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7: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是一本由周朝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读后感(一):《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后记

  1.

  总觉得有这个故事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后记,但出版人老吴说:“你还是写点什么吧,毕竟这是你的第一本书。”我一想也是,那就写点。

  首先,在写这篇后记之前,请允许我先感谢几个人:

  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养育我长大,要是没有他们,我可能早就饿死了。感谢他们对这个老拖后腿、废物儿子的宽容与理解,让我得以走到今天。

  我的初恋:感谢她曾给予我的一切,没有她就不会有这个故事,这是真话。

  海子:我最喜欢的当代诗人,没有之一。

  左小祖咒:感谢他取了那么好的一个歌名,尽管这部小说与歌儿本身关系不大。

  其次,我是一个野路子,总是反复告诫自己要与所谓的“文学圈子”保持一定距离,因为真正的生活总在别处。我既非中文系出身,读的书也谈不上多,只是单纯的喜欢讲故事,喜欢抒情的事物:音乐、诗、旅行,以及美丽的姑娘。

  最后,回归正题,谈谈这部小说: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

  当我开始写这篇后记的时候,已经是在北京的盛夏了,我坐在平西王府的出租房里,一边思考人生,一边啃着冰镇西瓜,希望能有所启迪。

  2.

  我想想关于这篇小说该从哪里说起呢?

  想来想去,还是从我的第一本诗集说起,她叫《南方以南》。

  就像我在小说里写的那样,为了一个年少时对诗的信念与情怀,大二那年,我自费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诗集《南方以南》。至于为什么自费,如果稍微了解一点当下诗歌生存处境的朋友,就不需要我去解释了,何况我在小说里边也解释过。

  由于我的诗集缺乏销售渠道和宣传度,大部分到现在都还留在家里屯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吴说的没错,《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应该算是我的“第一本书”,我说的第一本是指她将面向全国发行,网络同步销售,书卖不卖的出去不再是我操心的事情。仅此而已。

  当初出版诗集的时候,很多朋友问我明知道会卖不出去,你还浪费钱财,不是傻吧?从后来的情况看,也的确如此。不过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到老吴,他虽然是个商人,但人还算厚道,仅用比一部土豪金贵点的价格就给我出了本诗集,我一想相比买一部土豪金,出一本书也许更有意义,何况这还是一部可能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诗集。

  如今,每当拿起那部用了一年多的国产山寨机,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3.

  与80后的兄长们相比,我们是相似的,都诞生于改革开放后,我们换女朋友比换袜子还频繁,我们都喜欢怀旧,喜欢经典,童年都看过《黑猫警长》、《葫芦娃》、日本动漫以及成龙的功夫片,都玩过玻璃弹珠,吃过两毛钱的雪糕,穿着短裤衩掏过鸟窝;少年时都听过崔健和魔岩三杰、罗大佑、Beyond和四大天王、张国荣、梅艳芳、迈克尔杰克逊。后来又有了周杰伦。

  与00后的弟妹们相比,我们是质朴的,我们没有一出生就进入网络时代,我们还有一个烂漫单纯的童年。我并不是说网络时代不好,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总之,不管是几零后,有人喜欢莫言马尔克斯,就有人喜欢韩寒郭敬明,没有谁对谁错,没有谁好谁坏,周杰伦老了,还会有方大同以及其他什么人冲上来,就像你终于在那个挥汗如雨的夏天离开了高三的教室,马上就会有新的一批人去霸占它。

  4.

  很多人都知道我也写小说,但是相比于诗,我对我的小说,谈得很少,而这部小说也并不是一部单纯意义上的“青春文学”,我也无意颂扬关于青春的种种,旺盛的荷尔蒙,对未知的迷茫与憧憬,以及由于无知所造成的横冲直撞、头破血流,关于这些我在上一部习作《少年的荒岛》中已经说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查。

  二十岁之后的我,决定写更多的东西。我想肯定有人和我一样,觉得自己年轻时才华横溢,并且理想远大,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可是也常常有些长辈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生活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确,若事事竟如人意,那么我们还为什么要战斗,如果你不去选择战斗,你又该如何去捍卫和争取你认为应该属于你的一切,美好的善良的人与物?

  有时候,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选择了更加务实与平和的生活,我在想自己还坚持个毛线,甚至一度觉得“理想主义”很傻很天真,可是我渐渐明白,他们没有错,我也没有错,生活最终会把你引向真正属于你的地方,不论这地方是好是坏,它都是生活。

  5.

  另外,为了写完这部小说,我辗转北京广济武汉多地,终日深居简出,码字看书,回忆过往,体察生命与时光在细微之处的流逝与改变,动情时常常不禁内心肿胀,泪流满面。小说的名字改了又改,最初就俩字:《江城》。

  后来觉得“江城”可能会让主题偏大,听着也太过深沉,而且对于描述一座城的整个历史变迁,鄙人自认为能力还尚未达到,为避免战线拖的太长,我决定选取其中的一个侧面:“爱情”,我想“爱情”作为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是最难写也是最好写的,因为人物关系和线条清楚,整体就好把握一些,于是就有了第二个名字:《江城,以及我们的爱情》。

  第二个名字一直用到小说完稿,我都没觉得有任何问题,直到那天我跟老吴一起吃饭,酒桌上聊天时,老吴说小说的名字得改一改,现在写青春和爱情的小说太多了,你一开始就把范围定死了,这样不好。

  我一想也是,这部小说本来主要讲的也不是爱情,爱情只是它的外壳和噱头,它真正的内核是借“爱情”这个主题来表达笔者对于时下急剧变革的社会感知,对个体存在在集体意识中的叛离与追逐,以及对传统诗学文化断层的一种思考。

  于是我突然想起左小祖咒的一首歌名,也正是我在小说中引用过的那首:《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便问老吴:“你觉得《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怎么样?取自左小祖咒的名曲,同时也能映射时代,文青们肯定喜欢。”老吴吃了口咸菜,满意地点点头。

  6.

  王小波在《万寿寺》里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如今我的故事已经讲完,如果你有心,请你耐心把她读完,就像读你的童年或者初恋那样。我相信如此,故事中的人事物定会在你心中默默开花结果,给你以温暖和安慰,就像我曾经依靠写作来救治内心顽固不化的残疾。

  是的,我曾不止一次违反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理论,在我的小说里,诗和梦里,我总能再次回到江城,回到我的故乡和出生地,初恋就依偎在我的身旁,再也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分离。

  我不期望在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你会像我一样被自己感动的热泪盈眶,只要她能让你感受到些许成长的美好与诗意的幸福,那么我就是幸福的。海子也说:“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我深信。

  7.

  我又想起几年前独自在路上的日子,像李白和凯鲁亚克那样去生活,具体细节可参考小说相关章节,恕不赘述。

  少年人的世界观总是那么简单而直白,饥肠辘辘,风尘仆仆,却又满怀虔诚:当我走到安庆的时候,诗人海子已在山中沉睡多年,而他的故乡破败,父母老迈健在;当我走到西安时,“大唐”已是千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的西安正在朝着大都市和中西部枢纽的目标一路飞奔;当我走到成都时,在火车站旁边的某家网吧得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我跑到杜甫草堂外的湖边,整包整包的抽烟,一宿无眠。

  常常翻看自己以前写下的文字,如果真的有时光机器的话,我希望它能把我带回到年少的时候,那时天总是蓝蓝的,云总是白白的,花总是红红的,草总是绿绿的,姑娘们个个眼神单纯的像泉水,我们班的、隔壁班的、楼上的,常有女生给我传纸条写信纸,说喜欢我的诗想和我做朋友。想到这些,便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幸亏还有文字,要不然让那么多美好的快乐的忧伤的瞬间白白游走,岂不可惜?

  亨利·米勒说他可能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圣徒,我想我还做不了圣徒,顶多算是圣徒的打手。是的,或许在骨子里,我仍只是一个单纯的抒情诗人。

  是为后记。

  -- 周朝,2014.6.15,北京平西王府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读后感(二):去南方吧

  我和周朝是在北京认识的,那会儿他刚满二十,戴一副并不显眼的黑框眼镜,一张略显稚嫩的娃娃脸,是一个孩童的模样,而他的性情也像孩子:纯真、善良,充满了感性思维。我和他的脾气对头,因此我们成了朋友。

  那会儿只要周末晚上有空,我们就会三三两两组团在北京城的大街上闲逛,撸串、喝酒,过着大多数北漂文学青年都在过的生活,用周朝的话说那叫“苦中作乐的浪漫主义”生活方式。

  我常看到周朝一个人在电脑前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一直在写小说,我问他要是没人出版怎么办,他说一定会有的,只要你的故事足够真诚而勇敢。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其实是海明威说的,并非他的原创。

  但和很多电影里演的那样,周朝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到了他脸上的那种偏执与天真,并且眼神笃定,而这一切似乎都会让人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成功的。果然,我便听到了他小说出版的消息。

  再后来,周朝突然离开了北京,他说他想回南方去,于是便把杂志社的工作辞了。是的,他总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任性,但我知道他的每一次任性和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总有路可以让他这种人活下去,并且活得有神有色。

  而我依然在北京,或许是因为还有一些事情等着我去完成吧。如今快两年过去了,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周朝了,但每次看到他的新消息,总会感到欣喜,他在给自己希望的同时也给那些和他一样心怀向往的夜行人带去了温暖、带去了希望。

  最后,突然想起那天晚上在南锣鼓巷一个文艺聚会上的情景,面对台下京城里的那么多腕儿,还一文不名的周朝大声读着自己的诗,只是想告诉别人,周朝不只是一个朝代,还是一个诗人。而想起那个令他念念不忘且时常提到的南方姑娘,我祝他好运,也祝他幸福。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读后感(三):至我们呼啸而过的青春

  至我们呼啸而过的青春

  文/某风

  始

  有人说,十七岁是最好的年纪。没有现实的羁绊和太多的无奈。只是呼吸在那一年纯白色的空气然后做些长长短短的梦。于是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从那时一路走来的时光。

  一 与时光书

  还是在那个江边的南方小城,我们念的是一所普通高中的文科班。来自念书的压力还不足以让我们这帮人兵荒马乱。

  于是,好多事情就成了顺理成章要发生的。比如你永远也绕不过去的带着烂漫色彩的东西。比如,Beyond的摇滚、又或者是无疾而终的初恋,都可以成打着青春烙印而注定不被遗忘。

  学校有一块长满杂草的球场,秋天草枯连天的时候有种符合情绪的颓丧。黄昏的时候去那里走走,有时候也会碰见周朝。时间允许的话,也会在看台上吹着风数落着彼时风平浪静的生活。想象着围墙外面的世界,常常也会莫名其妙的兴奋不已。

  同样是这一年的秋天,周朝的爷爷去世了。那几天是学校在组织远足,他没有去。后来,他不止一次的和我讲起这件事情。从最开始的愧疚不已(他没有陪着爷爷走完生命最后的时刻)到后来的叙事化的缅怀。老人我没有见过,但是隐隐约约能感觉他和自己的爷爷应该有诸多相似。

  大概是从这件事情以后,我和周朝开始逐渐成为至交。这大概也成为了我时至今日暗自庆幸的事情之一。那个时候,在寄宿学校里没有太多的课余时间和娱乐活动。于是,有些事情就这样屡禁不止。

  曾经有段时间,等查寝的老师一走,男生宿舍就开始了“演唱会”。Beyond当然是永远不变的主旋律,《光辉岁月》的各种“和声版”屡次在夜晚响起。一帮青春期的男生用现在看来最为温柔的方式致敬着慢慢流逝的青春岁月。

  当然也会有后果的,等第二天一早班主任就会点名批评这些人。不过现在想想也觉得是件挺不错的经历。因为随着成长,每个人开始越来越多的独立。独立到没有人会替自己选择,没有人会替自己承担。尽管这些看似独立的背后布满了荆棘与束缚。

  以至于现在,每每想起那时候的班主任,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而那种被批评时候的不满也就早已烟消云散了。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高三了——大多数人眼中离梦想最近的地方。我们搬教室那天,很多人都面容凝重一言不发。换了几个老师,日子还是一天接一天的过。

  放学的时候,我们一大帮“老表”(全班男生的统称)会一起去学校唯一的食堂吃饭。进入高三,课业慢慢开始加重,大家就只有这难得的“聚会”时光。在这里面,周朝的话不多,但是拥有绝对的号召力。他是我们这些人里面最瘦的一个,这个大概和他平时吃的比较少有关系。

  再是后来,他和几个同学决定走艺考的道路。去武汉的一个培训学校上课,大概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随着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心里面能装下除了考卷之外的东西少之又少。

  记得那天他请假走的时候,我们没有说太多。一句珍重,就已经是最后的送别。然后,大家就开始各自为战。我依旧在学校里埋头学习,考试越来越勤,作业越堆越厚。

  晚上的时候,回到宿舍也会看他们几个的QQ状态。想象着在武汉的生活并且心生羡慕。甚至于有段时间自己也想和他们一样,但是终归也只是想想。

  大概,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勇气的吧。在这一点上,周朝一直是按自己想法生活的一个人。

  艺考那段时间,有次放假,周朝兴奋地和我在网上说他过了中国戏曲学院的复试。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每次想起那个午后就会觉得原来实现梦想是如此的令人兴奋。

  等这一切都烟消云散后,故事就带着伤感的情绪继续下去。

  周朝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去自己的理想学校,其他人也就是开始各奔东西。而我,选择了西北偏北的小城。

  当讲到这里,那段美好的青春也就在这样的轻描淡写中画上句号。

  只是大家都记住了,前路漫漫。

  二 今夜 我只谈诗歌

  周朝是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写诗的,直到现在。首先他是个勤奋的诗人,其次他是为数不多骨子里面干净的好诗人。

  提起诗歌,就不得不说三件事。第一,在高二那年,我们作为同桌本来在策划出一本民刊。这个共同的爱好是基于当时我们都是诗歌爱好者。那段时间,我们疯狂的迷恋海子和顾城的抒情诗。有时候的早自习就变成了我们的诗歌朗诵课。时至今日,我们也都保存着当时两个不同版本的《海子诗集》。

  终于我们的“嚣张”气焰因为惨不忍睹的成绩被班主任浇灭,还记得那时候我们两连刊物的名字和版面编排结构都想好了。这件事情在周朝的散文里面也有提及。

  第二件事也是这一年,那天我刚回到教室,同桌的女生就和我说周朝的诗歌见刊了。对此,我并没有显示出太多的意外和诧异。因为我觉得他的诗歌本来就很好,这个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那段时间,班上的同学开始用不一样的眼神打量着他。要知道,这也算是在班上一件大新闻了。我想,这大概可以作为他诗歌写作路上的一个分水岭。至此以后,诗歌不论是风格还是情感的抒发上都是愈加成熟。

  第三件事和班主任宋老师有关,随着周朝的诗歌不断见诸刊物,他也开始进入老师的视野。有天,宋老师拿着一摞集子进了教室,直到老师自己说了这是他自己出资为周朝油印的诗歌集我们才知道。

  我已经忘记了老师在说这句话的表情,但是我记住了那天下午周朝和老师的拥抱和班上那群善良的孩子经久不息的掌声。

  因为这件事,我和周朝断定老师念书那会儿一定也是有一个文学梦的。

  叙述了这三件事情,下面就走近周朝的诗歌。读一读这个少年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总体上来讲周朝的诗歌有两个方面:长诗的磅礴和抒情诗的细腻。他就像一个有魔力写作者,可以换用不同的切入点而又次次成功打动读者的心。

  比如他在诗歌《梦中的诗人》中写道“秦王的马车来了,三闾大夫死了/我是你的后裔,站在汨罗江畔/吟唱出那个古老的名字:楚国/魂兮归来,《诗经》之后/《离骚》。战国。楚怀王”这一段历史的的长度赋予“后裔”深重的抒情意义。同时,又以“《离骚》。战国。楚怀王”作为收尾,给人以厚重的内心沉思。

  这首诗歌仅仅是他为数众多的长诗的一部分,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倾心于那些温暖的抒情短诗。

  他讲述祖父的《从前》就有直抵内心的力量。他用黄昏、深秋的火车来缅怀老人的离去,然而又用“是的,我开始怀念我的祖父/深秋的火车驶过黄昏的山岗/我坐在窗前,开始写诗”平静地安抚诗歌的整体情绪。所以说他是个善良的诗人,不愿让读者背负艺术感悟之外太多的东西。即使这里面有诗人自己太多的阴郁和悲伤的绝望。这也是我欣赏周朝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阅读这本诗集,读者会看到很多常用的诗歌意象被反复的利用。而这些在不同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又分别被赋予各种不同的重大意义。

  不过诗人强大的想象力也为诗歌提供了不少张力。比如他在组诗《时间之外的游吟》组诗中“一只鱼可以穿越河流/却无法穿越一口枯井”就这样简单直白的一句话,却给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这就是我关于周朝诗歌作品的一点体悟。最后一点建议是,周朝的诗歌是适合细读的。

  末

  写到这里,就应该结尾了。

  一路走来,不论是有多少的艰难险阻都应该朝着梦想前进。最近在听宋冬野的歌,反反复复地听着就越来越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最后想用海子的一句诗结尾: 我们用横陈于地的骸骨/在沙滩上写下:青春。然后背起衰老的父亲。

  项何丰 (某风)

  2013年3月10号 夜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读后感(四):《纯粹园》评语

  《从无到无》

  作者:周朝

  从石头到石头

  它的重量让你觉得很踏实

  但它还是石头

  从云朵到云朵

  它的飘渺让你觉得很舒服

  但它还是云朵

  我无法编制厚重

  更无法沉淀虚无

  因为这本就是从无到无的过程

  就像难以捉摸的道家学说

  评语:通过一个物质的本质,表达一种理解。

  文字直白,但很深刻。虽然是一种从无到无的过程,但是,本身的物质,已经有了精神的风格,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生锈的铜狮子》

  作者:周朝

  沿着石阶一步一步走向古老的城门

  明代的农民在一块残砖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千年后,我们仍记得旧时的战场,浩浩荡荡

  那些在二十四史上不曾留下的柴米油盐

  如今,更像是整个帝国唯一值得炫耀的资本

  城门敞开着,这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

  那些纠缠的藤蔓是历史在时间面前最后的坚守

  我从秋天走到春天,走向车水马龙

  护城河的水流淌了无数个世纪,依旧灯火通明

  谁也不知道,城门口的那对铜狮子是在何时生的锈

  评语:一首深刻而充满诗性的诗歌,久读会找到更遥远的理解。

  就说一个农民刻下自己的名字,一个象征意义的民族之路,从柴米油盐到帝国的路,那路还记忆着那般“锈”的历史么。诗,让人的思索是震撼的。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读后感(五):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用了几天的空闲时间,看完了老周的新书——《我不能的悲伤的坐在你的身旁》,先说恭喜。然后我想我写点东西,算是读后感。近几天恰好又在听张楚,于是这篇文章的名字就借用了他的歌名。

  我的泪点很高,在此之前,我不记得在看什么书的时候想过哭,当然,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看的书不多。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好几个地方是我的鼻子都酸了,尽管最终还是没有掉下泪来。

  我不谈文学,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大概是没有资格谈论文学的。我谈我看到的,我看到了白衣飘飘的张雅琪,看到了文能读书,武能上床(或者是上沙发)的陈静,我看到了农村户口,为了自己远去巴黎的苏薇。

  我看到的张雅琪在江边,在海棠树下,在舞台的下面,在苏州河边的小餐馆(还是酒吧或者是咖啡馆?)。我看她笑,看她愤怒,看她委屈,看她的洒脱,还有伤心和放下。

  我看到的陈静在办公室,在放着红沙发的出租屋,在离别的机场,在上海的咖啡屋。我看她读诗的嘴唇,看她诱人的曲线,看她流泪的眼睛,还有怀孕的肚子。

  我看到苏薇,在酒醉醒来的床上,在渡轮上,在麋鹿奔跑的她的家乡,在遥远的巴黎。我看她的时候她也看我,她的眼神融化了我的心。

  也许我不该只提到上面三位,可是我不能都写了出来,毕竟我不是要写人物介绍。

  让我鼻酸的两个地方是小安的死和夏致远和王大力的死。

  我不知道老周是想表达什么,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的眼里,小安是终于找到港湾的漂泊的小船,也是苦海回头,眼看着有一个明天的浪子和希望,于是在希望破灭的时候,我的鼻子酸了一下。在我的眼里,夏致远和王大力是一起迷惘过的青春,是走在路上的梦想,于是在青春丢了一片图案,梦想突然夭折的时候,我的鼻子又酸了一下。

  我跟老周有幸见过几次,吃过饭,喝过酒,逛过号称京华文青第一巷的南锣鼓巷,在京城五道口喝过咖啡。其实认识老周之前,我一直挺自信的,自称为诗人,到处炫耀我所谓的诗歌,直到认识他,我终于停止了写那些我所谓的诗。这不是遗憾,是一种幸运。

  老周计划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北京,那个时候我也准备写一本书,哪怕自费我也要出版。现在 老周新书已经出版了,我的那个故事已经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丢脸,以及愧对梦想。

  没有几个人有老周那样的魄力和勇气。我指的是他对诗歌的执着的追求以及休学游历各地。也没有几个人有老周那样的能力和脾气。我指的是他能轻松的找到工作,薪资不低的工作以及道不同不相谋,说拉黑就拉黑。

  扯远了,我没想写老周的。我想写的是老周的这本新书。

  新书装帧挺好,作为一个不纯粹的文艺青年,我很喜欢后面那几句话:

  我一生有过两次颠沛流离,

  从南到北,又从东到西。

  一次为了年少无知的自己,

  一次为了万人中唯一的你。

  故事挺好,在我通过上夜班的空闲时间,睡觉前,以及醒来后的这些时间里看完了第一遍,然后我惊奇的发现我居然记住了百分之九十五六七的人物关系及名称,包括那个跑龙套的日本胖虎,听起来猥琐实际上文质彬彬的西班牙老头儿。

  都挺好的。我很喜欢,我相信还有不少的人喜欢,这是个中肯的评价。

  好了,为了点题,我还得说一句,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像我这样用可耻已经不能形容了,简直是令人发指。

  这是一篇不合格的读后感,我在雨后的深夜写完了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