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出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出轨》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2 20: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出轨》的读后感10篇

  《出轨》是一本由[爱尔兰] 威廉·特雷弗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出轨》读后感(一):在边缘游走——失落世界的奇情与幻想

  文/橘川大人

  读特雷弗之前,断续地看过些短篇小说年少轻妄,读不懂卡佛的极简,只觉得里面有一种不羁,一种收放自如适时的哑然,后来知道那是一种文学上的留白;也爱麦克尤恩的奇诡,散发甜蜜又惊悚的动人气息,像夏日午后渐渐逼近的乌云;乔伊斯和海明威都是新近才读,王安忆在给《出轨》作的序里如数家珍地列举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却没有提起海明威,稍微令我感到惊讶。她说:“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灵,它们极具弹性,就像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好的故事也应当是在“有限的事里蕴藏了无限的意味”,伸缩自如,缓急相宜。特雷弗小说的选材大多数流连于爱尔兰的田园风情之间,偶尔穿插都市生活精致、缤纷、冷凝,语言优雅如同王尔德。

  书中有十二个各自独立却又令人觉得浑然一体的故事。特雷弗的细腻诗意,配以一种冷静而跳脱的叙述语调,使每个故事焕发出迷人忧郁光泽

  开篇《坐对死人》就深深打动了我。近日恰巧又读了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利贝斯《跟马里奥在一起的五个小时》,两个小说有很多的共同性丈夫猝然离去;新寡妇人的守灵;彻夜的倾谈和释放妻子对多年婚姻生活的些微不满与隐隐透出的倦腻。“只是,她无法悲伤,也无法哀恸:剩下的何其少,毁掉的又是何其多”。在两个陌生教徒面前骤然表露出来的坦诚和倾吐,也在读者的意料之外。故事的结尾我很喜欢:“随着黎明慢慢从窗帘的边缘渗透进来,她感觉到自己心神受到了些微的扰动,有了一丝活力躁动。”似乎在暗示着丈夫多年的行径已经得到了原宥。

  我颇喜欢《在外一晚》这个故事。两个中年男女乏味的“相亲”过程,在特雷弗的笔下,闪动着温暖和趣味。一般人难以捕捉到的心绪的起伏和颤动,都被作者一一收拢到了情节里:男主人公私下里的心思卖弄,对女主人公有意的诓骗以及最终的如实相告,女主在酒光灯影里泛起的对往昔的淡淡回忆和自嘲……特雷弗以新奇独特视角,给我们展露了一对陌生中年男女在相处交谈时的心理活动笔触饱含着宽容和悲悯。特雷弗喜欢在结尾作出动听总结,这篇故事也不例外,而译者对此段的精彩译法也给原文锦上添花:“……而这种体面尊严感觉一直持续陪伴着他们。当地铁载着他们在灯光摇曳闪现的黑暗中快速穿行,这种感觉依旧盘桓不去,甚至变得亲近私密——仿佛他们曾经暗通款曲,共赴巫山。”

  《大票子》这篇摹写了年少时代爱情脆弱盲目,男主人公带着女主的期望远赴美国打工,希望实现计划好的未来梦想,而时光悠远,曾经的感情受到诘问和质疑,两人都觉得那种纯挚的感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于是在众人遗憾错愕目光里,这段爱情落下帷幕。然而他们却在心底里认为那是一场“在最后关头得以避免的情感灾难”。

  末篇《出轨》和书的标题呼应,在我看来也是十二个故事里面出彩的一篇。风韵犹存的中年女性离异,过上自由的生活,当她以平静口吻告知婚外情人这件事时,引起了对方不安。故事的结局是两人的和平分手,像两条平行线,从此再无交汇之可能。令人动容的是二人皆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人,“绝不试图去从感情废墟中刨回任何的断璧残璋”。对曾经恋情回味也并非一味充斥着苦涩,其中也夹杂着理解包容。“未来其实也并不会像现在看上去的那样凄凉惨淡,未来仍然会有由于他们之间的寡言默契所带来的那份美好满足感激,未来仍然会有他们自己——是这一段曾经沧海爱恋,把她和他变成了各自的样子。”

  特雷弗的小说里没有英雄塑造,没有夸张动荡的情节铺展,只有对社会边缘小人物关注和平静克制的叙述。他向这些各自有各自的苦楚人们投射去一丝暖光,将读者的视线聚拢到他们的身上,“以收放自如、犀利敏锐的精微笔触来呈现人物所处小世界中琐碎细枝末节,来传递他们的悲戚痛苦理智与情感的纠缠心灵肌理的颤动与起伏”。特雷弗的眼光是柔善和慈爱的,他用宽宥的心态描写笔下的一个个生灵,对于他们的狡黠心机恶意抱以淡然一笑,因为在他写的故事里,他即是造物主,造物主笔下的人物必定是残缺完满的,而这种残缺又带上了一种精致感,一种耐人寻味忧愁和甜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有的情节都恰到好处,译者说,特雷弗是背对时代写作的人之一。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迷狂、贪嗔痴,我独不疾不徐、安之若素。这是在特雷弗身上闪现的可贵品质。他构建了一个失落的世界,有着姣好的田园风光、爱尔兰图景,也有时代更迭中一群小人物的心绪起伏、落寞辛酸,但无论怎么写,都是那个世纪里一处国度的奇情与幻想。

  (转载请联系作者)

  《出轨》读后感(二):背对当代的写作

  背对当代的写作(代《出轨》译后记

  打开一本题为《出轨》的小说集,却根本看不到什么玉体横陈、鱼水交欢的火热场面,甚至连一丝可以跟荷尔蒙或肾上腺素关联起来的淡弱气息也闻不到——这样的阅读经验估计会让相当比例的中文读者感到失望。不过,这种类型失望大概根本不会给本书作者特雷弗带来丝毫的失望,而该短篇集以《出轨》为书名,或许原本就是预设了一个小小圈套——至于这个圈套是缘于企鹅出版公司(原英文版出版商)的策划设计,还是出自作者本人的意图,则不必深究。倘若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失望,而是还有着不可名状一言难尽的心理层面上的失落,那就更是特雷弗所期望的了。

  特雷弗笔下呈现的,正是一个失落的世界。而且,婚外恋一词的口语化英文表述a bit on the side,与汉语中的出轨有着相似的歧义内涵,也即偏离主流常态——特雷弗以此暗示了一种甘于边缘化的主动选择

  威廉·特雷弗生于1928年,如今已是耄耋之年。致力于将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改造商业娱乐大戏的欧美博彩公司,近两年也对这位原籍爱尔兰的英语小说界宿耆持续地抛来媚眼。但偏居英格兰一隅、归隐田园的特雷弗老先生对此的反应会如何?大概只会一笑置之吧。

  至于诺奖,既往记录中算不得实至名归的例证其实已然不少,而且该奖还眼见得越来越关注地缘政治效应煞费苦心地戴上全球视野的广角镜,仿佛要去平衡五大洲的利益格局;既然如此,即便获奖了,那也只是某幸运儿的个人账户增加了一笔数字可观现金财富,外加头上多了一圈最具国际化观赏性的大光环而已,但其本人的作品会从此就散射出前所未有魅力吗?——如果你的答案肯定的,那您就,不免悲剧了点,因为这表明你此前的鉴赏力显然处于蒙昧闭塞状态,近于盲目;假如哪位被爱凑热闹媒体舆论标榜为“心灵鸡汤首席御姐神厨”的大婶推出了一例万年回魂丹配伍刘伶醉的最新汤料包,您肯定是踊跃抢购者,之一。

  还是回头来说特雷弗。他是有史以来在《纽约客》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最多的作家,并被《纽约客》尊为“在世的英语短篇小说作家中最伟大者”。由于其短篇创作成就,特雷弗还有一个名号:“爱尔兰的契诃夫”。这一美誉固然无可厚非,但也未免有点过于地顺水推舟,有点敷衍偷懒了,就像把澳门称为“东方蒙特卡罗”一样

  契诃夫的短篇,早期以幽默讽刺见长,后期则流露出明确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而特雷弗的作品,几乎完全拒绝沾染上意识形态的任何色彩,对其笔下的人物,也根本无意做出道德评价价值判断

  《坐对死人》中的丈夫,一位失败者,临终之际还怀揣着在赛马场上功成名就可怜梦想,对妻子常年施以冷暴力,将婚姻变成一场黑暗幽闭的荒凉噩梦,连这样的虐待狂角色都在死亡的温柔帘幕下得到了庇护谅解。布莱达是叛逆的“小镇之花”,“散布起流言或说起怪话来很会拿捏分寸,也懂得所有那些不用说出声的花招手段,以此来表达她对老规矩的轻蔑和挑衅。长大一些之后,她开始涂用口红;到了最后,她更是肆无忌惮,常常身穿印有扎眼粗口的T恤”(见《贾斯蒂娜的牧师》);这位小太妹最终实践了她T恤上的那两个脏字“操我”,跑去都柏林为男人们的下半身提供福利,在丽翡河畔水岸码头这一传统的站街胜地站稳了脚跟;出于对童年小姐妹的“友情”,她还打算轻微智障的贾斯蒂娜也带去入行。对于这样的“失足女青年”,故事中的小镇居民们,尤其是那位踽踽独行忧伤感慨宗教世俗生活的影响力日益式微的神父,并未表现出太多的焦虑不安或戒备紧张;布莱达的T恤,在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出了一种象征意义,表明循古不变、宁静但不免沉闷的乡居生活形态已经受到了冲击动摇,乃至四分五裂

  类似的“畸零异类”,却免于道德谴责或价值尺度衡量的,也包括《在外一晚》中的杰弗里,这个四十多岁的商业摄影师籍籍无名,梦想出一本伦敦街拍画册,在婚介所登记参加约会的目的只是想找个不要钱的车夫兼打杂的下手,甚至还时不时地把女方诳进高档饭馆蹭蹭晚餐;还有一位因婚外情导致年幼女儿有意无意间杀人的富婆(见《孤独》),拿辅导老师的绿帽子来为同学女生之间充满偷窥欲的八卦闲扯推波助澜的罗丝(见《罗丝哭了》),以及那位“神经病”的餐馆老侍应生——这个偏执狂对自己轻贱卑微命运耿耿于怀,跟踪与其只有着极短暂婚姻的前妻,反复唠叨生活对他的伤害,以臆想中的复仇来证明存在的合理性,或者,仅仅是证明他的存在(见《在街头》)。

  相比之下,契诃夫的小说文本中所承载的政治、道德关怀与生活理想诉求显然要强烈得多。毕竟,特雷弗与这位俄国短篇巨匠所处的时代情境已经完全不同,社会生态组织运行模式也截然迥异。况且,个人生方式的选择——只要是与法律无涉,而仅限于道义伦理范畴的,英语世界,尤其是大家风范的不列颠子民,对此抱有的宽容度从来都鲜有能出其右者,因此,特雷弗显得超然于道德焦虑之外,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再来简要谈谈特雷弗小说叙事的形式技术问题

  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前七十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派异彩纷呈各显神通的狼奔豕突之后,文学天地似乎又进入了秩序整合的阶段过往时代的一些传统,同时也包括现代与后现代运动积淀下来的诸多优良基因,被重新捡拾起来。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在特雷弗这里得到了恢复场景、情节、故事和人物这些理性的小说美学要素也大致得到了必要尊重。就叙事展开和推进的方式、人物构建和呈现的策略,或者整体文本的风格调性而言,特雷弗体现出相当比例的亨利·詹姆斯心理分析小说的特色,故事中随时都会转入对人物“最幽微、最朦胧”的内心闪念和情绪真相提示、描摹与发掘,将人类隐秘激情和那些良知微妙波动尽展无遗”(普里切特)。此外,其同胞乔伊斯的意识流笔法一定程度上也是特雷弗所接纳的文学遗传因子,不过,后者对于人物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捕捉及刻绘从未打算过要像乔伊斯那样直接、深入、彻底、稠密集中和穷追不舍

  而契诃夫的小说创作中则没有任何现代主义的成分,还是依赖对话、人物形神动态的白描、矛盾冲突的设计与发展,以及夸张的戏剧高潮片段这些最经典元素完成他的文字叙事。

  前文提到,出现在特雷弗笔下的是一个失落的世界,那依据何在?

  仅从特雷弗小说的选材来看,他便一直停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如果要说得确切一点,那就是在二战之后到以电脑手机代表电子数码社会之前的这么个历史时段。而且,虽然有小部分篇目以伦敦都市生活为背景,但其作品中的大多数还是流连于爱尔兰乡村小镇的老街和周围延续了千百年的田园风情之间。即便是在那些一开篇便透露出浓郁爱尔兰传统民俗气息——特雷弗那通篇运用的爱尔兰英语典型的倒装句法更强化了这种泥炭与青草混合气息——的故事中,我们也能感觉到他笔下的人物依旧还是摆脱不了淡淡的迷惘与失落,连乡居生活秩序中那最温和的渐进变化都会在这些保守敏感的心灵小池塘水面上激起微微涟漪。他们甚至在留恋和追怀另一个更古老的爱尔兰。

  特雷弗呈献在读者面前的人生短章,关注的大多是时代的落伍者、小人物、失意者、边缘人。这些人往往游离于现当代社会进程的主流之外。比如原本可以按部就班过上小银行家生活的格来利斯,人到中年时却逆潮流而动,去接手管理一间小镇图书馆(见《格来利斯的遗产》)。比如婚姻失败后与行为异常、不时短暂失踪的儿子相依为命,同时因忧惧和焦虑近乎崩溃的“吉尔伯特的母亲”(同题短篇见特雷弗另一小说集《雨后》)。还有谜一般的那“姑娘”——《传统》中的这位学校餐厅女工,因美丽芳华成为当地男人心中的女神,却拒绝常规婚姻,任由容颜老去。又比如《圣像》中饱受贫困煎熬的乡村雕刻家柯利,“是为别的时代而生的”,他身上暗藏的“神性灵光”已经成为谋生的累赘,因为“在圣洁的爱尔兰,一切都已变了”。再比如只剩下一个智障少女作为信众的“贾斯蒂娜的牧师”——柯罗赫西神父,以及散布于爱尔兰城乡各地、与他处境类似的神职同行们,“他们独居禁欲的生存、他们袍服那哀丧的黑色,都让他们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宗教的威权已经被连根拔起、化为乌有,过去的秩序也被放弃,人们情愿生活在困惑混乱之中”。

  特雷弗的短篇,所追求的并非什么引人入胜、环环相扣的精彩情节,而是人间戏剧场面的幽暗背景中与被主流叙事遗忘的隐蔽角落里“那些令人玩味的情感私密或愚蠢坚守的梦幻”(《周日邮报》)。他以收放自如、犀利敏锐的精微笔触来呈现人物所处小世界中琐碎的细枝末节,来传递他们的悲戚、痛苦、理智与情感的纠缠、心灵肌理的颤动与起伏。而他所构建完成的这一切文字形态,无论是枯槁沮丧的人生小悲剧,或是孤绝无依的命运困境,还是愚钝荒诞的生活小插曲,其中流露出的氛围主调都是一种温和的哀婉,一抹素净、寂寥、无以倾诉的忧伤。这样的一个结果无疑是缘于特雷弗对人性、人的境遇、人的性格及其命运,对人类的希望、贪欲、荒谬、笨拙、狡黠、罪恶、失败与无助,都报以理解和宽容,表达了他的轸恤与悲悯——虽然同时也伴以睿智的省察与辛辣的哂笑。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喧嚣躁动、物质第一、娱乐至死、政商强权、张狂迷乱的世代中,特雷弗才能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他的风格,以其特质鲜明的小说出品让众多读者沉静下来,去回顾审视那个失落的世界,进而来咀嚼当下的社会人生况味。

  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要求特雷弗,他当然也为读者提供故事;只是这些故事的结局通常在开篇就已写定:“在我的开始中是我的结束”。以《坐对死人》为例,这个故事始于艾米莉的新寡守灵,也同样以她的通宵守夜为终结。他的故事完全不像欧·亨利那样,要进行悬念铺陈,来逐渐推导出一个意外的结局;对特雷弗而言,既然他的目光是停驻于一个已然失落的世界,那他便是背对着现时,背对着当代在写作,因此结局也就早早落定,但在他以顺时或散点回溯的叙事形式展开故事的过程中,则经常有令人讶异的隐晦细节浮现出来。也是因为这一背对当下的写作朝向,他笔下的人物性格或状态在最初登场时便已定型。比如这个集子中出现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如此:

  “往昔美貌的遗痕照亮了她的五官,依旧惊艳,而且看似比她生命中早先年代的漂亮容颜更少了一些偶然草率,多出了一份沉静雅致。秀丽的金发间也冒出了少少的灰白丝缕,这与时光流逝所雕琢而成的其他变化一起,让她的容貌更增添了一种出众的独特气质。”——《在外一晚》

  特雷弗的不少篇章都是借用女性视角来叙事,但倘若以此为契机,去对他的作品进行所谓“女权主义”的分析探讨,那就是牵强附会了。特雷弗的文字整体上呈现为一种哀而不伤的忧郁,一种节制清淡的惆怅古典气质,有着纯白大理石浮雕那般的微凉与光洁。对于那些以新潮眩惑的概念术语来操作的当代文学批评来说,特雷弗的文本显然不是理想的标的物;学院派文学批评的解剖对象阵列中因而也不常有特雷弗的出现。

  相形之下,和特雷弗同时代的安吉拉·卡特,也是以短篇著称,但个人色彩极为强烈;凭借她那奇诡的哥特式黑暗想象、血之火焰般秾艳逼人的瑰丽文辞、自我放纵的洛可可式叙事与对经典母题的暴烈篡改和寓言式鬼魅变奏,这朵已逝的“性格派”文坛奇葩已经成为英国各大学文学研究领域中最炙手可热的当代作家。对此反差或冷遇,我想,特雷弗应该还是会安之若素。

  关于身外虚荣的这个意念还可以继续下去——倘若这几年间的哪个十月,忽然有确凿消息传来,说特雷弗果真成了诺奖得主,那,来自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可能会怎么写呢?或许,大概,也不妨是这样吧:

  特雷弗是当代文学主流写作中的异数;他一直停留于这个疾速狂奔却不知乡关何处的后现代世俗世界的边缘,但他笔下那仿如人间飞地、海外孤岛般的故国家园,还有那些深深埋藏于孤独尘埃之下、对时代的多声部无调性进行曲置若罔闻的畸零落伍者,却以纯净彻底的怅惘旧梦和人性光谱中最难捕捉也最易于忽略的异常衍射折光,直指我们心灵中最古老的乡愁冲动。

  特雷弗恋恋难忘的纯正古朴而又不时奇情隐现的爱尔兰,当然已经飘零于二十世纪的云烟之外,但记忆中的人文乡土、宽厚仁德、宗教情怀、人性微芒,在回望中却显得益发动人。动人,抑或是因为温暖,抑或是因为凄清,抑或是因为孤独无告,抑或是因为一切都木已成舟,无法弥补,无法挽救。

  行文至此,这位爱尔兰老人笔下的孤男寡女、寂寂游魂还在脑海中萦回不去,而此际,自己生命中朦胧依稀的前尘往事又蓦然闪现,不由略感落寞黯然,正所谓:

  曾携风月揽红妆,酒微狂,少年郎。

  一朝春尽,可怜陌上桑。

  秋雨寒蝉意踟蹰,人未语,鬓先霜。

  译者

  2013-8-31

  《出轨》读后感(三):《出轨》:灰色成人童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不论看没看过《重庆森林》,大多数人一定是听过这句台词的。大概没有人会在一开始,便抗拒诸如永恒的爱情这样美好的东西,但最后仍能坚守不变的却也实在寥寥。这只是因为时间作祟,让越美好的东西越容易过期,反倒是放纵、背叛、出轨——及时行乐,除了让人空虚,至少不会导致致命的悲伤。失去永远要比得不到更让人遗憾。

  写《出轨》的威廉•特雷弗,要比在《雨后》里更突出表现他所热衷的“灰色主题”。在收录的十二个故事里,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在失意与绝望之中,凭着“惯性”继续过活——远处生活的光亮,似乎早已被现实的黑暗隐去。

  如果说引人从绝望走向希望的故事可以被称作是英雄故事,那么特雷弗的故事便是典型的“反英雄”叙事了。没有什么比毁掉希望更让人心碎,就像是作品集的第一篇《坐对死人》,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就算是她的丈夫曾经对她拳脚相加,只是为了获取财产才和她结婚,可当丈夫暴毙而亡,就连“生活的悲惨”也离她远去了。她并没有办法开启新的生活,因为创伤早已让她否定了生活的全部可能。她只能秉着孤灯独自守灵——死亡并不是人生最悲惨的事,无端的折磨和苦难同样不是。遭遇无尽的空白,明明晴朗,却是夜晚的日子才是。

  一个小说家写的,大概只是自己认为“有趣的事”——特雷弗说,比起非黑即白的成功,自己更倾向于写的,是“人身上的怯懦”。这一点在以偷情为主题的《罗丝哭了》一篇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老家教被邀请到学生家里,“庆祝”他的退休。而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老人的妻子每每都会在老人给孩子上课时和某先生偷情。这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甚至被青春期的孩子拿来窃窃私语。可当老家教决定退休时,学生家长的好心邀请却成了情人间最后私会的契机。当宴请结束,老人迟疑着要不要回去,因为回去可能会撞见尴尬时,孩子再也忍不住了。一切羞耻都始于隐秘,可羞耻成了双方的默契,这看来是很好的结局,却充满无限的悲伤与罪恶。孩子说不清自己流泪的原因,旁观者却是心知肚明——但即使他们明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毕竟他们怯懦,共契的羞耻,在绝望之后,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东西。

  在这本短篇集中,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流失着自己对美好的期望。其他的故事里,无论是只有一个信徒的神父,还是被爱人遗落在记忆深处的女人,他们都是特雷弗“灰色童话”的组成。正常的童话,是要让人相信未来的丰富多彩。可生活本身的样子,却总是充满了灰暗与背叛。我们诅咒时间,毕竟因为它的存在,一切美好都会“过期”。可时间也会剥落痛楚,就像是《大票子》里,也许约翰有了钱,他会回来和一直会等他的女人一起漫步海边,没有人再会去计较离别与背叛。可他不回来,时间久了,伤口却早已愈合。“哀莫大于心死”,让人哀伤的是灰色的天,可生活总还要在这样的天空下继续。也许一念之差,转身咫尺天涯,可是有了灰色,也才会有其他颜色存在的可能吧。

  生活总在圆满与破败之间徘徊。也许正因如此,“灰色童话”的悲伤才应当被书写吧。

  《出轨》读后感(四):威廉•特雷弗的选择

  文/宋薇棠

  回顾那些最有名的短篇小说家们,我们会发现他们在各自的文学世界里,都乐此不疲地扮演着不尽相同的角色:契诃夫是一位审判者,故事走向总是冷静而客观,没有值得周旋的余地;莫泊桑是一位观察者,他站在暗处不动声色,却诉说着无言的悲欢;欧•亨利则是一名游戏者,挖掘异样的精彩,在峰回路转间将棋局翻转,留下一串串“含泪的微笑”……当然,更多的小说家们则是故事的参与者,笔下的那些人物看似若即若离,却都带着自己的影子。

  爱尔兰的威廉•特雷弗是个例外。

  埃里希•弗洛姆说过:“人可以做出选择,上帝却不能拯救他;上帝唯一能做的,只是使人们面临选择时,鼓励他们去选择。”威廉•特雷弗就是这样的一位上帝,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是简洁、耐心而真诚地允许生活袒露内己,却不加任何道义宣说”。他俯视着笔下的芸芸众生,怀着无限的宽容与怜悯,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是留下还是离开,是生存还是死去,是坚持还是放弃,是停步不前还是决绝而行……这些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小人物们,都可以在他的这部短篇小说集《出轨》里一览无余。

  在《出轨》里,十二篇小说,十二种不同人生的轨迹交错,都被封印在同一个失落的时空里,或痛苦,或麻木,或孤独,或无助……每个人的心都锁在传说中的巴别塔里,没有什么意外,也没有什么真相,有的只是故事中最幽微的细枝末节,它浅浅地浮于生活表面,唯有循着特雷弗精心垂下的绳索缓慢攀援,才能逐渐看清整个故事的脉络,以及那些小人物在面对选择时,内心深处的苦苦挣扎。

  《坐对死人》中的艾米莉,面对一直冷暴力的丈夫突然故去,她平静的面容背后,心却是在麻木与释然中无声徘徊;《传统》里的奥利维尔,他早已分不出自己默默关注离群索居的女工贝尔的目的,是因为怀疑她非人性地杀死了寒鸦,还是因为意识最深处的那份蠢蠢欲动;《出轨》则更加直接,有着体面工作的男人,在完整乏味的家庭与美丽失意的爱情里痛苦抉择……这些故事的结局或者早已尘埃落定,或者根本没有结局,却都是他们经历选择的过程。

  所以,他通过一种幽微朦胧的情景捕捉,进行近乎于意识流的心理测绘,将现实与幻觉融为一体,来刻画短暂却又漫长的际遇:《传统》中贝尔下班时遇到了奥利维尔,所观察到的“皮肤仍然像瓷器一样润滑,虽然没有瓷器那么白,但好在也没有那种典型的白瓷肌肤容易出现的红润血色”,于是“他的声音与很久以前那些男孩的声音交相呼应、温柔呢喃”,思绪飘移,时光倒转,她却没有选择停下;《贾斯蒂娜的牧师》里柯罗赫西神父看着“熙攘喧哗的喝酒人群,夜色逐渐变得浓重”,他却开始沉思“那个至圣至善的世界已经消失遗落”,可他依旧无法否认“这份天启使命依旧按它原初的冀望对神职者提出要求和期待”,是他无法回应那份期待,记忆里贾斯蒂娜又在虔诚地擦拭祭坛,无谓的告解与赦免是他能够拥有的一切,却无从再做出新的判断。

  特雷弗将这些小人物面对选择时,怯懦与勇敢、沉遁与潜行、现实与虚幻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同契诃夫后期那带着批判色彩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质地冷,口感凉。因此有人说,他是契诃夫的儿子,是爱尔兰的契诃夫。但他只安于写小城故事,只写那些身处社会边缘如履薄冰之人,他不像契诃夫承载强烈的政治色彩,他只写他最熟悉也最单纯的灰色人生,因为他深知,对于这些失意的小人物而言,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就像他曾经的人生,几乎没有回头的余地,早年为了生计奔波,当过老师,写过广告词,做过雕塑师,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没有尽头的选择堆叠而成,而选择之后就是命运的审判,人们畏惧这样的审判,他们害怕听到结果。

  所以,白发苍苍的特雷弗在《出轨》最后写道:“未来其实也并不会像现在看上去的那样凄凉惨淡,未来仍然会有由他们之间的额寡言默契所带来的美好、满足和感激,未来仍然会有他们自己——是这一段曾经沧海的爱恋,把他和她变成了各自的样子。”

  他用上帝坚定的温柔拥抱了每一个人,因为他知道,他们终会做出最后的选择。但并不是因为迫不得已,而是因为在生活的宽宥里,恢复了似曾相识的平静。

  《出轨》读后感(五):出轨

  第一次读特雷弗的小说,小说集的名称起得真好。译者本人在译后记里说,这个名字是一个小小圈套,因为书中并没有什么“玉体横陈、鱼水之欢的火热场面”,即便如此,个人觉得集子里最好的还是两篇“出轨”主题的小说。一篇是《罗丝哭了》,一篇是《出轨》,它们正如本书中的腰封所形容得那样,是作者带着无限的理解和同情讲述出来的人生故事,没有任何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在里面。

  这里摘一段我尤其喜欢的文字:

  “在那各自回家之前属于他们的四十分钟里,他们谈到了爱情:他们曾经的痴缠相恋,现在仍然维持的情感牵连。他们讲到了爱情的限制于约束——那是必然会有的,也讲到了爱情的深挚与热烈,爱的痛苦,恋爱中时常感觉到的笨拙可笑和徒劳;讲到了他们怎么去看电影,怎么相顾无言地坐在黑暗里,还有那屈指可数的几个夜晚,他在她的公寓里度过,一起睡到天亮,而那并不是对爱情岁月的浪费。情人们的口角分歧,或者是言语争执,也不是对恋爱时光的浪费。他们现在说着的这些,也不是浪费。——P246~P247

  个人认为这段对出轨情侣的分手场面的述说之所以能让人动容源于“浪费”一词的使用。事实上世间绝大部分人在回忆与曾经的情侣相处的爱情岁月时都会发现,记忆中情意浓浓的时刻其实少的可怜,更多的还是庸庸碌碌的琐屑日常。但在作者眼中,这些日常正是爱情的一部分,而不是对往昔时光的一种“浪费”。更进一步说,作者在这里之所以会反复强调“浪费”一词,或许是因为文中的两个主角作为出轨的情侣,因为必然的原因相处时间比普通情侣更少,但在这本就不多的时间中却同样避免不了普通情侣之间的争执多爱怜少的事实,也更容易让人产生这些时间被浪费的错觉;又或者作者想表达的是即便是这样注定不容于世、有始无终的情缘,对于身处其中的两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生命历程,而不是对彼此生命时光的任意消遣。

  .S.没有读过英文版,只能从语言的“达”“雅”角度说,译得很好。

  《出轨》读后感(六):生活的清冷旁观者

  威廉•特雷弗被《纽约客》誉为“在世的英语短篇小说作家中最伟大者。”拥有这样的一个名号,已经可以算是至高的肯定了。这本短篇小说是2004年的作品,我不可否认最初的动机是被这个书名《出轨》所吸引的。但是通篇阅读完发现没有任何关于鱼水交欢的火热场面或者类似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床笫之间》让人看着脸红心跳的字里行间的性欲隐晦。所以取这样一个带有倾向性名字的集子里并没有真正的文对题,是我看后的第一个最直接感受。

  短篇小说从来不好写,在有限的字数里要把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写到位并让读者拍手叫好的精髓并非容易获得。诸如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经典作品都是淋漓尽致地把偶然的必然性完美蕴藏在故事线索中,才会让人拍手叫好。

  威廉•特雷弗在我看来就有些”敷衍”读者了。故事本身并不是不够好,只是看了开头就能预示结局的平淡,没有任何的意外或者转折,让在生活在无奈和平淡生活中的读者在读了他的小说后发现生活更加压抑无趣了,了无生机。所以整个的基调是现实派的,冷静的,理性的。

  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一个特性: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传统》中的餐厅女工,终生未嫁,始终成为别人脑海中的意淫对象,但对所有人都看不上,然后最终孤独变老,但依然觉得毫不可惜,不希望自己一朵鲜花插在世俗男人上。

  《在外一晚》的相亲男女,各自怀着自己的想法,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他们不会成功,然后故事饶了一大圈后果然没有成功。也不是真的铺垫了很多阴谋和内在的小心思,只是女的希望找个人陪,男的希望找个可以搬设备和开车的摄影帮手,所以他特地问了两次有没有车。

  《圣象》描写了一对夫妇,男的是一位有才华的乡村雕刻家,因为雕塑始终没有找到欣赏的人,而为了糊口不得不转做其他的职业放弃了自己的天赋。他去求过曾经看好他的人,但是对方也说没有资金能力再援助,妻子想过用即将出生的婴儿作为和一对没有生育能力夫妇交换的筹码,来换取丈夫追求艺术的资本,但是被对方妻子以道德为由拒绝了。故事说到这里应该就结束了,因为所有的路都封死了,我原本还满心希望来着有什么转折点,但故事就真的这样结束了。最后是妻子想通了,觉得丈夫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是生不逢时,然后,就认命了。

  《大票子》的青梅竹马在最后一刻败给了所谓的美国梦,非法移民的落户问题和距离牵绊了原本计划共度一生的小情侣,当然,和大多数故事一样,异地恋最终没有成功,男方志在四方,把婚期一拖再拖,最后女方决定放手。

  唯一和题目呼应的最后一篇文章《出轨》也是写得极为克制。两个已婚男女,从办公室同事发展成为一段婚外情,为了隔绝周遭人的闲言闲语和工作需要,女方跳槽重新找工作,男方就顺势留了下来,然后他们开始了定期的常规的见面。和世界上大多数的婚外情一样,男方还是想保住原本的婚姻,把爱与责任划分,对女方始终强调还是爱她的。然后同时女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离婚了,获得了自己的自由。所以说女人是感性动物,如果不爱一个人了,每天的勉强度日都会是一种折磨,而对男人来说哪怕同床共枕的另外一半已经没有任何所谓的荷尔蒙的吸引力了,婚姻生活照常可以安稳平静维持下去,走完整个人生旅程。因为男人的理性告诉他们做事前要三思,离婚要计算成本得失。直到最后女方向男方坦白说自己离婚的事情,男方觉得压力太大,然后两个人和平分手了。这样的一则故事,每天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发生,而这两个男女双方爱得如此沉默,哪怕分手都是像一场严肃的政治谈话,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看惯各种狗血故事的我们反而对这样的一个平静的故事表达了好奇。但是我甚至会偶尔责怪作者为何不能把故事更加丰满一点,更加吊起读者的胃口,但是没有。

  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有各自的不如意,然后他们努力争取,但最终也没有出现奇迹。女主大多都已经步入中年,《在外一晚》来相亲的女人虽然风姿绰约但依旧掩盖不了两鬓的白发;《出轨》中的女主设定也是46岁的中年妇女了;《传统》中的餐厅女工也只是一个老美人了。感觉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经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或被无情始终打压后终于学会了云淡风轻的隐忍。所以在威廉•特雷弗的文字中读者无法真正的去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遗憾寄托于他的小说中,因为他的叙述甚至比真实的生活还要无情。

  失败的人还是会失败,不如意的事情哪怕祈求一百次都不会有意外的好运,这样的压抑和无望感始终充斥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的人物都有超乎常人意料之外的冷静,仿佛具备一颗自愈的强大心灵,随时自我调节面对生活的各种打击。所以,他最终告诉你的是:你只有学会去和生命妥协,去和现实讲和才能正常活在这个苟且的尚不如意的世界里,反抗是没有用的,屌丝也是不可能逆袭的;至于其他的,想都不要去想。

  《出轨》读后感(七):关于绅士的爱情的

  《出轨》,我听闻这本书,是从单独app的音频节目中,听许知远分享的。他一共做了两期,一期读了开头,一期读了结尾。由此我便被这篇小短篇深深地吸引了,我喜欢在睡前听他的朗读,这治好了折磨了我很久的失眠。这一篇我听了两次,第一次大概快到了凌晨一点多了,迷迷糊糊的记得他们在奇尔特恩街的小餐厅见面,幽会的场景,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只感觉梦中好像又去了那个地方。第二天中午重听了一遍,很喜欢,微妙的氛围,有趣的描写。后来又听了第二期,这次分享的是她告诉他,她离婚了的那段。两人之间情感的渲染,感情的拿捏,对爱情的渴望,又不敢过分的去争取,不得不接受无奈的分离。那一刻,我便被特雷弗的文字所吸引,决定来读这本短篇小说集。

  整本书的风格和《出轨》一致,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那么多巧合,有的只是生活。仿佛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与一位友人畅谈,听他讲着他身边的故事,慢慢的去了解每一个主人公,了解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就像《在外一晚》中他和她各怀心思的约见,一切是那么合理,却又引人深思。《大票子》中菲娜的怀疑,担忧,害怕,在特雷弗的笔下是如此真实。仿佛一闭眼,就能感受到那个海边小镇里时而点着油灯读着爱人漂洋过海的信件,时而在在小酒馆中忙前忙后,最终却在洁白的婚纱前屈服了。

  特雷弗笔下的一切都是那么妥帖,如一位老者将他的人生阅历娓娓道来。对于二十刚出头的我来说,他笔下的成熟也许是我现在无法理解的。可越是无法理解,越是充满向往。与法国人疯狂的浪漫至死不同,爱尔兰人温文尔雅,他们更像绅士。他们懂得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包容,他们们明白生活中充满可无可奈何。正如最近一直单曲循环的薛之谦的《绅士》,“我想摸你的头发,只是简单地试探;我想给你个拥抱,像以前一样可以吗”。在他们笔下,成熟的绅士没有执着,没有强求,没有执念。一切都只停在了试探里,融化了所有的无可奈何。也许这才是所谓的人生。

  《出轨》读后感(八):在这颗落寞的星球上

  很早以前,听许知远读《出轨》,听着听着睡着了,而那种迷离安静的失落感却一直记忆犹新。

  后来在书展看到它,毫不犹豫买下。读第一篇就很喜欢。《坐对死人》。一个乡村寡妇会如何处理丈夫的后事?我在下班途中回想这个故事:她二十几岁就嫁给了这个男人。丈夫还活着的时候,他们有一大片田地,羊群和马房。后来他迷上赌马,有时一晚上输掉的钱,能维持他们一年的生计。即使如此,她却一直沉默着。现在,丈夫终于闭上眼睛,而她对他竟有一些思念之情。“能怎么办呢。”仿佛她从没恨过他,仿佛她静坐陪伴的不是这位已死去的丈夫,而是她二十三年来始终又不得不隐忍的生活。

  其他故事也各有自己的色彩。《传统》里少年隐约躁动的欲望,《贾斯提娜的牧师》里旧秩序逐渐被替代的落寞感,《在外一晚》里,约会的中年男女在尴尬和得体间犹疑。孤独与落寞贯穿始终,在爱尔兰街头巷尾的每一个行人中,在他们喝过的每一杯咖啡或茶里。更要命的是,那些不被叙述的人物身上,这份感觉同样甚至更浓重。曾经恍惚,以为Trevor写的人物会在短篇里互串。但是没有。大家都是分散地活在这片土地上,孤独也很分散。

  论及结尾,William Trevor无疑是大师。《在外一晚》《罗丝哭了》《大票子》的结尾都极有力量,足以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媲美。那些曾经美好的幻想或者耻辱的时刻都被作者的笔触拉向天空,星星点点渐渐被海风吹散,飘落在远方。有时,Trevor笔下的小镇会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和故居,那里的人也都依照着这种简单的方式生活,空旷,无聊,乏味的岁月,如一个永恒的午后,长日百年。

  就像柯罗最著名的那幅《孟特芳丹的回忆》,晨雾消散的时刻,树叶与风相互摩挲,安静得好像时间静止了,而那最熟悉最亲切的记忆只能被锁画中,留下满地的落寞。

  《出轨》读后感(九):【柒书坊】隐秘角落的奇情故事

  威廉•特雷弗 (William Trevor)无疑是当代最具天赋的一员小说家,尤其掌控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更是卓著大师。《出轨》(A Bit On the Side)一书展现了他最佳的几篇作品。跟随着他的笔尖,读者走过了潮湿的街道、寒冷的客厅或灯光微弱的公共场所,遇见了作者熟知的那些人物——那些选择守卫或坦露生活黑暗一面的边缘人。书中的十二个奇特的故事,深深烙着特雷弗的铭印,微妙、不安的虚构世界,倘佯着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各色人等,可一经他的笔端,却别有洞天,成功地描摹出现实困境下的特殊人群的需求和欲望。

  他的文风简朴、冷静,几乎不动声色地、客观地叙事,但读得越多,越能发现他内心的热度,他想传达给读者的是一份温情,唤起对他笔下的不幸人物的仁慈、恻隐之心。无怪乎特雷弗被誉为“爱尔兰的契诃夫”,从他的短篇小说中确实可看出那位伟大的俄国作家的影子。这些角色对生命有热切渴望,但又不得不接受人生的各种无可奈何。这些人物怀抱着各种梦想,但梦想很快幻灭,现实生活里的问题仍旧挥之不去。对现实的投射和关注,体现特雷弗作为作家的良知和良心。

  书中涉及的主题颇广,从英国到爱尔兰,从城市到乡村,从宗教到世俗。许多故事关照了当下棘手的问题,譬如现代的价值理念与旧日传统的宗教价值观的冲突,具体比如对通奸和或离婚的看法的嬗变。《贾斯蒂娜的牧师》一篇便是对这一冲突的体现,亦可视为作者对逝去的往昔的怀旧。像《坐对死人》、《传统》、《圣像》等几篇,检视了传统爱尔兰文化和宗教的方方面面,念旧之风力透纸面。

  特雷弗擅长刻画社会边缘人群,如孤儿、中年单身男女,或婚姻危机者。在他笔下,许多不能接受现实困境的人物常以自我逃避来处理问题。他有时也会从孩童或青少年的角度述说,在《孤独》中我们读到一个可怕的故事,一起由孩子引发的罪案及其对她和她的家庭所造成的恶果,而采用的惊悚手法来探讨邪恶本质及所伴随的癫狂心智向来为特雷弗所喜。此外,就算处理现代的主题,如婚外情,他也会以保守的价值从积极的角度加以观察和分析,如《出轨》在描写情人对逝去或即将破裂的关系作融融追忆曾经的美好时,于克制的文字中亦能显出一抹浪漫。

  言而总之,特雷弗的作品致力挖掘社会中下层人物的生活阴暗面,但却并不晦暗,甚至还富含高度的讽刺和幽默,读者因此能品尝出现实生活中的悲喜交集。

  =======================================

  译者的文笔也相当出彩,比如《出轨》中的这一段:

  “就因为一个轻微的小问题,两人共同经历的朝云暮雨,一起携手度过的花晨月夕,却要宣告终结。她无法想象那将会是怎样的感受:午夜梦回,怔忡惝恍,一时间不知是什么让自己惊魂起坐,然后在蓦然闪现的意识中爬梳搜罗、寻寻觅觅,却只发现那荒寂空无的真相,怅惘茫然之际,沦陷于无能为力的绝望。”

  优秀的故事加出色的译笔,大赞。

  《出轨》读后感(十):涌动的孤独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上说“处于自利,人类变成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依然非常孤独”,社会的发展确实如此,尽管现代人有了各种社交手段、娱乐方式,但在日趋忙碌的生活节奏中仍会感到孤独。

  《出轨》是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由12个短篇故事构成,描写了底层各种小人物的不同境遇,尽管情节各异,但人物心底涌动的孤独却是相通的。《坐对死人》中的艾米莉是刚刚丧偶的寡妇,她的丈夫爱赛马胜过一切,艾米莉一直遭受着丈夫冷暴力对待,生活毫无生气可言;《在外一晚》中两个相亲的中年人杰弗里和伊芙琳,各有所图得在寻觅伴侣,只有在“不相干的的陌路人”面前才会失态、袒露真相; 《大票子》中的年轻情侣菲娜和约翰,彼此相爱,但最终发现两人只不过是因为心中共同期许的“美国梦”而走到一起,当梦想破碎,所谓的爱情也灰飞烟灭;同名小说《出轨》中的男女主人公背叛各自家庭偷情,女主人公离婚后身份的转变,使两人结束了这段“出轨”之情,各自启程新生活。威廉·特雷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小人物,但这些人物终究都是孤独者,在表面平静的生活下各自涌动着深深的孤独感。

  卡夫卡在小说中也经常写“孤独”,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受欺压受凌辱的弱者,他们孤独、苦闷、恐惧,卡夫卡多采用象征、荒诞等夸张的手段进行讽刺,例如小说《变形记》中以人的异化来表现现代人的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威廉·特雷弗则是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人的孤独,多描写人物的细微心境和动作,通过场景和意识转换的手法推进故事情节。

  在日本作家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里写道“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地过下去。”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孤独迷茫,但是仍要无奈地生活。威廉·特雷弗的小说也是如此,作者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对待小说中的人物,虽有孤独和压抑之感,但并不绝望,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过下去。

  “厨房炉灶上,开水自沸腾,无人理睬好悲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