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众说钟叔河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众说钟叔河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8 20: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众说钟叔河经典读后感10篇

  《众说钟叔河》是一本由张中行 朱正 等著 / 梁由之 王平 合编著作,华夏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5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众说钟叔河》读后感(一):钟叔河的世界

  一、钟叔河其人

  李峥嵘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其最早在书摊中结识的“湖南三种人的故事——查泰莱夫人情人丑陋中国人和周作人。20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流行着这样一句嘲讽的话,而这三种人中的两种都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钟叔河。”

  作为平江人的钟叔河,和写武侠小说的平江不肖生是亲戚;钟叔河既没有显赫的家传,也没有拜过名师,甚至没有上过大学,全靠自学。

  作为编辑学者散文作家的钟叔河,用张中行的话来说就是“人有至性,对事严谨认真,对人宽厚恳挚……用古语说是诚和敬。话都是发自心腹,有时甚至近于迂”。

  在出版界有一种广为流传说法,那就是:“北有范用,南有钟叔河”。因为“走向世界丛书”引起了学界的轰动的钟叔河,因缘际会,钱钟书先生建议将叙论结集单行,表示愿为之作序。杨绛先生说:“他平生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这套书最早的版本单本几元,现在奇货可居,在二手市场卖到数千元一套。

  二、钟叔河其作

  “问汝平生功业”,梁由之这样评价成就筚路蓝缕标新立异,主持出版了一批在彼时堪称惊世骇俗书籍。其中,尤以周作人、曾国藩著作引人瞩目争议很大。

  主要著作有《钟叔河评点曾国藩家书》、《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念楼集》、《天窗》、《钟叔河散文》、《念楼学短》、《学其短》、《青灯集》等。编辑作品有《走向世界丛书》、《凤凰丛书》、《知堂书话》、《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等。

  梁由之这样评价钟叔河的文风:清新简洁,婉而多讽,绵里藏针,余味悠长,深受读者喜爱。钟先生一贯认为:好编辑是编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戏称编辑要两支笔——蓝笔自娱,朱笔编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钟叔河其胸襟思想

  作为现代读书人应有其宽广的胸襟与眼界,更有其自由之思想,独立精神。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走向世界的传统不绝于缕,从司马迁开创的史记体例,其中就有列传,特别是四夷立列传和外国列传附于卷末,就是很好的明证和说明,汉唐的使者开创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贸易经济、文化之旅,明代的郑和西行,近代以来魏源、林则徐、黄遵宪等先进的中国人,还有五四一代的学人和知识界思想界精英和先行者无不有着广阔的胸襟和开阔视野

  同样,作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离不开现代学术眼光,更离不开文化书籍的滋养和发育。走向世界丛书,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另外一个维度,极大地解放了我们僵化的思想和固执收成。无数学人无不受其影响,渐次融入到思想解放的社会大潮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先行者的钟叔河并不孤独

  钟叔河现象正是中国在学术、文化、思想到各方面向世界迈进的可喜现象,正因为这一现象的独特,所以尤为引人反思反省

  四、钟叔河其精神世界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立体全面了解钟叔河精神世界。《先行者并不孤单》一辑,综合性地论述钟叔河先生其人其书,在思想界的精英论述其人其书时,更是后学者认识前人坚持独立思想深入思考不易艰辛,其卓见和学识更值得后人继承发扬之;《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一辑,从不易见到的《环游地球新录》原书,会让你知道早年出国的中国人是怎样观察和认识外部世界的,保留的珍本孤本对文化的意义文明蜕变历程可想而知

  大量的细节和故事,丰富了钟叔河先生的精神世界;不同人的视角关注点,更加深了我们对钟叔河先生的卓越非凡贡献有了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

  与其说时代成就了钟叔河,不如说钟叔河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时代奉献出一餐最为精美的精神大餐,使这个世界充满了钟叔河鲜明的个人烙印,影响到未来,这影响也将是长久的,不可磨灭的。

  《众说钟叔河》读后感(二):钟叔河的眼界和时代

  钟叔河的眼界和时代

  一、钟叔河其人

  李峥嵘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其最早在书摊中结识的“湖南三种人的故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丑陋的中国人和周作人。20世纪八十年代,文化圈流行着这样一句嘲讽的话,而这三种人中的两种都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钟叔河。”

  作为平江人的钟叔河,和写武侠小说的平江不肖生是亲戚;钟叔河既没有显赫的家传,也没有拜过名师,甚至没有上过大学,全靠自学。

  作为编辑、学者、散文作家的钟叔河,用张中行的话来说就是“人有至性,对事严谨认真,对人宽厚恳挚……用古语说是诚和敬。话都是发自心腹,有时甚至近于迂”。

  在出版界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那就是:“北有范用,南有钟叔河”。因为“走向世界丛书”引起了学界的轰动的钟叔河,因缘际会,钱钟书先生建议将叙论结集单行,表示愿为之作序。杨绛先生说:“他平生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这套书最早的版本单本几元,现在奇货可居,在二手市场卖到数千元一套。

  二、钟叔河其作

  “问汝平生功业”,梁由之这样评价其成就:筚路蓝缕,标新立异,主持出版了一批在彼时堪称惊世骇俗的书籍。其中,尤以周作人、曾国藩著作引人瞩目、争议很大。

  主要著作有《钟叔河评点曾国藩家书》、《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念楼集》、《天窗》、《钟叔河散文》、《念楼学短》、《学其短》、《青灯集》等。编辑作品有《走向世界丛书》、《凤凰丛书》、《知堂书话》、《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等。

  梁由之这样评价钟叔河的文风:清新简洁,婉而多讽,绵里藏针,余味悠长,深受读者喜爱。钟先生一贯认为:好编辑是编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戏称编辑要两支笔——蓝笔自娱,朱笔编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钟叔河其胸襟思想

  作为现代读书人应有其宽广的胸襟与眼界,更有其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走向世界的传统不绝于缕,从司马迁开创的史记体例,其中就有列传,特别是四夷立列传和外国列传附于卷末,就是很好的明证和说明,汉唐的使者开创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贸易、经济、文化之旅,明代的郑和西行,近代以来魏源、林则徐、黄遵宪等先进的中国人,还有五四一代的学人和知识界思想界精英和先行者无不有着广阔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

  同样,作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离不开现代学术的眼光,更离不开文化书籍的滋养和发育。走向世界丛书,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另外一个维度,极大地解放了我们僵化的思想和固执的收成。无数学人无不受其影响,渐次融入到思想解放的社会大潮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先行者的钟叔河并不孤独。

  钟叔河现象正是中国在学术、文化、思想到各方面向世界迈进的可喜现象,正因为这一现象的独特,所以尤为引人反思和反省。

  四、钟叔河其精神世界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立体全面地了解钟叔河精神世界。《先行者并不孤单》一辑,综合性地论述钟叔河先生其人其书,在思想界的精英论述其人其书时,更是后学者认识到前人坚持独立思想深入思考的不易与艰辛,其卓见和学识更值得后人继承发扬之;《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一辑,从不易见到的《环游地球新录》原书,会让你知道早年出国的中国人是怎样观察和认识外部世界的,保留的珍本孤本对文化的意义和文明蜕变的历程可想而知。

  大量的细节和故事,丰富了钟叔河先生的精神世界;不同人的视角和关注点,更加深了我们对钟叔河先生的卓越非凡贡献有了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

  与其说时代成就了钟叔河,不如说钟叔河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时代奉献出一餐最为精美的精神大餐,使这个世界充满了钟叔河鲜明的个人烙印,影响到未来,这影响也将是长久的,不可磨灭的。

  《众说钟叔河》读后感(三):钟叔河:一个手持火炬的人

  钟叔河:一个手持火炬的人

  要“述往事”,就得“关心天下大事”,而“思来者”,就是“对未来抱有信心”。著名老出版家钟叔河先生坦承,他的出版选题是有偏好的。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着力良多。透过梁由之主编、张中行、朱正等合著的《众说钟叔河》一书,透过众大家对钟先生和他的书的不同理解欣赏,使我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深入钟先生用数十年苦难铸就的、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

  “狂飙为我从天落。”命运的转折在1957年,先生先被错划为右派,又因“污蔑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被判刑十年。数十年的牢狱生涯,使得先生有大量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先生“认为是坎坷经历成全了他……那些故事,让时间的逝水淘洗,渐渐显出他们的个性来了”(蒋子丹)。在狱中,先生和同在狱中的朱正经常探研国家、文明兴亡的规律。“在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时候,重温一下昨天和前天的这些历史,是十分有益有用的。”先生在回顾、反思那段历史时坦言:“坐牢的时候当然不会想到编书,但我一直在想,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中国人怎样才能享受民主自由?”

  历史上的那场政治暴风雨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作为《走向世界丛书》的主编,先生把全部精力投注于此,广泛搜览前人的出国记述,包括近代中国留学、出使、考察、旅游欧美、日本的记载,搜集到了三百余种,包括不少难得一见的手稿和抄本,比如张德彝的《随使法国记》,比如周作人藏、黄遵宪最后定本的《日本杂事诗》,以及钱单士厘《归潜记》家刻本等,几乎“包罗近代所有的重要出国记载”(楚天高)。“从选题的确定,版本的选择,乃至图片的采用,都经过细心的处理”,尤其是每篇文章现身都要写很长的导言,“每篇评介文章,都是卓有见识论文”(柯安)。

  在拨乱反正的时代风雨中想到在故纸堆中寻觅“走向世界”的通道,可见先生作为出版家的识见和功绩“远在于作为文人之上”(李公明),“这部《走向世界丛书》突破了前人旧辙,将着眼点移向社会政治、科学文化、中国人怎样从中世纪式的昏暗中睁眼展望近代史的晨曦”(戴文葆),“其启我茫昧,导以明灯。我相信钟先生是一位有世界眼光的学者,足当称为时代先知”(王尔敏)。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在《新京报》上撰文直言,“二十年后,重新看1986年的《走向世界丛书》中《环游地球新录》(李圭著)和《欧洲十一国游记》(康有为著)等感触仍然很多。”

  “政治热情磨炼着研究者头脑,能成为发现真理强有力手段。”普列汉诺夫在《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中引述法国历史学家梯叶里的意见是很有见地的。先生“今天的世界是一个迅速缩小的世界”(《走向世界丛书·环游地球新录》)的观点,之所以契合了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当今的世界是越小越平,各国都牢牢拴在全球化的链条中”(《世界是平的》)的观点,正是得益于先生炽热爱国心,正是得益于先生追求社会主义祖国富强的热切愿望。所以,就连从不轻易给人写序的钱锺书先生也主动为其效劳,欣然作序。杨绛先生说:“他(钱锺书)平生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书的功能是给人阅读,不是摆看的,收藏上架也只是手段,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读。”先生说:“就怕现在没有人愿意这么费事地去读书了,那就是我最大的悲哀。”所以,或著书写文章,或对图书的装帧制作,先生从“不敢马虎大意”。以先生的随笔集《小西门集》出版为例,《小西门集》先由山东画报社接受出版,南京的书籍装帧艺术家朱赢椿先生仰慕先生,主动请缨设计,因设计制作用材特别,朱先生提出在南京印刷,以便监制,画报社难以办到,于是由朱先生出面联系,转到南京的出版社,此地两家出版社在书稿编审过程中,都提出要删节部分内容,钟先生不答应,书稿辗转到了上海、广州……最后还是在岳麓书社出版。

  “我们手里持炬,沿着道路奔向前去(蔼理斯)。”一如著名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所言,“一个好的出版家,往往会领导一次次的思想革命。我们知道,学术的进步,可能学者就能完成,但是没有出版家,新的思想、学术就可能被束之高阁,或者仅仅在小范围传播,无法实现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或者无法即刻实现,可能要到很久以后,人们才发现有这样的学术或思想曾经出现过。而有了优秀的出版家,这些成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迅速影响人们的生活价值、思想的变化。如果一个社会有一批有追求、有理想、有情怀的出版家,那么对于社会的进步、价值的革命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杨阳的话可谓一针见血,如果把思想家们比作是点燃火炬的人,那么钟叔河先生就是手持火炬的人。

  2015年06月06日《乐清日报》第四版

  http://www.yqrb.cn/html/2015-06/06/content_274620.htm

  钟叔河:一个手持火炬的人

  □刘英团

  要“述往事”,就得“关心着天下的大事”,而“思来者”,就是“对未来抱有信心”。著名老出版家钟叔河先生坦承,他的出版选题是有偏好的。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着力良多。透过梁由之主编、张中行、朱正等合著的《众说钟叔河》一书,透过众大家对钟先生和他的书的不同理解和欣赏,使我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深入钟先生用数十年苦难铸就的、博大而深邃的精神世界。

  “狂飙为我从天落。”命运的转折在 1957年,先生先被错划为“右派”,又因“污蔑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被判刑十年。数十年的牢狱生涯,使得先生有大量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先生“认为是坎坷的经历成全了他……那些故事,让时间的逝水淘洗,渐渐显出其个性来了”(蒋子丹)。在狱中,先生和同在狱中的朱正经常探研国家、文明兴亡的规律。“在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时候,重温一下昨天和前天的这些历史,是十分有益和有用的。”先生在回顾、反思那段历史时坦言:“坐牢的时候当然不会想到编书,但我一直在想,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中国人怎样才能享受民主自由?”

  历史上的那场政治暴风雨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作为《走向世界丛书》的主编,先生把全部精力投注于此,广泛搜览前人的出国记述,包括近代中国留学、出使、考察、旅游欧美、日本的记载,搜集到了三百余种,包括不少难得一见的手稿和抄本,比如张德彝的《随使法国记》,比如周作人藏、黄遵宪最后定本的《日本杂事诗》,以及钱单士厘《归潜记》家刻本等,几乎“包罗近代所有的重要出国记载”(楚天高)。“从选题的确定,版本的选择,乃至图片的采用,都经过细心的处理”,尤其是每篇文章都要写很长的导言,“每篇评介文章,都是卓有见识的论文”(柯安)。

  在拨乱反正的时代风雨中想到在故纸堆中寻觅“走向世界”的通道,可见先生作为出版家的识见和功绩“远在于作为文人之上”(李公明),“这部《走向世界丛书》突破了前人旧辙,将着眼点移

  向社会政治、科学文化、中国人怎样从中世纪式的昏暗中睁眼展望近代史的晨曦”(戴文葆),“其启我茫昧,导以明灯。我相信钟先生是一位有世界眼光的学者,足当称为时代先知(王尔敏)。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建德在《新京报》上撰文直言,“20年后,重新看1986年的《走向世界丛书》中《环游地球新录》(李圭著)和《欧洲十一国游记》(康有为著)等,感触仍然很多。”

  “政治热情磨炼着研究者的头脑,能成为发现真理的强有力手段。”普列汉诺夫在《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中引述的法国历史学家梯叶里的意见是很有见地的。先生“今天的世界是一个迅速缩小的世界”(《走向世界丛书·环游地球新录》)的观点,之所以契合了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当今的世界是越小越平,各国都牢牢拴在全球化的链条中”(《世界是平的》)的观点,正是得益于先生炽热的爱国心,正是得益于先生追求社会主义和祖国富强的热切愿望。所以,就连从不轻易给人写序的钱锺书先生也主动为其效劳,欣然作序。杨绛先生说:“他(钱锺书)平生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书的功能是给人阅读,不是摆看的,收藏上架也只是手段,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读。”先生说:“就怕现在没有人愿意这么费事地去读书了,那就是我最大的悲哀。”所以,或著书写文章,或对图书的装帧制作,先生“从不敢马虎大意”。以先生的随笔集《小西门集》出版为例,《小西门集》先由山东画报社接受出版,南京的书籍装帧艺术家朱赢椿先生仰慕先生,主动请缨设计,因设计制作用材特别,朱先生提出在南京印刷,以便监制,画报社难以办到,于是由朱先生出面联系,转到南京的出版社,此地两家出版社在书稿编审过程中,都提出要删节部分内容,钟先生不答应,书稿又辗转到了上海、广州……最后还是在岳麓书社出版。

  “我们手里持炬,沿着道路奔向前去”(蔼理斯)。一如著名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所言,“一个好的出版家,往往会领导一次次的思想革命。我们知道,学术的进步,可能学者就能完成,但是没有出版家,新的思想、学术就可能被束之高阁,或者仅仅在小范围内传播,无法实现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或者无法即刻实现,可能要到很久以后,人们才发现有这样的学术或思想曾经出现过。而有了优秀的出版家,这些成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迅速影响人们的生活、价值、思想的变化。如果一个社会有一批有追求、有理想、有情怀的出版家,那么对于社会的进步、价值的革命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杨阳的话可谓一针见血,如果把思想家们比作点燃火炬的人,那么钟叔河先生就是手持火炬的人。

  2015年6月8日《新华书目报》A14版

  http://b.xhsmb.com/20150608/news_14_1.htm

  转载或商用,请致电致函索要完整版,此见报文有删节

  《众说钟叔河》读后感(四):他是新文化的孩子而不是学生

  早上收到梁由之兄主编的《主见文丛第二辑之众说钟叔河》这几年钟老的书出得多。频繁。很大程度可能受朱纯先生去世影响,死亡,是他谈得多,谈得坦荡,也比较紧迫的话题。在长沙几年,我与他的互动颇多,很大原因是比较欣赏他的人生模式,世事洞明,做事更著文,他这些年的勤勉,令我佩服不已。他也是我很长时间陷入酒肉与俗务时,每次都提醒我写点东西的老者。他说,你能写,别应酬。我写他那年,正是酒肉巅峰期。我的文章《大时代里守着一》有幸被收入(也有另几篇被收入他其他书中)。所谓一,我觉得他几十年思想没有太多变化,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孩子,所以有机会不像彭燕郊先生那种新文化运动的学生一样偏向革命与行动,与所谓理想激情保持了距离,成年后,浸淫于周作人等新文化健将的著作与思想,也不像民国控这样幼稚。

  《众说钟叔河》读后感(五):一代出版大家——钟叔河

  凡是对出版界或是读书界比较熟悉的爱书人,都会听说过上个世纪出的两套丛书:《走向世界丛书》和《走向未来丛书》。而前者的主编就是钟叔河先生。这套丛书原计划出版100种,后来实际上出版了36种,共计八百万字左右。这套丛书出版以后,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赞誉,曾获得过“中国图书奖”、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丛书奖和湖南省优秀图书特别奖,作为这套丛书的主事者钟叔河先生也因此获得了出版界的最高奖——韬奋出版奖(钟叔河笑称为“掏粪”奖)。

  钟叔河先生是新闻专业出身,年近知天命的年纪才转到出版部门,竟然一出手就是《走向世界丛书》,真是令人敬佩。当然这跟时势有关。1957年他就被打倒,1979年复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被剥夺了工作的机会,幸亏钟先生没有消沉,而是在读书中度过了这些在一般人眼中不堪回首的岁月。在此期间,钟先生先后三百多种辛亥革命前国人亲历东西洋的游记和笔记,收藏了这方面的书籍二百多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主编《走向世界丛书》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学术大家、《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对这套丛书非常欣赏,竟然主动表示愿意为这套丛书写序,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正如钱钟书先生在给钟叔河的信中所言:“弟素不肯为人所序,世所共知,兹特为兄破例,聊示微意。”

  出版《周作人散文全集》,也是钟叔河先生一大功劳。对于出版周作人的作品,出版界的争论一直不断。周作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污点,有些人是反对出版他的书的,在这部书中也收集了这方面意见的文章。而钟叔河对周作人的作品是情有独钟,这当然跟他和周作人本人有过一段文字缘有一定的关系。1986年4月钟叔河主持出版了建国后第一本署名周作人的新书《知堂书话》,也是顶住了不少压力的,对于钟先生的出版周作人作品的勇气,也是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

  对于图书的装帧制作形式,钟叔河先生作为一位出版大家,也是比较讲究的。钟先生曾在一些文章中谈到到装帧的邀请:“无论翻开哪一页,都可以平摊着看”,“书的封面干脆印成单独的护封,和书本两不相关,不仅更加经得起翻,书名也可以出现在书脊上,这样便更好了”。这写对于书籍的装帧要求都是比较有见地的。顺便提及一下,这本《众说钟叔河》也是完全符合这个要求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