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常酒菜》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家常酒菜》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9 21: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常酒菜》读后感精选10篇

  《家常酒菜》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家常酒菜》读后感(一):饮食家乡——by iridescent王先生

  汪先生的饮食情怀同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

  每个吃货内心深处最爱,一定是源于故乡的“家常酒菜”,无论流年,那都是我们认为最本质味道

  随着年龄增长口味会广泛一些,也跟个人经历有关,或是背井离乡,或是外出求学,亦或是旅行游历,每一段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味蕾,但不会改变我们的本质。

  在中国,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让人忘却过往纷争感受生活情调回忆单纯情爱,体味人生态度可能在我们这些爱运动的人眼里,这是一种求安逸中庸之道,但每种文化都有它自身的魅力所在,起码懂食知味的人应该会是一个温暖的人。。。。。。

  感谢汪老,留给我们这份温暖!

  《家常酒菜》读后感(二):带一本汪曾祺《家常酒菜》,回家过年 ——编辑手记 本书责任编辑 李磊 / 文

  在我看来,读书有几重境界。读《庄子》,感到宁静,忘怀一切得失。而读汪曾祺谈美食文字,读钱钟书《围城》,读王小波的文字,则会笑,觉放松、适意、快乐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文字明净跳脱。汪曾祺的散文则是闲适从容的。晴天或夜晚,倚一个靠枕,靠在床头读汪曾祺谈美食的文字,会快乐得笑出声来。

  汪曾祺懂得每种天赐食物美妙,并亲自下厨为家人朋友烹饪佳肴。他感叹道:“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这是他写的美食类文字里,我最喜爱一句话

  喜爱汪曾祺的文字,于是我编了这本汪曾祺《家常酒菜》。从汪曾祺所有的作品里,挑选出他谈美食的所有文章,分五类编排,包括“故乡的食物”“昆明的吃食”“四方食事”“五味”“吃食和文学”。配了二十幅汪曾祺亲绘的画,作为插图

  全书全彩印刷,纸张上乘,小32开,便携,随时可以翻阅。青岛最好的精装印刷厂做的手工精装,出版后,得到大家的喜爱。

  书的编辑,我最注重的还是版式。因为我觉得,书是要让人读的,而且要读得舒适。这次的版式,我和美编做了一次大胆常识,打破传统审美,做了一个别致的样式。我是有点忐忑的,但是拿到书之后,翻阅起来觉得很舒服,也悄悄地听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赞美,一颗心放下了。

  在策划编辑的时候书名的制定和出版节奏规划,我都想着,要让大家带回家过年。《家常酒菜》是汪曾祺一篇谈美食的文章的篇名,亲切别致,我很喜爱,于是作为书名。汪曾祺谈美食的文章,也都是写家常、山野的食物,溢着土地香气。包括书的封面,我也是选了一种绿色的布,希望它有一种田园气息

  编辑出版一本书的过程,也是为它寻找知音的过程:会留意,有谁喜欢它。编辑出版《家常酒菜》前后,我陆续得知有好多作家学者喜欢它,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比如,与曹文轩老师面谈的时候,得知曹老师喜欢它,大概因为曹老师和汪曾祺都是江苏人,河流水滋养了它们的文字;与薛涛老师谈论书稿的时候,得知薛老师喜欢它;与王充闾老师电话交流选题的时候,得知王老师喜欢它,王老师还与汪曾祺是故友,还与汪曾祺通过信;得知给我的书《城南旧事》《爸爸花椒糖》画插图的李海燕喜欢它;还得知全国各地有多位作家朋友都喜爱汪曾祺的文字……大开心

  带一本汪曾祺《家常酒菜》,回家过年。大家新年快乐!

  《家常酒菜》读后感(三):吃食之后,文化之前

  人和食物之间好像有着妙不可分的缘分。这种缘分或许可理解热爱亲近,大概是因为原始社会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对粮食和土地有分外的依赖

  我之前不是很爱吃,倒不是因为不喜欢,只怪当时年幼无知,吃过的东西太少。后来上了大学,忽的,思想和胃就开始步入了新世界。汪曾祺先生说:“女大学生,也穷也馋。”这句话说的我想掉眼泪。只不过,当时啃水萝卜谈安娜卡列尼娜的女大学生们,如今已经开始啃着炸鸡看来自星星的都叫兽了。

  真是,世风变了。

  我虽然爱吃,但不懂吃,也不会吃。看了《家常酒菜》,觉得这是本入门书。原来,吃食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

  汪曾祺先生实在太会吃了。在他手下,食物是日常的一部分天南海北江南塞外,凡是可以入口的都拿来下锅,做法别致有趣,让人童心萌绿。尤其是那些不打眼的野菜,各地有各地的做法,但是读文章也觉得清香绕口,似乎落身田野浓郁披身,凉意沁人。不知道吃起来怎样。

  我不是很会烧菜,所以那些繁琐细致的做菜步骤,更是一片茫然。汪曾祺先生,爱吃,也爱做给别人吃。好多作家慕名求他一道菜,他也是乐于其成。我看他书里讲自己做菜,真是羡慕不已,或赤汁浓酱,或清清爽爽,看看都觉得是人生快事。

  汪曾祺先生曾在西南联大读书,书里详细描写了那个时代大学生的风貌学校门口街上,遍地是茶馆,当时的大学生可以在里面泡一整天,吃茶聊天,读书写作,闲适有趣。

  我不禁又要开始羡慕了。

  我看书颇杂,读《家常酒菜》,觉得甚得我心,先生的吃食也杂,他说“年轻人口味要杂一点,食物是,文化也是。”哈哈,举手,我就是这样哒。

  无论时代如何,命运如何,吃食与文化,成了人生存的必要缺一不可。丢失了其中之一,便要忍受无聊痛苦

  爱吃的人还是蛮幸福的,不过我得开始思考减肥这件事情了。

  :读完《家常酒菜》,我忽的开始关注植物了。那些平日都没注意过的花花草草,原来这般有趣,真是涨姿势的一本好书啊!

  《家常酒菜》读后感(四):汪曾祺笔下的湖南吃食

  汪老在中国从南吃到北,高邮的鸭蛋、杭州的脍鲈鱼、云南的皂角……对饮食几乎百无禁忌,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概是一个”真吃货“。书里写到不同地域的饮食,昆明、北京、四川都有专文,湖南的食物虽未专成一文,但也多次提及,也很敏锐地抓到了湖南饮食的特点,其中甚至有我没有听说的,如“苋菜咕”,待有识者能留言告知。大概汪的老师沈从文是湖南人,汪曾祺也多少能听老师说道一些食物中的乡愁?这些都无从分辨了,特录于此,聊及数则自己与湖南吃食有关的小故事

  1.米粉

  “米线属米粉一类。湖南米粉、广东的沙河粉,都是带状,扁而薄。云南的米线是圆的,粗细如线香,是用压饴络似的办法压出来的。这东西本来就是熟的,临吃加汤及配料,煮两开即可。昆明讲究“小锅米线”。小铜锅,置炭火上,一锅煮两三碗,甚至只煮一碗。”(《昆明的吃食》)

  汪老借云南的米线顺带提及了一下湖南的米粉,不知他在湖南游历时,是否也曾趁着逛菜市场机会来上一碗。有些食物,在全国各地的叫法一样,但实际上指的东西不同,米粉即是一物,譬如桂林亦有米粉,但同云南一样是圆的,并非带状。在湖南,大概还是带状的米粉才算是米粉的正宗。然而跟桂林米粉比起来,湖南的米粉在全国却并没有那么受欢迎,长沙老牌的粉店“杨裕兴“开到北京,北大毕业生开的”伏牛堂”,朋友们兴冲冲地去尝,却总觉得不是那个滋味。跟高中同学聚会有一次去了一家SOHO里的米粉店,老板说是邵阳人,粉的味道还算正宗,但太辣,问老板要了两杯凉白开,涮过才敢继续下箸,身为湖南人,我好辣却不大能吃辣(相对一点辣不能碰的人来说当然还是算能吃的),在外地时,也似乎没有在家时能吃辣,或许这真与湖南地气低湿宜吃辣除湿有关?米粉也是,妈妈说,外地是吃不到正宗的米粉的,因为用的水不同。湖南的水与别处的水有那么大的差别么?陈来说自己在长沙念大学时,常常去湘江游泳,觉得湘江的水有一股柔美流动力量,大概确实是与其他江河有不同?

  同学后来嘴馋,某日下班又去寻那家SOHO吃米粉,没想到竟关张了。而彼时隔壁的桂林米粉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湖南人看到这样的一幕,大概都要心酸的,也多少要愤愤世人的世人的不识货吧。

  2.擂茶

  “在湖南桃源喝过一次擂茶。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木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我在《湘行二记》中对描茶有较详细的叙述,为省篇幅,不再抄引。”(《四方食事》)

  高中坐在前排的两个女孩子都是益阳人,高三家里人来长沙陪读,我提到擂茶,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一个女生说,我妈妈会在家里做。未曾想过了几天,她就提了个保温桶来,装着新鲜做的擂茶,擂茶里有新鲜磨碎的坚果,同学家里的擂茶是熬出来的,极香,开盖的瞬间就流了口水。后来自己买袋装茶冲泡,总怅然没有那种滋味。

  汪老引述的是桃源的擂茶,也属益阳地界。益阳出美人桃花江被称作“美人窝”,传说仙女下凡繁衍的后代,怎么能不美呢?那时给我们带来好擂茶的女同学已经嫁到了兰州,我来西安后还常常让我去玩,但我却到现在还没抽出时间好好规划,有些惭愧。当年坐在我前面的两个女同学也都是美人啊,让此生仅吃过一次的好擂茶因此莫名添了些惆怅

  3.腊肉

  “湖南人爱吃腊肉。农村人家杀了猪,大部分都腌了,挂在厨灶房梁上,烟熏成腊肉。我不怎样爱吃腊肉,有一次在长沙一家大饭店吃了一回蒸腊肉,这盘腊肉真叫好。通常的腊肉是条状,切片不成形,这盘腊肉却是切成颇大的整齐的方片,而且蒸得极烂,我没有想到腊肉能蒸得这样烂!入口香糯,真是难得。”(《肉食者不鄙》)

  湘菜的特色之一便是腊味,腊肉腊鱼干而硬,小孩子舌头刁,只爱吃新鲜的鱼和肉。以前家中有位老人是炮制腊肉的好手,年年做好大量腊肉,会分送给家里人,他做的肉,不爱吃腊肉的我也会忍不住多夹几块。听外公外婆说,这位长辈做肉没什么巧的(湘方言谓“没什么大不了”的意思),就是舍得肥肉,舍得下油盐。长大后自己学着做菜,才发现这“没什么巧的”真不尽然,善做大菜的人往往在下料上大方,小家子气的人做饭也不会好吃,家常菜用料不多,容易做得好吃,大鱼大肉把握味道才是最难的。自这位“没什么巧的”的长辈去了,似乎也没有再吃到特别合意的腊味了。

  学校的食堂有浏阳蒸菜的窗口,有次瞥到有腊肉,也是切成整齐的大片,如汪老所言。那顿饭一个人吃完了一整碗腊肉,家里人要是知道,怕是都要奇了怪了。

  4.苦瓜、豆豉

  “苦瓜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国最初种植是广东、广西。现在云南、贵州都有。据我所知,最爱吃苦瓜的似是湖南人。有一盘炒苦瓜,——加青辣椒、豆豉,少放点猪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饭。”

  “从食品角度来说,与其考查太子丹请荆轲吃的是什么,不如追寻一下’春不老’;与其查究楚辞里的’蕙肴蒸’,不如品味品味湖南豆豉;与其追溯断发文身的越人怎样吃蛤蜊,不如蒸一碗霉干菜,喝两杯黄酒。我们在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吃食与文学》)

  这学期妈妈给我寄特产,拿去分给师兄一包,卤菜里面放了不少豆豉,我问不知是不是只有湖南吃豆豉。师兄说别地大概也吃,豆瓣不是豆豉么?我笑了,豆豉是干的,当然不一样。北方的超市里不大寻得到豆豉,找到的也多是湖南产的。妈妈做饭喜欢放豆豉,炒菜爆香时总放几颗进去,也喜欢从炒出来的菜里夹出豆豉吃掉。我不吃豆豉,但深知豆豉是让食物更香的秘诀,即使简单的蒸水蛋加上豆豉合蒸也更有味道,这大概就是汪曾祺“有一盘炒苦瓜,——加青辣椒、豆豉,少放点猪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饭”的道理吧。不知曾有人寻过干豆豉的故实没有,何以只湖南一地这么爱以干豆豉佐餐?这倒也是一个极好的文章题目

  5.凉薯

  “地瓜,湖南、四川叫做凉薯或良薯。它的好处是可以不用刀削皮,用手指即可沿藤茎把皮撕净,露出雪白的薯肉。甜,多水。可以解渴,也可充饥。这东西有股土腥气,但是如果没有这点土腥气,地瓜也就不称其为地瓜了,它就会是另外一种什么东西了。正是这点土腥气让我想起地瓜,想起昆明,想起我们们那一段穷日子,非常快乐的穷日子。”(《昆明的果品》)

  6.泡萝卜

  “湖南桑植卖泡萝卜。走几步,就有个卖泡萝卜的摊子。萝卜切成大片,泡在广口玻璃瓶里,给毛把钱即可得一片,边走边吃。”(《萝卜》)

  7.臭豆腐

  “臭豆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我在上海、武汉都吃过。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毛泽东年轻时常去吃。后来回长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这就成了“最高指示”,写在照壁上。火宫殿的臭豆腐遂成全国第一。油炸臭豆腐干,宜放辣椒酱、青蒜。南京夫子庙的臭豆腐干是小方块,用竹签像冰糖葫芦似的串起来卖,一串八块。昆明的臭豆腐不用油炸,在炭火盆上搁一个铁篦子,臭豆腐干放在上面烤焦,别有风味。”(《豆腐》)

  8.”苋菜咕”

  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除豆腐千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人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五味》)

  最后附书中一则与湖南方言有关的趣事:

  “我们到湘鄂赣去体验生活。在长沙,有一个同志的鞋坏了,去修鞋,鞋铺里不收。“为什么?”“修鞋的不好过。”—“什么?”—“修鞋的不好过!”我只得给他翻译一下,告诉他修鞋的今天病了他不舒服。”(《吃食和文学》)

  《家常酒菜》读后感(五):致敬是最好的评论

  猫脸热干面

  热干面是鄂省名吃,源出武汉,各地也都有 。前几年评十大面食,热干面高居榜眼。我有个亲戚,在汉生活了三十多年,跟他聊起此事,他脱口一句“个婊子养的,明明该排第一嘛!”武汉人之深爱热干面,可见一斑。

  故乡是鄂西北一个偏僻小城,热干面泽被吾邑,已是九十年代初的事。那时我正上小学。六小校门外是条大街,平时就熙熙攘攘。很多店主人颇会揣摩小学生心思,卖各种让人眼谗的小吃食。像豆腐花,凉皮,酸梅汤,搅搅糖,冰糖苹果―――两年多下来,我把附近小店吃了个遍。同学公认,我是班上第一谗虫。

  一天上学,我看到校门左手第二间门面换了招牌,铁皮樯上用白漆刷了五个大学“汉味热干面”!一上午的课我都有点儿心不在焉,刚放学,我就跑到那家店买了平生第一碗热干面。

  这面跟以前吃过的大不相同,竟然没汤。老板把浅黄色面条放竹编漏勺里,在开水锅涮一分钟,捞起,手摇漏勺沥干,搁碗里。再放少许酱油、胡椒粉、味精,加大斗菜,浇上一层黄澄澄、香喷喷的芝麻酱,最后撒一把葱花。用筷子把面、酱拌匀,趁着碗里的热乎劲儿就开吃!

  面条加了碱,入口微涩,跟寻常面条比,别有风味。芝麻酱很香,跟热面条一搅和,更是醇香扑鼻。吃在嘴里,又香又涩,滋味无穷。面里没汤,又是碱面,吃完余香满口,只是嘴里发干。这就是热干面的“干”字!老板早给我晾好了一碗开水,捧起碗来一饮而尽。一碗面,一碗水,肚儿滚圆,痛快!

  我得了热干面的妙处,几乎天天去吃。一来而去跟老板混熟了,每次捞面,他给的总比给别人的多。老板夫妇俩操持这个店。老板三十出头,矮,干瘦。小头,尖下巴,稀胡须,有猫相。街面上人送外号“猫脸”。有一次,上学快迟到,我在猫脸老板那儿吃完热干面,去得匆忙,没顾上擦嘴。

  一进教室,同窗看到我嘴角沾的黄色芝麻酱,都大笑“你刚才是不是去吃巴巴了?”咳!那玩意还真跟芝麻酱有点儿像。只是没过多久,我发现很多同窗早上也都去猫脸老板店里吃“巴巴”去了。

  没过几年,热干面摊在小城街角巷尾开得到处都是。清晨街边上,常看到白发萧萧的老年人,系着红领巾的学生,忙忙碌碌上班的人,围坐在摊边小桌旁吃热干面。猫脸老板把热干面带进小城,首倡之功,不得不表。“别人都做我不做”,这是猫脸老板的生意经。他后来没再卖热干面,在别的街上做起了日杂生意,卖碗筷,扫帚,麻绳之类东西。遇到我,还常跟我打招呼。

  这么多年来,我也到过湖北不少地方。每到一处,必要尝一尝当地的热干面。真可谓大同小异,各擅胜场。积二十年遍食各地热干面之经验,予以为,热干面要好吃,有三大关窍。

  一是碱面要酸碱合度。碱太重,则涩;太少,就没口感,也失了热干面风味。碱下得恰到好处,则口感绝佳,回味无穷。二是芝麻酱要香。磨酱的芝麻要真材实料,颗粒饱满,磨出来才香。选黄芝麻,磨出来的酱颜色深黄鲜亮,放碗里才好看。调芝麻酱亦须用好油。香油就行,要是用小磨油,就没治了!三是老板要大方,舍得放芝麻酱。酱少,拌不开,可就败兴也败胃口了。

  十几年前,我在广州呆过一年多。“食在广州”,广州饭食存其本味,吃起来当然是不赖的,就是没面条,特别是热干面。一天到晚到是粉,炒河粉,肠粉,米线,吃得我心里憋闷,嘴里快要淡出个鸟来。

  有一次,天下小雨,我到广州大道中办点事儿。看到街边有个小食店,广告菜单里竟然有热干面供应。我冲进去买了一碗,边走边吃。味道不是很地道,我也讲究不得那么多,只顾把面往嘴里扒。雨越下越大,雨水从嘴角流进口里,我还是只顾吃面。路上不时有行人瞅瞅我,眼神有点诧异。我想象自己这又滑稽,又狼狈的样子,突然很想笑,也很想哭。

  我不是抵挡不了热干面的醇香,我只是抵挡不住那一碗满满的乡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