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16 21: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精选10篇

  《文艺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是一本由苏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一):孩子这种病

  先引用原书几句话。

  “生孩子不是必须要做的事,也不应将之与女性的自我实现强行捆绑。”

  “强烈孤独让人感受自己个人

  “不喜欢道理的,都是那些在‘不讲道理’中有益处的人。”

  “假如铺天盖地弥漫的都是生孩子如何更丰富,更圆满,更幸福,而丝毫不提到与之相伴的实际困难——在信息全面情况下,还在谈自由选择是不是有点徒劳?”

  我尽量将字数控制在六百到八百来简略谈谈。快考试了,不能明目张胆地摸鱼。

  第一,单身女性的幸福感最强烈[1]。请享受这段时光

  第二,1-5岁孩子的母亲抑郁率和自杀率都挺高。职业生涯不确定性,和其他各种压力,兼之1-5孩子的母亲在社会上发声少,是“隐形人”,挺少有人在意过这部分母亲的心理压力精神状态

  第三,朋友圈里晒的是娃,晒的是美化过的生活。没有晒出来的是爸爸身上的尿,尿布上的屎。

  朋友之中,狐狸坚定了的不育,问过她原因,她回答觉得自己养不起而且那些生了孩子却不养的人实在是太不负责了。我非常激赏。而且,在我们高中时候她就已经有了这样超前的眼光,放在今日,我都是拱了拱手的佩服。

  兰桑,很久之前我们在美罗城4F欧风街的长椅上,她轻轻说想要在24岁要小孩。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的具体内容我忘了,大约是身材恢复快,好吧无比注重身材的某寒只记得这一条了。总之,她也成功让我赞同了她的想法

  珊珊这妞,迷糊。她的回答没有应有的思考水准,在此不列。但她恋爱姿势非常清奇,尤记得她跟我抱怨生气的原因是因为男朋友不让她吃坑的鸡的炸鸡,我哈哈哈哈哈哈哈。

  至于我。善变。不懂事的时候想的是最好生两个女儿,为什么,因为我!喜!欢!女!儿!啊!而且姐姐妹妹,多赏心悦目。现在么,金牛座的脾性上来,稍微分析了一下生育成本以及代价,满脑子只剩下,卧槽你麻痹生你麻痹生。

  我很少批判什么,只要以理能够说服我,以情能够感动我,我都可以笑着送上祝福。现在目前为止我是没什么生育意愿了,逗逗别家的小孩就够了。早点清楚早点想明白才是成本最小回报最大的投资

  说回这书。因为婴儿期的母亲发声非常少,所以,这声音显得难得的清越。兼之,文艺青年,在精神上的追求要比一般人高,姿态要比一般人高冷,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思考,是必定的了。整本书没有讴歌母亲如何如何伟大,孩子的出生如何如何让自己喜极而泣。当初看席慕容还是谁,生第一胎要死要活,结果看到丈夫和孩子,觉得要为他生第二胎,年轻的时候为这妈妈情怀感动了一把,可是放在现今的语境下已经不适用了。——人啊,都成长了,通过“共情”所获得的感动愈发廉价不值一提

  不过这倒也难得的让我迷惑了起来,好像大众标签中的文艺女青年都是感性的迎风落泪的女子,很快我修正了这种感受,因为,文艺女青年的普遍理性程度也更高。

  如果文艺青年是一种病,则孩子也该是一种病。是一种吞噬着养分精力的寄生物。我觉得孩子这种病对于人格独立上的影响可能真的微乎其微,不独立的人生了孩子依旧不独立。但是对于独立的人来说,这个寄生,则意味个体自由生活方式的全面入侵。就像一个独步天下杀手身后突然有了羁绊。杀手的第一感受会去否决这个羁绊。而最后的结局,一般就炮灰了。

  ,或许对于“文艺青年”这个标签的认同感,作者低估了这个认同感力量

  不育的看育了的是傻逼,育了的看不育的是傻逼,这样的对话挺累。

  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最好的是不随便BB。

  标签:杂书 闲翻书

  参考资料

  1.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9375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虽然你真的是一个人在经历

  人生有且仅有一次正在经历这个阶段,抛却最开始对于不孕不育帽子摘掉的如释重负之外,现在最多的情绪就是感激

  感激没有孕期反应,感激身材没有奇异变化,感激我能在想要孩子的年龄没费多大周折就有了他,感激他若有若无却笃定的性别暗示,感激怀孕后发觉张老师真是一个当爸爸的不错人选,感激家人为了我心情愉悦做出的种种物质和精神妥协,感激周围过来人贴心及时的疑惑解答感谢朋友虽然表面嫌弃却从不停止叫我吃喝玩乐仗义

  虽然未来之于我,还有许多不安恐惧,但他每一次的踢踹滚动都在迫不及待的向我宣告,这个小人无处不在存在感。

  不管未来如何,不管以后回头再看这篇评论有多稚嫩可笑欢迎你来到我的世界,带着我对自己和张老师基因未知疑虑谢谢你的到来。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三):一个人在疼痛

  以下是来自本书的后序《缘起或完结:不对之书》

  写作系列原名《文艺女青年孕产育指南》)的缘起,是剧烈的疼。不知道是不是中了大奖,我在孕、产、育三个阶段都感受到了各种疼痛,好像把前三十年积累的免疼额度一次全消费掉了。疼痛之余不免和朋友们吐槽,一吐之下,才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在疼痛,有人就说:“你写出来吧,否则咱们都白疼了。”

  曾经有个揶揄的说法,说女作家的罪都不白受,总有一天会凝结成文字流传出来。之所以说揶揄,一方面是说女性的写作动机大多数是自我倾诉,而结果却难免是消费自身;另一方面则解释了为什么会写两笔字的女性都特别“作”,似乎是在为写作积累素材。这两点我虽然不太同意,但落实在本系列上居然非常契合。虽然很难假设一个女作家会为了积累写作素材而去生孩子(投入产出比太差了),但是不管主观意图如何,客观上这些文章确实消费了女性尤其是新妈妈第一年的各种“疼痛”。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四):摒弃不必要形式,学着真正地去文艺地生活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书评

  摒弃不必要的形式,学着真正地去文艺地生活

  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这个霸气名字吧。

  可能没有梦想成为或没有成为“文艺女青年”的女生不知道啊,“文艺女青年”会担心事情清单里是有着“如何文艺不造作”“如何嫁给高富帅”这几项的,还有一项是“要不要生孩子啊”,因为在众文艺女青年眼里,美好故事一般到了“楠竹和女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那一刻就应该结束,而“生孩子”意味着“会痛”“会肥”“会没人爱”是一件一点都不“文艺”的事情

  以上造作的话都出自“伪文艺女青年”,所以如果真的要医治好“伪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这本书就对了

  所以真文艺女青年看到封面上用形容词堆叠的“要治的病”之后也只是莞尔一笑,因为说的都不是现在的自己

  但其实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伪文艺女青年到女青年,不一定非要生个孩子,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读书也可以。像我也没有生过孩子但是一样成为了与封面“要治的病”无关的女青年啊

  封面有一种淡雅的美,远看是一份完整画面,近看则是有一些柔和形状巧妙组合,那其中的美,是不同于那些在微博上转发着“日系文艺十大美景,一定要去哦”的文艺女青年的审美

  如果你读完以上的片段,以为我们在抨击“文艺女青年”,那就大错特错了

  翻到封底,你会发现,作者想说的不过是,文艺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不要打着文艺的名号生活

  而你所谓的多愁善感、伤春悲秋在某个时刻可以被无限放大,可放大的尺度不足应用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伤春悲秋总有过去的一刻,就好像春天之后,有夏天需要汗水活力挥洒,秋天过后,有冬天需要用温暖和坚强对待

  就好像生孩子这件事,是生活里真实的,你都必须要面对的存在

  当你为此忙到焦头烂额时,还有多余心思去通过文艺的方式抒发你的多愁善感吗?

  我不信!

  你所谓的矜持也好,文艺也罢,生个孩子也就消失不见了

  你开始变得暴躁,你开始由主动依赖变成被动依赖,你开始变得身不由己

  所以这本书告诉你,你要学会气定神闲地面难以启齿问题,你要开始学会在机会与机会取舍而不再妄想全部拥有,要开始去思考家庭工作关系调配……你要学的还有太多太多

  那学完了呢?学完了你还记得文艺是什么吗?

  这本书并不是要你摒弃文艺,而是要你摒弃不必要的形式,学着真正地去文艺地生活

  现实残酷说明白了就是金钱人际、家庭

  而我所理解的文艺,不是恃才傲物地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平衡地在现实中作出一个又一个符合自己的取舍,然后试着让生活更好并享受生活所带来的美好

  写于2014.12.31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五):文艺和生娃都是病啊

  我是一个坚定的厌娃者,刚开始看到这书名简直要戳爆我。本来嘛,“生个孩子就好了”是街坊婆妈的万能金句,也是不少别扭女青年的死亡雷区。但是读了几章,发现作者的三观其实很正,而且吐槽犀利言辞利落,读起来挺爽快

  事实上,本书原名叫“文艺女青年孕产指南”,重点是孕产,不是逼谁非生不可,也不是在judge所有文艺女青年。它只是告诉很多人,拥有一颗文艺心的你如果有一天准备当妈了,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事实上,读完书会发现,生娃此事当真不输铁马金戈,向往刺激挑战的女青年们说不定真的可以尝试一下,一旦赢得胜利,其实还蛮有成就感的。

  举例说明一些作者深得我心的观点吧,比如说“文艺可以作为一种爱好,但永远都不是生命的全部”。其中的核心,我想就是要把握“度”。俗话说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文艺女青年的极端体现就像《潜伏》里的晚秋,整天唉声叹气多了其实也......挺烦的。当然,晚秋最后经受了革命洗礼(雾),变成了一个坚定腹黑又不失才华气质的革命战友(大雾),看着就顺眼多了。所以说文艺这件事究竟是好是坏,还是要看人怎么把握。另外,作者对钱的态度也是我一百二十个赞成的。现代社会,经济独立是一切的基础,这是天理,没什么可罗嗦。

  顺便再说说关于生娃的吐槽

  当然,这本书的主题其实还是孕产,很可能是作者只写给要当妈的文艺女青年看的,可对于我这种既不文艺也不打算孕产的女青年,显然会起到反作用。作者用幽默泼辣的文字发了不少我们原本就知道的牢骚:生娃前很痛,生时候更痛,生完了不想活;当妈累成狗,老公是傻逼,婆婆极品。除此之外还要面临金钱的大出血、职场的挫败等等。。。

  吓!pee!惹!

  我不禁想问...看到这些……你们还敢生吗????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六):容许我矫情

  敲键盘之前,还特地度娘了一下“文艺女青年”的定义:从事文艺的青年女士,文艺女青年一般物质生活丰裕,不愁衣食,没什么生活压力和负担

  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娃之前的我自认为还是符合“女文青”这个标准的。读文科、从事文科教育工作、收入在本城算中等。父母收入也稳定,有房产。工作之后,每天看书保持阅读量,爱看小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时不时泡泡花茶,是电影院的常客,家里也总播一播小电影。和女性好友隔三差五出迹在各种咖啡馆、书吧,一年寒暑假都安排长途旅行,短途无数次。对工作非常投入,虽然有小怨愤,但是喜欢思考工作方面的事情,遇上难题了,也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努力解决谈恋爱,和男朋友有很多共同语言,尤其在吃方面志同道合,吃遍本城大大小餐馆。再后来,身体健康比较明显增加运动瑜伽羽毛球、散步。存款嘛,因为爱旅游、消遣聚会比较多,存钱比较少……

  当然,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心有戚戚焉地想说明,看到《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那种一语凿中心中郁郁之坎的感觉,是多么多么的五雷轰顶地强烈啊!以至于第一时间马上和老公感叹,抒发心中无比炽热失落。然后,老公瞥了一眼书名,悠悠地道了一句:“是啊,病当然好了,因为现在就是还文艺着,也不是青年而是中年了……”丫的“补刀神手”?!我就生了个娃就在他眼里这么一下子掉了十万八千里的价?!!想着我生个娃经光肚子就遭了那么多罪,他顶多肚脐眼附近多了些许脂肪他也叫生孩子,孩子还跟他姓,顿时觉得很想抽他。

  好吧,说回这本书,这本题目就写进我心里的书:《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其实也就是作者生完娃之后,对生活变化的各种吐槽,文风属于幽默中神神叨叨一类,有些言辞颇为犀利搞笑。开头几个章节不错,但是后半部分风格不再明显,语言中的独特不见了。个估摸着原因就是如作者说的:带着娃写作,一边写还得一边和娃抢鼠标的缘故。真的,一个女人一旦生了娃,生活现状会有180°大转变,思维变了,心里被养娃和家庭的各种琐事填满了,性格都会变,别说语言风格。

  所以,即便看豆瓣上对这本书的评论砭贬颇多,但是个人还是觉得给打个4星评价。起码她说出了很多我们这一代宝妈的内心世界,从“有闲不愁钱憋出来的假文艺”的娇惯,到现在脚踏实地地每天担忧着宝宝的一屎一尿;从以前高昂着头合则来不合则去,到现在为了心爱的小东西周旋在夫妻、婆媳、岳婿、工作和带娃、享受和省钱之间。是的,有宝宝是幸福的,你可以说我们这些为人母的那些失落和烦恼“纯属矫情”,大可以不屑地说“老一辈的人生了多少个生活多么难,还不是过来了”。呵呵,可是,多少人被嫌弃没有“优雅地老去”,在洗洗刷刷的日子里,那些失落和孤独又,被当做合情合理而在心里沉默着。君不见多少家庭主妇是变得多么邋遢和唠叨,而在她们还是妙龄少女的时候,又是多么“清脆欲滴”?

  如今的宝宝妈,比如我,一颗原本总想飘得更远的心,在现实的一些磨练中妥协和努力着。难道,疲惫的时候,不能准许自己有一片小小的港湾,劳碌寂寞但是连枕边人也无暇诉说的时候,容我小小地停靠?

  容许我矫情!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七):文艺女青年生娃必读

  朋友圈内一个妈妈的推荐,正好自己也怀着娃,就顺势找来看一看。看完觉得挺过瘾的,很多精彩的桥段还拿出来和老公一起分享,两个人看着一起乐。与其说这是作者对怀孕生子的各种吐槽,还不如说是孕期妇女的聊天指南。不知道是不是怀孕让人变得更有话题,这本书每个章节都有引起读者(特别是怀着孕的妈妈)的共鸣之初,随手翻开阅读两页就有一肚子的话想和读者一起倾诉,所以身边要是有闺蜜也怀着孩子的话,一定推荐给对方,然后两个人一起吐槽。。。

  做过公主梦的女孩长大之后不一定成为文艺女青年,得过公主病的女孩长大之后十有八九都成为文艺女青年。

  能文艺的起来的女生,大多受过一定的教育,爱看书,有一定的生活态度,精神世界比较丰富,情感也比较充沛。跟这样充满生活情趣的女生生活在一起大,大抵是好的。然而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结婚之后如果不生孩子,只能带来两个问题,要么你男人生不出来,要么你生不出来。于是乎,大多数文艺女青年就被绑架上了怀孕的征途,于是爱人成为家人,两个人变成三个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呼啸而至。

  身为母亲,先要经历妊娠反应的不良影响,身材走样变形,行动不便,再经历自然生或剖腹产的艰难抉择,拼了半条命将孩子生下来之后还要面对孩子、丈夫、婆婆、月嫂、儿科医生等各种复杂社会关系,面对身材走样变形、产后抑郁症等心身威胁,面对尿布、奶瓶、婴儿服的巨大开销。。。。所以,除非你有强大的心里素质和雄厚的资金后盾,文艺女青年生完孩子之后不是成为女汉子,就会成为女神经病,或者兼有之。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八):真是句句躺着都中枪

  文艺可以作为一种爱好,但永远都不是生命的全部。生活是踏实的、接地气的,你所有的纤细、敏感、伤春悲秋在生孩子这件事的面前都会变的微不足道。在某些时候你不是女人,甚至不是人。“从怀孕开始,你的语言使用就身不由己了,你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回答医生提出的各种尴尬问题,你要协调丈夫、婆家和娘家的三角关系,你要经过各种常规产检的历练,还要忍受孩子给你带来的阵痛,这还不提因为怀孕没办法接的活、没办法升的职和没办法加的薪。”你变的很难控制情绪,甚至不能自理;你需要帮助,但作为文艺女青年的傲气又让你羞于启齿。而苏美则辛辣直白地告诉你: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绝对会面临的情况。真是句句躺着都中枪!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九):愤怒的是成长的力量

  爱苏美,刚开始发现了《倾其所有去生活》后,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心想这个女孩子,作为朴素文静大学讲师的女孩子,心中藏着涌涌而来的男儿豪气。很是喜欢,写下了“这个苏美,不输冯唐,冯唐是抬起头用引经据典美化自己生活的方式进行卖弄,苏美看上去只是在浅吟低语,心中确豪情万丈。”于是到处找她的书,又发现了《石器时代》,后来发现《石器时代》不过是《倾其所有》的另一版,对她更多是对重利的出版商有点失望。

  《女文青生娃》这本书看到预售后一直在关注,终于华丽丽地等到了方便价廉的电子版,很是开心,打算再一次沉沦,爽快的享受一把苏美流畅精准的文字。熟料前面章节就感受到了苏美的不同,苏美不同以往的愤怒,豪气万丈变成了愤怒吐槽,不能一下子让读者喜悦地接纳而心存疑虑:苏美这是咋啦,负能量了!?再看下去,苏美还是那个苏美,“妈妈的城市”说新疆这篇好喜欢,里面满满是苏美对乌鲁木齐这座城市的怀念、感情、理解、疼惜,于是知道了豪情万丈指点江山的苏美还在。不同在于,这次的苏美成了愤怒的苏美,生孩子这事于不是充满母性光辉的女文青来说还真是个两难的事情,不生不行,生了心里有点别扭,更多是害怕这种责任吧。女文青都是希望世界和平、云淡风轻,最好还有点无牵无挂,可以说是一种responsibility hater。一旦生活被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力量转换了频道,总是有点愤怒无奈又在努力的接纳成长。是的,愤怒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促进成长的力量。就跟蚕蛹化蝶一样,当蚕蛹的时候,你没想长翅膀,想飞行,但不得不经历这种蜕变和成长。我们的苏美正在经历这种成长。

  书中除了不怕得罪家人、读者和编辑尽数了生娃的种种困难,自己的内心感受外,有些章节可是真真实实的科普了产前产后初期的经验,还是挺宝贵的。正如苏美所说:满世界都是关于育儿的书,却缺乏关怀新妈妈指导新妈妈的书。此书还是很具有这种实用价值的。

  青岛去过很多次却无深刻印象、新疆还没有去、德国与我就职的公司有很深的关联却也还未去拜访。由于苏美和她的文字,这些地方我都想去细细的去感受一番。这就是苏美文字的力量。我看好你哦,苏美酱!哈哈。。。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读后感(十):为什么要生?想参与自己没有记忆的那段时光。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因为自己现在正是怀胎九月,所以对相关的内容特别有共鸣,特别有感触。这本书让我看到两类毫不相干的人——文艺女青年和孩子,是怎样的和谐共处,相爱相杀的,但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太多着墨,只是在后面的一些文字中,可以了解一二,比如后面对于丁克的描写。

  一个是伤春悲秋,即便悲观落泪却也颇具诗意,幻想多过现实,一个是活生生的现实,需要你的帮助才能完成人生基本需求——吃喝拉撒。文中几乎没有煽情的文字,更没有夸张的成分,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肚子里就有个快足月的小寄生虫。只是,在字里行间,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文艺气质,比如在描写孤独的那段文字,以及对于自己家乡的怀念的篇章,我不是文艺女青年,但多少有些与主流女青年格格不入的特质,但是这段文字我却看的异常艰难,艰难到无法感同身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