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使的翅膀 (清华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使的翅膀 (清华版)读后感10篇

2018-06-18 20: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使的翅膀 (清华版)读后感10篇

  《天使翅膀 (清华版)》是一本由海伦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1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天使的翅膀 (清华版)》读后感(一):像海伦·凯勒一样活着

  《天使的翅膀》这本书是美籍作家海伦的作品主人公是一位得了癌症却依然坚强勇敢儿童茉莉。茉莉9岁时被诊断出儿童癌症,父母因此而彻夜难眠,但为了能让茉莉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病魔母亲珍妮决心要用乐观勇敢的精神教育自己小女儿。受了母亲的影响,小茉莉不但没有消沉度日,也没有怨天尤人,她用自己有限生命热烈地燃烧了自己,照耀了别人。

  母亲珍妮利用生活中小事,不断告诉小茉莉做人道理,无论女儿的生命还有多久,她从未放弃呵护和教育女儿:她告诉女儿不要害怕失败,没有成功是没经历过失败的;不要放弃努力,虽然路途艰辛,但正因为艰辛,所以快乐才会更甜;不要放弃生命,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生来尊贵,生命是老天神奇的赠予。

  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小茉莉在小组聚会中知道了尼克·胡哲的故事,把海伦·凯勒当作了自己的偶像,在飞机上遇到了癌症幸存者琳达,在旅行中认识了身携多种癌症却乐观环游世界中国老人

  每遇到一个人,小茉莉就多了解一段故事,虽然很多癌症病人洒脱乐观,但是世界上仍有不少病人饱受研究不足资金不够折磨,很多时候社会关注度不够,公共设施也不够人性化。小茉莉和母亲一起做起了义卖,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癌症病人,后来义卖渐渐发展成了天使基金,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份天使基金而重新赢得了活着的机会。茉莉走后,她的遗体也捐献出去了。

  茉莉只有短短的一生,短短的一生也包含了没完没了化疗。她也曾认真修养积极配合,对康复充满了期望。可是终究上天还是带走了她。但那些被她帮助过的人们不会忘记她,所有人都会记得有一个小姑娘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给了有机会活下来的人一份手术保障。她比大多数活了一辈子却什么都没做过的人伟大得多。

  生活有这么多的痛苦无奈,有时候我们被这些厄运打击脆弱不堪,不断地问着上天:“为什么是我?”可是人生本来脆弱,谁也没办法改变已经发生事情,我们能把握的只有现在拥有的和以后可能拥有的。人生没有他途,只有迎难而上重要的不是时间长度,而是我来了,我走了,我留下了什么。

  就像茉莉的爸爸在茉莉离世以后写给茉莉的信中所说的那样——

亲爱的茉莉,你短短的一生让爸爸明白了一个道理——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有生就有死。每一分钟,我们都可能走向死亡。真正可怕的,是在生与死之间,我们没有做过什么。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世界最有贡献的人。你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付出和给予。人生就应该像蜡烛一样从头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茉莉的人生虽然短暂,可她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价值,这个小女孩儿,要比这世界上大多数成年人要成功得多。

  而茉莉的父母,就像世界上其他的父母一样,在茉莉生病期间,从没有放弃陪伴照顾,他们比茉莉怀有更深切的希望,当然也因此体会到更痛苦的绝望。女儿想要建立基金会时,他们全心支持,女儿死后,他们也在一丝不苟地继续替女儿履行着遗愿。

  他们迎接了茉莉的到来,也承受着茉莉的离去。但无论茉莉走了多少年,做父母的都会把茉莉放在心上,茉莉永远都会和他们在一起。

  《天使的翅膀 (清华版)》读后感(二):用爱照亮世界

  这是我第一次因一本书的序湿了眼眶文字的背后有浓浓的悲伤感动。所有的生命都会坠落,但并不是每个坠落的生命里都能升华成希望之光。“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再度升起和重视。”是的,脆弱的生命背后也会有一个坚强的灵魂。我要缓一下,才能阅读下面的文字。 在看书时,我一般不看序文,总认为,序就是一个作品的总括,看它会影响我的阅读体验。但这次,我却很认真品读思索序中的每一个字。在这里我知道了作者的一些信息,作者是一位美籍华人,在美国一所大学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碎时间,拿着笔勤耕不辍。让一朵朵文字之花绽放在读者的四季里。还没有看到正文就已经感受到了满满的坚强和执着。 《天使的翅膀》是海伦的作品,文中开篇就写了小女孩茉莉在九岁那年,经诊断患了儿童癌症,并因癌症去世。她给父母留下了一封信,情感真挚信件里读到是勇敢和不舍。她告诉父母,院子里种下了四季的花,愿父母的四季都有芬芳相伴。这本书是一个坚强生命的抗癌之路,除了沮丧无助,更多的是追求生命的意义。 爱与教育 父母都是爱儿女的,但表达爱的方式却不相同。有的为孩子铺上平坦道路,让孩子一生顺遂;有的教育孩子要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文中的珍妮就是第二种,她把教育渗透到生活中各个方面。日常活动中,经常看到她们母女对话,每句话都引导孩子思考。珍妮告诉茉莉:不要害怕错误,把犯的错当成学习的机会;不要害怕生活中的苦难伤痕,它会帮助人成长。珍妮无疑是爱茉莉的,她把爱的教育浸入沟通中。这样的教育方式真是适合每个家庭,让家长明白教育不是说教,而是爱的沟通。 用爱照亮世界 茉莉九岁时查出得儿童癌症,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对这个美好的家庭来说也是晴天霹雳。如何面对这一噩耗?如何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亟待解决问题。母亲珍妮带领孩子参加儿童活动小组,认识更多更勇敢的抗病魔战士。这让茉莉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创办了天使基金会,帮助那些没有钱治病的孩子。茉莉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她的生命之光却永远存在着。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却也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在文中,我不仅看到了充满智慧的母亲,也看到坚强勇敢的茉莉。正如文中的一位老人所说,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却能改变生命的宽度。让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绚丽多彩。 这是一个全新的创作文章以对话为主。启迪思考、拷问人生的对话比单一叙述震撼人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

  《天使的翅膀 (清华版)》读后感(三):家里的天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令人伤心的故事,只是或许并未亲身经历,总觉为什么别人口中的真实,到这里只化成一种感觉,仅仅只是一个听说的故事。而自己经历的,连感觉都没有了?是自我保护?要让自己尘封伤心的过去?总不敢仔细回忆伤心的过去,失去的痛苦,因为没有一起照顾陪伴的经历,只那十月的腹中旅程。为了继续生活,选择将痛苦埋藏,不去直接面对,所以,没有一点后话。

  那首摘录改写的《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是深深同感,这个妈妈将这首诗改写,借着诗歌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感谢能够有这样一首诗的同时,佩服这个妈妈满满的正能量,能够在失去女儿之后,将这份心情寄托,不感怀伤事,不消沉悲观,勇敢积极的面对今后的人生,或许是因为有那样一份寄托,拯救很多生命后的大义,让他们能够有如此能量,继续完成女儿的心愿,其实他们也只是将这份爱埋藏起来,因为正如她所说,她希望“量子”这一概念是存在的,她希望女儿正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她并没有失去她。

  从这个坚强勇敢的女孩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勇敢,乐观,看到坚强和希望,但这孩子难道天生如此吗?我不认为是这样。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另一些内容。那就是作为家长,带给孩子的教育。从孩子的眼中,无时无刻不看到一个工作和忙碌的母亲,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母亲,一个喜欢读书和探索的母亲。这便是一个榜样,因为有这样的母亲,才会有一个爱提问爱学习的女儿。因为这个母亲清楚的知道,作为一个母亲,不仅要料理女儿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要有自己的事业小孩子要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因为妈妈和女儿的人生,都是独立的,她告诉女儿:我们都要不断成长。生命见证生命,于是有了这样的母女模式

  母亲抓住很多可以抓住的教育机会,向孩子讲授知识身体力行,其中就有关情商的教育。情商,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简单的说,情商就是性格人格。其实,人和人之间的情商没有明显先天区别,更多是和后天培养有关。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生长环境,引导孩子有爱心自由健康的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

  这个母亲让我看到一个成功优秀的母亲应该如何。首先,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才能在任何时候见缝插针的帮助孩子增长知识,比如吃一根香蕉的时间,从停车位走道超市的时间,比如鸡蛋力量的问题。还有关于挫折,它出现目的,是要帮助你成长,而不是为你带来痛苦。旅行,虽然或许年龄太小不懂,可孩子身上变化完全令人出乎意料,让人欣喜的,所以不要等大了再出去。

  天使在孩子们心中,有着无穷的力量,大人不相信天使的,但若要做个好妈妈,你要让自己相信天使,那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她会成长为天使的样子

  《天使的翅膀 (清华版)》读后感(四):天使在人间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有生就有死。每一分钟,我们都可能走向死亡。最可怕的,是在生与死之间,我们没有做过什么。”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你会怎么办呢?

  尽管很多人不见得好好对待活着的问题---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可是当死亡的脚步迫近时,难免也是会有一种惊慌失措。想着这么小概率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老天为何如此不公?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估计思想负担就更重了。随之而来的也许就是极端愤怒或者失落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想必大家上学时都背诵过:人最宝贵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不过这种境界比较高,一般人很难达到,更多人估计会想--我该怎么办呢?

  在网上我看到过一个相关帖子,讨论“如果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你会做什么?”,有个回答让我眼前一亮。

  如果是我,我就和我的主治医师商量,评估比较一下,看看即将要开展治疗有多大意义、需要花多少钱、医保能报多少、住院要多长的时间、成活期有多久。如果花钱多、痛苦大、成活期短并且质量不高,我将作如下安排

  ---给父母留点钱,和娘家人交代后事,不要怪丈夫孩子。

  ---给孩子留足到成年的钱。学会保护自己。有了新妈妈也要善待。

  ---如果不行了绝不抢救,让自己体面离开,也不要怪医院

  ---不办葬礼,不收钱,仅老公孩子送行。

  有人说,如果你有一天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你难过之后要想的……是怎样不让自己身边的人更加难过。这个回帖似乎就是要表达这么个观点,走,也要照顾好亲人的情绪和钱包,不要留下一堆麻烦

  2

  讨论生死总是个沉重话题,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

  最近读了一本新书《天使的翅膀》,讲的就是一个小女孩茉莉在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后如何应对的故事。不同成人的沉重,作者海伦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生死观。

  开始的开始,茉莉生活是平静幸福的,她和爸爸妈妈在美国生活,尽管爸爸妈妈很忙,可是给她的爱一点都不少。可是九岁那年,她被诊断患了癌症,然后一切都变了。

  最初茉莉封闭自己,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幸亏她有一个理智的妈妈,循循善诱,用互助小组转移她的注意力。同时医生也从侧面鼓励她,让她把病痛当做生命的一部分,勇敢去面对。茉莉渐渐的开始走出癌症的阴影,还成立了自己的天使基金会。

  在成年以后,人看问题有时会变得刁钻,对过于完美的东西会保有十二万分的怀疑。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也知道王子公主也许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是一地鸡毛地鸡飞狗跳。同样的,如果作者把茉莉的形象塑造的过于完美,只说她如何坚韧不拔和病魔作斗争,我想这就太假了--她才是个九岁的孩子啊。还好,作者笔下的茉莉,也会如孩子般怕疼,对化疗的副作用很抗拒,不愿意面对自己患病事实。这样,这个孩子的形象才是正常的,而不是一个模型,一个英雄。是的,茉莉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

  难能可贵的是,最终茉莉从自己的疼痛中走出来了,因为自己的疼痛,所以她更能理解别人的疼痛,所以希望更多的人都有机会被治愈。她放下小我,成立天使基金会,募集资金,让更多的癌症患者残疾人有钱接受治疗。至此,这个小女孩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她已经不仅仅是个小女孩,她真的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天使。

  在我看来,能自己战胜病痛的折磨已经难能可贵,而茉莉超越了自己,成全了别人,更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虽然最后她还是离开了,可她的精神还是会照耀周围的人---她给她的父母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尽管伤心,可更多是鼓舞和动力,更为社会留下了一种大爱精神。

  3

  作者海伦写这个故事的初衷,是听到一个小女孩患了癌症后仍然坚强面对的故事,想把它分享出来。其实在茉莉身上,也有一些作者的影子吧。尽管没有经历癌症洗礼,可是作者一步步走出国门,读研,工作,到成为常春藤大学的科研工作者,而且文学作品多次刊登获奖。这其中的艰辛,如果没有一股强大毅力的支持,恐怕是很难办到的。那个受伤后努力展翅飞翔的小鸟,没有四肢的胡哲,失去光明的海伦凯勒,分明是作者借茉莉的经历在发声啊,也许这也是她对自我的一种鼓励吧。

  除了茉莉的坚强,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茉莉的母亲,作为一个生物学博士,她不仅有科学家的严谨,还有母亲对女儿教育的耐心,时时处处都在和女儿互动,即使打碎鸡蛋这样的小事,也能让女儿受到教育。在女儿的癌症面前,情绪上她尽量呈现乐观的一面,行动上她为女儿寻找外在支持,带女儿扫墓,接受生死教育。母女互动的对话真真是一部不错的教育百科,我想着做成绘本应该也不错呢。

  非常特别的是,因为作者的中国背景,尽管故事背景发生在美国,作品中也时不时蹦出一些中国元素,读来想必也有一些亲切感呢。

  在作者笔下,生死不仅庄重,而且有了温度。茉莉最终明白,既然无法改变疾病的事实,无法拖延死亡的脚步,那就扩充生命的意义吧,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茉莉的天使基金会募集到了500万美元善款,救助了非常多的重症患者,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鞭策呢?我们和这个小女孩做的事情,差的还远着呢。对我们所有人,这都是一堂很好的生死教育课。

  《天使的翅膀 (清华版)》读后感(五):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

  这本书真的很漂亮,漂亮到我第一眼看到根本不会想到书中那段沉痛的故事。这本书的装帧也漂亮,漂亮的我不会以为这是一本真人真事改编的小说,我当时以为是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绘本。直到我忍不住一口气看完整个故事,我才明白,封面上那个美丽的小女孩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小诗或者茉莉,一位美丽的天使,她一定在一个比封面还要美好的地方。这每一张书页四周的花草,一定就是茉莉给妈妈撒下的她喜欢的花籽长大的样子。

  最近的我看的2本书,很凑巧的都是讲父母与孩子的爱。上一本看的是《疼痛吧,指头》也是真人真事,书中的绝望让我泪流不止,是自闭症儿与父亲的故事,这本书中的美丽的小“天使”——茉莉在九岁的时候,患了癌症去世了。这是中国人说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故事,正如茉莉妈妈给茉莉的信中所说“你的一生,我只借了一程”。

  茉莉在9岁的时候,患了癌症,过早的离开了人世,也没有参加父母为她准备的奥地利之行。但茉莉的一生是繁花盛开的,甚至她的离去都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希望。茉莉活着的时候,不仅是一个活波可爱,善良大方的孩子,还是一个很有才华和天赋的孩子。她懂得为班上的玛丽出车祸的母亲募捐,懂得在自己离开世界之前,给父母留下信件和字条,给与宽慰。我想茉莉的妈妈是一位优秀的妈妈,她指导和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女儿。感性而又理智勇敢的爱着自己的女儿。

  书中很多,关于茉莉与母亲珍妮的相处之道,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亲子教育的真理。在此处,我想到一点很有必要跟大家说,这本书的作者是美籍华裔,这故事的真人真事也是真正的外国人的故事。这里边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又是由华裔写出来,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在内容的讲述上真的很通透。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爱的一个含义是对孩子的给予,另一个含义是对孩子深深的理解和接受”。“在这个世界上,那些勇敢的和成功的人,是跌倒次数最多而每一次都能勇敢站起来的人”这就是珍妮与茉莉的日常沟通之一。好学又懂事的珍妮,总是能将这些正能量和智慧全盘吸收,并得心应手的使用。茉莉去世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都捐了出去,离世前还创办了茉莉基金,为癌症儿童募集资金。也许死亡是另外一种开始或出发。

  我觉得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除了悲伤,我更多时候感受到的是智慧和母性的。女性的光辉。书中很理智的阐述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会让你对人生有更深的认识。愿我们的余生,都像珍妮说的那样:相信你的选择,不怕失败和挫折,做一个勇敢的自己。用爱去照亮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