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10篇

2018-06-13 21:0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10篇

  《最后的耍猴人》是一本由马宏杰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一):耍猴人,这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最开始知道这本书片段内容是通过 看天下 看到的,于是我抱着看看着耍猴人不一样的人生好奇,开始读。

  文字描写详略会引导我们的心态,我确实同情耍猴人却又不是滋味,看《盲山》时,我怨骂这些农民们买媳妇,在这本书中一些叙述对象又恰恰在是这些人们生活。但是这些原本我心中的恶人却如此艰难地生活。愤青们在键盘敲着字却不知道自己根本完全看到真相。生活不易,能好好或者就已经用尽力气,我们现在看到总是冰山一角。什么手正义,我已经说不清了。

  看书前我以为自己会看到从未了解过的耍猴人的生活,以为是描写一个传统艺术,我是感到那么的有趣。书翻到一半,耍猴人生活的危险,艰难已经深入脑海。但是读完,我可以告诉你你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底层人们的生活,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挣扎,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深深的无力感。

  非常佩服作者镜头与他的笔是那么真实!真的同序言里说的那样 "马宏杰是翻过一座,前面又是一山,再翻过,前面还是,等到了山脚下,看到远山还是连绵不绝。"

  虽然说阿列谢耶维奇说"我们又要哭了,有人已经在出售我们的眼泪,还有我们的恐惧,就像出售石油一样。"但这本书中展现的真实,就是那么冷峻而非刻意地卖惨。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二):照片背后的震撼:真实的耍猴人

  小时候,还能在街头看到耍猴人。那时候大人教导孩子便说:“不要乱跑,被人拐卖了,会刮皮,再粘上猴皮做猴子,你看猴子多听话。”

  前不久见到这本书,瞬间被书封面感动大雪之中,一人一猴,相依行走。在特写镜头下,这样的生活,洒放在人间的某个角落。而这个角落,我曾久远地看见过。

  《最后的耍猴人》是马宏杰的记实跟拍作品。他是《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编辑,为了使自己镜头下的每一张照片都真实,他选了最艰难的拍摄方式——不管条件如何苛刻,完全跟随耍猴人同行。因此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这种职业精神所打动。在马宏杰的拍照中,他所尊重的,不仅仅是那些照片本身,更是照片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艰辛人民。

  作一个跟拍记者是不容易的,需要得到耍猴人的同意。而不同的社会阶层,使得耍猴人很怕记者为自己惹来麻烦。在马宏杰真诚的商量和再三请求下,终于得到了耍猴人的同意。马宏杰开始了和耍猴人杨林贵等人的行走江湖。在我脑海中关于“行走江湖”这个概念,总是无忧畅快的。但当我看到《最后的耍猴人》中真实的行走江湖后,深深震撼的是生活的不易和生命强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耍猴人,他们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耍猴,他们通过违章行为火车解决路费,他们爬上火车的时候冒着头顶2.7万伏高压线的危险,他们在没有顶棚的货运车厢逆风经历几天几夜的风霜露宿,他们仅仅用干馍当几天几夜的充饥食粮,他们背着锅碗在方便空地做饭,他们睡在大桥下睡在建筑工地塑料布搭建窝棚,他们随时可能被街头混混殴打被城管管教……这都是耍猴人的生活状态,在这本书中都有真实的描述和照片的鉴证。

  然耍猴人有他们的道德标准尊严,他们是耍猴赚钱绝不乞讨,他们是扒火车但绝不偷盗。他们有着与猴子温情的相依,吃饭让猴子先吃,猴子走累了便放肩上。他们有着坚硬力量支撑着在他们生活艰辛中,从不抱怨,仍旧欣赏。当我看到一张路过武当山,耍猴人在专注欣赏风景的照片时,我被他们所感。眼前的美景,或许生活已让他们不会产生念头踏足眷恋,却在路过的时候,专心欣赏,眼睛里都是对前面美的向往

  看了这本书,我十分敬佩作者,他为“真实”照片的付出辛苦经历。我更深深震撼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耍猴人所过的生活形式。他们贫困无助,但他们也坚定自助。他们与猴子同食同睡,一起生活,一起老去。不知道多久以后,社会上还会不会再有耍猴人。但从此我对耍猴人的认知,也有了深深的尊敬,尊敬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尊敬他们身上坚硬的生命力量。耍猴人所尊重的,是生活本身!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三):评论本身就是最大的偏见

  文 / 青平 一 小时候,曾在村子里见过带着三五只猴子的耍猴人,家伙事儿摆开后,表演开始,人群围了一圈又一圈,都兴高采烈地叫好。我对这种表演总是敬而远之的,觉得猴子是那么可爱又有灵性动物,却沦为耍猴人谋生的工具,这种皮鞭下的表演让我生不出半点欣赏之心。 后来,我再也没见过耍猴表演,心里也觉得应该不会再见到了,这种传统的表演方式应该被淘汰了吧。 直到看到马宏杰的《最后的耍猴人》,心里一叹,耍猴的历史竟然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而耍猴人的生存状态也被如此真实地展现,并不能用简单正确错误评判耍猴。正如柴静在序里说的,“照片里的生活就像它本身一样,笨重粗粝,人的心里都磨着沙石,吃着劲,但活着”。 二 耍猴发源于河南省新野县,这是百度词条中关于耍猴的历史沿革的说明。而猴子大都来自四川,“四川的猴子被河南人耍了”,书里记录到,清朝时,有一次四川的猴子泛滥成灾,还专门请了河南的耍猴人去捕猴子。现在,新野的猕猴养殖场已成规模,猴子供给一些科研机构用于研究,或是供给动物园以观赏用。 新野的耍猴人去往各地的方式是扒火车,而扒火车的过程就是一场赌博。他们要避过车站工作人员的巡视,偷偷爬上火车货运车厢,爬的时候头顶是2.7万伏的高压线,曾有人被高压线吸上去当场毙命。 货运车厢大多是没有顶棚的,他们要在里面经历几天几夜的风霜露宿,唯一的食物馒头凉水。遇上雨雪天气只能用随身携带的铺盖和塑料布取暖,通常他们要在各个车辆段换几次火车,才能到达要去的城市,当然,也都是偷偷摸摸地爬到车上。无数次地扒火车,也让他们练出了一项技能:跑到列车前看一下火车头,就知道这列车要开往什么地方。 忍饥挨饿,再加上担惊受怕,被抓住的不是罚款就是被赶下火车,有些人因为跳车躲避而摔断胳膊腿,留下终身残疾。 达到目的地后,他们要用背着的锅碗在空地上做饭,而工地上各种废弃的小屋就成了他们暂时的家,这还是最好的情况。在找不到遮蔽物的时候,他们就睡在大桥下,睡在建筑工地,用塑料布搭建窝棚,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三 受这么多苦,出去一次能赚多少钱呢? 才几千块钱。 而这几千块钱,从付出的精力时间来看,却比种地来的要更划算。光靠种地来支撑家里开支实在无法维持,因此当地人春天耕种完后,就开始准备外出,几个月后,还要赶在农忙前回来,收割田里的庄稼。 只是为了活着。耍猴相对种地来说是回报比较高的方式,便成了他们生存的选择。 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真实的记录。他亲自跟着耍猴人一起四处游走,一起扒火车,一起卖艺,一起饿肚子,一起打地铺露宿,成为耍猴人的一部分,记录耍猴人这个特殊群体家庭生活,记录耍猴人云游海外,以及上当受骗倾家荡产,被刑拘的各种离奇遭遇。 作者的执着与共情让人佩服。只有深入到耍猴人的生活中,取得他们的信任,才有可能拍出真实的照片。 耍猴人在表演时与猴子的互动,甚至看似用鞭子抽打猴子,也是事先耍猴人和猴子练习好的,不过是为了现场表演时激起人们的情绪。表演精彩了,他们也能多些收入。 猴子不仅是他们谋生之物,更是他们的伙伴,甚至是家人。耍猴人的一家都与猴子共同生活,耍猴人的小儿子最爱其中一只小猴,有张照片是熟睡中的小猴子躺在小男孩胸膛上,在被子里露个头,一只细小的黑毛手掌搭在孩子脸蛋上。 所有这一切都被马宏杰的镜头记录了下来。这些照片太真实,而真实自有它的力量。 四 看了这些照片后,想说些什么,却又什么都说不出,任何的批判怜悯在真实的生活面前都变得苍白,仿若所有思绪被绞入一个黑洞胸口憋着一股气,我在看了作者另一本书《西部招妻》后,更是有一种无力感,再也不能用自己得来的生存经验和生存智慧来套用在其他人身上。道德在生存面前脆弱不堪。 在看到《最后的耍猴人》和《西部招妻》的时候,脑中迸出的第一个词是“贫穷”,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照片里的那些人竟如此蒙昧,可现在一想,我何尝不是陷入了对蒙昧的偏见中。 我们被自己的经验所定义,总用自己的经验去评论他人的境况,也很着急地去下了一个判断,可每个人生活的坐标系可能是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道德制高点上的批判和定义很容易使人成为偏见的附庸。 说到底,还是配不上那句:“我理解”。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四):那天看完那天下雨那天心情不太好

  在看《最后的耍猴人》,一群我们曾经听说过又不太了解的人。本书的作者也是随拍记者跟随着这群边缘化的群体一起体验了行走江湖的艰辛与无奈

  一路上为了省下车马费,他们每次出行都会扒火车,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到火车头就知道它开往何处,也磨练出耐酷暑与抗冻御寒的忍耐力。当然也他们除了会扒火车,也有一套江湖规矩呢,比如扒火车的时候万不可拿火车上的一分一毫,也不随意走动,他们把猴子套在大麻袋里面,防止猴子跳出来伤人。而猴子也是懂的规矩的,在麻袋里面不跳不叫,很老实,生怕给主人添麻烦。到了一处休息,也是尽量住在不打搅别人的地方,更不会乞讨或者盗窃,这就是艺人骨气,江湖的规矩。可就是这样只靠手艺吃饭,也还是会惹上好多麻烦。如果被发现扒火车,轻则罚款,重则要在站台被关几天不给吃喝。好容易到了地方去买艺,也还得打点好地痞,忍受观众侮辱和不解,城管还要随时去哄他们,扰乱城市文明。这么躲躲藏藏的卖艺其实也挣不了几个钱。那么你们就要问了,这么苦又没有尊严,是图什么啊?

  我想这大概也是手艺人的坚持吧,文中还提到三教九流究竟为何,其艺人属于下九流之辈,如我常在剧中看到的戏子一样,如今戏剧文娱已经被提到非遗的地位了,可这些耍猴人依然过着如此艰苦的生活不禁叫人唏嘘

  一路上他们虽苦可还是会不停帮助别的有难之人,你根本看不到他们有多么怨恨这个社会,就算是受尽阻碍和不解,他们反馈出来的依旧是爱与骨气,是啊,尊严与人格,有时候是自己给自己的。

  人与猴之间相处久了也有感情,本身都是灵长类动物灵性也十足。忘不了本书主人公杨林贵送走老猴的情形,濒死的时候其他猴子努力托起老猴子,叫吼着想让主人想尽办法救救他,可最后还是不行,老猴子就算输了液还是没精神了。毕竟太老了,然后就死掉了。杨林贵把他包进自己的毛衣里,然后藏了。这已经是他送走的第三只猴了。还有个段子有意思,有一次他们出去耍猴收到了50块假币,老杨心情特别不好,煮了饭自己直接就吃了。耍猴的规矩是必须叫辛苦一天的猴子先吃,今天他忘了。猴子很生气的拿了一块石头砸破了老杨的碗,一锅饭都翻了。猴子们也是很霸气的动物,如果主人不能及时安抚他们他们也是会不高兴的。还有一家耍猴人,孩子和小猴同吃同睡就像一家人一样,看着画面十分温馨。如果外出耍累了,它们会爬到主人肩上耍赖。

  现在由于各种困境,耍猴人的猴戏也一再简化了,细分出来的猴戏和戏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分正戏副本之类的,规模宏大的话一套戏要换9种不同的脸谱和帽子。而现在也只剩下人猴之间的杂耍了。

  就算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可耍猴人依旧可以乐观豁达的生存,并不断选择寻求更新的生存方式。文中最终讲述了一段令人心碎的不公案,我们做不了任何可是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并懂得—人处于世俗之中,不免有高低贵贱之分,对于那些善良弱势的人,我们只有通过宽容,理解,帮扶,才能给他们带来改变的希望。

  也许根本对于习惯现代化大都市寻求更高品质生活的人来说根本无暇关心也不感兴趣这样的群体,但你们的理解宽容真的能帮助到这些羸弱的艺人。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五):最后的耍猴人,最后的耍猴!

  耍猴人属于这个社会底层的人,耍猴是他们祖上世代传承下来的,同时也是为了生计他们四处奔波,“扒火车”,有的同伴已经在这件事情上牺牲了,这么危险还会被抓但却成了“必经之路”,甚至总结出很多经验。有次被关在车厢里差点被饿死,没有地方住就席地而睡,耍猴时被穿制服的人驱赶,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多少饥寒交迫多少露宿街头,多少忍气吞声多少日日夜夜,耍猴人一路走来……

  卢布不值钱却依然收下,“人家给了也得要,不要好像看不起人家”,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耍猴人他们不一定很有文化,但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在景德镇,一个16岁的女孩看完猴戏对耍猴人说“老爷爷,你这一生给多少人带来了快乐啊!”耍猴人听后,那天一路上都很开心! 耍猴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活得这样贫困,不能去埋怨谁,我们牵着猴子行走江湖,赚钱养家,就是为了减少给政府带来的麻烦和负担。虽说生活苦点累点,但是能养家糊口过日子,怪好的。”

  穿着得体的公务员看不起耍猴人,上层人物不懂底层人物的心酸,因为不懂,看到都是表象,都是为了吃口饭,职业哪分高低贵贱,要是有能力就都去当官了,最起码自食其力,靠双手挣得!虽然生活的贫困,却不埋怨谁。

  最后看到他们被关进公安局,真的生活不易啊,这社会怎么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皆辛苦。尊重每一个职业,尊重每一个人,相信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我以前看过一次耍猴,但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看见耍猴了,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耍猴人的生活,猴对他们的重要性。很佩服作者能亲自体验,写出这样的文章——最后的耍猴人!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六):世上的人

  看的kindle版。

  看完序之后,以为是以相片为主的和一个耍猴人有关的纪实故事。序文里无论是柴静还是作者本人都在强调这本书的中立性,看完后回头想想,或许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一直把中立当作这本书的写作红线,生怕越过一步。最后作者是否秉承了这一原则呢,只能说,人始终都是主观的,无论是试图以局外人角度观察的作者,还是读作者文字与图像的我们。

  作者很有诚意也很有毅力,跟拍了十多年,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世上的一种人生。让我们这些无法亲历的人们可以知道,有这些人,过着这样的生活。让用片面观点看待耍猴人的人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耍猴人是个很好的题材,与农村生活有关,与贫穷有关,与城市里的农民工也有关。可以表现这个题材的角度非常多,落脚点也非常多。十多年的跟拍,相信作者一定积累了一个庞大的素材库。但是,既然决定把摄影作品与文字结合,做出一本书来,自然需要从庞大的素材库里,拎出一条线来。

  作者想给大家讲的故事太多,于是就每个故事都讲了一些。也可能是为了坚持中性的观点,每个耍猴人的故事的讲述也都点到为止。就像是给人挠痒,挠了一路终于挠到真的痒的地方突然就停手了;终于碰到读者的感动点又一脸公正地擦肩而过。可这些故事在这本书里的出现,就已经代表了作者的主观态度。

  书中每个故事的重点选择,都更倾向于以作者本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这本书看上去的主题耍猴人为主。比如书中作者浓墨重彩的扒火车的故事,作者一遍又一遍描述了自己怎么和站台工作人员沟通,描述了自己多冷多冷,描述了自己穿了什么盖了什么。然而看完之后我更好奇的是,在这么冷的情况下,耍猴人们穿了多少,他们冷不冷;在这么寒冷的情况下,他们会不会想回家,想换一种讨生活的方式。

  书里几次提到了朋友周浩,不知道这位周浩是不是那位拍了《高三》、《书记》的周浩。周浩导演是我很喜欢的导演,他的作品的创作理念和作者很接近,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世上一些普通又不普通的人的故事。周浩导演用《龙哥》和大家探讨了纪录片的制作者和被拍者之间应有的关系,与其为了刻意的中立而避免深入,不如直接就把片子拍成龙哥与导演之间交往的故事。这或许是面对纪实题材的好方法,不拘泥于一定要躲藏在镜头之后。无论给观众或读者呈现出怎样的画面与观点,决定他们理解方式的都是他们早已形成的三观。

  作者从跟拍杨林贵开始,一路上认识了很多有自己故事的人,每一个深挖下去都能单独成书:买来的媳妇,去广东打工的女儿,养猴子的黄爱青,唯一的女耍猴人等等。感谢作者用自己的镜头和笔触给我们展现了这些普通却又不普通的世上的人。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七):底层人民的生存之道

  纪实文学,读来不晦涩,不矫情,却又略显几分沉重。

  耍猴作为河南新野县一项流传千年之久的传统技艺习俗,至多新野人以此为职业外出谋生。因为挣钱来之不易,为了省几个车费,而无视2万多伏的高压线,时常扒火车闯荡大江南北。生存之路如此艰辛,超乎我们正常人的想象。让人揪心的是最苦的不是一路风餐露宿,而是当他们在与铁路职工、保安甚至警察周旋和斗智斗勇时,往往占据下风,时常被”教育”的一塌糊涂,不明白他们的求生之法,被人们投以蔑视,被认为是下三流的职业。但这其实只不过是活着的方式不同而已,我们也都是为了活着才选择做各种各样的事。

  因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获取乐趣的途径和种类越来越丰富,再者猴戏的艺术成分逐渐剥落丧失,且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得到增强了,如今多数人对这样的耍猴方式不屑一顾,而不受欢迎。外出耍猴越来越越难以行得通,注定会有终结的一天。略有智慧的人,却懂得变通。有的人跟着马戏团,作为其中一员而外出表演,或者受聘于动物园,负责猴子的表演杂耍,倒是少了露宿街头,收入也更加稳定乐观。局面更大点的,在家开辟猕猴繁育场,养殖的猴子供给科研所和全国各地动物园,收入比以前大有改观,亦不是一种生存方式的选择。

  文中最令我动容和愤慨的是最后一章。在牡丹江耍猴被抓紧看守所,甚至等来了法院的一纸判文。请问耍猴人何罪之有?并不触犯国家刑事法律,但地方警察却为了一己之利,自家繁育饲养的猕猴硬是要歪曲成野生的,无顾依法执法,公然违反正常司法程序而另寻他路,地方保护和官官相护主义盛行,可谓知法犯法。底层无辜老百姓当面对力量强于自己千万倍的国家暴力机器时,却只能束手无策,该有的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正如法律格言“无救济则无权利”,我们的权利不能是一纸空文,不仅要得到落实,更重要的是当它受到侵害时,我们有可寻求的解决之道,而不是接受被吞噬的命运。

  在社会的千变万幻之中,许多传统的职业习俗都将面临断层的境地,对此我们该有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秀的就得创新传承加以保护。最后的耍猴人——底层人民艰辛的生存之道,愿他们来世不再艰辛,不再风餐露宿,不再受人以鄙。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八):时代的记录者

  先是在 一席 上看到马宏杰的。他和他的耍猴人故事、他和他的西部招妻故事,太有故事了。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

  作者是合格的,但不是出色的。他很负责的做了近30年的追踪,与这个群体同体会,感受这个群体的辛酸和艰难。这该是多么敬业的精神。但是叙述的语言总让我觉得,缺一些抓人的力度,这么丰富的素材,开发出来的故事,并没有想象中的抓人,挠动人的心扉。我想好的非虚构写作,就像彼得海斯勒那样,看后有一种让人难忘的叫绝;有对一个现象的深挖,找到答案,而不仅仅是描述。这也是非虚构的难点,但也是增加吸引力的地方。如果只是记录,并不足以唤醒大众。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九):最后的耍猴人

  看《最后的耍猴人》,是一个足以令人心力交瘁的过程,时常在充满自责和内疚的情绪中备受煎熬。这是因为我看到了底层人群生活的疾苦,看到了太多无助,太多陷入困境时的绝望面孔,看到了法治社会中枉法徇私的苟且,因为我开始回忆我这一路走来所遇到的生活百态。

  贫富差距与文明差异的结果。寻找耍猴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河南新野县乡民对背着相机的马宏杰充满了戒备心理。在这个曾经乃至现在都存在着非法买卖人口的村子里,背着相机的外来人无锡是一个定时炸弹,处置不好便会惹火上身。有时候穷不是一种错,但是穷会让人们孤陋寡闻,会让人们与文明之间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脱轨会让他们和文明永远无法亲密接触。在大体上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的人眼里看来,耍猴是一种骗人骗财,影响市容,虐待珍惜动物的行为;而在耍猴人心中,这是他们挣钱的职业。

  底层人生活的艰辛与苦楚。我是农村人,看到书中插图里熟悉的背景,我的心与这本书也变得更加亲近,红砖砌的外墙,庭院里的小方桌,耳朵上夹着烟的老农民,田间挥舞的锄头,和那潮湿的泥土。在马宏杰的描写中,这些耍猴人除了春种秋收都在外奔波,牵着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猴子,开始了一场有一场的人猴大戏。耍猴人出门都会随身携带编织袋,那不过是用地里上过的肥料袋子扎几头绳子而成的,编织袋中一般装的是被褥,是锅碗瓢盆,是耍猴人出门在外的生活。马宏杰跟拍耍猴人老杨的时候,跟着他们一起扒火车,蜷缩在“风吹雨淋”的敞篷车里,饿了就啃干馍,渴了就喝凉水,刮风下雨的时候用塑料举在头顶就是一个家。耍猴人在到达每一个地方后都会先找露宿的地方,倘若有废弃的石棉瓦房那就是他们的五星级宾馆待遇。他们在高架桥底下打过地铺,在施工楼房的阳台下窝一宿,醒来时候周围都是猎奇的眼神,看他们就像是看猴子一样的眼神。镜头中的耍猴人没有干净的衣服,一身蓬头垢面,愁苦的表情和偶尔的欣喜若狂,是底层人群生活苦楚的真实写照。

  人猴情未了。耍猴人在外做好的第一碗饭,必先盛给猴子,表示对猴子一天辛苦的感谢。猴子也有自己的脾气,比如老杨因为一天收入不好不高兴,闷头吃饭却忘记了第一碗饭是猴子的。老杨的猴子用石头砸翻了锅。耍猴人和猴子的感情,亲如父子。猴子累了,他们背着猴子;猴子生气了,他们哄着猴子;猴子死的时候,他们抱着猴头痛哭流涕,肝肠寸断。像是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难受。猴子是他们收入来源的工具,更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制的背离。耍猴人出门不容易,但比生活不易更令人心酸的是法制的破碎。他们扒火车遇到执勤人员搜身并且掠夺现金,耍猴子被城管发现一顿暴打,老杨的弟弟经常说要是给我个官我也能当,我绝不做贪官坏官。在最后的耍猴人部分,我从描写中看到了耍猴人与森林公安局的矛盾冲突,与其说矛盾冲突,不如说执法人员的颜面挽回记。我看到了一个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以法寻私的执法单位。马宏杰在书中引用培根的一句话:一次不公正裁判的罪恶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污染的只是水流而枉法裁判污染的却是水源。面对镜头光鲜亮丽的执法人员在聚光灯后的苟且,令人发指。“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有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但我以为公正法制才是自由平等的前提。

  职业操守是信仰。耍猴人老杨常说,“世上还是好人多”。我理解为:有操守的人多于无操守的人。耍猴人有自己的原则:扒火车不顺走车上的东西,借他人的一砖一瓦都要如数还清,不影响文明城市工作的建设,不去干净整洁的地方破坏环境;同行之间相互尊重不争不抢,同行的搭档互相帮扶你来我往;耍猴人虽然是一个不入流的群体但是不入流的人也有入流的信仰。马宏杰也是一个讲究的人。他是记者是摄影师,他本有更多很好的选择,但是他却坚持了社会人文记实拍摄。他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记录,尽管心中有千万感慨,但是他从不随便发表意见。他可以为了自己追求的信仰而不计较物质得失,甚至是生命的长度。“拍到他们死,或我死”,这是他坚持的一句话。

  社会百态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和作者一样最喜欢老杨和他的猴子坐在车厢里看风景的那张照片,那眼里,满布的是,希望。

  《最后的耍猴人》读后感(十):世界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世界!

  我其实是有些害怕看这些纪实类的书的,我怕我自己会很难过!

  看到豆瓣对这本书的评价挺高的,我想了想还是去看看吧!看完后,果然如我所料,我有些难过。

  我是个小女生,我平平凡凡的长大,找了一份平平凡凡的工作,然后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我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平凡,虽说是平凡,但衣食无忧,我没有经历过为了生活那么努力的人生,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过得很艰苦的人,但我没想到是那么艰苦,回头一想,我竟是如此幸福!

  在小的时候我也在街上看到过这样的耍猴人,是小孩子最喜欢看的节目,蹲在街上,目不转睛的,那是有关童年美好的回忆,看的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那带给我们欢乐的耍猴人,竟是如此艰辛!

  耍猴不是很好的讨生活的方式,但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后来,同样是为了生活,放弃耍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