一名少年,因族人遭到巨人歌利亚的欺凌,他奋不顾身勇敢的站在歌利亚面前,以甩石器击中巨人的头部,并以利刃割下歌利亚的头颅。在米开朗基罗之前的大卫作品中,多是以大卫手提歌利亚头颅为造型,宣扬胜利。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不再是那种摆出肤浅嚣张胜利者姿态雕像,他的大卫是自信沉稳永远挑战者。

  蒋勋先生解释道:“大卫一转头,似乎看到巨大对手迎面而来,他全身肌肉紧张警戒起来,他准备一次生死搏斗,在战斗之前,一切还没有决定,不知道输赢的刹那,很快要分出输赢的刹那,生命在那一刹那,卯足全力,在此一击。米开朗基罗把生命“胜利”的意义放置在“赢”之爱情呢,而不是“赢”之后。“赢”之前,才是生命的全部备战状态,是自己潜能极限的准备,他不在意结果,结果的“输”“赢”对他意义不大。大卫不是一座雕像,大卫改写了生命的价值观点。”

  这本书真的是让人爱不释手,爱米开朗基罗的才华,爱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更爱蒋勋先生的文字,他的文字清晰流畅简单易懂,对于作品的品评聊聊数笔,却字字切中要害,让人回味无穷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三):苦难中的智者

  “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锢的天使,只有一直雕刻,才能将他释放。”

  ——米开朗基罗

  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取得辉煌成就,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只有米开朗基罗一人。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带有戏剧般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人文精神。他的才智是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尊称他为“神”。

  美是一种呼吸。继破解达芬奇、破解梵高之后,美学大师蒋勋再现文艺复兴巨匠,雕刻人性的狂喜与剧痛。米开朗基罗的一生神圣痛苦。如果没有这些痛苦、挣扎波折困顿,便不会有《哀悼基督》《大卫》《垂死的奴隶》……这些令人敬畏的雕像。米开朗基罗从石头解放人体,却把自己献祭给了雕刻。

  人物雕塑曲张的健硕有力量。好吧,没什么形容词来说,震撼的不只是心那么大点地儿,还有被戳到的眼!!但还得看。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四):我读《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系列一

  周末两天的时间一字不差的看完了《蒋勋 破解米开朗基罗》,整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蒋勋现场分11章记录了30多年前年轻时的蒋勋在现场被米氏的11个主题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所感动、流泪。第二部分,是30年后的蒋勋,以时间为轴线,对米氏从1475年出生到89岁去世这一生所创造的主要绘画、雕塑、建筑大约30个作品所做的全面介绍。 阅读的过程中,我被米氏作品技艺精湛折服的同时,更被米氏在人生不同时期所赋予作品的不同表现主题所着迷,被其所有通过裸露的男子身躯表达人本主义哲学思考触动。 我被蒋勋充满形容词、抒情的文字打动,也被蒋勋文字背后,米氏的每一段人生经历、每一件作品的一切所牵动。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深沉伟大好从天而降的米氏,让我忽略了儿子的啼哭,巧夺天工的仿若浑然天成的作品,让我忘记了咖啡的味道。 在阅读与感悟犹如神一样存在的米氏创作生涯的同时,我在思索一个现代社会平常人,在自己的职业的、热爱领域的无限可能性,我在思索米氏用铁的凿刀在一块块洁白坚硬的大理石上一凿凿雕出贲张纠结的肌肉、青筋暴出的皮肤的过程中,用灰泥、颜料踩在六层楼高的梯子上,在犹如篮球场一样巨大的西斯廷教堂天蓬上绘作《创世纪》的4年时间里,是怎样的孤独和忍耐,也许米氏只是在自己热爱的事业快乐的“玩耍”——以一种近乎挑战人类极限的忍耐力、创作力和号召力,不断试探着自己的极限。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作品《大卫》。 1501年,米氏的家乡佛罗伦萨在饱受战争、水灾、饥荒、黑死病蹂躏之后,需要一个新的凝聚市民力量的象征,新任执政官想到了基督教旧约里的大卫,并选定26岁的米氏来雕刻大卫。 大卫,在旧约圣经中是一名少年,他不顾个人安危在族人遭受强大巨人哥利亚侵袭时,挺身而出以弱胜强,战胜了哥利亚,并用利剑切下了他的头。 在大卫之前,也有雕刻家创作过大卫,他创作的大卫手持利剑,脚下踩着哥利亚的头,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胜利”只是打败别人吗? 他不要大卫摆出肤浅嚣张的胜利者姿态,他要大卫成为自信而沉稳、永远的挑战者。 米氏认为胜利的意义在于“赢”之前,“赢”之前才是生命的最好状态,战斗中的大卫没有惊涛骇浪,只有宁静与专注。 米氏用了4年的时间让大卫破土而出。通过了由几乎包括了当时意大利最大咖的一批牛人像是利比、波提切利、拉斐尔的老师、达芬奇组成的29人豪华评审团的竣工验收,成为了举世赞誉的杰作。当他竖立在了佛罗伦萨的领主广场,他凝视着远方、凝视着敌人、他沉着冷静、全神贯注…… 数百年来他成为鼓舞所有年轻的生命,面对自我、挑战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大卫站在那里,仿佛标志着新的生命价值与城邦精神。 世人惊叹之余问米开朗基罗,如此完美无瑕的大卫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他说:大卫已经在里面了,我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就好了。 ………………(未完待续)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五):关注人的解放

  米开朗基罗,无论从美术史还是人文史,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吃石匠家的奶长大”,以雕刻的观念涉入绘画,改写了绘画的历史。他关注人自身的诉求,以饱满健硕的肉体载体,展现人类理性欲望冲突。凹凸有致的肌理,张弛有度的力量,肉体与精神,捆绑者与被捆绑者,米氏赋予每幅作品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心灵震撼,隔着千年,依然能感受到挣扎与呐喊。

  讽刺的是,在信仰成长,却将视角定格于人,主题是人的精神,形式是人的肉体。米氏眼中,人不再是神的宠物。人的痛苦,人的快乐,生命的激昂抗争,无不是人自身价值的探索证明。从这一刻起,人可以娇傲地面对神,在神面前昂首站立。

  蒋勋的破解系列,是相关艺术家的美学普及读本,零基础或感兴趣的,不妨一读。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六):一座后世难以抵达的神。

  创世纪以来唯一的米开朗基罗,融合希腊健康美与基督教圣洁平和之矛盾冲突,用雕刻与绘画对人性进行深沉的哲学思考,用非凡瞬间的肌肉与情绪讲述深远时空的故事,一座后世难以抵达的神。

  《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二十三岁时的作品,陈列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米氏一辈子雕了四座同主题的像,围绕信仰与死亡的主题。23岁时这座作品充满了对青春美丽的留念,光滑流畅细腻的衣纹处理,圣母面部纯净安宁,耶稣的死亡美丽如诗句。最后一件《哀悼基督》现存米兰史佛萨古堡,耶稣和母亲紧紧依靠在一起,摒弃了一切细节的精雕细琢和精美抛光,只留下粗粗雕过的刀斧痕迹,没有任何世俗的美丽可言,充满了压抑含蓄的悲剧力量。简单的构型,沉重与飞升,死亡与救赎,肉体与灵魂,在这件“未完成”的作品中达到惊人的一致。

  25岁时创作雕像《大卫》,一座曾伫立在佛罗伦萨市政大楼前数百年之久的杰作,标志了这个城市挑战生命难度的伟大历史。大部分人只懂欣赏大卫那完美比例的五官和身材,却没懂米氏以大卫面对挑战欲动未动之际惊涛骇浪般的激动力量,展示了他看待“赢”的价值观。生命“胜利”的意义在“赢”之前,而不是“赢”之后。

  中年时期作品两件《囚》,现存放于法国卢浮宫。米氏似乎在思考复杂的哲学命题:死亡会不会是释放自由的过程?没有死亡在前面,生命是不懂得爱自己的肉身的。人,不是结果,还没有结果,只是不断成形的过程。“心灵还穿着肉体的服装”。

  中年以后的米氏逐渐以雕刻表现哲学里的抽象理念,他此后的人体雕刻便不再只是造型上的意义,而承载了更丰富的象征意涵。

  劳伦佐之墓,劳伦佐坐在龛中,低头沉思。石像前方左侧是“黎明”,一尊侧卧的女体,仿佛正从长久的睡眠中苏醒。右侧是“黄昏”,低头沉思的男子,面容朦胧,已是黄昏,暧昧不明。生与死,黎明与黄昏。借由米氏的设计,贵族夸耀财富权力的陵墓,转换成对“生”与“死”的沉重思考。

  朱利安诺之墓,朱利安诺脚跟离地,准备站起来,代表“行动”,他前面两侧分别是“夜”与“日”。借由劳伦佐和朱利安诺两人的陵墓设计,米氏诠释了两种生命典型:动与静,实践与思考。

  四件雕刻《囚》,是米氏过了50岁以后的作品,一直陪帮他终老。对人体的思考有了更深沉的变化。在粗狂略具人形的岩石上看到斧、凿的痕迹,斑斑驳驳,仿佛看到生命在形成过程中伤痕累累的记忆。人性的狂喜与剧痛,在跃动的肌肉,破石而出。“不,它原本就在那,我只不过把他释放出来了。”

  米氏一生都在希腊与基督信仰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中冲突着。他肉体上追求最大的欲望解放,心灵上又乞求圣洁与平和。这两种力量,促使他在思想层次有更深刻的追求 。

  高手相逢。米氏似乎在对抗达芬奇极阴柔幽美的女性美学,他一生主题里赋予了阳刚健朗的男性美学特质。在类似主题的圣母圣婴图中,达芬奇的背景是中国宋代水墨般幽怨的山水,米氏的背景却选择了与主题毫不相干的五名裸体男性,展示着他们自由健康的身体,非常希腊精神的炫耀。在对战役的描绘中,米氏的《卡西纳战役》借裸体士兵的身体,表现战争前的极度紧张焦虑。而达芬奇的《昂加里战役》则直接表现战场中人仰马翻的激烈厮杀场面。达芬奇创作的战役是高潮本身,米氏抓住的是高潮来临前刹那准备迎接挑战的激动时刻。许多人认为,米氏创造的战争前片刻更震撼人心。

  《创世纪》的介绍与解读很精彩:“它宣示了人的觉醒,而不是神的权威”。该巨幅画作结束于“诺亚醉酒”。人性的价值如此艰难,米氏或许不愿意以肤浅的喜剧结束,宁愿使人类在生命的虚无、沉沦、沮丧中深沉思考存在的意义吧。

  《最后的审判》中,米氏将自己的五官刻在一张剥下来的人皮上,这是历史上创作者最伟大的签名方式,他留在画面上的不是虚浮的荣耀与自豪,却是令人窒息的苦闷与沉默。

  还有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设计,卡比托利欧广场的设计,都霸气侧漏着他的才华。创世纪以来,只有一个米开朗基罗。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七):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记

  对米开朗基罗的了解只停留在他二十五岁是雕刻的“大卫”,读了蒋勋先生的书后,却对米氏凝于作品中的哲学的思想更为佩服(但对米氏的为人却不置可否,特别是他与他一生唯一的对手达芬奇的几次交手情况中的表现)。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美第奇家族朱利安诺和劳伦佐的日与夜、黎明与黄昏的墓的雕刻设计,米开朗基罗让日与夜、黎明与黄昏幻化做人的形象,分居在棺材上的两边,象征从生到死,之后又分别安排了代表“思考”的劳伦佐和代表“行动”(身披战袍,脚微微抬起)的朱利安诺,而在他看来,黎明与黄昏适合思考,日与夜则负责行动,所以墓碑边变安排了不同的形象……这些设计中的用心与思考,实在让人眼前一惊。而米氏从早期专注于细致刻画人物,以致如水的外衣、暴露的青筋在他一刀一刀的雕刻中都显得那么的真实……到后期,米氏提出“最好的雕刻就是将一块石头从山顶扔下,不断地翻滚,会留下最好的部分”……所以米氏雕出的“囚”等作品,在别人解读为未完成时,蒋勋认为那些作品却是完整的,是一种突破。

  细看米氏雕塑作品的时间,就会发现他的作品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像大卫是四年,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统计的时间积累,如此看来,成功往往都需要极具耐心的“精雕细琢”。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八):不会画画的建筑家不是好的雕塑家|我读《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系列二

  米开朗基罗少年得志

  米开13岁时即进入一位画家的工作坊做学徒,在那里他get到了他走上雕刻艺术生涯的第一项重要技能——用交叉线条加强明暗阴影的技法,这种技法使用交错重复的线条可以使人体衣纹浑厚立体,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开拓性,为米开日后的雕刻打下扎实的基础 。 14岁时,米开即进入劳伦佐学院,并被学院的创始人劳伦佐一手栽培。劳伦佐学院在当时是个什么地位呢?它相当于清末时期洋务派开办的新式学堂——洋务学堂,洋务学堂为清末的中国积极引进西学,培养了大量有识之士。米开进入的精英学园就是这么个学府。这所学园收集了大量的被梵蒂冈教会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的古希腊罗马的雕刻、古代艺术品,在这里,米开与那个时代的一代精英接受着文艺复兴前期最前卫的人本思想的熏陶和雕刻技术 ,也在这里米开打下了深厚的人文与美学的基础。 16岁时,米开想象着希腊神话世界里人类最初的生存形态,创造了浮雕作品《战斗》,这部作品凸显了人体夸张的肌肉和动作,小米开仿佛要透过男性的肉体,让我们看到生死爱恨的状态, 他已决定用人的赤裸的肉体,阐释生命存在的一切意义,并使“裸男”成为自己伟大作品的一个重要标签。 《战斗》开启了米氏美学的第一次展现。

  米开朗基罗接了一单室内装潢壁画的最大订单

  米开是一名雕刻家,但他平常为雕刻准备的人体素描基础和绘画其实是相通的,所以他同时又创作了很多伟大的绘画作品,其中尤以他为西斯廷礼拜堂创作的《创世纪》壁画出名。 1503年西斯廷礼拜堂——罗马教皇的高级会客厅因地基下陷,顶层出现裂痕,教皇朱利叶斯二世想在礼拜堂顶重新绘制顶篷壁画,他想到了米开朗基罗。 1508年,米开接受了委托。他要在这个39米长,13米宽,19米高的巨大空间上如神一般的创造…… 33岁的米开踩在自己制作的有6层楼高的架子上,仰着头,先计算好一天之内可以画完的面积,然后再将调好的湿泥涂抹在平滑的壁面上,他要把颜料在湿泥未干之前,快速的在灰泥层上作画。 这种速度的冲刺,好像给他一种创作的亢奋。站在高高的鹰架上,他完全像一个孤独的君王,材料的限制,短暂的时间,他不能犹豫,不能修改…… 1512年,米开用4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他的作品。史料记载,大部分时间里,米开一个人在这高高的、巨大的空间,思索着,工作着,创作着,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精力。 米开在他创作的《创世纪》巨作中画了20个巨大的男体裸像,这些裸男形态各异,光影明暗对比强烈,人物立体而逼真。这里是教皇举行重要弥撒仪式的地方,米开却使上空飘满了巨大的赤裸男体,似乎在用一种异教的思维诠释基督信仰。但正是这些肉体,书写了生命最本质的状态,宣示着人的觉醒,而不再是神的权威。 米开为西斯廷礼拜堂创作的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室内装潢,使得西斯廷礼拜堂500年后成为成千上万的人仰望的地方。

  米开朗基罗是同性恋?

  米开一生巨作无数,但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以赤裸的男体为主,很少表现女性美。米开在世时也常常以诗作、书信表达对俊美男性的爱慕之情,后世的评论家据此认为米开朗基罗是个同性恋者。 证据一:米开作品中女性躯体常以男性身体为模特,造型毫无女性柔软妩媚的感觉。《黎明》中女子的手臂、肩膀的肌肉粗壮有力,《夜》这一女性形象的肢体骨骼硕大雄壮,几乎看不到女性美的存在。 证据二:创作于米开55岁时的雕塑《胜利》,是一名青年男子像,他右腿直立,左腿弯曲骑跨在一名中年男子身上,中年男子深沉的表情,好像在思考自己被打败的意义。许多评论家认为,这件作品隐含了米氏对同性的爱恋和纠结,是米氏极度眷恋青春俊美的男子的一个重要作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米氏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男性肉身。 证据三:米开朗琪罗在1532年认识了一个叫卡瓦利耶的青年贵族,他为这位谈吐、肉体都深深吸引着他的青年男子写下了无数热情洋溢的诗。 我可以遗弃喂养我的食粮 因为他只喂养我不快乐的身体 而你,你的名字,如此甜美 使我不再觉得痛苦 不再畏惧死亡 你的名字 喂养了我的身体 也喂养了我的心灵 后世的人们认为,米开明显有违当时基督教传统的这种希腊异教式的不分性别的爱,很有可能源于米开幼年时期母爱的缺失,米开出生的时候母亲要喂养它他十几个月的哥哥,就把他寄养在奶妈家抚养,米开六岁的时候母亲过世,在米开出生到母亲去世期间,这位伟大的母亲又生了三个孩子。 像神一样存在的米开或许有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爱恨情仇,而我们关心的是米开极具天才般的才华和独具匠的一生以及他留给人类文明史上那众多不朽的杰作,而不是其他。

  《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读后感(九):“创作年龄”是理解作品的一个角度

  了解作者的成长环境、朋友圈和创作作品时的年龄,能让我们对作品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创作年龄。根据作者创作时的年龄去揣摩作品背后的故事,会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同样,在不同年龄去观察同一个作品,我们也会得到不同的感受。所以欣赏艺术品,要多一个时间的观察角度。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主角总是和自己的年龄相仿,25岁创作年轻的大卫,37岁完成的《创世记》,75岁创造的哀悼基督。作品是个人的写照,而雕塑更是可以超越时间。看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也可以反照出人的经历。 ”哀悼基督“是基督教符号学的专有名词,许许多多的作品都在展现这个题材。米开朗基罗在不同的阶段都完成过这个主题。年轻时的创作,米开朗基罗把自己幻化为年轻圣母怀里的基督。而年老的米开朗基罗,把自己变为站在后面的老者。

  成长环境和朋友圈。米开朗基罗和美第奇家族的精英一起成长,同学里就有两任教皇,而正是这些同学的帮衬,让米开朗基罗年纪轻轻就可以在许多重要的场合展现才华。而也是因为同处朋友圈,米开朗基罗可以有机会观摩更多的优秀作品,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用这样的方式去观察文学作品、建筑,也许也会有许多奇特的发现吧。如果有这样一个APP,可以自动根据读者的年龄推荐大师在与读者相同年龄时创作的作品,这种精准推送会带来很多惊喜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