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6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精选10篇

  《爱吃沙拉的狮子》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一):《爱吃沙拉的狮子》:独一无二,村上心

  最近在看的日剧里,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成名已久的作家,他的名字早已经成了“获奖”和“畅销”的同义词。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的新作受到了评论一致的抨击,评论者们认为这个老家伙已经江郎才尽。不堪这样的打击,老作家患上了抑郁症,无法继续写作,只好向心理医生求助。

  因为是在有弹幕功能网站看这部剧,所以看到这样的情节的同时,我也有看到很有趣的评论:

  “啊,这个剧情,是以村上为原型的吧?”

  所以你看,如果一个人出名,就会有这样的困扰,似乎整个日本就只有村上这样一个作家会拿奖拿到手软,直到江郎才尽呢。

  村上的作品,加上这本杂文集,前前后后零零碎碎我大概也看了七八部的样子。最喜欢的,倒是他偏冷门些的早期作品《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怎么说呢,大概因为是在十多岁的时候看的第一遍,所以对于有些句子,是一定会找个本子默默记下来,然后长大了些,就会越发觉得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比如这样的: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村上似乎是特别擅长写出格言的那种作者,甚至就像是在这种给周刊杂志撰写的轻松小文里,他也会时不时“生产”出很深刻的句子。像是在《您不爱说话吗?》一篇中,谈到自己早年在与人交往所做的努力时,他写道:

  “恐怕人生中注定有那么一段时期,要狠狠使用平时很少用到的肌肉,哪怕这种努力并没有结果。”

  细细想想也确实如此。有些时候我们讲一件事,“过程大于结果”,倒不是说每个过程都值得享受,而是因为人生并不是无数彼此分开的短程赛跑,而是一场越野。前一个过程永远连接着下一个起点——如果看似无法取胜的某个阶段尽了力,其实也就是为了下一刻的自己,准备无所畏惧无所不能

  《爱吃沙拉的狮子》是村上给《an•an》周刊撰写的随笔专栏文字的结集,与之前出版的《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是姊妹篇。而除了村上的文字,大桥步为他的文字所做的配图也被完整收录进来。一直觉得,一个作者能遇见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插画师是件十足幸运的事,而至少在旁观的我看来,村上的“幸运事件簿”里,一定有“和大桥步合作”这一项的。

  (村上先生如果有“幸运事件簿”这种东西估计一定很厚,毕竟他是个生活里处处有“小确幸”的人嘛。)

  说句题外话,因为像这本集子中收录的这种杂文,记录的多是生活琐事语言比较平实,所以大概会有人抱怨,“只是因为是村上,这种文字才会被拿来出书吧?”

  事情好像也确实是这样。文字这东西本应该是独一无二,因为它与生活和心情相关。“独一无二的村上心情”,即使是再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可以让人读到真诚和有趣,大概真的“只是因为是村上”的缘故吧?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二):自由而有趣

  说到村上春树,中国读者恐怕绕不开《挪威的森林》了。之前是随大流,前后读了两遍《挪威的森林》,第一遍是10年前,那会我20岁,整本书有些淡淡的忧伤。喜欢阿绿的出现,读起来特别舒服,觉得那就是青春活力。10年后,偶然间又翻开了这本书,没别的目的,仅仅喜欢村上的语言风格,随便翻开一页,便可津津有味的读下去。(当然,这也许是翻译功劳,不过想到这一点,心里还有点莫名的悲伤,就像吃别人嚼过的食物,每次都耿耿于怀。)

  后来一位朋友去厦门旅行,给我带回来这本书——《爱吃沙拉的狮子》,撕开塑料薄膜贴,随意的翻看会,然后,,澡都不洗,一口气读了好几遍,每一篇的感觉就是轻松和幽默。一个小小的切入点,村上可以谈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就像他说的“对我而言,基本没有题材不够用的问题”。

  这本书《爱吃沙拉的狮子》村上先生总能发觉生活中一个个琐碎话题结合自身所见所闻,写一篇妙趣横生的随笔。读完每一篇都有这种感慨:“哎呀!这个小事也可以写的这么有趣啊”,看似平白的纪实,没连篇累牍的道理和哲学,但字里行间透漏着村上先生对生活的感悟,这是这本书我觉得最最重要特色

  四个字:有趣有料!

  我觉得村上先生他习惯性关注自己,总是谈论自己多于其它,譬如《挪》里面就有:“我只关心我自己,关心走在我身旁的这个美人,关心我和她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回过头关心自己”,还有《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整本书谈论了自己怎么走上写作的路,为什么坚持跑步,当然还有跑步的时候究竟会考虑什么,个人觉得:村上先生关心自己远远超过其他。关心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和什么样的生活。似乎有些小气哈。怎么就不关心关心地球宇宙和平

  其实每个人所能关心和决定的,毕竟都是自身的芝麻绿豆蒜皮小事罢了~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三):流动着文字的旋律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中午吃过午饭,便围在收音机周围听广播。最初爷爷听什么,我也听什么,于是,不论是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还是单田芳的《三侠五义》、《白眉大侠》,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后来,传统文学作品不播了,换了广播连续剧《刑警803》,这下可好,收音机里演员声情并茂的“演出”,常常听得我心惊胆战,却又欲罢不能。而往往在案情最最紧要的关头总会出现“请明天继续收听”的预告,让人频频慨叹为何非要每天只播一集……

  说这么多是为什么呢?因为村上春树的随笔集“村上Radio”在一本受众为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杂志《an·an》上居然连载了很多年。这样想来,那些喜欢看《an·an》的女性是否和我一样,也是处在喜欢那种每天在固定时间,听固定的人,讲不一样的故事年龄呢?或许吧。

  其实,有趣、生动声音从收音机里流出,画面便随之在脑海产生自然而然,无需绞尽脑汁想象,更不必担心“演员”长相不好破坏美好的剧情。听收音机的日子,真是相当惬意和美好的一段时光。村上大叔的随笔每周一次,内容从不固定,信手拈来,东拉西扯一番,居然也每次都令人听得趣味十足。

  作家的“广播”内容,当然不是“小说连播”,反而是生活中的日常。最常见的就是和吃有关的话题,诸如《做西式煎蛋卷》、《想吃超级沙拉》、《最好吃番茄》这类,当然,比起《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里,这次和食物有关的话题明显要少一些。不过,其他有趣的话题倒是依旧精彩,比如谈及写作的《忘不了,记不住》、《姑且在写小说》;从健身房活动身体引出大开脑洞的《献欲手册》;总是绕不开的动物话题《歌剧演员的暹罗猫》、《美泉宫动物园的狮子》、《给猫儿起名字》等等。

  其实,现在看这些随笔,似乎有种一股脑看完买回家里的过刊杂志的错觉。虽然每一篇有每一篇的妙处,但集结成册,读起来“一气呵成”,“美好”的浓度反而被稀释掉了。毕竟只有每个星期拿到《an·an》的女孩们才有机会体验到“和村上大叔一起过一周的”的感觉吧。而我,甚至都看不到最初的那本《村上Radio》。嗯……什么时候才会出版呢?

  另外,还想说一说每篇之后的插图。这种大桥步女士专门为“村上Radio”系列绘制的铜版画,据说费时费力,不过效果怎么说呢,借用作者(大桥步)的原话“一直再思考该把哪个场景画进画里,没能作为一介读者好好欣赏村上先生的随笔”。的确,每幅画作都跳不出文字的樊篱,也就只能处在甘当文字配角位置了。这也是我一直对村上随笔插画选择迷惑不解地方,不过,这次至少不是安西水丸的蜡笔“儿童画”,多多少少上了一个层次的感觉。

  还有,在每篇随笔的结尾,总有小小的一行“本周的村上”。这里我们便能看到这个极尽卖萌之能事的大叔,不是奇思妙想飞到外太空,就是问东问西求帮助,再不然就是向读者透露自身八卦的碎碎念。然而,细细想想,这短短一句话,有时暗藏的功力却着实非一般作者能敌。谁不信,你现在自己就想一句说出来听听。因为这绝对四两拨千斤水平,如果没有日常里对生活细致入微观察与记录,是无法信手拈来,风来云去,浑然天成的。

  说来说去,随笔到底是什么呢?是作者的所见所想,还是生活的日常?是短小的思绪与场景碎片,还是漫长写作生涯里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说不清楚。但近些年的我却真的从之前不喜欢看随笔到现在渐渐也能欣赏其中的妙处了。所以,我把村上的这些随笔称作流动着文字的旋律,在这些亲切随和、生动、有趣的文字里,我能看到一个作家的日常,听到他不一样的声音,想象出每一次文字创造背后所流走的光阴。而这,也是一种美。

  嗯,写到这里,我想我大概明白自己喜欢上随笔的原因了,你呢?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四):萌大叔的小生活

  村上的书读过很多了,而这本《爱吃沙拉的狮子》更是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一个活得越来越明白敞亮且很有生活乐趣的他。

  随笔集的文章散布在生活各处,从买包到旅行到跑步到听爵士,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日常生活。可是他却能从细微处着笔,把他的生活写的那么有萌点那么有意思,在令人莞尔和觉得逗趣的同时,又每每在文章最后来两句深刻的点睛之笔,都是他活了这么多年发人深省的道理。

  提到旅行时,村上的看法是“正因为会发生未知的时期,旅行才有趣。假如一切都像当初计划的那样顺顺当当不出意外,旅行大概也就失去了意义。”是啊, 如果一切都计划好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呢。而说到旅行中的物品,他写到“方便的东西,必定有不便之处。”这是村上的哲学,大概也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哲学。所 有的捷径,或许都是弯路

  谈到岁月和成为大叔,他看到的是“将年岁渐增看作逐渐丧失各种东西的过程,还是视为不断积累各种东西的过程,只怕人生质量,会大不相同。”上了年 纪之后的智慧还有一种,“年轻时或是越是四处碰壁,被社会打击得遍体鳞伤,等到上了年纪,就越快活自在。假如遇上烦心事,就盖好被子呼呼大睡。不管怎么 说,这都是最好的对策。” 看得很通透的人,或许才有这样的体会。人生的选择重要确不重要,而如何面对一件事情,积极或者消极,却总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而针对那些需要给意见的人或者自己要得到意见的时候,他也写出了大概我们很多人的心里话:“世间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忠告,恰恰是充满暖意的 符合。活到一定的岁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渐渐就变得这样看问题了。”许多忠告,或许都只是忠告而已。那个接受的人,他知道这些忠告的好,可有时候就是无 法避免撞南墙。而当自己遍体鳞伤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接受了人生这看似“惨烈”却又收获满满的现实

  印象最深的也是最有感触的是这一段:

  念高中时,我半夜正在伏案学习,只听玻璃窗上咯噔一声,砸来一粒小石子。向窗外看去,只见朋友正朝我挥手。“去不去海岸篝火?”他这么说,我便跟着他一 起走到海边,然后捡来许多浮木,点上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两个人只是在沙滩上一连好几个小时凝望着那篝火。那时候,兵库县芦屋市还有美丽的天然沙 滩,一连几小时望着篝火也不觉得腻。

  遗憾的是,有那么多闲暇的日子在寻常的人生中并不长久,为了消磨时间与我叫交往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啊,10几岁的一天和20,30岁的一天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可以为了一个冰淇淋跑一整天,可以和小伙伴放学了边聊天边逛小卖部用一小时走完5分钟的路 程,可以坐在球场边看喜欢的人打球什么也不做就是一下午。而现在,这些都成了奢望。而能与之一起消磨时间的人,怕也是少到无法找到了。美好的时间,就是这 么被浪费的。那些在生活中看似毫不起眼的小细节,却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和生活——成为回忆里一幅幅美好或伤感的画面。

  此文已刊登于2016年2月《每日新报》。欢迎转发,请勿转载。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五):摘抄

  花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將村上的《愛吃沙拉的獅子》讀完了。村上幽默的文字,加上大橋步萌萌的配圖,連如此艱難的生活都感覺到如此的美好。這本書充分體現了村上先生基本沒有題材不夠用的問題。下面,就將這本書裏面,村上先生比較幽默,有哲理的句子摘抄下來,與君共勉。

  從精神衛生的角度來看,比起強迫自己忘卻難以忘懷的記憶,像我這樣想記住卻忘得一幹二淨,或許才是無害的呢。當然,也不是說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消統統忘掉就萬事大吉呦。 ——《忘不了,記不住》

  女人並不是有事想發火才發火,而是有時想發火才發火。 對方大光其火時,我只能嚴防死守,老老實實地充當沙袋。面對自然災害,正面迎戰是不會有勝算的。我就像一個聰明的水手,只管縮緊腦袋,心中想些不相干的事情,等待那蠻橫的颱風過去。 ——《只見過牛頭梗犬》

  但寫文章時,為了親切地對待讀者,卻也絞盡腦汁、竭盡全力。不管是隨筆還是小說,文章至關重要的要素就是親切心了。也就是把文章寫得好讀一些,易懂一些。 縱然愛已消亡,親切依舊長存。 ——《縱然愛已消亡》

  “要做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個人必須辦到四件事:種樹,鬥牛,寫書,再加上生兒子”(此話是歐內斯特.海明威所寫,對這句話,不敢苟同) ——《要做個真正的男子漢》

  音樂就像時間觀念一樣,人類以外的動物(至少是貓兒)只怕是感受不到的。 ——《歌劇演員的暹羅貓》

  因為我在大腦裏想像過太多的可能性:大概是這樣吧?可能會那樣吧?結果亂成一比糊塗賬,居然記不清電影真正的結尾是那一個了。 ——《等上斷頭臺》

  新的平底鍋很不適合做西式煎蛋卷。得討好它,時而恭維時而恐嚇,想方設法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就算已經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每次用過還得細心保養。 ——《做西式煎蛋卷》

  現行的審判制度很難說是完美無缺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中也有品行高潔的人物,但另一方面,偶爾也能看到一些令我心生疑念的人。 ——《到法院去》

  連我也會積極出力······呃,出不出呀?(哈哈,糾結中的村上先生好幽默,多餘的性欲該獻出去嗎?哈哈哈) ——《獻慾手冊》

  無聊的交談有時近於拷問。 如此一來,重要的便不是“說的流利”,而是“自己能準確掌握多少要傳遞給對方的內容。”也就是說,無論英語說得何等流利,假如內容莫名其妙,枯燥無味,誰也不願意同你交談。 ——《無聊得要死的交談》

  不過換個觀點思考,小費其實就是金錢以肉眼課件的形態,從這一邊轉移到那一邊,要說清晰易懂倒也清晰易懂,在某種意義上還很人性化。 ——《小費難》

  不必每天通勤,還不必開會。僅僅少了這兩樣,就可以節約許多人生的時間。 對知識來說,似乎有那樣一種類似大象墓地的場所。 重要的大概不是知識,而是渴望獲得知識的願望與熱情。只要有這種東西,我們就會不斷前行,仿佛在推動自身一般。 ——《不知道,不明白》

  我站在鏡子前端詳着自己的臉,但沒有發現出奇之處。鏡子裏面,照例是毫不起眼的我。那隻母獅子到底在我身上尋找什麼呢? ——《美泉宮動物園的獅子》

  音樂穿越意識與某種東西直接相連的情況,在我身上也發生過。 ——《一聽到這支曲子》

  說道旅行包,最大的問題就是基本沒有行程和目的完全相同的旅行。 方便的東西,必定會有不便之處。所以帶去旅行的東西,越單純越好。 ——《我喜歡的包》

  儘管女人活在世上有許多不易之處,可男人活在世上,也很不容易哪。 ——《啊呀好為難,呃呃該咋辦》

  就這樣,三十多年過去了,我至今仍然對“自己是個小說家”有點心神不寧(或者說問心有愧)的感覺。對於寫小說,我倒是非常喜歡,覺得不管怎麼看都是我的天職,可是對於小說家這個頭銜和社會定位,至今仍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 總之就是這麼一個世界,絕非我喜歡的那種。有話想說時,我會毫不含糊地大聲說出來,不然就一言不發。 ——《姑且在寫小說》

  無論多麼美麗的語言,多麼瀟灑的措辭,一旦與自己的感覺和生活方式不合拍,就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 不管什麼事,只要我做不來,別人能夠做得很好,我就會佩服的五體投地,天性如此。 看到那些擅長挑選禮物的人,我想到挑禮物的訣竅就是絕不摻雜個人好惡。 ——《贈人禮物者,受人禮物者》

  爵士是要正襟危坐、洗耳恭聽的音樂。 ——《聽不聽爵士?》

  我知道世上有這麼一種東西,還吸引了許多人,也無意拼命否定它的價值,卻對它了無興趣。 ——《做占卜師的短暫生涯》

  相對而言更適合螞蟻型,但同時我又是個人主義者,恐怕會討厭那種僵化的集體生活。 當然沒有餘地可供選擇,也沒有必要思考生的目的。世上說不懂也有這樣的人生。我是不是這麼想。 ——《沁入岩石中》

  我常常覺得假如有了某些東西,人世間就會變得更方便一點。可怎麼也沒見它們變作商品,成為現實。 ——《所謂新宿站裝置》

  儘管這個世界上人滿為患,可要湊齊四個合適的夥伴還真難。 ——《對不起啦,路德維希》

  我總覺得將年歲漸增看作逐漸喪失各種東西的過程,還是視為不斷積累各種東西的過程,只怕人生的質量會大不相同。 ——《快樂的鐵人三項》

  正因為會發生未知的事情,旅行才有趣,假如一切都像當初計畫的那樣順順當當不出意外,旅行大概也就失去了意義。 ——《走,旅行去》

  遺憾的是,有那麼多閒暇的日子在尋常的人生中並不長久,為了消磨時間與我交往的人越來越少了。 ——《踏踏地走過秋天》

  我基本不給別人忠告,因為我一向遵循“儘量不多嘴多舌”的原則處世做人。 世間許多人需要的其實不是實用的忠告,恰恰是充滿暖意的附和。活到一定的歲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漸漸就變得這樣看問題了。 ——《是嗎,很不順利嘛》

  (日復一日堅持跑步)雖然毫無科學性可言,這也是一項耗費了我的人生、動用了我的身體進行的實驗。 ——《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的人們》

  不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要努力的活下去。 ——《當我死去時》

  只是我本來不喜歡拋頭露面,儘管事到臨頭能對付過去,可事後疲勞感便會噴湧而出,變得自我嫌棄,工作也心不在焉。 ——《眾目睽睽之下》

  人生路上走的久了,被人家說上兩句難聽話、受到些難堪的對待,這樣的經歷越積越多,便成了家常便飯,於是變得無所謂。 好像年輕時越是四處碰壁,被社會打擊的遍體鱗傷,等到上了年紀,就越快活自在。 ———《午睡達人》

  我心想,蒙克在奧斯陸的黃昏聽見的“呐喊”,恐怕就是每個人心底深藏的不安發出的尖銳共鳴。有人能明白無誤地聽見它,也悠人將它無聲無息地深埋在心底。 ——《蒙克聽到的》

  縱使漫無目的,但只要勤勤懇懇地四處走動,久而久之總會遇到些好事。 ——《狗若到處溜達······》

  小說家必須牢牢盯著人們意識中的陰暗領域,但不工作時,我大抵生活在“呃,算啦算啦,總會有辦法”的世界觀之下。 ——《半杯水》

  一開始就盯著第二發力,最後如願以償成為第二的則不多見。 ——《第二就不行嗎?》

  可只要和貓兒一起坐在午後的陽光里,靜靜的閉上眼睛,時間就會溫柔而親密地流淌過去。 ——《給貓兒起名字》

  不愛說話的人啊,請努力生活。我也在背後無言地生源你。 ——《您不愛說話嗎?》

  正因為連當事人都不太瞭解那條根的情形與土壤的狀況,正因為它的功能難以把握,趨勢難以預測,人生的發展才更有趣。假如一切都規規矩矩地遵循邏輯與道德,附上使用說明書和產品保證書詳加解釋,活下去恐怕會變成十分無聊的任務。 ——《是說愛欲之根嗎?》

  內心迷惘時,就大口吸氣、跑步上山就好了。一切都將變得神清氣爽。 ——《荒唐的距離,糟透了的路》

  死絕不是令人心情愉快的事,就算如此,還是有些讓人不寒而慄,心想“你就饒過我吧”的死法。 ——《唯獨這樣的死法······》

  普通人只能親眼看到的東西,我卻一直在想像中看見它們。 ——《在想像中看到的東西》

  可是,美麗的東西,正確的東西存在於每個人心裏,語言不過是反映這種感覺的工具罷了。我們當然得善待語言,但語言真正的價值難道不在於它與語言使用者的關係,而非語言本身嗎? ——《濕地板滑》

  人生不是糟糕就是悲慘,二者必居其一。 我身上當然有偽善的地方,否定這一點就是最最偽善的行為。 ——《糟糕的事,悲慘的事》

  畢竟寫自己喜歡的東西更開心。至於厭惡的東西、喜歡不來的東西,我隨時提醒自己不去思考它、不去寫它,這是我的基本方針。 ——《最好吃的番茄》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六):村上大叔带来的快乐

  没想到看这本《爱吃沙拉的狮子》的过程简直轻松愉快极了,中午时间吹着电风扇,大概一个半小时就翻到最后,几乎是笑着看完。还想夸一下译者,这么流畅的阅读体验少不了他的功劳。

  书的内容是杂志专栏连载集结而成,篇幅短而题材广泛,皆是生活经历、心得感悟。他写自己做西式煎蛋卷,却设想了一个温存后第二天穿着平角短裤的男孩给睡意未消、裹着男式条纹棉衬衫的女孩做西式煎蛋卷的情景(果然是给女性杂志写的专栏)。他说在国外给小费难,最后总结出的诀窍在于气势,是要充满自信、毫不犹豫地递出去。他写自己养了一只很野性又凶暴的雄猫,早晨肚子饿了,会啪唧啪唧地拍打他的脸(好凶残的猫,居然也能投缘)。他去旅行,会把“这个也许用不着啦”的东西汇拢起来带上,路上穿一件仍一件(哎,好像某人也这么做过)。就像是看村上在面前跟你闲扯一样,这是一场尽兴的谈话。

  老实讲,这是我看村上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不可避俗,是声名远播的《挪威的森林》,那时候还在念初中,在《读者》上看到贝塔斯曼以及一批书的介绍,趁着周末骑车去邮局汇出第一笔款,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它。读完之后,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震撼,可能那时候年纪小经验少,消化这样的内容太难,阴郁沉重的感觉挥之不去,后来一直不敢再看。

  看完书必点豆瓣瞧瞧,发现好多人亲切地叫村上大叔,还说他又来卖萌。啊,看来是我误解他太久了吗?一股子兴趣冒出来,想找来其他的书继续看一看。

  说起来我身边爱着村上大叔的人也不少。陈山百算一个,有一次他不知哪里打了书激素,想要把村上和昆德拉的书全部买齐,对比着各书的版本不亦乐乎,不过那会儿他还趴在《权利的游戏》系列的坑里出不来,所以现在那些书还全部躺在某逊的收藏夹里。这本狮子就是他买来的,结果先被我撕了塑封、从头到尾翻了个遍。我琢磨着,要不要给他再打一针刺激下消费呢?

  想起来有一个夏日晚上,有五个人拎着几袋东西走到了苏堤上,找了一个没有灯光的岸边坐下来,乌漆麻黑的就着泡椒凤爪、鸭舌、花生还有啤酒开始谈人生,居然谈到了村上大叔,说起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什么》这本书,星星慷慨激昂地讲起了村上大叔怎么开始写小说的细节,老狗在一旁中气十足地纠正,两个大男人对这方面的记忆和理解显然有出入。他们争论什么我忘记了,在一轮对吼和下赌注之后,老狗掏出了手机,映着蓝白色的屏幕光亮,老狗的嘴角似乎有一股狡黠的微笑,他念着:“……我躺在草地上,啜饮着啤酒,不时仰面眺望天空,一边观看比赛……球棒准确地击中了速球,清脆的声音响彻球场……而我下决心道‘对啦,写篇小说试试’,便是在这个瞬间……”然后这片黑暗中就肆无忌惮爆发出对星星的取笑,吓得蚊子都跑远了。那个晚上扯谈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他们争论什么我也忘记了,为什么谈到村上大叔也不知道什么缘由,可能是跟躺在草地上的大叔一样,我们席地而坐正好喝着啤酒吧。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七):村上到底在想什么啊

  村上广播

  为什么不叫碎碎念

  村上春树真是一个唠唠叨叨的中年大叔啊!

  每天都会把自己的生活写一写。

  去了动物园,要写;喝了啤酒,要写;养的猫,也要写……

  所以,村上春树管自己的专栏叫做“村上Radio”。

  而最早的时候,他叫做“村上朝日堂”。

  其实叫“村上碎碎念”是极好的。

  也不要小瞧了村上春树的散文。

  虽然每一次读,都会萌生“出名之后就是好啊!随便写一些什么都可以赚钱”的念头,但是真的要写这样的风格,完全写不出来。

  这么轻松愉悦的打发时间的散文,也不是想写就能写的。

  村上春树不仅是文艺青年的标志,也是青春的标志,虽然他现在年纪不小了。

  但我想,他依旧如此年轻,是因为充满好奇心。

  而他充满了好奇心,是因为他一直坚持跑步,以及没有孩子。

  他没被抚养孩子这件事情折腾过,他的精力还是如此旺盛。

  十几年来,村上春树的小说风格变化比较大,散文几乎没变化。

  日本杂志在想什么

  真的有人看?

  一篇一千两千字的文章,搭配上线条简单流畅、颜色鲜艳夺目的插画,村上春树的作品在杂志上新鲜出炉。

  这本书的插画是由大桥步绘制的。之前还和安水西丸合作过。

  可是这样看不出来美丽的图画,却惊人地能换来好心情。

  打发时间,心情总是好的。

  想想国内的杂志,不是少女状呓语,就是大妈状教导,不然就是一脸严肃的学术。

  所以,清新的日本杂志,到底会不会有人看呢?

  我估计,村上春树的专栏开的这么热闹,应该是很受欢迎,所以一定有很多人看吧!

  -----------------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共微信号

  ook-life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八):邻居家的村上大叔哦

  今年竟看了好几本村上春树的书,其中小说和杂文各一半。从前我爱读他的杂文,是因为那些无比芜杂的文字里却能见出这是位不乏深刻思想却又很好玩儿的可爱老头,而几年前那篇《高墙与鸡蛋》也令我感动许久。

  但翻完这本在杂志上连载的杂文集,却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村上君真是像极了生活中某位隔壁的可爱大叔,我们习惯每周与他见一面,听他絮絮叨叨地讲些或者有趣或者他自己觉得很有趣的故事——他像是熟悉而温暖的存在,但他走过去、也就走过去了,假如有段时间大叔没有来访了,我们甚至没有觉察:诶,邻居家的村上大叔怎么许久未见了?

  嗯,也许有一天,当村上大叔不再高产地推出作品时,我们也会十分想念这位可爱的老头——当然我不希望他封笔。

  顺祝,咱们可爱的村上大叔在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中继续陪跑愉快——因为我打赌他今年还是不会拿奖。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九):不善于应付庞大的组织

  村上式人生哲学首先是个人主义的,在他的时代,读过大学的人主流的生存方式是在象三井、三菱那样的大公司找个工作(如今也是),成为上班族,一步步往上爬。但他一点都不想去个什么公司找个什么工作,而是借了钱和妻子开起了爵士酒吧,成为一个个体户。之所以开爵士酒吧,而非其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从早到晚地听音乐”。在本书中他说:“……但同时我又是个人主义者,恐怕会讨厌那种僵化的集体生活”。村上春树不喜组织生活,他在小说里没少借主人公抨击“组织”,如《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实在不善于应付庞大的组织,那里刻板守旧,蠢货甚多,格外让人费时费力。”在耶路撒冷的演讲,他把体制比作墻,不妨说也对组织的危害进行反思。

  人靠什么动力而活,这也是人生哲学一个重要问题。在村上与读者的信件往来中,村上谈到驱动自己生活的原动力:“驱动我的原动力,归根结底还是‘好奇心’。精神上的好奇心,身体上的好奇心,尽己所能扩展对世界的认知。”在本书中,村上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重要的大概不是知识,而是渴望获得知识的愿望与热情。只要有这种东西,我们就会不断前行,仿佛在推动自身一般”。这一点,倒是传承了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无知”精神——“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因为无知,所以求知。所知面越大,困惑更大,就更需更多的求知。读村上春树,常常想起苏格拉底,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爱吃沙拉的狮子》读后感(十):村上春树的人生哲学 ——《爱吃沙拉的狮子》阅读札记

  跟大多数读者一样,我接触村上春树的第一本书是小说《挪威的森林》。后来,逛旧书店的时候,看到小开本的村上朝日堂系列,才知道他也写过为数不少的随笔。村上的小说和随笔,构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景。一个是遥远的村上,隐喻的村上;一个是面对面的村上,邻家大叔般的村上。如果你因为他的小说,想要认识“这只下蛋的鸡”,看他的随笔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天就聊聊大陆最新出版的村上作品《爱吃沙拉的狮子》,从这本215页的随笔一窥村上文学与生活的风景。札记的第一篇先聊聊村上式的人生哲学。

  曾经有这一样有趣也蛮伤感的对白:“为什么分手”?“抱歉,因为你不够村上春树”。

  到底怎么才够村上春树,得从村上式的人生哲学谈起。与小说曲折委婉的表达不一样,在随笔中,村上对自己的人生哲学娓娓道来,可谓直抒胸臆。

  村上式人生哲学首先是个人主义的,在他的时代,读过大学的人主流的生存方式是在象三井、三菱那样的大公司找个工作(如今也是),成为上班族,一步步往上爬。但他一点都不想去个什么公司找个什么工作,而是借了钱和妻子开起了爵士酒吧,成为一个个体户。之所以开爵士酒吧,而非其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从早到晚地听音乐”。在本书中他说:“……但同时我又是个人主义者,恐怕会讨厌那种僵化的集体生活”。村上春树不喜组织生活,他在小说里没少借主人公抨击“组织”,如《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实在不善于应付庞大的组织,那里刻板守旧,蠢货甚多,格外让人费时费力。”在耶路撒冷的演讲,他把体制比作墻,不妨说也对组织的危害进行反思。

  人靠什么动力而活,这也是人生哲学一个重要问题。在村上与读者的信件往来中,村上谈到驱动自己生活的原动力:“驱动我的原动力,归根结底还是‘好奇心’。精神上的好奇心,身体上的好奇心,尽己所能扩展对世界的认知。”在本书中,村上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重要的大概不是知识,而是渴望获得知识的愿望与热情。只要有这种东西,我们就会不断前行,仿佛在推动自身一般”。这一点,倒是传承了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无知”精神——“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因为无知,所以求知。所知面越大,困惑更大,就更需更多的求知。读村上春树,常常想起苏格拉底,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中,除了与自己友好相处外,怎样与其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村上的作品虽然畅销全球,但在本国文坛并不太受人待见(这大概也与他不进圈子有关)。村上春树在爱丁堡接受访谈时说:“某种意义上,我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我有自己的读者……但批评家、作家,他们中大多数人不喜欢我。为何如此……我也不知道。我已经写了35年,但我刚开始写作时的环境几乎跟现在一模一样。我一只丑小鸭,永远不可能变成天鹅。”是不是白天鹅村上本人似乎并不在意,因为他与人相处的哲学是“不相处”,即所谓尽量简化自己的人生。活在人世间,我们都是学会排解自己情绪。就像有句话说,不可能人人都喜欢我。村上的确很会安慰自己:“如此说来,我还经常受到批评,说‘村上春树伪善’。别人这么说我,我当然不会心情愉快。但想一想,能挺身而出,断言‘不,我不是伪善者’的人,这世上又有几个呢?”当然,任何一种成长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内心强大如村上的人要支付代价是——“为了不受伤,要么穿上厚厚的铠甲,要么上脸皮越来越厚,这样一来疼痛当然会减少,可感受力也相应地不再敏锐,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用鲜活清新的眼光观察世界了”。

  村上与人交往,还有一个原则是“不给忠告、不下结论”。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心灵鸡汤横行天下,可能是我们太需要忠告了。村上春树之所以不给忠告,一方面是作为怀疑主义者,对绝对的人、绝对说法持有怀疑态度;另一方面,他发现“世间许多人需要的不是实用的忠告,恰恰是暖意的附和”。不过有趣的是,村上虽然自承胜任不了那种给咨询者做解答的角色,但却开了网站,阅读3万份以上的信件,并且给很多来信做出解答,显然,原则虽然摆在那里,运用却可以灵活。人生的事,真是说不准。

  谈到与人相处,自然少不了对男女相处之道发表见解。村上特别提到了如何对付“生气的女性”,并颇为得意认为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女人并不是有事想发火才发火,而是有时想发火才发火”。这句话在他的旅行札记《远方的鼓声》中也提到过。我们从这句话可以一窥村上春树的婚姻生活,肯定也非一直风和日丽,定有诸多夫人发火的场面,村上君要想平安度过,想必也非常不易。虽然,他是鼎鼎有名的大作家!

  (本文为转载,原作者:小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