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帝眼中的微尘》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上帝眼中的微尘》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26 02:07: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帝眼中的微尘》读后感精选10篇

  《上帝眼中的微尘》是一本由(美)拉里·尼文 / (美)杰里·波奈尔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帝眼中的微尘》读后感(一):必须假设对方有敌意。

  若遭遇非人类智慧生物,必须假设对方有敌意。

  ——第二帝国太空海军章程/第一次接触

  铁血硝烟,人类跨越宇宙的星际探险之路!

  波浪诡谲,外星智慧文明的初次发现之旅![1]

  未来,人类拥有了能跨越星海的技术,组建了庞大的星际帝国。然而茫茫宇宙虽大,人类却一直没有发现可以与自身媲美的 外星智慧生物,直到......[1]

  第二帝国战舰麦克阿瑟号拦截了一架来自微尘星的探测器,由此揭开了人类与外星智慧生物第一次接触的序幕。海军官兵、商人和科学家们组成了一 支科考队,他们各怀心思,一同前往微尘星系的探险。[1]

  面对恶劣的太空环境、残酷的政治博弈以及诡异莫测的外星生物,人类会有何收获,又能否全身而退?[1]

  美国科幻作家协会大师奖得主拉里·尼文力作![1]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票选有史以来百佳幻想作品!

  《上帝眼中的微尘》读后感(二):凯文·伦纳是我男神

  首先祝贺我坚持读到了最后。看书的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几乎花了半年的时间,当它后半部分不再老提什么光帆、引擎、防护场、跳跃点的时候我终于看懂它在说什么了,到最后四分之一时突然觉得好看起来了,尾声时看到那三个留在帝国的微尘人时觉得有点悲哀。反正慢慢地,我觉得这本书还不错,只是那些术语实在搞得我头疼。

  罗德和莎莉这对略萌;结尾竟然被伦纳圈粉了,回顾前面的才发现他是唯一一个头脑一直清醒的人,对微尘人的态度也是比较公正,同时又精准地给罗德和莎莉助攻,结果他最后开心地准备退役时被授予了爵位还满嘴抱怨,笑死我了,真是海军部的一股清流。

  《上帝眼中的微尘》读后感(三):面对绝望深渊时,请保持积极的心态

  和现在不一样,冷战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世界要完,核战早晚要打,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谁也没办法,这种眼睁睁看着末日临近的感觉,现在的我们是体会不到的吧。

  微尘人不是虚构的外星人,而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悲观/客观的预期,故事里人类发明了越迁引擎和防护立场,幸运的走向宇宙,微尘人没有这东西,于是被困住,几百万年来不断的在战争与毁灭中轮回。现实中越迁引擎和防护立场都是没影的事,人类也许永远不能向宇宙中迁徙,核战之下无完卵,像微尘人那样轮回千百次都是不可能的,也许两三次就彻底挂了。

  面对这种绝望,所能做的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放弃希望,和平能多维持一天,就要坚决的多维持一天,也许美国会死,也许苏联会死,也许核弹会死,也许真能找到办法让世界永远和平。

  有时候觉得我们这条时间线真的很幸运,苏联解体了,冷战竟然以这种轻描淡写的方式结束了,世界暂时松了一口气,但事情还没完,毁灭性的兵器还在,新的对抗集团在慢慢形成中,不可掉以轻心,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在今天看也不过时,也许永远都不会过时。

  《上帝眼中的微尘》读后感(四):宇宙尽头的故乡-人类学视角下的《上帝眼中的微尘》

  1974年出版的《上帝眼中的微尘》(The Mote in God's Eye)是美国科幻大师拉里·尼文和杰里·波奈尔合著的代表作之一,科幻三巨头罗伯特·A.海因莱因亲自修改给出了指导意见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Possibly the finest science fiction novel I have ever read.”(大概是我读过的最棒的科幻小说)乃至书名也是他帮忙拟定选取的其中之一。

  现在这个书名来自《路加福音》6:41,King James的版本:“And why beholdest thou the mote that is in thy brother's eye, but perceivest not the beam that is in thine own eye?”这句比喻在不同版本里并不太一样,但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关注你兄弟眼中得微尘(或小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巨石(或梁木)。这个典故被融入了故事情节之中,成为了故事的引子:一块很像人脸的星云被宗教人士视为上帝,祂的眼睛处正好是一颗恒星,恒星的光谱发生了一些变化,好像上帝眼中进了灰尘一般,已经从地球走向星际的人类决定前去探索一番,因而引发了人类第一次与外星人的接触。当然书名除了圣经的联系,比如彼得国王等等,我想可能还和西方科学与宗教的发展有关,新教伦理促使人们认为大自然和《圣经》同是上帝写的书,研究自然就是对上帝最好的敬畏,人之渺小正如上帝眼中一颗尘埃。

  故事的开头正是人类捕获外星人探测器,这个情节想必会让很多人想起刘慈欣三体系列里捕捉水滴的情节,而两个文明的对话也会让人们更理解太空军更应该像海军而不是空军这句话,事实上海军出身的海因莱因也给两位作者普及了大量海军军衔和礼仪的知识让本书更加坚实。

  毕竟太空探索和人类大航海时代充满了相似之处,充满了对未知大陆的向往与好奇,冒险和财富不断鼓动着人们走向深海。伴随着大航海时代殖民地的兴起,一个新兴的学科也随之诞生,即小说女主人翁所从事的领域——人类学。殖民地的发现引发了所谓文明世界对野蛮世界的好奇,一种民族志的田野调查方法随之产生,如何看待与自身文明相异的文明,如何通过文明的他者反思自身的文明成了人类学主要关心的话题,某种程度上也是书名所蕴涵的主旨:虽然我们写的是关于外星文明的小说,读者可能觉得外星人很蠢很笨或者很狡诈很智能,但是那都是“微尘”,看看我们自己吧,外星人有多愚蠢我们则更愚蠢,外星人有多野蛮我们则更野蛮。

  这正是人类学的意义所在,实际上大航海时代还催生了一个新的文学类型,即所谓的探险小说,无论是《鲁滨逊漂流记》还是《格列佛游记》等等,都充满了对异文化的想象,天然就带有民族志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星文明的太空探索就是大航海时代探险小说的翻版,康拉德·科塔克在他代表作《文化人类学》中就探讨了《星际迷航》《绿野仙踪》的人类学内容,可以说科幻小说都可以成为人类学研究的素材,只不过外星题材格外明显。

  而从人类学、社会学探讨外星文明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此书中的军规就规定“如遭遇非人类智慧生物必须假设对方有敌意”。这种思想的产生很有意思,从大航海时代看欧洲的东方想象经历了天堂到地狱的变化,那个曾经幻想遍地黄金的地方变成了愚昧落后的象征;对美洲和非洲一开始也是如此,彬彬有礼装模作样,发现对方科技并不发达,不符合欧洲文明礼仪,转而导致侵略与屠杀。有意思的是,这种想象和鄙视其实是双方的,大清自诩为天朝上国,哪怕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仍有不少人将英国视为蛮夷;美洲部落也大抵如此,觉得欧洲人常年不洗澡,很不爱干净,性行为肮脏且混乱。在去欧洲中心主义之前,人们却很少看到互相比较的这一面。类似的场景在此书中也时有发生,人类文明和微尘文明互相博弈,互相欺骗,互相猜测,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但是这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在地球上人们总是会假定另一文明应该是友好的,至少不会像黑暗森林法则那样连坐标都无法暴露。答案是信息不对称。人类繁衍至今,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虽然互有矛盾,互有冲突,哪怕以前没有打过交道,但是好歹对方还是人类,科技再先进也在可预测的范围之内,战争的利益远不如商业贸易;同时地球虽大其实很小,宇宙的空间尺度带来的时间异化让这个博弈变得更不明朗,这时候的最优解自然就和冷战时期一样先军备起来再说。

  书中构想的接触并没有如《黑暗森林》一样只是第一类接触也没有像《你一生的故事》在语言上突发奇想,而是按照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扎根下去,和老版《人猿星球》系列电影一样,先是人类进入外星文明展示异文明的个性特征,然后是外星进入人类文明,达到人类学emic与etic的辩证统一,所以那个时代也是传统人类学最后的荣光,因为之后原始部落的消减导致了人类学的转向,在科幻小说中也很少再有类似这样探讨两种文明的作品,更多的只有太空战争和不断突破的边疆。

  而按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如果仅仅是征服的是星辰大海那很好,但是如果试图征服的是星辰大海中的文明,我想地球的历史可能要放大后在宇宙级别上重演,对浩渺宇宙的探索和将地球的顽疾带往太空成了一对有趣的矛盾张力。在此书写成后三四十多年后的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共识,文明并不存在优劣。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原始人并不比文明人更落后,查尔斯·曼恩在《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中也表明所谓文明不过是文化对技术的适应程度罢了,亚马逊人适应了弓箭和肉眼我们适应了枪炮和仪器。

  本书中的微尘文明是一个极具古希腊思辨色彩颇有培根实践主义的文明,和蜜蜂一样分工明确,性别、语言、社会结构都很值得玩味,这里就不从人类学角度一一分析了。然而由于人口压力,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爆发战争减少人口,历史呈现出某种循环,导致他们永远离不开自己的星系,这和戴蒙德在《崩溃 : 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中举的旅鼠的例子如出一辙,在他的续作中继续思考人类社会与文明,为什么有些文明会消亡,有些文明得以延续至今。显然本书作者拉里·尼文和杰里·波奈尔通过自己的小说也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的担忧,微尘文明就是人类文明的镜子。或许也可以视为费米悖论的一个试解,为什么我们没有遇到外星人呢,因为他们和人类一样忙于内乱,兴起了又崩溃,根本走不出自己的星系,这该是多么忧伤的答案啊。

  当然在小说中,人类识破了微尘文明的计谋,将他们锁死在自己的星系中为人类所用,但是微尘人所举的希罗多德的故事让人又陷入了思考。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偷被国王抓住了,恳请国王赦免他,国王答应如果他一年内能教会马唱歌就特赦他,小偷同意了,其他犯人都笑他,小偷却说自己还有一年的时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也许国王死了,也许马死了,也许我死了,甚至说不定马真的会唱歌呢。微尘文明对自己仍抱有这种希望,这也是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丝温存,冷战时期世界末日的钟声可是时时在人们心头敲响。这也是海因莱因建议另外两个书名《马必须唱歌》《瓶中恶灵》的原因,他们恐惧潘多拉的魔盒希望晚些打开,同时又觉得太阳还会升起,马儿一定会唱歌。难怪同时期的海因莱因会放下热腾腾的《时间足够你爱》帮好朋友出谋划策呢,人类所拥有的未来只有无尽的等待了吧。

  如果你因此绝望的话,不妨看看星空吧,不要像罗辑一样害怕深邃的星空,正如NASA科学家Michelle Thaller所说:“What is human existence? It turns out it’s pretty simple: We are dead stars, looking back up at the sky.”西方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想让人类去航海不需要教会他们砍树做船,只需要向他们展示海洋的辽阔,同理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吧,人类可不就是群星燃尽的产物,古希腊因此认为人体中也有一个小宇宙,达到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和谐统一。

  宇宙没有远方,宇宙的尽头就是家乡,微尘不仅述说着他们自己的故事,也述说着人类自己的故事,我们即是微尘。

  参考文献:

  2.《黑暗森林》,刘慈欣,重庆出版社,2008

  3.《文化人类学》,康拉德·科塔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查尔斯·曼恩,中信出版社,2014

  --------------

  《上帝眼中的微尘》读后感(五):八卦一下这本书背后的海因莱因

  这本书在美国读者的心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出版的当年是畅销书,是各大奖项的夺冠热门,后来它也是各个榜单上的常客。

  其实,能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归功于海因莱因。没错,不是码了这么多字的两位作者,而是黄金时代的三巨头之一——罗伯特·A.海因莱因!

  在这本书1974年第一版的封面上赫然印着海因莱因的推荐语:

  ossibly the finest science fiction novel I have ever read.

  大概是我读过的最棒的科幻小说。

  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你们不觉得海因莱因的这句推荐语捧得有点儿过了吗?还有,两位作者是如何求到大师开金口帮着营销的?

  答案就在海因莱因写给波奈尔的一封信里。1973年,杰里·波奈尔把已经写完的初稿Motelight寄给了海因莱因。出于真挚的友情,老H花了好几天时间看完了稿子,然后回了一封巨长无比的信,最后还傲娇地表达了自己做为一名成功男士的烦恼之处。

  就是这封信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的命运。海因莱因深谙当时美国科幻出版业的各种套路,他在信中给出了非常详细的修改意见,除了故事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建议,连书名、厚度、定价、排版甚至拼写和语法错误都不厌其烦地叮嘱了。这得是多么深厚的友情才能揣着责任编辑的心看稿子啊!

  这封信实在是太长了,梗概如下:

  信的开头海因莱因自己写了个中心思想:

  1)这本书很重要,大概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第一次接触小说。

  2)这本书有一个大问题和许多小问题,但是都可以调整。

  正文部分:

  第一段大意:到时候我愿意替你们狠狠地吹嘘一通,但是稿子目前的状况不行,要改,改好了会非常牛逼。(所以知道那个推荐语怎么来的了吧……)

  然后是稿子的各种问题:

  1)标题Motelight对读者没有吸引力,必须改。海因莱因随便给想的几个名字:《上帝之眼》《马必须唱歌》《瓶中恶灵》。他还推荐两人从圣经旧约里找典故,甚至用哪个版本的圣经都推荐了。(成书最后定名为《上帝眼中的微尘》,出典是《路加福音》6:41 And why beholdest thou the mote that is in thy brother's eye, but perceivest not the beam that is in thine own eye?)

  2)小说结构上有重大问题。原稿的故事主线情节从第100页才开始,男主角在第32页才出场。老H建议调整,任何不推动情节发展的语句都要删,要删到只剩骨头,背景设定甚至可以压缩到一张年表里。(在后来的成书中,男主角第1页就出场了,主线情节也大幅度往前挪。而全书开头的那张年表就是在海因莱因起草的基础上改的。)

  3)人物形象塑造得不合理。男主角不讨读者的喜欢。海因莱因建议把男主塑造成典型的英雄,并且亲自写了近300词做为示范。

  4)考虑书本的厚度对定价的影响。海因莱因计算出以原稿的厚度定价大约在9.95美元——这个价格会吓到出版商,建议通过删减把价格下调2至3美元。(事实上该书第一版定价就是9.95美元,537页。)

  5)严格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和排印风格整理稿件。海因莱因还推荐了他用的编辑手册Words into Type(这本手册貌似目前在美国还是通用的)。当时写作都用打字机,录入和排版效率低,如果稿件不清,成本会提高。海因莱因还指出了另一点:如果你的稿子不规范,文字编辑就会替你规范,可能给你改的面目全非,到时候又得费工夫扯皮,导致定价和你的血压一起往上涨。(对付编辑真的有一套。)

  6)关于海军军衔和礼仪的各种介绍。

  7)称赞两人故事结局设置得非常棒。

  8)原话是:It is loaded with errors in grammar, in spelling, in punctuation, even some in usage.然后就开始给改拼写错误,纠正语法。他还特别指出两人拼写单词时ie和ei的位置总是傻傻分不清楚。(我们中学的时候也这样,有没有?)

  改啊改啊改啊改完之后,海因莱因抬头一看,凌晨2点半了。这封信的正文终于结束了。下面是一段长长的ps和另一段长长的pps。这个pps比较有趣,大概翻译一下:

  这礼拜我手上还有两本手稿和排版毛样,我扫了一眼,基本不打算读了。它们都是千篇一律的常规水平。如果是手写稿,但作者不是我认识、喜欢并且信任的人,我就会原封不动的退回去。如果是排版样,我瞥一眼就扔了。收到未出版的书稿我一般是不回应的,否则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我今年一月份的时候看了一本稿子,然后就再没看其他的,直到你们这本寄过来。一月份那本我不愿意给他们写推荐语。我最后一次给人写推荐语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就是写给你的第一本书。

  我跟你说这些是因为我狠狠地吐槽了你们这本书。我愿意读这个稿子完全是因为你们俩都是我的朋友。我批得这么狠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我希望它能成功。

  我不愿意看别人的稿子,是因为我没时间免费给人当文学评论家——操,我连关心最新科技进展的时间都没有!

  我不是故意耍大牌,我只是事情太多、时间太少。这礼拜我推掉了一个电视节目、一个广播节目和一个纸媒采访,都是关于我新书的。(《时间足够你爱》,1973年6月出版)但是我花了五天时间啥也没干,就在改你们这本书。因为我觉得它大体上非常棒,我希望它能成功。

  两位作者收到信之后当然是感激得不行,按照意见改完之后又寄给了海因莱因,海因莱因又给他们改了一遍!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版本里头有多少东西都是海因莱因写的!他非但不署名不拿版税而且还给写了这么夸张的推荐语!简直不敢相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附《上帝眼中的微尘》历年奖项和排名:

  197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提名(夺冠的是勒古恩《一无所有》)

  1975年轨迹奖最佳长篇第2名(夺冠依然是勒古恩《一无所有》)

  1976年星云奖最佳长篇提名(夺冠的是霍尔德曼《千年战争》)

  1987年轨迹奖All-Time Best SF Novel第13位

  1998年轨迹奖All-Time Best SF Novel before 1990第30位

  2011年NPR票选史上百佳第61位(《一无所有》排在第78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