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莎士比亚是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莎士比亚是谁》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2 20: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莎士比亚是谁》的读后感10篇

  《莎士比亚是谁》是一本由(英)迈克尔·伍德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4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莎士比亚是谁》读后感(一):谁是莎士比亚?

  几百年以来,莎士比亚一直是被世界所公认的最伟大的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个优秀诗人。那些耳熟能详作品,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无一不在戏剧史甚至是文学史上都闪耀着熠熠光辉,而他本人亦因作品的光环而在历史长河之中成为最为闪耀的星光之一。

  但是若有人问你莎士比亚是谁?除去你记忆中这些教条式的解释,还有什么是在提起这个名字时能够在你的脑海中回想到的?

  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的迈克尔·伍德试图在他的作品《莎士比亚是谁》中还原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或者说是解密谜一样的莎士比亚。

  与一般的传记作品一样,本书也是从剧作家的家族历史渊源开始入手讲述,像是一根笔直的线条,从头至尾看似简单明了,却又将这根线条放置在了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之中,与莎士比亚个人相关的一切枝枝蔓蔓都在这这根线条周围缠绕。所以要了解莎士比亚其人,了解他的亲人了解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环境,了解他作品的内容风格等等一切值得我们去细究的东西也许才能窥得他内心的一二。

  历史总是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本书的作者就是用一种拍记录片的方式,在还原记录一个伟人一生。从他咿呀学步到被所有的时代所铭记,这看似短暂漫长的一生所经历故事像是一场伟大的冒险。所经历的悲痛,所获得的荣光,都是这个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创作源泉。而他的作品风格也并非一成不变,早期的作品,就像是斯宾塞对他的评论一样,是一个“温和牧羊人”,儿子过世以后,打击甚大的他,创作转向探索黑暗深远”,企图去挖掘任性当中的黑暗,用作者的话来说“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对整个人类有力昭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莎士比亚是谁》把莎士比亚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去剖析,全书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当时沃里克郡的传统社会及其因都铎王朝宗教改革所引发的冲突以及各种历史事件分析,进而去解构这些看似无关的时间和事件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甚至是人生轨迹影响

  相对于其他的传记作品而言,这本书有一个很用心地方,那就是每一章的下面的内容都被小标题分成很多块,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这些事件对于莎士比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使得整本书更加有条理,每一个小标题像是一个过渡,对内容的总结提炼的同时也让读者事先有了一个大致了解,读下面的文字就像是一个读解答问题的内容了,不像是一般的传记作品那样读起来枯燥

  但是莎士比亚是谁?谁是莎士比亚?读完本书以后我只能说我粗略了解了伟人的生平事迹,了解了他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了解了他的感情世界,但是绝不敢妄言说已经了解了全部,我想更多的了解应该要从他的作品中去寻找了。

  而作者迈克尔·伍德笔下的莎士比亚,就像本书封面所写:“他不是文学史上的符号,也不是电影中的翩翩情圣,但他的模样自今栩栩如生生活经历与创作过程总是引人遐想”。而我想这遐想就是对他最好的注解,因为他是神秘的,充满梦幻的,让人感觉到无限的爱和温暖

  《莎士比亚是谁》读后感(二):谜一样的莎士比亚

  在中国人堆里要是问“孔子是谁?”,估计没有人原意搭理你,因为这不是个问题,只有极少数人不知道。山东的老百姓可能称呼“孔老二”,尽管觉得山东出了一个圣人面子,但也没觉得他那么高大上,不拿他当外人,有点文化的人会说“孔夫子”,如果你要是知道得多点,可能会说“孔子名丘,字仲尼”,而他的故事呢,你会想到周游列国、唯小人女子难养也、开私塾弟子三千等等。

  但要是问莎士比亚是谁?我估计有一部分中国人可能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是小学以上文化的人至少会知道他写了很多剧本,了解多一点的会说他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英国大文豪等等。相比之下,可能知道中国古代戏剧家关汉卿、汤显祖的人反而会少。

  其时,中国人对孔子又了解多少呢?邻居家的二哥,你了解他的思想吗?世人仰慕的孔夫子,你知道《论语》中的那些“微博”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吗?这是孔老二说的吗?这是孔老二说的原话吗?这全是孔老二说的吗?为什么统治者时而把他放在供桌上,奉若神明,时而把他踩在脚下,视为粪土呢?更不用说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毒药还是良药这等深层次的问题了?

  诗人乎

  说实话,在读《谁是莎士比亚》这本书之前,我是想全面深入了解一下莎士比亚,对于他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创作剧本的道路尤其感兴趣,因为我只知道他是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到伦敦演戏、写剧本去了,竟然还出了名。可是,很快我就发现作者一直在称呼莎士比亚为“诗人”,这与我的前期认知不符,就好比一介书生的孔老二突然被人演绎功力十足的武夫一样,有点违和感。

  莎士比亚写过诗,小的时候先是写诗,再当演员,后来才走上剧本创造之路,共写过38部戏,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所以,维基百科才会介绍他是“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演员,被广泛誉为最伟大的英语作家和世界杰出的剧作家。”(William Shakespeare was an English poet, playwright, and actor, wide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rit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world's pre-eminent dramatist.)莎士比亚一生写过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叙事诗和几首其他诗歌,并且在其人生的后30年,真正地意识到了诗人的责任在于“说出我们的感受,而不是我们应该说的”。(In his late thirties, pursuing his own path between the extremes, Shakespeare had hit on the true duty of poets: "to speak what we feel, not what we ought to say.")

  但是,他作为诗人的名声要远小于剧作家,为什么作者会从头到尾以“诗人”来称呼他呢?而且大部分内容是在探索他作为剧作家的生活经历,因为通常我们都是拿某人最突出成就来标榜某人,这就好比说孔老二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但我们一般尊他为“万世师表”或“至圣先师”,从来没有称呼他是乐师或射箭高手

  况且poet这个词,除了是“诗人”的意思外,还有其他意思。根据韦氏词典(Merriam Webster),poet有两个意思:one who writes poetry和one (as a creative artist) of great imaginative and expressive capabilities and special sensitivity to the medium,即“诗人”和“富有想象力艺术家”。我原来翻译诺贝尔奖委员会莫言的颁奖词时也碰到这个情况,莫言显然不是诗人,不如莎士比亚还写过诗,因此说Mo Yan is a poet肯定不是称他为诗人,我采用的是第二个意思“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家”。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乃是因为这涉及到对莎士比亚的定位古人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但我没有看到In Search of Shakespeare的英文原文不好妄断,暂且存疑不表。

  10年的人间蒸发

  Then again,我最初的疑惑是莎士比亚是如何走向剧作家这个职业的?

  我不能不佩服作者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熟悉,也不能不佩服作者对莎士比亚生活经历的考证之严谨,有证据的都是可以证实的,而没有依据只有传闻的都归为假设,让我们循着莎士比亚的生活足迹,他的出生地、家族、表演戏剧的地点接触到的各色人物,了解了其戏剧与其生活之间紧密的内存联系,作者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从而使得莎士比亚的生活和戏剧两相印证,从戏剧中看到莎士比亚的影子,我想至少可以证实莎士比亚就是那位出生在斯特拉福德镇、曾经做过演员的莎士比亚。至少证明了莎士比亚真的存在,而且不管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是他模仿、借用、合写,但肯定与他有关,或由他单独写成或主导写成。

  Alas,作者的追踪陷入了困境。从1582年莎士比亚结婚,到1592年第一次在伦敦剧场出现,他是如何从一个小镇到的伦敦,因何和何时去的伦敦,怎么和剧团扯上关系的,如何从一个热情少年诗人成为一个技巧娴熟的剧作家,除了发现期间他的孩子受洗记录和1587年9月的一次法庭记录,其他全是空白,找不到任何证据。他是从一开始就有志于戏剧创作,还是因为不得已离开家乡,继而为生活所迫,凭借自己一点文采,阴差阳错地走上了戏剧创作之路呢,不得而知。这是一个励志故事呢,还是一个骗局,不得而知。

  这说明剧作家在当时并非什么明星大腕,没有人觉得要关注他,要报道他,要写他的故事,尽管莎士比亚并非浪得虚名,尽管后来誉满全球

  戏剧一直是英国本土文化的重要因素。而且时值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实行的是专制事无巨细,一律严控,怎么对一个意识形态宣传阵地的剧作家竟然没有丝毫的记录呢?

  收获

  虽然旧疑未去,又添新疑。但我还是有所收获。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论是语言,还是人物性格,莎士比亚的戏剧都有反映,这从作者的考证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或者说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很难进行文学创作。

  文学艺术来源于穷人的生活,所谓穷文富武。莎士比亚需要不断地在剧团间转换收入不定,生活、居住条件艰苦地位不高,但仍然取得了如此成就。试想如果他是一个土豪,或者有贵族身份,接触不到社会底层的生活,他的作品还会受到大众欢迎吗?我还没记得哪位文学家写作时富得流油呢。

  文学艺术还是需要大城市环境的,设想莎士比亚在小镇上呆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到伦敦,可能就没有机会施展他这项潜能了。

  真正的文学艺术需要接受市场检验(我不是说那些为政治宣传而写的文学),我想莎士比亚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事业根置于市场的需求,接受市场的检验,接受时代环境的检验。

  文学艺术是需要大时代环境的,所谓乱世英雄,也会出英才。莎士比亚创作的时代正介于“垂死和新生之间”,宗教冲突、阶级矛盾内战和外敌的威胁造就了当时英国的动荡观念的冲突,如果莎士比亚早出生或晚出生二三十年,也就没有了莎士比亚。因此,作为一个文化人,不要哀叹自己时逢乱世,生不逢时,而是要把混乱的时局当成自己的机遇,而不是威胁。如果经历过大浪淘沙还能存活下来,那你就会得其所哉。

  如果想研究莎士比亚,研究莎士比亚的戏剧,或者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本书都是必须读的,因为它会带你到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而且书后有一个延伸阅读,作者列出了研究莎士比亚的一些著作,值得参考。如果在读本书时能够对照着作者提到的戏剧出处,仔细研读,定能收获颇丰。

  当然,作者还拍了同名的记录片《寻找莎士比亚》,也值得一看。

  《莎士比亚是谁》读后感(三):大时代造就的大作家

  《莎士比亚是谁》(或译《寻找莎士比亚》)是BBC广播出版公司出版的作品之一。BBC广播出版公司,因其出版制作的与BBC广播电视同步的系列节目书籍而闻名。加之本书的作者迈克尔•伍德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作家于一身,所以全书的叙述风格更贴近于纪录片的旁述。

  众所周知,威廉•莎士比亚是16 世纪后半叶到17 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一生创作了37 部戏剧,154 首14 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他的剧本被翻译成世界上多种主要语言,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剧作家。但这些内容并未本书中再次阐述,正如书封上那行小字所述“他不是文学史上的符号,也不是电影中的翩翩情圣,但他的模样至今栩栩如生,生活经历与创作过程总是引人遐想”——是怎样的生活环境为莎士比亚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又是怎样的生活经历塑造了莎士比亚独特的写作风格及创作特色?作者迈克尔•伍德认为要想打开莎士比亚思维世界的大门,关键在于了解诗人所处的传统社会及其因都铎王朝宗教改革所引发的冲突。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当地的手套商,同时也是镇里的“头面人物”。因为父亲的生意往来,还是个孩子的莎士比亚认识了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熟悉了生意场上的赚与赔,他善于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特别擅长描写社会交往。这些在他后来的文字中都有体现。

  大约1585~1595年,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那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年轻作家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多为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写十四行诗来取悦喜欢的女人”(p87),而后“热情的少年诗人成了一个技巧娴熟的剧作家”(p99),因其成功的历史剧作品而名声大噪,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喜剧,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还是很幽默的。

  但,命运总是在出其不意的时候给人重击。1596年,莎士比亚的赞助人亨斯顿大人及诗人唯一的儿子哈姆内特相继去世,这给诗人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也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莎士比亚的主题、创作风格、语言风格以及意象都渐渐发生了变化”(p180)。且1596~1606年时值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社会的各种矛盾开始尖锐化,往日的繁荣稳定变成了普遍的动荡不安。这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高峰时期,也是他的悲剧时期。

  1607~1611年,这一时期的封建王朝更加暴露其专制的本来面目,清教徒力量壮大,他们同王权的冲突越来越尖锐,人文主义者所抱有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更难愈合。专横的王权和清教徒控制的议会都极力压制言论自由。詹姆士一世上台后,提倡迷信、生活奢华影响到舞台,贵族流派风行一时,流行的、描写市民的风俗喜剧又缺乏深刻内容。戏剧界以及整个文坛出现了一股颓废潮流。此时的莎士比亚已经是40多岁的中年男人,他不再担任演员,但仍是剧团的股东,有时还充当执行导演和剧本指导(p372)。新人取代了他成为剧团的主要创作人,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莎士比亚转向了神话传奇剧的创作,开启了他的浪漫主义传奇剧时期。大约在1611年他离开了伦敦和剧坛,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发表重要作品,直到1616年去世。

  莎士比亚生活的历史时期正是新社会思维挑战旧世界观念的时期,这同时也是一个内战和弑君的年代。新世界被发现、旧世界逝去、人民起义、君王被推翻、妇女要求与男子平等……从宏观到微观,莎士比亚的作品贯穿了这些内容和理念。《莎士比亚是谁》一书中除了剖析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之外,还提到了一些“八卦”内容,比如莎士比亚第一个恋人、他曾经爱过的“漂亮男孩”、与“黑肤女士”的婚外情、及莎士比亚女儿的家庭丑闻等等。翻开本书,让我们深层次了解一下学者眼中的莎士比亚是不是世人所知的文豪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谁》读后感(四):解谜莎士比亚

  转自南方都市报

  莎士比亚生活在16世纪,那时中国正是大明王朝,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中国著名剧作家是汤显祖。莎士比亚对于英国人来说是准古典文学,莎剧的语言更接近中世纪的古英语。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在西方是一门比我们“红学”更加庞大的专门学科,各种莎士比亚的论著汗牛充栋,但关于莎士比亚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其实很少,他的一生大部分都是谜,所以历史学家和莎学学者不得不从其他方面去挖掘莎士比亚一生的面貌。

  本书作者迈克尔·伍德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是英国皇家历史协会成员,并且是B B C纪录片知名导演。他的这本传记力图将莎士比亚的生活片段与历史证据关联起来,以生动有趣并充满立体感的文字带领人们去观察这位文学巨匠。

  莎士比亚生活的16世纪的英国正是从中世纪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变革时代,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是率先实现伟大的文化和心理变革的国家,所以莎士比亚既接触到旧世界的观念,也触碰到现代社会的挑战。此书作者认为,“要想打开莎士比亚思维世界的大门,关键在于了解沃里克郡的传统社会及其因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所引发的冲突。近30年来,历史学家对都铎王朝时期的宗教改革史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当然,这也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量莎士比亚的一生。”因而本书不仅可以当做莎士比亚的传记看,也可以当做反映当时英国社会历史的通俗读物看。

  《莎士比亚是谁》读后感(五):时代里永不消歇的跫音

  文|橘川大人

  斯宾塞这样评价他:“无人媲美的温和牧羊人,就像是有着高深创造性思想的缪斯,一如他自己的豪言壮语。”罗伯特•格林的印刷商亨利•柴特对莎翁的评判也很有意思:“做事正直,为人诚实,在生活中和在艺术上都很有魅力。”批评家弗兰西斯•米尔斯说:“莎士比亚是英国最卓越的悲剧作家。”或许威廉•莎士比亚生来即是为了创作戏剧和诗歌,他将英语发展到了一种极致的巅峰高度,一直在试图穷尽语言的各种可能性,探索词汇背后那些不能被表达出来的物事和意绪,“说不出的才是最好的”。对英语的这种挖掘和锻造,在他之前,无人做到,自他之后,新生作家无不是踩着他留下的车辙踽踽行进。

  一个能够写出不朽作品的作家,必定是一个对生活有着独特体验的人。这类作家往往擅长在创作中熔汇他所经历的不同事件、多重元素,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生活给予他的源源不断的灵感。莎士比亚即是如此,对不同寻常的事物永远抱有不竭而强悍的好奇心,“他的戏剧中充满了远方领土、外来商品、奇异的人工制品以及具有异国风情的东西……通过这些异国世界的零星之物,他探讨文化在相互之间的改造中产生的歪曲和讽刺”。

  每每在创作一部新剧之前,莎士比亚习惯于将相关主题的资料和书籍统统搜集起来,经过全面细致的阅读之后,谨慎下笔。比如在写《暴风雨》这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品时,“他将同时代的新世界人类学的文献用于有关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话语”,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和写作的固定模式,这些手段可以表明,“莎士比亚可以将故事和知识界的潮流令人眼花缭乱地玩弄于掌心,将它们变成娱乐普通大众的东西”。

  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关于莎士比亚的宗教信仰问题,是本书热衷于探讨的焦点。但书的作者似乎也在玩味中,将答案搞得扑朔迷离。作为一名给皇室表演的演员、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似乎不得不在表明自己的宗教立场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尤其是在那个宗教迫害比比皆是的年代里面,出生于天主教家庭的莎士比亚应该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在迈克尔•伍德的讲述之中,鲜有明确突显莎翁宗教立场的句子,这使得本书具有了一种谜一般的氛围。“也许在成年后他失去了天主教的信仰。但在他心中,从母亲的哺育那里汲取的和扎根沃里克郡的东西一直保留着”。“莎士比亚是一个基督徒,但他思维宽广,对任何权利体系的怀疑都是很明显的。良知是个人的事情……他的内心自有主张”。像许多著名的作家一样,莎士比亚发现自己“游离于不同的世界,对双方都有同情和忠诚”。或许天主教徒约翰•邓恩说的很对:上帝仁慈的渠道在两方都有,他们是上帝恩惠的并蒂花……他们之间的纷争并不是救赎的根本。

  懂得如何在罅隙中带着镣铐跳舞,是威廉•莎士比亚在那个年代学会的生存之道,也是可以透过他的作品能够感受到的对一种高居于宗教之上的人性之颂歌。文学是要触及人的灵魂的。“人的感觉——也只有感觉——是威廉赞同的东西”。

  和生活在同时代的西班牙黄金世纪著名剧作家洛佩•德•维加相似的是,莎士比亚也很善于取悦和娱乐大众,他的作品人物是国王和王后,牧师和女巫,母亲和父亲,小丑和神仙,“这一切都有助于解释他在自己观众眼中的极大普及性”,但是和维加有所不同的是,“他的故事存在于深刻的心理层面,超过对人物刻画、爱情与友谊、权力与痛苦的语言。穿越在各种文化之间”。这就使得后者比前者更具有了一种深沉的悲怆,一种贵族气的严肃性,从而得以使莎士比亚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剧作家,而据我们所知,洛佩•德•维加鲜有优秀的悲剧问世,他的作品往往流于一团和气的完满结局,带有明显的对当权者的逢迎,这是笔者所不喜欢的一点。

  “疯子、情人和诗人,都是幻想的产儿”,莎士比亚认为,只有虚幻才是最好的。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现实生活完整性的质疑,他也不倦于在想象力的伊甸园里开辟疆土,向世界证明他的才气和诗意。他是伊丽莎白时期呼啸而过的达达马蹄声,却也是以后的各个时代里不曾消歇的跫音。

  《莎士比亚是谁》读后感(六):追寻莎士比亚

  追寻莎士比亚

  ——评《莎士比亚是谁》

  文/斯索以

  “他不是文学史上的符号,也不是电影中的翩翩情圣,但他的模样至今栩栩如生,生活经历与创作过程总是引人遐想。”在翻开本书之前,封面上的这句话已经很好地勾勒了莎士比亚在后人心中的日常形象,恐怕任何理性而全面的阅读,都不能再做到如此地感性。

  历史并非总是沉默的,人类这个平静的大群体中偶尔也会突然冒出某个人来,夜幕下的星子一样,在漆黑的夜空里挺拔而出,爆发出耀眼的光来。而有些光一旦发出了,便不会熄灭,持久地烛照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莎士比亚就是其中一个。

  也许我们眼里的莎士比亚,可能还更多地投射在《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伟大作品中,我们所交口称赞的也多是作品背后的闪耀的才情,了解他生平的人恐怕远远没有熟悉这个名字的人群庞大。《莎士比亚是谁》一书则试图剥开过去人们对《哈姆雷特》这些作品的直观感受,转而从其生平经历切入,透过对各种史料的条分缕析,完整地呈现莎士比亚这个“人”。毕竟除了作品,莎士比亚这四个字,还意味着太多!

  书中,英国BBC公司知名导演迈克尔•伍德以其卓越的叙事的手段,将发生在莎士比亚及其时代的故事化繁为简,沿着诸多线索,进行层层追踪,揭秘青少年时代莎士比亚的生活及婚姻,逐步揭开“消失的岁月”阶段他的职业及人生,丰富的史料与精细的传闻互相融合,生动地向我们再现了莎士比亚的一生和那个时代的整体风貌。

  在写作手法上,本书是严谨的,不是寻常的人物故事毫无根据的演绎,甚至关于莎士比亚的许多生活、创作细节,也都充分建立大量的文献查找与已有历史考据的基础上。因为这种严谨,我们才看到一个无限接近历史真实的莎士比亚。这样的真实,来自于历史的各个角落,是无数关于莎士比亚的片断汇聚、重构的结果。因此,作者在书中的“致谢”部分强调,“任何关于莎士比亚的写作都是一场合作”,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人劳作的成果。

  但追求真实并不意味着放弃大胆的假设与追问。因为时代久远、史料有限,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莎士比亚仍然是一个盘根错节的“谜”,我们更多地只能从那些残缺的、观点各异的记述中艰难搜寻关于莎士比亚的一切真相。况且在一个人真正成名之前,关于他的记述十分模糊也在所难免。书的英文原名 “IN SEARCH OF SHAKESPEAR”,即意为“搜寻莎士比亚”、“寻找莎士比亚”或“揭秘莎士比亚”。因此,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书中也借用了猎奇手法,在故事的推进中不断引入一些传说和野史,来丰富某些环节史料的单薄,弥补时间的真空所带来的人物的失语。况且,传说和野史往往也正构成了后来者对历史认知的一部分。面对这段“消失的岁月”,作者从研究者的角度,用了这样的话语进行了处理,并将其视作推进故事发展的一种手段——“后来发生了什么,莎士比亚何时离开斯特拉福德,为何离开,这一切始终都是个谜。不过,正如我们在故事中发现的,迷局也总是能够揭露一些事实。”“‘消失的岁月’让人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寻,也走进很多死胡同——但是我想,任何探寻都是有收获的。所有的一切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情况。”在那对莎士比亚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却又莫名“消失”的十年中,我们只能约略地考证“这段时间里,热情的少年诗人成了一个技巧娴熟的剧作家”。就在这消失的十年后,莎士比亚这颗巨星突然降临在伦敦的舞台上,开启了一个戏剧的新纪元,并逐步将“莎士比亚时代”推向了顶峰。

  作者在以发生于莎士比亚及相关人物身上的事件带出那个时代的同时,也注重通过宏大历史的再现,分析和研究莎士比亚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在书中我们看到作者用心描写了伊丽莎白时代整个国家的状况,交代了都泽王朝的宗教冲突,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以及沃里克郡的古老社会传统。在如此宏大的历史中,我们得以清晰地认识到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他的戏剧所展现的英国古老的历史和广阔的社会生活。

  没有莎士比亚的英国是不完整的。莎士比亚在英国的意义,是文学的、史学的乃至民族的,多层面的意义。作为一种遗产的莎士比亚戏剧,也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人和他那个时代的人保持联系的媒介”。我们追溯莎士比亚的一生,正是在追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深层的心理机制,他一生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未能在“写给观众”的戏剧作品中完整呈现,因此,那些关于他个人的史料也就更为弥足珍贵,本书最为可贵之处,即在于系统梳理了这些史料,为我们在才情之外读出一个更为真实、生动的莎士比亚,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底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