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名利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名利场读后感10篇

2018-06-19 20: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名利场读后感10篇

  《名利场》是一本由[英]戈弗雷·巴克著作,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名利场》读后感(一):探寻艺术金钱150年的“爱情

  文/严杰夫

  在大多数人心中,艺术与商业沟壑分明,不可混淆而语。正如明代士人所认为“悦诗书以求道,洒翰墨以怡情”的文人画家,是绝对不可以与“惟涂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即悬之市中,以易斗米”的职业画师相提并论的。这样一种观念,同样长期存在于西方社会,正如奥斯卡•王尔德在抨击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待艺术品表现出的世故时所说,“世故的人……知道每一件事物价格,却不知道他们的价值”。

  然而,在现实中,所谓“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梦想,似乎从未真正实现过。尤其是工业革命以降,由资本维系着每个领域的运作,更无可能让艺术不受商业的影响。所以,艺术和商业之间就拥有一种奇妙暧昧关系。英国学者戈弗雷•巴克的《名利场:1850年以来的艺术品市场》,正是试图通过梳理艺术品市场的变迁,辨析近代以来不同流派兴衰的原因,并借此考察艺术品与资本和商业间的联系。正如巴克自己所说,“这是一本关于艺术与金钱的书。两者的婚姻牢不可破情深意长,让它们结合在一起的那场恋爱已经绵延一百五十年之久”。

  艺术品与金钱的紧密关系成型于维多利亚时期。巴克从约翰•高尔斯华绥的小说《福尔赛世家》入手,来解析艺术品市场最初的源头。小说的主人公索米斯•富尔赛就是一位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品商人。对于索米斯这样的商人来说,艺术就是一门产业,他们追逐的并非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而是其背后的利润。所以,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艺术品就开始渐变为一种金融工具,“有时带来成功,有时导致灾难”。这种观念就是驱动1850年以来艺术品市场发展动力。而这一切是由新兴资本家期望借助艺术品来宣告力量开始的。

  维多利亚时代,世界艺术品市场有两个中心:伦敦和巴黎。在当时的伦敦,社会阶层发生更迭,新兴中产阶级趣味开始逐渐取代旧贵族的趣味。旧贵族欣赏的是来自意大利等国的老大师作品,这一品味并没有被新社会精英们继承。信奉自由市场的他们,期望颠覆传统的欣赏趣味。在这个过程中,“现代英国画派”在风头上逐渐压过传统大师。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正是借着这个时代的“风口”,成为艺术市场的宠儿。与今天我们对透纳的评价不同,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更欣赏他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而并非他在去过欧洲后创作印象派作品。因为,诸如拉斯金这样占据当时“话语权”的艺术批评家认为,艺术应该重新回归自然忠诚

  这种自然主义的倡导背后实则是工业时代的呼求。透纳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然主义,与伦敦高耸的烟囱和呛人的空气形成鲜明对比。新兴的商人买家之所以会对拉斯金的观点一呼百应”,正是想要逃离污染严重的现实。更重要的是,透纳这类画家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来说,是“在世的本国画家”。拉金斯们认为,旧贵族对意大利 “老大师”的追崇,是一种背弃本国艺术天才行为,而“天才就坐在英国的门槛上”,支持透纳这样的“在世本国画家”,才是应该表现出的爱国行为。

  无论如何,透纳们的崛起代表着新的社会势力对旧的社会势力、新的社会观念对旧的社会观念的挑战和颠覆。在这种局势下,新兴商人更愿意购买“在世的本国画家”的作品。这就在艺术市场显出一种奇特现象:1868年和1870年,在佳士得的两次拍卖中,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定价与英国当时的画家相比,简直低得过于荒谬

  这样的颠覆同样在海峡的另一端上演。在另一个艺术品交易中心——巴黎,新兴资产阶级的品味也在“改造”旧世界的审美,“老大师”的作品同样被丢弃一旁,自然主义也成为艺术品交易中的宠儿。不过,与伦敦不同的是,巴黎市场处于“价格的高端”,并且趣味更加国际化。这与当时的巴黎与欧洲大陆其它地区联系更紧密不无关系。另外,在巴黎市场上的买家构成也更为复杂,其中有法国贵族,也有如沙皇这样其它国家的贵族,有法国的新兴资本家,也有来自国外的商人。

  在这个背景下,荷兰艺术出乎意料地成为巴黎市场上的抢手货。在巴克看来,对于当时的巴黎市场,荷兰流派有着特殊魅力。对贵族来说,荷兰作品里表现出的底层风景,是他们“高雅”趣味的反映穷人生活让他们觉得兴味盎然,就好像玛丽王后在凡尔赛宫里仿造村庄,并以假扮挤奶工和牧羊女为乐一样;另一方面,对法国人来说,荷兰艺术有更多正面品质,它代表着现世人道主义;最重要的是,荷兰艺术对细节一丝不苟,令巴黎市场上的购买者欲罢不能,尤其是对那些新兴的工业家们来说,白手起家的他们相信,没有辛勤工作,就不可能有成就,所以在他们看来,注重细节的艺术品才拥有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这样来看,无论是英国画派在伦敦的崛起,还是荷兰艺术在巴黎的走俏,背后都代表着欧洲传统社会的瓦解和。新的资本家正取代旧贵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一方面通过艺术品交易想要树立起不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期望借此宣示自己的财富和力量。正如巴克所提到的,“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对自己的艺术品味的自信,来自一个正在形成的新世界”。

  而印象主义在20世纪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则是由美国资本主导事实上,美国人介入艺术品市场至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后两个年代。1885年前后英国遭遇经济危机,许多旧贵族濒于破产,英国乡村别墅中珍藏的艺术品开始外流,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向了美国。结束内战的美国在扫清经济发展的障碍后,却正在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势力,美国人急切地想要通过艺术品市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开始时,美国人购买的还仅限于英国祖先的肖像画,这导致19世纪末肖像画出现一波行情;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买家意欲推崇更现代的流派,印象派最先成为标的。

  有意思的是,印象派作品在故乡法国并不受欢迎,正如前所述,法国市场更偏好“认真细致”的作品。但对安德鲁•梅隆这样的美国投机者来说,印象派较意大利、荷兰乃至于英国的大师作品,拥有更现代的表现手法,因此更具升值潜力,也更容易成为的投机目标。金融投机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开始大批量购买印象派作品,有意无意地造就了印象派的繁荣

  从印象派的兴起可以看出,美国资本给当代艺术品市场带来的影响起码有两点:它让印象派及其此后的现代派作品价格出现飙涨,意味着金融投机资本让最好的“现代画”在价格上可以和最好的老大师作品比肩;另一方面,这些投机资本让艺术品的金融属性得到前所未有提升

  在这其中,巴克还发现,艺术品市场发展史呈现出一种有趣的现象:当股票等其它金融市场繁荣的时候,艺术品价格往往上涨缓慢;而当经济下滑,股票等投资市场陷入萧条时,艺术品市场却常常欣欣向荣。这种现象正是说明,艺术品市场的投机性越来越明显,它与资本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以至于1850年以后每一个流派的兴起和繁荣,背后都能看到资本推波助澜痕迹。这种特质,在1990年代的艺术品市场的大退潮中显露无疑,在那波消退中,印象派和现代派市场的泡沫膨胀均戛然而止,大多数属于这两派的艺术作品价格均大幅下跌,以至于莫奈、雷诺阿的作品在价格上很难再现1988年左右的巅峰

  通过对艺术品市场的历史梳理,巴克想要指出,从来就没有过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即使是画家自己也清楚创作与市场需求间的关系,正如英国人的“宠儿”透纳也曾在书信斤斤计较于自己作品的收益。所以,巴克强调,我们应该接受事实是,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艺术品长期以来就是金融的玩物。不过,巴克也承认,艺术品远胜于金钱,因为它们是人类高贵创造,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美妙物品。即使是那些投机于艺术品的富人,也并不是完全缺少对艺术的热爱

  这正是150多年以来,艺术与金钱在经过漫长恋爱”后形成的复杂关系:艺术品充当着金融梦想的忠实仆人,却也带来了更真实的世界,并以种种有趣的方式在为我们的幸福添砖加瓦

  《名利场》读后感(二):艺术品交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Q:为什么会有“天价艺术品”这种东西?那些买家真的是狂热爱好者或者钱多了没处花吗?

  书中提到一个现象是,当一个作者的作品价格创造新高的时候,他的类似作品甚至同时期同流派的人的作品也会对那个“天价”接近,

  比如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在2004年拍出了1.041亿美元的天价,让毕加索的另一幅作品《朵拉和小猫》在下一年也拍出了9520万美元。(p.13)

  比如我现在手上有10副毕加索的作品,一共花了一千万买来,我只要花1亿再买一副,我手上的作品提高的价值就会超过1亿,相当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当然了也有玩崩的时候,我的男朋友@小亮给举了一个日本黄铜商藏了全球5%黄铜最后玩崩的例子,而艺术品市场的风险是相对更高的,万一那个毕加索最后只卖了一百万呢?或者你花一个亿买来毕加索,而其他人看你“人傻钱多速来”呢。

  (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

  Q:我们现在所公认的“大师”的作品价格一直很高吗?那些不被艺术史重视艺术家曾经是否有过很好的艺术市场呢?

  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艺术品价格有“社会性”,当一个社会的主要购买能力(比如贵族阶级,比如中产阶级,比如刚刚兴起不被上流社会接纳的土豪)的喜好发生变化的时候,艺术品的供需关系也发生变化,这有时候与“这件作品的艺术性如何”关系倒不这么大,人们甚至更看重他们所买的作品的题材内容

  例如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买家们期待通过购买艺术品来逃离“压抑的充满黑雾的雾都”,所以优美的乡间风景,田野农场画,甚至是小牲畜们的小肖像都比米开朗基罗或者是拉斐尔的杰作受欢迎。这个时期老大师(翻译是old master我猜)们例如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价格是2000英镑,而兰西尔的《峡谷之王》在1892年卖出了8000英镑的高价

  (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伯恩琼斯作品,同样在1880~90年代的伦敦艺术市场广受欢迎)

  再比如在同时代的巴黎,荷兰的艺术品就更受欢迎,画的越精细,越写实,时间越久对细节越关注,人们就越喜欢。因为那个时代的买家很大一部分都是白手起家的商人,他们相信辛勤劳动而不是投机取巧,而在艺术方面就把辛勤劳动和“看起来花了很长时间画”对等了起来,“作品最好能够用放大镜仔细欣赏”。不过冷军的作品在今天价格也是很昂贵

  (冷军的作品)

  在谈起米勒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聊到为什么他的作品广受当时巴黎人的欢迎?因为他的作品表达了一种乡村田园的生活,这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很可能就是这些买画人的父母或者是祖辈,他们辛勤劳作但是却又表现出一种“思乡式”的温和情感。比如他最有名的《拾麦穗者》,

  图中的人物穿着传统的劳作的衣服,但是这些衣服干净整洁没有补丁,看着陈旧温馨。她们在广阔农田上面,身后是优美的风光,她们的双手略带黝黑但是干净,而她们手中的麦穗闪着金黄的光芒,让观众很乐意把自身融入到这样的一种田园式生活中同时能够脱离巴黎的氛围,而实际上当时乡间的生活是类似于这样的,

  要是画的如此写实,金主们就要生气啦!(我估计库贝尔当时的高价画也是一些海上风光,当然了我曾经一度怀疑我的眼睛,在我的印象里库贝尔画的全是这种写实)

  Q:为什么现在美国的艺术藏品如此丰富

  书中的一段话我觉得概括的很贴切

  由于美国出口廉价谷物带来的经济崩溃,英国地主开始向美国出售画作雕塑书籍。美国的富人之所以从英国购买艺术品,是因为他们不敢长期以美元的形式把财富放在银行里,或是用于购买自己国家的股票。(p.163)

  因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人对于货币和股票的不信任,大量的富商用书籍和艺术品的方式储存私人财富,比如JP摩根,H.E.亨廷顿等。同时匹兹堡的新兴富豪需要用购买艺术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谁的爸爸呢?

  Q:画廊,交易商和拍卖行一般是如何操控提高作品价格的?

  虽然说这些人经常抗议说“大家没有证据证明艺术市场是被操控的”,大家没事的时候还是喜欢开嘴炮并且从历史中总结出了几条规律。(1)之前说过的,提高一个艺术家的某一副作品的价格会让他的其他作品价格也提高 (2)把艺术家的作品送到有名的博物馆,比如大都会博物馆和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这样会很好的提高这个艺术家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你卖画的时候就可以这么说“这个艺术家可是被XX博物馆也认可的呢!” (3)全面垄断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然后再慢慢的卖出去。

  当然了书中也提到了“拍卖行放贷”这件事情,如果有买家付不起他拍卖的价格,拍卖行可以放至多50%的贷款给他,或者是接受分期付款的方式。

  Q:如果评价艺术品交易带来的风险?

  我这里说一下看了这本书我接受到的信息。首先艺术品交易和任何的投资模式一样,你需要预先确定退出方式。这其实就跟现在的风险投资很像,比如在A轮投资的500万是期望能够在C轮变现退出。

  和其他的商品交易不一样的是,艺术品的价格很大一部分源自于想象。一副画作的成本是非常难计算的,如果纯成本的话:颜料,画布,和人工。而剩下的价值就要靠购买者对于“艺术价值”这种虚无的东西来进行评估了,艺术投资是风险极大的因为你需要承认你付了一部分钱给“审美”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的市场价值是飘渺的。

  这也造就了艺术品的价格上涨超过预期的繁荣艺术市场,但是就连英国铁路养老基金(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艺术投资基金)也是通过在不同方面进行风险分散防范来达到对于风险的规避。也就是说,如果把艺术品投资当做唯一的投资方式,结局很有可能是无法分散风险而破产。

  而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也随着价格的增长而增长,大家都知道成功的交易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而投资者首先要解决的是在哪个市场买入:高端还是低端?如果在低端市场买入,最好选择还未流行或者是已经过时但是也许未来会流行的艺术作品,而高端市场则要看准艺术家的“佳作”进行投资。日本投资者大量进入美国艺术市场而收到了一大批次品的投资经历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同时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对艺术品市场的了解程度在某种程度上也与风险挂钩。

  Q:艺术品价格与政治走向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二十世纪初的美国通过某些方式来称霸世界,其中就包括了文化输出。这种文化输出不仅让一批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艺术家崛起:杜尚,杰克逊波洛克,德库宁,罗斯科,安迪沃霍尔… 同时也造就了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地位和价值。美国不仅需要在理论上通过扶持格林伯格这种艺术史学家来扭转学术界的看法,同样需要抬高艺术品的价格来让美国的当代艺术和文化被世界认可。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拍出天价的德库宁,波洛克,贾斯帕琼斯等等。

  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而言,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相对薄弱,此处省略一千字。因此我们很难在博物馆里面发现中国当代艺术或者是欧州传统“老大师”们的作品,比起来他们觉得传统的山水画和古董更能够代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于是黄庭坚的字画卖到了6300万美元(2010年),足够和拉斐尔,伦勃朗这种老大师们比肩。当然此处不讨论艺术性的可比性,因为我们知道在艺术市场上,就算是超市里的方便面都能通过转手拍卖卖出天价来,你懂我在说安迪沃霍尔的那些汤罐头。

  总结:作为普通人要分清楚“艺术投资”和“艺术收藏”的区别,前者是希望能够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因此也许你喜欢哪个艺术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后者就是买着开心就好了。

  《名利场》读后感(三):【转载】梁捷:艺术名利场(原载于《经观书评》)

  近年来,国人对于艺术品拍卖屡屡创下天价纪录再不觉得陌生与惊讶。著名藏家刘益谦连着用5千万拍下功甫帖,2.2亿拍下鸡缸杯,2.8亿拍下永乐刺绣唐卡,震惊世界。大家不禁要问,这些藏家都是什么样的人,这些艺术品是什么样的艺术品,这个拍卖市场又是怎样一个市场?虽然大家对拍卖轶事津津乐道,可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楚此中的运作模式。

  我们可以尝试从国际市场上找到一些参照系。比如毕加索《抽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元价格被德国犹太富商收走;而塞尚《玩纸牌的人》又以2.5亿美元的价格为卡塔尔王室收入囊中;最近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的一些“气球狗”又拍出3.4亿美元的天价,坐稳了当代艺术第一人的宝座。但是这些艺术家的成功绝非一日之功,背后淹没了数以万计的无名艺术家。梵高在世时籍籍无名,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以至于他对自己的艺术道路毫无信心,含恨而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尽管西方艺术界同样为我们展示了辉煌的拍卖记录,却无法帮助艺术家或收藏家指明一条通向拍卖场的成功之路。越到晚近,局面越是混乱,连艺术作品优劣的评价标准也被解构。

  中国艺术家们也在最近几十年里品尝了高峰低谷的复杂滋味。从艺术生产来看,传统的国画创作在建国以后风光不再。而从西方传入的油画多服务于政治目的,受到各种限制,自由程度极低。各种艺术思潮一直在地下涌动,到了1985年的星星画展,终于拉开中国当代艺术的帷幕。即便如此,影响不小的艺术家们也还是很穷,一幅画能从外国人手里换回100美元就很值得欢庆了。中国在90年代逐步建立了拍卖市场,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也开始有机会去国外参展。到了本世纪初,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价格突然猛涨,好几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创下纪录,甚至超过毕加索作品的价格。无论经济学家还是社会学家都无法有力地解释这个现象。大家终于意识到,这绝非偶然,也并非只是艺术领域的突破,而是整个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变迁后,对中国艺术的认识产生了改变。

  普通人了解艺术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看博物馆、美术馆。可许多精彩的中国古代艺术品都不在国内,甚至一些大师最好的作品都不在国内。所以博物馆的收藏也是艺术品市场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比如杭州的浙江博物馆收藏了大量黄宾虹的画,南京博物院则收藏了大量傅抱石的画,上海多流传吴昌硕的画,这些都与画家生前活动的主要区域有关,不难理解。可伦敦V&A博物馆收藏了最齐全的中国瓷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宋元古画,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有非常齐全的荷兰画派作品,而哈佛大学塞克勒博物馆则藏有最经典的中国古玉。这些藏品的收藏过程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解一些重要艺术品的收藏分布,对藏家而言是一门基本功课。

  想要真正理解艺术和艺术品收藏的现状,首先要回溯历史,从历史维度来认识艺术品市场。英国人巴克所著《名利场》一书,就为艺术史提供了一套完整叙述,回顾了自1850年以来的国际艺术市场变化。从维多利亚时代直至今日,虽然也不过一百多年,不管艺术的表现形式、认知理念还是艺术品的买卖收藏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维多利亚时代正是艺术观的转折期,印象派还没有出现,而追捧凡·艾克、伦勃朗、雷尼等老一代大师的热潮正在欧洲逐渐消退,西班牙委拉斯贵支的画也不见得多么抢手,真正引领潮流的绘画英雄是英国人透纳。而在巴黎,主要还是那些皇室贵族在追捧传统趣味,希望在这个正在工业化的世界里,通过绘画来寻找已经失落的田园牧歌。卢浮宫或沙皇的冬宫里已经收藏大量的名画,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还不知在哪里。资本尚未大规模涌入艺术圈的时代,艺术显得无比单纯。

  而到了19世纪末,野蛮的美国人进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圈的情势登时为之一变。美国经济在这个阶段因为铁路建设、电气革命、西部开发等原因而迅速膨胀,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又必然伴随着剧烈的波动。所以黄金也好,美元也好,在这个阶段都有过非常剧烈的波动。

  与之相比,艺术品投资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从摩根到卡耐基,美国大亨都把大量工业化过程中赚来的钱投入艺术品收藏。所以经典大师的作品以及部分新兴艺术家的很多作品,都开始在大西洋两岸重新分配,美国的博物馆收藏迅速崛起。即使中国艺术品也没有躲过这股潮流。从清末一直到二战后,有湖州豪门、收藏大家支持的著名商人卢芹斋在巴黎和纽约设立公司,帮助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画廊购买了大量中国古代精品。

  两次世界大战对于全球艺术品而言,则又是一次重新洗牌。一方面是斯大林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排斥抽象和先锋的艺术作品,主张写实艺术和为政治服务的艺术;另一方面则是本身就受过美术训练的希特勒,对艺术作品能否有效传递德意志精神也有一种偏执认识。因此很多作品是因为战争和不可抵抗的暴力之下被劫掠,而更多的作品则是在意识形态的抵制下流落到异乡。大批艺术家在战争过程中遇难,二十年代刚刚兴起的许多艺术萌芽遭到无情地摧残。而对于少数幸免于战争的藏家而言,这又是最后一次大规模低价买画的契机。

  艺术从来就与时代环境息息相联。战争之后,培根、小弗洛伊德等都出现了。而在美国,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作为对美国无趣现代生活的反抗,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艺术潮流在迅速切换着频道。与此同时,新材料、新媒体不断涌现,各种高科技手段被注入艺术,极大扩展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许多作品都是几十年前不可想象的。而拍卖公司和金融系统的成熟,也促使海量资金涌入这个市场。最终,这个由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馆长、画廊老板、投资家以及观念哲学家共同作用构成的艺术市场逐渐成型。

  这几年,一家权威艺术机构推出一个名为power100的排行榜单,评点每年对艺术市场最有影响的人。在这家机构看来,真正对艺术圈起作用的是“权力”,而非任何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标准。掌握权力的这些人里面,有些是艺术家,有些是策展人,有些是金融家,什么人都有。可以说,各色人等操作艺术市场的方法总在挑战我们的想象力,无奇不有,这个过程也与艺术本身在不断打破边界相一致。艺术变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能。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地加速,中国人和中国资本也早已加入这场狂欢盛宴,将国际资源拉至中国市场,迫使我们要站得更高才能认识艺术圈的庐山面目。

  当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拍卖奇迹时,还不能简单归因于艺术本身升值或者媒体恶意炒作,甚至是洗钱,一切都可能是,也都可能不是。我们永远在一个信息不充分的环境下认识艺术市场,而拍卖场上每一件作品的价格本身就体现了购买者的艺术眼光,以及购买者对艺术与这个时代关系的根本认知。

  原载于《经济观察报》2015-03-30

  http://www.eeo.com.cn/2015/0330/274302.shtml

  《名利场》读后感(四):【转载】殷罗毕:画出来的金钱(原载于《晶报》)

  画出来的金钱

  文/殷罗毕

  买下了艺术品,你手中的钱就能升值?这绝非事实,我们看到的升到天价的艺术品其实是艺术市场中的少数,甚至大部分当年红火的艺术品在当代已经价值无几。媒体撰稿人与评论家戈弗雷·巴克在观察艺术品市场30年之后,用《名利场:1850年以来的艺术品市场》一书对于艺术品价格变迁给出了一整套完整而细致的讲述和解释。

  巴克告诉读者,与一般市场中的游戏规则不同,艺术品市场中的购买方往往可能期望买入价越高越好。因为相比其他市场,艺术品市场是一个相对小的市场,几个大鳄就可能垄断某个画家的主要作品。当这个画家的一幅画在拍卖现场被拍到千万美元之后,买家手中的其他画作都会相应升值,只要抛掉其中若干幅,高价买画所付出的代价就可以补回。在书中,巴克提及2006年那场令人疑窦丛生的毁画酒会

  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史蒂夫·韦恩与纽约对冲基金大亨史蒂文·科恩达成口头协议,将毕加索的一件非一流作品《梦》卖给后者,价格为1.39亿美元。这笔交易没有最终完成,因为在交易之前的酒会上,韦恩的手肘撞破了这幅作品。但不管怎样,毕加索的同时期作品在这个云霄飞车般的报价引导下,又有了一轮上升。韦恩和科恩手里,都有不少毕加索的其他存货。

  作为一个行家,巴克还会向你解释拍卖一幅天价作品时的行业机制。其实不少买家即使在拍卖场上真正拍下了天价作品,他们也并不需要一次性付出那么多钱。因为,拍卖行往往能让买家以拍品抵押的形式进行分期付款,甚至可以五年付完。在拍卖行被禁止放贷给买家之后,银行和基金进入了给艺术品买方放贷的行列。这就意味着,一件艺术品不需要被真正买下,搬回家中,而是一个金融产品,从买入到卖出都不在买家手中。

  当然,金钱与艺术品的连接,也绝非纯粹的投机和操纵,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在不同阶段的价格波动,与不同购买人群不同的趣味有着总体上的关联。比如在19世纪后期,整个欧洲卖得最贵的是我们现在压根不知道的一些英国画家,他们画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场景,田园、市井——逼真、充满温情。当时崛起的英国工商业人士,都欣赏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生活的美感和图像。而同时期,文艺复兴遗留下来的画作和刚兴起的法国印象派画作,其价格都远低于那些英国的瓶瓶罐罐,往往都在几十英磅之间爬行。

  而各个国家对于艺术品购买的政策鼓励,也并非单纯出于经济考虑。在书中,你会看到一条与大国崛起相平行的艺术品中心变迁线路图。当希特勒大兴土木建设大柏林时,欧洲古典时期的各种大师作品也被德国人大规模购入,以充实柏林各大博物馆。这时,这位德国元首正在模仿他的法国前辈——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正是通过集天下艺术品和文物于巴黎,造就了法国在欧洲的文化中心地位。而“二战”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中心舞台的崛起,也有赖于其大量顶级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出现。这时候,全世界的艺术品都涌向了美国。除了其他国家“二战”后的经济衰败之外,美国政府推出艺术品免税政策——私人购买艺术品用于公开展示可以部分免除其公司经营税,也制造了全球艺术品聚集美国的局面。当在一个国家一座大城市,你能看到全世界最丰富的艺术品时,就会知道,这里便是世界的中心——金钱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

  原载于《晶报》深港书评 2015-01-0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名利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