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8 02:0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精选10篇

  《莱特湾大海战》是一本由詹姆斯•D.霍恩费舍尔 (James D. Hornfische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一):70年的距离

  70年前,美国海军靠这些驱逐舰赢得了荣誉。拿罗伯兹号来说,它的标准航速是24节,如果它的两个6 000马力的涡轮机满功率运转时,航速可以达到30节。但它的火力较弱。巴特勒级的护航驱逐舰的主炮是两座5英寸口径的单管炮,一座在船头一座在船尾。装在船中部的一座三联装鱼雷发射器是其对付敌军水面舰艇的最强武器。一发准确命中的鱼雷就能重创敌人的旗舰。但鱼雷的发射距离只有不到10 000码,所以要发射鱼雷攻击敌舰,指挥官必须让战舰靠近敌舰,可是要在缺乏重装甲和其他防护手段的情况下接近敌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首选畅销书!与《父辈的旗帜》相媲美!!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荣获萨穆尔•莫里森海军文学奖,军迷必备!!)

  ◎ 全美畅销书,入围美国“每月读书会”重点书 ,荣获萨穆尔•莫里森海军文学奖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美日双方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 一次自杀性计划,栗田、小泽、西村和志摩舰队乃至整个日本联合舰队受命摧毁麦克阿瑟的登陆部队。

  一项决策的失误,哈尔西在莱特湾战役中,先是中了小泽的诱敌之计,又听凭圣贝纳里诺海峡无人防守,几乎让绝对优势的美国海军败给日本。

  一份错误的情报,栗田没有得到小泽诱敌成功的报告,完全不了解具体的战场局面,误判美军航母舰队位置。

  一名无辜的替罪羊,金凯德成功的完成了他的作战任务,不但守住了苏里高海峡,还重创日军舰队,却被哈尔西指责其玩忽职守致使圣贝纳里诺海峡无人防守。

  一个扭转战局的关键点,克利夫顿•斯普拉格牵制了栗田6个小时——追击2个半小时、整队3个半小时,这是决定整个战局的6个小时,迫使栗田舰队最终放弃突进莱特湾。

  ◎ 《莱特湾大海战》在写作方法上以小见大,借讲述参战个体折射整场海战,与《父辈的旗帜》相媲美。

  ——《出版人周刊》

  这是美军海战历史上最荣耀的时刻,它记录了美国海军的杀伐决断、英勇无畏和胜利成就。

  ——美国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我们输了菲律宾就相当于输掉了整场大战。在你们美军占领了菲律宾群岛的那一刻,我们也就失去了所有资源供给。

  ——日本海军大将米内光政

  莱特湾大海战可以和特拉法加大海战、对马海战、伊哥斯波塔米战役以及萨拉米斯海战等所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战争相提并论,因为它们都当之无愧是整场战争决定性的转折点。除此之外,历史上极少有战争如莱特湾大海战一样,倾全国海军之力于一场战役之中,而更没有任何一国海军力量如这场战争中的日本海军一样被削弱得如此惨重。

  ——战地记者弗莱彻•普拉特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三):一本刻画男人帮的力作,很直白,很真切,很感动

  记不清里面介绍多少了人物,除了美日双方作战的高级将领外,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组成了这场战争的主题。

  罗德,被连长总是叫作“白痴”,被强迫使用中等长毛牙刷清洗整个水泥院子等残酷的训练方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海军士兵。

  布雷,在亚拉巴马州,他以七年级生的身份加入了高中橄榄球队。他是个顽强的中卫,善于从巴黎圣母院式的T字队形中接到传球。当日军袭击了珍珠港,战争的号角全面吹响,布雷便迫不及待地应征入伍。

  鲍勃•科普兰,驱逐舰罗伯兹号的舰长,不同于别的海军军人:他毕业于安纳波利斯大学,虽在舰队服役,但仍坚持从事律师工作。他这么做并不是缺乏对军役的忠诚,而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威廉•S.波顿,真正的高富帅,波顿的父亲,哈罗德•波顿,在一战中是名中校,然后又当了克利夫兰的市长,后来成为美国国会议员。(战后,他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让科普兰感到宽慰的是,波顿并不炫耀自己的家庭。他很自立,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存,靠自己的能力和为人赢得了军官和士兵们的尊重。

  加内特,是个海军行伍出身的军官,从一个水兵到舵手长,最后爬到了现在的位置。科普兰写道:“洛德熟悉海军生活,工作娴熟,从没考虑要停止工作。没有人比他更勤奋,没有人比他更爱这艘船。”

  宇森会常常向朋友们自豪地说:“他们会问你在哪一艘军舰服役。我们常说我们是美国海军塞缪尔•B.罗伯兹号上的。口气中洋溢着骄傲。你可能会和某艘重巡洋舰上的水兵说话,所以你要告诉他我们和你们一样好。我们已经有了那份骄傲。我们已经在船上待了4天了,为我们的舰船感到自豪。”

  ........

  就是这些人,他们在日舰艇主力下,用生命捍卫了美国海军的荣耀。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四):向舰长科普兰致敬

  舰长科普兰的故事,他受士兵们的爱戴,既自然又合理。

  他是一名从塔科马港来的海军预备役军人,曾在三艘战舰上当过舰长。这回,他放弃了自己所从事的律师工作,第四次担任舰长。他于1944年3月4日来到休斯顿,并立马喜欢上了罗伯兹号上的工作。在这艘船临近完工时,他和他手下的军官每天都泡在船坞,看着这艘由普普通通的厚重钢板组装成的战舰。

  公正、坚强而且精明的科普兰舰长33岁,正值有为之年。他有着罕见的天赋,能在维护自己权威的同时,让他的手下乖乖听话。在罗伯兹号上从来没听过谁抱怨在鲍勃•科普兰那里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从不高高在上,面对新兵,他会问道:“你家里怎么样?”如果他看到了谁桌子上有张女朋友的照片,他就会问:“你现在能收到她的来信吗?”信任是他领导手下的基石,同时他的领导力也得到了手下的信任。

  后面他们被迫弃船,科普兰最后一个离开,悲壮且从容。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五):死亡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是一种荣耀

  巴德•康姆特是此次战役塞缪尔•罗伯兹号的一名19岁的船员,

  康姆特说:“我爸爸常说有人比我们更穷,要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分享,我们可以吃剩下的。如果他杀了一头猪,他会把大部分猪肉都送出去了。”当休假结束,巴德该回到塞缪尔•罗伯兹号上去了。他目送父亲前去工作,然后去赶到诺福克的火车。他在火车上找到了个空位,坐下来抬头一看,对面竟是一张熟悉的面孔。是他父亲!父亲说:“我想和你说说话。”

  巴德知道煤矿的领班不会轻易准假的。在他父亲眼里,他能知道父亲要说什么,他要说的一定很重要。

  康姆特先生很关心儿子的未来。那是1944年,全世界都在打仗。他告诉儿子他很担心他要去前线,身不由己,被恐惧所笼罩,而且不能从事他的工作了。他如果把这些弄糟,并且跑进山里,如果议员们非得把他找出来,拖过去参战,他就会给家庭带来耻辱。他父亲说,如果有一件事他需要极力避免,那就是不要辱没了母亲。

  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提醒儿子。他在意大利出生,成长在最糟糕的政治体系下。他后来来到美国,成功地谋生养家。他说,这就意味着美国是一个值得为其献身的国家。死亡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是一种荣耀。他告诉巴德:“一个有荣耀的人只死一次,而懦夫会死一千次。”巴德觉得他父亲说的话好像是古人说的,也许是莎士比亚。他父亲从没给他讲过莎士比亚,巴德•康姆特也肯定他父亲从未读过莎士比亚的书。他说:“我觉得父亲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六):战争,不止是留血,更有人性的关怀

  这本书,不折不扣的一本历史海战书。剖去战术、战舰、美日双方的实力角逐,吸引我一遍遍想看下去的是,作者刻画的每一个生动的海军士兵们。他们在随处乍起炮弹的舰船上,时刻保持警觉,防止敌人偷袭或进攻。但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

  17岁的罗德,满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却被面试的大块头中士直言拒绝,以对一个小孩子的口气,生硬地将罗德赶走了。但年纪小却活泼的小伙子,随即换了一个面试官,蒙混过关。忍受了长官一直喊他“白痴”为代号,忍受六周非人的训练,甚至用长毛牙刷清洗整个院子.....但之后,他成了为海军里优秀的无线电员。深处战争的险境,他一次也未后悔自己从军的决定。

  舰长科普兰,和船员们一起举行活动仪式,参与各种活动。在那里,战争消除了种族隔离制度,舰长轻松地融入到黑人是不队伍里。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七):莱特湾是最大的海战吗

  日德兰海战(规模最大的战列舰决战)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马里亚纳海空战(规模最大的航母决战)和莱特湾海战(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战),借鉴的几个海战。

  莱特湾海战(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冲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两军投入战场的军舰总吨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对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持续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其中盟军舰队多达133万吨,日本海军则达73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

  从双方规模上,此次战役是军备投入很大,阵容强大。从战略意义上讲,也成功帮助了美军登陆日本本土。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八):转帖:敢于亮剑 by 朔风

  1944年10月25日清晨,一场决定世界命运的巨大海战在萨马岛近海展开。由栗田健男提督率领的日本海军第二舰队,趁着暗夜掩护,从圣贝尔纳迪诺海峡突贯而出,在这个清晨猛然出现在美军航空母舰编队面前。由于身负重任的哈尔西率领主力航空母舰北上,追逐日本海军投放的诱饵(即小泽舰队),摆在栗田舰队与美军运输船队之间的,只有金凯德指挥下的第7舰队下属的护航航空母舰编队。这股力量由海军少将斯普拉格指挥,包括6艘护航空母、3艘驱逐舰与4艘护航驱逐舰(比驱逐舰更小),它们要面对的却是日本海军最后一支精锐的战舰部队,包括4艘战列舰、5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与11艘驱逐舰。

  日本舰队来势汹汹,他们身上肩负着拯救“帝国”的最后希望。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顶着烈日在新加坡训练了100天。为了这一刻,他们在无制空权下进行了长达1000海里的远征航海。一路上美军的潜艇和飞机围追堵截。在巴拉旺海域,重巡洋舰爱宕与摩耶相继沉没,高雄丧失航行能力。在锡布延海域,第二舰队又遭遇了美军飞机的猛烈空袭,巨舰武藏在一番奋战之后,身中十余发鱼雷、二十余颗炸弹沉入海底。但是在25日清晨6时45分,随着与美军航空母舰的不期而遇,第二舰队的2万将士又重燃斗志。旗舰大和升起战斗旗,栗田司令下令:“抓住天赐战机,保持现有阵形,立即全速突进!首先封闭敌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使之无法离舰,然后一举歼灭敌机动部队!”

  6时59分,大和的9门18.1英寸主炮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在超过3.3万米这一前所未有的距离开火了。这一轮钢铁的咆哮中夹带着几乎所有对美军航空母舰的仇恨。随后,战舰金刚以最高战速率领5条重巡冲向美军,一边追击一边开火。长门在接近3万米的极限射程齐射,榛名紧随其后。毫无掩护的美军护航空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斯普拉格下令全舰队退避,并命令舰载机出击。但是太晚了,大和只用了不到三轮齐射,美军白平原号周围便水花四溅,4发近失弹在水下爆炸,轮机室发生强震,导致这艘船在几分钟内丧失一切电力。斯普拉格打开紧急电台,对驱逐舰指挥官托马斯中校下达如下命令:“组成二路纵队掩护,大船一路,小船一路”。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在这种毫无希望的紧急战况面前,这条命令意味着宣判了美军驱逐舰的死刑。

  接下来就是被美国海军历史名家萨穆尔.莫里森称为“历史上最光辉一刻”(finest hour)的作战。3艘驱逐舰与4艘小型驱逐舰组成的薄弱力量,为了整个舰队安危,乃至整场战争的成败,向着迎面而来的日本海军巨大战舰,义无反顾的突击。由强斯顿号(DD-557)打头阵,紧接着是霍埃尔号(DD-533)、罗伯兹号(DE-413)、赫尔曼号(DD-532)...美军的驱逐舰一只接一只的调转船头,一边施放烟幕一边在日本军舰的轰炸下全速冲锋,进入发射鱼雷的距离。

  “This will be a fight against overwhelming odds, from which survival cannot be expected. We will do what damage we can.” 在说完这番话后,罗伯兹号的舰长科普兰少校下令全速冲向重巡鸟海。罗伯兹号是巴特勒级护航驱逐舰,排水量1370吨,只有2门5寸主炮,航速不到25节。但是在全舰官兵的努力下,这艘船驶出了28节的航速,在鸟海8寸重炮的猛烈轰击下努力缩短距离。7时35分,科普兰少校向斯普拉格如此汇报:“我舰将进行一轮鱼雷攻击,战果可能渺茫,但我们将尽忠职守。” 随后,罗伯兹号发射了3枚MK15鱼雷,至少1枚命中目标,鸟海的船底发生爆炸。伴随着水兵们的欢呼,这艘船又利用其轻便快速的优势,与日本海军的重型战舰贴身肉搏,缠斗了近一个小时。总计发射600枚5寸炮弹,40毫米与20毫米防空枪炮也投入战斗,对鸟海的上层建筑进行猛烈扫射。8时51分,鸟海的2枚8寸炮弹直接命中,把罗伯兹号的后主炮塔瞬间炸飞,炮手保罗.H.卡尔的最后遗言是:“帮我上最后一发炮弹”,战后他被追授银星勋章,一艘导弹护卫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尽管已经伤痕累累,罗伯兹号依然顽强战斗,她用剩下的一门炮让重巡筑摩的舰桥燃起大火。但随后,战舰金刚亲自出手,有3枚来自14寸巨炮的炮弹击中了罗伯兹号,这个“薄皮罐头”在这轮致命打击下沉没了,带着船上的89名水兵永远长眠海底。

  如果你问一个美国人,想选一本讲莱特湾海战的书,应该选哪一本?他们可能大多数都会推荐这一本。本书作者J.D.Hornfischer是麻省著名海军史作家,同时也是一名小说家。在这本书里,他用严谨翔实而又生动的笔写出了一段发生于太平洋战争的海战史诗。本书出版于2004年,一出版便成为全美畅销书,并在同年荣获萨穆尔.莫里森海军文学奖。这本书描述的事情全部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里面充满了指挥官冷静的决断、军人顽强的意志和交战双方的职业精神、使命感与高贵精神品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些”薄皮罐头“上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体,无论他们平时是否贪生怕死或是听天由命,但在这关键性的时刻,他们满怀勇气同舟共济,各自尽忠职守,为了他人的安危存亡勇于献身,这本书是关于他们的故事。

  授勋人员一览:

  MEDAL OF HONOR

  osthumously awarded to

  Commander Ernest E. Evans, USN,

  Commanding Officer, USS JOHNSTON (DD 557)

  for conspicuous gallantry and intrepidity at the risk of his life above and beyond the call of duty

  AVY CROSS

  RADM R.A. Ofstie, USN

  RADM C.A.F. Sprague, USN

  CAPT D. P. JOHNSON, USN

  CAPT F. J. McKENNA, USN

  CAPT D.J. Sullivan, USN

  CAPT W.V.R. Vieweg, USN

  CAPT J. P. Whitney, USN

  CAPT T.B. Williamson, USN

  CAPT H.L. Young, USN (Taffy II)

  CDR R. L. Fowler, USN

  CDR A.T. Hathaway, USN

  CDR L. S. Kintberger, USN

  CDR W.D. Thomas, USN

  LCDR A.F. Beyer, Jr. USNR

  LCDR R. W. Copeland, USNR

  LCDR J.R. Dale, USNR (Taffy II)

  LCDR S. Hansen, USNR

  LCDR W.H. Keighley, USNR

  LT T. B. Van Brunt, USNR

  LT R.F. Adair, USN (Taffy II)

  LT S.T. Bitting, USNR (Taffy II)

  LT R.M. Jones, USNR

  LTJG L. E. Waldrop, USNR

  LTJG F.H. Baxter, USNR (Taffy I)

  LTJG J.R. Gore, USNR

  ENS W. C. Brooks, Jr. USNR

  ENS R.E. Brown, USNR (Taffy I)

  LCDR J.E. PACE, USNR

  LCDR R.S. ROGERS, USNR

  LT E.R. FICKENSCHER, USNR

  ILVER STAR

  GM3c Paul Henry Carr, USNR

  2c Edward "E" Dobrowolski, USNR

  RONZE STAR

  LT Glen W. Coleman, USNR

  1c James "A" Gregory, USNR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九):这本书,看出美国人真正的爱国情怀

  美国是个历史短暂的移民国家,但在这个新的国度中,他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并捍卫自己的国家。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有很多送子上战争的一幕,同为二战时期,一位美国普通的美国父亲,这样对他儿子说:“一个有荣耀的人只死一次,而懦夫会死一千次。”

  这是巴德的父亲,巴德是罗伯兹号的一位船员,当罗伯兹号在诺福克进行修复时,船长给船员们放了假,巴德借着这个机会去拜访家人,他的家在西弗吉尼亚州的北部,古埃恩多特河边的煤矿区。他家人住在煤矿公司提供的房子里。当休假结束,巴德该回到塞缪尔•罗伯兹号上去了。

  他目送父亲前去工作,这样的情景似朱自清的《背影》,只是巴德的父亲只是个普通人,读书甚少。但他对儿子说道说:“我想和你说说话。”

  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提醒儿子。他在意大利出生,成长在最糟糕的政治体系下。他后来来到美国,成功地谋生养家。他说,这就意味着美国是一个值得为其献身的国家。死亡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是一种荣耀。他告诉巴德:“一个有荣耀的人只死一次,而懦夫会死一千次。”巴德觉得他父亲说的话好像是古人说的,也许是莎士比亚。他父亲从没给他讲过莎士比亚,巴德•康姆特也肯定他父亲从未读过莎士比亚的书。他说:“我觉得父亲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但巴德•康姆特是读过书的,且有知识。他喜爱的是塞缪尔•罗伯兹号。“我对这艘船有信心。我对这艘船上的士兵有信心。我对这艘船上的军官有信心。我知道我们的副舰长,罗伯兹先生是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的,那里要求十分严格。我觉得他比任何人都严格。至于史蒂文森和莫伊伦,我对他们无比尊敬。”

  从父子的对话中,看得出多国家的那份真挚的热爱,怀着这样一样国家,不辱没国家,不逃避责任,是这场战役的主旋律。

  《莱特湾大海战》读后感(十):比肩《坚不可摧》

  由安吉丽娜·朱莉导演,通过真人真事改编的二战史诗大片《坚不可摧》1月30号上映。坚不可摧》(UNBROKEN )是根据劳拉·希伦布兰德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来。以二战美军参照的个体,反映了整个战场的恢弘以及战争带来人类的灾难和思考。

  二战,是一场波及世界的战争,从《坚不可摧》《莱特湾大海战》,这样史诗般的著作中,可窥见一斑。这里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再现了在逆境中的坚守与抗争。

  面对海里的鲨鱼,他们要全力应对,但“人鲨大战”所带来的压力,唯恐会像吸食了吗啡一样,麻木了感官,忘记了伤痛,上了瘾,最后心跳停止,静静死去。

  即便是海水,也成为了危险境地。海水的温度温暖舒适,不过华氏85度(约29摄氏度)的水温,还是远远低于人体温度,这种低温仍旧会摄取掉人体大量的热量,而且水的密度高于空气,更容易从人体吸收热量。

  他们就这样,在饥寒交迫和鲨鱼、敌机的包围下,像一群逮捕的鱼儿,无处可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