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朝拾遗录》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朝拾遗录》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0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朝拾遗录》读后感精选10篇

  《天朝拾遗录》是一本由[美]威廉·亨特(William C.hunter)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天朝拾遗录》读后感(一):西方视野下的晚清中国

  西方人野下的晚清中国

  文/小亚麻小二郎

  19 世纪正值中国对外贸易、中西交流兴盛时期,1842 年被迫开埠之前的广州作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通道,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窗口与标本城市。游览、居停广州的西方人留下了大量文本记录广州见闻感受。《天朝拾遗录》就是这样一本杰出作品。该书除译者后记外共293页,分69篇,篇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整体结构亦无完整统一逻辑联系,但内容丰富话题有趣语言通俗阅读少有学术书籍枯燥,多得是享受“旧时光”的欢愉

  该书作者威廉·亨特(1812-1891年),美国人,十二岁时初到广州,随后派往马六甲英华学院学习中文,次年返回广州。1829年在广州加入美商旗昌洋行,1837年成为该商行的合伙人。1842年退休,1844年返回美国。其后又回到中国,在广州、澳门、香港等地活动。其在华生活时间长达四十年,并创设亨特洋行。晚年旅居法国,1891年在法国去世。

  作为当时广州仅有的几个懂中文的外国侨民之一,亨特凭借语言畅通能够更加贴近与深入广州城市生活内部,广州对他来说可谓是“第二故乡”。

  这本杂记似的作品,正是通过这位自称“番鬼”实则“中国通”的美西方人的独特视角观察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前广州“旧的生活与贸易体系”。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市井生活、对外贸易和政治制度方面,为研究晚清广州市井生活及内外贸易情况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对于重在史料的书,不同学背景的人会吸收到不一样信息。就我而言,主要关注点在于西方视野下的中国人形象、广州商人品牌意识、中西方的宗教碰撞、晚清官员的贪腐嘴脸等四个方面。

  虽然晚清时期普通中国人对外国人这种“番鬼”仍怀有敌意,但亨特眼中的中国人却是“从本质上讲是节制的、自律的,”“节制和守信是她们这些中国人永不褪色的优秀品质”。但是在认识文化方面,中国人又是保守封建的,就算对外经商多年在治疗儿子的肺病时仍然选择用封建的占卜术而不吃美国医生配好的药。

  在各种招牌纸的内容中,无论是甜品店、香珠店、制墨匠还是绉纱店,都会有“尊敬顾客,在您购买商品时,请看清本店字号,将其熟记于心。”可见广州商人在多年的对外贸易影响之下开始有了品牌意识。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待外国传教士虽明令禁止,却在对外交频道的广州屡禁不止的。 然而就接受外国宗教信仰方面,中国人确是难以摒弃孔孟之道及佛学思想而转信基督耶稣的,因此就发生了传教士资助信徒被骗,自己传教士和中国人互相传道的荒唐事。

  晚清时期虽政治集权,但贪污腐败,广州城内内外勾结盛行。政府全面禁止鸦片,但鸦片生意风风火火;政府禁止“番鬼”进入城内,但其在入城却一马平川,无人干涉,就像“无法解答的斯芬克斯之谜”。甚至有官员听到英国战船胆战心惊却仍不用暗示手段虚伪的索要贿赂丑恶行径

  除了以上个人关注的几点之外,该书还描写了广州十三行的繁华贸易景象、小商小贩乞丐,等社会经历情况,以及太平天国、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反应了晚清时期广州、澳门等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该书原书初版于 1882 年在巴黎首次出版,1911 年和 1938 年在上海两次再版,1993年和1998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过《广州番鬼录·旧中国杂记》。而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这本《天朝拾遗录:西方人的晚清社会观察》是在原书的基础上,对1998年版本进行了整合并修正了翻译错误,是现今为止亨特作品的最好版本,也是历史学家进行研究的最佳参考版本。

  《天朝拾遗录》读后感(二):于细微处看晚清中外交流

  威廉•亨特自1825年首次抵达广州开始,持续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这本《天朝拾遗录》初版于1885年,收录了他初到中国二十年间的69篇生活记录。虽未明确分类,亦无时间排序,但正是这样杂乱描述,向外输出了晚清的第一手资料。虽难免偏颇,但当时中国毫无对外意向,使得本书仍有不俗的历史研究价值。也比较直观地向普通读者,展现了晚清中外交流风貌

  1825年,亨特曾特意去马六甲英华学院学习中国官话,当时中国并没有相关的教育交流机构。英华书院是由基督传教士马礼逊牧师为传教目的而创办的。而中国大门紧闭,便是关乎对传教的排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亨特身在中国,却还要跑去马六甲学习中文了。

  随着广州成为清政府唯一指定的开放口岸,贸易往来必定需要大量翻译人才。可是与亨特对语言的重视相比,中国人倒是闹了不小的笑话。在《审讯印度水手》一文中,公开审判的官堂之上的通事(即翻译)老汤姆听不懂该水手的语言,但他十分轻松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叫来一位做常和水手们做生意的工匠,来担当特殊翻译这个角色。于是,一场审讯变成了闹剧,这位工匠不停地向该水手推销自家经营产品,不管该水手如何答复,他都能淡定地向官老爷说明他的姓名出处等信息。该水手已然崩溃,不停向场内外国人用各种语言求助。刚开始亨特说这名印度水手操持各种语言,还让人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都已被外国人收监,难道还想显摆自己是语言天才吗?可想必任谁经历这样几个来回,能使用的语言也都会招呼上吧!亨特分析这名水手是来自于运载鸦片的快艇,但真相已经无从知晓了。因为对于老汤姆而言,真相并不重要,他只消看这难题在自己手中迎刃而解,即会觉得无上荣光。而这般让人啼笑皆非的审判,让在场的外国人很是困惑,难免对于我国理性正义有了一番独特的自我定义

  如此奇葩之事传播至国外,实在让人担忧我国的国际形象。而中国的近代史,是以让人痛心疾首屈辱开端的。亨特在书中提到了增埗的叛乱,江面已被叛党占据,但中国官员却不做为,这种对政治的漠然让亨特感到非常惊讶。而中国人这种不作为哲学,直到今天也并不陌生。另外,他和蓝水兵炮台长官的“亲密关系,也让人唏嘘,当时望远镜实属稀罕物,他就曾送给该长官一个用来看戏,他们的交情让亨特享受这位长官长期的眷顾和优待。所以,看来外国人也不像宣传的那样一根筯。

  看译者的注释,会发现亨特对于中国的朝代说明通常有错,于是我大胆猜测应该是他在马六甲学中文的时候被误教。如果中国当时有意识建设文化交流的教育和宣传机构,历史的走向会不会完全是另一翻模样?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仅凭亨特一人的经历,也无法全然了解所有影响历史的因素。亨特所在的旗昌洋行是当时远东最著名的美资公司。早期主要经营茶叶、生丝和鸦片,后期经营航运,在19世纪中叶,旗昌商人囊括了美国驻中国主要通商口岸的领事职位,几乎包办了美国在华的外交事务。不免让人猜测本书中记录的经历,也给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做了诸多铺垫。但是若想证实这一猜测,只看这本《天朝拾遗录》还是远远不够的。

  《天朝拾遗录》读后感(三):西方人的晚清观察实录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下诏撤销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广州一地口岸,负责外洋贩来货物与出海贸易货物,历史上称为“一口通商”。 清廷通过“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管理着与外贸易。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制度:公行制度与保商制度。公行制度即在十三行商中成立公行,并由粤海关任命总商(例如书中多次提及的浩官),公行充当政府与外商交通媒介保障外商人身财产安全等。保商制度要求来广贸易的外商须有十三行商人作保,期间,该外商若有违反“规章和条款”的行为发生,全部由其保商负责。

  直至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实现五口通商,广州十三行失去贸易垄断地位。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十三行毁于西关大火。近一个世纪,广州十三行承接着与西方所有贸易,是清朝对外政策的重要实施者,对中西关系、中西贸易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亨特先生于1825年入广,他生活在清廷对外商的诸多限制政策下,被“要求服从指挥”并时刻保持“诚惶诚恐”的姿态,不能违背皇帝至高无上意愿。但实际上,外商精通中国人的回扣“礼节”,只要一点小花费,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准则处理生活中的种种事宜,打理生意,进行各项娱乐,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那些官吏会确保他们生活娱乐的顺利进行。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精通汉语的外国人,亨特先生时常受邀参加各种宴会,这些宴会通商在十三行各商官的私人住所召开,他视野下的宅邸壮观精致,宴会庄重有序;他时常结伴好友出游,见过贫困潦倒,出卖力气穷苦人;他见过上层官员的贪腐,商人的精明,下层人的贫困,他经历过广州大旱年,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他时常困惑却也欣喜,正如他在第一章所言:“一切都是看似不解,却顺利成章地进行着”。

  从书中可看得,作者全力呈现完整而真实事件,客观表达自己的想法,鲜少阐述带有感情色彩观点。仅从此书难以判定作者对当时朝廷、社会状况态度,却可窥得他对商人的亲近,这与他当时交往的社会阶层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在书中,作者不止一次的赞颂中国人的勤勉与克制,谦虚谨慎,他们为家庭、为故乡,为国家奉献

  本书初版于1885年,记录了作者初入广州(1825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三十载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感悟,内容涉及中国社会风俗、旅华外商的生活情境、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对考察早起中西关系、早期中西贸易有重大参考意义。研究者可得珍贵史料,爱好者则尽情阅读品评。同时,语言简洁明快而不失幽默诗歌翻译唯美唯俏,颇具韵味,阅读时回味无穷

  《天朝拾遗录》读后感(四):一个"番鬼“的广州杂忆

  洪秀全在兵败自杀的那一刻,一定没有想到,他在晚清历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被后来的中外史学家们反复描绘。他更不会知道,1847年,他在广州基督教堂学习时,一个叫威廉•亨特的美国人,曾被他那“半开而冷漠眼睛深深震憾”,并把他那被某些史学家称为伟大农民起义,说成“罪恶生涯”,写在《天朝拾遗录》中。

  1825年,威廉•亨特在马六甲英华书院学习汉语时,还是个13岁的少年。当时的清朝,被英国贡使马戛尔尼形容为“一艘破旧的大船”,正在走向倾覆。广州是当时唯一开放的港口,政府特许开展对外贸易十三家商行,成为广州历史的一个重要标签——“十三行”,其中怡和行旁有家美国“旗昌洋行”,就是威廉•亨特所在。

  威廉•亨特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是早期为数不多的中国通之一。在那个信息不发达时代,他的记录不仅成为当时美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学者研究晚清的珍贵史料。近代史学家茅海建曾感叹,他在档案馆寻遗钩沉,想要还原历史的多重面像时,却很难找到普通人的历史,留下记录的多是主导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威廉的记录或可弥补这位历史学家的一些遗憾

  威廉•亨特展示出的中国记忆是杂乱而琐碎的。《天朝拾遗录》的69篇杂记,时间混乱篇幅长短不一,却像一面历史的透镜,映照出晚清广州的多重面像。外国水手“解放日”的纵情喧闹,夹杂着“南京汉子” 卖古董的高声吆喝;虎门炮台的轰隆声中,村社学堂学生拉长尾音摇头晃脑;广西、湖南的苗族人,脸黑黑地立在船头,看戏剧的外国人笑得前仰后合;中国买办和外国商人用奇特的洋泾滨英语谈着生意,绉纱店、炼金店、甜品店的招牌纸在风中争奇斗艳严肃的官佬爷和油猾的翻译,正在审讯手足无措的印度水手,菩萨庙的小山丘上,西班牙传教士的坟墓静默无声……正史中不可或缺主角们,如林则徐、琦善和律劳卑,也在这面透镜中匆匆闪过,留下模糊背影

  这种写实的多角度立体记载,不仅吸引了历史学家,将其收入中国近代史丛刊和广州史志丛书中。也引得中文学者对作者的中国文化知识水平进行分析。有学者考证,记录僧人宣扬戒杀牛的《牛的控诉》一文,在1840年的《中国丛报》“戒牛图”中有原始记载,威廉•亨特准确的翻译显示出他深厚的中文功底。但由于他少有机会与上层士人接触,他了解的中国文化大多来自于蒙学读物和通俗作品,偏重于民间的俗文化,比如他读的《三国志》其实是《三国演义》,他还将婚礼上用的大雁误认为鹅,鸳鸯认作鸭。但是,在政府禁止教授外国人汉语的年代, 威廉•亨特能向美国人介绍孔子轶事和民间戏剧,他的中国文化知识,已然相当了得。

  今天,威廉•亨特的旗昌洋行成了西濠电影院,人们早已忘记十三行的大火。广州仍然有很多当年被称为 “番鬼”的外国人,人们的眼神已不再充满敌意和好奇。广州,这个从蛮荒之地成为中国唯一开放港口、从反帝反封建的前哨阵地到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的城市,仍在行使着它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城市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并在不断增长的今天,再体味一个美国商人在晚清广州的所见所想,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

  威廉•亨特眼中的中国,有荒谬可笑之处,也有宝贵可爱的地方。或许由于时隔久远,他的记忆有很多时间误差,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些也不那么准确。可是,这又如何呢?我们不需要站在今人的立场臧否他的著作,作为历史洪流中的一个小人物,他如实记载的,就是属于他个人在广州的晚清印象,是他生命中不可忘却的中国生活史。

  (转载请联系作者。约人文社科类书评,言情、鸡汤类不写。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天朝拾遗录》读后感(五):被世界遗忘的一段历史

  ---读《天朝拾遗录》 文/纪汐

  一开始我是冲着简介里提到说这本书有介绍“十三行“,我才选择的。作为在广州生活了6年左右的老广州,我对”十三行“说实话,其实一无所知。虽然到了最后2年的时候,我曾一直在这里生活着,每天早上6点多就开档,下午2点左右关档,周边的骑楼颇具南洋风色,可是它们的来历如何,我却从未想过去一探究竟。直到看到这本书。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闭关自守的清朝,撤销了江、浙、闽三海关,保留粤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长达80多年,而《天朝拾遗录》是威廉亨特作为精通中文的外国侨民,也就是在这段期间来到了广州,并于1837年成为美商旗昌洋行合伙人,记述了他在广州生活长达40年的所见所闻。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办学,节日,文字等方面。为读者再现当时广州的繁荣贸易。

  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107艘,这个在书中前几篇文章,作者也多次提到。而十三行之所以会成为开篇提到的“番鬼“们居住的唯一据点,是因为在贸易往来期间,外国商船在黄埔古港报关后,由中国的领航员带商船入港,办理卸转货物缴税等手续,然后货物才能在十三行交易,也就是说十三行作为交易的场所,成为了”番鬼“们趋之若鹜的居住地点。十三行是作为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而这个在本书的”63.“十三行”商馆平面图“可以了解一番。

  当然本书不单单只是说十三行,在本书里,不单单通过作者威廉的眼睛,一起观察广州的民生,还有外国水手的“解放日“,以及广州饮食和外国饮食的不同等,同时还评述了太平天国运动带给国人的伤害。既讲述了生活中的琐事,譬如当时的招牌纸,报刊,宗教宣传单这些细微东西。也谈及了各个侨民在广州,澳门等地的因为贸易带来的一些惨案及当时中国对于“番鬼”的谨慎。

  从乌龙茶,长寿寺,到潘启官的乡间住宅,从公办学校,宗教,民主到澳门老侨民及广州大旱灾,从斩首与凌迟到广州城创建,商馆大火灾,虽然各个章节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不过也就是随着作者这种跳跃的思路,还原了当时社会的日常风貌,我们反而欣赏到了更真实的,旧时光里的广州。

  就如作者所说:“上帝在星期六的夜晚完成了对于世界的创造之后,一定是用剩下的碎木头渣创造了广州。”但是你不能否认,作为闭关自守期间唯一一个贸易口岸,广州确实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现在十三行已成为服装行业的发源地,而提起十三行,人们还是会不自觉的想起它曾经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新奇的外国物品。这个地位无人能撼动。

  2015/6/1 星期一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73104504@qq.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