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开放的作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开放的作品》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0: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开放的作品》经典读后感10篇

  《开放作品》是一本由[意]安伯托·艾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一):作为百科全书学者的艾柯与作为专栏作者的艾柯

  如果不是艾柯提醒,我们怎么会知道,一句最确凿无疑的话其实也是有歧意的,比如“艾柯是个小说家”这句话对于对艾柯一无所知的读者与熟悉艾柯的读者其实具有完全不同含义,对于那些只熟悉艾柯小说而不熟悉其知识背景与熟悉艾柯小说同时熟悉其知识背景的读者也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在《巴黎评论·作家访谈》中,当被问起作为一名中世纪年轻学者为什么突然研究语言来,艾柯回答说:

  “因为自有记忆以来,我就想弄懂传播交流是怎么一回事,在美学里,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艺术品,一件艺术品怎么向我们传达信息,我对‘怎么’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着迷。”

  艾柯出版于1962年出版的《开放的作品》可以说就是他对以上问题最为直接的思考与回答,他随后出版的专栏文字《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小说《玫瑰名字》《傅科摆》、研究专著《无限的清单》等都可以看作他的语言实践,让艾柯颇感意外的是,他的并不太好懂的《玫瑰的名字》却一下让他成了畅销书作家,他后来也意识到他“作为一个作家流传后世可能性大于作为一个学者”,但正如艾柯迷所看到的,没有学者艾柯就没有小说家艾柯,没有《开放的作品》就不会有《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玫瑰的名字》《傅科摆》。

  作为读过艾柯部分作品的读者,我觉得我有资格谈谈阅读艾柯的感觉,他的作品除了《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其他的作品阅读的过程就是逆水行舟的过程,而《开放的作品》用逆水行舟根本不足以形容其阅读难度,或许逆石头行走舟能形容其阅读难度,而当终于合上最后一页,声称读过时你都会心怀胆怯,与此同时,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会萦绕在你心头久久不肯散去,治愈这种挫败感的唯一办法,是赶紧打开《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我保证你能一天内同时读完这两本书,然后心情大好,与此同时你会怀疑,这个插诨打科、口无遮拦的作者和那个在《开放的作品》里给你制造了无数阅读障碍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吗?

  在我看来,艾柯的《开放的作品》颇有给艺术品建立一个“大统一理论”的雄心,他好像全然不顾爱因斯坦单就建立物理学的大统一理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事实,难怪他的努力能得到卡尔维诺的首肯,据艾柯在书中透露,卡尔维诺在读了艾柯发表在《音乐会见》上的文章(《开放的作品》里的部分作品)后,积极建议他结集出版,那么能得到卡尔维诺赏识的大作会有什么特别的呢,艾柯在《开放的作品》第一版序言里这样说:

  “这些探讨的一个共同主题是艺术与艺术家(他们所代表形式结构和诗学计划)面对偶然情况不确定性可能性、含糊性、多元价值所做出的反应,进而是现代灵感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逻辑科学的新启示做出的反应,是对这些科学开辟的新认识论所做出的反应。”

  艾柯的这些文皱皱的话如果不好理解,借用一个众所周知观点容易理解,那就是“一切艺术品都是社会学,一切社会学都是心理学,一切心理学都是生理学,一切生理学都是化学,一切化学都是物理学,一切物理学都是数学”,在艾柯看来,人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取得的成就必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形成深远影响,反过来人类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上取得的成就与进步都能作为解读、分析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工具,而他在《开放的作品》里正是这么干的。

  其实《开放的作品》中的所谓“开放”、“开放性”很好理解,此即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寻常人看来这几乎只不言自明道理,而在艾柯看来,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言自明的道理,为了证明艺术品为何具有开放性以及艺术品的开放性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他几乎用遍了他能使用的所有工具,在《开放的作品》中,赫然有对数、集合、函数等数学工具,用到的物理概念更是数不胜数,比如熵、场、热力学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至于用到的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心理学、符号学概念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听都没有听学过,更不要说弄清其真实含义。

  那么艾柯为什么要冒着吓退与阻挡读者的风险,为了诠释“开放性”无所不用其极呢?我个人认为只能这样解释,艾柯也同时这么认为,那就是除了数学语言和交通信号灯,人类的语言天生具有歧意性,而艺术品的“开放性”根源正是语言的歧意性,而为了精确诠释作品的开放性,自然应该消除歧意,而消除歧意却不得不使用没有歧意的科学概念,我想如果艾柯不是担心吓退除数学家外的所而读者,他恨不得他的《开放的作品》全部是用数学公式写的,对于艾柯这样的百科全书型的学者,还有什么事是他干不出来呢?

  那么《开放的作品》这样的天书出版后有什么反响呢,艾柯在《〈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一文里这样写道:

  “《开放的作品》出版后,我开始了另外的工作,即进行辩论和自卫,这场斗争持续了好几年,一方面《韦里》杂志朋友们、后来的“六三年集团”的核心非常赞同我的某些理论立场,另外一方面是另外一些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被如此激怒,好像我在侮辱他们的母亲。他们说,不能这样谈论艺术,他们对我侮辱谩骂。那是非好玩年代。”

  按理在这样的情境下,艾柯一定很郁闷,但如果这样想,那真是小看了艾柯的肚量,差不多在艾柯创作《开放的作品》同时,艾柯还在担任文学杂志《Il Verri》的“小记事”担任主持并撰写专栏,这些专栏文字于1963结集出版,就是读者见到的《误读》,多年后艾柯又将随便扔在抽屉里的、类似《误读》的文章结集出版,此即《带着鲑鱼去旅行》。在这两本书里艾柯一改《开放的作品》里严肃刻板的文凤,让读者见识到他风趣幽默、文学老顽童一面,,就凭这两本书,如果艾柯被封为“幽默大师”一点也不过份。

  在《误读》的序言里,艾柯这样描述其中文字的文风:“这些话题常常旨在模仿、嘲弄该杂志的其他撰稿人的作品……这一页页的文字蓄意插科打诨装疯卖傻,所以跟杂志的其他内容相比,显得不那么斯文体面。”而在《带着鲑鱼去旅行》的序言》中更是大言不惭:“如今我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坚信写作仿讽文学不仅合理,而且根本就是我的神圣责任所在。”

  在《误读》里,我们无法看出艾柯在嘲弄的是哪些撰稿人,但他在戏仿、调侃的同时代作家,读者却很容易看出,即使艾柯不提醒,读者也知道《乃莉塔》是在戏仿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新猫的素描》是在戏仿格里耶的新小说。如果要见证艾柯的机智、幽默,还有什么比《乃莉塔》更合适例子,在《乃莉塔》里,男主人公安伯托比《洛丽塔》里的亨伯特更重口,亨伯特喜欢小罗莉,而安伯托喜欢的则是行将就木的老太婆

  “那些布满如火山岩浆般沟沟坎坎的老脸,那些因为白内障而变得水汪汪的眼睛……那些令人自豪粗糙的手,局促地、颤巍巍地让人产生欲念,富有挑逗意味,因为它们能很慢地捻佛珠。”

  在《很遗憾,退还你的……》里,遭艾柯退稿的著作包括无名氏的《圣经》、荷马的《奥德修记》、但丁的《神曲》、托尔夸托·塔索的《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狄德罗的《泄露隐情的宝石》、萨德的《朱斯蒂娜》、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曼佐尼的《约婚夫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卡夫卡的《判决》、乔伊斯的《为芬尼根守灵》等。

  这些作品无疑都是读者眼中的经典,除此之外,这些书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作品都是艾柯极喜欢的作品,甚至到了私人收藏程度,而他的退稿信却煞有介事,以假足以乱真,那些退稿理由是如此充足,即使作者本人也会哑口无言。艾柯曾经说过,乔伊斯、博尔赫斯——这两位他最喜欢的作家都是“将语言及普世文化当作他们游戏场”的伟大作家,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说《误读》更多呈现的还是艾柯作为作家的一面,多少显得有些高大上,那么《带着鲑鱼去旅行》则呈现了艾柯世俗的一面,艾柯终于也接地气了。比如他也会为驾驶执照忍受官僚体系折磨,他也会被商业广告所侵扰,他也会关注脱衣舞、色情电影等,但即使这些给艾柯带来过无尽的烦恼,即使他对庸众的许多看法不以为然,他也决无控诉与贬低,有的只是他作为一个智者的调侃,比如《球迷靠边站》,其文风很容易让读者想起北大才子刀尔登的《我为什么与诗人为敌》。

  在《巴黎评论·作家访谈》中,艾科声称他的小说《傅科摆》比他的任何一本符号学专著更清晰地解释了什么是符号学,而《玫瑰的名字》变相地实现了他创作一部关于喜剧的专著,同样可以说的是《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也许比《开放的作品》更好地解释了什么是作品的“开放性”。

  …………

  发表于2015年5月10日《晶报·深港书评

  http://jb.sznews.com/html/2015-05/10/content_3219622.htm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二):开放的时代与开放的作品

  最早接触艾柯是以前混迹的cnnirvana论坛一个朋友发的一封邮件。邮件里对这位意大利作者的赞美没有丝毫吝惜。直到后来《玫瑰的名字》新版高调首发,与记忆库里的艾柯终于联系起来,兴奋等待首发之日就第一时间购入。恩,只是购入,阅读又是很久以后的一个故事了。其实在我没有阅读艾柯之前,每当有人要我推荐书,他的书总在我的书单里《玫瑰之名》《波多里诺》《傅科摆》,这三本上译社出的小说是曾经最容易买到的艾柯。我对艾柯的推崇大抵出于对艾柯身上那些关键词认同博学,全才,后现代,过度诠释,学霸,符号学,恶趣味……

  从某种角度讲,艾柯在他的作品之前,自己已经成为一部开放的作品。

  《开放的作品》是艾柯1962年写成的,据小百科科普,他正是凭此书一跃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将。这种说法在艾柯自己写的《开放的作品》的序言里有一定体现。他写了此书之后,经常有人写信骂他,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他,骂他的人说他蔑视经典,言之无物,是文学界的毒瘤。(话说文人骂街也同样不讲道理)而顶他的人中其实大多都很想追求这种开放的作品。正所谓求而不得才是最好的,当初刻意追求的开放恰恰求之不得。50年后我们的身边却出现了不少的“开放的作品”

  什么是开放的作品,我一直认为开放并不是一种创作手法,恰恰极端个人的经验形成的作品,在受众二度审美后更容易成为另一个作品。开放的作品是一个幻影,它不存在文本,它存在于受众的个人经验。他的主题可以是作者,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二者之间通过作品建立的联系。

  我们所在的时代,繁华迷乱,太多的娱乐方式快餐式的审美,碎片化的阅读填充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种割裂破碎的时代,作品已然不是单纯的创作品,而是糅合了各种要素的个人体验。人们通过作品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体验感受。而这恰恰就是所谓开放的作品,作品本身只是一个载体,然后通过载体再度发展出个人体验,二者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60年前艾柯竖起了开放作品的旗帜,60年后我们不自觉的活在这个开放的年代。经典一再被解构,与其说是过度诠释,不如说是各取所需社交媒体泛滥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而我们都在“时代”这部开放的作品中,同时我们也在写就着作为开放的作品的我们自己。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三):读者的自我修养

  安伯托•艾柯这个名字之于中文系学生,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从小说《玫瑰的名字》再到《傅科摆》,几乎是半懂不懂地去滴滴答答地阅读,赞其功力了得,叹己才疏学浅。打开这本《开放的作品》,作为一本学术书籍,更不用奢望它是一本好读的书。但作为自我挑战与读者修养提升,这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经历了初版至今近半个世纪,无数评论家为这本书费尽唾沫和笔墨,他们自然是比我段数了得的读者,但亦众说纷纭,难以尽解。也许当这本书在谈论作品开放性的时候,谈论本身也成为了开放的意义。对于本书的主题,我比较认同埃米利奥•加罗尼的看法:“这本书以不同寻常方法谈论美学,将关于艺术的论述向关于其他学科的论述开放,使用了一种‘语言—交流’的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讨论方法,随着啃书的深入,艾柯的形象愈发高大。他用实际行动与语言向我们昭示:一个不想当学霸的读书人不是好读者。《开放的作品》虽是以讨论文学为主,但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各学科的知识与内容,若读者毫无综合知识基础,将会遭遇一些小小的尴尬,艾柯太旁征博引,我们却连类别都辨别不清。

  在正式开篇的第一章,艾柯便引证了巴洛克风格、象征主义、“运动中的作品”等艺术概念,提出了作品创作本身存在的“开放性”。作品在读者的面前不再是已完成与封闭的作品,而是仿佛一座城堡打开了无数扇任意门,无论打开哪一扇,都能通向不一样的房间,甚至在无门可走时,读者还能通过自己的高超能力,凿开一扇天窗,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拿最广为人知的《圣经》而言,“不仅可以从文字上去阅读,而且可以从另外3个意义上去阅读,即寓意、道义和神秘解释。” 在读《开放的作品》时,脑海里回想起最近正在读的《小于一》,布罗茨基的一些诗论与艾柯可谓异曲同工,在讲到茨维塔耶娃的诗歌《新年快乐》时,布罗茨基如是说:“只有一个词‘年’的使用,是原意上的使用;这行诗里的其他所有词都负载——超负载——着各种联想和比喻性的意义。”但艾柯同时又指出,作品的开放性,究其本质并非无轨电车,作者并没有在完成作品后“死去”,读者的发挥到底仍是戴着镣铐跳舞:“‘开放性’并不意味着交流的‘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形式,并不意味着欣赏的完全自由;这里只有一定的欣赏可能,这是预先严格确定严格限定的自由,以便使读者的理解反应永远不摆脱作者的控制。”读者和作者通过一种微妙的联结进行互动,“每一次阅读都使作品按照一种前景、一种口味、一种个人的演绎再生一次。”唯有如此,才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林妹妹,读者的参与感通过阅读与思考最终与作品的固定形式融合在一起,成为作品的另一部分,运动着、变化着,历久弥新。

  在书的后几章节,艾柯的论述范围则更为宽广,文学与艺术理论再也束缚不住他奔腾的思路。先是格式塔心理学常规理论的讨论,再到信息学理论的引入,在一本文学论著中频频出现指数对数公式方程,让数学捉急的文科生默默留下了冷汗,而且那些描述科学公式的语言本身也变得烧脑,诸如“一个信息所传达的信息量是明确地确定信息可能引起的可能性的数量的二进制的对数”的句子不读上几遍实在云里雾里。更有甚者,“熵”这样的天体物理概念,只有在科幻小说中略有耳闻,到了艾柯这里,同样毫不客气地用来解释信息的传递与损耗,让人着实钦佩。同样,艾柯的作品关注范围也不仅限于文学,而是宽泛的文艺作品,包含了绘画、音乐,其丰富性足见作者的博学。可见要读懂学霸作者的书,读者的修养提升必不可少。

  在《开放的作品》中,有一点值得一提。除了文学理论与范式的讨论分析,亦对生活提出了颇有新意的看法,艾柯揭示了读者的心态。我们认为生活更像《三个火枪手》,有情节、有逻辑,而生活本身却并非是这样的模样,反而更接近被我们认为艰涩难懂的《尤利西斯》。生活本身的模糊性和多义性铸就了作品的开放性,只有读懂了生活,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读者。

  本文节选刊登于4.10《南方教育时报》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四):我们从《开放的作品》中学习什么?

  听到我最近在读的书是《开放的作品》,朋友立刻发出讶异的反问:“你还读艾柯的书?!”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大约是“他的书太难读懂”或者“你还不够格”诸如此类。

  不难理解,作为非专业人士,想要挑战学术巨擘的先锋之作,难免被嘲笑自不量力,但我的确是想尝试“从本书读懂艾柯”。即使达不到读懂的程度,至少也应该管中窥豹,略有所得。但是,该从何入手呢?难道真的需要先读一遍乔伊斯《尤利西斯》,再来重头摸索《开放的作品》的来龙去脉?恐怕没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超人的阅读毅力,是万万难以做到的。

  那么我们还是以虚心的态度,开放的精神来领略一下这本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的先锋之作吧。

  《开放的作品》一书,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专著,它更像是一本学术争鸣专栏连载。在第一部分:《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第二版序;第一版序三个篇目中,艾柯详细介绍了有关《开放的作品》的由来,以及之后每一次出版的学术背景历史,以及有关问题的澄清与解释。

  其实读《开放的作品》,读者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去理解这样的一个“命题”的问题。关于这点,艾柯本人提到,最初他想用的书名是“当代艺术理论中的形式和不确定性”这个更为具体而明确的题目,不想被“对书名历来十分敏感的邦皮亚尼”建议改为“开放的作品”。这部作品出版后,引发了强烈凡响与争论,随之而来的,是艾柯持续多年的辩论和自卫。

  在后来的作品《内容与形式》中,有了符号学经验的艾柯重写了《开放的作品》,将《伊甸园语言中美学信息的诞生》一文(见本书附录)补充进去,论证了他之前关于“一篇文章是一部使人享乐的机器(正如后来说明这是一种开放的经历一样)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问题在于将这架机器拆卸开来。”的观点。

  仅仅是一个名称,便引发了如此巨大的反响,可见其中内涵之丰富,解读之深入。在接下来的七个部分,艾柯分别从“开放的作品的艺术理论”;“诗的语言分析”;“开放性、信息和交流”;“视觉艺术中的开放作品”;“电视经验和美学”;“禅和西方”;“关于关注现实的形式模式”等七个方面来阐述其关于作品开放性的观点及理论。

  由于学术作品的特殊性,我很难截取其中某一个问题,就个人理解进行一番解读与论述。哪怕是其中某个片段,某几个字句,都已经能够让人揣摩咀嚼良久。而阅读期间引发的联想与思考,更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愉悦体验。

  例如,在第四部分“视觉艺术中的开放作品”中,艾柯指出“开放的艺术的职责就是一种认识论的隐喻:在现象的不连续性使统一的、确定的形象的可能性处于危机之中的世界中,开放的艺术启示一种看待生存的世界的方式,在看待它的同时接受它,将它同自己的感觉结合起来。一部开放的作品敢于直面这样的职责:给我们以不连续的形象,不是在叙述它,而是它就在那里。在将科学方法的抽象性同我们感觉的材料的生动性进行协调时,它显现出的是一种超凡的模式,这种模式使我们能够了解世界的新面貌。”

  阅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草间弥生的作品,无论是画作《无限的网》,还是装置艺术《嗨,你好!》,以及《无限镜屋:水上的萤火虫》,都是可以让观众得以沉浸于其艺术世界、体验到前往苍茫宇宙感觉的作品,这大概就是具体的“开放的作品”,它有着“呼吁同作者一起创作作品”的特质,“每一次阅读都使作品按照一种前景、一种口味、一种个人的演绎再生一次。”

  而我们的理论家生怕人们误解其研究意义,特别对自己的研究作出诸多设定,并不断加以修正。用艾柯的话说“这些文章不只是论述美学理论的文章(不是确定而是推断关于艺术和美学价值的一系列的定义),这是一些论述文化历史的文章——更确切地说是论述艺术理论的历史文章。它选择开放作品的艺术理论作为观点和通道(作为入门)来展示西方文化历史的一个时刻(它的现在)。……”

  正因为艾柯从总体出发,历史地看待“开放的作品”这一问题,这本著作才成为了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展示西方文化历史的先锋之作。而作为当代阅读者的我们,也得以从更加宏观、历史的视角来尝试探寻理论之奥妙,体会学术争鸣之真谛。而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相信我们反观自身创作或研究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想,大约这便是我们今天尝试读懂《开放的作品》的意义所在吧。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五):开放的作品

  开放的作品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艾柯三部曲》系列新书包含了《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开放的作品》三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开放的作品》是安伯托•艾柯学术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学术性较强,非专业人士读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此书值得你花时间去研究,也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本版既包括了艾柯写的《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也包括了他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写的序言,而且还有详尽的评论概述,提到了这本书在发行之初被猛烈抨击和受欢迎的有关事件。封面设计的简单明了,绿色腰封上注明:从本书读懂艾柯,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的先锋之作。精装硬面,很值得收藏。

  1962年6月《开放的作品》辅一出版,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波及了60年代意大利的整个文化界。这本被埃米利奥•加罗尼、雷纳托•巴里利、乔瓦尼•乌尔巴尼等当时著名评论家争论不休的作品,“反对的正是克罗齐的传统,这种传统仍然在滋育着人们不注意的意大利理想主义的评论界和哲学界的立场。”就作品本身而言,主要讨论的是什么才是“开放的作品”,开放的作品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作者并没有只从理论说话,而是从音乐、建筑、绘画、电影、小说等各个方面,挑选大家耳熟能详、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具体的文艺作品为实例,循序渐进,逐条引导,从而说明自己的文艺理论。比如小说,作者艾柯以乔伊斯和卡夫卡为案例,这两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种非常‘开放的’作品:诉讼、城堡、等待、刑法、疾病、变态、酷刑,所有的这些都不是只从它们的字面意义来理解的意象。”明确指出乔伊斯的作品是“开放性作品的最高典范”。在音乐上 ,选取了巴赫的部分古典作品,建筑上,从风靡一时的巴洛克风格入手,尤其是马拉美的《书》极具代表性。在通俗的意义上讲,就像我们上手工课一样,如同老师在课上一边讲述做手工的步骤,一边拿出具体的材料进行组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得益彰。虽然,这个比喻有点糙,但是我觉得这也是理解入手的一个方面。

  通篇读下来,个人认为,开放的作品并非一种现实存在的写作手段。关于这种说法,艾柯本人在书中就有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的案例。在《开放的作品》大肆流行的时候,有人拿着自己的作品问是不是属于开放的作品的范畴,艾柯也说,开放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它不是写出来的,是一种意象,这种意象的形成是作者也可能是读者,在作品被受众解读之后,从而形成的一种个人的理解和体验。而这种由于被二次创作或者演绎的幻象,才是开放的作品。因为正是“每一次阅读都使作品按照一种前景、一种口味、一种个人的演绎再生一次。”所以人们通过作品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就如同读小说那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般,这才是我所能认同的开放的作品。

  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自身基础有限,甚至出现了卡壳。在P63页出现的《信息学理论》看的有点云里雾里,涉及了挺多非我所能的信息和符号,理解起来更加吃力。最感兴趣的还是《禅和西方》,因为曾经一度对佛学非常感兴趣,所以有关于禅的理解方面的资料,一直是阅读的重点。比较认同“在一系列的生活事实的变化中感受享乐,而不是只把它当做冷冰冰的方法原则。”

  “十二音体系音乐、乔伊斯、试验文学、非形象绘画、运动艺术、电视直播的时间结构、新小说派以及安东尼奥尼和戈达尔之后的电影、信息理论在美学上的运用,由这一系列的不同观点诞生了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观点以及对它提出的认知模式的观点,将之作为"认识论的隐喻"提出来,这将独立地进展为对世界的定义,很像新的科学方法确立的定义。”这是我百科出来的有关《开放的作品》的主要内容。内容总结的很全面,对理解本书也很有帮助。在此贴上。也许大家看我写的看不明白,这个也许能看明白。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六):七、关于关注现实的形式模式 page 195 笔记

  1、(主客)异化的关系、异化的修辞&语义

  (1). 传统哲学的词根诠释 page 194~195

  1). Entfremdung 从某事异化:分离于事物

  2). Verfremdung 异化于某事=传统哲学定义的“异化”:放弃自我......被迫行动

  (2). 现代哲学的"异化"诠释 page 195~

  1). 黑格尔——精神的进展过程中的“异化”

  lt;1>. 客体化=异化:

  * 在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成为客体 page 195

  * 事实上......这是他所创造的......所改变的大自然构成的世界 page 198

  * 在这样世界中(指上文)客体化......出现了......不可消除的紧张感(危机感,指下文)......

  * 所有的关系都是异化关系......“人的自我意识的问题”......人不能作为分开的“自我”去思考......只能处于他所创立的世界之中......丧失自我,同时有重新找到自我 page 198

  lt;2>. 紧张的2极(主客体的控制斗争)

  1>. 积极主动:对于客体的控制、关于客体的控制

  2>. 消极放弃:投降与于客体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异化”

  lt;1>. 客体化 Entauusserung :人是目的;主动

  * 人正确地做事,通过自己的工作在大自然中存在,置身于他必须承担义务的世界之中 page 195

  lt;2>. 异化 Entfremdung :成为他者的目的;被动地

  * 当人不能使能是那些本来是为了自己服务的目的而生产的物服务于自己,而是自己在一定意义上反而服从于这些物的目的(这些物可能符合于别人的目的)时

  lt;3>. 劳动:人力量外化的产物......衡量他所创造......产物;page 197

  lt;4>. 异化源自财产私有化下的 :人与他所创造的客体......出现了......分裂 page 197

  lt;5>. 解决办法:改变社会关系——集体生产制度......"自觉地进行生产......为了自己......生产......成为......参与进去的人“”

  3). 存在主义——消极接受“异化”

  lt;1>. 由于异化是......永远存在的......是自我&物&自然的关系......没法扬弃它......

  lt;2>. 因此.....接受他......(作为)一种“生存条件”

  lt;3>. 每一个消除它(异化)的行动......将......重新投入到这种局面

  4). 作者认为的"异化"——积极参与到“异化”

  lt;1>. 只要有生产劳动,无论是否改变社会关系(如马克思的解决,不为他人,为自己或相同的人),作为生产的主体简单、必然地会提出的问题

  * “我在生产......我面临着被支配的威胁” page 199

  lt;2>. 这样的异化......不再是......基于......社会结构之上的......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lt;3>. 它来自于我们所属的社会集团的结构(马克思)......更来自于我们的心理活动(黑格尔)

  lt;4>. 因此,我们处于异化之中 page 200

  5). 其他的异化:

  lt;1>. 向客体(机器)投降:工业设计......使用它们...... 使我们成为奴隶

  lt;2>. 拒绝机器的便利:

  lt;3>. 屈服于物的迷惑

  6). 其他解决"异化"的经验——“优美的灵魂”,不了解客体因而是毁掉客体page 207,完全拒绝客观局势、拒绝普遍化、保留精神的纯洁和绝对的独立、空洞的思考 page 203 (黑格尔对这种空虚、意识贫乏的、回避现实的描述)

  lt;1>. 个人主义

  lt;2>. 颓废主义

  lt;3>. 垮掉的一代

  7). 作者的解决——page 200

  lt;1>. 对客观局势的态度

  * 实实在在地深入到局势当中page 203、为了了解客体,首先必须同他融为一体page 205

  * 人们劳动.....生产.....最终异化与物品......接受这些......关注这些......改变这些......而不是......否定......拒绝......以便求得的解放 page 203

  lt;2>. 对客体的态度

  * 在一开始的时候,客体就不应该被认为是敌对的、局外的,因为客体就是我们自己,它反映与我们的行动中,带有我们的痕迹,深刻地了解它意味着了解人,人就是我们自己 page 205

  * 机器与器官的相互延伸、扩展活动范围的举例: 人与车

  * 客体普遍存在、不可改变的举例:石器时代

  lt;3>. 何为主体“我”

  * 劳作人......作用于环境、确定环境......才能与环境区分开来......称自己为"我"

  lt;4>. 如何解决——努力认识客体,了解它......使它为我们所用......服从与我们 page 211

  1>. 引用杜威——人与自然互为补充的哲学

  1>>. 将经验的实现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page 207

  2>>. 努力使客体的相互依存成为相互关系的唯一积极结果的哲学

  *

  * 个人......行动......环境.......使用的工具,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这种相互依存被完全感觉到的话......和谐和完美

  * 举例:文学作品,(主体的我的)心理与(客体的排泄物的)生理互为影响、节奏控制

  2>. 抵制被客体异化的诱惑,而获得“我”的自由

  3>. 放弃对客体的控制而逃避异化(被客体控制)

  * 举例:布莱希特与观众

  4>. 学习辨认独立自主的新可能以及可能的自由的方向 page 211

  5>. 展开行动......揭露......而不是消除 page 212

  5). 异化的古与今的差别对待

  1. 技术文明中,客体的突出地位和复杂性......大大扩大了......促使人们感到了他们的外在性

  * 举例:人与马(人体像动物的延伸)

  * 人与车(伺候机器同自己异化......服从于规则同交通规则异化.....被物的附属价值迷惑同地位身份异化.....价值换取价格同市场异化、同竞争的世界异化) page 2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主客)异化的形式——形式规则的自由性和必要性 page 212

  (1). 诗韵

  1).

  lt;1>. 异化的产生:刺激独创......组织形式更好听

  lt;2>. 异化的益处:一方面束缚了他......一方面则是解放了他......不是......自我......膨胀......和......情感的奴隶 page 213

  lt;3>. 异化的弊处:一方面异化于语言体系;另一方面......反映体系......一种商业关系体系......尽管他绝对不想去考虑公众的期望 page 213

  lt;4>. 摆脱异化而追求异化:受到局势的左右......异化是有意识的......寻求自由的手段

  (2). 音乐:

  1). 调性体系及不协调的先锋音乐

  lt;1>调性

  * 调性......基于尊重事物不变的秩序的社会page 215

  lt;2>. 音乐与世界的关系

  * 声音之间的关系同......看待现实的方式(不同).....听众心目中,每当接受到一定的声音构成的关系总体时,他都会不自觉地同......内心确立起来的世界(进行对比)

  lt;3>. 先锋音乐

  * .....新语言......新关系......少数人愿意......接受的形式......献身......不可交流的事.....他拒绝的是......一种局势

  *

  1. debussay 6调性

  2. schoenberg 无调性

  3. strawinsky

  lt;4>. 为何异化:

  * 整个调性体系所重申的人际关系所构成的世界......习惯......的平静世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一个危机的世界......词汇序列同事物序列再也不相符(......科学鼓励......按照混乱和间断性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情感已经同真正的现实不相符......世界......处于分裂与变迁......缺乏过去的那种协调......(而这种语言系统)就是艺术家现在所使用的 page 216~217

  lt;5>. 如何异化

  1>. 在采用新语法的同时,接受他所生活的处于危机的世界 page 218

  1>>. 一方面他拒绝这一系统

  2>>. 另一方面.....拒绝时又没有完全否定

  2>. 艺术家......自认为......自己创造的语言......,实际是他所处的局势强加给他的语言

  lt;6>. 两者同周围的关系

  * (先锋艺术)在这种局势之外......的局势......来评判现实的局势;就确认了对有序......世界的相信//不满现状

  * 人们认为.传统艺术保存着这种关系(同周围的人的共同关系),而实际上......艺术上的先锋派(的)极端,因而是唯一同它所生存的世界保持有意义的关系的一种艺术.

  (3). 当代艺术——“关于我们,事实上什么也没说”

  1).

  lt;1>. 开放的作品......结构含糊、结果不确定

  lt;2>. 怎么说,而不是说了什么:艺术的第一议题是通过形式模式来处理

  * 艺术对世界和对人......以某种方式来确立自己的形式......不......宣布对一个特定主体的总断语......即谈论的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不在我们时代的范围之内

  (4). 当代艺术与世界的关系

  1). 交流系统:语言反映的是一整套的关系......一种一系列......牵连的体系 page 220

  2). 叙述结构 & 世界秩序:

  lt;1>. 接受......叙述结构......的前提,(既是)接受使用的语言......的方式和语言......关系所反映的一定的世界秩序

  lt;2>. 发现交流系统(怎么说)与所要谈论的......局势相脱离时,他必须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采纳......创造......形式结构......确定.....这一局势的模式

  lt;3>. 作品的真正内容成了......看待世界的方式、判断世界的方式 page 221

  (5). 工业社会里的叙述结构

  1). 人类学家及其平衡对立的描述

  lt;1>. “我”:一方面,用西方的(伦理)语言来判断局势——殖民化

  lt;2>. “客体”:另一方面,完全异化于原住民心理——只是收集材料,不能解决“文化间的接触”

  2). 传统诗人

  lt;1>. 作为诗人......的传统......活动......他的语言在最好的情况下表现的也只不过是他的主观感觉的反应,面对他没有把握住的......变动局势中的......主观反应 page 223

  lt;2>. 通过内心的忏悔和激励寻求回忆,试图避开这一局势中的具体问题

  3). 侦探小说家

  * 传统叙述结构是......调性结构:存在确定的秩序......破坏秩序......秩序重新支配一切 page 225

  4). 意识流作家——在叙述结构中将异化的局势分离出来,以此来摆脱异化page 227

  lt;1>. 观察:

  * 描写我们这个时代分化状况的一个典型方面......既他的人物在现实局势中如何行动他就如何描写......描写他的行动缺乏准则......通过也处于危机之中的描写准则去进行描写

  lt;2>. 深入:

  * 不能撇开所处的局势去发表看法,因此,以(此)......作为出发点......将(此)缩小为一种形式结构......自我表现

  lt;3>. 摆脱:

  * 收集局势中的......这些方式......使之....成型.....从局势中摆脱......控制......从局势中异化出来

  5). 电影

  lt;1>. 传统的电影语法:是由因果关系确立的语法......合乎理性的关系

  lt;2>. 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语法——唯一的秩序就是混乱 page 228

  1. 画面之间没有什么用过关系......没有什么目的......用他自己的叙述结构来表现它......控制它.....使观众能够感觉到这种......矛盾的秩序......page

  2. 艺术家不指出解决办法......至少在这一阶段 page 228

  6). 先锋派

  1. 接受异化:使用危机的语言来接近现实 page 235 面对需要描写的局势时......为了了解世界,它只能......用异化的语言来描写这个世界...... page 228

  2. 辨别异化:在叙述中......显示它......弄清......异化的实际性质......揭穿它

  3. 改变异化:由艺术......的新方式......促成的实际活动:协调一种局势并不意味着强加给他一种单一的秩序......而是意味着,确定一些相互补充的多重出路的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教育作用

  (1). 从艺术促成的知觉活动开始的实际行动 page 229

  * 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会使得我们想到......某些创作倾向......反映了在科学、哲学和习俗中存在的类似的活动的倾向,这就是艺术观的思想

  (2). 生活在其中而不去谈论它的话,这一切将不会发生改变,将会同我们对立,我们在谈论......也是在批判它们....分解它们,以便重新掌握他们 page 230

  (3). 辨别“先锋派”模仿者

  1). “是为什么人创作的,什么人欣赏它” page 237:(既)对具体的作品单独进行评价,而不是进行哲学层面上的研究

  2). 是如何创作的:作品形成的方式......(必然)同文化世界......最完整和尽可能有机联系上.....透露出它的原型......必然......会有有意识......对不定型的材料进行处理的活动......为了处理......材料......必须了解它......接受它......辨认它......不憎恶它,尽管它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消极的。

  * 举例:保皇的反动派巴尔扎克,对于解释、评价资本主义社会的贡献 page 236

  (4). (混乱、不统一、分化、无关联的......形式的)艺术活动,仍然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如果它的论述显得模糊不清,那是因为事实本身以及我们同事物的关系仍然模糊不清 page 23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