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识的边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知识的边界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5 20: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识的边界的读后感10篇

  《知识边界》是一本由[美] 戴维·温伯格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一):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几年前,畅销书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出版了《浅薄》,副标题是“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显然,他认为网络使我们变笨了。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是否也觉得被信息包裹得喘不过气?选择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做深度思考

  媒介变化会引起思维方式的变化,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吹起这样的号角。我们最熟悉声音来自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在那本书里,作者痛斥电视这个新兴媒介除了娱乐之外什么也不会。波兹曼十分怀念印刷术时代理性精神,但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和锻炼思考的行为在网络时代遇到了更大的冲击,所以卡尔站出来高呼:网络使我们变笨了!

  那么,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来聊一聊戴维·温伯格的《知识的边界》。

  这本书的主题关于网络时代知识的处境,它道出了一个事实:承载知识的媒介正从书籍转移到网络。同样是这个事实,卡尔认为网络使我们变笨了,但戴维·温伯格并不这么看,他拒绝技术决定论,他在这本书里所做的工作,更多是在梳理知识网络化的过程现状

  如果我们把网络时代和印刷术时代做一个区分,可以看到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都有很大不同

  造成这样不同的最重要原因——作者同意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是由于传播媒介的改变,也就是从纸张变为网络。纸是有限的,而网络是无限的;纸上信息是固定的,而网络上的信息是流动的。

  纸是有限的这一点很重要。首先,纸的固定形式,决定了思考的形式,也就是作者所说的“长形式”思考方式,它必须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他是线性的。

  其次,也正是因为纸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印刷术时代,我们拥有一套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能够被出版。但在网络时代,过去的过滤机制失效了,我们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

  纸上的信息是固定的也很重要,正因为此,它获得了一种庄重感和权威感,当然还有确定感,它的潜台词是,我们是可以理解这本书的。而网络是流动的,一切都在快速的更新和变化之中,它解放了知识,但没有办法重新收纳它,或者说,它已经没法收纳了。

  这背后,潜藏着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印刷术时代,人们将知识分门别类,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认识整个世界。因为知识在印刷术时代是被控制的,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总能走到最后。但是网络时代显现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可能全部理解,这一点,无疑让印刷术时代过来的人感到恐慌

  这种种不同,在戴维·温伯格看来各有利弊。比如说,网络时代很容易生成“回音室”,人们容易只靠近和他一致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排斥,这无疑会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

  另一方面,知识的网络化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东西,比如说维基百科,它调动了许许多多个节点,让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用戴维·温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知识变得网路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不是站在讲台前给我们讲课的人,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集体智慧。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就是房间本身。

  最简单例子是,当我们在搜索引擎里键入一个问题时,立马可以得到很多答案。网络非常聪明。

  但是,戴维·温伯格始终没有回答另一个问题:个人,在网络中该怎么自处?

  所以,那个问题又回来了,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我和戴维·温伯格一样倾向于技术决定论,重要的永远是人,也就是你自己。网络有诸多好处,也有诸多弊端,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自己的求知欲望和行动,甚至网络方便了这些行动。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所以,木心的那句话在这里又可以用上了:“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保持开放性,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时常反省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二):定义专业人员的边界

  首先吐槽一下本书的局限:

  1. 作为论据的历史案例可略读或不读,不然很容易分散你的思路

  2. 后半部分很多在重复前文观点,当然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作者在强调并加深你的记忆

  以上两点也是本类畅销书的通病,如《黑天鹅》、《反脆弱》、《异类》和《引爆点》等,但不阻碍它们展示作者的才华

  作为一名从事专业服务业和市场研究人士,在职业生涯中确实存在困惑:网络时代是否意味着以行业信息和知识为资源竞争力的该行业走向瓶颈甚至衰落?从本书得到一些启发

  1. 知识和信息已不可能成为少部分人的秘密私人财富,专业人士的价值不再占有知识,而在“过滤”。知识每个人都可以享有,但判断知识的价值和解读知识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而这种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行业实践交流、思考才能得以积累。因此专业人员不会失业,但需要读得更多,更多地对比知识和实践,建立自己的信息来源网络,加强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并更频繁地到各种公开场合和其他人交流你的观点,这样才能突出自己的核心价值;

  2. 不要把你的知识和观点当作成果而看得太重,而要当作你达到成就的过程。网络时代你的观点会被置于公众评论甚至非议中,这会为你赢得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逻辑,以及表述自身观点的信心和能力的机会,你会在这样的反复磨练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因此当代再伟大作品很难有以前书籍那样的影响力,但是专业人士在经历这样的磨练后所培养的专业性和对知识的把控能力却可以助其本身成为权威的载体也就是说,知识和观点是泛滥的,但掌握和解读知识的人是稀缺的。不要把你的影响寄托于任何证据或媒介,而要让自身成为影响力的来源。

  3. 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任何观点都是有市场的,因此你不必担心论点是否主流或者是否原创,论点不是你的目的,论证才是。你可以借鉴别人的观点,因为这个时代该成本很低,但是你要把它们都融入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想进一步得到别人的关注,你可以有一个标新立异一点的论点,也可以有一套不同寻常的论证方式,但是你必须自圆其说,并且深入浅出,让再入门级的听着都能理解并被说服,这是专业人士的核心竞争所在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三):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待知识,但这种体系还有很多的问题

  书的密度不太大,却也没有太疏松到让人大段跳读。(好吧我承认后半本跳读了好些,因为很多与前半本重复的内容

  作者从另一角度来看待知识,说到当金字塔形的结构不再是创造知识的好方式,当对知识做减法由于储存极易而不再兴盛时,面对这样的量级,我们历史上用过的办法已不再可行。此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网络将取代金字塔成为创造知识的方式。

  谈到知识,作者有几个观点我很认同

  1、书籍并不表达知识的本质。它们表达的,是那种书写在纸上、忽略思想的边界而分割成一页页、装订在一起、大规模印刷传播的知识的本质,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某种经济体制限制之下发生的。

  2、我们认为超链接让我们分心,但这也可视作一种新的学习知识的形式,因为它们即刻解答了一个困惑,并诱使我们沿着自己的兴趣继续探索

  3、如果书籍可告诉我们,知识是从a到z的漫长旅程,那么网络化的知识可能会告诉我们,世界并非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论证,而更便是一个无形的、相互交织的、不可掌控的大网。

  4、在线世界的过滤器,去除的是点击次数。向前过滤,将过滤的结果推到最前面,而没通过过滤的东西,你也可以在后面找到它们。

  但是,在知识过载的情况下,在网络信息量级大又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如何获取知识?作者自第三章就讲“所有的章节都在讨论,在传统知识媒介的缺陷不断加强的时候,该如何获取知识。即使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就是房间本身,房间也无法神奇般地将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变得聪明“。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好的办法。

  最后关于下一个达尔文的例子,讲到了可能是公开进行的工作,是由一个猜测开始的。然后就没有深入了,多次谈到的合作出现,带来各类人对此猜想的质疑,而达尔文就不再是主体了。就算如此方式真带出了如进化论般的惊世结论,那必然也不是现在的结论形式,而谁又有时间一一去看过那么多的争论呢--作者也承认,它们中大部分是无意义的。

  作者对于知识超载的理解很棒,但始终没有回答好最重要的问题:面对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接触量,我们如何获得所需的正确率稍高的知识?而只是用高量级来面对超载,忽略了就算这是好的应对之道,但对个人有限的时间与接触面来讲,只是一个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得到什么的最聪明的房间。

  好像又回归到过滤,在作者的方法会将知识过载变得更加严重之后。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四):kindle的最大优点就是只能用于阅读

  本书主要讲了传统知识的特征,互联网出现后对知识的冲击和改造

  阅读过程,一波三折,开头惊喜,阅读时一直想到的一个公司就是知乎,而中间举得例子很是啰嗦,结尾又有些惊喜。

  传统知识的边界在于书本作为纸质材料的局限性,即便书中会有注释和引用文献,也鲜有人去阅读这部分材料,但是网上无处不在的超链接,降低了获取延伸知识的门槛,无线得拓展着知识的边界,让这一切都看起来无始无终

  网络弱化了我们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支撑我们专注地获取知识、归纳推理、批判思考,想象以及沉思的关键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从A到B再循序渐进直到Z,因为书本就这么编排,而你也是顺序阅读下来的

  而网络无处不在的超链接,完全打破了这种循序渐进,在便捷同时,也造成了混乱

  你依然阅读,只是筛选器变了

  过去你的阅读是知识精英(作家和编辑)筛选后的书籍

  现在你依然阅读,只是你的筛选器换成了朋友圈微博关注的娱乐明星

  内容提供者换成了段子

  看多了几十个字的段子,很难忍受上千字的长文,更别提上万字的书本

  我之前尝试过用手机和ipad来阅读,但是效果很差,因为手机能做的事太多了,不时弹出的提醒让人根本无法安心阅读,网络对人造成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人变得缺乏耐心和专注

  所以,kindle的缺点是只能看书,这恰恰是它最大的优点,给你专注,不被打扰的环境

  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的存在,在便捷的同时,会损害你的记忆力

  所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适当断网,

  对网络和书籍,各取所需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五):20170727拆书之《知识的边界》

  猫大人,这本书,嗯,读了比较长时间......

  话说当年不知道是什么缘故(2013年,有里面加着你的保育费收据为证)没能读下去...

  然后,拆的时间又用掉了很久很久(原标题是0410,不知今夕是何年何月何日呢?)...

  以至于一个汉堡+一对辣翅+一个蛋挞+大杯百事可乐之后,瞅瞅君再次鼓足勇气--开始!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六):读《知识的边界》后纪述

  读《知识的边界》后忆述

  作者David Weinberger

  第一章主要讲互联网时代是个知识超载的时代,原来的知识三角形,即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的形式已经岌岌可危了. 知识多到让人的头脑容不下, 有观点指出头清醒与否主要看能否避开信息超载; 一些观点认为,头脑容易混乱主要不是信息过载,而是过滤器出了问题.

  信息超载的主要体现为:1. 任务量大; 2.好东西太多; 3.坏东西也太多; 4. 分歧永远存在; 5. 过滤本身成了内容; 6.过滤是格外关键的内容

  第二章 深不可测的知识海洋

  知识的求证过程就是一套一套停止点的系统,其正确性是由无数停止点证明的.选择什么时候停止,应该是人们主观臆断的.

  边沁的实用主义原则: 既然快乐痛苦对所有人而言是同等的激励因素,边沁认为, 衡量一项行为的最终标准是看该行为是否能够带来“最大多数人的幸福”. 因此, 边沁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社会政策的一个新方法, 一种旨在提升社会整体幸福指数的方法. (怎么看怎么像是西方主推/选举主用的所谓民主的前身)

  进一步地, 作者想表达, 达尔文的成功明了 “事实一直以来是知识的基础, 随着网络导致的知识海洋无穷无尽, 知识的基础也因此而在改变.”

  在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追根溯源已经变得不像古代那么容易了. 但知识的根基依旧是事实,并未改变.

  第三章, 知识的实体. 作者想表达,真理依旧是真理,只是如何建造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真理的殿堂也不那么容易了.

  本章也只是承上启下,

  第四章, 云上的专家意见. 先说了政府靠专家的历史已经长达近百年了, 专业领域的问题靠专业领域的专家来解决问题是之前的主要途径. 但现在已经不是那么局限了. 很多问题可以跨领域的专家,甚至非专家都可以解决.

  互联网上集结了大量的陌生人,有群众,有暴民.本书主要想说的是, 群众的智慧和潜藏的能量是无穷尽的.

  作者又总结了互联网的五大特性: 1. 造就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群体; 2. 汇聚了类型各不相同的各类人; 3. 群块化(指专业化的小团体)存在于网络中; 4. 信息的累积性; 5. 无限增长.

  conclusion: 网络中最聪明的人就是网络本身.

  第五章, 一个回声的市集.

  之前的旧媒体,如出版的书籍, 并没有什么张力, 而互联网使知识生机勃勃. 观点完全相反的两方也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空间,并且和谐存在. 互相可以在对话中相互学习精进.

  一群拥有共同目标却具备多样性的人群在行动之时通常比一群同质化的人更加有效.

  第六章, 长形式, 网形式.

  通过逻辑里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三段式层层递进推理出来一套理论,单项传递给读者, 这是长形式, 传统媒体,如图书杂志一般都是这样的类型. 这也是纸媒的局限性所在. 书完善了一个想法, 有开始, 有结束.

  长形式推导的过程,停止在哪,只是我们选择了停止. 透明性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还可以选择继续下去.

  第七章 太多科学. 受网络的影响,科学正在变得:1 大到无法形成理论.(失败的实验也是珍贵的有用的); 2. 层级性正在弱化,变得更平; 3. 更加公平,持续公开; 4. 开放的过滤; 5. 对差异性更加开放; 6. 具有超链接的特点(选择相信这个链接与否/停止与否,取决于你).

  科学的本质就是容易犯错的人类中产生的一种宏伟的,持续的合作. 也可能是错误的, 并且错上加错.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发生.

  第八章 盖在网络节点上的图章.

  领导力正在成为领导者所领导团体的属性, 而非领导人本人的属性. 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能力,来自于他围绕着自己的想法构建网络的能力.

  由于各类组织机构已经变得越来越庞大,并且和网络交织得越来越紧密, 那么要想做出最明智的决策,你所需要的也是一个网络.

  第九章 打造知识的新结构. 知识如此丰富, 并且思想都是可以超链接的, 不需要任何许可就能轻易获取, 网络是个巨大的公共空间,网络上时间越多就会有更多的证据,也就越难对一个问题达成一致.

  知识的内容不在永远真实, 但却对完成当下的任务足够有用.

  本书最后一句: 网络化的知识,会让我们更加接近关于知识的真理.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七):《知识的边界》 读书笔记

  

说明

本书对知识的认识深刻,绝对是佳作,但是太多细节,逻辑零散,缺乏总结,读起来非常零散。不反复读3遍之上,很难掌握精髓。从公众号“向伟笔记”看到此书的笔记,进行加工,分享给大家

作者

  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 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的资深研究员,长年为《连线》、《纽约时报》和《哈佛商业评论》等出版机构供稿,还经常担任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时事纵览》节目的特约评论员。作为营销顾问,他曾为多家《财富》500强公司、顶尖传媒企业和诸多创意独具的新创公司服务,还曾经担任霍华德•迪安(Howard Dean)总统选举团队的高级互联网顾问。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边界,知识实体(图书专家机构、网络),知识网络化,信息超载,信息过滤器(社交过滤,算法过滤), 数据挖掘,知识无边,知识三角形(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信息减法(图书论文),加法(无边的网络),实体书(物理位置); 网络(任何场景,任意检索,多人协作写书)

作者希望解决的问题?

网络时代,知识以及对其获取的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现代知识的有什么特点?知识是没有边界的? 个人知识与网络知识的关系是?知识网络化带来什么问题?如何应对?

关键结论

世界太大,大到我们无法尽知。知识的网络化,也许能让我们无限接近事实本身。正如世界的实际状态一样,这些网状的知识并不遵循严密逻辑,发散、碎片化、分歧严重。因此我们需要具备能力自行定义主观的知识边界——根据想要解决的问题,在网络化的知识海洋里建立解决不同问题的逻辑。解决完问题形成新的知识融入网络,然后让知识更加too big to know。这就是作者对大数据时代知识的新认识。知识实体就是网络本身,不是在人的大脑和图书。知识的基础是事实

知识认知的新旧对比

旧:传统时代,我们依赖书籍与专家进行知识过滤,一条条知识以遵循逻辑的“长条状“形态存在;新:新时代的知识是“网状”的,依靠“链接”与“元信息”,知识变得没有边界,当信息大到too big to know时,我们获得了无限接近事实的客观信息。

  针对新时代,我们需要具备能力自行定义主观的知识边界(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汇入通过网络融入知识网络。

知识的定义?

维基百科中对知识的定义,是“知识(knowledge) 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2005年版《现代经济词典》对知识有个定义:“通过人脑的活动,加工来自实践(包括科学实验)的经验而得到的成果……知识只有被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经济活动中,其使用能够直接形成产品或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才能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知识”。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沿引到知识的四种分类:1.关于“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2.关于“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3. 关于“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4.关于“谁”的知识(Know-who)。 根据野中郁次郎的理论,知识可以是显性的(被总结提炼为书面的可传播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存于头脑中需要被激发诱导的);知识可以被管理,用于个人、组织乃至社会。

  可以大致理解知识的含义——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表述、理解和抽象。这里有两个前提:世界是可知的、人们对知识的描述是客观的。但这两个前提现在都发生了变化。

  由于知识的网络化,我们面临的信息超载情况越来越严重,知道的越多,世界对我们来说会变得原来越“不可知”,越接近事实就越没有逻辑;而在大到不可知的世界里,人们一方面越来越依赖自身的逻辑来表述知识,另一方面对于他人描述的信息,即便显得再客观我们也不会全然相信。

知识三角形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知识的生产

  知识生产的主体和生产场景,多元化,互联网的五个特性:“网络连接大众”、“网络汇聚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网络最像燕麦粥:粘稠而多块”、“网络是累积性的”、“互联网无限地增长”,解决了传统知识生产方式是在学校或科研单位的,是少数专家们的事情,把麦克风交给了“最专业的人”,现在这种局限性已经被互联网打破了。一篇“众包”的文章,引起了轰动,文章认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是由那些自愿、主动“热心人”来完成的,而不是传统的雇员来完成。

知识实体的变迁

  实体书,物理位置; 电子书任何场景,任意检索,多人协作写书

为什么以往的知识传承,依赖专家和书籍?

  一直以来,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通过自身经验总结这种缓慢方式外,更高效率的做法是书籍阅读与课堂学习——人类社会依靠层层的精英专家,为普罗大众子孙后代过滤筛选好各类“事实”,通过学习专家们为我们提炼的“知识”,我们快速掌握了“事实”世界,“更有效”地理解这个远超我们大脑处理能力的世界。

  我们对世界进行知识化的过程,一直以来都是遵循DKIW的金字塔模型(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样的逐层筛选逻辑。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做减法的逻辑。之所以沿用做减法的模式进行知识传承,主要是在那个时代知识要做大范围传播,只能依赖书籍、图书馆、层级组织等这些“有边界”的工具。

  最终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导生物,全赖于我们创造的这套复杂过滤和传承系统。但是我们也付出了隐形的代价:

我们把知识的门槛定得太高,以至于层层抽象后无法还原事实的真相;容易产生盲目的专家崇拜;知识的多样化在源头就被精英专家们掐断,为了让世界显得“有序”而抑制了创新。 作者将其总结为:知识的危机。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大数据时代下的知识定义。

互联网时代,网络本身就是知识的实体,网络的优缺点 (减法->加法)

优点

  实际上,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改变以往做减法获取知识的方法——将知识简化到图书馆或者科学期刊上来获取;我们现在是通过做加法的逻辑——将任何一种想法、它的细枝末节——都放在巨大的、松散链接的网络中,来获取知识。做加法的逻辑,优势在于既保留了原先减法逻辑的专题性知识,又能让读者拥有还原事实所需要的诸多细枝末节。

  从客观性到透明性,实质上就是从减法逻辑到加法逻辑的转化,而且后者包含了前者。

缺点

多样性&矛盾性

  当知识创建与分享的加法逻辑展开后,对知识接受者而言,提高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难度——我们面对的信息变得多样化、难以聚焦,难以分辨。

  多元化带来了,知识的多样性矛盾。纸质媒体限制已经把许多“观念”排拆在“市场”之外面了。由于网络的平等性而呈现出来的多样性是丰富多彩的,常常令人惊叹。

  书中又提出了一个“回声室”的概念,即:通过分流技术,把相同意见者聚集一起。但是,作者又提醒大家,如果网络建立更多地“回声室”,可能会导致声音的“同质化”,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作者的矛盾之处,又想要多样性,又想谈差异性,最后又担心,如果没有一个突出的占据优势地位的观点,恐怕会迷失方向,处在漩涡之中打转转。其实,就研究的意义来说,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才需要反复的思考,通过问题研究去逼近真理。

信息超载

  应对信息超载人们变得无所适从——在网络的时间越多,得到的证据越多,我们对任何问题达成一致也将永不可能。近年来各国民主选举,胜败选基本上都是5x%对4x%的微弱差距,也就是说,尽管你获胜了,但依然有4成以上的民众不认可你或更喜欢你的对手。

  加法逻辑让我们获得了更加接近事实的知识,但许多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信息超载带来的新生活方式。

客观性&权威性的如何判断

  过去我们用减法逻辑提升效率,同时避免出现事实性偏差的方法,是“尽可能让知识的描述保持客观性”,但作者指出这不可能,“客观性向人们许诺了它无法达到的事情:记者们会如实呈现事实,不夹杂任何个人偏见和立场……但这种经由他人转述的客观性,其实依赖于他人对世界的形而上的理解”,特别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他人描述的客观性,转而将对客观性的期待转移到透明性上。透明性有两种,一种是记者立场透明,即记者在报道时就表明自己立场,而且越鲜明越好(不怕你反动,就怕你不够反动);另一种是消息来源透明,大众希望作者明确信息的上下文背景,真实连接相关来源。

知识传播或者获取形式:知识的长与短

  传统获取知识的“长形式”,用作者的说法是从A到Z,传统的书籍总是洋洋洒洒,从头到尾完美结束。网络正改变了这种形式,缩短了我们的注意力,形象的说法是“碎片”化阅读。书籍告诉我们从A到Z的漫长旅程,那么网络化知识可能会告诉我们,世界并非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论证,而更像是一个无定形的,相互交织的,不可掌控的大网

应对网络化知识的方法

  书中并没有体系讲述如何应对知识网络化的局面,作者的应对之策散布在书中各处,试图做个归纳:观念上,乐观拥抱新变化。 需要认识到“信息超载已是我们必须适应的生活方式”,而且知识被碎片化,不是因为信息超载,而是因为过滤失效。需要寻找到新的信息过滤方法来应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作者提到算法机制和社交机制等新型过滤器技术(P18页),向前过滤(filter forward)是个不错的思路(P19页)。警惕“专家崇拜”与“回声室”效应。 关于“专家崇拜”,作者用了专门一个章节谈“专家简史”,指出盲目相信专家为我们过滤的“知识”,由于适用的语境和所处的背景不一,同时当代许多专家遵循了“科学管理”的原则而导致的“过度理性”带来的弊端,作者还指出网络时代“人人都可能是专家”,因此决策依赖要网络本身,而不是偏听一方;“回声室”效应指的是人们一方面通过网络得到了海量的多样性和分歧,但另一方面人性本身倾向于“希望听到想听到的声音”,互联网会放大这种效应,如果不保持兼听则明的态度,相似的人群聚集相似的声音,最终我们的决策就不够客观(P109-137页)。组织设计上要做适应性调整 推荐使用“分布式决策”,将决策下放到一线,让一次决策变成多次校正式决策,也即决策变软(顶层偏向规则制订,基层自治)。这个观点在“盖在网络节点上的图章”一章中作者用了25页的小篇幅进行了阐述,观点不新鲜,唯一有亮点的地方是提到不要人为设计组织和制度禁锢知识的流动,将安全性要求作为例外处理。信息技术处理上,需要打造知识的新结构(大数据) 对知识做新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作者提到基于大数据、元信息、知识本体,信任体系等概念,隐晦地指出技术上“解决信息超载的方法是创造更多的信息:元数据”。作者提到从语义网的终极方案,到退半步采用关联数据、记录协作轨迹等中间态方案,以此进行数据到信息到知识的处理。结合前文提到的“向前过滤”等技术,应对网络化知识无疑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 记得最先提出大数据的维克多,在完成《大数据》一书之后,不久,又写了一本《删除》,大数据中可以发现许多有用的情报,但是,如果大数据无限制的积累和保存,由于保存和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影响人类的安全,这也是一对矛盾。我想,《知识的边界》中讨论的纸质与网络之间的问题,也是一样。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八):对于内容的新理解

  核心的观点:知识网状化。从书中枚举的例子中理解所谓知识的网状化即知识的民主化,知识不再掌握在少数专家的手中,而是分布式储存在互联网上和线下的图书馆、人类大脑等网络节点中。

  到底知识结构的变化对于我们人类知识的拓展和获取有什么影响?

  1. 信息过载?同意作者的观点,信息过载一直存在。但提到过滤失效这个观点时,我们做了一个巨大的假设,我们在追求“更多更好”的信息,无论受迫于社会竞争还是内心安全感。过滤失效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为什么这么说?虽然知识是无边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主观上有意愿去追逐大量或者优质的信息。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对于井底之蛙来说,井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过滤工具,使其能够在井中自得其乐。

  2.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甘于做井底之蛙,各种驱动力造成我们必须要使用过滤工具获取有效信息。这里我非常赞同罗胖一直呼吁的认知升级的概念。天下千变万化的过滤工具,社交圈亦或是各类算法,最底层的过滤网一定是一个人的认知。同样的知识、同样的人、甚至同样的算法出现在我们面前,不同的认知会得到不同的行动,从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认知升级意味我们在做出更好的知识筛选,也意味着我们基于已有知识做出更好的决定。

  3.宽度会带来深度就如同量变会引起质变。这让我想到Deep Mind(阿法狗的创造团队)的成功就是基于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可以预见多学科的交叉会不断诞生新的研究领域,知识体系的进化已经成为人类进化的核心方向。

  4.UGC和PGC。虽然的知识的网状化让我们不再完全依赖专家,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专家,知识的无垠致使社会分工仍旧是最佳的社会协同方式,UGC和PGC会同步存在。举个吃货关注的例子,下厨房APP一直都是一个UGC平台,不过最近上线的美食明星教学视频说明PGC和UGC的融合才是未来,看好那些能够让专家和用户有效交互进行创造的平台。

  5.新的知识结构。温伯格所说的新的知识结构主要针对的是宏观的知识结构,对于个人而言我斗胆提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如果说原来的知识结构是知识金字塔——数据、信息、知识、技能和智慧,上一层是下一层的处理结果。那么对于现在知识无边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容易直接获得技能的学习步骤,我们越来越容易了解先哲和同时代牛人的智慧, 真正区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只取决于外延和内化的知识,一种同心圆结构。外延的知识是一个人所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过去到现在个人的差异往往来源于外延知识的差异,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个体的外延知识覆盖范围会越来越接近,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把芯片植入大脑连上网络,全体人类同步获取知识。所以真正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是需要内化的,是需要与个人的认知模型相合的,就像一个善良的人即使学会了欺骗的知识也会因为内心的道德拒绝欺骗别人。个人觉得内化知识很难,需要许多刻意操练,所以一向很敬佩那些执行合一的人。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九):信息自助餐时代,祝你好胃口

  小时候,外婆总是不断催我吃饭。

  老人家都怕孩子饿着,我又长得瘦瘦的,总得吃到肚子圆鼓鼓大人们才放心。这样的家庭让我形成了习惯,碗里不留剩饭,有好吃的就要放开肚皮吃。就算这样,还是经常被要求吃这吃那,吃鱼吃肉。吃完假假打个嗝,老人会露出慈祥的笑容。

  后来,有年吃宴席回家以后胃胀,肚子越来越痛,痛到嘴唇发冷,倒在沙发上哎呦哎呦了半个晚上。吐了一点出来,又吃了几粒胃动力,才慢慢平息下来,第二天也只能喝喝稀饭。这下大人们终于认清现实,不再每顿饭都要求我吃到打嗝了。

  这是个富足的年代,食物充沛,信息更加充沛。

  《知识的边界》英文名叫《Too Big to Know》,两者都很值得玩味。互联网消弭了知识的边界,或者说“信息”会更准确一点,引发了信息大爆炸。如今的每一本书都可以指向无数的超链接,每个链接网页又指向更多链接,形成无穷无尽的信息网络海洋。宽广的大海里没有权威,一片混乱,同时又无所不包。每个观点都可以找到反对它的事实,永远无法盖棺论定。每个少数派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组织,人数多得足以形成封闭小圈子,在自我强化的回声中不断自我洗脑。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如果你没有找到合适的“过滤器”,必然会陷入信息海洋中无法自拔,也许被误导到自我强化的“回声室”里,自我陶醉而不顾真正的现实,或者价值观被拉扯得支离破碎,令人怀疑知识的价值是利是弊,读书越多自己越傻。

  好的一面看,与某种观点对立的信息不会被消灭,只会被隐藏被排序到后面,等待有心人的挖掘。短短几个链接或关键字搜索,就能发现事情的另一面,可以用来交叉验证,也可以拿来构建自己的观念基础。真相无法触达,但可以无穷逼近,就像微积分里的极限正无限趋向于零。

  这对阅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挑战。信息稀缺年代的经验已经过时,我们很难将一个论题的所有素材遍历过去,那是永无止境的征程。一天只有24小时,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下班之后精疲力尽的人们,只能把大部分新闻当娱乐电视剧看,哪里有空动脑思考,动手搜索,甚至以“长形式”的写作输出来深入思考呢?去中心化的网络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思考“停止点”并不是权威人物的结论,而是自己的耐心。

  遗憾的是,《知识的边界》描述了这样的现实,但并没有解决的答案。

  具体说来,怎么样构建合适的“过滤器”,能够适应自己的需要,又不至于遗漏重要的信息,让今日的蜜糖变成明日的砒霜?也许这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命题,越是优化的模型越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何况是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现场呢?不过,世事无绝对,我们手头没有万能公式,但有些个人验证过的经验可供参考。

  于我个人而言,有以下几个策略来应对信息超载:

  1、好奇心:生活需要一定的随机性,它能领你走出自我洗脑的“回声室”。切分出一段时间,看看那些貌似无用的冷知识,读读自己专业范围以外的专业书,和陌生人聊天,试试不同的信息媒介,虽然你不一定相信它,但至少承认世界上有这个观点的存在,永远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

  2、断舍离:重新审视自己与信息的关系, 从关注信息转换为关注自己,去思考什么信息最适合现在的自己。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弃多余的废物 ,脱离对囤积物品的执着。家庭物品管理的修行,对于富足时代的知识信息也一样。

  3、输出表达:单方面输入的知识就像还没拆封却已蒙尘的新书,写作表达才是最好的吸收方法。与其计算自己一年读了多少书,不如看看自己一年写了多少文章,形成了多少新观点。在输出知识时,你不得不论证自己的观点,去搜集更多主题相关的信息,筛选优化,思如泉涌。原本是一闪而过的念头,现在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指导行动,还能触发新的想法。

  4、享受的心态:世界上的书永远读不完,所以,何必读完呢?喜欢就多看看,不喜欢就换本书,没人逼你把碗里的饭吃完。无穷无尽的信息海洋是没有界限的,那是永不打烊的自助餐厅,我们永远不用担心被饿死,大可以精挑细选、随心所欲、享受时代福利。羊排三文鱼、土豆冰淇淋、沙拉牛油果、咖啡巧克力…… 毕竟,国王的食欲比佳肴更贵重。

  有幸生活在信息自助餐时代,祝你好胃口!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十):不值一读

  说实话, 思考它哪里说得不对, 比思考它哪里说对了, 带给我的更多.

  任何一个现在在网络中生活的人, 难道都不会发现他发现的吗?

  核心问题应该是:

  1.网络是什么样的? 哪些特性导致了网络的优势?

  2.网络为什么能有这些特性?为什么这些特性能导致网络的优势?(譬如为什么分布式就比科层式好,如果有优点,为什么科层式没有消失?)

  3.我们如何应对它的缺点?(如何获得确定性和共识?)

  本书花了大量篇幅谈论问题1, 然而在问题2,3上几乎毫无进展.

  对于问题2,我认为不如去读关于复杂系统的书籍,或者一些对开源的分析.

  问题3, 大概就是我们应当努力的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