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罗马帝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罗马帝国》读后感10篇

2018-06-11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罗马帝国》读后感10篇

  《罗马帝国》是一本由【英】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罗马帝国》读后感(一):一个国王的共和梦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实行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才能民主,才能让人民自由,我们很难界定。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离不开,就像古罗马在实行了数百年的共和制之后,最终在屋大维的手中结束,开启了君主制的时代,从此共和制就成了一个幻想

  然而,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却有着与一般帝王不同之处,做为一个国王,他并非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他缺少独裁的细胞,一心只想恢复共和制。他伯父提贝里乌斯与侄儿卡里古拉的统治加深了他对君主制的成见,加上他自身做为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历史颇有自己的见解。他是一个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看着像个傻瓜,这样的人竟然能登上帝位,就足引起我们的好奇心

  所有无道的君主必是危机四伏,因此像卡里古拉这种自以为是到处建自己的雕像伤财扰民的暴君,最终遇刺身亡,情有可原。于是,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做为一个适合的国王人选,被当时的禁卫军们推上了历史舞台,他不是自愿的,但他也无力反抗。虽然元老院的大臣愤愤不平无奈谁拥有了军队就拥有有附身符,比神灵保护来得更实在。一个彻头彻尾想要实行共和制的人,最终在君主制的体制下爬上了最高统治者位置,连克劳狄乌斯自己都觉得滑稽至极。正因为他有想要恢复共和制的内心,以及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在他的统治期间,仁慈多于残暴和平多于杀戮、放权多于专权。

  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一上台,面对卡里古拉留下的料摊子,不得不大动干戈,摧毁雕像、减免赋税、改良欧斯提亚港、修建输水道、排空富寄内湖。在这期间,克劳狄乌斯还不忘自己内心追随的共和政体,在改良欧斯提来港工程中,因为经费不足,克劳狄乌斯强制要求城里最富有的六个粮食商人借给他一百万金币。事后,他内心颇为不安。书中写道:”不过我得一直提醒自己,像这样行使自己的皇帝特权可能威胁到共和制的最终恢复。我尽量鼓励言论自由和热心公益,避免将自己那些突如其来念头变成全罗马都必须遵守的法律。这非常困难。”“我认为必须要亲近百姓,免得人家觉得我这个皇帝傲慢,我跟同胞们说话也很友好随意,可是很快我被迫疏远了他们”。可见,克劳狄乌斯虽有恢复共和制的心,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已经没有孕育共和制的土壤

  随着克劳狄乌斯在皇位上越来越久,而且深陷在君主制的体系中,即使他时时还能想起自己的初衷,但一件件的国事,让他无暇顾及。随后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战役,征服大不列颠,这无疑是他人生光辉的一页,对于凯旋仪式,他要求简单,如果说此时他还有寄希望于自己恢复共和制,那么在梅萨丽娜事件后,他也心灰意冷了。和自己在一起九年梅萨丽娜,竟然没有发现她的淫荡,真是不可思议。唯有这台词说明他内心的悲凉

  “我不知道有什么声响如此可笑,如此可笑而又悲伤

  就像一位老人为了妻子哭泣,一个女孩走向了放荡。”

  他深受打击,还好没有一蹶不振,随后他娶了小阿格里皮娜,他几乎变成了一个木头国王,国事听之任之,一切由小阿格里皮娜定夺,收小阿格里皮娜的儿子卢修斯为养子,如果此刻你认为克劳狄乌斯已经完全放弃共和制,那你太低估他的毅力了。他寄希望于他的儿子不列塔尼库斯能够恢复共和,没想到这一步棋算错了,他的儿子不列塔尼库斯压根不想按他的安排来做,他反驳共和已死,这是历史的倒退,他想要的也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他要登上皇位,此点来看,不列塔尼库斯也许真不是克劳狄乌斯的亲儿子,至此,克劳狄乌斯的共和梦彻底破灭。

  此书堪称是一部恢宏的历史小说,以自传方式描述带领我们遨游于古罗马恢宏壮阔,也不忘思索历史的车轮与时代为依托,永远滚滚向前,如果那个时代就是君主制的天下,又何苦追寻共和制?

  《罗马帝国》读后感(二):【阅读之美】历史的尘埃

  The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真理时间女儿。——英国古谚

  第一次知道到这句英国古谚,还是源自那本名为《时间的女儿》的推理小说。一直特别想好好读读这本书,毕竟该书在英国罪案小说家协会的百大票选中名列第一,甚至被誉为独一无二的历史推理小说的作品,一直被推理迷们奉为奇书。但是,大概是和书的缘分还没有到,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缘故,让我时至如今,依旧未能如愿。

  和很多国内读者习惯了的推理小说不太一样,这本书里没有扑朔迷离的疑云,也没有福尔摩斯或死神小学生式的名侦探,甚至没有大多数推理小说中必备尸体,应该说这只是一部推理独角戏。因为,疑犯和受害者都死了四百年多了,不说早已过了诉讼追诉期,甚至连两者后人骨头渣子怕都已经烂没了吧。

  书的开篇就是如此扣人心弦的,……病床上的探长格兰特无意中看到一副理查三世的画像,对于这个在历史上恶名远扬的国王,格兰特意外地发现他的脸竟然并不邪恶。格兰特认为,把脸一一分类虽然不可能,但把特别的脸的特色描绘出来却是可行的。然而理查三世的脸却显然不属于罪犯。这引起了格兰特的兴趣,一个有着这样正直气质的理查三世,真的是传说中为了谋夺王位不惜杀害两个年幼侄子的恶徒吗?

  虽然,该书即便是通过作者盘剥缫丝的推理,推翻了人们公认的历史定论,但本质上还是一部推理小说。但两书总给人一种微妙的异同感。大抵是偶尔会给人感觉旁观的记录者般疏离的笔调,还是说两书中同样宏大的叙事,出现了大量繁杂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关系,又或者是末了会给人以沉重压抑的掩藏在历史之下的血腥阴暗?可能都有,又不仅限于这些。

  见识过了太多观点互相矛盾的历史书,再读历史未免就会抱有一种潜意识的质疑心理。历史如同迷宫,我们所看到的地图是否真的能抵达迷宫的出口,无人可以确定。显见的,作者也不能,但是该书即便不是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来看,也是非成功的小说,至少它足够的吸引我从头到尾、一鼓作气的把它读完了。

  事实上,我很少看第一人称的小说,大都是开头弃,但是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个例外主角其人,就如有人评价过的那样,在荒诞处读出励志。虽然单纯就遣词排句来看,总感觉这样平直叙来,未免欠缺文采。动情处浑浑噩噩,就这么的絮絮叨叨、事无巨细口吻,真似如某个生命火焰将燃尽的老人口述的回忆录了。但是,就是这样普通文笔,看似过多的细枝末节,却简简单单的勾住了读者对后来的好奇心,令人很容易就沉浸入书中的文字,通过作者笔端构建出的世界,穿梭时光的彼端去窥看已然为历史尘埃所掩盖的过往

  .我想这不是部适合节日气氛的书,看似故事只是反映出了当时古罗马帝国的宫廷轶事和权力斗争,可是如果仔细读下来的话,从头至尾都充斥着谋杀、淫乱和各式各样的死亡,当然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罗马人的社会和生活是很有好处的,……像是通过被献祭的动物内脏判断献祭的吉凶啥的。但不得不说,看过书之后,尤其是最后面主角提贝里乌斯·克劳迪乌斯的各种可能死法和他被害后其余众人结局,简直不能更好了,一晚上睡觉都没敢关灯〒▽〒

  《罗马帝国》读后感(三):历史与小说孰重孰轻

  《大辞海》对“历史小说”的定义为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素材的小说,容许艺术虚构,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事件及历史背景,应有历史根据。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姚雪垠的《李自成》等都属于历史小说,英国作家罗伯特·格雷夫斯所著的《罗马帝国》也被列为历史小说的行列

  《罗马帝国》这本小说以皇帝提贝里乌斯·克劳迪乌斯作为叙述者,讲述这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历史故事,书中既有罗马时期的文化风俗司法制度等历史知识,也有扣人心弦的战争后宫秘闻、血腥厮杀,可谓史料丰富。一般的历史小说都已第三者身份进行叙述,作者格雷夫斯则大胆创新,以“我”第一人称的身份讲述罗马帝国的故事,这有利于描写克劳迪乌斯这个皇帝的心理活动,但是另一方面限制视角,比如第二章讲述希罗德的旅行与冒险故事,完全没有了“我”这个叙述者的身影转换成“上帝之眼”第三视角的叙述。这种视角转换在小说中还出现过好几次,直到第五章开始,以“我”的视角展开叙事时,才使读者有真正的代入感,读出了小说的味道

  视角的转换其实也是作者在历史史料与小说架构间的转换,这里就有历史与小说孰重孰轻的问题,历史小说应该是以历史为依据的小说,而不是要把历史史料全部写进作品中。历史小说并不是历史教材,读者是要通过历史小说以轻松易读的方式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而《罗马帝国》前几章大量笔墨讲述前朝史和希罗德的经历,给人以喧宾夺主之感,其实可以简单介绍当时的背景和人物即可,使读者更快融入到皇帝克劳迪乌斯的自述中。就如同本书的尾声提到克劳迪乌斯死后的故事,可谓是言简意赅的简要介绍,这样补充小说故事的写法就很好,将理性感性结合,让读者从小说中跳出来再去看历史。又比如在写不列颠征战前,以大量的史料叙述作为铺垫,甚至引用了历史学家的话为佐证,有将历史视角盖过小说叙述视角之嫌。

  当然,罗马历史和人物错综复杂,以第一人称叙述罗马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挑战,作为一个不甚了解罗马历史的中国读者,可以通过读《罗马帝国》这种历史小说,先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了初步感官,再去研读真正的罗马史。

  《罗马帝国》读后感(四):古罗马初期50年的历史

  罗马帝国,强盛的罗马。在特洛伊之战后,出逃的几位特洛伊人在意大利半岛建都。几百年下来,创造辉煌的古罗马文明

  对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不过知道伟大的恺撒,自然还有美丽的埃及艳后。同时喜欢古罗马的文明,很想进一步了解古罗马的历史。

  此书用调侃语气,以第四代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的角度,讲述了古罗马皇帝初期近50年的历史演变。他的上台,是由于内乱,暴君卡里古拉(Caligula)被刺杀,作为平庸之人,最不受重视之人,在50多岁之时才侥幸登上皇帝的宝座

  随着阅读,忽然感知到恺撒并不只是一位,恺撒是所有罗马皇帝的代名词。只要是罗马皇帝,就可以拥有这个神圣称谓

  传说中的克劳狄乌斯(Claudius)虽说是位暴君,然图书中却看不出来。在初为皇帝时,被众人所爱戴。亲临法庭审判,修建伟大工程,为民造福。感觉是为好皇帝!

  克劳狄乌斯则放任皇后梅莎丽娜,比如梅莎丽娜就可以对公民名单进行全面审核,当然背后借此也收了不少钱。最神奇的,她还于皇帝克劳狄乌斯分居,并让皇帝戴上了绿帽子。最终的离婚婚事件,背着皇帝真结婚,且淫乱大聚会。让克劳狄乌斯害怕起来,说不定,克劳狄乌斯的政权都可能颠覆。于是克劳狄乌斯痛下杀手,回头再看看她的情人,竟然有名有姓的就有200多个,还有数不清的没名姓之人。真是淫乱的皇后!

  对罗马征服大不列颠的情节很感兴趣,阅读之中有种亲临现场的感觉。克劳狄乌斯(Claudius)亲临战场利用大象骆驼等动物,利用计策轻取对手出其不意,让敌方的布陈陷入混乱之中,得胜而归。看过《斯巴达克斯》的电视片和电影,看着罗马兵团那严明的纪律,和秦兵有一拼。当秦兵的弓箭轰轰起飞、当罗马的士兵整齐步伐声传来,估计对手的腿都在发颤。

  哦,对了,当时运输庞大的大象所用的船只,竟然就是那艘是去埃及偷盗而来的方尖塔,还有重重的花岗岩石的船只。查资料发现,现存埃及本土的方尖塔中总数已不超过10根,而且多为单根。可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到欧洲和美洲都市广场上的方尖塔却有50根之多。

  在罗马时代,竟然能完整解释日食,还有彗星等等,那个时代就能清楚地理解其所发生原理,并引导市民正确认识此天象。真的了不起!同时代的大陆,不知此时是否对此清晰的认识,还认为其是天灾么?

  图书最后,用了多种资料,来描述克劳狄乌斯(Claudius)的去世,其从多个角度来解说这一事件。看着看着,同情起这位暴君,晚年的时候,竟然被自己的妻子小阿格里皮娜(Julia Vipsania Agrippina)和儿子尼禄(Nero)玩的滴滴乱转,还主动要把自己陷入梦境之中,随妻儿折腾,直至被妻子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所毒杀。皇帝的命运竟然不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旺为皇帝。可见,还真是个仁慈而又悲哀的皇帝。

  克劳狄乌斯死后,皇后小阿格里皮娜和罗马皇帝尼禄竟然也玩起了乱伦,好乱的皇宫呀。为何他的兵团,还是那么的强盛。这又是啥原因呢?

  看着看着,越来越把它当成史料来对待,直至图书的序言解说,这可是小说哦,才猛然惊醒。不过图书的写作,也是有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做背景,它完全可以当作罗马历史的课外读物!

  《罗马帝国》读后感(五):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克劳狄乌斯是罗马帝国克劳狄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和他的前任卡里古拉,以及继承者尼禄相比,他算得上一位明主之君。这或许跟他的身世多少有点关联,无论卡里古拉或尼禄,一心都曾想着要继承皇位,为此处心积虑筹划了很久。而克劳狄乌斯当上皇帝比较有戏剧性,他是在自己的侄子卡里古拉刺死之后,稀里糊涂被禁卫军拥立成了接班人,直白点说,他可能都没曾想过要当什么皇帝。

  无论是在外人的眼里,或是克劳狄乌斯对自己的评价中,都离不开一个“傻”字。同时,他又觉得自己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用正常人的眼光来看,他完全不具备帝王之相。但就是这样的克劳狄乌斯,在年过半百后,坐上了罗马的皇帝宝座,并统治了罗马十四年时间。

  可真正的克劳狄乌斯是怎样的呢?希尔德对他的评价应该是比较公允的。希尔德从小和克劳狄乌斯一起长大,跟着同一个老师念书,和他母亲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在希尔德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和母亲都曾救济过希尔德。最有趣的是,在克劳狄乌斯未成为皇帝之前,希尔德喊他小狨猴,他喊希尔德土匪。

  尽管希尔德也承认克劳狄乌斯有点傻,但这种傻是傻人有傻福的那种,而且他慷慨大度、学识渊博、处事公正,在上任之初就表现出整顿国家的强烈欲望。连他自己也毫不客气的表示,除了他之外,还真没有任何人比他更适合收拾卡里古拉留下的烂摊子。后来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比卡里古拉要强得多。他入侵不列颠,征服了大部分土地,改进了罗马帝国的司法制度,将罗马公民的范围扩大到各个行省。

  那么克劳狄乌斯真的不聪明吗?我想不尽然,从他刚登基那段时间来说,他不要别人给自己太多的尊称,包括皇帝的称号他也不接受,更别提自封为神,免得自己陷入罗马臣民的指责之中。但是,对于凯撒的称号他却不放弃,无论怎样,这可是能够代表他是名正言顺的合法继承人称号。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然而说到生活上,克劳狄乌斯还真是有点懦弱了,结过四次婚的他,一次不如一次。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第三任皇后梅萨丽娜,先是跟克劳狄乌斯闹分居,接着闹离婚,后来与继父乱伦,甚至给他带绿帽子,而且多达上百位,直到最后终于被不堪其扰的克劳狄乌斯处死。最甚者莫过于第四任皇后小阿格里皮娜,他们的婚姻本身就包含着政治因素,结果自己的权力,以及未来皇位的继承人,都被小阿格里皮娜和她的儿子夺去了,而克劳狄乌斯最终也被这位皇后毒死了。

  这本以第一人称写就的作品,有着一定的挑战力。我们都知道,罗马的故事非常的错综复杂,人物和历史路线众多,因此这很是考验一个作者的能力。罗伯特·格雷夫斯,是位风格比较独特的历史小说家和记录者,他虽然以自传《向一切告别》而闻名于世,但这本作品,也证明了罗伯特作为一名优秀历史小说家的能力,因此,《罗马帝国》不应该被大家所忽视。

  按照题材来讲,这是一本历史小说,此类题材在我国并不少见。在真实历史人物的背景下,加入虚构的故事元素,从而吸引人们的阅读兴趣。 《罗马帝国》选择以克劳狄乌斯作为叙述者,讲述了他在当政期间统治罗马的历史故事,书中描写了不少罗马时期的宗教习俗、生活风俗、法治制度等,另外还讲到了很多的后宫秘闻,比如克劳狄乌斯妻子偷腥的事情,妻子与养子乱伦的事情。

  总的来说,《罗马帝国》是一本精彩的小说作品,对于了解罗马的人物与历史,有着一定的帮助和价值。

  文/颜先生

  《罗马帝国》读后感(六):低调的男主角

  很多人认为读历史是一件枯燥的事,因为从小被要求背诵历史时间、人物、事件而倍感乏味,但如果读过历史小说,就一定会被精彩跌宕的情节和丰富多变的人物深深吸引。可要是担心历史小说充斥着野史邪说,那我向你推荐的这本来自英国BBC历史巨制的《罗马帝国兴亡史》原著小说则毋庸担心这个问题。由牛津历史学家罗伯特•格雷夫斯执笔的这部历史小说,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为人们展现近两千年前克劳狄乌斯统治时期的罗马帝国的众生百态。

  说起罗马帝国,人们都会想到绵延不绝的版图扩张,那是从共和制转向元首制的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在前三头同盟——庞陪,恺撒,克拉苏——退场后,屋大维从后三头同盟中拔得头筹,成为独裁统治者,自称奥古斯都。自从屋大维连年征战以后,罗马进入了一段很长的稳定时期,但其实皇帝、元老院、军队关于权力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息。屋大维传位养子提比略后,独断专行,加强皇权,采用残暴的手段对付政敌,病死后由近卫军立卡里古拉为帝。卡里古拉的统治时期是荒淫无度、凶残暴虐的,心理和精神上都极度不正常,甚至任命自己的坐骑为执政官。最终元老们密谋杀死了这个恐怖的恶魔,就轮到我们的男主角、罗马帝国第四任皇帝——克劳狄乌斯登场了。

  克劳狄乌斯是一个特别的皇帝。因为先天缺陷——跛足、流口水、口吃且经常生病,克劳狄乌斯几乎整个童年和青年时光都是在隔离状态中渡过的。他在登上帝位前,从未担任任何公职,无人问津的状态和无限的空闲时间让他阅读了几乎海量的书籍,尤其是他在修习历史中领悟到的执政知识在他终于成为皇帝之后,起了很大的正面作用。皇室内部的内斗使得他的父亲、兄长、姐姐都付出生命代价,但克劳狄乌斯则因为被人视为白痴而侥幸存活。当禁卫军刺杀了他的侄子卡里古拉后,将这位50岁的倒霉蛋赋予了帝国的权力。然而,在朋友希尔德的帮助下,他开始整顿卡里古拉留下的烂摊子。他改革政权机关,建立官僚体系,提高骑士地位,将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居民。同时,他在位期间还修建了台伯河口的奥斯提亚港以及大规模的输水管道,后又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和毛里塔尼亚。然而,克劳狄乌斯同自己的妻子们和孩子们的关系则是他长期面对的痛苦难题,前后四任妻子,第三任妻子荒淫无度、乱伦出轨,而第四任妻子小阿格里皮娜最终和她的儿子——罗马史上著名的暴君尼禄——毒杀了这位可怜的老人。后来尼禄的被推翻,则完结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这个由屋大维家族通知的罗马第一个王朝的历史。

  整本小说以克劳狄乌斯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既描绘了他的雄心壮志,也突出了他的软弱无能。虽然小说穿插的人物众多,但主线明确,前半部分是希德罗为克劳狄乌斯走入皇帝正规的铺陈,后半部分是克劳狄乌斯统治期间的事件,将罗马帝国初期的辉煌和罪恶以全景式的画面感展现在读者面前,不失为一部精彩的历史小说。

  文/卢育涛

  《罗马帝国》读后感(七):克劳狄乌斯的故事

  一位被群众看成老实,甚至被认为是个傻瓜的皇室家族成员,竟然成功地活过了奥古斯都、提贝里乌斯和卡里古拉三朝,他是傻瓜吗?答案必然不是,他就是罗马帝国的第四任皇帝—克劳狄乌斯。

  作者罗伯特•格雷夫斯,英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因著作《向一切告别》而成名,而后企鹅出版的《罗马帝国》系列长盛不衰。《罗马帝国:神的统治》是《罗马帝国》系列的第一部,作者用克劳狄乌斯的口吻,讲述了这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历史故事。本书一共32个小节,前5个小节主要讲述克劳狄乌斯的好友希律王一世希德罗的故事,为克劳狄乌斯的称帝成为铺垫。之后才叙述克劳狄乌斯在统治期间的故事。

  希德罗是克劳狄乌斯的朋友,当卡里古拉遇刺身亡之后,他支持克劳狄乌斯称帝,并帮助他走上正轨。当然希德罗也是在已铺路,克劳狄乌斯将犹太和撒玛利亚归希德罗管辖,使他的权力和地位大大提升,克劳狄乌斯也非常信任希德罗。然而,希德罗为了获得犹太人的支持,处死了使徒雅各,之后种种事件他惹怒了众神,被虫子咬死。从克劳狄乌斯对希德罗的讲述和与他的信件来看,虽然希德罗是“土匪”克劳狄乌斯对希德罗还是非常赞赏的,并且信任他。

  在历史资料中所说的克劳狄乌斯是一个懦弱并很傻的君王,但在我看来,克劳狄乌斯是一个爱民的皇帝,也是一个具有皇帝特征的皇帝。登位初期,他面临着两个任务:一是逐步重整国家的财力,二是废除卡里古拉颁过的不合理的法令。在这两件事中,希德罗的足智多谋也给了克劳狄乌斯无限帮助,最后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国家钱财与法令问题,还为克劳狄乌斯赢得了民心。克劳狄乌斯在位的十几年中,他为罗马人民解决过粮食问题,输水道问题,还排空了富奇内湖,用时13年,打通隧道,放出湖水。

  每一位伟大的皇帝,几乎都会用武力让民众臣服自己,克劳狄乌斯也不例外。书中在中间部分描写了克劳狄乌斯入侵不列颠。凯撒大帝曾经两次征服不列颠均告失败,公元43年,克劳狄乌斯以泰晤士河的伦敦为中心,让它成为内外的联系枢纽,开始入侵不列颠,并成功地征服了不列颠成为了罗马帝国的行省。

  从这些点点的事迹中,克劳狄乌斯其实是一个好皇帝,希德罗在临死前说,“我嫉妒你的傻,你虽然傻,但是并不糊涂。”

  在生活中,克劳狄乌斯确实是一个懦弱的人,四任妻子中,不得不提的是,梅萨丽娜和小阿格里皮娜。梅萨丽娜是克劳狄乌斯的第三任妻子,她凭借着美貌控制着皇帝,荒淫无度,最后因为克劳狄乌斯无法忍耐将其处死。小阿格里皮娜正是他的第四任妻子,为了权力和未来儿子的地位,她毒死了克劳狄乌斯。

  从克劳狄乌斯皇帝统治期间来看,个人认为他无疑是一位好皇帝,为了民众他也付出了他的一生,算的上是一位和平中的明君。

  《罗马帝国》读后感(八):也许很腹黑

  也许很腹黑

  文/米雪

  我们常常在失去某种能力之后(例如失聪、失明),其他方面的感觉就会莫名变强。大脑它会用改进其他能力的方式,去弥补失去的能力。这种定律应用在生活、行为处事上,同样有效。

  在罗马庞大的帝国中,有残暴、无知的帝王闻名于世,也有因勤政爱民而著称的贤王,在这样的背景下,克劳狄乌斯这个帝王就太平常,甚至于庸俗。他前有卡里古拉这样独断专行、荒淫无道的暴君,后有涅尔瓦关爱臣民、谦和的明君,如果不是刻意关注罗马历史,这一段在历史长河中低调到几乎不会引起人们的视线。然而,英国的历史学家罗伯特·格雷夫斯反其道而行之,以这位不起眼的君主为主线“我”,以他的所作所见“带领现代人一睹1000多年前罗马帝国及周边国家的方方面面”,写就气势磅礴的历史小说《罗马帝国》。

  历史的每一分一秒都不能被忽视。克劳狄乌斯性格不够强势,如果不是军队的拥护,他怎么也不会是君主的人选。小时候因为跛足、口吃并且体弱,几乎被争权夺势的皇室斗争遗忘,于是这一位颇具保护色的帝王,将自己变成一位博学多才、博古通今的历史学家。在一次看来也许是很“偶然”的机会,就像一个一直做幕后的策划人,忽然站在了历史面前,还有比他更合适的、更容易掌控的的傀儡皇帝吗?事物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不是他长期隐形人、与世无争的姿态,如果不是他在群龙无主的时候出现在众人的眼前,他,还有可能是那个推行共和制的帝王吗?答案当然是,不能。

  看《甄嬛传》读者都能看得出,在一个皇室的后宫,偌大的后宫的争斗是如此的冷酷与无情,一个人能否出头,不但要盛宠,而且要聪明、心计过人,才不至于被人算计、陷害。而在男人的战争中,女人的那点算计显然是不够看的,权势、名誉、钱财,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势在必得的渴望。当争斗来临时,也是越发的残酷与凛冽。

  克劳狄乌斯的缺陷,他的各种外型上、表面上的不足,就如同人在明亮的世界失明一样,他失去了最具有优势的争取的权利,那么,随着这一种不足,他发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广览群书,在隐匿自己的存在的同时,智慧在成倍的增长,这种技能是不被外人所看到的。上帝关了一扇门,必然会给你开出一扇窗,各种偶然和必然最终让克劳狄乌斯登上象征皇权的宝座。

  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必不可少的影响。俗语说,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正是因为耳濡目染的环境没有给这一个人成为太子的内在,即使外在的光鲜也抵不住精神和智慧的荒芜。而克劳狄乌斯正好恰恰相反,在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中,他的不足和缺陷给他极大的保护,没有使他成为斗争的牺牲品,勤奋好学、渊博的知识则给了他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他血液中流淌着的是,罗马帝国的血液,即使最初并没有争权夺势的野心,但不代表他不会做君主。几十年的权势斗争他都以旁观者看得清清楚楚,所谓旁观者清,正是这个道理。

  虽然,在克劳狄乌斯在位的那些年,推行共和制一直没办法实现,但是,他所在位的那些年一直尽心尽力,努力做一名贤主。多年的韬光养晦成就的一段历史,即使被人嘲笑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资质愚钝一般的傀儡,不过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尤其是在宫斗、宅斗、腹黑、心计盛行的今天,怎么看怎么觉得颇有玲珑心,显得更腹黑?不过,与他身前身后两位暴君相比,他的仁慈,已经是他做的最好的一件分内之事。

  《罗马帝国》读后感(九):不想当历史学家的皇帝不是好领导

  罗马帝国第四代皇帝克劳狄乌斯是克劳狄乌斯家族唯一的男子,他在法国里昂出生,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疑似年幼的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他走路拖着右腿,紧张就结巴,形象不甚和谐。不仅经常受同辈们的欺负,连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第一代和第二代皇帝)都怕丢了家族脸面,从未让他担当任何国家公职。若不是卡里古拉(第三代皇帝,克劳狄乌斯的侄子)年纪轻轻被刺杀身亡,他永远都不会有做皇帝的机会。他师从历史学家李维,从少年时就对历史保持着相当的热忱,从而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扎实的调查习惯,这都对他发挥皇帝的职能大有助益。虽说他的皇帝生涯基本上断送在了女人手上(想看八卦可以去读这本书),但他并不是一个糊涂人,远征不列颠,修建克劳狄乌斯港,解决犹太争端,增加了三个拉丁字母等等,我相信他一定满足了马斯洛生而为人的五层需求。如此看来,人丑就要多读书,理想是要有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实现了呢!

  克劳狄乌斯决定将欧斯提亚改造成冬季安全港,并相信这是一件对罗马帝国有大福祉的工程。但推进如此巨大的工程,从卡里古拉手中接过的烂摊子做起,又谈何容易。不过,他是个敢想敢做的人,即便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他仍坚定不移地推进事项的进展。事实证明,克劳狄乌斯是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首先,分工明确,工程师负责工程规划,金钱筹集交由国库大臣。这样的好处一是权责分明,二是基本可以防范各个环节严重的贪污受贿行为;其次,认真调研,历史学家的本事真不是盖的,在研究分析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过程中,他找出在恺撒时期做出的工程规划,加入通胀测算与现有报告进行一番对比后发现,工程和预算都缩短了一大半。最后,大胆启用民间资本,他心中清楚港口的改建,部分阻力来自粮食商人,于是便以将他们流放相威胁而筹到了开工资金,民间自筹资金投入建设再次降低了贪贿的比率。从立项到落地,皇帝大人的这三步棋真是走得一个妙哉。

  克劳狄乌斯不仅擅长项目管理,还有很强的危机公关意识。公元45年,天文学家巴比鲁斯告诉皇帝大人,他生日那天将发生日食。由于大众对天文认知有限,日食是最不吉利的兆头。他怕引起民众恐慌,也怕有人趁机要了他的命。他的解决方案是,事先发布预警,以科学的方式解释日食形成的原因。因为最让人感觉到恐惧的是未知,一旦前期知晓,就会不以为然。一场危机,就这样简单地化于无形。然而,他的精于世故也时常让人觉得虚伪,诸如他那放荡的妻子梅萨丽娜的死亡,是秘书长那尔齐苏斯假传圣旨诛杀的,对于一个如此细腻的国王,竟然被绿帽子戴那么久都毫无察觉,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本书作者罗伯特•格雷夫斯教授借鉴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演义再现了乌龙皇帝克劳狄乌斯的执政经历。想象力笔力俱佳,时常让人忘记这是一部小说。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有些过于强调克劳狄乌斯想要共和制复辟的决心,收笔有些突兀。对于现代管理有借鉴意义,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