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溪寻茶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溪寻茶记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1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溪寻茶记的读后感10篇

  《安溪寻茶记》是一本由谢文哲 主编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溪寻茶记》读后感(一):不仅是茶

  这书读得慢。

  在童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是与茶叶有过交集具体说是上小学的那段日子

  学校对面的山头,是属于村里共有的一片茶山,似乎还是大公社时期留下的,后面再没人打理但还是有很大一片茶树顽强存活着,有需要家庭就会赶着去采一茬早茶,大概也就够家里喝到来年。我们每年春季的勤工俭学任务就是去摘茶叶,或者老师们也只是找这么个借口孩子们疯玩上一天不是真能摘回多少茶叶。

  真正认真摘茶叶是跟着奶奶,奶奶自家地里也有几颗茶树,会带我去一起摘。我最喜欢早春的第一茬茶,尖尖的芽,很嫩,一掐就断在我手里,可爱得很。后面的茶就没那么好了,我还是只爱摘没长开的嫩芽,常常是我先摘一遍,奶奶在后面再捡一遍。

  奶奶自制的茶叶完全我家一年喝茶了,还是有剩余。最好的茶叶往往会用来送人,次之的待客时用,自家人常年煮茶用的茶叶则是普通茶叶。或许是经常喝味觉反而不再灵敏,此后再喝其它茶叶,总感觉都是差不多味道,不至于留下多么深刻印象。即便是后来朋友送的号称极其高档的茶,仍感觉很平常,甚至还不如在老家喝的茶来得嫩。

  在我以前的记忆里,茶叶始终是很平常的东西,即使后来知道与之相关的内容多了,仍难以改观最初的印象。我得承认,骨子里就是一俗人受不了功夫茶的那一套繁文缛节,也不懂什么茶文化茶道。幸好,这本《安溪寻茶记》并不是单纯在说茶,更像是一本地方志,安溪的风土习俗人文景致作者一一道来,倒也蛮有乐趣

  书放在家里,大多是在晚上小屁孩睡觉以后翻开,读得很满,断断续续翻了快两个星期,基本上一天一两章。对茶其实兴趣不大,最喜欢的反而是作者提到的典故传说,比如相思桥啊,台湾王永庆先生故里啊,乌龙茶的由来啊等等之类的,让我看得津津乐道。我的老家也会有类似小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真假完全无法考究,但这早已不重要庙宇寺院是非独特的,早些年,科技远没有如今发达,人对自然依赖更甚,也就对自然心存敬畏之情,把有个好收成的希望寄托神明,恰恰是这种心理人们保留有最朴实善良之心。 可如今的我们,还有什么信仰?还对什么心存敬畏呢?

  安溪以茶文明,如今更是形成产业少不了就有商业化运作,过渡包装、炒作也是在所难免,这是我所不喜的。但还是希望可以去安溪看看,不管所谓的商会,单单看看山,看看茶,大概是很不错的,应该能让我闻到很久以前记忆中茶叶的味道吧。多少也是被书中照片蛊惑吧,好山好水好茶。

  《安溪寻茶记》读后感(二):生活可以无酒,但不可无茶

  作为一名伪茶迷,对茶认知不多,但每逢听到茶却莫名的兴奋,看到有关于茶的书就想上前看一看。从《茶经》,到《茶之书》,无不放过,但伪茶迷的本性难移,读到一半就觉得索然无味。虽然对茶文化认识不多,但从小在爱好饮茶的小城中成长,也知晓了茶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在我的印象中,茶对于人们来说,不像琳琅满目饮料,也不像香酒,人们心中,说不清茶到底是什么,但就是离不开它。

  《安溪寻茶记》这本书,循着安溪的山,一路寻找,让人“品尝”了安溪的茶,知晓了茶背后是安溪世代人们的迁徙,历史的更迭,文化的变迁。初看这本书的时候,颇感吃力,因为书是循着安溪的山讲述着人和事,茶和文化,内容繁多容易让人走神。为了不让自己半途而废,在看书时,我需要不断把自己置身于安溪各地,并作为一名安溪居民角度融入其中,跟着作者的脚步前行。这样一来,安溪山的美,水的清冽,茶的甘甜,人的淳朴也一一呈现在目。

  这本书像是安溪的地方志,讲述安溪的历史,人与传说,民间故事。如果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溪人,在熟悉了安溪的种种之后,再看这本书的话,相信是充满亲切感和兴趣。但作为一名“外人”来说,可能少了一份亲切,但却多了一份对茶文化的理解

  从安溪的这杯茶中,可以看到一个缩影,这个影子中有中国人对茶的态度。在书中,作者谈到,“安溪人一年到头离不开茶,茶叶贯穿着安溪人的一生,茶的仪式笼罩安溪人生存的一切时空场合……在一个个仪式中,茶完成了从物质的茶到精神的茶的超脱,真正达到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完美融合。”在这里,茶是系带,连接人与人的交往,连接着物资与精神,连接着文化,让文化传承。安溪人心中的茶,就像是国人心中的茶。在茶中,人们喝出的是对生活的另一种提炼。人们对茶有敬畏之心,又有亲切之情。

  对于茶是系带这个观点,我一直赞同并且深有感受。有段时间上山晨跑,下山的途中,有几个晨跑者在路边摆出个茶局,简陋的土灶,大铁锅古老的扇风的鹅毛扇,十来个小茶杯。路过的人,都可以上前要杯茶喝。大家聊生活,聊茶,就像是故友,茶客一批换了一批,泡茶的人也换了一批又一批。后来才知,大家都只是路过的,并不相识。但是,那泡茶、饮茶的场景,却让我觉得那就是相识的人,在畅饮着。茶就是有这个魔力,减去人的距离,变成生活的必需品

  饮茶是安溪人的习惯,也是国人长久保持的生活习惯。有人饮茶并不讲究,咕噜一大杯下肚,不分茶质。而有的人却喝得讲究,对茶有更深的要求。就似书中写着,“水为茶之母,泡茶时,好水才能激活出好茶的甘醇清香。”作为不熟悉茶的人,经常咕噜一口就把茶喝下去,不论茶如何。而常年饮茶,对茶有研究的人,就知道,要冲泡一杯好茶,水质,水温,是多么重要。因而,经常可以遇到上山挑水的人。每天早上上山晨练,挑着几个塑料桶。晨练完下山,就挑着满满的几瓶水。一路颠簸,只为了喝出一杯好茶。

  有人说中国人喝茶的习惯会被咖啡店的入侵而改变。而咖啡店大规模增长之后,爱喝茶的人依然爱喝茶,而且将茶发展得更为儒雅,更具文化性。人们依然会爱着一杯茶,因为茶就给人静谧空间,让人有短暂清净、自我的时间。茶对于人来说,是生活滋味的反衬,就像有人在茶中饮出了生活的滋味,有人饮出苦涩,有人饮到甘甜,各种滋味,与人的心境有关,就如每一个饮安溪铁观音的人一样,“品尝过的人,有说豆浆味的,有说棕叶味,有说茶汤滋味中含有骨头的,也有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安溪寻茶记》读后感(三):有种生活叫茶

  煮一壶清茶,坐在角落安静读书,悠然惬意。家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六七把茶壶,摆着不同材质的几盏茶杯。一把壶为了喝绿茶,一把壶为了喝红茶,一把壶为了喝乌龙茶……每种茶有它自己的味道,每把壶有它专属的匹配茶种。我管这叫生活,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即使是个爱茶之人,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有些枯燥。不是书不好,只是书里点太多,让我一时有些抓不过来。有时间,还是多读两遍吧

  这本书像游记,把整个安溪,每个产茶的地方,每座山,每座庙都做了详尽的描写,读过之后,便心向往之,想去看看那个美妙的地方,想去品品纯正的当地茶种,想去感受书中描绘的那云雾缭绕的仙境

  这本书像史书,将有关安溪每一个地方的历史都那么娓娓道来,将有关安溪每一个地方的人物都轻轻述说。李光地、郑成功、詹敦仁,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书中,记述着他们与安溪千丝万缕联系

  这本书像神话,讲述着安溪各地、各茶种的名字由来,各种传说。梅占,铁观音,乌龙茶,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凄美的故事,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就算不为了增长知识,也绝对可以增加与他人交流的谈资,不失为这本书的最大“副产品”。

  这本书像教科书记录着安溪各地婚丧嫁娶围绕着茶的各种习俗。祭祀用茶,出嫁用茶,迎亲用茶,入殓装棺依然要用茶。处处是茶,处处有礼。茶被视作吉祥之物,安溪人一年到头离不开茶,茶叶贯穿着安溪人的一生。

  这本书像务农指南,从土质情况到扦插技术再到发酵手法,让像我一样对此一窍不通的人,也能了解个大概。

  这本书像摄影集,集合了包括法国摄影家阎雷在内的多位摄影家作品。将美丽的安溪,如仙境般的安溪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幻如画,美不胜收

  书里讲佛与茶的渊源,讲佛、禅、茶一体的茶道真谛,讲一个个有关茶的仪式。

  书中内容繁多,读罢此书,像用茶对心灵做了一次洗礼。感受着书中村民“坐在石阶前,品茶闻香、闲话家常”的小小幸福向往着詹敦仁“闲伴游云野鹤,时携挚友行吟”的生活境界期待着用茶完成从物质的茶到精神的茶的超脱,达到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完美融合。

  《安溪寻茶记》读后感(四):一片树叶韵味

  一片树叶的韵味

  “有一种红壤它适合茶树和诗歌生长/兰花香桂花香/是什么让人神清气爽天地造化高山风骨日月精华/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观音托梦,安溪茶乡。”这是一首赞美安溪铁观音的茶诗。追香寻韵,不能不去茶之发源地探源。安溪,茶之原乡,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茶都。品着茗,捧着安溪茶叶的“江湖”图谱——《安溪寻茶记》,人生岂能不快哉?

  安溪,古称清溪。一叶芳华,一杯浓香,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则传奇,彰显着安溪茶文化的神奇广阔。在谢文哲先生主编的《安溪寻茶记》一书中,作者选取了安溪县内32个有代表性的山头,循着茶叶的脉络,以人文为关注点,集故事性、历史性和资料性于一体,历数山上地中凡“重要者”,其中不乏“首次发现”。

  同时,书中还配有法国摄影师阎雷等众多摄影师为安溪拍摄的230多张照片和书法家王乃通专门绘制的安溪“山头图谱”,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安溪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图谱还把安溪的产茶名山、各种名茶及涉茶名人一网打尽”,堪称安溪的“大百科全书”。

  “未讲天下事,先品铁观音。”茶,已经是安溪人文化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耕耘山水间的安溪人种茶习茶,安溪人在山水寄情的环境中过着“春而耕,一梨雨足;秋而敛,万顷云黄”山水可依的田园生活,“是非、名利荣辱、得丧,皆不足身心之害”。

  文脉泽、山水浸润的安溪茶,在“清水高峰吞云吐雾”环境中,“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安溪,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资源,也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诸多文人雅士游走于安溪的山水之间,品茗于怀,探幽安溪“树稠荫掩映,竹茂影蹁跹”的意境享受着“一日旷游一日仙”妙境里,感怀于“亭高风露笼,殿古雾云烟”的幽静,赞叹于“岩峦叠累插天远,溪水盘恒绕地通”的峻美,只叹“一般清致景,俗笔难传焉”。

  安溪是茶的故乡,也是中华文艺宝库中一件璀璨夺目的瑰宝。尽管本书选取的“山水”仅是安溪的一小部分,但正是这一小部分撑起了安溪山、水、茶、人的“骨骼”。在其中,我们看到了美景,看到了古迹,看到了风俗,看到了信仰,也看到了宗祠、族谱、名士。当然,更看到了只爱土地和茶叶的安溪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大山般的博大包容,赋予安溪的风物以各种意义,孕育出多样和谐的文明,创造文字无法穷尽的安溪茶的“文字传奇”。沏泡一壶好茶,品啜一口茶香,既是民俗,也是习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安溪之美,美就美在溪水长流,美就美在洋溢着茶的清新高雅灵性品味这样“一种清芬忘不得”寄情山水羽化而成的安溪铁观音,就连古人感叹于此茶的“余香绕齿袭人清”。这岂不是好山有好水,好水有好茶的千年绝配?

  发表于2015-03-02 《城市经济导报》

  http://www.ceeh.com.cn/html/news/2015/03/02/20150302114057_0.html

  《安溪寻茶记》读后感(五):天地人茶,相生相承

  说起来有些因缘际会恨晚,从小出生在鄂西茶山的我,几乎是在云雾绿茶的清香萦绕中长大为人。十八岁背井离乡收拾赴学的行李时,母亲不忘往箱子里塞进一包珍眉,并反复叮嘱我,你自小喝灌了家里的山泉水,到外地读书,觉得水里有味的话,丢几片茶叶进去就好了。前二十年虽日日饮茶,但并不爱茶,茶之于我,不过是几片沉在水底的叶子,去除水里的他乡异味,无关乡愁

  毕业工作,辗转数个城市来到北京,爱上的第一味茶不是母亲挚爱的珍眉新绿,也不是父亲必备的茉莉香片,而是一个加班的夜晚,一氲台灯光影里,一盏玻璃杯中随意泡开的铁观音。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思来想去,深觉词穷,只能盗用温庭筠的一句诗:“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仿佛体内有一处闭关多年的脉门,在那个更深露重的夜里,被一缕沿着杯壁缓缓升腾的香味瞬间打通了。从此,我爱上了茶。

  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恋茶,是自铁观音伊始。当我渐渐喝多了各地的佳茗,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风味间,悟出茶同人生、绽放有时的道理时,我仍然深深记得当年第一口铁观音余香萦齿的滋味。从来佳茗似佳人,铁观音的高香、清韵,那么鲜透,那么明丽,邂逅她,真如人生初见,一眼万年。

  都说“春水秋香”,秋天的铁观音,最是甘美。拿到这本《安溪寻茶记》时,刚好是一年中最好的秋观音上市、略放几日后滋味最佳的日子。既然无缘远赴,不如一边泡开一壶铁观音,一边跟随这本书,神游一次安溪。

  茶名皆美雅,铁观音尤其。关于“铁观音”的由来,说法种种,流传最多的是以下两个版本——

  一说乾隆六年,王士让远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安溪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此茶为茶中珍品,转献乾隆。饮茶成癖的乾隆果然欣喜万分地召见王士让,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观茶叶形似观音,叶底厚实,如铁压手,便赐名“铁观音”。

  二说乾隆年间,安溪乡民魏饮总在每日清晨,以一杯清茶礼拜于观音像前。一日他在乱石隙中发现一株叶片闪闪发光的茶树,便移至屋旁,精心栽培。摘叶成茶后,茶叶较重,暗绿似铁,魏饮便顺口称其“重如铁”,又因该茶兰香馥郁,便特用它来供奉观音。久而久之,人们便改称此茶“铁观音”。

  无论哪种说法是真的,又或者两者皆是,无疑都佐证了安溪作为一片大溪横流、龙山拱峙的钟灵毓秀之地,并非单凭一方水土,而是因天地、因众生、因信仰、因情怀,才孕育出铁观音这般传饮至今的佳茗。

  天地人茶,相生相承,三十二座山峰,三十二篇铭文,二百三十多幅精美图片,精心绘制的名山图谱……以序中的语句来表达,循着这些做人文地理的“爬梳”,会深深感受到正是这些代表性的山头,撑起安溪山川的“骨骼”。私以为,观音韵,就是那一脉让安溪文化生生不息的“精魂”。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纵偏爱铁观音,也不知水中绽开的一叶一脉里,传承着多少阳光雨露,又浸染着多少千年的绝代风华。在凤山,朱熹当年登临的凭虚阁如今早已倾塌,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徒留一句“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楼虽颓,茶犹生,在笔架山,今岩寺后至今尚有数株老枞,每逢新岁,绿萦枝头,沉默地见证着往昔岁月的一枯一荣。

  比起雕栏玉砌,更让我感怀的是人事音书。每年正月初六,在清水岩,传说清水祖师迎春巡境的日子里,人们会奉上清茶,在祖师佛像前礼诵:“恭迎清水大师,敬献清茶三杯,伏乞恩主一半下山绕境,一半守护山岩,大德大祥,大福大量,庇佑四境,照顾名山,爱护善信,宽恕子民,敬祷。”

  这种仪式带来莫名的美感,也传递着一种珍贵的信念,人在承受大地无私滋养的同时,必须对土地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所谓天人合一,莫过于此。回想起在我的家乡,春茶开采之前,诸多茶园的主人同样会着盛装,奉瓜果,祭上这样一台略显神秘的祷告,乞求那些遥远的先祖,保佑这一季风调雨顺。从前我不懂,现在我深以为是。

  虽然写下了满篇的感言,但我得坦承,断断续续地,我尚未读完这本厚实的大书。对于一个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更了解安溪茶文化的人而言,那些遥远的往事,不朽的传奇,夹在偶尔显得有些“规整”和“主旋律”的文字里,需要细细读,慢慢甄,甚至按图索骥。这样的书,大概最适合放在身边,当心境恰好的时候,泡开一壶,翻开任何一页,随意读下去。茶也许凉了,没关系,铁观音耐泡,再注一水就是。合书举杯,抬头望月,乾隆当年杯中的倒影,正是如今这一轮皎皎明月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