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读后感10篇

2018-06-07 20: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读后感10篇

  《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359图书,本书定价:40,页数:201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读后感(一):琐碎拾屑

  我一早说过,我就是这么个爱唱唱反调的家伙正儿八经内容向来是读不进去的,扒拉扒拉还是拾捡些零零碎碎的突发奇想,攒成一篇书评,聊以充数吧。

  泰山

  本书序中曾道汪曾祺汪老先生写泰山,很耿直地说:“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

  兀然想起了一则古代轶事,说是秦始皇的时候封禅泰山,有那些个抱残守缺的儒生,要求他把撵子上的车轮都用蒲草包上,免得伤到了泰山的一草一木。想来当时跑去跟秦始皇说这话的儒生,一定是因为被冠冕上垂着的珠帘挡住视线,没能看到秦霸总铁青的脸色,否则哪还敢继续巴拉巴拉呢?

  要知道,秦始皇本来就对这些儒生越来越不耐烦了,临到要高高兴兴的封禅了,又给他来这手。胆敢干出这么触霉头的事儿,活该惹火了马王爷,一股脑全埋地里去做了花肥!

  金岳霖

  忘记是在那本书上看到的了,有说此君是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的,有说此君是为了陆小曼念念难忘的。众说纷纭,也难辨真假了。

  今个看了汪老的散文,说是某研究东方哲学教授,抗战时听到了防空警报,抢出个个小箱子就冲出屋去了。但是,这口小皮箱里放着的不是他的身家财产,而是某位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

  这倒让我不免有些生疑,莫非这位“研究东方哲学”的教授就是金某人,而那位聪明女人更是不知姓林、姓陆了。

  锦灰堆

  .没写完呢

  《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读后感(二):随兴所至,淡薄致远---评《汪曾祺作品集 散文卷》

  散文,一种随兴所至,感从心发的创作文体。相较于其他类型文学创作,散文除了贵在行散之外的神采飞扬。虽然散文看似随性,但是真正要创作出精彩的散文篇章其实并非易事。毕竟这需要的是无尽的感悟,发自肺腑的抒情,由小见大的细细品味----

  手捧着汪曾祺的《汪曾祺作品集 散文卷》,我深切感受到了文字的无穷妙趣。在这本书中,它共包括了民俗风物、人生人物、屐痕、谈艺录四辑。其中更是收入了八十余篇散文。看似信手拈来的文作之中,我们其实可以透过内容品读无穷无尽的人生之味。正如本书编者推荐的,汪曾祺的散文作品其实时时营建着宁静恬淡,自成含蓄淡远的风格。很多看似平淡凡人凡事乡土风情,花鸟鱼虫,典故词章尽情地在这里的散文中散发着别样迷人风情。

  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事一人,处处皆有着耐人寻味看点作者有如弹奏着一曲生活中灵动乐章,于《汪曾祺作品集 散文卷》中恰到好处地轻拢慢抒发着真情。在本书的民俗风物一辑中,我读到了不少关于作者家乡美食和民俗的分享。于无声胜有声的文字表达中,我除了了解作者曾经故乡风土人情外,我更透过这里文字的描绘和勾勒感受到了作者发自肺腑的对家乡生活怀念和追味。食物元宵野菜花园----没有华丽的文字,却有着质感深情。读着这样的篇章,我觉得自己思绪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牵引着回归。回首那曾经逝去的岁月,缅怀故乡生活的点滴感叹时光飞轮下的无尽情怀----- 江苏人士的汪曾祺透过他的文字,细细历数着讲述高邮的风土人情;同为江南沿海城市的我借助着他的作品一同徜徉在故乡的思绪旅途。淡薄的文字之下,实则有着无尽的心绪,随性的文笔之下,实则有着太多的共鸣

  通篇地阅读者这样的一部散文集读物,我觉得自己从中收获多多。不仅仅因为本书的阅读带领着我发现了身边很多平常事物的精彩情趣,更因为我觉得本书之中的内容牵引着我的思绪,感叹世间美好。借助着这本书册的阅读,我更是除了品读之外后兴致勃勃地提笔创作着属于自己的散文。跟着大师经典藏文作品指引,我很是期待着自己同样也可以在细致观察和感悟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文字。记录下自己平时经历心得体会,感悟平凡背后精彩无限的生活,更可以品读丰富多彩的创作人生!

  《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读后感(三):作家影子

  作家的影子——《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

  中央台有一档节目,让孩子说出最喜欢的一本书,一个女孩说了一本和吃有关的书,评委问她,同是写吃,你认为汪曾祺笔下的食物有什么特点女孩歪头想了想,说:“看了汪曾祺的食物描写让人很馋。”那时未看过汪老的书,但女孩的这句话却深刻地印在脑海里。

  汪老的这本散文集开篇就是写的就是食物。他笔下的食物都是一些市井小吃,如炒米、咸鸭蛋,这是寻常百姓家每天都能接触的食物,因为习以为常,反而视而不见。有几篇文章都提到了枸杞芽,春天刚刚发出的芽用油盐一炒,简直是人间美味,这道食物给汪老留下了深刻印象。《红楼梦》有一次也说到了枸杞芽的做法,是探春和宝薛想吃这道菜点名让厨房去做,也是用油盐来做,可见吃枸杞芽的历史由来已久。家里的花盆也种了这株值物,春节正是生发的季节,翠绿的叶子让人喜不自禁,却从未想过把其炒来吃。

  汪老对食物的热爱体现在各类主题文字中,在写人叙事时,他也写到吃与食物。他到沈从文老师家做客,有几次写到师母张兆和做的食物,食物成了他追忆重要节点记忆的凭证。爱吃的人也必是一个好厨师,虽然汪曾祺未曾描写自己的厨技,但是他报的菜名都让人觉得那必是美食家的做法。看这些文字,我也想,如果有人问我,看到汪曾祺先生写吃,我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我没想到馋,也没有想到和吃有关的事情,却莫名地想到了去吃这些食物的人。历史不可考,文字也并未透露半点端倪,在茫茫世界中,有一些食物,因为热爱这些食物的人而额外换发了光彩,这是食物的幸运

  汪曾祺笔下的食物总让我想起遥远的南方水乡,绿草莹莹,水波盈盈,渔家撑着船在河里穿行,背景是起伏的连绵的山脉。我是没过去这样一个地方的,但文字给了我想象力,我仿佛亲历了此情此景

  除了食物,更多地是写人。汪曾祺写了许多人,有老师,有知名画家,还有一些戏坛名角,这些人有的熠熠生辉,有的淡若星辰,但在汪曾祺的笔下,平均用着力气,并没有一个人有名而额外用些笔墨。他有几处写到了父亲,那是一个可爱的父亲,博学可爱,童心未泯生动有趣,隐约觉得,正是有这样一位父亲,才让汪曾祺有了深厚的文学底蕴。他写人,大多是用白描的方式,没有面面俱到,只用数笔勾勒出了一个轮廓,但人物形象却是呼之欲出。他也说过,写小说人物,要用语言文字捕捉人物的神情——传神。果真传神,写戏剧名角那几篇,这些名角们的性格一目了然,细细品读,其实就是捕捉到了传神的神情,这要得益于作者平常的观察与体会。观察易说,却不易学。许多事经历了过程,过后写出来,却是寥寥数笔,完全不得要领,主要原因是观察不细,体会不深,泛泛而过,得到的结果就是无从写起。每位写作者都要学习汪老的本领,他写人,文字不多,但却都是传神到位,让人过目难忘。

  汪曾祺的文字总体读来清浅,似一杯茶,味道由浅及深再渐浅,一杯茶品出多种滋味,汪老的文字也是如此,第一印象清浅,随即又浓烈起来,渐渐又归入浅淡。多种滋味瞬间转换,各种感受转瞬即逝,留下的终将是美好。

  散文里的文字似乎更能代表作家本身,因为这些文字不需要借用别人的口说出来,是直抒胸臆感情的直接抒发。读这些文字,我时常地翻到封面,看作家的画像,想一再的确认这是我从文字中看到的作者的样子——像又不像。

  《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读后感(四):人间有味清欢

  提及现当代散文作家,汪曾祺一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第一次听到汪曾祺的名字以及读他的作品,都是在大学时期,当时我已经20岁,算是接触的很晚了。我最早读的汪老的作品,即是他的散文,听一个同样喜欢散文的朋友介绍说,汪曾祺的散文写的尤其好,特别是关于吃的部分,他还告诉我,千万不要晚上看。

  结果,第一次看汪老的书,就是在一个饥肠辘辘的深夜下进行的,看的我饥饿难耐,口水直流。只是读过几篇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位很会生活很会吃的老头儿

  汪老谈吃,堪称一绝。用字精炼,用词精确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美食的魅力。谈吃,其实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谈吃有个大忌,不能就吃论吃,不然容易落入俗套,试想一本菜谱写出花来也没多大趣味吧。

  汪老谈吃,很注重吃的感受、吃的氛围,以及这个吃背后的故事。就是一道简单的小菜,他都能把它的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而且还常会对比出多种不同的做法、吃法,可见其尤为爱吃。汪老谈吃很接地气,语言朴素,但又不失精致,把生活的乐趣和美食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书共分为民俗风物、人生人物、屐痕、谈艺录四辑,在第一辑民俗风物中,汪老就先从吃说起,提到了不少故乡的食物,包括他小时候吃过的一些美食,如今有很多是吃不到了。美食之外,汪老还回忆起了他的老家,围绕着他的童年,讲了很多过去的事。在人生人物一辑中,汪老写了不少人物,除了他的至亲以外,还有很多的大家,比如沈从文、闻一多、金岳霖、吴雨僧、赵树理、铁凝,以及戏剧界大咖,此外也有几位名不经传的人物,经历都颇具传奇色彩

  汪老写人跟其他作家不一样,他很喜欢写一些平常小事,这些小事,可能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过。而且,汪老特别爱写趣事,几乎他回忆的那些人,都被他写过一两件。也是因为汪老的文字,让我们能看到不少名人大咖的趣事,满足一下好奇心

  汪老是个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他经历过中国最动乱的年代,也是物质贫乏的年代。然而在他的字里行间,从未见他有过抱怨,从未对别人有过恶语相加。即便是被扣上右派的帽子,他依旧安然若素。有人说这是逆来顺受,汪老则说这是随遇而安,有口吃的,有本书看,有点事做,就是极大的满足了。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汪老下乡劳动,他一个人在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马铃薯,这是一项非常枯燥孤独工作,他却做的津津有味。白天对着马铃薯画一天,晚上把画过的马铃薯烤了吃,然后坐在床上看书、写诗,这样的生活,被他形容为“神仙过的日子”。而且汪老还不忘自嘲,像他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真是一个十足可爱的老头儿。

  有一个作家曾形容汪老的文章,一句一句的拆开来看,显得平淡无奇,但是放在一起读,味道就不一样了。这个形容非常的贴切,汪老的文章,即是如此。

  文/颜先生

  《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读后感(五):于俗世描摹中绽放惊艳

  于俗世描摹中绽放惊艳

  ——读《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随感

  “他的杰出性在于,回复传统艺术品格,将非我的艺术,还原到真我的性灵世界。当代文学的这种精神上的调整,可以说是从他开始的。”一如著名文学批评家孙郁所评价的,汪曾祺的散文少雕琢,不做作,平白如话。《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收录了汪曾祺最为经典的八十多篇作品,他写民俗风物,他叙凡人小事,他谈花鸟虫鱼,他考典故辞章,总于俗世描摹中绽放惊艳,在温文尔雅中别有韵致。在他看来,“人和自然关系,人是主体”(汪曾祺《目看两不厌》)。比如,“写山水,无非是写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山水的默契融合,一番邂逅,一度目成,一回莫逆。”

  汪曾祺的文章看似平淡隽永,实则内在拥有很多独特的东西,“在夜晚阅读汪曾祺,自然是一种享受,开卷慢慢进入,心也渐渐平静,故乡,邻里同事亲友陌生街道熟悉老屋,昆明的警报和上海的星期天,高邮的河流和北京的安乐居,都是作家笔下轻盈流动的笔墨意象。”比如,他在《故乡的食物》中写“咸菜慈姑汤”:“我小时候对慈姑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慈姑,并不想”,“因为久违,我对慈姑有了感情……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不怎么爱吃。所有的慈姑,都有我一个人‘包圆儿’了。”汪曾祺的文字就是这么纯粹,他从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艳的色彩。一句“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汤”,在平淡质朴中显真情、见韵味。

  汪曾祺的散文很琐碎,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之中,很是平淡自然。汪曾祺在《岁朝清供》中说,“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寥寥数语,“不见斧凿痕”,惟见真淳、见雅致。

  汪曾祺说,他“永远是一个小品作家”。但是,“他的一切,都是诗”(黄裳语),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贾平凹语)。如其所言,他“不会把自己淹没在景物和历史中”。一如他在《山和人》中所言,“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所以,“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或者“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乃至“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两登泰山,在泰山之“大”中认知“小我”,而这种人性自觉又在不经意间融入行文中。尽管汪曾祺“把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使二者在强烈的张力中达到和谐……”(李陀《道不自器,舆之圆方》),尽管汪曾祺的作品没有奇特的意象,也不雕章丽句,但却化俗为雅。捧读《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无论是记叙凡人小事,还是流连乡风民俗,谈论花鸟虫鱼,考证典故词章,均犹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隽永、宁静。

  原载2016年7月9日《燕赵都市报》第13版“书吧

  http://yzdsb.hebnews.cn/html/2016-07/09/content_112381.ht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