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4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精选10篇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一):读《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前,你需要知道10件事

  1、《东京奇谭集》之后时隔九年又一短篇集。

  2、以《驾驶我的车》为出发点全书统一主题题目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3、容易让人联想到海明威著名短篇集《Men Without Women》(中文译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区别在于海明威的作品是“离开女人的男人们”,而本书书如其名,是由于种种原因,被女人抛弃的男人们,或者即将被抛弃的男人们。

  Japan Realtime报道提到:新书名字《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用英语直译就是“Men Without Women”,和海明威初期的短篇集同名。但村上在前言中写到,那个翻译并没有正确传达自己意图。据出版方文艺春秋的谷村友也先生称,尚未确定正式的英文书名。村上前言提到:听到《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个名字,很多读者都会想到海明威一部优秀的短篇集吧。我当然也想到了。不过,高见浩先生把海明威的书的这个标题“Men Without Women”译作“只有男人的世界”,就我个人感觉,也认为较之“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译成“摆脱女人的男人们”更贴合原题的感觉。但回到本书,则更加字如其名、名符其实地就是“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是些出于种种因素而被女人离弃的男人们,或者说,即将被抛弃的男人们。

  4、村上本人视本书为他本人对当下的一个比喻,或者说是远期预言一样东西

  5、《木野》第二篇写成,却是第三篇发表在《文艺春秋》上的,写作时颇费思量,几易其稿。

  6、《天方夜谭》专为《MONKEY》而写,与其他几篇投给《文艺春秋》的写作立场完全不同。(《文艺春秋》针对普通大众,《MONKEY》针对更为敏锐年轻群体。)其他大致在日文稿纸80页左右篇幅,这篇在60页左右。

  7、最后一篇《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与其他5篇的不同在于,不为任何一本杂志而写,专为本书而写。是即兴之作,有一些个人性的写作契机

  8、村上用音乐上的“概念专辑”来比喻短篇小说集。写作该书时,浮现在村上脑海的是披头士的《佩珀中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以及沙滩男孩的《宠物之声》。

  9、故事主角多是中年男子,对去世的妻子问不出口却始终盘桓在心头的男人、年过50又陷入热恋的花花公子等,总之都是些无法顺利与对自己而言很特别女性展开关系的男人们。与早期短篇中着重表现年轻人的丧失感和焦躁感这一点有所不同

  10、村上特地为该书亲自写了前言,这是除《开往中国小船》前言(不到200字)和《挪威的森林》单行本后记之外的特例。(海外版本全部不许出版使用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二):没有男人的女人说……

  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但是很感激你在我生命中出现。即使只是过客

  最近在读村上的小说,书中的女主人公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就这样成为了无法结婚的人。”不禁心有感触。也许自己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无法结婚的人。偶尔自嘲起来,其实从高中起就想着也许自己会孤独三百年。无所事事时翻看以前的日记,其中有一篇《为什么要活下去》,理由是对自己的好奇。好奇懦弱无力的自己能活成什么样。现在觉得,如果有一天我能预见自己二三十年后的人生,应该就可以了无遗憾的死去了。人活着真是极为辛苦的事。成为丁克的想法越发坚定,不想祸害更多人。

  孤独,一直是个吸引我的词。也许一直都活得太冷清内心人迹罕至曾经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冷清归咎于家庭的冷清、归咎于没有谈恋爱或者朋友太少,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是自己主动选择了没有人的生活。家里外人太多我嫌吵、随便拉个人谈恋爱浪费时间、一直与朋友聚会又嫌太累。自己的天性这么别扭,也许学会独处是唯一的解药。

  “从‘一介草民’一无所有开始”,村上的话又引我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介草民,一个屁民,姿态放到最低,好像能活着就不错了。但即使这样想也不一定能活得快乐。我觉得自己像《昨天》里的木樽,脑子莫名其妙的,说不定未来某一天我会离开现有的生活做些稀奇古怪事情。我也觉得自己像是短篇中的男主角。没有可以温暖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恋人,整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憧憬。我很少主动联系朋友,有时候明知一个主动的短信可以拯救一段濒临消灭的友谊,也常常懒得动弹。最近我好像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就像高中时那样。我没那么需要朋友。我需要的是强大爱自己的内心。彻彻底底的唯心主义论者都是这样的。我爱自己才能感受到别人的爱;我爱现在的生活才会去接受身边的美好。一切都是以我为出发点的。真是活得孤独又倔强。自己敲打着文字把玩着自己的想法,实在别有乐趣

  刚刚又一次读到了刘瑜的文章——《孤独得像一颗星球》,心有戚戚。把爱情写得多么孤独又美妙!我曾经拥有的爱情正如文中所写,多么得孤独且美妙!但都是海市蜃楼。我是没有男人的女人们的其中之一。我读到所有本该令人心动的爱情都只有叹息。我好像曾经体会过,但是现在啥都没了。昨天晚上在操场上跑步,跑着跑着好像发现了点生活趣味。要是每天晚上下班后跑会儿步看会儿书,好像时间飞快,好像日子天天可以这样打发。想到这里我有点开心

  因种种原因,我处在人生中的严冬。我喜欢冬天,因为它是韬光养晦季节。会不会一不小心,我剩余的人生都变成了冬天这一个季节呢。但如果这个季节的节奏与我本性相合,就这样接受吧。来世,做一棵喜阴不喜阳的水生植物该多好。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三):村上的意识流是高风险回报的文风

  作为村上的短篇集,除了文风,少了些村上的味道。就像林少华先生在译后文中说的,村上在这本书里放弃了他坚持了几十年的“寻找”主题,以及对体制的剖析,回归到了原本对自我、孤独的剖析。

  可以看出各篇之间是有一定时间差异的,对待爱情和孤独的想法也有一定变化比如说这篇最早完成另类解读变形记的《恋爱的萨姆莎》,和村上的一些作品一样,有种“很特别”、“很厉害”的感觉,但之后的作品就更加贴近生活。

  无论是,画面比较强的、近似于分镜稿的写作手法,其实是种“直观意识流”。和客观描述较多的作品(如《白夜行》)相比:客观行为场景描述较多的作品,由于是客观描述(比如《白夜行》对男女主角的思考、甚至连第一人称视角都没有)不论是怎样价值观的人,都能对讲述的故事、行为有自己的解读,但村上的主观意识流,都是按照村上的想法来跳跃,连想法都是定死的。这种写法如果不是有过同样的感受,甚至会有全篇不知所云的感觉(比如我对《恋爱的萨姆莎》以及《独立器官》,虽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由于没体验过就完全没有感觉)。但如果一旦有过类似经历和想法,就会有种被说破想法、挠到没触碰过的痒处的奇妙感受。所以说村上的意识流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文风,指的就是这个。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四):昨天的昨天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再一次被春上这些忧郁的日本作家感染,带着一种的很沉重的心情读完。其中最有感触的就是这第二个故事了,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年纪吧,对主人公朋友的爱情深有感触,在读完的时候我又感觉到那久违的疼痛感,无法呼吸,也不敢呼吸,害怕一呼吸眼泪就会带下来,诶~真是个矫情的人啊。

  我在这个世上已经走过了二十三个年头喜欢过很多女子,也深爱过很多,走在路上,看着周围路过的情侣,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她们,带着悲伤心情。每次看片的时候,在欲望喷涌的时候,我总会看着片中女主角的脸,想着她们,她们在男人身下是怎样的表情,是否已经和男人分享了那一刻,我却无法参与,只能在那一刻痛苦想象,而这悲剧性在于你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是否已经发生,只是徒增自己的悲伤。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五):村上野夫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的短篇故事写的真好。

  六个小短篇,六个迥然不同的故事,牢牢切合书的名字——《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女人,男人,就像磁铁的两级,互相吸引着。

  在《驾驶我的车》中技术熟练冷漠寡言的女司机,出轨不幸丧生的妻子,男主人公家福戏如人生的生活,和与妻子出轨的男人交谈甚欢,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在《昨天》中男主与好朋友木樽及木樽女朋友惠理佳年少时发生的drama,最后对木樽的思念化为木樽唱的那首歌———昨天,是明天的前天,是前天的明天。

  在《独立器官》中,五十二岁未婚的医生渡会先生与女人的情感纠葛,从前处理起这类关系游刃有余,知道他真的遇上了一个让他思念的女人,渡会说:相识犹恨晚,相爱费痴缠。爱恨纠结中,此心难复前。为爱沉沦,茶不思饭不想,结果却是。。。为了编织谎言,所有的女性都天生地装置着类似特别的独立器官的东西。怎样的谎言,在哪里,用什么方式编织,因人而异稍具不同。

  在《山鲁佐德》中和羽原做爱的女人,每次做完都会和他讲故事,时间到点就走,羽原怕总有一天,他和她关系不在,再也听不到她讲故事了。所谓失去女人,归根结底就是这么回事。女人为男人提供一段特殊的时间。这段特殊的时间让男人身处现实当中,同时又让现实失效。

  在《山野》中,男主是个受伤的孩子,一直在逃离。逃离生活逃避现实,冥冥之中还是要让他面对现实。他还是没能走出来。

  在《恋爱的萨姆沙》中,一丝不挂的男主人公历经离奇事件恋上了一个患有佝偻病的女人,魔幻神奇

  六个故事中最喜欢的是《昨天》。

  里面有段话是这么说的:回想我二十岁的时候,浮现在我脑海里的都是孤独和寂寞。我既没有可以温暖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恋人,也没有可以推心置腹好友。每天都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对于未来也没有任何憧憬。几乎是把自己深深地封闭起来。有时候一个星期不和任何人说一句话。这样的日子过了长达一年。很漫长的一年。至于那段可称之为严冬的时期,是否给我这个人的成长留下了宝贵年轮,连我自己也说不好

  村上啊村上,要把你的作品都要读一遍。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六):独身优雅的男人

  拿到试读本,我一个晚上就读完了。就像是走进CDG买一件胸口有个红心的灰色PLAY开衫:这既不是一个多么有趣的选择,但也非常不坏。村上春树写了一些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故事。《驾驶我的车》:演员家福在妻子死后跟妻子的情人成了朋友;《昨天》:回忆了一个在东京成长却满口关西话的少年友人女友的故事;《独立器官》:这篇比较离奇,讲的是一个独身优雅的男人忽然陷入热恋,失恋之后索性一死了之的故事(怎么看都不至于啊)。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山鲁佐德》: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女人,每天给男人讲一段故事,最终留下一个悬念消失了(急死人)。《木野》回到了村上春树最擅长的神神叨叨的路线,蛇啊树啊什么的……其它就略过不说了,大概可以了解到:摩羯座的村上春树以一种稳定速度实现了自己的固化。他在65岁时写的短篇,跟30岁时并没有什么不同,虽然笔下人物年龄也随之变化了一点,有些变成了50岁的男人,但生活却还停留在原地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七):2015.3.30

  一

  第一篇《驾驶我的车》刚读完。通过家福和渡利的对谈,我觉得我读到了我自己家里的经历,我也感觉到了家福也不能原谅又想试图理解他妻子的矛盾心里。整个感觉又真实又治愈,很舒服。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家福会跟自己女儿大小甚至可以称得上陌生人的渡利袒露心里话

  二

  第二篇《昨天》对于交往了几个月的朋友,应该更加深刻吧。就像一个人很容易同只见过一面的人袒露心声一样。木樽和我之前比较特别呢。把自己曾经交往过并且很重要的女朋友介绍给我。可是三个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和来往,过了16年以后我遇到栗谷惠理佳,问她那么私人问题,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怎样,都让身为读者的我感到莫名的亲切

  三

  第三篇《独立器官》

  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之前读过赖明珠版本)渡会被描绘成处事圆滑波澜不惊的人,与其对他在女人间的游走自如感到惊奇,我更加对他最后对其情人的深情感到奇妙无比。他说女人拥有独立器官,我十分认同。并且我也发现在我身上的独立器官开始成形。感情中没有绝对对错,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想到痴情到要把自己吃掉,让自己接近为零。真是好不一样的感受。(虽然我还没有感同身受过)不过也蛮敬佩的,仅仅钦佩而已。

  四

  第四篇《山鲁佐德》私自闯入民宅只是为了冥想和闻男孩子房间里和衣服上的气味,我想这种奇妙的故事只有村上想得出来吧。最后羽田也变成了第二个山鲁佐德吗。我不太希望是这样。他们都是鳗鱼多好,滑溜溜的~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八):不能跑超级马拉松的村上春树

  记得当初读到《1Q84》,是在大学三年级。当时村上应该是60岁左右。

  整个《1Q84》读完,叹了好大一口气,叹气中有惋惜之情。当然,阅读《1Q84》仍旧有许多可以称作‘愉悦’的体验,比如里面写天上有两个月亮,一个黄的,一个绿的;比如那些为了宏大的种种尝试;比如那些音乐、性等。

  但为什么惋惜呢?

  村上说过他的文学理想就是写出一部《卡拉马佐夫兄弟》式的小说。《1Q84》像是一个尝试,一种冲击,一次超级马拉松。然而站在读者如我的角度去看,怎么都不能说他成功了。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卡拉马诺夫兄弟》时,也正是差不多60岁的年龄。

  所谓集大成,所谓大师,正当其时啊。

  而到了今年,村上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出来了。忍不住,又买了又看了。于是,只能更深地叹口气。

  就算是说这是村上在跑完超级马拉松之后的一个小跑,可也总感觉村上跑得太过随意。他已经不再有任何惊艳之感了。

  可能性还有吗?谁知道呢?想想村上已经67岁了。

  但村上仍旧有可敬佩之处。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面,村上在谈到‘作为小说家而言,最为重要的资质是什么’的问题时,他写了三点:才华;集中力;耐力。

  村上又写:“世上大半的作家并非巨人,我当然也是其中一员,只能各自想方设法努力,从不同的侧面弥补才华上的不足。”觉悟如此,清醒如此,我们又还能责怪他什么呢?

  ‘超世之才’,乃是天分。‘坚韧不拔之志’,乃是人为。

  村上从33岁‘开始了长跑者的生涯,并且正式站在了小说家的出发点上’,这么多年如一日,不是苦行僧,也是匠人。他规律地生活着,戒了烟,每日跑步,参加马拉松和铁人三项,翻译菲茨杰拉德等美国作家的书,这一切,都是为写小说服务。在集中力和耐力上,他穷尽己身,此中悲喜,唯村上自知。

  巨人(才华永不枯竭,作品质量从不下降,真正才华横溢)有哪些呢?村上举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我觉得还可以加上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

  而最近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关于村上是诺贝尔文学奖陪跑的说法又有人提起。说起陪跑,米兰·昆德拉(86岁)、阿多尼斯(85岁)、菲利普·罗斯(82岁)、托马斯·品钦(78岁)、汉德克(73岁)等人都还陪着呢。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九):鳖样的致敬

  我一直觉得不写孤独的村上春树就是不务正业。这两年村上热,连几十年前的随笔杂文都被翻出来出版,甚是鸡肋。当然,《海边的卡夫卡》之后的十年他或许过的太滋润了,也没写出啥可圈可点的小说,《1Q84》是能看出一些奥威尔式的隐喻,但也显得为了致敬而生造,很牵强。《没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评价也不怎么样。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倒还不错,至少名字本身能散发出点熟悉的味道。

  7个短篇半天就能翻过去,耐读,但基本上没啥惊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确切的说应该是“失去”女人的男人们,失去的方式迥异(恋爱的阿姆莎暂且就算是隐约的预示消失吧),当事人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在从没有到有,再到失去的过程中,女人的存在势必给男人的生活带来了波澜,而她们的消失也意味着男人们无法再保持原先的节奏。这种变化正是故事的看点,但还称不上亮点——这些情节再怎么变幻形式还是太常见了。

  所以这本短篇小说集算是比那些描绘八十年代社会流行的随笔稍微有营养的鸡肋,当故事读读还好,放下可能就立刻会淹没在大同小异的现代文艺作品中,没有再翻的欲望。

  村上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土鳖级的致敬,和海明威这样的大师比起来,还是洗洗睡吧。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后感(十):失去他者的孤独

  刊于《文汇报》(2015年4月25日)

  “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海明威的短篇《在异乡》(收录于1927年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里的少校先生说道,“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村上春树88年后的同名短篇小说集里的男人们仿佛中了这个咒语。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妻子罹患癌症去世、情侣分手、无法共享亲密、妻子出轨等——丧失了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另一半,成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断裂的关系

  除中文版中加入的向卡夫卡致敬的《恋爱中的萨姆沙》及点题意图明显的同名短篇外,其他五个短篇都有现实主义的基调,皆关于两性关系。然而,村上春树却无意将主要笔墨落在爱情上,而是聚焦两性关系中更具普遍意义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及这种关系断裂后人被隔离孤立的孤独处境。

  “一个人是否能真正完全理解另一个人”是第一篇《驾驶我的车》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村上巧妙地将主人公的职业设定为的演员——擅长“成为自己以外的什么,再返回自身”——通过对外遇原因的找寻过程,强调人性中表演性所带来的盲点。“如果真要窥看他人,那么只能深深地、直直地逼视自己”,村上这样写道,仿佛他者是镜子,关系断裂引发了对自我的凝视及对“自己为何物”的思考。

  《独立器官》探讨关系中的距离感。渡会医生看重与女性的接触本身,而将做爱视为“那条延长线上的‘另一种欢愉’”。他“以自然的方式,坦率而非精于算计地生活着”,从不过分迷恋女人——村上用特吕弗的电影《偷吻》中一段近情情怯时的机敏处理与渡会在两性关系中并不自知的技巧相比。然而某天,他“坠入深深的爱恋”,并在知晓受骗后绝食至死。“让自己接近无”,大概是对使用“独立器官”(本人意志无法左右的他律作用)热恋的男人最为精辟的描述。

  《昨天》中《祖与占》式的两男一女关系更为繁复。未考取大学的木樽与青梅竹马长大的女友无法迈出性爱这最后一步,反而要求好友、叙事者“我”与自己的女友交往,“就像进行文化交流那样”。学了一口纯正关西腔的木樽仿佛要通过语言分裂自我,最终与更具好奇心、渴望更多可能性的女友渐行渐远,最后消失远走美国。村上以十六年后“我”与木樽女友的意外重逢,营造出回眸往昔的时间跨度,既与披头士的歌暗合,也是对少年情怀充满同理心的追忆。

  隐喻的冰山

  “如果一个作家足够了解他正在写的东西,他可以略去他所了解的东西,而读者——假如作家写得足够真实的话——会感觉得到那些东西,与作家将之阐明时同样强烈。冰山运动之高贵在于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一个因为他并不了解而略去事物的作家,只会在他的写作中留下漏洞。”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阐述的“冰山理论”在村上的这部短篇集中有承继、也有变化。在全书最精彩的《木野》和《山鲁佐德》两个短篇中,村上以充满想象力的、奇诡的故事表层引发读者对于水面之下“隐喻的冰山”的思考。

  村上向读者讲述的故事,与《山鲁佐德》里羽原向山鲁佐德讲述的故事一样,“现实与推测、观察与梦想似乎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表面上,这两个故事都是现实主义的,与有偷取名字的品川猴或日日移动的肾形石那类充满超现实奇幻气息的前作颇为不同。如同《山鲁佐德》中羽原所言,“现实往往是脱离现实的”,村上在故事表层的现实之下保留了足够大的空间与开放性,让隐喻在没有露出水面的冰山下生长。

  《木野》的主人公、在体育用品销售公司工作了十七年的木野,因出差提前归来撞见妻子出轨而彻底改变了生活。他开了一间小酒吧,名字也叫“木野”。故事在酒吧里形形色色的顾客间展开:像黑社会的壮男、见义勇为但寡言沉默的神田、全身被烫满疤痕的人妻⋯⋯ 但到了故事后半段,“先是猫不见了,然后出现了蛇的身影”,而神田也告诫他“最好赶在下次下连绵雨之前离开这里”。猫(象征女人)、蛇(象征原罪及恶的力量)和雨的意象逐渐侵入故事,虽仍是第三人称叙事,但木野的主观视角悄然接管了故事,幻象、幻听与现实再无分野。与主人公同名的酒吧成为他内心世界的隐喻,“有种让人静得下来的氛围,不过好像缺少点让人心灵震撼的东西”;而最后的旅馆敲门声更像是强大的“真实”对选择逃避的木野的逼问(“敲的不是旅馆的房门,而是在他的心扉”)。“因为不想承受痛切的感受,竭力回避与真实面对面遭遇,结果便一直揣着这颗空洞的心。”村上最终没有像早期短篇那样派出少女救赎,而是让故事在雨“冷冷地浸濡着这个世界”的黑暗中结尾,仅留“怎么说也是一种力量”的记忆作为黯淡的一丝光亮。

  《山鲁佐德》的隐喻色彩更浓。村上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挪用——《一千零一夜》中的宰相女儿山鲁佐德,摇身一变为每周来“房子”两次提供性爱服务并讲故事的家庭主妇——迅速搭建了一种异质的人际关系。而这种人际关系——村上虽未将之挑明,但在我看来有足够多线索暗示——无异于作者与读者关系的隐喻。山鲁佐德向羽原提供的性爱服务与讲故事交织在一起,无法区分,两者皆是“提供一段特殊的时间,这段特殊的时间让男人身处现实当中,同时又让现实失效”。而性爱的中断(所谓“失去女人”)与故事的悬置(《一千零一夜》中山鲁佐德用来救人的技巧) 之间的对等关系同样明显,道出了文学的救赎本质。

  概念的花园

  村上春树曾说:“我觉得写长篇小说是一种挑战,写短篇则是一种乐趣。假如说写长篇犹如耕种一个森林,那么短篇更像是经营一个花园。”

  作为“概念的花园”,《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颇具整体性。除了一以贯之的主题外,村上更在各个短篇之间埋下各种隐秘的关联,在短篇集内部创造互文性——《驾驶我的车》和《昨天》皆为披头士的歌名;《驾驶我的车》中家福与高摫相约的酒吧(“一个四十光景的寡言少语的男人总在那里当调酒师,墙角装饰架上有一只灰色的瘦猫睡得弓成一团”)显然就是《木野》里的酒吧;《木野》的日语发音又和“昨天”一词类似;《昨天》与《独立器官》中的“我”都叫“谷村”;而《木野》中发现妻子出轨的桥段与《一千零一夜》里的国王类似,国王山鲁亚尔恰恰就是在回宫取遗忘的礼物时发现王后与乐师的韵事。虽仅是细节的勾连,但这一切仿佛概念花园一条条相互连通映射的小径,搭建出一幅完整的图景。

  略遗憾的是,全书末尾过分抒情的、提纲挈领般的标题短篇在这概念花园中反而显得多余而突兀,而中心思想般的句子——“对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来说,世界是广阔而痛切的混合,一如月亮的背面。”——因太过显而易见,反而失去了些许神秘之魅。

  与村上此前的短篇集相比,《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也展现出一些微妙的改变:主人公的年龄渐长(家福59岁、渡会52岁、木野39岁、山鲁佐德35岁、木樽36岁),村上心中那位永恒的少年终于渐渐长大;超现实的、奇异的元素减少,“奇谭感”让位于更现实主义的处理;全书的基调也更黑暗更沉重,一如最后一句,“作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中的一个,我衷心地祈祷。除此之外,好像再没有能做的事。此时此刻,大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